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与汉语的比较
文化语言差异——中日韩语言文字比较

文化语言差异——中日韩语言文字比较中、日、韩是东亚三个文化体系的代表国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其中语言文字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中文、日文、韩文,三种文字虽然都属于汉字文化圈,但是它们的差异也很明显。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中、日、韩语言文字的比较。
一、语言音韵差异中国的汉语是以音为主的语言,有四声和轻声的区别。
而日本的日语及其罗马字拼音中,音节强弱几乎没有区分,也就是说日语中没有汉语中的四声。
除此之外,日语中还有长音、促音等特殊发音,这些发音方式在汉语中很少用到。
韩国的韩语则是以音节为单位的语言。
韩语的音节中,辅音与元音交错排列,这是韩语独特的特点。
韩语中同一个音节的声母与韵母是紧密结合的,在发音时,这一组合就像是一种新的音素,称为立体音。
二、笔画顺序差异汉字、日语汉字及韩语汉字都源自汉字,并且在部分汉字上笔画的顺序与汉字相同,但在其他汉字上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在中文中,写字时首先要写竖,再写横。
但是在日语汉字中,横先于竖,比如“书”的写法,汉字是从上往下依次写竖、横、横、竖,而日语汉字则是从左往右依次写横、竖、横、竖。
韩国汉字笔画的顺序与中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一些具体汉字上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三、词语表达的差异中、日、韩三种语言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词语表达的差异。
比如,中文中常常使用四字成语或者俗语来传递思想或者言情,而日本的句子则经常带有诗意,通过细腻的词汇和曲折的句子表达出情感。
韩语则使用了大量的不合成的语素,由于受汉字的影响较大,所以韩语的语法结构和汉语语法结构有很相似的地方。
四、文字书法的差异在书法方面,中国绝对是最受推崇的。
汉字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书法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和韩国也在书法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日本的书法更加注重笔画的强劲与韵味,争取在如饮的笔画中表现出狂放不羁的气息。
而韩国的书法风格则更加温婉柔美,追求的是舒展典雅中流露出的内在情感,因此在书法中多了些特别的修饰法和插画加工。
超强总结日语语法与中文语法区别

超强总结——日语语法与中文语法区别学习日语时,相信很多小伙伴和小编一样,容易出现中文式表达的现象,想要说出一句话时,第一反应就是中文怎么说,然后把它直译成日语,遇到这种情况,ほんとに嫌です!因此今天,小编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日语语法与中文语法的区别,希望能对大家日后的日语学习有所帮助!?日语属于黏着语系,也就是它的词性以及时态等的变化是在原词后加上其他的成分构成的,中文却不是这样,所以区别还是蛮大的。
?汉语和日语的一些简单的语法区别:1.语序:日语句子的表达顺序是“主语-宾语-动词(SOV)”。
例:“私は王さんを爱しています。
”汉语则是“主语-动词-宾语(SVO)”。
例:“我爱小王。
”2.时态:日语时态分为“过去式”和“非过去时”,并且日语的动词·形容词根据时态区分明确。
比如说要是“今天”的话,会说“今日は勉强します。
”“今日は寒いです。
”,要是“昨天”的话,会说“昨日勉强しました。
”“昨日は寒かったです。
”,语句使用过去时。
而在汉语中,如果是形容词的话,不管是不是过去时,都不加表示“结束”的助词“了”。
如果加上的话,就会变成别的用法,即表示状态的变化。
比如,“今天很冷”在日语中是“今日は寒いです。
”之意,而“今天冷了”则为“今日は寒くなりました”之意。
3.介词:汉语中有相当于英语前置词这样的词类,叫做介词。
在句子中的作用类似于日语中的助词,不过和日语不同,它是放在名词前面。
比如“私は食堂で友达とご饭を食べます。
”,汉语表述为:“我在食堂和朋友吃饭。
