桥梁空心高墩爬模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桥梁高墩爬模施工技术汇总

桥梁高墩爬模施工技术汇总

桥梁高墩爬模施工技术1、施工方案确定爬模施工是当前高耸结构物施工中较先进的施工方法,它集模板支架、施工脚手架平台于一体,利用已完成的主体结构为依托随着结构的升高而升高,省去了大量的脚手架,具有快捷、轻巧、操作简单,中线易控制,外观质量光滑,施工费用低等。

2、爬模结构爬模施工以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为重要支承主体,模板与混凝土实现密贴,上层模板由下层模板上混凝土的粘结力与摩擦力支撑,垂度、平整度、曲率易于调整及控制,可避免施工误差积累,设计合理,模板不占用施工场地,可循环倒用,无需配置太多的数量。

构造组成:(1)爬升架。

主要由竖向连接杆、斜撑杆、上横梁、爬架斜拉杆和一些连接杆件组成,具有承重和滑升作用,是特殊设计的稳定构架。

每组爬架有6对钢夹头,每对钢夹头都带有安全钢销(安全装置),在提升过程中采用人工限位,装在钢夹头上可垂直滑动,卡在滑道工字钢腹板上可起限位导向作用。

爬升架提升采用YCD23P200型提升千斤顶,带安全装置。

(2)滑道。

采用I320工字钢与大块模板焊接为整体,不须预埋螺栓。

爬升架与滑道之间销接,配有特殊钢夹头在爬升架支点处与钢滑道连接,有足够稳定支点和长度。

钢滑道上下不垂直度1m内为0~15mm。

(3)提升桁架。

由N型万能杆件拼装成“井”字形组成,爬升架的斜爬升可通过调整其下楔形块来实现。

(4)模板。

模板在竖向分为两层,外模采用大块钢模板,每节按卷扬机的起重能力设计为8、12、16块三种类型的钢模板。

模板为框构结构,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且满足桥墩外形尺寸的要求,单块宜进行整体组合或装配组合。

相邻模板间、上下节钢模间均用栓接并配有定位销,定位销探伤检验应全部合格。

内模采用翻模,每节高2m,每墩设3组,随墩身的逐节上升按照4m级数向上翻动。

内模的安装与拆除通过墩内设置的可调式工作盘实现,工作盘悬挂在爬架上,可随爬架上升,亦可自行调节位置,方便墩内及墩上作业。

内模系统的模板及支撑件均经过结构检算,对结构薄弱部位均进行加强加固处理。

墩身爬模施工工艺工法(后附图片)

墩身爬模施工工艺工法(后附图片)

墩身爬模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液压自爬模是现浇高耸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项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

它包括预埋件系统、模板系统、爬架系统及动力爬升系统四部分。

在施工中由于模板及爬架系统的提升动力不同引起施工操作的变化。

常见的有:液压式、牛腿顶升式及模板和爬架互为依托交替爬升等多种形式。

1.2 工艺原理把已浇筑的混凝土墩阶段为承力主体,以预埋爬锥为支撑点、液压顶升系统为动力,推动爬架及模板系统交替上升。

随着模板内不断浇筑混凝土和绑扎钢筋,动力系统不断提升模板系统来完成墩身的混凝土施工。

2 工艺工法特点2.1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2.2 爬架刚度大,工作平台稳定、可靠,不易发生扭转,墩身线形易于控制。

2.3 液压提升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不同形式、不同坡率及变坡高墩施工。

也可用于水塔、烟囱等高耸构筑物的施工。

4 主要技术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J02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B80-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 102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5 施工方法将工作平台经爬架装置支承于墩身模板上,并用穿心式千斤顶将其提升至一定高度(一般为一节模板高度)。

平台上悬挂吊架,在吊架上进行模板的拆卸、提升、安装及钢筋绑扎等作业。

混凝土的灌注、捣固、吊架移动及中线控制等作业则在工作平台上进行。

对空心高墩,模板采用的是大块钢模板或小块钢模板组拼成的大块模板,内模采用小块定型钢模和木模组拼,内外模加固,采用内撑外拉。

通过在已浇节段混凝土的预留件(或预留孔)安装托架来锁定模板下端,利用模板爬架动力提升模板,实现墩身混凝土的逐节浇筑。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空心高墩爬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高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PPT30页)-讲义

