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脑中风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2010

合集下载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依据2010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血压分级导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根据2010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是评估高血压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根据这一指南,深入探讨高血压的血压分级及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

一、高血压的严重性及危害据统计,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者数量正急剧增加,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会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评估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2010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血压分级根据2010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血压分级主要包括三个等级: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可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利于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定制,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1. 轻度高血压:收缩压为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这一等级的患者血压虽高,但尚未达到中度和重度高血压的水平,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非药物治疗进行管理。

2. 中度高血压:收缩压为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这一等级的患者血压已经较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血压监测和调整药物用量。

3. 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这一等级的患者血压非常高,需要立即进行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血压水平,防止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意外。

三、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针对不同血压分级的高血压患者,2010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和管理建议。

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应首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增加体育锻炼等来降低血压。

对于中度和重度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将成为主要手段。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卒中ppt课件

脑卒中ppt课件
30
中医治疗
(2)中脏腑 ①痰热内闭证 症状:起病急骤,神识昏蒙,鼻鼾痰鸣,
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 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 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 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31
中医治疗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 牛黄丸。羚羊角粉冲服0.6g,生石决明先 煎30g,夏枯草9g,丹皮9g,天竺黄6g, 石菖蒲9g,郁金9g,远志9g等。
32
33
6
哪些人容易患有脑卒中?
7
目录
脑卒中基础知识 高血压疾病知识简介 如何预防脑卒中
8
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怎样呢?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70%-80%脑卒中病人都有高血压
9
什么是血压?
•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 清晨血压一般是指早晨6点—10点的血压
卒中二级预防:预防二进宫
生活方式要改善
‒ 控制体重 ‒ 注意饮食控制 ‒ 坚持长期运动 ‒ 戒烟戒酒 ‒ 保持健康心态 ‒ 坚持定期随访
血压达标是关键 血脂达标很重要 抗栓管理要牢记 血糖管理不可少
25
预防卒中再发的药物治疗
降压药长期、规律服用
‒ 不规律服药容易造成血压波动,易导致卒中、心梗的发生 ‒ 最好选用真正分子长效的降压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特别是最
高血压的治疗控制血压患者人群降压目标值mmhg普通高血压及卒中患者14090糖尿病和肾病患者13080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509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丌仅仅是为了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防止高血压造成身体重要器官如心脑肾血管等造成丌可逆的损害清晨血压的管理是卒中患者血压管理的一个重要杠杆点控制清晨血压清晨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意味着24小时血压得到严格控制如此带来的保护作用远远高于基于诊室血压评估结果清晨血压达标意味着24小时血压达标19高血压的治疗降压药物以下五类降压药是根据作用机制丌同来分类如何选择降压药

(完整版)中风的诊断治疗指南

(完整版)中风的诊断治疗指南

(完整版)中风的诊断治疗指南---1. 概述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液循环受到突然中断或破裂造成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脑功能异常。

中风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中风的病情、风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2. 诊断2.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家族史、药物使用等。

体格检查应注意查体中风的体征,如面瘫、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2.2 影像学检查2.2.1 脑部CT扫描脑部CT扫描可快速排除出血性中风,并提供病变部位和范围的信息。

2.2.2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可评估血管病变情况,确定血管狭窄、闭塞等导致中风的原因。

2.2.3 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RI)可提供更详细的脑部解剖图像,并检测异常信号改变。

---3. 治疗3.1 早期治疗中风患者应尽早就诊,并进行以下治疗:-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和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血压控制:控制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以减少脑出血风险;- 氧气治疗:给予患者吸氧,维持合适的氧气供应;- 液体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和低钠血症;- 抗凝治疗:对部分患者可考虑抗凝治疗以预防再次中风。

3.2 血栓溶解治疗对于特定类型的中风(缺血性中风),如果患者符合条件,可以进行血栓溶解治疗。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类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3.3 血管外治疗对于无法溶解或不适合溶解的血栓,可选择血管外治疗方法,如机械取栓术或血管内球囊扩张术。

