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一)步入化学殿堂练习(新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题(有答案)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燃烧铁生锈 B. 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 C. 冰雪融化食物腐烂 D. 水的电解水的沸腾2.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 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 C. 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D. 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成酒 B. 气球爆炸 C. 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D.湿衣服晾干 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玻璃破碎 C. 钢铁生锈 D. 湿衣晾干 5.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 B. 看到耀眼的白光 C. 有白色固体生成 D. 铝箔消失了 6.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7.下列生活事例中,产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功夫深,铁杵成针 B. 美酒开,满屋飘香 C. 春天到,冰雪消融 D. 佳节到,焰火缤纷 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A.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 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9.我国古代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棉纱织布 C. 烧制陶瓷 D. 冶炼金属 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西瓜榨成西瓜汁 B. 水加热成为水蒸气 C. 玉米发酵制成酒精 D.铝块压制成铝箔 11.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死灰复燃 B. 积水成渊 C. 木已成舟 D. 磨杵成针 12.生活中常见爆炸现象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气球爆炸 B. 高压锅爆炸 C. 烟火爆炸 D. 轮胎爆炸二、填空题 13.物质的变化分________ 变化和________ 变化,其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________ 1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这个过程中常常产生________ 等现象. 15.在:活性炭、氦气、一氧化碳、氮气、明矾、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①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②霓虹灯中充入的是________;③薯片等膨化食品包装袋内的是________;④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⑤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⑥自来水厂常用的絮凝剂是________。

新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步入殿堂模拟题

新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步入殿堂模拟题

鲁教版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鲁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系统复习―――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基础知识填写考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014.重庆)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

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力发电B、水作冷却剂C、水作溶液D、电解水获得氢气考点二:实验基本操作(2014.山东聊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强化训练题组一.选择题1.(2014.内蒙古赤峰)自来水的净化主要包括以下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淀B.砂层过滤C.活性炭吸附D.杀菌消毒2.(2014.山东济南)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钢铁生锈 C.酸雨侵蚀 D.冰山融化3.(2014.山东滨州)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4.(2014.山东烟台)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5.(2014.山东威海)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C.你的身体就是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6.(2014.山西)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蒸发皿7.(2014.山东滨州)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D.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8.(2014.山东德州)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如果仅用一个20g的砝码称取19.5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 )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②将20g砝码放在左盘③将20g砝码放在右盘④将游码拨至0.5g刻度处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9、(2014.上海)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选项 A B C D现象放大图10、(2014.湖北)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______,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11、(2014.黑龙江牡丹江)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四种仪器,按要求填空.(1)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填仪器名称);(2)量筒的用途是用来量度_____;(3)用完酒精灯后,要盖好灯帽,因为酒精有______性;(4)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以免_______.12、(20014.辽宁锦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安全和实验成功的前提,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实验的错误是__________;(2)图B所示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3)图C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方法是______;(4)图D所示实验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泰安市近五年真题展示-步入化学殿堂1、(2014.泰安)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蒸发结晶B.稀释浓硫酸C.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D.用力塞紧橡皮塞2、(2013.泰安)1.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考点聚焦+归类示例,含试题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考点聚焦+归类示例,含试题