”4.补语:汉语中有种词类叫做补语,作用是跟在动词以及形容词后面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补语中有不少形似的结构,想要将其逐字逐句翻译成日语的话很多时候会变得牵强,所以学习起来会有困难。
比如,日语中“食べられない”这样一句话就能通用的,在汉语中要进行区分描述。
5.无主语句子:汉语中存在没有主语的句子。
“教室に学生がいます。
”用中文可以这样说:“(在)教室里有学生。
浅谈中日文的异同

浅谈中日文的异同在中日交流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日语学习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刚开始学习时,很多人都认为日语学习很简单,因为在日语中,有很多的日语汉字和中文类似,并且依此也能够了解个大概。
但是学习到了一定阶段,就难以有更高的突破。
这与没有了解日语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下面通过对中日文异同的对比,简单地了解一下日语的特性,以提高对日语的认识。
一、中日文的相同之处众所周知,日语和中文有着深厚的渊源,日语也是在吸收了我国大量的文化精髓之后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现代日语中也不难看到中国汉字的影子。
并且,和汉语中主谓宾,定补状语等类似的是,这些语法名词也存在于日语当中。
更有甚者,定语用于修饰名词,状语用于修饰动词等,这些位臵关系在两国语言语法当中也是大致相似的。
同样,在另一个方面,中国人说话有省略的习惯。
例如:“今天早上您吃过早餐了吗?”相信大多数人不会还一字一句地回答说“今天早上我吃过早餐了”而多会选择用简洁省略的方式作答“吃过了”。
日语也是如此,在允许的条件下,简单明了的回答方式是多数人的首选。
所以在初学阶段,很多中国人就会觉得日语和中文一样,学习起来十分简单。
二、中日文的不同之处尽管中日文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比较起来,日语还是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1、语序位臵中文主要强调的是主语+谓语动词+宾语,例如:我(主语)吃(谓语动词)饭(宾语)。
而日语则是主诿宾语+谓语动词,例如:私はご飯を食べる。
我(主语)饭(宾语)吃(谓语动词)。
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日语这种不同于中文的特征。
2、日语的关键词后缀在日语中,往往最能表达句子意思的动词放在句末。
例如我们会这样说“听说明天有音乐会”。
显然,中文当中我们立刻就能知道这件事是听说来的,而同样的意思,若用日语表达,就要把“听说(そうだ)”放在句子最后,因此在不了解日语关键词后臵的特性的情况下,从已有的思维模式出发,我们就会翻译为“明天有音乐会,听说”。
这样的纯正的“中国式日语”显然在逻辑上是不正确的。
日语中的汉字跟汉语的汉字有什么区别,日语中的汉字都代表什么意思

日语中的汉字跟汉语的汉字有什么区别,日语中的汉字都代表什么意思展开全文日语中汉字众多,关于日语汉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各种说法与考证不一而足,但其意思与中文意思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日语学习前首先要了解日语汉字和中文汉字的含义与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初学日语要了解日文汉字和中文汉字的区别。
笔者认为这些虽然都是权威之说,但都不利于初学者掌握,依我之见“日语汉字”与中国汉字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特点:①日语中的“汉字”≠中国语中的汉字。
这是日本人民总结长期使用汉字的经验,结合自身生活需要,参照象形文字的造字方法,创造出了中国语中没有的“日语汉字”。
这种“日语汉字”是土著的,无论字形、读音、意思都是独创的,在中国语的字典里是找不到的。
如:畑(平仮名:はたけ/罗马自读音:HATAKE/汉字注音:哈她客/中国话的意思是:水田)、辻(平仮名:つじ/罗马自读音:TSUJI/汉字注音:刺激/中国话的意思是:十字路口)等等。
②有些“日语汉字”与简化后的中国汉字字形相同,但组合成的复合词在中国语的词典中找不到,让中国人学习日语时无从联想,只能机械记忆。
