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百科第一目

合集下载

文档:昆虫小百科

文档:昆虫小百科

昆虫小百科1.蝴蝶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厘米。

幼年是毛毛虫,蜕变成蝶。

2.蚂蚁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

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

3.椿象俗称“臭虫”,椿象是有名的臭气专家,它们具有臭腺,在幼虫时位于腹部背板间,成虫时则转移到后胸的前侧片上,遇危险时便分泌臭液,借此自卫逃生,这使它“臭名远扬”。

田鳖科的负子虫,雄虫背上常背着成堆的卵粒,是水生世界的“好爸爸”。

4.瓢虫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

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

5.独角仙独角仙,学名称双叉犀金龟,又称兜虫,其幼虫又有鸡母虫之称,体形大而威武。

独角仙在中国一些地方较为常见,数量多可能危害森林。

在用途上,独角仙可作观赏,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022年,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同条件下独角仙会变色,对研究智能材料有启示作用。

6.蜜蜂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

其细胞沉积现象,也是唯一在细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真核生物。

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摘要:1.昆虫的定义与分类2.八大目的概念3.八大目的分类及特点4.昆虫与八大目的关系5.昆虫八大目检索表的使用方法正文:昆虫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多样性的生物类群,已知种类超过100 万种,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昆虫,昆虫学家们将其分为不同的目、科、属等分类单元。

其中,昆虫的八大目是昆虫纲中最重要的分类单元之一。

八大目是指昆虫纲中八个主要的目,包括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蚤目。

这八大目占据了昆虫纲的大部分种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鞘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目,包括甲虫、蚂蚁、蜻蜓等,其中许多种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直翅目昆虫则包括蝗虫、螳螂、蝉等,它们的前翅较硬,后翅膜质,善于飞行。

膜翅目昆虫主要为蜜蜂、黄蜂等,具有重要的传粉和蜜源价值。

鳞翅目昆虫以蝴蝶、飞蛾等为代表,拥有丰富多彩的斑纹和优美的飞翔姿态。

双翅目昆虫包括蚊子、蝇、虻等,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者。

蚤目昆虫则包括跳蚤、虱子等,寄生于人和动物的体表,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影响。

昆虫与八大目的关系密切,因为八大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昆虫种类。

研究八大目的昆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态功能、资源利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是一种辅助昆虫分类的工具,通过对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述,帮助昆虫学者快速准确地鉴定昆虫的种类。

使用昆虫八大目检索表,需要先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如翅膀、触角、足等,然后根据检索表中的描述,逐步缩小分类范围,最终确定昆虫的种类。

总之,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是昆虫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对于昆虫的分类、生态学研究以及害虫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昆虫记》鞘翅目——昆虫纲第一大目,身披铠甲的庞大家族批注

《昆虫记》鞘翅目——昆虫纲第一大目,身披铠甲的庞大家族批注

《昆虫记》鞘翅目——昆虫纲第一大目,身披铠甲的庞大家族批注(原创版)目录1.鞘翅目的基本介绍2.鞘翅目在昆虫纲中的地位3.鞘翅目的特点与生活习性4.鞘翅目的庞大家族5.鞘翅目在我国的代表性昆虫6.鞘翅目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正文《昆虫记》是一本关于昆虫的百科全书,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个神秘的昆虫世界。

在昆虫纲中,鞘翅目无疑是最大的目,它的种类繁多,身披铠甲,形成了庞大的家族。

鞘翅目,又名甲虫,是昆虫纲第一大目。

它的种类繁多,包括了我们所熟知的蚂蚁、蜜蜂、甲虫等。

这些昆虫的身体通常都被坚硬的外骨骼所保护,使得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

鞘翅目的昆虫有着丰富的生活习性。

例如,蚂蚁和蜜蜂是以社会性群体的形式生活,而甲虫则通常是单独行动。

它们的食物来源也各不相同,有的以植物为食,有的以动物为食,有的甚至以腐肉为食。

鞘翅目的庞大家族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也是植物传粉的重要助手。

同时,它们也是土壤质量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

在我国,鞘翅目的代表性昆虫有蜻蜓、螳螂、蝴蝶等。

它们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鞘翅目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研究鞘翅目,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态学、行为学、进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鞘翅目的研究也为我国的农业生产、疾病控制、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昆虫记》中的鞘翅目昆虫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庞大而神秘的昆虫世界。

