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2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二:常用商的近似值的掌握

【导读】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二:常用商的近似值的掌握是教授小学五年级学生商的近似值,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商的近似值,以此巩固学生的商的概念和运算能力。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讲解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应用、计算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本文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的近似值的知识。
一、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商的近似值是指,在商的精确值以外,取一个跟商的值很接近的数,这个接近的数便是商的近似值。
商的近似值有助于在执行商的运算时快速大致估算出结果,如在购物时做估算价值,或在计算机使用时简化计算。
二、常用商的近似值了解常用的商的近似值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快速进行估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商的近似值:1. 1/2≈0.52. 1/3≈0.33. 1/4≈0.254. 1/5≈0.25. 1/6≈0.176. 1/7≈0.147. 1/8≈0.138. 1/9≈0.11三、商的近似值的应用商的近似值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在商场购物时,我们可以对商品价值进行估算,通过商的近似值来确定其实际价值。
在计算机使用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商的近似值快速地进行一些基本运算。
商的近似值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一些快速的心算操作。
四、商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商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
例如,计算14 ÷ 7 的商的近似值时,可以先计算14和7的积,得到14×7=98。
将这个积除以10,即98 ÷ 10=9.8。
14 ÷ 7 的商的近似值应为 9.8。
五、商的近似值的实例以下是一些商的近似值的实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例1:计算347 ÷ 16 的商的近似值。
解: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大致的商的值。
由于16比347要小得多,我们可以先计算最接近347的16的倍数,即16×20=320。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 347-320=27,确定差值为27。
我们将这个差值除以16,得到27÷16=1.69。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教案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教案一. 教材分析《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求商的近似值,以及如何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基础上,对商的近似值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两种方法的含义,提高他们的运算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为什么要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使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运用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运用方法。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运用。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生活情境引入问题:假设学校要购买一批篮球,每只篮球的价格是80元,如果要购买30只篮球,需要准备多少钱?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出30只篮球的总价?呈现(10分钟)1.呈现例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引导学生尝试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操练(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2.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讨论的成果。
2022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第11课时商的近似值2教案苏教版

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第11课时 商的近似值(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2页例13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掌握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实际灵活运用合适的求近似值的方法。
2.认识除法的一些规律,能根据除数的大小判断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3.体会求近似值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提高分析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根据实际用合理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的?2.引入: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算出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的商,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结果。
那么在实际生活里,这个方法对于求商的近似值是不是也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究竟应该怎样根据实际问题来取近似值。
(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13。
(1)呈现例13的情境图,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明确:要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就是求300里面最多有多少个45,由此列出相应的算式:300÷45。
竖式计算(2)鼓励学生先试着算一算,在他们计算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启发:这道题的得数应该精确到哪一位? 明确:由于足球的个数只能是整数,所以得数精确到个位就可以了。
(3)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列竖式求出商的近似值。
(4)集体讨论,交流正确求近似值的方法。
在讨论中明确:①因为买足球只能买整个,不可能买零点几个,所以要把商保留整数;②这道题取整数商时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因为买7个足球要7×45=315(元),超过300元了,所以最多只能买6个,6×45=270(元)。
③可以按有余数除法计算,不管余数是几,都不再除下去,只取有余数除法中的商作为商的近似值。
(教师擦去竖式中商的小数部分,只保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 300÷45≈6(个)竖式计算(5)观察竖式,帮助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版 (2)