3.4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和再次中风。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4. 康复中风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进行以下康复措施:- 物理疗法:包括运动训练和康复操等,有助于恢复运动和平衡能力;- 言语和语言康复:帮助恢复患者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心理康复: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和情绪问题。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精选全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精选全文

继续监测
考虑药物治疗
继续监测
注明:*家庭自测血压平均值比诊室低5mmHg(即家庭135/85相当于诊室的149/90mmHg);
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
(2009年基层版指南)
其它危险因素 和病史
Ⅰ无其它危险因素 Ⅱ1~2个危险因素 Ⅲ ≥3个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1级高血压 SBP140~159 或DBP90~99
⑵ 高血压 1 级 伴 RF 1-2个
高危
⑴ 高血压 3 级

⑵ 高血压1 级或 2级
伴RF≥3个

(3)靶器官损害

(4)临床疾患
简化危险分层项目的内容:
分层 项目
高血压分级
(SBP/DBP)
分层 项目 内容
1级:140-159 /
90-99 2级:160-179 /
100-109 3级:180/
基层指南目录
❖ 第一节、高血压的检出 ❖ 第二节、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 第三节、高血压的治疗 ❖ 第四节、高血压预防和教育 ❖ 第五节、高血压的管理 ❖ 第六节、高血压患者的双向转诊 ❖ 第七节、高血压防治工作考核及评估
高血压概念
1.高血压基本定义 ❖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
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慢 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2周)三次测量,血压 ≥140和/或≥90mmHg,可考虑诊为高血压。
血压测量标准方法
❖ 测量工具:合格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 环境:温度、无噪音; 患者、医生均不讲话,保持安静 ❖ 袖带的大小适合,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 ❖ 血压读数应取偶数(0、2、4、6、8)。电子血压计以显示数据为准。 ❖ 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3次

高血压指南回顾和解读

高血压指南回顾和解读

高血压指南回顾和解读在中国,3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而50%~75%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

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直接医疗费用每年至少达366亿元[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等[2]在《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1990~2013年中国的死因变化。

研究显示,1990年我国年龄校正的心血管病死亡为389.3/10万人,2013年则为307.18,降幅达到21%。

总体上看,我国年龄标化心血管死亡已出现下降拐点,这与我国高血压的防控是密不可分的。

纵观对所有疾病的管理,高血压的管理堪称典范,最早写出了指南,进行规范化管理;最先提出定量的治疗目标(140/90mmHg 或130/80mmHg),定期对降压药物进行评价等。

2015年又有哪些新的高血压指南发表?这些指南对血压目标设定和对各种降压药物地位的评价?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期待。

本文将按2015年新指南发表时间的顺序,逐一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解读,并就2015年最新发表高血压治疗临床证据对即将修改的高血压指南的影响进行展望。

1 2015年新发布的3项高血压指南简要回顾1.1 2015中国台湾地区高血压管理指南2014年12月中国台湾心脏病学会(TSOC)和高血压学会(THS)联合出台2015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在线发表于JAMA 杂志[3]。

