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孟津 水能
水土流失
治沙 小浪底
最长 水量 红水河
[点拨] 有关河流问题的解题思路
注:上述分析思路是多角度的,答题时不要面面俱到, 抓住主要的方面即可。
五、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征:总量 大 ,人均不足。 2.水资源 (1)分布特点及对应的解决措施 ①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跨流域调水。 ②时间:夏秋多, 冬春 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 (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水污染、浪费严重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综合利用。 (3)水能资源的开发。
考向二
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考向三
我国的能源问题
能源资源是区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区域能 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其中,东部沿 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 差异。 1.问题表现: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 大,但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 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该地河流众多,地势低平,海 拔多在 20~40 米之间, 因此该地区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 属于东部季风区,应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第 2 题,地势 低平,降水较多,就会造成排水不畅,易产生洪涝。第 3 题,判断该地形区可采用排除法,长江中下游地区符合图 示特点,因此选 B。
地形区 东北 平原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面积最大,海 拔大多在 200 米以 下,地势坦荡;肥 沃的黑土;多沼泽 地 人文地理特征 松嫩平原、 三江平 原是最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 铁、 煤、 石油等矿产资源 丰富 全国重要的商品 海拔多在 50 米以 棉、油生产基地; 下,地势平坦,又 人口众多, 经济发 称黄淮海平原 达; 中低产田的改 良 全国重要的商品 粮、棉基地,“鱼 东西狭长,海拔 米之乡”, 长江沿 低,河湖密布 岸经济地带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中考地理--热点专题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发展概况

中考地理--热点专题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发展概况

中考地理--热点专题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发展概况热点专题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发展概况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图,完成1~3题。

1. 有关“一带一路”位置和范围描述正确的是( A )A. “一带一路”可连接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B. 陆上“一带”比海上“一路”连结的大洲多C. 陆上“一带”向西连结非洲D. 海上“一路”向西连结太平洋沿岸国家【解析】本题借助“一带一路”考查陆地和海洋、我国的行政区划和东南亚等知识。

读图可知,“一带”连结的是亚洲和欧洲,“一路”向西连结了印度洋沿岸的国家,能连结到亚洲、大洋洲、欧洲和非洲。

2.我国以下省级行政单位在“一路”建设中有更多发展机遇的是( C )A. 滇、黔B. 川、陕C. 沪、粤D. 晋、豫【解析】本题考查“一带一路”路线。

“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沪是上海的简称,粤是广东的简称,都位于我国沿海地区,可以从“一路”中获得机遇,其他的省级行政区域位于内陆。

3. 瓜达尔港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运营后,从西亚进口石油的路程将缩短85%,因为不再需要经过( D )A. 苏伊士运河B. 巴拿马运河C. 霍尔木兹海峡D. 马六甲海峡【解析】本题考查输油管的路线,读图可知,瓜达尔港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运营后,从西亚进口的石油可以直接运到我国,不必向东绕道马六甲海峡。

4. 阅读材料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

为“一带一路”的未来走向勾画出清晰的路线图。

(1)当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上午9时在北京(东八区)开幕时,伦敦(中时区)当地时间是5月14日1时。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于福建泉州,经过H马六甲海峡、G苏伊士运河,止于荷兰鹿特丹。

