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养护工艺
混凝土养护工程施工工艺

混凝土养护工程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 确定施工方案:在进行混凝土养护工程前,需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养护方式、施工工艺等。
2. 质量控制:在施工开始前,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要对施工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混凝土养护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流程和规范。
4.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证施工人员和现场的安全。
5. 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包括搭建临时施工设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二、施工流程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混凝土养护工程的第一步,要根据设计要求将水泥、水、骨料和掺和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
2. 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3. 摊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摊铺操作,将混凝土表面进行修整,取得平整的表面。
4. 养护:在混凝土摊铺完成后,要进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能够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养护工作一般包括湿养护和塑性膜覆盖养护等方式。
5. 防护:在混凝土养护期间,要进行混凝土表面的防护工作,避免外部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
6. 检查验收:在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强度和外观的检查验收,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混凝土过水:混凝土过水是指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膨胀或者渗漏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水珠。
解决方法是及时用湿布覆盖混凝土表面,防止水分蒸发,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2. 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或者干湿收缩导致出现表面裂缝。
解决方法是在混凝土表面涂抹养护剂,保持表面湿润,防止裂缝的产生。
3. 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可能是养护时间不足或者养护方式不当所致。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测试方法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测试方法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测试方法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中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测试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测试方法,并总结其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养护是指在混凝土初凝后,为了保持其良好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促进水泥水化反应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以下几种:1. 水养护法水养护法是最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方法之一。
在混凝土初凝后,利用喷淋或浸泡的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水分的过早蒸发,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
水养护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避免水流速度过大或过小,以及养护时间的掌握。
2. 覆盖养护法覆盖养护法是将混凝土构件表面覆盖保护材料,如湿麻袋、塑料薄膜等,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外界温度的影响。
覆盖养护法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或混凝土表面较大的情况,能够提供较好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但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覆盖材料对混凝土的损害。
3. 化学养护法化学养护法是通过添加化学养护剂,如湿润剂、保水剂等,来调节混凝土内部水分的挥发和外部水分的渗透,以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条件。
化学养护法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养护剂。
二、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1. 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垂直作用力下的抵抗能力。
抗压强度测试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逐渐增大的压力,并测量其承载能力来进行的。
常见的抗压强度测试方法有标准立方体试验和标准柱体试验。
2. 抗折强度测试抗折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弯曲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抗折强度测试是通过在混凝土梁或板上施加弯矩,并测量其破坏荷载来进行的。
抗折强度测试可以用来评估混凝土的延性和耐久性。
3. 动态弹性模量测试动态弹性模量是指混凝土对动态负载的变形能力。
混凝土养护方法

混凝土养护方法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养和养护的过程。
正确的混凝土养护方法对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方法。
首先,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覆盖保护。