它们独特的生活习性和丰富的种类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昆虫百科

昆虫百科

1、蜻蜓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

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

此外,蜻蜓的飞行行为简单,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

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

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

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2、水母的顺风耳“燕子低飞行将雨,蝉鸣雨中天放晴。

”生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沿海渔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鱼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就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

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原来,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

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

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

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

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3、鸟儿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飞翔。

据《韩非子》记载鲁班用竹木作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然而人们更希望仿制鸟儿的双翅使自己也飞翔在空中。

早在四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利奥那多·达·芬奇和他的助手对鸟类进行仔细的解剖,研究鸟的身体结构并认真观察鸟类的飞行。

最全面的昆虫纲各目和主要科的识别特征

最全面的昆虫纲各目和主要科的识别特征

第七节昆虫纲各目和主要科的识别特征一、原尾目Protura原尾目为昆虫纲中最原始的类群。

体微小,不过2mm。

头小,且无眼无触角无翅,分布广体微小;口器藏于头内;腹部12节,腹部1~3节腹面各有1对针突。

性喜湿,栖泥炭地或草地、石下及树皮内,无经济意义。

通称原尾虫,简称螈。

全世界约六十余种,我国于1956年首次发现。

代表种如下图所示。

二、弹尾目Collembola弹尾目属小型无翅类型昆虫,长在5mm以下。

口器藏于头内;有单眼组成的小眼群;触角4~6节;腹部6节,第1节腹面有1个粘管,第3节腹面有握弹器,第4或第5节上有弹器,善跳跃。

栖土中、积水水面、腐败植物间、草丛及树皮下等富有腐败物质之处。

分布极广,约有二千余种,其中植食性种类对农作物有害。

通称跳虫。

代表种如下图所示。

三、双尾目Diplura体细长,一般长在10mm以内。

白或灰白色,口器藏于头内;无眼;触角丝状,20~40节或更多;腹部11节,第1~7节腹节腹面各有1对针突;腹末有1对尾须或尾铗,也有变形为钳状器,无中尾丝。

多生活于砖石下、枯枝落叶下或土壤等潮湿荫蔽之处,极怕光,行动活泼。

通称双尾虫。

代表种如下图所示。

四、缨尾目Thysanura昆虫体有鳞片,口器外露;有复眼,发达或退化;触角丝状,30节以上;腹部11节,腹部2~8节常具有针突和翻缩泡;腹下有腹刺若干对,腹末具1根中尾丝,两根尾须。

多生活于石下、土缝、朽木中、枯枝落叶间,有的生活于古旧房屋及书籍、衣服中,通称衣鱼。

因为它具有滑翔能力,从高处落下也不会摔伤。

代表种如下图所示。

五、蜉蝣目Ephemerida小型至中型昆虫,体软弱;触角刚毛状,不甚明显;复眼1对发达,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翅半透明,前翅大,后翅小;腹部11节;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1根中尾丝。

成虫陆生,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

常在日落后大群飞舞,发生盛时,坠落地面,集成厚层。

幼虫(若虫)水生,需一到三年或五到六年以上始能成熟;可为淡水鱼的饵料。

昆虫百科全书: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与习性

昆虫百科全书: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与习性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昆虫百科全书:探索昆虫的奇妙世界
01
昆虫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其适应性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昆虫的体形多样,从小 到大,从长到短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具 有适应性
• 头部有触角、复眼、口器等器官 • 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 腹部有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
昆虫博物馆与科普活动的推广与实践
昆虫科普活动的推广与实践
• 学校、社区开展昆虫科普教育活动 •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昆虫科普宣传 • 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传播昆虫科普知识
昆虫博物馆是昆虫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 昆虫博物馆展示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 昆虫博物馆开展昆虫科普讲座、实践活动
CREATE TOGETHER
02
• 心脏泵送血液 • 血管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 排泄器官排放废物
昆虫的呼吸系 统为气管系统
03
• 气管分布于全身,输送氧气 • 气门控制气体进出
昆虫的分类体系与演化关系
昆虫的分类体系基于形态、生活习性和遗传特征
• 鳞翅目(蝴蝶、蛾) • 鞘翅目(甲虫) • 膜翅目(蜜蜂、蚂蚁) • 双翅目(苍蝇、蚊子) • 直翅目(蝗虫、蟋蟀) • 半翅目(蝽、蚜虫) • 脉翅目(蓟马、蜻蜓)
• 农业生产、城市化等导致昆虫栖息地 的破坏 • 农药、化肥的使用对昆虫的生存造成 威胁
保护昆虫栖息地,恢复生态环境
•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昆虫栖息地 •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对昆虫 的影响 • 恢复生态系统,提高昆虫的多样性