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版(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求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求商的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求商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例子,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小组讨论,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教师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进行板书。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
4. 实际应用(1)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求商的近似数的理解。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总结,让学生掌握了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部分,特别是引导学生观察例子,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13.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商的近似值(2):进一、去尾一、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商的进一、去尾规则。
2.能够结合实际情境,熟练运用进一、去尾规则计算出近似商。
二、教学重点1.进一、去尾的规则。
2.通过实际情境理解近似商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进一、去尾在计算中的综合应用。
2.理解为何要使用近似商及其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教师设计一道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
例如:小明去菜市场买了3斤500克西瓜,一斤多少钱?(假设这是一个小贩不使用电子称的情境)让学生自行思考后,再通过同桌讨论、小组汇报等方式,找到一种求解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当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到“近似商”的知识,而近似商又可以通过进一或去尾的方法求出。
2.教学新知进一、去尾是计算近似商的两种常见方法。
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谨慎选择。
进一法的规则是:当余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一半时,商就加1;反之则不变。
去尾法的规则是:直接舍弃余数,只留下商的整数部分。
例如:求64/9的商的近似值,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依次为:•进一法:64÷9≈7(余1),因为1≥4.5(9的一半),所以进1,得到8。
•去尾法:64÷9≈7。
3.合作探究让学生合作完成数学教材上与进一、去尾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基础知识。
4.回归实际再次引入一个实际问题,如:老师给了我们20元钱,我们要买12个苹果,每个苹果多少钱?(假设只有一家苹果店售卖)学生们需要知道,在实际情况下,一斤苹果可能会卖出3元或者3.5元等价格,而他们可以用近似商来计算出一个大概的价格范围,从而结合实际情境对进一、去尾规则进行灵活应用。
5.拓展应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编造实际情境,借此拓展应用。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需要保留一定精度的情况下,如何计算近似商。
五、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解了进一、去尾的规则,以及如何结合实际情境计算近似商。
通过合作探究和实际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该知识点。
六、课堂作业完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相关练习题。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优秀3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优秀3篇)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文是作者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3篇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篇一目标确定依据:结合具体情境,学会求商的近似数教材分析:求商的近似数是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还有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本节课通过学习应用题,让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学情分析由于本学段的学生年龄多在9—11岁,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
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评价任务1、结合具体事例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3.724.185.256.037.98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1.4835.3478.7852.8647.6024.0035.8973.996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二、新课1.教学例6.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教案2 新人教版

商的近似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 3.452 12.71 18.64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3.41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
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
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
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
(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商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

《商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在教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商的近似值》这一课时,我会这样准备和进行教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四章《分数的乘除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商的近似值。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什么是进一法和去尾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要使用进一法或去尾法,以及如何正确地应用它们。
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问题情境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笔和纸,用于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情况,比如分配物品时需要估计总量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进行这样的估算。
2. 讲解概念:接着,我会引入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它们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一起解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使用。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我会将重要的公式和概念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简述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
(1) 23除以5的结果是多少?(2) 48除以6的结果是多少?(3) 一个篮子最多可以装9个苹果,现在有12个苹果,你应该如何分配它们?答案:(1) 23除以5的结果是4余3,近似值为5。
(2) 48除以6的结果是8,近似值为9。
(3) 可以将12个苹果分成两组,每组6个,然后将其中一组再分成两个,每个装3个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巡视,发现有些学生算着算着就停笔了。
提问:你们怎么不算了呀?
学生交流:除不完。
4、谈话:为什么会出现除不完的情况呢?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竖式,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把每次的余数40都用红粉笔描画。
谈话:正因为每次得到的余数都是40,添0后再除所得的商也就一直是6。
六、作业
教后记
(意图:让学生复习回顾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往后看一位,采用“四舍五入”法。为学生学习求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教学例12
1、出示例12
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动物名称
海狮
海豚
飞鱼
速度(千米/时)
40
50
64
出示问题:海狮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列式,交流:40÷60≈
四、练习
1、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56……≈6.74949……≈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校对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2.7÷1.1
16÷23
2.7÷0.46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校对50÷60≈0.83(千米)64÷60≈1.07(千米)
答:海豚的最高游速大约是每分0.83千米,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是每分1.07千米。
3、比较试一试的两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6、揭示课题:这几点就是我们在求商的近似值时要注意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商的近似值)
(板书:余数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商也就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象0.666……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
(板书:循环小数)
5、谈话:像这样除得循环小数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
提问:如果把这道题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结果是多少?
学生尝试把横式和答语写完。
板书:40÷60≈0.67(千米)
答:海狮的最高游速大约是每分0.67千米。
提问:列竖式时,很多同学都除了很长一串,如果你事先知道保留两位小数,你会怎么做呢?
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三、练一练
1、你能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每分多少千米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
课题
商的近似值
课型
新授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第71页例1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题
备课人: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除法计算中商的近似值。
2、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除法计算中商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
1、写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值。
精确到个位
精确到十分位
精确到百分位
精确到千分位
0.7064
9.9635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后问:0.7064精确到个位,你是怎么看、怎么想的?精确到十分位呢?使学生明确:精确到哪一位,就再往后看一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
2、求出7.2×0.09积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