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1 漏电起痕试验仪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漏电起痕试验机操作说明

漏电起痕试验机操作说明

文件修正一览表规范/表单权责维护主导单位:品保部变更前:●首次发行○修订○废止○手冊○程序书●指导书1. 目的为更好的操作,维护机器及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便于操作员使用及保养仪器,特制定此操作说明。

2. 范围使用于本公司所有漏电起痕试验产品。

3. 参考记录3.1《仪器测试记录表》(QC-4-009)3.2《量规仪器总览表》(QC-4-007)3.3《仪器校验状态标签》3.4《仪器异常处理报告》(QC-4-011)3.5《仪器点检表》(QC-4-012)4. 名词定义无5.维护单位品保部/实验室6. 权责●首次发行○修订○废止○手冊○程序书●指导书实验室:管理、操作、保养本仪器7. 作业程序与说明漏电起痕试验机7.1外观图7.2操作步骤:7.2.1操作指引流程:打开仪器电源设置参数将样品固定在测试架上,开始测试7.2.2 溶液调制方法:100ml纯净水加入0.1g氯化铵(NH4Cl),均匀搅拌到0.1%氯化铵溶液。

7.2.3 样品放置:将电极左右打开,将试样放到托盘上放下电极,调整平台高度,使电极横杆与承载平台面基本平行。

7.2.4 试样要求:采用15*15*3MM的平整方形板块,一块试样只能测试一次。

7.2.5 试验完毕: 将试验箱内烟雾排干净后,打开箱门把试验品取出,并清理干净试验机。

然后将各按钮复位或关闭,最后关闭电源。

7.3 注意事项7.3.1 测试使用液体,一定是纯净水或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

测试完毕,需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冲洗滴液系统两次以上。

7.3.2 试验进行时,请勿打开仓门,待试验完成后,排除烟雾,再打开仓门进行作业。

7.3.3 定期检查门开关,避免门开关失灵,高压操作触电。

漏电起痕试验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漏电起痕试验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漏电起痕试验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漏电起痕试验机是一种用于检测电气设备漏电的仪器。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安全操作规程1. 工作前的准备在使用漏电起痕试验机之前,必须清除设备周围的杂物,并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如果有损坏应立即排除。

同时,应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并将电源线与仪器连接。

连接时,必须保证电源线的接地是可靠的。

2. 设备操作在进行试验之前,必须先设置试验参数。

设置时,应根据被检设备的额定电压和负载电流来确定。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试验步骤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试验参数。

同时,应保持设备清洁和干燥,不得接触到水或其它液体。

在进行试验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绝缘手套、鞋子等,并确保试验区域内没有金属、纸张等物品。

3. 结束操作试验结束后,必须按照工作程序关机,并将设备拔下电源线。

同时,应清理试验区域和设备周围的杂物,将设备和附件存放在安全干燥的地方。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如烟雾、火花等,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按照事故报告程序上报。

保养规程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

以下是漏电起痕试验机的保养规程。

1. 检测电缆每个月需要检测电缆是否损坏,如有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2. 清洁设备每个月需要清洁漏电起痕试验机和连接线,从而保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在清洁时,需要使用软布擦拭设备表面,不得使用化学物质如丙酮、氯丁橡胶等溶剂,这些溶剂会腐蚀设备表面,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清洁时,需要注意保护仪器的触点,不得损坏触点。

3. 检查安全措施每个月需要检查安全措施,如是否安装了漏电保护开关、接地设施是否合格等。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改。

4. 控制合理使用时间根据使用情况,应及时更换热敏电阻,并确保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

