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基础概念
高中必修二生物的名词解释

高中必修二生物的名词解释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规律。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许多关键性的名词和概念。
本文将解释一些高中必修二生物的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1. 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是位于细胞外层的一层薄膜,由磷脂、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组成。
它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并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膜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相互作用。
2. 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并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传递给下一代。
人类的染色体呈现出一对一对的特点,其中包含有关遗传特征和性别决定的基因。
3. 基因(Gene)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信息的单位,由DNA序列编码。
它们决定了生物的特征和表型,包括外貌、性状、身体功能等。
基因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而且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生突变,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化。
4.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一些细菌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ATP和NADPH,然后使用这些能量去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能量和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同时也释放出氧气。
5.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来改变其性状和功能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插入、删除或修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实现人类的需求。
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药物的生产、农作物的转基因改良等。
6. 进化(Evolution)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的遗传变化和适应性逐渐改变的过程。
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突变等因素,有利的性状将得到保存和传递,从而使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高三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对高三生物必修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和梳理重点内容。
一、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起源和进化是生物学的基础,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的起源和多样性。
主要知识点包括:1.细胞起源理论:包括原核生物起源和真核生物起源两个理论。
2.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物胚胎学、生物化石记录等证据。
3.物种形成和分化: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流、遗传漂变等。
4.进化的规律:包括马尔萨斯人口论、达尔文进化论、遗传平衡理论等。
二、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原理和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知识点包括:1.基因与染色体:包括基因的结构、功能和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和变异。
2.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的连锁性和重组性。
3.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包括DNA重组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4.人类遗传学: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遗传性疾病、染色体异常等。
三、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主要知识点包括: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的功能和细胞的代谢活动。
2.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植物组织器官和动物组织器官。
3.生理过程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
4.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的概念、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四、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生长发育和生殖是生物体生命周期的两个重要阶段,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的发育和生殖过程。
主要知识点包括:1.发育的过程:包括生物的生长过程、分裂过程和分化过程。
2.植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3.动物的生殖:包括人类的生殖过程和动物的生殖方式。
5.基因与环境:包括基因对环境的适应和环境对基因的影响。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领域,它关乎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
作为高中生物的入门课程,必修一是对生物学最基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整理。
下面,我们将对高一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概念。
1. 生物的起源和分类生物的起源和分类是生物学中最基础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生物在地球上是如何起源的,以及不同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需要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掌握生物分类学中的三大分类法和常见动植物的分类特征。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的各种现象和现象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学习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主要细胞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功能。
此外,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负责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3.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化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了解细胞如何通过代谢过程获取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
例如,光合作用是植物在日光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 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关乎着生物的遗传性状和多样性。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DNA和RNA的结构及其功能,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掌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等。
我们需要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组测序等前沿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机制。
5. 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生物不仅仅是个体存在,它们与周围环境密不可分。
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学习是了解生物学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
在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我们需要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掌握碳循环、氮循环等物质循环的过程。
此外,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是必须的,如,了解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特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近年来,高中生物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基础知识指导下,培养了高中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维,加强了高中生生命科学素质的本领,对于未来的学习和事业,都会起到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高中生物的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基础知识1.生命的概念:生命是指所有有机体具有的动态机能和自我调节、适应环境、自我繁殖的能力。
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三部分组成。
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繁殖、运动、感知等。
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DNA分子的一段,是控制生命活动的遗传信息的单位。
基因决定个体的性状和遗传特征。
4.基因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第一定律:单性遗传定律;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二倍体生物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的形成和结构。
二、生物进化1.进化论的基本思想:生物是在自然选择、适合度、变异和遗传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演化而来的。
进化论认为,现代生物都源自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长期演化逐渐进化到今天的样子。
2.地球生命史的演化史:生命从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分为原生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四个时期。
3.生物分类学:把各种生物按照一定的分类法分门别类。
按照现行的分类法,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等是三大类生物。
4.人类演化史:由原始猿类演化而来,经过直立人类、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等阶段,最终演化到今天的人类。
三、生命活动调节1.神经调节:包括传导神经冲动、神经递质介导的神经调节过程。
2.内分泌调节:由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素调节,包括胰岛素的分泌、肾上腺素的分泌、性腺激素的分泌等。
3.生物节律:指生物体内各种生物过程的节律性变化,包括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生长发育节律等。
四、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1.能量转化和能量储存:通过细胞呼吸作用,将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化为ATP能量,同时,在肝脏和肌肉内储存糖原,以备需要时随时供应能量。
高中生物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本知识点总结一、细胞1. 细胞的发现和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世纪,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次在植物组织中观察到了细胞。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部分。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的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的总称;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重要器官,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器则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分别负责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2. 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具有营养代谢、生长与分裂、感应与调节、遗传与变异等功能。
其中,营养代谢是细胞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物质的吸收、合成和分解,以及能量的转化;生长与分裂是细胞增殖和发育的过程,分裂是细胞将自身分裂成两个相同的细胞的过程;感应与调节是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对化学物质、温度、压力等;遗传与变异是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同时也是生物种群演化和多样性的基础。
3. 细胞的生物学现象细胞有许多生物学现象,例如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细胞器的运动和细胞生理功能等。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自我死亡的现象,是维持生物体内部平衡的一种重要机制;细胞分化是指由于细胞内部基因的表达差异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细胞呈现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的现象;细胞器的运动是细胞内部重要器官在细胞质内运动的现象,如线粒体在细胞内的移动,叶绿体在叶片中的移动;细胞生理功能则包括新陈代谢、物质运输、信号传导等基本生物学过程。
二、遗传1. 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遗传是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所传递的生物学特征的过程,它是基因和染色体的遗传物质在生物种群中传递和延续的基础。
遗传的基本原理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染色体遗传定律和基因突变等。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隔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二因素杂交定律,阐述了基因在子代中的组合方式和传递规律;染色体遗传定律则描述了遗传物质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基因突变则是基因序列发生变异的过程,是物种进化和多样性的重要机制。
2024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是中学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的生态与环境等内容。
以下是2024高中生物的所有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机体、有生命活动、有遗传信息、有进化能力。
2. 生物的分类:五界系统、生物的命名与命名规则。
3. 生物的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组织、器官、系统。