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成后,应立即对其进行覆盖保护,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过快蒸发水分,导致混凝土表面龟裂。
覆盖保护可以采用湿麻布、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水分流失。
其次,要及时进行水养护。
水养护是混凝土养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进行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水养护可以采用喷淋、浸泡等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减少龟裂的发生。
此外,要注意控制养护期温度。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养护期间的温度,避免混凝土遭受极端温度的影响。
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导致龟裂的发生。
在低温天气下,要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到冻害。
另外,要注意避免混凝土受到外部冲击。
在混凝土养护期间,要注意避免混凝土受到外部冲击,以免造成混凝土表面的损坏和龟裂。
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周围要设置警示标志,避免车辆和人员对混凝土造成影响。
最后,要根据不同混凝土的养护需求进行具体的养护措施。
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都需要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总之,混凝土养护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使用性能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养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希望大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为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哪些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哪些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但在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外观。
那么,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养护方法。
首先,混凝土养护的时间。
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持其湿润状态,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
在炎热的天气中,养护时间应延长至10天以上。
对于高强混凝土,养护时间还应相应延长。
其次,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养护方法主要包括水养护、湿润养护和覆盖养护。
水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用水进行覆盖,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
湿润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润物质,如湿棉被、麻袋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
覆盖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挥发。
再次,混凝土养护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养护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避免出现干裂现象。
其次,养护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表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阳光直射、风吹等。
最后,养护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和杂物,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清洁。
总之,混凝土的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法,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所了解,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混凝土施工工艺中的养护与强度检测

混凝土施工工艺中的养护与强度检测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工艺中的养护与强度检测对确保混凝土结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混凝土养护方法、养护期要求以及强度检测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工艺中养护与强度检测的相关知识。
一、混凝土养护方法1. 水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水膜,以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保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含水率。
水养护可以采用喷水养护、浸水养护等方式进行,旨在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覆盖养护:在混凝土表面铺设防护材料,如湿棉被、地膜等,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外界环境对混凝土的侵害。
覆盖养护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类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3. 化学养护:利用化学材料(如养护剂)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提供混凝土所需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从而加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耐久性。
二、养护期要求混凝土的养护期对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养护期可分为早期养护和长期养护两个阶段。
