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一琴棋名士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霍光病笃。

车驾..自临问,上为之涕泣。

光上书谢恩,愿分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去病祀。

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

三月,庚午,光薨。

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国家新失大将军,宜显明功臣以填藩国,毋空大位,以塞争权。

宜以车骑将军安世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以其子延寿为光禄勋。

”上亦欲用之。

夏,四月,戊申,以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

魏相因昌成君....许广汉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

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

今光死,子复为右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

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

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

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

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

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

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

枢机周密,品式备备,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

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必然。

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

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B.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C.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D.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车驾,原指马驾的车,后来多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也作天子的代称。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课件: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课件: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 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 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朱文 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 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 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 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解析:历史上的“三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代。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 厚然也。 参考答案:(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 我应以容甫为老师。(关键词“先”“以”“北面”各1分, 句子大意1分) (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朋友 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关键词 “殁”“存问”“笃厚”各1分,句子大意1分)
[注] 风世:劝勉世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余宰.沭阳二年 宰:治理 B.说当时决.某狱 决:打开 C.代为治.筐箧 治:备办 D.奉.母闲居 奉:侍奉 解析:判断词语解释是否正确要根据上下文。“说当时决某
狱”,“狱”是“诉讼案件”的意思,联系前后文,可判断
B项解释错误。决,在文中应是“判决”的意思。
过了半个月,天渐渐地飘起了雪花,这年将要到头了,不得已 向吕峄亭辞别。吕峄亭坚持把我送到之前迎接我的地方,替我置办 了盛东西的器具,替我套好了车马,握着我的手问道:“什么时候 能再见到先生您?”我不能回答,不是不回答,是不忍心回答。 唉!我现在七十三岁了,难道忍心欺骗他说还能再回来吗?忍心伤 害他说不能够再来吗?但是因为五十年前做令尹,离开后又回到以 前管辖的地方,世上像我这样的很少了;四品的官员(指吕峄亭), 在家侍奉自己的母亲,还能念及五十年前的旧令尹,世上像吕君这 样的就更少了。离开后再聚,聚了后再分别,离开了可以再聚,而 年老不能返年少。这次分别,我不能学太上道君的忘情,所以画了 两幅图,一幅给吕峄亭,一幅给自己,传给子孙,使他们知道官员 可以重回治所,如果他想回来的话,迎接原来的官员像迎接到任的 新官一样,如果当地的主人也想让他回来。孟子说:“伯夷、柳下 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 人呢?”提笔记下这篇文章,可以劝勉世人,不只是单单为了抒发 朋友之间真挚的聚散之感。

江苏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阶段考试

江苏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阶段考试
船俯身过了桥洞,唢呐第二次响起,不管有无上下的客人,照例得停一下的。他收起盘子里零散的钱,掖了盘子,向客人们道一声珍重,上了岸了,踏上了迢迢的归路……他走着,如走在一段平凡的日子里。
他的生涯的另一方面是被围在小孩子们短短的手臂里,教他们唱歌,跟他们说故事,在他们澄澈的眼里得到一点安慰,点缀在他如霜的两鬓间。记得我小时候,曾经跟他学唱:
唐朝诗人究竟有多爱酒?流传至今的《全唐诗》900卷中,诗歌达四万三千多首,而与酒有关的诗歌就有六千多首,约占15%,这在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饮酒本来是件俗事,但因历代名人尤其是诗人饮酒赋诗,才使酒渐具雅趣。诗使酒化俗为雅,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有了诗的唱和,饮酒便不仅是一般的生活现象,一跃成为与作诗齐名的文化活动。饮酒与作诗一样,成了文人的风流韵事,这种转变则起源于魏晋名士。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陶渊明、刘伶、嵇康等人的饮酒赋诗、弹琴抚瑟后,诗酒唱和自然成为后世诗人展示生活情趣和抒发情感的重要传统。
C.宋代茶叶商品的生产和贸易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而扩大,这使得宋代饮茶风气比唐朝更兴盛,全国开始盛行饮茶之习。
D.茶的特性契合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心理,宋代文人首开以茶为意象入诗词的先河,在作品中展现自身的精神风貌和情怀。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唐诗》中与酒有关的诗歌占比不足五分之一,但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中国历史上的其他任何朝代。
饮茶的普及,从中唐时期开始。到了宋代,整体生活富足,城市的商品经济、货币流通、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宋代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生活内涵都得到全面提升。这样繁荣的社会经济,自然也刺激了茶叶商品的生产和贸易,宋代饮茶之风比唐朝时期更为兴盛,饮茶之习开始全国盛行。饮茶作为宋代文人乃至宋代社会各个阶层的休闲娱乐方式,其饮茶环境和场所的选择促使了宋代茶坊、茶肆的迅猛发展。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提能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提能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 “记”类(时间:40分钟满分:5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8分)遂初堂记归有光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