昆虫八大目分类

昆虫八大目分类

昆虫八大目分类昆虫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生物群体,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了超过百万种昆虫。

为了更好地对昆虫进行分类研究,人们将昆虫分成了八大目。

这些目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双翅目、蜻蜓目、蛾蝶目和甲虫目。

本文将对这八大目逐一进行介绍。

一、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分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它包括了蝴蝶、飞蛾、蜜蜂和蜻蜓等多种昆虫。

这些昆虫特征共性是前翅与后翅之间有狭长的中翅,且翅上有羽毛状结构,这种结构能够让昆虫保持滑翔。

鳞翅目昆虫的体表主要覆盖着鳞状毛发,颜色丰富多彩。

二、膜翅目膜翅目中最显著的代表是蝉。

膜翅目昆虫的前翅与后翅没有中翅相连,它们翅膀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状。

膜翅目昆虫的触角通常比较细长且有分叉,它们也分泌粘液来保湿身体表面以及清洁身体。

三、半翅目半翅目昆虫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前翅基部很厚,而后翅比较薄,并呈透明色。

半翅目昆虫通常会很小,并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不过也有一些种类食用蛇虫等昆虫。

四、直翅目直翅目昆虫身体修长,主要由身体和狭长的翅膀构成。

直翅目昆虫的翅膀都是透明或半透明,且没有柔软的羽毛状结构。

然而,直翅目昆虫的翅膀能够发出震动声音,它们也常常被称为“蝉科”的物种。

五、双翅目双翅目昆虫的翅膀被分成了前翅和后翅。

前翅比后翅大,并且可以像人类的手臂一样挥动,用于飞行。

双翅目昆虫的身体通常较小,它们也非常敏捷灵活,能够以高速飞行捕捉猎物。

双翅目昆虫包括蚊子、苍蝇和害虫等多种昆虫。

六、蜻蜓目蜻蜓目昆虫的身体修长,通常比较细长。

它们的前翅与后翅大小相同并呈透明色,不过它们翅膀上没有羽毛状结构。

蜻蜓目昆虫的触角与前额延伸出长长的尖锐形状,被用于捕食猎物。

七、蛾蝶目蛾蝶目昆虫通常都具有美丽的翅膀图案,它们身体比较饱满,翅膀比较大,折叠时呈蝴蝶状。

与鳞翅目类似,蛾蝶目昆虫的前翅与后翅之间有中翅连接。

蛾蝶目昆虫通常也被人称为“蝴蝶科”的物种。

八、甲虫目甲虫目昆虫的体形比较坚硬,且颜色较为暗淡,它们具有特殊的硬壳和独特的触角,通常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觅食。

人教版八上 名著导读《昆虫百科》(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上 名著导读《昆虫百科》(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上名著导读《昆虫百科》(知识点归纳)本文档旨在归纳和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昆虫百科》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该书的内容进行的简要概括:1. 书籍概述《昆虫百科》是一本科普读物,主要介绍了昆虫的生态环境、行为惯以及多样的种类和特点。

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读者了解昆虫的奇妙世界。

2. 昆虫的分类昆虫是生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具有丰富多样的种类。

根据书中的介绍,昆虫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鞘翅目昆虫:如蝴蝶和甲虫,具有美丽的翅膀和壳。

- 直翅目昆虫:如蟑螂和螳螂,身体扁平且有强壮的触角。

- 半翅目昆虫:如蝉和蚜虫,具有特殊的吸食口器。

- 双翅目昆虫:如苍蝇和蚊子,有两对薄透的翅膀。

3. 昆虫的生活性昆虫能适应各种环境,并且具有多样的生活性。

在《昆虫百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点:- 昆虫的繁殖方式:昆虫主要通过产卵和幼虫成长的方式进行繁殖。