1庆阳市西峰至合水二

1庆阳市西峰至合水二

◎ 南义支线长6.4公里,利用现有道路改扩建里程6.4公里,全线新建涵洞3道,完
全利用涵洞1道。总占地159.5亩,旧路占地66.18亩,新增占地93.3亩。 总占地2089.159亩,新增占地合计1595.414亩。 全线拟设平交29处,新建收费站1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
工可批复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庆阳市西峰区温泉、什社乡镇规划》;
《合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及项 目沿线各乡镇规划 。
设计依据
一 二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 B/T B05—2004);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规范》(JTG D81—2006);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细则》(JTG/T D81—2006);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 ( 2005版)/交通部公路司编著 现行的其他规范、规程。
技术标准
主线:K0+000~K22+237、K33+800~K53+526黄土台塬地貌 路段,采用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 12.0米。 K22+237~K33+800残塬沟壑、河流阶地地貌路段,采用双车道
我公司于4月7日向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路网规划办公室报送了项目两阶段初步
设计文件,后因概算总造价超限,进行了修改。于5月10日再次向甘肃省交通 运输厅路网规划办公室报送了项目两阶段初步设计修改文件。
设计方案研究过程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路网规划办公室和甘肃路桥建设集团的相关领导与我公 司技术人员,经过为期两天现场逐段视察踏勘和设计方案讨论。 根据专家意见以及会议指导精神,我公司对路线方案进行了研究布设,进 行了现场核对,进行了地形图补测。在初步设计阶段,我公司提出了较有价 值的比选方案,详见路线方案设计。

电力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电力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编制说明 (1)第三节资源配置及工期计划 (2)第四节施工方案 (5)第五节质量保证措施 (13)第六节安全生产措施 (18)第七节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 (21)第八节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22)电力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工程概况。

本项目管线范围总长约3200米。

二、道路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及建设条件1本次设计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等。

2、场地岩土层基本特征:勘察场地除表层为人工填土(Q4ml)外,其余土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m)形成的淤泥、细砂、粉质粘土及中砂层,坡积(Qdl)粉质粘土、更新统残积粘性土(Qel)及花岗岩类风化基岩(r52(3)组成。

3、沿线文物及古树情况:沿线无文物保护区和单位,无需保护文物和古树。

三、材料要求人行道下电力管线,采用MPP中150 改性聚丙烯塑料管电力保护管,外径 170mm,壁厚10mm,要求环钢度级别不小于SN24。

本次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共板,非机动车道及穿越车道下电力管线,采用 MPP中150改性聚丙烯塑料管电力保护管,外径178mm,壁厚14mm,要求环钢度级别不小于SN40。

同时根据电力公司要求,在电力主于排管组中,增加 2MPP中100,人行道及车道及要求环钢度级别分别不小于SN24 (壁厚>8mm)及SN40(壁厚10mm)。

要求电力排管每隔 1.5m 设置一处管枕,且除桥梁段外,全段用C25 混凝包封保护。

第二节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3)《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5)《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技术导则》(修订版)(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50141-2008)(7)《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14S501-1);(8)《双层井盖》(14S501-2);(9)国家标准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机附属设施》(06MS201);现行的其它有关的技术规程、设计规范。

盐蓬路连接线总体说明书

盐蓬路连接线总体说明书

总体说明(一)路线概况盐亭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是绵阳市靠东南的一个县,周围与三台、梓潼、遂宁射洪、南部等五县接壤。

盐蓬路是盐亭、射洪、蓬溪三县的大通道;施工中的成德南高速公路,在盐蓬路麻秧附近的打鱼嘴经过。

本项目是盐蓬公路盐亭县境内红砖厂(即梓江三桥桥头平交)至盐蓬路麻秧附近打渔嘴处的成德南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连接线,是对现有盐蓬二级公路在进行的改建工程。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盐蓬路盐亭县城区近郊段行车舒适度、充分发挥连接高速公路的重要快捷通道作用、也是连接盐亭县月圆坝开发区的重要通道,而且还是打造盐亭县城景观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盐蓬公路盐亭红砖厂(即在建梓江三桥桥头平交)处,起点桩号为K0+000,经月圆坝、蒙子垭、止于盐蓬路麻秧附近打渔嘴处的成德南高速公路互通立交(K4+500),路线全长4.500公里。

(二)测设依据1.该项目的公路勘察设计合同。

2.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关于本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

3.已批准的方案设计。

4.交通部部颁J T 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其相关规范。

(三)技术标准根据原盐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路段交通量2002年为1800辆/昼夜,2025年远景交通量为8989辆。

但城区近郊路段交通量随着城区扩展、月圆坝开发区的建设、紫江三桥的建设以及高速公路在麻秧附近的打鱼嘴与盐蓬路交汇等,对本路段通行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改建一级公路,就是为了适应盐亭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打造盐亭县快速干线及景观大道的需要而进行的建设。