如:踏切(平仮名:ふみきり/罗马自读音:FUMIKIRI/汉字注音:夫迷凯丽/中国话的意思是:道口)等等。
③有些“日语汉字”,不但与中国汉字字形相同,而且组合成的复合词中国语中也有,只是意思却与中国语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甚至让人笑疼肚皮,不信请看例子。
如:手紙(平仮名:てがみ/罗马自读音:TEGAMI/汉字注音:太嘎蜜/中国话的意思是:书信)等等。
中国语中的“手紙”是俚语,俗气得只有在去厕所时才会让人想起,且还不愿提起——“擦屁股纸”。
日本人听了都很来气。
中国和日本都是使用汉字的国家,两国在自己发展基础上都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汉字词汇,其中有些词汇大同小异,有些词汇则就风马牛不相及了!如果你想避免因用错词语而弄得啼笑皆非的囧境的话,就看看我为你搜集的日语中与中文意思不同的汉字词吧!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在学习日语时有个极大的优势,就是汉字。
中日词汇对比

同形汉字词中还有一部分是形同义不尽相同的,这主要是它 们在两国语中词义范围不一。其中有两种情况,同一个词, 有的日语词义多于汉语,有的汉语词义多于日语。比如汉语 比日语词义范围广的有:
健康 对象 分配 简单 紧张 灵魂 营造 东西 便宜 人家
如“健康”一词,汉语中的词义比日语广。它除了表示(人 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外,还引申为事物情况 正常,没有缺陷。而日语的词义为“日常の社会的生活や積 極的な行動に堪え得るからだの状態;体の各部分に具合の 悪い所が無く、気力の充実している状態”可见语义只局限
日语中的汉字词并非都是源于中国的,其中一部分是日本 人创造的汉语词汇,这类词叫“和制日语”。“和制日语” 主要出现在近代,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全盘西 化,推崇“和魂洋才”。随着西方文明的流入,日本人利 用汉语的造字规律创造了大量的汉语词来表达西方的人文 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事物和概念。如:
哲学 弁証法 現象 心理 抽象 伝統 現実 主観 客観 元素 有機物 重心 硫酸 特務 情報 癌
第一节 中日词汇的对比
• 汉字传入日本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汉语 的词汇和日语的汉字词两者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古汉语 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或词义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日语的汉字词虽然大部分保持着原意,但是其中一 部分发生了词义、使用范围、形态等方面的变化。此外日本人 还发明了不少独特的汉字词,如:“見習” “便所” “但し書” (ただしがき) “取締”(とりしまり) “引渡”(ひきわたし),再者,由于 日语中的某些概念找不到适当的汉字来表达,日本人运用汉字 造字法创造了一部分汉字,即日本的“国字”、“和制汉字”, 如:峠(とうげ)、畑、
克服 結核
第二章汉日语言对比

二、汉字的对比
中日汉字同种有异 汉语简化了,日语没有简化 恶/悪、爱/愛、果/菓、货/貨、开/開、坏/壊、干/乾、 众/衆、华/華、运/運 日语简化了,汉语没有简化 樱/桜、丝/糸、辨/弁、罐/缶、收/収、圆/円 汉日语都简化了,但字形不同。
围/囲、荣/栄、驿/駅、盐/塩、边/辺、扩/拡、图/図、 欢/歓、济/済
2.日语形式名词的作用 ●他在柔道方面可真够棒的。 ?柔道において彼は凄いよ。 柔道において彼は凄いものだよ。
●晚上到我这来一趟。 ?夜、私に来てください。 夜、私のところに来てくださ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の中には難しいことなし、ただ心の次第だ。
●现在这一带很热闹,过去是很寂静的。 今は賑やかなこの辺りも、昔は静かだったはずだった。
3、最近我买了一本《靠不住的历史》。 この間、『頼りにできぬ歴史』という本を買いました。
4、最近老见不到您啊,是去旅游了吧? 最近よく見えませんね、旅行にいらっしゃいましたか。
5、我都不怕那家伙,爷爷您还怕他!