超过8小时后,需要休息至少一小时。

5. 检查附件每次使用前,应检查附件是否完整,如发现问题,需要立即更换。

耐漏电起痕试验

耐漏电起痕试验

NH4Cl溶液的浓度直接影响试验的测试结果,所以要严 格按标准配制电解液。A类溶液23±1℃的电阻率395±5Ω cm, B类溶液170±5Ω cm。通常使用A类溶液,如果需要做更强的 侵蚀性试验,可选择B类溶液。 四、试验过程 1、调节漏电起痕试验仪滴针高度为30~40mm,将液滴滴落的 时间间隔设定为30±5S; 2、擦净滴针并流掉5~20滴溶液,以保证液滴大小和溶液浓 度的准确; 3、打开仪器电源,将两极短路,是否报警,报警电流是否 大于0.5A。,如不大于则应调节电流,再次短接,直至电流 达到0.5A;
样品不合格。 技术参数: ①试验电压: 0~600V连续可调 ②液滴量大小: (20.0~23.0mm3)可调 ③液滴间隔时间设置准确: (30±5 s) ④极刃口时试样压力可调: (1.0±0.05 N) ⑤电极距离连续可调: (4±0.1mm) ⑥两电极间的夹角为60°,电极材料为铂
一、选样 试样具有平整表面,尺寸不小于15mm X 15mm,试样 厚度大于等于3mm;对于厚度小于 3mm的试样,可把两块 或多块叠起来做实验; 二、样品的预处理 1、试样表面应清洁,没有灰尘、脏物、指印、油脂、脱 模剂或其他有可能影响结果的污 染物,在清洁试样时应 注意避免引起材料的熔涨、软化、实质性擦伤或其它损伤。 2、样品应水平放置在金属或玻璃支撑板上; 3、应将试样放在无通风,并在23℃±5℃的环境下进行试 验。 三、NH4Cl溶液的配置
By
问津
耐漏电起痕的定义 耐漏电起痕试验的目的 试验设备 试验方法 试验评估 技术标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 场和电解液的联合作用 下逐渐形成导电通路的 过程,称为漏电起痕。 而绝缘材料表面抗漏电 起痕的能力,称为耐漏 电起痕。

漏电测试仪使用说明

漏电测试仪使用说明

漏电测试仪使用说明一、漏电测试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漏电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流平衡原理和电流表测量原理。

当电流通过带绝缘泄露的回路时,会形成漏电回路,因绝缘质量或受潮、老化等原因,导致绝缘阻抗下降,漏电现象就会发生。

漏电测试仪可检测到这个泄漏电流大小,并通过显示屏上的数字,来指示漏电程度。

二、漏电测试仪的使用流程1.根据被测电路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和测试量程。

一般有直流模式和交流模式,直流模式用于检测直流电路,交流模式用于检测交流电路。

测试量程一般有mA档和A档,根据被测电路的额定电流选择合适的量程。

2.打开漏电测试仪,通过电源开关将其接通。

此时显示屏应亮起。

3.将测试线缆的插头插入被测电路的电源插座,即可进行测试。

注意插座及测试线缆都应处于干燥、良好的绝缘状态。

4.按下仪器上的测试按钮,开始进行测量。

测试过程中,显示屏上将显示电流值,并根据设置的预警值来判断是否存在漏电现象。

如果电流值超过预警值,显示屏将显示报警信号。

5.测试完成后,及时关闭漏电测试仪,并将测试线缆拔出被测电路。

三、漏电测试仪的注意事项1.在使用漏电测试仪之前,应仔细阅读仪器的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操作。

2.使用漏电测试仪时,应注意人身安全。

被测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应符合测试仪的额定范围,避免因电压过高或电流过大而造成安全事故。

3.漏电测试仪应保持清洁和干燥。

在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松动等情况,避免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4.漏电测试仪的正确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尽量减少误操作。

5.漏电测试仪的存放应注意防潮、防尘。

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其置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仪器发生损坏。

总结:漏电测试仪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检测仪器,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电路中的漏电现象,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正确使用漏电测试仪不仅需要掌握使用流程,还需要注意事项。

只有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漏电起痕试验仪测试操作规范

漏电起痕试验仪测试操作规范

LDQ-JT漏电起痕试验仪测试操作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LDQ-JT漏电起痕试验仪的测试操作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本---LDQ-JT漏电起痕试验仪的测试操作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测试要求及结果判定3.1漏电起痕试验仪的测试要求及试品结果判定见表1表1漏电起痕试验仪的测试要求及试品结果判定4.测试条件4.1温度:常温湿度:≤85%。

环境:利于通风4.2 测试设备: LDQ-JT漏电起痕试验仪辅助物品:0.1%氯化铵溶液5试品放置及测试方法5.1. 选择试品:试品线路板最好选择基材来做,也可将线路板的反面做测试面,如选择线路板正面需在无导通线路的位置测试。

