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
部编人教七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人教七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学生应能够: 1. 复习并掌握《诗经·采薇》这首古诗的内容及意境;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人教七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
3.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引入课程内容,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
第二步:复习《诗经·采薇》(20分钟)1.回顾《诗经·采薇》的内容,提问学生对于诗中的一些概念和意象的理解。
2.分析古诗的构成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人通过句式、词语和修辞手法描绘出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步:理解古代文化(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了解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和角色。
2.分析古代文化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第四步:写作训练(30分钟)1.给学生提供几个写作题目,要求根据《诗经·采薇》的内容进行创作,可以是复述、续写、翻译等方式。
2.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评价和改进作品。
第五步:回顾复习(10分钟)1.提问学生对于这首古诗和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本次复习所学知识,强化关键概念和表达方式。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上的写作练习。
2.阅读课本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诗经·采薇》这首古诗,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
通过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女子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整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对于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下节课要对本单元进行一个小结和归纳,确保学生能够对于整个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固基础二、概特点1.这是一株_____的紫藤萝?十多年后:(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汇总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繁盛(2)“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活泼、热闹(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充满希望、满怀憧憬十多年前:(1)忽然记得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稀零紫藤萝由稀零到繁盛——顽强坚韧2.这是一棵_____的小桃树?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
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孱弱孤独(外在形象)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
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
——顽强坚韧(内在品格)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三、比写法1.紫藤萝与小桃树有哪些相似之处?都曾遭遇不幸,经受挫折;都有顽强坚韧的内在品格。
2.宗璞和紫藤萝、贾平凹和小桃树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说说你的发现吧。
相似(1) 紫藤萝宗璞相似(2) 小桃树 贾平凹:托物言志:通过描绘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志向和意愿。
寻找“物”与“志”的内在联系,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
读文识物知特点,由物及人找关联。
3.《紫藤萝瀑布》与《一棵小桃树》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相同之处:(1)对比《紫藤萝瀑布》:十多年前门外紫藤萝的稀零与眼前繁茂的紫藤萝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对生命的思考做铺垫。
期末复习教师学案

安国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当堂检测。
复习重点:第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
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口技》4--5段三、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2、解释词语20个:1、拽2、毛骨悚然3、怏怏不乐4、毋宁5、吞噬6、语无伦次7、羸弱8、告罄9、虞10、斫11、泅12、砭骨13、履践14、崔巍15、阴霾16、闻所未闻17、海市蜃楼18、踉踉跄跄19、声情并茂20、孜孜不倦四、现代文阅读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解词21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崔巍.(wēi)作.践(zuō)沮.丧(jǔ)哀悼.(dào)B、砭.骨(biān)羸.弱(léi)弥.补(ní)不朽.(xiǔ)C、阴霾.(mái)匍匐.(fú)告罄.(qìng)战栗.(lì)D、无垠.(yín)毋.宁(wù)俄勒冈.(gǎng)拽.(zhuài)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姗姗来迟不可思意养精蓄锐刚毅不屈B、语无伦次踉踉跄跄海市蜃楼锲而不舍C、郑重其是不毛之地斩钉接铁迫不及待D、知足安命聊以自慰议口同声齐心协力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3)、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维护显现B、检测维护显见C、检测维持显现D、监测维持显见4、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使文意顺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复习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课标要求掌握3500字,并会区分同音异形字、形近字。
(2)掌握名著作者作品,了解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2.教材分析:字音、字形考查是中招考试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
作者作品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这一考点可能会出现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的选择题。
3.中招考点河南中考2013、2014和2015年字音字形题一直都占4分。
第一道是考查字音题:重点考查辨析多音字、形近字、易读错的字,考查形式为四项选择题,中招考试中占2分。
第二道是考查字形题:重点考查同音形近字、和同音异形字,考查形式为四项选择题,中招考试中占2分。
作者作品常考点有: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这一考点可能会出现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的选择题。
4.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学生要加强字音字形的练习,为中招考试打好基础。
名著作者作品要掌握牢,为名著阅读题打基础。
二、学习目标1、能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辨别多音字,并能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2、能说出重要的文学常识。
3、能概括故事情节。
4、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方法。
