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营养防治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的营养补充建议

骨质疏松的营养补充建议

骨质疏松的营养补充建议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营养补充在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针对骨质疏松的营养补充建议。

一、钙钙是构建和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营养素。

成年人每天的钙摄入量应达到 800 1000 毫克,对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建议摄入量增加到1000 1200 毫克。

食物是获取钙的最佳来源。

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和奶酪富含丰富的钙。

一杯 240 毫升的牛奶约含 300 毫克钙。

豆制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豆腐、豆浆等。

绿叶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芥菜等,虽然钙含量相对较低,但由于摄入量较大,也能提供一定量的钙。

此外,坚果如杏仁、芝麻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钙。

如果饮食中无法获取足够的钙,可考虑服用钙补充剂。

常见的钙补充剂有碳酸钙和柠檬酸钙。

碳酸钙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才能被吸收,因此建议随餐服用。

柠檬酸钙则不受胃酸影响,可在任何时间服用。

二、维生素 D维生素 D 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维持正常的血钙浓度,并有助于骨骼的矿化。

缺乏维生素 D 会导致钙吸收不良,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晒太阳让皮肤合成维生素 D。

建议每周至少两次,每次 15 30 分钟,让面部、手臂、腿部等部位暴露在阳光下。

食物来源包括富含脂肪的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蛋黄以及强化维生素 D 的食品如牛奶、谷物等。

对于无法通过晒太阳和饮食获取足够维生素 D 的人群,可服用维生素 D 补充剂。

成年人每天的推荐摄入量为 400 800 国际单位(IU),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具体应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也很重要。

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瘦肉、鱼类、禽类、蛋类、豆类、坚果和奶制品。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入 08 12 克蛋白质。

骨质疏松防治宣传口诀

骨质疏松防治宣传口诀

骨质疏松防治宣传口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骨质疏松。

你听说过吧?别小看这问题,骨头可是咱们身体的“支架”,没了它们,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真是“步步惊心”。

所以,咱得好好防治,保护好我们的骨骼,让它们像“铁打的”一样坚固。

得说说饮食。

老话说,“你吃啥就成啥”,骨头也不例外。

多吃些富含钙的食物,像牛奶、豆腐、鱼、虾这些,都是骨头的“好朋友”。

绿叶蔬菜也不能少,像菠菜、油菜啥的,它们可给骨头补充丰富的维生素K,促进钙的吸收。

再加上点儿坚果,像杏仁、核桃,这些都是助力骨骼的“好伙计”。

想起我那喜欢喝牛奶的朋友,真是“牛气冲天”,骨头贼硬朗,跳起舞来,谁也不敢小瞧。

咱得动起来。

你听过“动一动,骨头健康”这句话吗?运动可不能少,像走路、骑自行车、游泳,这些都是骨头的“保健操”。

可别等到一条腿拐了,才想起来运动。

定期活动,骨密度自然高。

每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去健身房,简直像是“打鸡血”,大家都特别激动,满身都是干劲,运动完了,笑得跟开了花一样。

说到这里,睡觉也很重要哦。

你知道吗?骨骼在晚上修复,睡得好,骨头才会更健康。

所以,晚上别老是看手机,还是该把手机放一边,给自己个好梦。

俗话说,“睡眠是最好的营养”,这一点也不假。

很多人都知道,睡得香香的,第二天精神倍儿棒,工作学习都更有劲。

咱得少喝酒、少抽烟。

酒和烟就像“杀手锏”,慢慢削弱你的骨骼。

有的人可能觉得,抽烟喝酒就像是一种享受,可真要伤了骨头,后悔都来不及。

“一失足成千古恨”,可就真是“痛心疾首”了。

多喝水,多喝点儿茶,清清爽爽的,才能对得起自己那双辛苦的腿。

阳光也不能少。

太阳是“骨头的小太阳”,让我们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每天去晒一晒,吸收点儿阳光,心情也会变得特别好。

想象一下,阳光洒在身上,温暖的感觉,真是让人心情愉悦,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说了这么多,朋友们,骨质疏松的防治其实不难,只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饮食、运动、睡眠、戒烟限酒,阳光下多走走,骨头健康自然来。

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方法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会导致骨骼变薄、变脆,增加骨折的风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方法。

一、饮食调整饮食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保证摄入足够的钙。

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营养素,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坚果等。

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 800-1000 毫克的钙,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天摄入 1000-1200 毫克的钙。

其次,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D。

维生素 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维生素 D 会导致钙吸收不良,进而影响骨骼健康。