1. 早期养护:指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最初几天,这个阶段混凝土处于固化和强度发展的关键时期。
早期养护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裂缝的产生。
2. 长期养护:指混凝土固化后一段时间内的养护工作。
长期养护期间应确保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符合要求,以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持续发展和耐久性的提高。
三、强度检测强度检测是混凝土施工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验证混凝土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确定混凝土是否适于投入使用。
1. 原材料测试: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包括水泥、砂子、骨料等。
通过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可以预测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逐层检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用逐层检测的方法来监测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
逐层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中潜在的强度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非破坏性测试:对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结构进行非破坏性测试,如超声波检测、电阻率测定等。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前提下,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评估和监测。
混凝土养护标准与施工工艺

混凝土养护标准与施工工艺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基础材料之一,养护是其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混凝土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和美观度等方面。
因此,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养护标准1、时间标准混凝土初凝后,应进行覆盖养护,一般要保持3-7天左右,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高温、低温环境下养护时间需适当延长。
2、温度标准混凝土养护期间,要保证养护环境温度在5℃以上,30℃以下。
养护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凝固时间延长,强度下降;养护环境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混凝土过早失水,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湿度标准混凝土养护期间,要保持养护环境湿度在70%以上,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养护环境湿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过早失水,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养护环境湿度过高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易出现裂纹。
4、施工标准混凝土养护前,应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合格,无明显的砂眼、麻面、裂缝等缺陷。
在养护期间,切勿对混凝土进行敲打、振动等操作,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5、养护标准混凝土养护时,应选择合适的养护方式。
常用的养护方式包括水养护、覆盖养护和化学养护等。
养护时应注意保持养护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温度、湿度等波动。
三、混凝土养护施工工艺1、水养护水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喷水、浇水等方式进行养护。
水养护的好处是能够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养护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时间一般为3-7天左右。
在水养护时,应注意保持养护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温度、湿度等波动。
2、覆盖养护覆盖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塑料薄膜等材料进行养护。
覆盖养护的好处是能够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覆盖养护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时间一般为3-7天左右。
在覆盖养护时,应注意保持养护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温度、湿度等波动。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行适当的养护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混凝土养护方案,以提供给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参考。
二、养护的目的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需要保持湿润,以确保水泥水化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养护的目的是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并减少龟裂的风险。
养护还可以防止表面干裂、蜂窝和碳化等问题的发生。
三、养护时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取决于环境条件、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所需的强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前几天内需要进行密封养护。
然后继续湿润养护至少7天,以保证充分的水泥水化反应。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大型混凝土结构,养护时间可能需要更长。
