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高明而道中庸_论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处世之道

极高明而道中庸_论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处世之道
极高明而道中庸_论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处世之道

Z h e X u e Y a n J i u ☆哲学研究☆

极高明而道中庸

———论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处世之道

程时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广东510300)

摘要:颜之推作为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

中庸是他的思想核心和处世原则,本文从修身、文学、处世三个层面论述了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行为哲学,以期对当代社会提倡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治国安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颜氏家训;中庸;修身;文学;处世

中图分类号:I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1—0041—02

作者简介:程时用

(1975-),男,汉族,湖北阳新人,文学硕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所说的“中”,即不偏不倚,“庸”就是“用”的意思。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所谓“德”,《释名·释言语》:“德,得也,适事宜也”,就是

做事做得适宜、直道中行、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之意。子思在《中庸》中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以,中庸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又是一种理想目标。作为思想方法,它指导人们“时而中”;作为理想目标,它可以帮助人们达到“中和”的境界。几千年来,中庸思想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颜之推出自儒学故乡,“世以儒雅为业”[1]

,他“早传家

业。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

礼传”[2]

,颜之推从小就深受儒学的熏陶并且喜好儒学,尽

管后来他的思想中儒、佛、道三种思想并存,但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畴———中庸仍是他思想的核心,是他思想的至极,是超越具体思想的一种哲学原则,这一切体现在他的代表作《颜氏家训》中:“盖序致至终篇,无不折衷今古,会理道

焉”[3],的确,中庸思想贯穿于颜之推生存哲学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他修身、为学、处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4]

,修身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抱负的基础,历来倍受中国传统知识分

子关注。颜之推作为一个“三败其国”的封建士大夫,自然极其注重这一点,在《风操》篇对士大夫修身作了具体阐

述,“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他一方面告诫子孙遵循一定的要求,即《礼经》中“礼”为规范,以忠君、孝梯、谦恭、礼让等儒家道德修养为内容。另一方面他又告诫子孙在遵行《礼

经》中修身处世的规范时,要“执两用中”:“世事变改者,学

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5],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

们需要与时俱进,有分寸地把握《礼经》中的规范,获得“中”的适宜,达到“中”的度。反之,如果抱残守缺,不知变通,会适得其反。颜之推列举了一系列反面事实,对墨守成规的“过礼”现象含蓄地进行了批判:“近在扬都,有一士者,呼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闻者辛

苦,无赖焉。”[6]处于“交疏造次,一座百犯”的环境里,颜

之推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冷静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这正是他一生历任四朝而绝处逢生的主要原因所在。

当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草菅人命的南北朝时期,修身的前提是保全养性,如果没有了生命与身体,修身就无从谈起。颜之推清醒地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重要性,他再三叮嘱子孙,保全养性一定要做到“执两用中”,决

不能像“单豹养于内而丧外,张毅养于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嵇康着养生之论,而以傲物受刑;石崇冀服饵之征,而

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7]以上四人都是没有把握好

分寸,顾此失彼,颜之推要求子孙以此为戒。他特别指出,

在日常行为规范中,首先要“省事省言”,即“无多言,多言

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8],也就是“君子”养生应“守道崇

德,蓄价待时”,认真把握个人一言一行,扬长避短,做到既

41

知进取,又知有所不为,才是无“过”与无“不及”。这一点对于当今世人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启示。

在孔子看来,中庸是人的最高道德境界。孔子在修身上要求君子的言行不能偏于极端,而应“叩其两端”、“允执其中”,要求君子既不粗野,又不轻浮。结合南北朝士族不学无术的社会风气,颜之推认为修身的最高境界是“德艺周厚”。从“德”的方面看,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士大夫必须学习儒家的基本理论,承袭儒家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从“艺”的方面看,就是要有真才实学,学习的教育内容除了经史百家等书本知识外,还应包括处身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杂艺”,即琴、棋、书、画、数、医、射、投等。然而杂艺“不须过精”、“不可令有称誉”、“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以免于“见役勋贵,处于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9]只有牢牢把握“执两用中”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德”和“艺”两要素,将二者协调地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人们在“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的动乱时代才可以随处安身。