4. 生物的物质基础: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核酸。
5. 生物的能量:能量的来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酵作用。
6. 生物的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7. 生物的繁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结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结构与功能。
2. 细胞的运动:细胞骨架、细胞膜运动、胞吞作用、胞吐作用。
3. 细胞的代谢:物质的运输、合成、分解、排泄。
4. 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5. 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结构与功能。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DNA结构、DNA复制、DNA修复。
2. 基因与遗传:基因的表达与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工程技术。
3.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理论、非孟德尔遗传、群体遗传学。
4. 进化与演化: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进化因素、进化的证据。
四、生物的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生物群落、生态圈、生态位、气候与地理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生态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3. 生物的适应与保护:适应性进化、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害。
以上是2024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的概要总结,涵盖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的生态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对生物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一、核心概念1. 细胞: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具有代谢、自我复制和遗传等特性。
2. 遗传:遗传是生物种群的基础,是物种进化和变异的重要机制。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遗传信息是通过DNA分子在遗传过程中传递。
3. 进化: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物种起源的过程,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进化的驱动力是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
4.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循环利用的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等。
5.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关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总体。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生物多样性和能量流动等。
6.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水平上的生命现象,包括DNA、RNA、蛋白质等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还包括基因的调控和表达等。
7.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运用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进行改良和利用的学科,可以用来解决农业、医学和环境等领域的问题。
二、核心素养1. 掌握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学、生物进化等,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思辨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地评价科学观点和实验结果。
3. 实践与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的能力,积累实验数据和资料,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4. 信息获取与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和评价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包括查找和利用生物学文献和科研资料的能力,能够通过报告和口头表达方式进行科学交流。
5. 素质教育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史上最全高中生物所有概念汇总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系在一起组成组织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4.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比如,你的身体是有许多器官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而形成的整体,可看做一个系统。
5.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6.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7.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8.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9.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10.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1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1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1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4.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15.结合水: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互结合,叫做结合水;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16.细胞膜: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17.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18.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19.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0.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21.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22.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4.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基础概念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中有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
能量并生成的过程。
3.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
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的过程。
4.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分解,
生成乳酸或酒精与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5.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
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6.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7.细胞的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8.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9.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10.癌细胞,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
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1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
个细胞周期。
12.受精作用: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13.性状:生物体可以鉴别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征的总称,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蛋白质体现。
1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5.形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16.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
17.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
18.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
19.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0.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1.纯合子:由相同基因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22.杂合子:由不同基因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23.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24.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25.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6.人类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7.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8.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9.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30.分子的复制,以亲代为模板,合成子代的过程。
31.基因的本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个分子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
列。
32.转录,以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过程。
33.翻译,以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34.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5.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6.基因突变,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7.基因重组,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8.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数目的增减。
39.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40.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41.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培养,获得
新品种的方法。
4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43.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4.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45.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46.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47.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48.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与发展。
49.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50.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叫做稳态。
5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
活跃状态的过程。
5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5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
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55.分级调节指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的分层控制方式。
56.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57.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58.免疫细胞,免疫调节中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59.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60.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
6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
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62.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6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64.种群,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65.种群密度,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66.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总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67.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68.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69.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70.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7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72.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的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
构。
73.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74.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75.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76.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