- 昆虫的食性:不同种类的昆虫有不同的饮食性,包括食草、食肉和食腐等。

- 昆虫的社会性:一些昆虫具有较复杂的社会结构,如蜜蜂和蚁类。

4. 昆虫与人类昆虫与人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书中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 昆虫在食物链中的地位:昆虫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其他动植物的天敌或益友。

- 昆虫的经济意义:昆虫有些种类被人类利用,如蜜蜂的蜂蜜和蚕的丝绸等。

- 昆虫的环境保护: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对生态平衡非常重要,因此保护昆虫生态环境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以上是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昆虫百科》的知识点进行的简要归纳。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种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牛科(Cerambycidae) 天牛科(Cerambycidae)
中至大形。体长形,略扁。触角长,而后伸,多数种类常 中至大形。体长形,略扁。触角长,而后伸,多数种类常 长于身体。有些种类雌虫触角多为丝状,而雄虫多为锯齿状。 复眼肾形,围绕触角基部,有时断裂成两部分。跗节为隐5 复眼肾形,围绕触角基部,有时断裂成两部分。跗节为隐5节 (伪4节)。腹部可见5节或6节。幼虫乳白色或黄白色、圆柱形 。腹部可见5节或6节。幼虫乳白色或黄白色、圆柱形 而扁;前胸背板发达,扁平;胸、腹节背面具骨化区或突起; 胸足退化,但保留遗痕。成虫多在白天活动,产卵于树缝, 胸足退化,但保留遗痕。成虫多在白天活动,产卵于树缝, 或以其强大的上颚咬破植物表皮,产卵于组织内。幼虫多钻 或以其强大的上颚咬破植物表皮,产卵于组织内。幼虫多钻 蛀树木的茎或根,深入到木质部,作不规则的隧道,严重影 响树势,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如星天牛、桃红颈天牛(成、 响树势,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如星天牛、桃红颈天牛(成、 幼虫)、虎天牛等。 幼虫)、虎天牛等。
鳃金龟( 鳃金龟(甲)科(Melolonthidae)
成虫小至大形,体色多暗淡。触角8 10节,鳃 成虫小至大形,体色多暗淡。触角8—10节,鳃 叶部常发达,由3 叶部常发达,由3—7节组成。上唇外露骨化。各 足2爪通常大小相等,至少后足相似。腹部气门位 于腹板侧上方。幼虫上唇心圆形,肛门3 于腹板侧上方。幼虫上唇心圆形,肛门3裂状 。 常见的如华北大黑鳃金龟、云斑鳃金龟等。 常见的如华北大黑鳃金龟、云斑鳃金龟等。
二、生物学特性
全变态。雌虫产卵于土表、土下、洞隙、水中中或植物 上。产卵方式多种多样,是以伪产卵器直接产于土内或植物 上;但天牛类可用上颚咬破树皮;而某些象甲类则可用喙先 在植物上挖洞,再将卵产于内部。幼虫一般3龄或4 在植物上挖洞,再将卵产于内部。幼虫一般3龄或4龄。蛹在 地表下者,多藏于土室内;成虫具假死性。有的类群具有拟 态,如某些象甲外形酷似一粒鸟粪。 成、幼虫的食性复杂,有腐食性、粪食性、尸食性、植 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等。植食性种类有很多是农林作物重 要害虫。
步甲科(Carabidae) 步甲科(Carabidae)
成虫小至大形,体黑色或褐色,具光泽。头小于胸部, 成虫小至大形,体黑色或褐色,具光泽。头小于胸部, 前口式,比前胸狭。触角细长丝状,着生于上颚基部与复 眼之间,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上颚不太大,内颚叶无 能动的钩。翅鞘上常有刻点或条纹,有的种类左右前翅愈 能动的钩。翅鞘上常有刻点或条纹,有的种类左右前翅愈 合。后翅常退化,不能飞翔,但行动敏捷。腹部可见腹板 6节。成虫和幼虫常栖息于砖石、落叶下或土中,昼伏夜 出,多捕食鳞翅目、双翅目幼虫、蜗牛、蛞蝓等小形软体 动物。常见的有中华步甲等。(步甲腹面) 动物。常见的有中华步甲等。(步甲腹面)