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

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

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

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

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

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

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

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

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

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

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

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

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

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

而崇陵末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

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

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

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形。

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

(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兴公尝隐会稽按:追究,查办B.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际:人们之间的关系C.宫闱戚畹..戚畹:外戚D.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孔道:大路,要道解析:选A “按”在此处意为“考察”。

整句话的意思是“据考察,孙兴公曾隐居会稽”。

(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一琴棋名士(含解析)

(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一琴棋名士(含解析)

群文通练一琴棋名士微导语在历史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身怀绝技,或善抚琴,或善下棋,或专印章,堪称国士。

不过,读了他们的传记,就会发现他们怀有一技,或别有原因,或胸藏大志,总之,他们还拥有别样人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焚琴子传顾天石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

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

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

及观五策①,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

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

生遂弃诸生不为。

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声曰:“余且烧其诗书,绝笔不为文矣!”生既不得志,出游于潮。

过潮刺史韩文公庙,读其《逐鳄文》,哭之。

又历韶、惠、广、雷诸郡。

悲岭海之烟瘴,思寇莱公②谪雷时,枯竹生笋,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

听鹧鸪作“行不得哥哥”声,则抗.音而哭,以乱其鸣。

久之,学琴于惠州僧上振,得其音节之妙,遂归。

变姓名,以琴游八闽。

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

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久之,闽人目生为琴师。

虽江浙间,颇多闻其名者。

然当道不以礼遇,招亦不往,往亦不为久留。

常酒后耳热,摔琴于地,引满大卮,放言高论,惊其座宾。

谈古今得失,虽老师宿.儒,深通经济者,不能难也。

其最爱童子曰金兰,亦善琴,独得生传。

常负奚囊从生游数千里外。

生诗成,金兰辄缮录之盈帙。

客访生不遇,金兰代为款接,以生惊人句示人。

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

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

忽一日谓其妇曰:“吾向闻红颜薄命。

卿才情如此,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

岂汝亦天上人,不久当去耶?”因感慨悲伤,为弹《别鹄离鸾》之曲。

曰:“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

”居数日,金兰死。

生抚尸一哭,不胜其悲,吐血数斗。

曰:“吾死后,《广陵散》绝矣。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一单文精练三与高司谏书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一单文精练三与高司谏书

单文精练三与高司谏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与高司谏①书欧阳修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

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

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

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

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

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

”予犹疑之。

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

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

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

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

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

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

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②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

足下诋诮希文为人。

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

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

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

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

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

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

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春秋》之法,责贤者备。

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

一步棋高考阅读题及答案

一步棋高考阅读题及答案

20XX年一步棋高考阅读题及答案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高考语文备考的关键,为了帮助同学们练习高考语文阅读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步棋高考阅读题及答案,供考生阅读练习。