四、养护方法1. 禁止快速干燥: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分的迅速蒸发,可以使用湿布、草帘或喷雾器等方式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以保持湿润。
2. 温度控制:在养护期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避免高温或低温对混凝土的负面影响,可采用棚布、塑料薄膜等方式进行遮盖,防止太阳直射或寒风侵袭。
3. 防止冻融循环:在冬季或寒冷地区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凝土遭受冻融循环的损害。
可以使用保温材料和地面加热等方式,确保混凝土温度的稳定。
4. 控制水分损失: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需要适量的洒水以补充水分损失。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喷洒或浇水等方式进行补水,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5. 防止物理损伤: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比较脆弱,需要避免物理损伤,如重物的冲击或踩踏等。
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养护期间混凝土的完整性。
五、养护效果评估养护期满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效果评估。
通常采用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判断养护效果是否达标。
如果存在问题,及时采取修复和补救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六、总结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施工工艺:混凝土的养护

洒水养护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视水泥品种而定,硅酸盐 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 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和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 高强度混凝土(C60及以上)、后浇带混凝土, 不得少于14天;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 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技术性能确定。
2、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
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适用于不易浇水养护的高耸构筑物和大面 积混凝土的养护,也可用于表面积大的混凝土施工和缺水地区。
二 自然养护
3、蓄水养护
对于表面积大的构件(如地坪、楼板、屋面、路面),可用湿土、 湿砂覆盖或沿构件周边用粘土等围住,在构件中间蓄水进行养护;地 下室底板、厨卫间楼板和种植屋面板均可采用蓄水养护。
二 自然养护
2、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
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是将一定配比的过氯乙烯树脂养生液,用 喷洒工具喷洒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结 成一层塑料薄膜,将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阻止混凝土中水 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达到养护的目的。
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剂的喷洒时间,一般待 混凝土收水后,混凝土表面以手指轻按无指 印时即可进行,施工温度应在10度以上。
自然养护又分为洒水养护、蓄水养护、覆 盖养护、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和塑料包裹养护, 施工现场则以洒水养护为主要养护。
1、洒水养护
洒水养护是指混凝土终凝后,日平均气温高于 5度的自然气候条件下,用草帘、草袋将混凝土表 面覆盖并经常洒水,以保持覆盖物充分湿润。
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一般春秋天施工大面积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后,可覆盖塑 料薄膜,保证其表面不失水,薄膜下可浇水养护。
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洒水的次数应以 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润湿状态为准。严禁 用海水养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压强度%
慢速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升温阶段介质温度在 40%,干湿热养护,砼强度最高 方法:随着养护窑的升温带加干热加热设备 §5 高压湿热养护 一 概述 1 概念:将制品在温度高于 100℃的饱和蒸汽介质中进行加热的方法
反应前总体积 253.54 cm3
反应后总体积 240.09 cm3
普通水泥最大减缩量平均值为水泥石的 5~8% (四) 砼热养护中的热质传输 概念:热养护过程中,热、水、气在砼内部进行传递 热养护过程:升温——恒温——降温 以常压湿热养护阶段为例说明: 1 常压升温阶段(加热阶段) 利用蒸汽对制品加热,通过冷凝水将热量传递给制品 (1) 温度梯度 ▽
t
方法:控制降温速度:限制最大降温速度 最大降温速度( 摄氏度 小时) 水灰比 厚大制品 ≥0.4 <0.4 30 40 细薄制品 35 50
影响因素: (1) 砼的强度愈低,降温速度要慢 (2) 制品厚度愈大,降温速度减慢 (3) 配筋小降温要慢 二 常压湿热养护过程中砼强度发展规律 砼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按强度增长速度,可分三个强度增长 时间 (1)慢速增长时期 (2)快速增长时期 (3)减速增长时期
t
热量由里向表传递,表面温度低,收缩,造成
10 8 6 4 2 0 20 40 60 80 100
变形 mm m 变形曲线
1
2
3
4
5
6
7
养护时间 h
温度℃
养护制度
图中可见:体积变形,升温阶段体积膨胀,恒温阶段体积基本不 变,降温阶段体积收缩,因此结构破坏最严重的是升温阶段,其 次是降温阶段 影响因素:1 含气量:含气量升高,体积变形增大 2 含水量:水灰比增大,用水量增多,体积变形增大 3 砼的初始结构强度,此值升高,体积变形减小 4 升温速度:升温速度增大,体积变形增大 工艺措施:1 加速砼的硬化速度,加速砼结构的形成 2 减少砼的体积变形,降低通的结构损伤 § 4 常温常压热养护: 用常压蒸汽对砼进行养护 一 常压湿热养护制 表示方法:Y+S+H(t℃)+J
(4) 自然养护浇水覆盖天数 正午温度(℃) 普通水泥(d) 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 (d) 10 5 7 20 4 5 30 3 4 40 2 3