中庸反对“过”与“不及”,提倡“恰到好处”,因而对于走极端的人是一副很好的解毒剂。孔子提倡“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这种人生态度有利于缓解因走极端万里心理造成的人格分裂。在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太大,因而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自杀、爆炸、投毒、自虐等字眼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格分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因而提倡中庸的人生智慧对当代人修身养性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作为最高尚的道德,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致中和”。这种思想反映在艺术中要求把各种对立的成分和谐统一起来,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颜之推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在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处处体现出“执用两端”的思想:在功能论上,既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又兼顾文学的娱乐作用;在创作论上,既主张抒情适中,又坚持文质并重;在鉴赏论上,既尊重南北民族审美的差异和评价标准的不同,又主张二者结合。

在文学功能上,颜之推将文章分为“载道”和“娱情”两类:“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行有余力,则可习之。”[10]颜之推认为“朝廷宪章,军旅誓诰”等应用文体属于“载道”之作,具有“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的政治功能,将文学提升到兴邦治国的政治高度。另一方面,南北朝时期文学已发展到自觉时代,士人关注文学的缘情、娱乐功能。颜之推并没有像当时大多数文人一样“各执一隅之解”,否定异已,不能相容,他用宽容的心态,在对立的两端中寻找适中的解决方法,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强调文学的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的社会教育作用,也强调文学应该有滋味,以陶冶人的性灵的美感作用。并告诫子孙:“行有余力,则可习之”。这种观点是对文学认识的新发展,是中和美学思想的体现。

在创作上,颜之推指出:“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11]。一方面,颜之推认识到作家在进行艺术构思、谋篇布局的过程中,必须调养志气、志气饱满而刚健、抒发思想感情,这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言志”“缘情”重表现的美学思想;另一方面,针对萧纲等人提倡的“文章且须放荡”[12]、放荡浮艳的文学创作现象,他主张“以衔勒制之”,要求作品表现的情感要适度,抒情要恰到好处,要“发而皆中节”,是一种有理性的、有节制的抒情。否则,创作中放荡无度,毫无节制,就会“多陷轻薄”之列。颜之推将古今三十六个文人的名字鱼贯而出:“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宋玉体貌容冶,见遇俳优;东方曼倩,滑稽不雅……谢玄晖侮慢见。”[13]如此声势,是为了告诉子孙一个结论:文学创作是激发起人的潜在性情的过程,往往和理性相悖,以至促使创作者突破社会规范的围栏,为自己带来祸患。因而创作过程中处理好性情与理性的关系,要“发乎情,止乎礼仪”[14],才能致中和。

同时,颜之推指出:“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本弃末,率多浮艳。”[15]颜之推把“理致”、“气调”这些属于思想方面的内容放在首位,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最重要,如同人之心肾,是里面的东西、实质的东西;而典故(事义)、辞藻(华丽)如同人的皮肤、衣冠,是外表装饰的东西。在强调文章内容的同时,颜之推也追求内容与形式配合适宜、恰到好处,用“寒木”比之于文章的内容,“春华”喻文章的形式,寒木又发春华,确是锦上添花,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定成优秀作品。在文章体制上,他又认为“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16]即古人的文章才气宏大飘逸,其体度风格胜过今文;而当时的文章韵律和谐靡丽、辞句骈丽对称,比古人的文章要好得多。应以古人的文章体制为本、以今人的文辞音调为末,二者并存,不可偏废。这种以古为本、调和古今和以实为主、华实并茂的思想正是居中不偏、兼容两端的中庸思想的体现。

南北朝时期,南北文风各异:“江左宫商发越,贵乎清绮;河溯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17],颜之推生于南朝,后入北朝,深受南北文风浸染,认识到南北文学的特点,因而主张南方丽辞佳句与北方壮大情思相结合,做到“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也”[18],表现出中和的美学思想。