5、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
6、能够结合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能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辨别多音字,并能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能说出重要的文学常识。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能概括故事情节。
4.针对目标4,设计一个活动: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方法。
5.针对目标5,设计一个活动: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
6.针对目标6,设计一个活动:能够结合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当堂训练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B )A颤栗lì履lǚ践姗姗shān来迟怏怏yàng不乐B 辜gū负阴霾mái 锲qì而不舍毛骨sǒng悚然C 吞噬shì遗孀shuāng 小心翼翼yì海市蜃shèn楼D 凛lǐn冽砭biān骨冻饿之虞yú忧心忡忡zhō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B )A告罄养精蓄锐聊以自慰 B赢弱孜孜不倦郑重其事C崔巍刚毅不屈语无伦次 D 疆域疲惫不堪头晕眼花3.下列对课文内容说明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 )A.“一切的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部编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含答案)【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基础知识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词义,并能够正确运用,同时了解重要的作家及作品。
2、深入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和情感,熟记文中的名句和细致分析精彩语句、语段。
3、学习本单元文章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
【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教学重点:1、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文学常识。
2、夯实基础,掌握重点语段分析。
教学难点:总结做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教法】1、自读质疑学生自由复习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二、明确复习目标知道一点常识、识记一批雅词、重温一个精段、学习一种妙思三、小组交流,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时点拨(一)知道一点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以赏花的过程为顺序组织材料的。
B.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深刻感悟。
C.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D.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岱宗”指的是泰山。
中国有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
(二)识记一批雅词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矜持(jīn) 孱头(càn) 迸溅(bèng) 怆然(chuàng)B.依傍(bàng) 单薄(bó) 伫立(chù) 决眦(zì)C.挑逗(tiǎo) 猥琐(wěi) 涉足(shè) 岱宗(dài)D.酒酿(niàng) 颤抖(chàn) 路径(jìng) 鸡豚(tún)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花苞褪尽幽寂血气方钢 B.嫁结延绵爱怜仙露琼浆C.笼罩挣扎瞬息淅淅沥沥 D.盘虬苦涩服待荒草萋萋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________的战士,________的渔夫,_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全册,49页】
1. 导言
本文档是《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导学案,共包含49页内容。
本册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
2. 内容概述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课文阅读
本册共包含多篇课文,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b. 课后练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课后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c. 拓展阅读
本册还包含一些拓展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能够
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3. 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本册导学案:
1. 按顺序阅读每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2. 完成每篇课文后的课后练,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有时间的话,可以阅读拓展阅读材料,进一步扩展自己的阅
读范围。
4. 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册导学案,学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要认真阅读每篇课文,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点。
- 在完成课后练时,注意审题,仔细答题。
- 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
的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请教。
祝学习愉快!。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七年级语文(下)学案课题:第五单元时间:年月日主备人:cys 授课人:课型:复习课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21-25课的字词及文学常识、课文主旨,并积累优美语句。
2、通过复习重点课文、重点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无垠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遗孀斫痕窒息战栗角逐履行充沛贮藏雪橇胆怯皑皑作践沮丧不朽抵御愁闷铁锹剔出砭骨履践崔巍缭绕凄厉滞留盘盂阴霾哀悼锤炼企求凝聚拓荒弥补拽泅沧沧凉凉踉踉跄跄冻饿之虞养精蓄锐体力不济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语无伦次与其……毋宁21.《伟大的悲剧》作者,(国家)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
本文选自。
22.《在沙漠中心》作者,国作家。
他的作品多描述《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等。
本文选自《》。
生活,代表作有《夜航》23.《登上地球之巅》作者,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前任新华社社长。
本文选自。
24.《真正的英雄》是一篇演讲词,作者。
(国家)第40任总统。
25.《夸父逐日》选自《》。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淮南子》又名,是(朝代)淮南王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1.《伟大的悲剧》本文是一篇传记,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险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2.《在沙漠中心》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痛苦—绝望—平静—乐观,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寒冷问题,疲倦问题,缺水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23.《登上地球之巅》全文以四名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攀登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经过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序,着力描写登山队员在登山中面临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