该指南强调家庭血压监测(HBPM)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检出夜间高血压、晨起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该指南未采纳欧洲与美国降压目标宽松化的观点,认为糖尿病、冠心病、合并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以及接受抗栓治疗预防卒中的患者,血压靶目标值<130/80mmHg,其他患者血压目标值<140/90mmHg,8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目标值<150/90mmHg;生活方式调整是所有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包括S-ABCDE(限盐、限酒、减轻体重、戒烟、饮食、锻炼)几方面。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药物适用人群的推荐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药物适用人群的推荐
1007 9688(2012)01—0015—02
专家简介:卢新政,男,医学博士后,主任医 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血管 分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中国 医师协会高血压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微循 环分会委员。主要从事高血压、o肌疾病、o力衰 竭的诊治, 2011年5月15日,我国公布了2010版《中国 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南强调,高血压治疗应在改 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及合 适的剂量,有效控制|I【L压、降低心血管风险。常用 的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抑制剂(AC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 (ARB)、利尿药、B受体阻断药,以及上述药物组 成的固定复方制剂。在降压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 地选择降压药物很重要。 1降压药的推荐应用原则 降压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药物双方特点选 择治疗方案。推荐降压药物,应遵循以下原则:有 效、安全、全面、方便、便宜。具体而言,根据以下原 则:(1)降压平稳、持久;(2)副作用小,耐受良好; (3)除降压作用外,尽量有利于并存的心血管疾病 及危险因素;(4)方便服用,依从性好;(5)价格合 适,患者能够承受。 2新指南中常用降压药物的推荐适应人群 指南建议,上述五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高I【IL 压患者的初始和维持用药,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类 降压药物的应用几率均等。各种降压药物的特点 不同,其推荐适应人群也不同。适应人群的推荐是 基于循证医学及药理学特点的。随着近年研究的
f收稿日期:20ll
12—08)
13受体阻断药 其推荐适应汪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快速
性一t5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其常见的不良反应 包括疲乏、肢体冷感、激动不安、胃肠不适等。高度
房室传导阻滞、哮喘患者禁用√漫性阻塞性肺病、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疾病造成的脑功能障碍。

其主要表现为中风,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瘫、肢体偏瘫等症状。

脑血管病在全世界都比较普遍,而在中国,尤其是60岁
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更为常见。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中国卫生部于2010年发布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该指南是基于国际上公认的脑血管病防治临床实践和研究的标准和指南,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文化和医疗资源等情况制定的。

指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该指南提出了明确的脑血管病的诊
断标准,包括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在这一方面,该指南与国际上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接轨,使医生能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病。

2.脑血管病的预防和管理该指南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管理
脑血管病的措施,包括饮食调节、控制高血压、戒烟戒酒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同时,在患者已经确诊为脑血管病后,该指南也提供了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通过药物的治疗和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病情、预防并发症。

3.脑血管病的康复与护理该指南还提出了脑血管病患者的
康复和护理措施。

这方面主要包括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康复治
疗方案、行为和认知治疗、社交和职业康复等。

通过这些康复和护理措施,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

总体来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提供了全面而有效的脑血管病防治措施和方案。

在指南的指导下,中国的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诊断、治疗和管理脑血管病,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率,提高社会健康水平。

【全文】中国高血压2010指南

【全文】中国高血压2010指南
第二十页,共53页。
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Sokolow-Lyons>38mv或Cornell>2440mm·mms 超声心动图LVMI男125,女120g/m2 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 选择使用) 踝/臂血压指数<0.9(* 选择使用)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 115-133mol/L或,女性 107-124mol/L或) 微量白蛋白尿 30-300mg/24h或 白蛋白/肌酐:22mg/g(2.5mg/mmol)
JAMA. 2004 Jun 2;291(21):2591-9
20
20
6
7
3
39
9
3
4
4
5
54
4
1
1
35
13
4
4
2
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
CHD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CVD
高血压
吸烟

TC

HDL
糖尿病
肥胖
第七页,共53页。
高血压人群中脑卒中/MI发病比值,我国vs.西方国家:5~8:1 vs. 1:1
第二十八页,共53页。
普通高血压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 老年患者(≥65岁)收缩压降至150mmHg 伴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冠心病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脑卒中后血压目标140/90mmHg 能耐受,逐步达标。冠心病患者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应引起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心脏的输出量,同时也作用于肾脏减少肾 的药物。(2)低剂量每天使用25~50 mg氢氯
素的释放,和抑制中枢肾上腺素的分泌。β受体 噻嗪或12.5~25 mg氯噻酮,产生痛风的机会
阻滞剂之优点为解除焦虑、降低心率,缺点为 很低,而且在轻度高血压治疗研究(Treatment
不能用于哮喘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3)α受 of Mild Hypertension Study,TOMHS)