不准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准用燃着的酒 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目的是防止酒精溢出引起失火。
考点聚焦
第十五页归,类共三示十例二页。
第1课时┃ 步入化学(huàxué)殿堂
2.液体的加热
1 3
自己(zìjǐ) 他人(tārén) 中上部
图 1-5
考点聚焦
第十六页归,类共三示十例二页。
第1课时┃ 步入(bùrù)化学殿堂
考点聚焦
第十九页归,类共三示十例二页。
第1课时(kèshí)┃ 步入化学殿堂
类型二 两种变化(biànhuà)的区分
命题角度:以生活、生产、现代科技、新闻热点、图片、诗词、成 语等为素材,来考查对化学变化的区分(qūfēn)与判断。
例2 “人间仙境,醉美烟台”。下列与烟台特色有关的变化
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C
A.莱阳梨榨汁
B.蓬莱海市蜃楼
C.张裕葡萄酿酒
D.招远沙里淘金
解 析 葡萄酿酒,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莱阳梨榨汁、海 市蜃楼、沙里淘金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聚焦
第二十页归,类共三示十例二页。
第1课时┃ 步入化学(huàxué)殿堂
变式题 [2012·广安] 下列成语(chéngyǔ)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考点聚焦
第二十九归页,类共示三十例二页。
第1课时┃ 步入化学(huàxué)殿堂 变式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图1-9 解 析 向试管内放置铁钉,必须先将试管平放,不能将其投入竖 直的试管中,否则会造成试管破裂。
考点聚焦
第三十页归,类共三示十例二页。
第1课时┃ 步入(bùrù)化学殿堂
②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蒸汽锅炉爆炸、车 胎爆炸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__物__理____变化;火药爆炸、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鲁教版九年级上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鲁教版九年级上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鲁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严谨的科学态度;②合理的实验步骤;③正确的操作方法.A. ④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答案】C【解析】解:做化学实验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要可行,不能仅靠一次实验结果就下结论,防止偶然的发生,而造成错误的结论,因此上述①、②、③都是成功的关键.故选 C.2.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答案】C【解析】 A.烧杯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 A错误;B.锥形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 B错误;C.蒸发皿可直接加热,故 C正确;D.集气瓶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不能直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 D错误;故选 C。

3.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制镁B. 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C. 煤的气化D.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答案】D【解析】 A.海水制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错误;B.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错误;C.煤的气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错误;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正确;故选 D。

4.给 48毫升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A. ①③④⑤B. ②④⑤C. ①③④D. ②④⑥⑦【答案】D【解析】加热 48mL液体,应用较大容积的仪器;试管的容积较小,适合加热少量的液体,加热大量液体应该用烧杯;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除此之外还要用到用于加热的酒精灯和铁架台。

2019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一步入化学殿堂练习新版鲁教版

2019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一步入化学殿堂练习新版鲁教版

考题训练__步入化学殿堂夯实基础1.【2016·玉林】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了舆论的讨伐。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B.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C.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D.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2.【2017·玉林】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K1-13.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图K1-24.【2016·淄博】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图K1-35.【2017·随州】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水滴石穿C.投鞭断流 D.钻木取火6.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和实验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B.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其味道C.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丢入垃圾桶中D.酒精灯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7.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

下列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 )K1-8.观察如图K1-5所示仪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 5(1)写出图示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

(2)用仪器编号填空。

①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

②用于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________。

③可盛放反应物,作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④可盛放和储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

⑤可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

能力提升1.【2017·西宁】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羊毛织成藏毯 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C.青稞酿成酒 D.牛角做成梳子2.【2017·聊城】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3.【2017·台州】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图K1-7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测量要求的是( ) A.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2.18 ℃B.用10 mL量筒量取7.00 mL稀硫酸C.用托盘天平称量25.2 g氢氧化钠D.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为6.25.【2017·威海】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6.【2017·绥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遇到突发情况,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应急处理的常识。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2024)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2024)

知识网络
化学改变了世界
基本特征 物理、化学变化
化学真奇妙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理、化学性质 伴随现象


物质构成的奥秘: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获取证据等活动进行反思

认识化学实验室、实验仪器
走进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规则 化学试剂的取用
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物质的加热
H2O
H2
O2
H
O
微思考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 为什么性质差异巨大? 性质差异的原因: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不同的 化学结构决定的(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知识清单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_提__出__问__题__→__形__成__假__设___→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获___取__证__据__→形成结论 →_反__思__与__评__价__→表达与交流等。 2. 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化___学__实__验__ 。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知识清单
1.什么是化学: 是在 分子、原子 水平上研究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 一门基础科学。 2.化学的作用: (1)生产化肥与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2)合成各种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3)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4)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D )
A.灯泡发光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蓄电池放电
课堂达标
4.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 了化学变化的是 ( C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 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