掺入缓凝剂和有抗渗性要求时,浇水天数不少于 14d 三 自然养护法 特点:设备简单,费用低,但时间长 1 浸水养护法:将养护的砼制品浸入水中 设施:蓄水池 应用:自应力砼管 2 围水养护法:用粘性土在砼四周围筑一定高度土埂,中间蓄水
温度℃
时间 h
Y
S
H
J
1 预养期:Y 作用:在进行热养护之前,使砼具有一定的初始结构强度,减少 体积变形 要求:初始结构强度:0.39~0.49MPa 2 升温期:S 降低结构损伤措施: (1) 限制升温速度:最大升温速度控制: 最大升温速度( 摄氏度 小时) 预养期(Y) 干硬期(S) 密封养护 >4 >30 <30 >30 <30 不限 带模养护 30 25 20 15 脱模养护 20 — 15 —
快速 水加热温度≤80 ℃
水泥强度等级<52.5 集料加热温度≤60 ℃ 原料加热温度控制: 水加热温度≤60 ℃ 水泥强度等级≥52.5 集料加热温度≤40 ℃
2 蓄热法:一般砼或者热砼成型后覆盖保温,防止预加热量和水化热损 失,保持应温并增至所需的强度值 特点:无需热养设施,简单易行 3 掺用外加剂法:砼中掺用外加剂,其强度在常温下能继续增长并不受 冻,若与其他方法复合使用,效果更好 寒冷条件下常用外加剂品种: (1) 抗冻剂:氯化钠、亚硝酸盐、碳酸钾等 (2) 阻锈剂:亚硝酸钠、重铬酸钾、尿素等 (3) 早强剂: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石膏等 (4) 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钠等 §3 热养护中的体积变形 一 概述 1 热养护方法:
40~60×10
-6
集料
30~40×10
-6
从表中数值看出,体积膨胀系数水是固体材料的 10 倍,空气是固
体材料的 100 倍,水泥石和集料也有差别,因此热养护在加热时各组 分的不均匀膨胀,砼内部产生拉应力,造成开裂,结构受到损伤 (二) 硅酸盐水泥蒸养过程的化学变化 温度升高时,水泥矿物的溶解度增大,水化反应速度加快 蒸汽养护时水泥水化生成的主要水化产物与标准养护时基本相同 水泥熟料矿物在蒸养时的反应速度和强度增长规律各不相同, 由下面试验看出,C3S 和 C4AF 是蒸养后获的较高强度的决定性矿 物,而 C2S 对后期强度起较大作用 标准养护 蒸汽养护 矿物成分 7d 28d 3h 28d C3 S 31.6 45.7 19.4 40.1 C2 S 2.4 4.1 1.9 15.1 C3 A 11.6 12.2 0 0 C4AF 29.4 37.7 43.1 53.5 蒸养和标养矿物成分的水分产物均未发生变化,但强度却不 同,虽然其水化产物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水泥颗粒
t
内部
▽
t
表面
▽U ▽P
q qm qc
温度梯度▽
t
与升温阶段相反
湿度梯度▽U 压力梯度▽P
产生热流密度 q 湿流密度 qm 气流密度 qc 方向相反
对砼性能影响 温度梯度▽ 开裂 湿度梯度▽U 水分向表面传递,迅速蒸发,制品表面干缩开 裂 结论:加热养护造成热质传输过程,造成结构巨大损伤,必须采取合 理养护工艺,才能获得优质砼 (五) 热养护过程中的体积变形 热养护过程中结构损伤的宏观表现 热养护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是砼的热膨胀,化学减缩,微管压 力热质传输等引起结构损伤的综合表现, 根据砼的体积变形大小, 可以评价砼结构破坏程度 例如:某常压湿热养护,养护制度,预养 40min 2+4(80℃)+1 其湿热膨胀变形:
第六章 砼养护工艺
目的:砼制品成型后要经过养护,形成内部结构 方法:1 标准养护:用于砼强度质量评定 2 自然养护 3 快速养护 (1) 快硬水泥 (2) 化学外加剂 (3) 加热养护 § 1 自然养护 一 一般要求 1 炎热条件下(夏天)养护,保持湿度防止水分蒸发 2 寒冷条件下(冬天)养护,平均气温连续 5 天低于 5 ℃时,按冬季施工处理 二 自然条件下温度和湿度对砼强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砼的强度与组成材料质量,配合比和施工过程有关,但在自然养护 条件下主要取决于养护温度和湿度 1 温度与强度关系:温度升高,强度升高 2 保持养护温度措施 (1) 制品成型应采取覆盖、浇水养护 (2) 开始覆盖和浇水时间 塑性砼:一般温度不迟于 6~12h,炎热天气不迟于 2~3h 干硬性砼:不迟于 1~2h (3) 自然养护每日浇水次数 正午温度 (℃) 浇水次数( 次 日) 10 2~3 20 4~6 30 6~9 40 8~12
(1) 常压湿热养护 (2) 干一湿热养护 (3) 高压湿热养护 2 热养护的作用:砼制品湿热养护的实质,是使砼在湿热介质的作用下, 发生一系列的化学、物理及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加速砼内部结构的形成,获得快 硬早强和缩短生产周期的效果 实验表明:若 80℃的热养护比 20℃时 水泥水化速度增加 5 倍 若 100℃的热养护比 20℃时 水泥水化速度增加 9 倍 3 热养护对结构形成的破坏作用 热养护过程的结构形成和结构破坏是贯穿各种养护过程中的一对主 要矛盾,也就是在结构形成过程中还产生了结构破坏 结构破坏主要表现在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最大体积变化和残余变形 因此:采用热养护时,要获得优质砼,就是处理好结构形成与破坏, 这一对矛盾,就要采用合理的养护制度和适合的工艺系数 二 热养护过程中的结构破坏 热养护过程中的结构形成的同时,又产生结构的破坏和损伤 (一) 热膨胀 砼是多相同时堆积的结构,这些不同的物质因受热要膨胀,但膨 胀值相差很大,其各相体积膨胀系数是: 材料名称 体积膨胀系数 湿空气 3700~9000×10-6 水 225~744×10-6 水泥石
应用:地面、路面、楼板、桥板 3 覆盖浇水养护:用纤维织物覆盖和浇水 4 塑料薄膜养护法:用塑料薄膜覆盖 5 喷膜养护法:用液态成膜剂在成型的表面形成密封膜 四 寒冷条件下的养护方法 (一) 基本要求 1 平均气温连续 5 天低于 5 ℃时,按冬季施工处理, (寒冷条件) 2 水泥品种: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 3 水泥强度等级:≥42 .5 w 4 水灰比: ≤0.60 c 5 水泥用量:≥300 kg m3 (二) 养护方法: 1 热砼法:将原材料加热,提高砼拌合物温度,增加强度发展,防止砼 受冻
降低
内部高
压力梯度▽P 应等三者的代数和: ▽P=▽P1 ▽P2 ▽P3<0 内部压力高 表面压力低
-
-
负值
在▽P 作用下,内部气相力图外逸,放气量与温度成正 比,因此快速升温时,产生较大的结构破坏 (4) 热质传输 ① 热流密度 q 在▽ 作用下 热量 q 由表及里传递
t
② 湿流密度 qm 在▽U 作用下 水分由表及里传递 ③ 气流密度 qc 在▽P 作用下 空气由里及表传递 结论:a 升温阶段,水分和空气在砼内传输,形成定向连通孔隙, 使砼结构遭到破坏 b 升温速度愈快,破坏愈严重 2 常压恒温阶段 在恒温阶段,▽ 、▽U、▽P 逐渐消失,q、qm、qc 逐渐减小 并停止 3 常压降温阶段
▽ 作用 空气分压
(2)
湿度梯度 ▽U
Ub —表面湿度 Un —内部湿度 Ub (3)
>
Ub =100%
(%)
Un
产生湿度梯度
▽U
压力梯度 ▽P 在▽
t
梯度作用下产生▽P1 受热膨胀 表面气泡空气压
2
力大里面低 在 ▽ U 梯度作用下产生▽ P
水分由表向内迁移
内
部压力增大 内部高 在空气分压作用下产生▽P3 蒸养时介质中的空气分压
t
见下图
t—温度曲线 符号: t —蒸汽介质温度(℃) th —冷却水温度(℃) tb —制品表面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