僕だって、そいつを恐れていないが、まさかお爺さん彼を怖が
ることないだろう。 6、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而幸福的时代——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的 时代。
四、语言表达的对比
1.人称代词使用的区别
●我多谢你提醒了我。 ?私は、あなたが私を注意するのに感謝します。 注意し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 ●我来得很不凑巧。 ?私はあいにく来たが。 まずいところに来てしまった。 ●你要多保重身体才好。 ?あなたが大いに体に気をつけてください お体を大事にした方がいいよ。 ●怎么样?能给我买个可乐吗? どうか、コーラを買ってくれる?
三、词语的对比(词义)
1.汉语的词义大于日语 汉语的意义 丈夫或妻子 看法、不满 目标、事物、对方 词例 爱人/愛人 意见/意見 对象/対象 日语的意义 情人 看法、想法 目标、事物 行动、工作 房东 农民
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里的外来语的比较

合 ,也 有 很 多 英 语 本 身 难 理 解 .用 片 假 名 书写 的 外 来语 就 更
难。 总而言之, 现 代 汉语 里 的外 来 语 , 从 汉 字 就 能读 取 意 思 , 但 是, 现代 日语 里 的外 来 语 全 部是 音译 来 的 词 语 , 都 用 片假 名表 记, 所 以 从 文 字上 读 取 不 了词 语 的 意 思 。
4 . 现 代 汉 语 和 现 代 日语 里 的 外 来语 的词 类 种 类 的 比较
现代 汉 语 里 的 外来 语 基 本上 被 作 为 名 词 使 用 。 例 如 : “ 打 火机 , 电视 , 机器人 , 资本主义” 等词 , 像“ 浪漫 , 摩登 ” 这 些 词 语 作 为形 容 词 来 用 的外 来 语 的 数 量是 非 常 少 的 , 而 作 为 动词 使 用 的外 来 语 是 没有 的 。与 此 相 对 。 现 代 日语 里 作 为 名词 使 用 的外
6 . 结 语
译外语 , 全 部 用 片假 名 表 记外 来 语 。严 格地 说 , 现 代 日语 里 的 “ 汉语 ” 是 外 来 语 的 一 部 分 。 日语 里 的 “ 汉语 ” 是 从 古 代 汉 语 借 来的音译借用语 , 已经 完 全 融 入 1 3 语 中。因此 , 为 了和 现 代 日 语 里 从 欧 美 吸 收 来 的 外 来 语 相 区别 ,命 名 了一 个 特 别 的不 一
—置 篓 : 一
现 代 汉 语 和 现 代 日语 里 的 外 来 语 的 比 较
张 亚 文
( 西 安 外 事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陕西 西 安
摘 要 :日语 是 以 古 代 中国 的 文 字 为基 础 而形 成 的 语 言 . 可 以说 汉语 和 日语 最 显 著 的共 同点 是 双 方都 使 用 汉 字 。但 是 . 从 另一 个 角度 看 , 日语 作 为 独 立 的 语 言 , 和 汉 语 相 比 有 很 多不 同的地 方 。现代 汉语 和现 代 日语 里都 有外 来语 , 本 文对现 代 汉语 和现 代 日语 里 的外 来语 的特 点进行 考 察 , 并 比较 分析 关键词 : 外 来语 表 记 方 式 音 译 意译 1 . 外 来 语 的定 义 外 来语 就是 从 外 国或 其 他 民 族 吸 收 来 的 语 言 。外 来 语 有 时 被称 为 “ 借用语” , 汉语 里有 时还 被 称 为 “ 外来 词 ” 。 2 . 现 代 汉 语 和 现 代 日语 里 外 来语 的表 记 方 式 和 借 用 方 式 2 . 1 现 代 汉 语 里 的 外 来语 的表 记 方式 现 代 汉 语 里 的外 来 语 是把 外 来 语 翻译 成 汉语 。用 汉 字 来 表 记。 翻 译 的 方 法有 两种 , 一 种 是音 译 法 , 另 一 种 是意 译 法 。 基 于这 两 种 方 法 , 可 以做 如下 分 类 : 2 . 1 . 1 音 译 式
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对比

的民族语言 , 而没有文字。人们 只能 以 口述等方式, 将本 民族 的文 化和历
史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 汉字大约在 三 四世纪 的晋朝传人 日本 。 日本人所使 用 的汉字有 大部分 是来 自我 们唐朝