高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PPT30页)-讲义

戴家嘴2#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
优点3、爬架部分可以转换成挂篮使用。转换率可达60%。 节约挂篮投资。
箱梁0#段施工完毕后进入挂篮施工。爬架翻模拆除后有 部分组件可转换成挂篮使用。爬架翻模转换成挂篮部分约 25吨(底纵梁及连系件、滑梁、前上横梁、前后下横梁、 行走机构)。其中爬架翻模的爬轨、油缸及泵站可做挂篮 的行走机构使用,大大简化了传统挂篮的行走模式,同步 油缸的使用提高了挂篮行走的精度及安全性。
件、千斤顶、油泵。爬升系统由10台千斤顶,两台油泵,一 个操作控制箱组成。
戴家嘴2#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
本图为液压顶升及爬升系统(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油缸升降, 再由油缸升降作用带动轨道和爬架爬升)。
戴家嘴2#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
本图为液压顶升及爬升系统(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油缸升降, 再由油缸升降作用带动轨道和爬架爬升)。
戴家嘴2#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
爬架设计图
戴家嘴2#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
爬架设计图
戴家嘴2#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
其他项目爬架实物图
戴家嘴2#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
爬架实物图
戴家嘴2#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爬翻结合工艺汇报
1、液压爬升体系: 液压爬升体系包括:锥形套、爬轨悬挂件、爬轨、自锁提升
优点2、爬架可以做箱梁0#段施工外架、平台。部分横梁 转换成分配梁等,节约了大量脚手架等材料,提高了安全 性。
墩柱施工完毕,进入箱梁0#段施工。爬架拆除上框6根立 柱和上横梁作为分配梁及悬挑段横梁使用,腾出箱梁0#段 空间,爬架0#平台及上框平台可为箱梁0#段施工平台所用。 大大缩短了箱梁0#段的施工时间。

单线空心圆形高墩爬模施工工法

单线空心圆形高墩爬模施工工法

单线空心圆形高墩爬模施工工法(93-15工字01)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机械所铁路桥梁单线高墩采用内爬外挂双臂搭吊式爬模(以下简称爬模)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高、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适用性强等优点。

该爬模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设计,铁十五局、十七局试制,首先应用于侯月线的桥梁施工并取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该成果于1993年4月由铁道部建设司组织鉴定,被认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一、工艺原理爬模是以凝固了的钢筋混凝土墩壁作为承力结构,由内外套架导向,以其上的液压油缸作动力使模板上升。

爬模所用的液压油缸的单缸承载力为16MPa,工作行程,爬升速度为15cm/min。

油缸带有液压锁定装置,当油管爆裂时,它能自动锁闭油缸,以避免爬模大幅度下降而造成损坏。

模板系统采用双曲可调大模板及支撑系统,调整模板的方法为:转动丝杠,使大模板改变矢长和曲率,模板搭接处沿圆方向移动,使周长缩短,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半径而实现收坡。

二、工法特点1.自动爬升。

爬模由内外套架导向,上下爬梁交替爬升,能整体快速到位,故无需再用塔吊。

2.自带物料提升系统。

爬模上设有双悬臂双吊钩互为配重的塔式起重机,用之实施混凝土、钢筋等物料的水平、垂直运输,效率高,浪费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3.模板支立迅速。

模板分8块用环链葫芦吊立,支、拆模板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4.采用附壁爬靴支座爬升,无需再设置爬升预埋件,故能节省钢材。

5.能实现墩身、墩颈实心段和顶帽一次性施工,施工至实心段时,只需拆除部分杆件,将墩颈底模支立在内爬架上,即可灌筑实心段。

6.施工质量好。

采用爬模施工,随时可进行水平、垂直、扭转精度观测,混凝土灌注质量也易于控制。

7.爬模施工的主要工序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操作简便,易于管理。

8.综合效益高。

爬模施工周期短,省劳力,不需要其它起吊设备,故比滑模和组合模使用的机械少,钢材消耗也小,故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桥梁高墩爬模施工工艺技术