中考化学 精选章节复习训练 第一章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 精选章节复习训练 第一章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第一章 步入化学的殿堂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1.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目的能够达到的是:( )2.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2中少量的COB .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镁难溶于水)C .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D .用水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3.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 ) 选项 ABCD实验 目的 除去CuSO 4溶液中少量的H 2SO 4 除去NaOH 溶液中少量的Na 2CO 3 鉴别O 2和CO 2气体除去CO 中少量的CO 2方案1 加入足量的Fe 粉,过滤 滴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用带火星的木条点燃方案2 加入足量的CuO ,过滤滴入适量的CaCl 2溶液,过滤 用紫色石蕊溶液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探究可燃物B .探究铁生锈C .探究二氧化锰对D .探究溶解性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 .探究燃烧的条件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硫粉燃烧条件的条件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影响因素5.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

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A.提出问题 B.提出猜想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6.下列实验中,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不一致...的是()实验方案及现象实验结论A ①铜丝插入硫酸锌溶液,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②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析出金属活动性:锌>铜>银B①加热KClO3制O2速度慢②加热KClO3和KMnO4混合物制O2速度快KMnO4是KClO3制取O2的催化剂C 碳酸钙受热发生分解反应,检验到有CO2生成碳酸钙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D ①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加入一根铁钉(铁钉一半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铁钉生锈②将铁钉浸没在经煮沸并迅速冷却蒸馏水中,再加入2 mL植物油,一段时间后,铁钉未生锈与氧气接触是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B 鉴别NaCl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并测温度C 鉴别CO和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D 除去CaO中的CaCO3加适量的稀盐酸9.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 s~2 s后取出,能观察到()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B、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味C、品尝一种白色固体的味道D、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11.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12.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13.小黄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可能改变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说明了分子可以再分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16.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17.(10某某20)把铝箔放入CuCl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分层练习)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2024)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分层练习)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2024)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人类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认为原子是可分的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答案】B【解析】A、拉瓦锡利用定量法研究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的五分之一,正确;B、近代原子学说是道尔顿提出的,门捷列夫的重要贡献是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错误;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认为原子是可分的,正确;D、屠呦呦研究青蒿素治疗疟疾,获得诺贝尔奖,正确。

2.4月13日,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的哈尔滨2025年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倒计时300天主题活动在哈尔滨大剧院举行。

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火炬选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降低重量,燃料使用氢燃料B.制冰技术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川冰技术”的名字就很有科技感C.强大的网络直播系统,让我们在家观看赛如同身临其境D.黑科技-石墨烯发热材料。

助力冬奥,“这个冬天不再冷”【答案】C【解析】A、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氢燃料属于化学范畴,正确;B、利用二氧化碳制冰属于化学范畴,正确;C、网络直播系统不属于化学范畴,错误;D、石墨烯发热材料属于化学范畴,正确。

3.我国古代几大闻名于世的化学工艺是A.烧陶瓷、指南针、造纸 B.烧陶瓷、冶金、印刷、酿酒C.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 D.烧陶瓷、造纸、冶金、制火药【答案】D【解析】我国古代几大闻名于世的化学工艺是烧陶瓷、造纸、冶金、制火药。