总之,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创作中,践行了他的中庸的文学理论。他远承魏晋,近学南北朝家诫,以反对浮艳,讲求平易,注重内容而又不忽视形式为指导,兼采南北,并取古今,形成了一种“不雅不俗,独申胸臆”的新文体,在南北朝文学中独树一帜。

曾几何时,中庸一度被人简单而粗暴地批判为折中主义、调和主义,实际上,中庸的主要内容在思维上是“叩其两端”、在行为上是“无过无不及”,即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能仅从某一方面出发而不顾及其余,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执“中”地分析,全盘把握整体情况,然后采取最合适的

42

Being Brilliant and Way the Doctrine of Mean

———on the Confucianism and Principles towards Life of Yan Zhitui

CHENG Shi-yong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

Abstract:C onf ucianism is t he core of idea and principles t ow ards lif e of Y an Z hit ui,an int ellect ual deeply

devot ed t o C onf ucianist canon .This paper elaborat es his C onf ucianism and behavior philosophy based on t he t hree aspect s of doct rine,lit erat ure and principles t ow ards lif e,hoping t o explore it s value on hum an m ent al and physical developm ent ,int erpersonal relat ionship,socialist harm ony.

Key words:t he D oct rine of M ean ;self -cult ivat ion ;lit erat ure ;w ays of t he w orld

“中”的解决方案,使自己处于不偏不倚的“中”的控制位置。颜之推生活南北朝时代,三次被俘,几次差点被杀,这一幕幕人间惨剧让他深深体会到:在动乱年代,子孙后代要在动乱的社会中安身立命,就必须学会中庸的处世之道

和立身之法,在齐家、治国等社会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

在治家方面,颜之推非常注重节制与适度,将中庸适度的原则运用于治家中。教育子女时,颜之推针对“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的社会矛盾,明确地将“慈”和“严”结合起来,综合孔子的“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和《孝经》中“严父母大于配天”之说,提出“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

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19]

的“有威有慈”教育原则;在对待子女上,他特别强调对子女的一视同仁,反对偏爱子女:“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认为对子女施爱不均,必然会导致家庭不和睦,既害子女,又害家庭;在家庭经济开支上,颜之推以中书舍人治家过严而被妻妾所杀和世间名士过于宽仁的事例告诫子孙把握适度原则:

“治家”要俭而不吝,不过地严刻或过于宽仁,救助他人“肠不可冷”又“腹不可热”。在生活日常中,应以节俭为本,但当时社会俭朴之人过于吝啬,好施之人流于奢侈,所以,奢侈不好,吝啬也不好:“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

可矣”

[20]

。在仕宦上,颜之推兼具儒家的“入世”与佛家的“出世”

思想,遵循着“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的中庸之道。他“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

“一生三为亡国之人”

[21]

的经历,使他既不像“为主而终”、“杀身成仁”的屈原,也不像“归来去兮”的陶渊明,而是审时择主,只要有“治国平天下”的机会,就会“入世”,他认为“自春秋以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常分矣”,并且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述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对儿孙的仕宦,颜之推也要他们保持一种谨慎的中庸态度:

“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

辱,无倾危也。

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22]

乱世莫做大官,这段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中品以下的官,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不使门庭受辱就够了,高于中品的官,权柄过重,

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容易受到倾覆。这种做法遵守的是“君子时而中”的中庸之道,符合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在家训中普遍崇尚守雌处弱的为官处世哲学,既保全了家庭,又稳定了社会发展。

六朝时期,许多士族大家都昙花一现,不数传便音歇响绝。然而颜氏家族却仕途通显,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究其原因,颜之推的这种中庸为政思想对家族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颜之推以儒家的“中庸”思想为指导,在修身、