根据盐亭县城市发展及规划,该连接线兼有盐亭景观大道迎宾大道功能,根据相关会议精神,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53米,路幅形式为:行车道为双向六车道宽23米+2×4米人行道+2×11米绿化带,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项目设计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及排水工程、人行道以及沿线照明系统、绿化按照基本造价列出,实施时再根据具体情况细化。

XXX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环保专项施工方案

XXX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环保专项施工方案

XXX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环保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xx年XX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4)1.地形、地貌 (4)2 .不良地质 (4)3 .气象 (4)4、水文 (4)三、编制目的 (4)四、编制依据 (5)五、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总目标 (5)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保证体系 (5)1、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机构 (5)2、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 (6)七、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6)八、各部门环保职责 (7)1、公司项目管理小组环保工作职责 (7)2、项目经理环保工作职责 (7)3、项目经理部环保负责人环保工作职责 (8)4、环保部环保工作职责 (8)5、各作业组环保负责人环保工作职责 (8)6、项目总工环保工作职责 (9)7、项目经理部其他职能部门环保工作职责 (9)九、环保工作制度 (9)1、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9)2、工作记录制度 (10)3、环保基金管理和使用制度 (10)4、工作例会和检查制度 (10)5、奖惩制度 (10)十、主要环境污染及破坏因素 (11)十一、环保专项实施方案 (11)1、施工便道 (11)2、临时用房 (13)3、拌和站及预制场 (13)4、弃土场 (14)5、路基开挖 (15)6、桩基、承台土石方开挖堆弃 (16)7、其它方面 (17)十二、文明施工、环保管理制度 (18)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LKO+OOO)位于XXX至XXX旅游公路跨越XXX河的XXX桥西岸桥头,沿XXX河西岸布设至XXX镇,后绕XXX山坡向南布设,从XXX高地西跨过小礼溪,继续沿XXX河西向南,沿山坡逐渐向高爬升,而后在XXX县制漆厂处跨越XXX至XXX,最后到达本合同段终点(LKI0+054.212)与XXX互通A匝道起点相接。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面及排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面及排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及排⽔、交通⼯程及沿线设施)第⼀篇总说明⼀、概述1、任务依据本设计说明书的内容是实地定线设计,共计完成1.7km的路线设计,设计内容主要为路线的平、纵、横断⾯设计,路⾯设计,⼩桥涵设计及平⾯交叉设计。

⽯家庄⾄平⼭⼀级公路,是纵贯河北省西部⼭区的⼀条重要⼲线,主要连接⾰命⽼区、贫困⼭区和许多旅游胜区,也是晋煤东运的交通要道,该路的贯通,对改善⽯市西部⼭区交通状况,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

项⽬测设的主要依据(1)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2)《⽯家庄⾄平⼭⼀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

(3)《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等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

(4)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

2、测设经过(1)根据施⼯图设计任务书,赴平⼭正式测量。

在外业之前,编写了《勘察⼤纲》、《⼯序控制表》,使⾃⼰对所做⼯作内容⼼中有数。

(2)在外业期间严格按照要求对线路、桥涵、交叉、拆迁等项⽬进⾏了详细勘测,就沿线构造物设置、控制⾼度、结构物形式等进⾏了充分调查研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交通量预测结果,本设计采⽤V=80Km/h的设计速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情况见表1.表1 主要技术指标采⽤情况三、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及⼯程概况(⼀)路线⾛向及主要控制点本项⽬起点位于⽯家庄市西部,向西经上京、⼤河,从张⽯⾼速公路现有跨线桥下穿过,经李村、⽩沙、宜安,终点为平⼭县城。

沿线的主要城镇为⼤河镇、李村镇、宜安镇和平⼭县城。

(⼆)⼯程概况1、总体设计原则及远景规划(1)注意与沿线村镇规划和建设相结合,结合当地规划和⾃然条件,合理布线,在条件许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路线布设尽量顺捷,缩短⾥程,降低⼯程造价。