丽金龟( 丽金龟(甲)科(Rutelidae)
成虫中至大形,多数种类体色艳丽,具蓝、绿、 成虫中至大形,多数种类体色艳丽,具蓝、绿、 黄等金属光泽。触角9 10节,鳃叶部3节。各足 黄等金属光泽。触角9或10节,鳃叶部3节。各足 上的1 上的1对爪大小不对称,大爪端部常分裂,尤以前、 中足明显。腹部前3对气门位于侧膜上,后3 中足明显。腹部前3对气门位于侧膜上,后3对气 门位于腹板上。幼虫肛门多为横裂状。如铜绿丽 门位于腹板上。幼虫肛门多为横裂状。如铜绿丽 金龟、异色丽金龟等。 金龟、异色丽金龟等。
象甲科(Curculionidae) 象甲科(Curculionidae)
通称象鼻虫。头部延伸成喙状,外咽缝愈合成1 通称象鼻虫。头部延伸成喙状,外咽缝愈合成1 条或消失,小至大形。头部向前方延长的长 条或消失,小至大形。头部向前方延长的长短不一, 口器着生于头管端部。触角膝状,10一12节,末3 口器着生于头管端部。触角膝状,10一12节,末3 节膨大成锤状。跗节隐5节。幼虫体软,肥胖而弯 节膨大成锤状。跗节隐5节。幼虫体软,肥胖而弯 曲,无足。成虫和幼虫均植食性,食叶、钻茎、蛀 根或种子。如玉米象。 根或种子。如玉米象。
三、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在分类系统上,一般将鞘翅目分为2 个亚目、20一22个总科。现综合各家 在分类系统上,一般将鞘翅目分为2—4个亚目、20一22个总科。现综合各家 意见,将常见重要亚目和科介绍如下。 (一) 肉食亚目(Adephaga) 肉食亚目(Adephaga) 腹部第l 步甲头腹面腹板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前胸背板与侧板间分界明显; 腹部第l节步甲头腹面腹板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前胸背板与侧板间分界明显; 触角多为丝状;跗节5 触角多为丝状;跗节5节。水生或陆生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多为捕食性,仅步甲 科中有些种类为植食性。 (二) 多食亚目(Po1yptlaga) 多食亚目(Po1yptlaga) 腹部第l 腹部第l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所分开,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前胸 背板与侧板间无明显分界;头不呈喙状,外咽缝明显分开;跗节3 背板与侧板间无明显分界;头不呈喙状,外咽缝明显分开;跗节3—5节。食性 复杂。包括鞘翅目的多数种类。
锹甲科(Lucanidae) 锹甲科(Lucanidae)
体多为黑色或褐色的大形甲虫,有光泽,体壁坚 硬,头大而强。触角膝状,ll节,末端3节呈叶状。 硬,头大而强。触角膝状,ll节,末端3 雄虫上颚特别发达,而突出成鹿角状。跗节5 雄虫上颚特别发达,而突出成鹿角状。跗节5节。 以第5 以第5节最长。幼虫蛴螬形,但体节背面无皱纹, 肛门3裂状。一般生活在朽木或腐植质中。(成虫 肛门3裂状。一般生活在朽木或腐植质中。(成虫 1、2、3、4、5)
豆象科(Lariidae或 豆象科(Lariidae或Bruchidae)
体小,卵圆形。头下口式。额延伸成短喙状。复眼大,前缘凹入,包 围触角基部。触角锯齿状、栉齿状或棒状,着生于复眼前方。鞘翅短,腹 部末节外露。跗节隐5节。腹部可见6节。幼虫复变态,l龄蠋型,2 部末节外露。跗节隐5节。腹部可见6节。幼虫复变态,l龄蠋型,2龄开始 足完全消失,变成蠕虫型,柔软肥胖,向腹面弯曲。,主要为害豆科植物 的种子。成虫在豆类的嫩荚上产卵,幼虫孵化蛀入豆粒后,蛀孔很快愈合, 成熟归仓后继续在豆粒内为害,直至化蛹并羽化为成虫时,才从豆粒中钻 出。常见种类如豌豆象等。 出。常见种类如豌豆象等。
天牛
虎天牛
天牛跗节
星天牛
星天牛幼虫
土天牛
桃红颈天牛
桃红颈天牛幼虫
大黑鳃金龟