桥梁高墩爬模施工工艺技术

桥梁高墩爬模施工工艺技术本标段墩身高度H>30m 的桥墩共41 根,全部采用爬模施工,逐节浇注。

全部共需爬模设备9 套。

Ⅰ、爬模设备A、爬架设施:爬架设施主要由架体结构、提升设备、附着支撑结构和防倾、防坠装置等组成。

利用少量不落地的附于墩身上的脚手架,以墩身为支承点,利用提升设备沿着墩身上下移动。

B、模板:根据桥墩特点,制作大块全钢模板,每套模板分为3 节,每节模板按6m 高制作,每次浇注砼6m高。

为避免留下明显的接茬缝,拆模时不拆最45cm爬架爬升说明:1、爬架爬升前,松开升降锁销。

2、自动液压系统,爬升爬架。

3、油缸完成一个顶升动作后,插上升降锁销。

4、液压缸复位,插好活塞锁销。

5、松开升降锁销,进行第二个爬升行程。

6、依次循环,直至爬架爬升到要求的高度。

7、爬架既可单独作业又可整体爬升,也可实现爬架下降。

CC、作业台座:爬架上共设三层作业台座。

Ⅱ、爬模施工工艺A、爬架施工顺序:在已完成的桥墩基础上绑扎钢筋,立模,安装爬架预埋件→浇注墩身砼,拆模,养生→在墩身上安设爬架轨道,安设爬架→绑扎钢筋,立模,浇注砼→拆模,养生→设爬架轨道,爬升→绑扎钢筋,立模→进入下一循环……B、安设轨道:利用埋于墩身内的预埋螺母,将轨道附在桥墩上;也可利用桥墩对拉螺栓将轨道固定于桥墩上。

C、绑扎钢筋:钢筋在加工厂加工好后运至现场吊至墩位处进行绑扎,钢筋绑扎或焊接时的搭接长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超过规定的数量,钢筋安装完后,周边钢筋交错绑扎上圆形砼垫块,以避免拆模后砼表面有垫块的痕迹。

D、砼的灌注:砼在搅拌站集中拌合,通过砼搅拌运输车水平运输至墩台处,再由塔吊将砼送入模。

插入振动棒振捣密实。

E、拆模及砼的养生:工人将模板一块一块的拆下,暂时放在中层操作台座上,最上一层模板不需拆除。

拆模后马上需要进行砼的养生,当气温较高的时候,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膜内浇水养生。

F、爬架的爬升:墩身模板拆除,轨道附设后,进行爬架的爬升。

爬模施工方案

爬模施工方案

7重大专项(空心高墩爬模)工程施工方案7.1 空心高墩爬模施工方案特大桥主墩墩身为双肢变截面矩形空心墩,墩身最高达143m,施工难度大,且处于整个项目工期的关键线路,直接影响着工期目标的实现。

经过项目部认真细致研究后,确定采用爬模法施工。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7.1.1 模板组成空心高墩采用定制悬臂模板作为墩身外模及工作平台,墩柱的内模由工地自制及自行支模。

⑴墩柱外表面的悬臂模板施工(以下将悬臂模板施工简称为吊爬)自承台座开始,即施工始于沉台顶面。

每墩有外侧横桥向面的垂直吊爬,将这两墩之间横桥向面的垂直吊爬组成一个类似于内筒的整体工作平台,单面整体吊爬。

所有的吊爬面都是一经安装就可一直吊爬升到墩顶。

全墩模板的变化与使用参照(模板使用流程图)对于下不同墩CB240悬臂架的通用性,只需相应的模板进行调换即可满足要求,CB240悬臂架的拼装不做任何变动,⑵墩的浇筑施工方法第一次浇筑使用的模板已经是悬臂模板施工的专用模板。

在这第一次浇筑前注意要在模板的规定位置安装悬臂模板施工专用的爬锥等预埋件,供悬臂支架的安装,并直接采用对拉螺栓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

在完成第一次浇筑之后可安装悬臂支架,进入正常的悬臂模板施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浇筑。

CB240悬臂架组成CB240悬臂架布置CB240悬臂架爬升施工示意图CB240悬臂架施工顺序第一步CB240悬臂架施工顺序第二步CB240悬臂架施工顺序第三步⑶内筒吊爬施工内筒整体吊爬操作,必须提供安全可靠的平台。

平台的提升可以由工地上的塔吊完成,也可以由手拉葫芦来完成:在待提升的整体平台四角恰当位置布置四只手拉葫芦,由人力拉动4只手拉葫芦,手拉葫芦一头钩在筒内平台设置的吊耳上,要求4只手拉葫芦的拉动步伐整齐统一。