富含维生素 D的食物有鱼肝油、蛋黄、乳制品等。

此外,适当的晒太阳也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

除了钙和维生素 D,还应保证摄入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 C、维生素 K 等。

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都很重要;维生素 C 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维持骨骼的韧性;维生素 K 参与骨钙素的合成,对骨骼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非常有益。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刺激骨骼生长,提高骨密度。

负重运动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方式,如散步、慢跑、爬楼梯、举重等。

这些运动可以让骨骼承受一定的压力,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促进新骨的形成。

柔韧性和平衡训练也很重要,如瑜伽、太极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在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三、药物治疗当饮食和运动调整无法有效控制骨质疏松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老人防治骨质疏松营养方案

老人防治骨质疏松营养方案

第一节防治骨质疏松营养方案一、老人骨质疏松症状(一)疼痛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部分人是慢性腰痛。

(二)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三)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四)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往往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老人骨质疏松认知误区(一)补钙等于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由于人体内的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简单说就是骨骼流失速度超过形成速度。

因此,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综合治疗。

(二)喝骨头汤能够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量牛奶钙含量远高于骨头汤。

同时,骨头汤大量脂肪会对老人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

(三)老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很多老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

从治疗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所以老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四)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

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老人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了解骨密度变化。

(五)骨质疏松无需小题大做骨质疏松不只是平时腰酸背痛,发生骨折风险会大大增加。

一旦跌倒就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老人髋部骨折危害极大。

(六)骨质疏松宜静不宜动保持正常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

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

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刺激进一步减少,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及饮食建议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及饮食建议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及饮食建议一、引言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下降和骨质结构破坏。

它会导致骨骼脆弱,易于发生骨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为了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合理运动和科学的饮食。

二、药物治疗1. 口服药物:目前常用的口服药物有抗骨吸收剂和增骨肽类药物。

抗骨吸收剂能够减少机体对骨组织的吸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骨密度进一步下降;而增骨肽类药物则能够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钙盐沉积于无定形组织中形成成年人重新关闭端。

2. 静脉注射药物: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可选择静脉注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直接输送到血液中,增加骨密度,并减轻骨折风险。

三、合理运动1. 有氧运动:散步、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骨骼的健康。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力量。

2. 骨密度锻炼:重要的骨质疏松预防措施是进行适当的骨密度锻炼。

包括举重、倒立、蹦床和爬山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提高维持或增加骨密度,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四、科学的饮食建议1. 高钙食物摄入: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可选用奶类制品(低脂)、鱼类(如三文鱼),以及豆腐、黑米等富含钙质的食物。

2.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调节骨代谢。

可以通过日光浴、鱼肝油或者食物中添加维生素D补充。

3.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包括维生素C、叶酸和抗氧化剂等,这些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4. 减少盐分摄入:高盐摄入会导致钙离子在尿液中过多排泄,可能对骨质疏松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减少盐分的摄入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结语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但可防治的慢性疾病。

通过适当使用药物治疗、合理运动和科学的饮食建议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缓其发展。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及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骨骼健康。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2023修订版第三版)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2023修订版第三版)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2023修订版第三
版)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2023修订版第三版)
简介
本文档为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的2023修订版第三版。

该指南的目标是提供骨质疏松疾病的防治方案,以帮助相关医务人员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提示
1.饮食:建议患者增加钙、维生素D等对骨骼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的摄入。

2.运动:推荐患者参与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跳绳等,以增强骨骼密度。

3.药物治疗:对于骨质疏松症状明显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4.诊断:应使用可靠的骨质疏松诊断工具进行确诊,如骨密度测定等。

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促进饮食均衡,推广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

3.鼓励适量运动,增强骨骼健康。

4.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早发现和干预。

治疗措施
1.非药物治疗:包括营养指导、运动处方、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疗程。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随访与复查
1.随访:建立患者档案,定期进行复诊和随访,了解疾病进展和症状变化。

2.复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相关指标的检测,评估治疗效果。

结语
本指南提供了对中国骨质疏松防治的指导,旨在促进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为医务人员提供治疗方案和管理建议。

在实施时,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骨质疏松的营养防治

骨质疏松的营养防治

骨质疏松的营养防治作者:何淑芳来源:《科学导报》2023年第72期骨质疏松症是因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使骨的密度、硬度下降,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攀升,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重要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症及骨折,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老年才会出现的问题,其实骨质疏松的预防价值远大于治疗。

在30岁之前,我们预防的重点是尽量提升峰值骨量,随年龄增加,骨量流失无法避免,我们预防的重点则是减少骨量丢失和骨折发生。

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中除各种药物外,多种营养物质和运动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说如何通过膳食营养及运动这些基础措施防治骨质疏松症。

首先,健康平衡的膳食模式是维护骨骼健康,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多样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