尽可能采⽤较好的技术指标,以提⾼公路的使⽤质量。

(2)根据具体情况,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新结构。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要点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要点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要点⼀、概述(⼀)、项⽬背景为进⼀步加快象⼭县经济发展、完善公路⽹建设,打造平安交通,加快泗洲头镇经济建设步伐,⽅便群众的⽣活和经济往来。

受象⼭县泗洲头镇⼈民政府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泗洲头横埕~杨⼤场公路⼯程的测量及设计任务。

本⼯程起点与位于横埕村的已建⽔泥路⾯接顺,已建⽔泥路⾯路基宽度为5m,路幅为2×0.5m⼟路肩+1×4.0m⾏车道,终点⾄位于杨⼤场村的已建⽔泥路⾯,路线全长1.577公⾥。

本⼯程是农村联⽹公路的组成部分之⼀。

农村联⽹公路主要满⾜农业⽣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标,合理利⽤各种有限的资源,实现区内的连接互通,保障区内和区外的顺畅衔接,形成统⼀、⾼效的系统,⽅便群众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承接任务后,我公司于2013年1⽉组织⼯程技术⼈员对全线进⾏了勘测。

在测设过程中,本着“质量第⼀,结构合理,节约投资,便于实施”的指导原则进⾏勘测设计。

本⼯程设计依据以下⽂件和技术规范执⾏:1、《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最低技术标准指导意见》(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组⽂件,甬农发[2003]03号);2、《浙江省乡村康庄⼯程建设管理若⼲规定》(浙江省交通⾏业⽂件,浙交(2004)110)3、《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D30-2004)6、《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7、《公路⽔泥混凝⼟路⾯设计规范》(JTG D40-2011)8、《公路⽔泥混凝⼟路⾯施⼯技术规范》(JTGF30-2003)9、《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60-2004)10、《公路钢筋砼及预应⼒砼桥涵设计规范》(JTG62-2004)11、《公路圬⼯桥涵设计规范》(JTG61-2005)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63-2007)13、《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4、《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33-2002)1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册》(JTG D82-2009)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18、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管理办法》(浙交[2007]63号);19、其他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路线区辉县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太行山南麓,北邻山西省,南邻卫河,西北部为太行山地,海拔600米以上;东部丘陵海拔200至500米,南部属华北平原一部分。

主要河流有百泉河、黄水河、王村河和峪河。

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

2、气象
路线区辉县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太行山南麓,北邻山西省,南邻卫河,西北部为太行山地,海拔600米以上;东部丘陵海拔200至500米,南部属华北平原一部分。

主要河流有百泉河、黄水河、王村河和峪河。

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

境内属暖温带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降雨集中,降水适度,空气湿润,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较长。

区内年平均气温14.2℃,历年界于13.6℃——15.1℃。

每年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0.8℃,七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3℃,历史极端气温-16.7℃,最高气温43.0℃,年平均降水量619.7mm。

年内降水量分配很不均匀,降水期集中在7、8月份。

年平均无霜期209天
3、水系
全市年均降水量619.7毫米,年均径流深214毫米,径流量3.7 264亿立方米,入境水2.4636亿立方米,引用外水0.07亿立方米。

地表径流总量6.26亿立方米,开发利用1.65亿立方米,占总量26%。

地下水储量浅层1.4亿立方米,中深层0.1亿立方米,合计1.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3098亿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87%。

地表水、地下水可开发总量3.0298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7.1619亿立方米的42%
4、地质
该项目区辉县地质结构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

按其构造形迹展布特征,大体可分为近南北向、北东向、东西向,而以近南北向为主。

(1)近南北向构造
合涧--上八里复式背斜是区内一级构造,主轴位于晋豫交界西线东侧弓上水库(林县)、三郊口东、南坪、松树坪一线,呈北东8°-10°度方向展布,长约百余公里。