表现了这些困难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全单元每课导学案导学单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完整打印版

最新精品部编版人教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优秀导学案(全单元完整版含教学反思)前言: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17紫藤萝瀑布课题紫藤萝瀑布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内容,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感悟中心。
2.品味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热爱生命、珍惜时光。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文化大革命”前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文化大革命”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1982年10月病逝),作者非常悲痛,她在《哭小弟》一文中写道:“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此时,作者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读准字音辨清字形理解词语迸溅:向四外溅。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
编写人: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21-25课的字词及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21-25课的主旨,理清课文思路。
3.通过复习重点课文、重点段落,进一步学习环境描写、详略得当等写作方法,并学会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
4.重点掌握并熟读背诵《短文两篇》中的文言常识。
5.了解探险家的故事,并能就探险发表自己的看法。
6.了解快读的相关要领。
复习过程
一、基础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拽()硌()噎()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躯壳()
幻()影疲倦()脐()带真谛()砭()骨
崔巍()履()践疆()域阴霾()筛()糠()犁()铧()颛()顼()水潦()怏()怏不乐
忧心忡()忡卷土重()来芸()芸众生养精蓄()锐
头晕()眼花与其……毋()宁()2.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yín() diān()狂遗shuāng() xié()奏
fú()射遮bì()坚持不xiè()精疲力jié()毛骨sǒng()然疲惫不kān()鲁mǎng()大胆
语无lún()次死得qí()所迫不jí()待
耀武yáng()威 wèi()缩不前刚毅不qū()
yáng() yáng()得意 shān()shān()来迟
zī()zī()不倦
3.解释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
坚持不懈:
风餐露宿:
耀武扬威: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毋宁:
吞噬:
语无伦次:
羸弱:
告罄:
砭骨:
履践:
崔巍:
阴霾:
二、文学常识填空。
1.《伟大的悲剧》作者(),()(国家)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
本文选自()。
2.《在沙漠中心》作者(),()国作家。
他的作品多描述()生活,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等。
本文选自《》。
3.《登上地球之巅》作者(),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前任新华社社长。
本文选自()。
4.《真正的英雄》是一篇演讲词,作者()。
5.《夸父逐日》选自《》。
6.《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是()(朝代)淮南王()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三、课文主旨
1.《伟大的悲剧》本文是一篇传记,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险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在沙漠中心》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痛苦—绝望—平静—乐观,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寒冷问题,疲倦问题,缺水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3.《登上地球之巅》全文以四名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攀登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经过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序,着力描写登山队员在登山中面临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
表现了这些困难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
他们是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来克服三大困难的。
4.《真正的英雄》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悼词,从感情脉络来看,全文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部分主要抒发了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化悲痛为力量。
文章表现了开拓进取,勇于献身的美国精神,也是全人类的财富。
5.《夸父逐日》,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人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6.《共工怒触不周山》,借助神话解释了古代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赋予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勇于挑战的精神。
四、重点课文重点段落分析。
1. 《伟大的悲剧》
⑴以时间为线索展开记叙:9个时间点(人、地、事)
⑵重点语句理解:P171练习二
⑶中心句(主旨句):P171第16段,起点题作用
2. 《在沙漠中心》
⑴文章第2段哪句是环境描写,说说作用。
渲染环境的恶劣。
⑵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登上地球之巅》
找出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在文章中起的作用。
4.《真正的英雄》
⑴感情脉络变化:悲痛(前)——力量(后)
⑵写作思路:总—分—总
⑶重点语句理解:P196课后练习二
五、《短文两篇》文言常识。
⑴词语解释:P198课下注释2、3、4、5、6。
P199 1、2、4、5、6.
⑵古今异义:①夸父与日逐走.。
②饮于河.、渭。
③天柱折,地维.绝。
⑶一词多义:为:化为邓林。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⑷句子翻译:P199课后练习三
六、综合性学习《漫画探险》
外国探险家的故事
哥伦布(西班牙)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葡萄牙)环绕地球航行斯文赫定(瑞典)发现楼兰古城南森(瑞典)探险北极
阿蒙森(挪威)第一个到达南极斯科特(英国)第二个到达南极皮里(美)到达北极点
中国探险家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徐霞客旅游研究地理
尧茂书长江第一漂
余纯顺徒步走遍全中国
柯受良飞越长城黄河布达拉宫
七、阅读中快读的相关要领。
课本P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