◎◎◎
ACC/AHA port-MI guideline.J Am Coll Cardiol.2003 HOPE.N Eng J Med.2000 ncet.2002. ncet.2004
◎ ◎ ◎ ADA guideline.Diabetes Care.2003
yklo@.tw
高血压是造成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 1 高血压与卒中或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达成高血压治疗在预防和治疗卒中的共识,故
血 压 的高 低 与发 生卒中或 其 他 心血管 疾
编写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防治指南。
病 的风 险,存 在 连 续 性 的关 系。一 般而 言,平
558 Chin J Stroke, July 2010, Vol 5, No.7
・指南与规范・
台湾脑中风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
卢玉强1,林清煌1,翁文章2,胡汉华2,陆仁安2,陈昌明2,傅维仁3,刘祥仁4, 王宝玉5,叶守正6,柯德鑫7,赵雅琴8,林瑞泰8,陈伟熹9,刘嘉为9
【关键词】 高血压;卒中;治疗;指南;台湾
自2002年1月起,台湾脑中风学会成立脑中 均血压每增加10 mmHg,卒中的危险即增加
风治疗共识小组,主导卒中治疗指南编写工作, 30%。高血压的定义由人们制定的,为避免混淆,
制作过程除参考国外指南及相关文献外,编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inazation,
辑小组多次组织召开大型卒中专家共识研讨会, W H O )/ 国 际 高 血 压 学 会 准 则 委 员 会
充分讨论后由共识编辑小组依据卒中疾病分类 (Interm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整理出不同处理及治疗卒中主题,再推荐给共 Guideline Committee)与美国全国联合委员
识成员,组成撰写小组,形成共识初稿,再经跨 会(Joint National Committee,JNC)一致建
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α受体,血管扩张,降低 (Class I,Level of Evidence A)报告中,性
全身血管阻力,达到降压效果。优点是可改善 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血脂异常和缓解前列腺肥大症状,缺点是易造 (3)利尿剂产生的代谢异常不良反应,比CCB
成体位性低血压,与CCB合用时,此不良反应 或ACEI稍高,但是追踪应用利尿剂的糖尿病
慢性肾病
◎ ◎ NKF Guideline.Am J Kidney.2002
前列腺肥大

Pool.Br J Clin Pract.1994
注:Diuretic:利尿剂;AB:α受体阻滞剂;BB:β受体阻滞剂CCB:钙离子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 紧张素受体II拮抗剂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7月 第5卷 第7期 561
因此,有高血压并且有危险因素者,属于中度以 用噻嗪类利尿剂,而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可先
上危险层,必须严格控制血压避免卒中或其他 应用其他类抗血压药物。(5)大部分高血压患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者,需服用两种以上药物,以达到理想的控制
在20 07年欧 洲高血 压学会(Eu rop e a n 目标;血压的控制一般低于140/90 mmHg,糖
表2 临床试验推荐及使用降血压药物建议
强制适应证
Diuretic AB
建议药物 BB CCB ACEI ARB
临床试验
卒中


ncet.2001
心脏衰竭

心肌梗死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 心脏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