的。在大化革新之后 ,日本曾经派遣
是, 我们常说的如“ 科学 、 民主 、 法律” 等都是从 日本引进的。 据语言学家统 计。 我们人文科学名词 中, 有百分之
本 后 , 日本 人 按 照 汉 字 的 原 音 读 汉 字。 : 如 椅子 ( ii Yz) ——椅子( u 、 i )便 s
我国的汉字字形在 变化 。 日语 的 汉字字形也在变化 , 现代 日语 中的汉 字字形 与我 国现在通用 的汉 字字形 虽然有很多相同的,但 由于传人 日本 时存在着一些字形变异以及汉字在两
仍然使用繁体字 。 有些“ 日语汉字” 与 中国语 中的汉字似同非同,往往被小
学老师极力纠正的错误 , 反而在 日语中 成为了正确书写。如 : ( 压 比日语多一
唐代 以前 日本 跟 中国的南朝 交流频 繁, 吴音是当时传人 日本的中国长江 下游一带的语音 。 汉音是隋唐时代传 人 日本的中国北 方语音 。 唐音是宋代 以后传人的中国南方语音 。 由于当时
目语 中汉字的来源 在远古时代 , 日本 民族只有 自己
一
、
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 中, 成为 中 国人 日常语言的重要组 成部分 。 事实
和 “ 二字组成 , L” 意为 “ 十字路” 由 ; “ 和“ 、 ” 山” 上 下 三字组成 , 意为 “ 山
顶” “ 、 山岭” 由 “ 和 “ 二字组 ; 木” 神”
七十是在上世纪初 , 在输入西方文化 的浪潮 中由 日本传人中国的。 现代汉 语中 , 词尾是 “ 、 力 、 、 等 化 式、 性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日语与汉语的比较
从语言学上来讲,日语和汉语都应该属于汉藏语系的,好多日语单词就是从汉语里来的,被语言学家称为sino-Japanese.两者应该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日语中平假名和片假名甚至就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
如“ぁ”来自汉字的“安”的草体。
但我觉得,事实上,要学好日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上面所述都是一些表层的东西。
从深层次上来讲,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我们学习语言的人都知道,grammar是一个语言的骨架,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语言,但我们认为很相似的日汉语的文法根本不一样。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日语的谓语动词往往放在句末,这是最特别的一点。
比如说“我去学校”,在日语里面说成わたしは学校へ行きます,把“去”这个动词放在最后。
其次,日语是以其格助词为关键的,如
“に”、“を”等,每一个就有很多种用法。
拿“を”来说吧,它就有表示对象的用法,如本をよむ;还有表示起点的,如家を出る;还有表
示在某一范围内移动的,如海を泳ぐ。
而“に”的用法就更复杂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而汉语里则简单得多,没有这么多的格助词。
另外,日语里有许多时态,而这些时态是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如て形,た形等等。
但汉语里则没有这么多词形变化,只是通过加上一些如“了”、“曾”、“过”等副词来表示。
同时,我要说的是,日语中的这些形相当难记,而且很容易忘。
但是如果掌握了规律,就很容易记了,而且可以举一反三。
比如掌握了一个动词的て形,那它的其它形就可以迎刃而“记”了。
比如待つ的て形为待って,由此可以推断出它的た形,就是待った。
这是动1的词的用法,而动2的词就更加相似了,直接把最后的一个假名去掉加上一个て或一个た就可以了。
而其它的形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记忆。
当然,仅仅掌握了这些词形变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它们应用于一些句型当中。
仅以て形为例,它就有很多与之有关的用法或句型。