文学、处事、治家、仕宦上都达到了和谐、适中的状态,这也是颜之推能历仕四朝、颜氏家族能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颜之推一生的经历,为世人作出了光辉的榜样。

事实上,中庸思想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加以吸取的内容。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儒家学说及其中庸思想可以为我国建设和谐文化提供重要的借鉴与指导。特别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个人身心之间的矛盾;家庭内部的矛盾;社会中个人之间、

阶层之间的矛盾;国家之间的矛盾乃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等。对于上述种种矛盾,仅仪依靠西方文化是难以解决的,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却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可能,中庸思想中所包含的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经济和谐等思想正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它启示人们:在处人处事中,既要牢牢把握永恒的原则,又要顺应环境,因时、因事、因势、因地、因人制宜,力求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积极的贡献。参考文献:

[1][5][6][7][8][9][10][11][13][14][15][16][18][19][20][21][2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唐.李百药.北齐书.之推传[M ].上海:中华书局,1972.[3][4]战国.子思.中庸[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12]南北朝.萧纲.帝王家训.诫当阳公大心书[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7]唐.魏征.隋书.文学传序[M ].上海:中华书局,1973.

Z h e X u e Y a n J i u ☆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石银)

43

中庸经典句子

中庸经典句子 1、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8、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9、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0、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11、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12、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1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5、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6、君子依乎中庸,循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17、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18、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19、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2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1、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3、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24、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2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26、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27、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君子之道,费而隐。 30、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31、道不同,不相为谋。 3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3、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4、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3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3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39、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40、人有不为者,而后可以有为。 41、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中庸》及全文翻译

第一章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 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 『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 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 弗失之矣。」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 『1』子路问强。 『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 『1』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 『1』君子之道,费而隐。

萧何的处世之道

萧何的处世之道(秦老师原创) 一:官并非越当的大越好 这个世界进入现代以后,教育愈发普及,学习前人的经验愈发方便,于是许多人"掌握"了一些前人的小把戏,比如能够把鸡蛋竖立起来,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也跟着前人一起叫嚣-----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些人只知道杠杆原理,而不知道这个支点如何安上,这个撬杠需要多长.说实话,任何人都无法撬动地球. 同样狂妄的叫嚣还很多.比如,经商者总是嫌自己的"公司"不够大,吹牛就是世界跨国集团的老总我也照样干;为官者总是埋怨自己的"职位"比较低,自诩省长市长照样当,比他们当的还好些. 或许,老总真的就是人人可以当的,省长也是人人可以当的.奇怪的是"人人"说说而已,并没有去当或者说并没有当成,反而显得汲汲于做官. 萧何是真正的官,而且是"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可是并没有谁说他"爱当官",因为他屡次"让官".一次是沛丰起义的时候让刘邦,极力把刘邦推上"一把手"的位置,一次是不久以后让张良,把战争年代最显赫的"谋士"职位让给了张良.应该说,刘邦的"老板"做的很称职,他把公司开遍全国便是明证;张良的谋士当的也很成功,刘邦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便是明证.反过来说,如果萧何吹牛,一把手我照样当,谋士我照样当,谁会相信你。 萧何的明智在于自知之明,咱没有气魄,就不是"一把手"的材料,咱不敢犯颜直谏,也不是前沿军师的材料.既然循规蹈矩,那就做一个"大管家",勤勤恳恳,打理事物.最后,萧何做的也很成功.古往今来的"理财能手",怕是没有谁能跟萧何相比的。 萧何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他知道,官并非当的越大越好,找到适合你的位置最重要 二:不能总是明哲保身 长期琢磨萧何这个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性格平和,为人端正,有理想有追求,颇能够作为中国文人的代表。萧何处世,颇能够体现”中庸”的特点。比如前文谈论过萧何是想”做官”的,尽管说做官是为了更好地”做事”,但是萧何依然是平和地对待做官的追求,一不是非当不可,例如他曾经拒绝过秦朝御史举荐他到咸阳"做大官”的机会;二不是当得越大越好,主要体现在他在沛丰起义初期放弃当”一把手”的机会,力推刘邦主政,后来又是很”明智”地把首席幕僚职位让给张良. 不过,后人多拿萧何助纣为虐,帮助吕雉实际上就是帮助刘邦杀害韩信来否定萧何的人格,很值得商榷. 诚然,”明哲保身”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信条之一,毕竟伴君太危险,文字狱太恐怖,天的儿子太无常,稍微弄不好不仅会丧失性命,甚至株连九族,把一切功劳完全否定,或许还要定性为什么”叛国分子”,在这一点上与刘邦自幼莫逆的卢绾的下场就是明证。所以,在某些时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还是可以理解的。况且萧何与刘邦只是”工作关系”,远远与不上卢绾的”私人感情”呢? 应该说,自从建立了大汉王朝,普天之下已经尽为刘家私产.刘邦的一切折腾,无论是得是失,都有自己”兜底”.汉兴之初,刘邦面临匈奴的威胁,他自己陷入”白登之围”,损失惨重,应该是身有体会。此时此刻,韩信作为”连百万之