5.2 调节滴液:在确保主机断电的情况下,先将含0.1%氯化铵溶液注入滴液杯至1/2位置,然后把电极左右分开,将玻璃皿置于底座上,用来接住针尖滴下的溶液。

再接通主机电源,按“排液”键排出一定的溶液,使滴液管内的空气排净。

然后设定滴液时间间隔30s和滴液次数50滴,调节滴液完毕后再将主机电源切断。

5.3.电极调节:在确保主机断电的情况下,调节两电极间距至(4±1)mm,并用量规比对。

然后将数显压力器受力面分别置于两电极下方,并前后调节电极后端砝码,使之对样品的作用力分别达到(1.0±0.05)N。

调试完后将试品测量位置放入两电极下方待测试。

5. 4电压调节:接通主机电源并打开照明灯,将试验箱门关紧,此时“复位”键灯必须亮起,否则将无法检测。

然后将“电压选择”旋钮打至接近试验电压的275V一档,按下“电压”键,接着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调至试验所需电压250V。

5.5 电流调节:先将“电流调节”旋钮调至最小,再按“电极短路”按钮,此时同步调节“电流调节”旋钮,调至电流表显示值为(1.0±0.1)A。

漏电起痕试验仪操作指导书

漏电起痕试验仪操作指导书

一、仪器介绍漏电起痕试验仪是根据IEC60112、GB420标准设计制造,主要用于测量固体电气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表面暴露于含杂质的水时的相对耐电痕化性能。

二、技术参数技术参数电极材质铂金电极间隔4±0.1mm电极压力 1.0±0.05N支持样品Ф90mm*20mmMAX ±0.05%箱体容积大于0.5立方电源参数1KW/220VAC/480HZ满载压降100-600V范围内小于10%三、设备调试和操作方法1.设备的调试调试前需确认:Z 接触检查:检查电箱后面配线是否正确。

Z 安装排烟管,拧紧接头。

2.滴液测试:调整出合适的滴液Z 按要求配制滴液,将滴液加入到滴液容器中。

Z 调节滴液调节旋钮,将滴液大小调到标准值(调节好后,不要随意更改调节旋钮位置)。

滴液系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Z 溶液配制后需在4小时使用,以确保合格电导率。

Z 溶液需完全溶化后方能加注,防止颗粒物阻塞管道。

Z 当天试验完成后,需将液杯中溶液放完,并用清水清洗滴液装置。

3.电极的安装与调整版本修改内容修订日期修订者制订吴家琅 A1 转换格式审核Z 调整升降支撑,使到绝缘管处于水平位置。

Z 用4mm量规测试电极间隔距离。

Z 用测力计测量当前电极压力,改变重物砝码位置可改变压力。

Z 固定电极螺丝。

4.样品的安装与调整Z 样品尺寸:大于15mm*15mm*3mm表面平整无异物。

Z 将样品放在升降支撑的玻璃皿中。

Z 重新调整升降支撑到水平位置。

1——铂电极2——黄铜引申部分3——支撑5.调整距:调整滴液阀之间的距离(图A)。

调整滴液高度(图B)。

调整滴液间距(图C)。

(图A)(图B)(图C)6.试验过程:在完成前面后,关闭观察窗,进入正常试验程序。

Z 当门关闭后,控制系统中会增加几个功能键。

Z 首先按,设置所需要做试验的电压。

Z 改变电压调节旋钮使实际电压值等于试验电压值。

Z 按,通过电流微调把短路电流调整到1.00A后,关闭短路。

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是一种用来检测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矿山等行业。

在使用该设备时,必须进行正确的安全操作并进行定期维护,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1. 安全操作规程1.1 前置准备在使用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之前,必须进行以下的前置准备工作:1.仔细查看设备的外观,检查有无明显的机械损坏或电器损坏等情况;2.确保试验台和设备上的所有电源都处于关闭状态;3.确保所有安全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 操作步骤1.调整试验电压和试验时间:根据需要,设定试验电压和试验时间;2.连接试验加压电缆及探头:将试验加压电缆和探头连接到设备上;3.连接被试品:将被试品正确地连接到试验台上;4.确认试验参数:确认试验参数是否正确;5.开始试验:按下“试验”按钮,开始试验;6.试验完成:试验结束后,将试验加压电缆和探头拔出,并关闭设备上的电源。

1.3 注意事项1.在进行试验之前,必须确认试验参数是否正确,并且将试验加压电缆正确连接;2.在试验过程中不得触碰高压电源;3.当试验中发生意外时,必须立即关闭设备电源,并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检修;4.严格按照电器设备的保护等级和保电间距进行操作,并保持试验环境干燥;5.在进行试验之前,必须将被试品完全放电,切断一切与高压有关的电源。

2. 保养规程2.1 日常保养1.定期清洁:根据需要,进行设备和试验室的定期清洁;2.检查安全装置:每次使用设备之前,必须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工作;3.检查电源线缆:每次使用设备之前,必须检查电源线缆有无损坏或老化情况;4.检查试验加压电缆:每次使用设备之前,必须检查试验加压电缆有无损坏或老化情况。