4.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叶片结满露珠B.糖在水里溶解C.粉笔写字后变短D.水果发酵有酒味【答案】D【解析】A、叶片结满露珠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糖在水里溶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粉笔写字后变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水果发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5.观察蜡烛燃烧时,小红描述的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将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D【解析】A、蜡烛的火焰分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外层最亮,正确;B、蜡烛燃烧生成水,则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将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A 2.B [解析]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且试管应稍倾斜。 3.D [解析] 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水果榨汁、分离液态空气的 过程中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 4.C [解析]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会导致液体沸腾喷出伤人;使用胶头滴管
1 (3)① ②预热 (4)洗涤
3 [解析] (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对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2)熄灭酒 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是防止温度降低压强变小,下次使用不易打开,且轻提一下灯帽可挥
1 发水分,有利于点燃酒精灯。(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
图 K1-4 8.观察如图 K1-5 所示仪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 K1-5
(1)写出图示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 (2)用仪器编号填空。 ①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 ②用于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________。 ③可盛放反应物,作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④可盛放和储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 ⑤可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
3 时,用自来水冲洗,会使滴管沾有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会污染试剂;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 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
5.D [解析] 刻舟求剑、水滴石穿、投鞭断流中都没有生成新物质,都属于物理变化;钻木取火包含物质的燃烧,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考题训练__步入化学殿堂
夯实基础 1.【2016·玉林】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了舆论的 讨伐。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D.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2.【2017·玉林】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图 K1-8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知识可以识别和揭露伪科学。现有摘录的广告语:“本矿泉水绝不含化学物质;pH=7.3,呈弱碱性,能 平衡人体内酸碱度,让人体处于弱碱性环境。”该广告的科学性错误是(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6.【2017·绥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遇到突发情况,我们需要掌握一些 应急处理的常识。 (1)若酒精灯内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该______________灭火。 (2)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在家中应该安装________________。 (3)若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3%~5%的__________溶液。 7.【2017·广东】(1)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请写出如图 K1-8 所示这些同学做化学实验时的违规行 为(写三点):
烟”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北风卷地白草折”,北风吹折了白草,属于物理变化;“草枯 鹰眼疾”,草枯呼吸作用旺盛,有新物质生成,“雪尽马蹄轻”,没有新物质生成。
6.(1)用湿抹布(用沙子) (2)报警器 (3)碳酸氢钠(或 NaHCO3) [解析] (1)隔绝氧气可以灭火,故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着火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或者用沙子盖灭;(2)为防止燃气泄 漏造成危险,在家中应该安装报警器,若燃气密度小,则将报警器安在燃气灶的上方,若燃气密度大,则将报警器安 在燃气灶的下方;(3)碳酸氢钠显弱碱性,可以和硫酸反应,若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7.(1)①在实验室追逐打闹 ②在实验室吃东西 ③手持试管加热(合理即可) (2)水和水中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或即使吃进弱碱性物质也会被胃酸中和) 8.(1)对着手心 倒放 (2)C
完成,避免出现误差;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手指不能按短柄,避免试管滑落。 4.C [解析] 温度计能精确到 0.1 ℃;10 mL 量筒的精确度为 0.1 mL,不能量取 7.00 mL 稀硫酸;托盘天平用于
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精确到 0.1 g,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 25.2 g 氢氧化钠;用 pH 试纸测得溶液的 pH 为整数。 5.B [解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植物的生长包含光合作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
8.(1)酒精灯 烧杯 滴瓶 试管刷 量筒 (2)①E ②D ③B ④C ⑤A |能力提升| 1.C [解析] 羊毛织成藏毯、昆仑玉雕刻成印章、牛角做成梳子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青稞酿成酒
4
的过程中生成了酒精这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D [解析]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A [解析] 使用滴管取用液体时,要先把胶帽中的气体挤出再取药品;使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由一个人独立
能力提升 1.【2017·西宁】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羊毛织成藏毯 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 C.青稞酿成酒 D.牛角做成梳子 2.【2017·聊城】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图 K1-6 3.【2017·台州】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图 K1-7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测量要求的是( ) A.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 22.18 ℃ B.用 10 mL 量筒量取 7.00 mL 稀硫酸 C.用托盘天平称量 25.2 g 氢氧化钠 D.用 pH 试纸测得溶液 pH 为 6.2 5.【2017·威海】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8.【2016·邵阳】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根据图 K1-9 回答下列问题。
图 K1-9 (1)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细口瓶的瓶塞要________在桌面 上。 (2)如图 B 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下列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 确的一项是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 C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 D 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_,再用自来水 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9.【2016·威海】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 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 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___法。 (2)“Na2CO3、 K2CO3、 CaCO3 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运用的是________法;“BaCO3 属于碳酸盐,因此 BaCO3 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
3 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必须先预热。(4)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 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9.(1)观察 推理 (2)归纳 演绎
5
6.D [解析] 给试管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液滴飞溅伤人;在实验室中为了安全不得品尝 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7.B [解析] 广口瓶、细口瓶与玻璃塞的接触面,集气瓶与玻璃片的接触面,滴管与滴瓶的接触面等,都经过 了磨毛处理。
3.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图 K1-1
图 K1-2 4.【2016·淄博】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图 K1-3 5.【2017·随州】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水滴石穿 C.投鞭断流 D.钻木取火 6.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和实验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 B.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其味道 C.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丢入垃圾桶中 D.酒精灯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7.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