一步棋高考阅读原文:绿冠擎天,清风徐来。

树下,豪与一老者对弈,观者如堵,但鸦雀无声,无敢妄议者。

忽一少年过此,无意间一搭眼便断言:“再一步便定局矣!”众皆一惊,豪与老者亦愕然,抬头见少年面若敷粉,唇如涂朱,潇洒倜傥,甚是不俗。

豪不为怪,且甚喜,遂与搭言:“敢问公子亦嗜此道?”“偶尔消遣。

”“请问何谈一步定局?”“老翁已走华容,是擒是纵,全凭先生之一步棋矣。

”豪是当地棋坛高手,艺高胆大,善走险着,每每出其不意,以一步棋而赢全局,人称“一步棋”。

少年之言甚中豪之下怀,遂拱手揖坐,邀与对弈。

少年名杰,幼受祖传,棋多诡谲,擅破旧出新,以奇制胜。

也有“一步棋”之称。

1/ 5今日两强相遇,异着叠出,精彩纷呈。

令围观者眼目一新,不断暗中叫好。

杰看来已使尽全身招数,但最后终不敌豪,为其一步绝棋所败。

豪哈哈大笑,甚为得意,对杰连称:“高手,高手!”此时此刻,这与其是称赞他人,莫如说是炫耀自己。

杰少年老成,声色不动,连说:“惭愧,惭愧!”并问:“还能令小子再学一局乎?”豪忙说:“当然奉陪。

”开局前杰有意无意中忽然提出:“能否下一赌注,以助棋兴?”说时颇有几分羞涩。

豪冷笑说:“君一过路之人,可身带重金?”杰似被激怒,稍一沉吟,愤然从臂上脱下一镶金之玉镯,乃极难得之祖母绿,而以黄金衬里贴边。

往棋盘上一放,金玉生辉,熠熠夺目。

豪大吃一惊,观者亦眼前一亮,交头接耳,啧啧连声。

杰说:“重金虽无,但愿以此为注。

”豪对此玉镯万分喜欢,心想这真是天赐,遂指身后之豪华宅院,大声道:“愿以此宅院连同其中财产和妻妾为注。

”这话说得也太大、太绝啦!盖豪心怀必胜,实以此为幌子,得其玉镯而已。

杰见此似有几分惊讶之色,但略一踌躇,便说:“既然先生如此,小子再添一注。

”豪问:“何物?”一步棋阅读答案杰说:“现已无身外之物,惟以身为注。

江苏高考复习之高中语文文言文

江苏高考复习之高中语文文言文

江苏高考复习之高中语文文言文高中语文:文言文容易被误解本意的100词,考试也经常考到!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爱】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按】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拜】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报】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鄙】误:轻视正:边境【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壁】误:城墙正:军营【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误:完毕正:通“猝”,突然【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趣】误:高兴正:通“促”,赶快【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误:安置正:问候【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误:借给正:宽恕【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逮】误:捉拿正:及,达到【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德】误:恩德正:感激【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登】误:上去正:当即【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典】误:典籍正:主管【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通练一琴棋名士微导语在历史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身怀绝技,或善抚琴,或善下棋,或专印章,堪称国士。

不过,读了他们的传记,就会发现他们怀有一技,或别有原因,或胸藏大志,总之,他们还拥有别样人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焚琴子传顾天石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

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

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

及观五策①,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

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

生遂弃诸生不为。

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声曰:“余且烧其诗书,绝笔不为文矣!”生既不得志,出游于潮。

过潮刺史韩文公庙,读其《逐鳄文》,哭之。

又历韶、惠、广、雷诸郡。

悲岭海之烟瘴,思寇莱公②谪雷时,枯竹生笋,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

听鹧鸪作“行不得哥哥”声,则抗.音而哭,以乱其鸣。

久之,学琴于惠州僧上振,得其音节之妙,遂归。

变姓名,以琴游八闽。

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

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久之,闽人目生为琴师。

虽江浙间,颇多闻其名者。

然当道不以礼遇,招亦不往,往亦不为久留。

常酒后耳热,摔琴于地,引满大卮,放言高论,惊其座宾。

谈古今得失,虽老师宿.儒,深通经济者,不能难也。

其最爱童子曰金兰,亦善琴,独得生传。

常负奚囊从生游数千里外。

生诗成,金兰辄缮录之盈帙。

客访生不遇,金兰代为款接,以生惊人句示人。

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

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

忽一日谓其妇曰:“吾向闻红颜薄命。

卿才情如此,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

岂汝亦天上人,不久当去耶?”因感慨悲伤,为弹《别鹄离鸾》之曲。

曰:“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

”居数日,金兰死。

生抚尸一哭,不胜其悲,吐血数斗。

曰:“吾死后,《广陵散》绝矣。

”遂焚其琴,不复鼓也。

因自号“焚琴子”。

生至康熙丁巳,年四十九,竟卒。

(选自《辟疆园文钞》,有删节)注①策:策论。

②寇莱公:寇准,北宋政治家,因力主抗战被贬,死于雷州。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抗.音而哭抗:抵抗B.然终莫能及.也及:赶上C.虽老师宿.儒宿:年老D.亦人生韵.事韵:风雅答案A解析抗:高。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焚琴子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他文才很好,在乡试时他的文章被主考官赏识。