2.2 定期保养1.更换电线缆: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每一年或根据需要更换电线缆;2.更换高压电源: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每三年或根据需要更换高压电源;3.更换探头: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每一年或根据需要更换探头。

漏电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漏电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漏电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漏电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漏电问题的工具。

下面是使用漏电检测仪的一般步骤:
1. 确定漏电检测仪的电源是否已接通,并确保电池电量充足。

有些漏电检测仪需要外部电源供电,需要确认电源是否接通。

2. 确定要检测的电路断开并停止供电。

3. 将漏电检测仪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插头紧固。

4. 按下漏电检测仪上的电源按钮,使其启动。

5. 检查漏电检测仪的显示屏,确认是否能够显示电流读数。

6. 将漏电检测仪的测试夹具与电路中的线缆或插座连接。

确保夹具与电路之间的接触良好。

7. 打开电源开关,使电路供电。

8. 观察漏电检测仪的显示屏,确认是否能够显示电流读数。

如果电流读数为零或非常接近零,则表明电路中没有漏电问题。

如果电流读数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
可能存在漏电问题。

9. 在检测过程中,可以调整漏电检测仪的灵敏度,以适应不同电路的要求。

10. 在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源开关,并拔掉漏电检测仪的插头。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的使用方法可能因漏电检测仪的型号和品牌而有所不同,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港洋达塑料有限公司文件编号YD-WI-SB-026
版本版次A/0
漏电起痕试验仪安全操作规程页次第1页共1 页
一、操作步骤
第一步:试验准备
1.1配制溶液:溶液配制基准比例:100ml(纯水或蒸馏水):0.1g(氯化氨)。

(23℃溶液电导率要求为
2.53~2.56 mS/cm,电阻率要求为:385~395 m﹒Ω)每次配制溶液100ml,在容量瓶内放置,储存在背光防尘的地方。

当实验箱内溶液小于25ml时,即须予以添加,停机超过24小时,须将溶液完全排空后重新添加。

1.2 清洗系统:先用配制溶液清洗系统,并使溶液盛载筒内液体保留在20ml以上。

调节电极,用块规使两个电极的之间的间距保持在3.9 ~ 4.0mm。

1.3 调节滴落针头高度:保持液滴从针头滴出到样块表面的的行程高度为35±4mm;把玻璃皿放在针头下,按住“排空”按键,排除溶液供输管道内的空气。

1.4 试样装载:将电极左右打开,将试样放到托盘上,放下电极,调整承载平台高度,使电极横杆与承载平台面基本平行。

1.5 试样要求:采用大于或等于15X15X3mm的平整方形板块。

一块试样只能测一次。

第二步:打开“电源”开关,设置参数
2.1 溶液滴落时间间隔:30秒/ 滴;溶液滴落总数:50滴。

2.2 实验电压设定:将电极左右打开并关试验门,按“试验启动”键,然后调节电压量程,然后调节电压微调旋纽,将电压稳定在±5V区间上。

2.3 实验电流设定:按下“短路”开关,调节电流调节旋钮,使电流表指示为1±0.1A,检验短跑电流在1±0.1A时电压下降不超过10%。

调节完毕后按复位键。

第三步:实验操作
3.1 按下“风扇”按钮,启动排风抽烟系统,再按下“启动”按钮,实验机即自行开始计时展开实验。

3.2 试品在试验期间如电流大于0.5A,连续时间超过2S,“不合格”指示灯亮并发出不合格报警声音,应立即按“停止”开关按纽终止实验;如出现试品起火燃烧也应记录相应溶液滴数。

若实验完成后,则只须更换试样后再按“启动”按钮继续实验。

第四步:实验完毕
将试验箱内烟雾排净后,打开箱门把试验样品的残渣、箱体清理干净和清洗系统。

按“停止”按钮,再将各按钮设定于复位或关闭状态,然后关闭电源开关。

三、注意事项
1、做测试用的液体一定是纯净水或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

同时用每次做完样品测试
后,应该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冲洗滴液系统两次以上。

2、在对样品进行试验时,请勿打开仓门,待试验完之后或当实验失效产生火烟时,等排除
烟雾后,再打开仓门进行作业。

4、操作过程中,人员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漏电受伤或被溶液沾染到口、眼部位造成伤
害。

5、定期检查门开关,避免门开关失灵,高压操作触电。

编制/日期审批/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