背斜核部断续出露太古界变质岩系,两翼由震旦系及下古生界组成,地层产状平缓,分别倾向东或西,倾角10°-20°度。

该背斜始于嵩阳活动,结束于燕山运动,为一长期发展的开阔背。

南寨--东庄(林县北部)断裂带属林县大断裂带的一部分,呈近南北向延伸,长约80余公里,由一组南北向断层束组成:如雁翅口断层,上腊江断层、韩口断层、石门郊断层、断面直立,倾向东南东,断距200-1000米,切割太古界至古生界.西盘上升,东盘塌落,在地貌上,出现数百米至近千米的高陡崖河沿断裂展布新生代小盆地.该断裂带嵩阳运动已形成,燕山运动重新复活,微弱地震不断发生,近期仍有活动,为一长期活动断裂带.
另外在张泗沟--方山后一线还有一组近南北向断裂层,如土峪
(土路至东峪)断层,寨凹断层,北沙水断层,倾向东.
(2)北东向构造
主要有白云寺断层、马头口断层、寺沟(黄水口)断层、盘根断层、头冲(沿向东北林县黄落地)断层、黑水沟断层、拍石头-里海棠厂断层、王占断层、黑凉水断层、平岭断层、魁星阁断层、新店河-南五沟(东张飞城附近)断层等。

其特点是秘籍、发育有宽1至数米破碎带,其内有角砾岩、摩棱岩、断层泥及石英方解石、重晶石、金属矿脉等填充。

局部还见有燕山期小岩体被晚期断层切割和错断,说明具有多起活动性质。


(3)东西向构造
主要有甘河(马头河上段)断层、东坪(石门里)断层,呈进东西向展布,长10公里左右。

东部被新生界覆盖,断层角砾岩、摩棱岩发育,断层东部北盘相对向西位移100米左右。

辉县市地层有太古界、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岩系、二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

拟建项目所经区域主要分布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新生界上的第三系、第四系。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2001年最近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项目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2,对应的地震烈度为VIII。

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
本小牧设计严格按设计标准及合同书执行,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对路线平、纵面的组合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优化。

路线总长 2 km,纵断面设计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高填深挖,维持了纵坡的连续鞠恒,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1.5次。

最大纵坡0.121%,最小坡长210m/1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00000m,均符合规范要求
1、路基工程
外业实地勘察情况显示,该路线路基宽23/15米,路面宽23/15米。

2、路面工程
根据本羡慕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相关工程结构类型,拟定本项目路面结构为:K0+000-K1+700结构层为
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封层+4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5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K0+000K1+700原来两侧各加宽2.5米结构层为
2 x 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封层+4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5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K1+700-K2+000段结构层为
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封层+4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5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九、交通工程沿线设施
为保障良好的交通秩序,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本项目的交通工程以《道路交通标志和表现》(GB5768-2009)为设计依据,里程碑2块,百米桩18块,标志牌4个,路缘石150立方米,道路标线为1554平
方米,标线材料采用加热溶剂型涂料。

路线说明
1. 项目概况
辉县市Y006凤泉区至李固道路改建工程全长2公里。

起于凤泉区辉县界、经过孟坟、止于李固。

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方便辉县东部的交通,对推动辉县市农村区域建设,促进产业、人口和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段
本路段全长2公里,挖方2693立方米,填方2029立方米。

2. 路线平纵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设计严格按设计标准及合同书这姓,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对路线平、纵面的组合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优化。

路线总长2 km,设计中采用各种不同手法,灵活运用各种线形要素,以适应地形地物,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纵断面设计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高填深挖,维持了纵坡的连续鞠恒,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1.5次。

最大纵坡0.121%,最小坡长210m/1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00000m/1处。

3. 施工注意事项
导线控制点也即本段路线设置的水准点,其高程符合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施工前,应先检测其高程精度,检测成果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

如沿线水准点需加密、拆移活重新恢复时,应按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及交通部颁《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的要求执行
路线放样按个按施工程序,首先应复核逐桩坐标表所提供数据,然后准确按照“直线曲线及转角表”、“逐桩坐标表”和路线设计有关图标采用极坐标法,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测距仪)逐桩放样,有条件的承包人可以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放样,对于复杂的地形要进行中间加桩。

“路基设计表”中的设计高系指行车道中线标高,施工时应按此标高推算检验各部位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