中庸全文及翻译40518

中庸全文及翻译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 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 子思 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与物得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 ,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得规律,叫做“道”。修养人性自然得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就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就是片刻也脱离不开得,能够脱离开得,就不就是“道”了。因此,有道德得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得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她得天性 ;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 ;能助天地化育万物 ,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瞧不见、耳朵听不见得东西“道” ;遏制住欲念,即使就是在隐晦或细微得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得时候她就是特别谨慎得。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与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与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得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得标准,叫做“与”。中就是天下得根本,与就是天下得通途。能达到中与得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 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就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 ,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 ,做不到中庸,就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就是至高无上得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得原因,我知道了。聪明得人做得太“过”,往往超过中庸得标准;愚钝得人却常常达不到中庸得标准。中庸之道昌明不起来得原因,我就是知道得。贤德得人往往做过了头,不贤得人却常常达不到标准。 这如同饮食一样,人没有不进饮食得,但很少有人能品准饮食得味道得。” 第五章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哀叹说:“中庸之道大概流行不起来了吧?!” 第六章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孔子说:“舜可以说就是有大智慧得人吧!但她却喜欢发问 ,并善于审察哪怕就是浅近得话。她不揭露别人得缺点,却宣扬别人得长处;能掌握事物得正反得两个极端,用中正得法则去指导民众;这就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得缘故吧!”