横桥向设两榀承重单元,各榀承重单元支承在两个顺桥向对称设置的特制支座上,支座坐落在锚定总成上。

锚定总成由爬锥、受力螺栓及一次性、不可周转的埋件板和高强螺杆组成。

桥梁高墩墩身滑模、翻模、爬模施工工艺

桥梁高墩墩身滑模、翻模、爬模施工工艺

桥梁高墩墩身施工工艺一高墩滑模施工工艺滑模施工因其进度快、节省投资且特别适用于高桥墩施工而受到青睐。

采用滑升模板施工,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加快工程进度。

桥梁工程高墩身液压滑升模板施工工艺采用高墩桥梁方案道路跨越深沟宽谷时的有效措施,既可以保证线路顺畅,又可以节省投资。

近些年来,滑模施工技术在我国桥梁建中得到广泛应用。

1 滑模组装(1) 在桥墩基础顶面上将混凝土凿毛清洗,接长竖向主筋,绑扎提升架横梁以下的横向结构筋。

搭设枕木垛,定出桥墩中心线。

(2) 在枕木垛上按设计要求安装模板和提升架,将套管固定在提升架横梁下部。

继续安装操作平台、千斤顶及顶杆等。

顶杆需穿过千斤顶心孔到达基础顶面。

(3) 提升整个系统,撤去枕木垛,将模板下落就位,再安装其他设施。

注意套管底部与基础表面要接触紧密,并用砂浆将周围围起来,以免灰浆漏进套管内。

外吊脚手架应在滑模提升适当高度后安装。

2 浇注墩身混凝土滑模施工宜采用低流动或半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6〜8cm o分层均匀对称浇注混凝土,分层浇注厚度为20〜30 cm ,浇注后混凝土表面距模板上缘的距离宜控制在 10 〜 15 cm o 混凝土浇筑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凝结前进行,同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固o 振捣器插入前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5 cm ,避免振捣器触及钢筋、顶杆和模板,禁止在模板滑升时振捣混凝土。

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2〜0 . 4 MPa 范围内,以防止坍塌变形。

出模 8h后开始养生。

3 滑模提升在滑模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模板的滑升可分为初升、正常滑升和终升 3 个阶段。

(1) 初升o最初灌注的混凝土的高度一般为 60 〜 70cm ,分 2 〜 3 层浇注,约需 3 〜 4 h ,随后即可将模板缓慢提升 5cm ,检查底层混凝土凝固的状况。

若混凝土已达到 0 . 2 〜0 . 4 MPa 的脱模强度时,可以将模板再提升 3 〜 5 个千斤顶行程。

高墩滑模、爬模、翻模的施工工艺

高墩滑模、爬模、翻模的施工工艺

滑模、爬模、翻模的施工工艺工程091 陈加伟09931233高桥墩滑模施工工艺3.1滑模组装(1)在桥墩基础顶面上将混凝土凿毛清洗,接长竖向主筋,绑扎提升架横梁以下的横向结构筋。

搭设枕木垛,定出桥墩中心线。

(2)在枕木垛上按设计要求安装模板和提升架,将套管固定在提升架横梁下部。

继续安装操作平台、千斤顶及顶杆等。

顶杆需穿过千斤顶心孔到达基础顶面。

(3)提升整个系统,撤去枕木垛,将模板下落就位,再安装其他设施。

注意套管底部与基础表面要接触紧密,并用砂浆将周围围起来,以免灰浆漏进套管内。

外吊脚手架应在滑模提升适当高度后安装。

3.2浇注墩身混凝土滑模施工宜采用低流动或半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6~8cm。

分层均匀对称浇注混凝土,分层浇注厚度为20~30 cm,浇注后混凝土表面距模板上缘的距离宜控制在10~15 cm。

混凝土浇筑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凝结前进行,同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固。

振捣器插入前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5 cm,避免振捣器触及钢筋、顶杆和模板,禁止在模板滑升时振捣混凝土。

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2~0.4 MPa范围内,以防止坍塌变形。

出模8h后开始养生。

3.3滑模提升在滑模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模板的滑升可分为初升、正常滑升和终升3个阶段。

(1)初升。

最初灌注的混凝土的高度一般为60~70cm,分2~3层浇注,约需3~4 h,随后即可将模板缓慢提升5cm,检查底层混凝土凝固的状况。

若混凝土已达到0.2~0.4 MPa的脱模强度时,可以将模板再提升3~5个千斤顶行程。

此时,应对滑模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提升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是否满足要求,围圈的连接是否可靠,系统的变形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操作平台的水平度是否达到标准,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千斤顶工作是否正常,顶杆有无弯曲现象等。

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和完善。

(2)正常滑升。

待各项检查完毕并符合要求后,可进入正常滑升阶段。

每浇注一层混凝土,即每滑升一次,力争使滑升高度与混凝土浇注厚度基本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段施工空心高墩采用液压爬模施工。

⑴爬模构造
爬模的基本构造,主要由网架工作平台,双悬臂双吊钩塔吊、内外套架、内爬支脚机构、外挂L 形支架、液压顶升及控制系统,模板及支撑系统,以及配电设备组成。

空心墩爬模施工构造具体见“空心墩爬模构造示意图”。

组合钢模板预埋穿墙螺栓内吊脚手架
上爬架内套架附墙爬梯外套架塔吊吊臂
塔吊井架工作平台网架主L形支腿
空心墩爬模构造示意图
网架工作平台:是整个爬模设备的工作平台,采用空间网架式结构,其上安装中心塔吊,其下安装顶升爬架,四周安装L形支架,整个网架采用万能杆件和联结板栓接。