大黑鳃金龟幼虫
灰胸突鳃金龟
云斑鳃金龟
锹甲
西光锹甲
角棱锹甲( 角棱锹甲(雌、雄)
长颈鹿锹甲
黄褐锹甲
铜绿丽金龟幼虫
苹毛丽金龟
异色丽金龟
丽金龟爪
鳃金龟爪
吉丁虫
吉丁虫
金吉丁成虫
金吉丁幼虫
瓢甲科(Coccinellidae 瓢甲科(Coccinellidae )
体小至中形,卵圆形,腹部平坦,背面弧形或半球形拱起。多为红、褐、黄、 白、黑色等,常具鲜艳色斑。头小,后部嵌于前胸。触角一般11节,锤状。 白、黑色等,常具鲜艳色斑。头小,后部嵌于前胸。触角一般11节,锤状。 跗节隐4节。腹部可见5 节腹板。幼虫行动活泼,蛃型,腹部末端尖削,体 跗节隐4节。腹部可见5或6节腹板。幼虫行动活泼,蛃型,腹部末端尖削,体 上生有很多带有刺毛的突起或分枝的毛状棘,有的附有白色蜡粉。分肉食性 和植食性两大类,肉食性种类约占80%以上。肉食性种类的成虫和幼虫主要 和植食性两大类,肉食性种类约占80%以上。肉食性种类的成虫和幼虫主要 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螨类等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如七星瓢 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螨类等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如七星瓢 虫、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等。植食性的种类,如茄二十八星瓢虫等,属一 、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等。植食性的种类,如茄二十八星瓢虫等,属一 类重要农业害虫。
叩头甲科(Elateridae) 叩头甲科(Elateridae)
小至中型,多为灰、褐或棕色。触角11—12节,锯齿状、 小至中型,多为灰、褐或棕色。触角11—12节,锯齿状、 栉齿状或丝状,形状常因性别不同而异。前胸背板后缘角 栉齿状或丝状,形状常因性别不同而异。前胸背板后缘角 突出成锐刺,前胸与鞘翅相接处明显凹陷,前胸腹板具有 向后延伸的刺状突,插入中胸腹板的凹沟内,能作有力的 叩头状活动。足较短,跗节5节。腹部可见5 叩头状活动。足较短,跗节5节。腹部可见5节。幼虫通称 金针虫,体细长,体壁光滑坚韧,头和末节特别坚硬,生 活在土中,取食植物的根、块茎和地下的种子,是重要的 地下害虫。农业上重要的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等 地下害虫。农业上重要的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等
吉丁虫
沟金针虫成虫
细胸金针虫成虫
细胸金针虫幼虫
沟华虎甲
步甲头腹面
步甲腹面
大艳步甲
双齿梭步甲
广屁步甲
中华步甲捕食
多食亚目昆虫腹面
花金龟
锹甲
谷盗
独角仙
豌豆象
蛴螬
栗实象甲(头极长) 栗实象甲(头极长)
蒙古灰象甲
象甲头部无外咽缝
象甲
卷叶象甲(长喙) 卷叶象甲(长喙)
玉米象
象甲幼虫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幼虫
异色瓢虫
28星瓢虫成虫 28星瓢虫成虫
28星瓢虫幼虫 28星瓢虫幼虫
豌豆象
天牛头部
叶甲
叶甲
龟叶甲
龟叶甲幼虫
葡萄叶甲幼虫
天牛触角
鞘翅目
一、鞘翅目昆虫形态特征 一、鞘翅目昆虫形态特征 体小至大形。体壁坚硬,前翅质地坚硬,角质 形。体壁坚硬,前翅质地坚硬,角质 化,形成鞘翅,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 化,形成鞘翅,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 后翅膜质,通常纵横叠于鞘翅下。成、幼虫均 为咀嚼式口器。幼虫多为寡足型,胸足通常发 为咀嚼式口器。幼虫多为寡足型,胸足通常发 达,腹足退化。蛹为离蛹。卵多为圆形或圆球 形。
叶甲科(Chrysomelidae) 叶甲科(Chrysomelid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