_中庸_尊德性而道问学_章疏解_韩星 (1)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疏解 韩星*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正式形成了儒家内部德性与学问的二元张力,延续至今。“尊德性”与“道问学”原本是统一的,可是后儒在不同时代的诠释中各有创建,也各有偏向,到南宋鹅湖之会达到了高峰,后来一分为二。宋代“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明代以“尊德性”为主导,清代是“道问学”为主流,百余年来“尊德性”与“道问学”断裂,时至今日,中国学界总体上仍是偏于“道问学”。笔者认为,应该以中和之道来化解“尊德性”与“道问学”间的张力,寻求二者的整合,为解决今天一些歧异提供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哲学智慧。 一、道与学、道德与学问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就谈到过对“死而不朽”的看法。他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①这里,叔孙豹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种“不朽”。据注家解释,立德的典范为黄帝、尧、舜,立功的典范为禹和稷,立言的典范则是鲁国臧文仲这样的史官。在这三种“不朽”中,跟本文所讨论的德性与学问有关的是立德与立言。 孔子对道与学、道德与学问的认识是比较走中道的,是基本兼顾的。儒家自孔子就非常重视“道”与“学”相辅相成,下学上达、由学致道的道路。《论语·子张》载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肆”,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官府制造器物的地方;另一解释说,肆是市场中陈列器物之所。不论哪种解释,我们都认为“肆”是百工学习制作器物的地方,百工在这里面观察、学 *①作者简介: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 化史、儒学与儒教等。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习、揣摩,最后制作器物,而君子与百工不同,君子之学不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艺以谋生,而是下学上达,进而至于道的境界。钱穆《论语新解》:“百工居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之于道亦然。非学无以明道,亦无以尽道之蕴而通其变化。学者侈言道而疏于学,则道不自至,又何从明而尽之?致者,使之来而尽之之义。君子终身于学,犹百工之长日居肆中。”儒家“学”的范围很广,但这些为学无不以“致道”为指向,所走的无非是一条下学上达、由学致道的道路。 和道与学相联系的是道德与学问的关系,孔子认为道德是做人的关键与核心,学问为道德修养服务。《论语·述而》篇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门大纲,不仅强调修道、立德、依仁的形而上的追求,更重视游艺的形而下的实践。道、德、仁、艺是不同的层次,其中道、德、仁是形而上的层面,道是做人为学的根本,德者得也,得道也,是通过内在一己修持而获得对道的体悟进而落实为德性。《中庸》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缺德无从体道,无德必定无道,道不远人,就在德中。“仁”是道和德落实在人伦日常中带有血缘情感和经验理性的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儒家的理想道德境界。“艺”是形而下的技能层面,虽然是一个字,然在孔子就是以六艺为主,包含其他百工技能在内的实践性技能、技术。道、德、仁固然重要,但若无艺也是空悬的,故儒门又非常重视游艺,君子也要游于艺,但不能停留于此,还要由艺的形而下的层面上升到道、德、仁的形而上的层面。《论语·学而》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清楚地表明了道德实践与文化知识的轻重次序。《学而》篇紧接着又载子夏云:“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本章讲了一个人应该怎么处理四种基本人伦关系:即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就是四伦。朱熹《集注》:“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如果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修行好这四伦,虽然没有学什么,也是真的有学问了。应该注意到,与前章比较,子夏此论甚至有以德行代替学问的意思,有走向极端的倾向。《论语·阳货》载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智、信、直、勇、刚这六个方面的道德如果不通过学习来培养就可能产生弊端,这就肯定了学问在人的道德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概括起来,道德修养是人生的根本,学问知识是实现道德的基本途径。从逻辑上说,道德重于学问;从事实上说,学问先于道德。这就为后来儒家“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二元张力埋下了伏笔。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材料作文--尼采处世之道--范文

期中考试范文选 【范文一】【修改篇】人当凌绝顶 洛尔迦说:“思想在高飞,我低着头慢慢地走,慢慢地走,在时间的进程上,我的生命向一个希望追求。” ——题记正如洛尔迦所言,我的思想也在高飞,我人生的追求是登到巅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窗外夜色寂寥,执一本泛黄的书卷,任凭朔风猎猎吹动思绪。我立在时光前,凝视深邃的历史空间,风卷残云俱往矣,“朝”起“朝”落几经更替……此起彼伏的历史话剧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其间多少恩怨情仇是非功过,或令人捶胸顿足扼腕叹息,或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们沿着这神秘的历史阶梯攀援而上,于是我看到了这样一些曾经雄踞山巅彪炳千载的人物—— 秦王嬴政,千古大帝。曾一度灭六国,雄霸天下,创立了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多民族国家。作为始皇帝,他可谓登上了历史的峰顶。掌握着中央集权政治权力,以威武高大的姿态统御着天下黎民。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经说过:“不看兵马俑,就不算来过中国。”我们也有句古语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看看秦俑和长城,那种波澜壮阔的恢宏气势,令人扼腕!追忆当年,秦王那种傲视群雄、缔造千秋伟业的雄心壮志,令人惊叹!回看今日,一个大写的名字被后人永远镌刻在山巅。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谁能会,登临意?毛泽东站在高山之巅,历史在他面前已经显得渺小!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他的伟大,不但在于他那些最出色的业绩具有永恒的价值,更在于他的始创性以至在完成所有这些业绩中投入了雄伟非凡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遍布他后半生征途上的那些巍然屹立的纪念碑,虽然饱受狂风暴雨的摧残,却还是宏奇壮丽! “屈处奴役之下的民族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人类毕竟不以最高的荣誉授予那些谨小慎微、知难而退、毫无建树传于后世的庸碌之辈,而是把它授予胸怀大志、敢作敢为、功勋卓著的人。” 毛泽东——这个拯救人民于水火的人,这个使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人;这个于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民族成立的人——必将永远屹立于历史的巅峰而千古留名! 沿着历史的足迹继续攀援,我来到了那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这里,一位伟人,站在新时期的峰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谨慎的策划,为中华民族之复兴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引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阳光下一步步迈向世界强国之林。邓小平,站在了中华的峰顶,享誉着民族伟人之荣。