B.焚琴子琴技精妙,曾改换姓名带着琴游于八闽,王公大人争着邀请他,听他弹琴。

C.焚琴子常常喝酒后大发议论。

谈论古今得失,即使老师、儒生和商人也难不倒他。

D.焚琴子最爱童子金兰,亲授其琴技,金兰死后,焚琴子用焚毁琴来表达自己的悲伤。

答案C解析文中的“老师”指学官,“经济”是“经世济民”的意思。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及观五策,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等到(主考官)看了他的五篇策论,(发现他的策论)太过于指责陈述时事,极力斥责耿氏,认为他有包藏叛逆的心。

(“及”“志”各1分,句意1分)(2)因此人们感到他与众不同,认为他是抱负不同寻常的读书人,因为不得志将心志隐藏在琴中。

(“异之”“非常”各1分,句意1分)(3)琴音和谐,我和你没有灾祸(安然无恙),但第七弦无缘无故突然断了,年少聪明的人承担(会有)灾祸啊。

(“无恙”“忽”“绝”各1分,句意1分)4.焚琴子“伤心善哭”,请简要概括他为自己为他人“哭”的原因。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己人生失意;(2)被韩愈的《逐鳄文》感动(百姓遭受疾苦);(3)忠臣被贬,遭受陷害;(4)思念家乡;(5)知音逝去。

参考译文焚琴子,姓章,是福建的生员。

为人光明磊落,豪放不羁,每伤心容易放声痛哭,很像古时的唐衢、谢翱,但才情又超过了他们。

写作诗文,下笔洋洋计千言,都能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庚子年参加乡试,(焚琴子的)文章已被主考官赏识。

等到(主考官)看了他的五篇策论,(发现他的策论)太过于指责陈述时事,极力斥责耿氏,认为他有包藏叛逆的心。

主考官于是害怕(招祸)不敢录取(他),于是(他)落榜。

焚琴子就放弃生员身份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登临鼓山上所谓的“天风海涛亭”,向北眺望京城,放声痛哭说:“我将烧掉自己的诗书,停笔不再写作文章了!”焚琴子仕途不得志以后,出游到了潮州。

拜访潮州刺史韩文公庙,读了他的《逐鳄文》,为其痛哭。

后来又游历了韶、惠、广、雷各州郡。

为岭海多瘴气而悲,想到寇莱公(寇准)被贬雷州之时,枯竹长出新笋,蜡烛泪流成堆,遗风如在眼前,于是又悲哀痛哭。

听到鹧鸪鸟“行不得哥哥”的啼鸣声,就又高声地大哭起来,扰乱了鹧鸪鸟的鸣叫声。

过了一些时候,(焚琴子)向惠州一个叫作上振的和尚学弹琴,学到了他高超的琴技,就回去了。

改名换姓,凭借着琴艺游历闽地八方。

王公大人争相延请他来听他弹琴。

有愿意跟从他学习琴艺的人,虽然学得很好,可是始终不能赶上他的水平。

时间久了,闽地的人都把焚琴子看作琴师。

即使是江浙一带,也有好多人听闻他的大名。

然而有权势的人不以礼相待,请他也不去,去了也不久留。

常常在酒酣耳热之际,把琴摔到地上,举起满满的一大杯酒,高谈阔论,惊动满座宾客。

谈论古今得失,即使是学官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非常精通经世济民的人,也不能难倒他。