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谷类为主,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

奶类和大豆类富含钙、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推荐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推荐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200~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保证奶及奶制品的摄入,相当于液态奶300ml 以上。

鱼、禽、蛋和瘦肉可提供人体所需优质蛋白,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优先选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每日可摄入动物性食物120~200g,每日一個鸡蛋,不弃蛋黄。

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坚果。

其次,保证合理的能量摄入,维持适宜体重。

低体重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及肥胖也会增加骨折风险。

根据标准体重(身高-105)及体力劳动程度可以计算每日能量摄入,即每日能量需要量=标准体重x(25~40)kcal,维持BMI18.5~24Kg/m2之间。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10个方法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10个方法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10个方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通常在老年人中发生,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这种病。

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防治非常重要,因为一旦病情严重,就难以恢复,就算使用治疗手段来缓解,也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骨质疏松症的10个方法。

1. 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的关键。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而维生素D有助于吸收和利用钙。

如果钙或维生素D不足,骨骼会变得脆弱,容易骨折。

建议每天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和800-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钙和维生素D可以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来摄入。

2. 多进行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力量和弹性,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例如散步、慢跑、跳舞、游泳、举重等。

重量训练可以让骨骼更加强壮。

3. 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骨骼的构成元素之一,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

缺乏蛋白质的人骨骼容易变得脆弱。

建议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豆类、坚果等。

4. 减轻体重在BMI指数超过25的人群中,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

减轻体重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此外,减轻体重还能减少对肌肉和骨骼的压力,减少折断骨头的可能性。

5. 不吸烟吸烟会影响骨骼健康。

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可破坏骨骼组织,影响钙的吸收,并增加骨折的风险。

建议不吸烟或戒烟。

6. 饮酒适量酒精摄入过量会削弱骨骼,增加骨折的风险。

而适量饮酒则有助于骨骼健康。

建议女性每天最多喝一杯,男性每天最多喝两杯。

7. 控制盐的摄入过多的盐摄入会导致钙的丢失,增加骨折的风险。

建议每天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品。

8. 饮食平衡饮食平衡可以为骨骼提供必要的营养,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症。

建议多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健康的脂肪,避免过多的糖类和脂肪。

9. 随时检查骨密度定期检查骨密度可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从而及时预防和治疗。

建议5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钙剂的注意事项
• 含钙量 • 溶解度 • 吸收率 • 经济合理 • 安全性
• 警惕冬季骨钙
• 因此,必须科学地选配食物,使膳食中 各种元素尽量保持平衡、适量
•再会!
骨质疏松的防治
• 营养,运动和阳光三者并举是预防本
病的有效手段
• 从童年开始,重视营养,防偏求全,平 衡适量,尽量避免和矫正诱发本病的不 利因素,可以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延缓 并降低骨量的丢失率
营养防治的原则
• 1.供给与个人生理需要相适应 • 2.蛋白质量适中 • 3.加强钙的营养,科学补钙 • 4.适量而平衡的无机盐 • 5.丰富的维生素 • 6.合理膳食调配和烹饪加工
的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副甲状腺机能亢进 • 废用性骨质疏松 • 妊娠和哺乳期营养失调 • 肠道机能障碍 • 抗惊厥药物、肝素等
骨质疏松的诊断依据 和诊断标准
• 实验室检查 • 影象学检查 • 骨组织的病理学检查
哪些人易出现骨质疏松
• 种族和性别 • 家族病史 • 体型 • 药物 • 提早停经 • 活动少 • 怕晒太阳 • 钙摄入少 • 抽烟 • 饮酒过量 • 缺乏维生素D • 停经前,曾接受卵巢切除术 • 慢性疾病 • 盐过量
停经后,需要雌激素吗?
• 有利的一面: • 不利的一面: • 建议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 抑制骨吸出药物: • 促进骨形成药物: • 兼具抑制骨吸出和促进骨形
成的药物:
骨质疏松与营养的关系
• 钙: • 磷: • 镁: • 氟: • 锌: • 蛋白质: • 维生素D: • 维生素A: • 维生素C:
骨质疏松的营养防治
•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于1996年起将每年 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
• 中国自2000年起在每年的国际骨质疏松 日都召开国际性研讨会,今年是第五届 国际骨质疏松大会
• 骨质疏松症
• 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的代谢骨病, 主要特征是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 构的退行性改变。
病因
•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 • 遗传 • 内分泌: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 • 营养因素 • 运动和制动 • 机械因素 • 其他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 骨痛 • 身高降低 • 骨骼畸形 • 骨折 • 掉牙 • 运动能力降低
骨质疏松的分类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不明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