中心塔吊:联结在网架平台中心处,随爬模一起上升,中心塔吊采用双悬臂吊钩形式,以减少配重,该塔吊可双向上料并旋转。

L形支架:联结在网架平台四周,下部与已凝固的墩壁联接,以增加爬
模的稳定性,并作为墩身施工养护,表面整修的脚手架,其结构采用型钢杆件和联接板栓接。

内外套架:是爬模系统的顶升传力机构,采用型钢杆件拼装,爬模是靠内外套架间的相对运动而不断爬升,为保证升降平稳,在内外套架间设有导向轮。

内爬支脚:是爬升模爬升机构,依靠上下爬架的交替上升,达到爬模的升高。

液压爬升结构:是爬模爬升的动力设备,采用单泵双油缸,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起降平稳,既可实现提升作业,又可将整个内外套架、内爬腿沿内壁逐级爬下在墩底解体。

⑵爬模组装
待下部桥墩完成高度4m左右,正式安装爬模设备,组装流程见“爬模组装流程图”。

组装时严格按组装顺序组装,确保精度要求,保证各连接件的紧固及各运动部件的润滑与防尘等,并设立安全保护装置,确保组装安全。

施工方法及工艺:
根据爬模的结构特点,模板配置为两层1.5m高的组合钢模,按一循环一节钢模施工,当上一节模板混凝土灌注完毕并经过10h左右
的养生后,即开始爬升,爬升就位后,拆下一节模板,同时绑扎上节钢筋,并把拆下的模板立在上节模板上,再进行混凝土灌注、养生、爬模爬升等工序,如此循环往复,两节模板连续倒用,直至完成整个墩身。

爬模组装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见“爬模施工工艺流程图”。

爬模施工工艺流程图
⑶钢筋绑扎
在竖直钢筋接长和绑扎过程中,加强对内外模板及预埋穿墙螺栓和套筒的保护。

⑷浇筑混凝土
由于爬模施工时全部荷载通过穿墙螺栓由墩身承受,故需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其配料、拌和、浇灌、振捣、养护等工序由试验人员负责。

浇筑
前对预埋穿墙螺栓的部位认真检查,混凝土分层对称浇筑。

⑸爬升
待已浇筑混凝土经过10h左右的养生后爬模开始爬升,先将上爬架的四个支腿收缩部分尺寸,然后由专业操作人员操作液压控制台开关,两顶升油缸活塞杆支撑在下爬架上,两缸体同时向上顶升,并通
过上爬架,外套架带动整个爬模向上爬升,待行程达到1.5m时停止爬升,调节专门杆件,伸出四个支腿,支在爬升支架上,然后操纵液压控制台,使活塞杆回收带动下爬架,内套架上升就位,并把下爬架支腿支撑好,爬升工序还包括接长外挂爬梯,放钢丝绳,拆穿墙螺栓倒用等。

⑹墩帽施工
当爬模升至网架工作平台下平面高于墩顶设计标高30cm时,停止爬升,墩身混凝土浇至墩顶空心段标高时停止,并在墩壁的适当位置预埋连接螺栓,拆除墩壁内模,并把L形外挂支架顶部杆件连接在预埋螺栓上,以此搭设墩外模板,对于墩身内部,将内爬井架的外套架的一节杆件嵌入墩帽里,并利用空心墩顶端内爬井架结构及墩壁预埋穿墙螺栓支设实心墩底模,仍用爬模自身的塔吊完成墩顶实心段及墩帽的施工。

⑺爬模拆卸
爬模分两部分拆卸:
第一部分是位于墩身内部的内爬升机构,包括内外套架、上下爬架、油缸等。

第二部分是包括网架工作平台,吊车机构、外挂架等所有外部结构。

拆除严格按拆卸顺序和高空作业安全顺序进行。

内爬升机构拆卸顺序见《内爬升机械拆卸顺序图》。

内爬升机械拆卸顺序图
⑻空心高墩的施工控制
由于墩身高,需多次爬模,为保证墩身垂直度和中心位置准确,施工中采用三维空间定位法,采用空间坐标控制墩身四角,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

模型安装完成后,利用全站仪直接测量墩身四角坐标与计算的理论坐标对比,利用千斤顶调整模型,坐标误差在10mm以内,然后用不同的后视点重新测量一遍,确保结果一致;利用水平仪检查模型顶四角标高,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严格沿墩身四角均匀分层浇筑,并在浇筑过程中,使用1kg的垂球沿模板外侧
测量本节段的垂直度,指导浇筑顺序。

桥台台身采用钢模,脚手架加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