如てくたさぃ表示礼貌地请求;てぃる有表达两个含义,一方面表示动作的进行,还有一种就表示状态的持续;てもぃぃです表示可以干某事了。
日语中有如此多的词形变化,而汉语中很少,那为什么一些西方人会觉得汉语比日语更难学呢?让我们来看看日语和英语的比较吧。
2.日语和英语的比较
我认为,和汉语相比,日语和英语的相似处更多,它们都属于形合的语种,注重形式;而汉语则属于意合,西方人对此很难理解。
而且日语和英语都有很多相对应复杂的句型,时态,及与之相关的词型变化比如与て形相对应的英语时态就是现在时-ing形式,与た形相对应的则为过去时-ed形式,与なぃ形相对应的则是英语中的否定。
而且,现在随着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日语中外来语增加的速度更是快得惊人,好多词汇都摒弃了原来的和语或汉语读法,采用了英语的发音,叫人背不胜背,这通常都要用片假名来表示。
因此,好多日语词都可以用英语来发音,日本人不但不会嘲笑,反而认为你才是up to date。
这样一来,西方人当然觉得日语更好学了。
什么东西说不出来,仍然可以用英语来表示。
但是,
由于这些外来语都是用日本的语音发音,因此跟英语单词有很大的出入,以至于我们读多了之后,许多英语单词都不会读了,比如我经常会把
supermarket读成ス-パ-·マ-ケット。
这也就难怪日本人读英语的时候感觉怪怪的。
当然,说两者相似,是基于和汉语比较的基础上的。
虽然两者相似处很多,但是,总的来说, Culture determines language.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言肯定是有根本区别的,而语言正好可以反映出文化的不同。
日本人宣扬的是一种“忍”的精神,以致整个民族都很内敛,表现得很谦恭,好像什么都唯唯诺诺,而欧洲人则不同,他们以自
我为中心,应该是属于个人主义的那一类。
表现在语言上很容易就看出来。
日本人在说话的时候有时连ゎたし都可以省掉,而英语里面为了强调自己的意愿,经常说一些主观意愿的词,比如I think, In my opinion, I’d like to say ,你看,几乎每个里面都有“我”。
3.口语和听力
口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语言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communication,而交际最重要的就是要去说。
如果学一门语言,但
是口语不能掌握的话,等于只学了一半,这对日语来说尤为如此,因为日语的口语和我们学的书面语很不一样。
我们看日剧的时候会发现日本人经常只用动词的普通体,而不用敬体。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日语分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以及一些所谓的谦逊语,其实要说到谦虚,中国人应该是
很擅长的,但是日本人的谦虚连我们中国人都受不了。
比如说すみません,它是在日本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常常有一种深层次的含义,我想这是
我们这些菜鸟所不能理解的,好像不管什么场合都可以用。
而与口语联系密切的听力也是让我们头疼的地方,在听同学做speech或者听磁带的时候,听到某个单词很熟,但就是不知道是
什么意思,一个单词要反应好长时间才知道是什么,有的时候甚至要写下
来才知道。
但这样一来,下面的内容就听不到了。
另一点就是日语中有很多同音但不同义的词。
如ひく这个音,我们现在学到的就有三种意思,一个是弹钢琴的弹(弹く),一个是得感冒的得(ひく),还有一个是查辞典的查(引く)。
这样一来,听的时候觉得更困难了。
我想这也多多少少和我们平时听得少有很大关系吧。
但是,以后不管是考级还是考研,听力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后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总结
综上所述,日语和汉语、英语是有很多共性的,同时它也有很多特性。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经常对这三者进行比较,比较之后才会有进步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