中庸全文及翻译22706

中庸全文及翻译 简介 《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一、关于《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二、关于《中庸》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孙,他是战国初人,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但就其内容考察,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不提孔子,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朱熹说:“《中庸》何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

《中庸》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的意思是君子之道体现为四个方面,孔子有一个方面没有做到。√ × 从《中庸》一书中我们得知,孔子认为,只要具有了智、仁、勇三德,人就可以永久守住中庸之道。 √ ×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车马走在相同的轨道上,用同样的文字书写,行为有统一的价值观。 √ × 《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参”的意思是“参加,参看”。 √ × “天地位焉”,“位”可以理解为各安其位。 √ × “素隐行怪”指的是寻找生僻的歪道理、做事不合常理欺世盗名之人。 √ × “力行近乎仁”一句的意思是:身体力行去做某一件事,离仁就很近了。这是鼓励我们努力去做。 √ × 《中庸》:“果行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只要找到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即使天资不够聪明,通过后天的努力也能成功。 √ × 《中庸》中孔子说:“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这是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信而好古”相违背的。 √ × 从《中庸》中可知,孔子是好古的,因此夏商周三代之礼,孔子选择了夏礼来遵从。 √ ×

《中庸》一书认为,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方法是慎独自修。 √ × 《中庸》:“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意思是:明瞭了祭祀之事,治理国家就变得容易了。 √ × “天下国家可均也”,“均”的意思是平均。 √ × “所求乎弟以事兄”,指的是“悌道”。 √ × 最早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列为“四书”之一的是程颐。 √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守中庸之道。 √ × 据《中庸》可知,孔子认为,“三年之丧”,天子可以不必遵守。 √ × 《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燕毛”的意思是饮宴的时候以毛发的颜色来定座位,就是尊贤。 √ × “博学之,审问之”,“审问”的意思是细心谨慎地向他人求教。 √ × “君子之道费而隐”,意思是君子所行之道,广泛而深刻。 √ × 《中庸》:“诚者,自成也。”至诚之德,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自我完成,是发自内心的。