他最喜爱的童子叫金兰,也擅长弹琴,独得焚琴子的真传。

(金兰)常背着诗囊跟着焚琴子游历到几千里之外。

焚琴子的诗作好了,金兰便抄录下来,装满了布袋。

有客人来拜访焚琴子没有遇见,金兰代替他接待,拿出焚琴子所写的惊人诗句给客人看。

因此人们感到他与众不同,认为他是抱负不同寻常的读书人,因为不得志将心志隐藏在琴中。

焚琴子对于夫妻感情忠贞深厚,夫人陈氏比他小十岁,也非常有文化,爱好音律。

焚琴子曾归家为他的妻子弹琴,茶香飘进窗子,妻子那云鬓高挽的疏疏落落的倩影,看了就十分快乐,认为这是闺房中清雅的功课,也是人生风雅之事。

忽然有一天,焚琴子对他妻子说:“我一向听说红颜薄命。

你有这样出众的才情,算命的人多说行运则卯年应死。

难道你也是天上的人,不久应当离开了吗?”于是感慨悲伤,为妻子弹了《别鹄离鸾》之曲。

说:“琴音和谐,我和你没有灾祸(安然无恙),但第七弦无缘无故突然断了,年少聪明的人承担(会有)灾祸啊。

”过了几天,金兰死去。

焚琴子抚尸大哭,经不住自己心中的悲伤,吐了几斗鲜血,说道:“我死以后,《广陵散》失传了。

”于是焚烧了自己的琴,不再弹琴。

因此自己起别号为“焚琴子”。

焚琴子活到康熙丁巳年,年四十九岁,最后死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方汤夫传何白[注]吾友方汤夫,陈义甚高,乃以善弈特闻,遂掩其生平。

余采其行谊,以俟后之考汤夫者知不独以一技传也。

汤夫名日新,世居吾郡龙首桥里。

汤夫父讳道言,以资雄于里,好行其德,不幸早天。

时汤夫尚在腹,长兄日升甫离襁褓也。

汤夫及髫,而母严亦逝,兄弟茕茕,依外大父严翁家。

时汤夫与长兄子谦治博士家言,具通敏绝人。

独汤夫善病,尝在床褥间,智虑无所寄,乃于床头置一枰,以指画方置而沉思之,深得其解。

乃呼邻之善弈者,每对局辄诎.其技。

雅闻前辈有鲍涧泉者为国朝国手冠,深以不及见为恨,乃从故老觅鲍所藏秘录及鲍同时周源、徐希圣所传图势,日精研复核,尽得其蕴。

时李小山年七十余,弈家宿将,雅自负足对垒鲍君,周、徐以下弗论也。

汤夫往与角,李遂北;已再试,再北。

李嚼齿掷局于地大呼曰:“神哉!”遂敛膺叹服,于是“永嘉小方”之名满天下。

汤夫故名家子,每恨与伯氏治帖括皆不售,坠先绪.而又耻以一技鸣,乃挈妻子居焦坑山中,刻志读书。

及为诗歌,极力摹写,即数易稿不已也。

篇什虽寡,而兴寄自足。

每过予,辄袖以相示,且字字乞予抨射。

予感其意直,为商订不少假.。

读书暇,则抱瓮灌园、种豆沤麻以自给,室中无闲言,终日泄泄如也。

时四明刘公志选以比部郎左迁福宁州佐,雅慕汤夫名,遣骑敦请汤夫往,温麻一见,刘公遂定交。

居久之,公擢合淝令,复邀汤夫偕。

公念汤夫贫,无以具粥,剩为汤夫置买山资,而汤夫未尝有所干.也。

汤夫久客刘公署,郁郁不自得,会刘公入计北上,汤夫以病不能归。

及刘公还,而汤夫病已亟,浃旬而奄然长逝矣。

刘公为敛赙甚厚,伺其仲子履吉护丧归。

异哉,汤夫岂霍霍与石火俱灭者乎!(选自《汲古堂集》卷二十六,有删节)注何白:浙江永嘉人,明末布衣诗人。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对局辄诎.其技诎:使屈服B.坠先绪.而又耻以一技鸣绪:头绪C.为商订不少假.假:宽容D.汤夫未尝有所干.也干:求取答案B解析绪:功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作者与方汤夫亦师亦友,他认为方汤夫不仅棋艺高超,品行也很高尚。

B.方汤夫尚未成年,父母便先后离世了,他和哥哥只能投靠外祖父家生活。

C.方汤夫凭棋艺名满天下,但一直把科举上的不得意视为自己的人生憾事。

D.好友刘志选建议方汤夫北上,汤夫因病未能成行,最后在刘府郁郁而终。

答案D解析D项张冠李戴,“好友刘志选建议方汤夫北上,汤夫因病未能成行”错,原文最后一段说“会刘公入计北上,汤夫以病不能归”,是刘志选打算北上,汤夫因病不能回去,并不是“建议方汤夫北上”。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余采其行谊,以俟后之考汤夫者知不独以一技传也。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过予,辄袖以相示,且字字乞予抨射。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选取那些能反映他品行道义的事情(写这篇传),让后世想要了解方汤夫的人知道他不是仅凭一种技艺传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