◎ ◎ ACC/AHA heart failure guideline.Circulation.2001
作者单位 1台湾高雄市 高雄荣民总医院神经内科 2台北荣民总医院神经血管 内科 3台北马偕纪念医院神经内 科 4台湾林口长庚纪念医院神 经内科 5台中荣民总医院神经内科 6台中澄清医院神经内科 7台南奇美医学中心神经内 科 8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神 经内科 9高雄长庚纪念医院神经内 科 通信作者 卢玉强
目前常用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 可作为二线降压药物的依据,如表2。
(1)利尿剂,主要作用机制是利尿作用促使血中
对于卒中患者的高血压控制,JNC建议使
钠离子排出,并降低心脏之输出量。(2)β受体 用利尿剂及ACEI。使用利尿剂的原因为:(1)
阻滞剂,作用于心脏的β受体,使心跳变慢进而 利尿剂为目前所有降压药物中,最便宜且有效
JNC 7的高血压前期,对于糖尿病、卒中或心 中一种药物选择噻嗪类利尿剂(Class I,Level
肌梗死的患者而言是高血压,但对无其他危险 of Evidence A)。治疗高血压的流程,如图1
因素的人而言应视为正常血压。而一个患者即 所示。
使血压在正常范围内(120/80 mmHg),但若
已有数个高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此时仍建议启 用降血压药物。
最适合剂量或合并另一种药物以达 到血压标准值或转诊高血压专家
J NC于2 0 03 年5月发 表的高血 压治疗原则 建 议 重 点 强调:(1)年龄 大于5 0岁、收 缩压 高
图1 治疗高血压之流程
于140mmHg,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在治疗决策方面,JNC 7强调优先考虑利
(2)年龄大于70岁,血压从115/75 mmHg开始 尿剂。然而欧洲高血压指南则主张在均衡的基
治疗药物都是合适的,降压治疗应根据患者血 此药为目前最安全有效的药物,可有效降低心
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伴随临床疾病, 力衰竭及卒中的罹病率及死亡率,对糖尿病患
选用更适宜的降血压药。
者的肾脏损害也有保护作用,但是此药不适用
于高血钾症、怀孕及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
3 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原则
对 于其他常用降压 药物的临床 试 验 结果,
才可使预防卒中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的疗效更为显著。轻度高血压者,若改变生活 方式、戒烟、减轻体重、限盐、增加有氧运动等, 可降低高血压10 mmHg左右(Class I,Level of Evidence A);至于中度或高度高血压者,
高血压 140~159/90~99mmHg
大部分考虑利尿剂 或其他药物
南中一个重要主题。
血压为160~179/100~109 mmHg,重度高血
高血压是卒中多种危险因素中最主要且可 压为血压≥180/110 mmHg。
治疗的疾病。适当的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预
卒中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度,除依据
防初次或再次卒中。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是依 血压的轻、中、重度外,必须同时考虑是否存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7月 第5卷 第7期 559
者,未来10年发生重大心血管意外的危险小于 或舒张压80~90 mmHg时,就应视为高血压
15%,中度危险者为15%~20%,高度危险者为 的前兆,通 过改变 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
20%~30%,而超高危险者的危险度则超过30%。 病。(4)大部分单纯的高血压,应先应用或合
Attack Trial,ALLHAT)(Class I,Level 岁)血压控制原则(图3)(Class I,Level of
of Evidence A)试验显示,对于首次卒中患 Evidence A),建议血压的第一用药为CCB或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与欧洲心 尿病及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压更应严格控制低
脏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于130/80 mmHg。(6)如果血压比目标血压高
ESC)共同拟订的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强调 出20/10 mmHg,就必须考虑合并用药,通常其
Evidence A);但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 剂(Class I,Level of Evidence A)。
心脏病发作(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
日本高血压学会(Japanese Hypertension
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S o c ie t y)在 2 0 0 2年制定的高龄人群(> 65
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参考最佳及最新文献,加 在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卒中或心脏病等。危险
上台湾脑卒中专家组的临床经验达成共识后, 程度的分类见表1。依据Framingham资料,对
将本指南提供给医疗界同行做参考。
高血 压 患 者 进 行10 年的 追 踪,对 于 轻 度 危险
表1 危险族群分类与治疗
严重度
领域的同行专家仔细评读,依其建议完成指南, 议,高血压的定义是血压高于140/90 mmHg,
并公布在台湾脑中风学会网站接受医疗界同行 正常血压为<130/85 mmHg,正常偏高血压为
的指正,再由撰写小组主笔撰写,卒中危险因 130~139/85~89 mmHg,轻度高血压是指血
素高血压防治指南为2008年台湾脑中风防治指 压140~159/90~99 mmHg,中度高血压是指
高血压 >160/>100mmHg
复方处方 (利)
除改 变 生活方 式 外,必 须使 用抗高血 压 药物, 若使用单一药物仍未有效控制血压时,可考虑
未达血压标准值
同时使用多种降压药物,以便取得双重的降压 效果(Class I,Level of Evidence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