极高明而道中庸_论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处世之道

Z h e X u e Y a n J i u ☆哲学研究☆ 极高明而道中庸 ———论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处世之道 程时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广东510300) 摘要:颜之推作为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 中庸是他的思想核心和处世原则,本文从修身、文学、处世三个层面论述了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行为哲学,以期对当代社会提倡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治国安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颜氏家训;中庸;修身;文学;处世 中图分类号:I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1—0041—02 作者简介:程时用 (1975-),男,汉族,湖北阳新人,文学硕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所说的“中”,即不偏不倚,“庸”就是“用”的意思。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所谓“德”,《释名·释言语》:“德,得也,适事宜也”,就是 做事做得适宜、直道中行、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之意。子思在《中庸》中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以,中庸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又是一种理想目标。作为思想方法,它指导人们“时而中”;作为理想目标,它可以帮助人们达到“中和”的境界。几千年来,中庸思想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颜之推出自儒学故乡,“世以儒雅为业”[1] ,他“早传家 业。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 礼传”[2] ,颜之推从小就深受儒学的熏陶并且喜好儒学,尽 管后来他的思想中儒、佛、道三种思想并存,但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畴———中庸仍是他思想的核心,是他思想的至极,是超越具体思想的一种哲学原则,这一切体现在他的代表作《颜氏家训》中:“盖序致至终篇,无不折衷今古,会理道 焉”[3],的确,中庸思想贯穿于颜之推生存哲学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他修身、为学、处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一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4] ,修身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抱负的基础,历来倍受中国传统知识分 子关注。颜之推作为一个“三败其国”的封建士大夫,自然极其注重这一点,在《风操》篇对士大夫修身作了具体阐 述,“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他一方面告诫子孙遵循一定的要求,即《礼经》中“礼”为规范,以忠君、孝梯、谦恭、礼让等儒家道德修养为内容。另一方面他又告诫子孙在遵行《礼 经》中修身处世的规范时,要“执两用中”:“世事变改者,学 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5],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 们需要与时俱进,有分寸地把握《礼经》中的规范,获得“中”的适宜,达到“中”的度。反之,如果抱残守缺,不知变通,会适得其反。颜之推列举了一系列反面事实,对墨守成规的“过礼”现象含蓄地进行了批判:“近在扬都,有一士者,呼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闻者辛 苦,无赖焉。”[6]处于“交疏造次,一座百犯”的环境里,颜 之推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冷静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这正是他一生历任四朝而绝处逢生的主要原因所在。 当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草菅人命的南北朝时期,修身的前提是保全养性,如果没有了生命与身体,修身就无从谈起。颜之推清醒地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重要性,他再三叮嘱子孙,保全养性一定要做到“执两用中”,决 不能像“单豹养于内而丧外,张毅养于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嵇康着养生之论,而以傲物受刑;石崇冀服饵之征,而 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7]以上四人都是没有把握好 分寸,顾此失彼,颜之推要求子孙以此为戒。他特别指出, 在日常行为规范中,首先要“省事省言”,即“无多言,多言 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8],也就是“君子”养生应“守道崇 德,蓄价待时”,认真把握个人一言一行,扬长避短,做到既 41

古语“中庸之道”的义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 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 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

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 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 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 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 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 1 章)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 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 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 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原文及译文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第 2章)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 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中庸》原文及译文3: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3章)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 4章)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 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 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中庸》原文及译文5: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第6章) 【译文】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 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 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中庸》原文及译文6: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子日:“人皆日: ,予知。 ?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 ,予知。 ?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第 7章)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

[转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多么伟大呀,圣人之道!洋洋大观,发育万物,继天立极。充足富裕,大的方面有三百,小的方面有三千。都供后人都实践施行。所以说如果不能拥有一定的品德,是行不了圣人之道的。 从第二十六章以下,子思一面赞颂圣人之道,一面也继续阐述中庸之道的发挥问题。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诗经上说:「既明理又有智慧,以保全其身。」明哲保身就是这个意思吧!

朱子注曰: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道,由也。温,犹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这则是强调既尊重固有的德性,又重视问学的积累,要求达到最高境界,又要保持中庸的原则。这里的“致”、“尽”、“极”都是动词,相当于“尽性”之“尽”、“致中和”之“致”。其实,这里的“道”亦为动词,应理解为“尽由之”。从明哲保身等角度看,君子也是需要仁智勇齐修的。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菑及其身者也。」 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偏要恢复古代的作法,这样的人,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此处似乎说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抱残守缺。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

《中庸》原文、译文

《中庸》原文、译文及读解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 ,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 (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 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 (第2章)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惮:顾忌和畏惧。

《中庸译注》

《中庸》译注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 四声):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 四声):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而根据儒家对人天性的认定,人出生时其性都是善良的,都是符合“仁”的。这里所说的“天命”,就是人仁慈的本性。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作“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内容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论语》和《孟子》都是以本篇开头的两个字作为篇章的名称),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