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滥用 [滥用药物,治病变要命]

合集下载

药物滥用的危害与防范

药物滥用的危害与防范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特定的药物来 减轻或戒除药物依赖,如尼古丁贴片、美 沙酮等。
康复训练
社区支持
通过康复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方式,帮 助药物滥用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和生活 能力。
建立药物滥用者康复社区,提供生活支持 、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01
明确规定了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一些人跟风滥用。
家庭原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不健康,如父母有药物滥用问题,会对 子女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过于溺爱或忽视,可能导 致子女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可能导致子女缺乏正确的引 导和监管,从而容易接触到药物滥用。
社会原因
文化背景
某些文化或亚文化中可能存在药物滥用的倾向或认可,这会影响 到个体的行为选择。
限制销售
对某些容易滥用的药物,如镇痛药、 镇静药等,限制销售数量和购买频率 ,防止非理性大量购买。
加强监管
对药品销售、处方开具等环节加强监 管,防止不法分子和医疗机构滥用药 物。
建立药物滥用监测系统
通过收集和分析药物滥用数据,及时 发现和预防药物滥用问题。
治疗手段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针对药物滥用者的心理问题,采取认知行 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方法,帮助他们纠正 错误观念和行为模式。
医疗体系问题
医疗体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如药品管理不严格、医生滥用处方权 等,也可能导致药物滥用问题的发生。
媒体影响
媒体对于药物滥用的宣传和美化,可能会对公众产生误导,增加药 物滥用的风险。
04

药物滥用名词解释

药物滥用名词解释

药物滥用是指长期、过量使用具有依赖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和物质,是一种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等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行为规范的用药行为。

这种用药行为往往是因为自行给药引起,不仅对用药个人能产生精神或身体的危害,还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药物滥用的物质范围主要有阿片类、大麻等麻醉类药品,地西泮等精神类药品,中枢抑制剂,咖啡因、麻黄碱等中枢兴奋剂,汽油、打火机燃料等挥发性有机溶剂,以及烟草、酒精等具有依赖性的物质。

药物滥用可能会造成急性中毒,如酒精饮用过量,可能会造成呼吸衰竭等严重不良后果。

还有可能会造成记忆减退,如大麻、苯丙胺和致幻剂等许多依赖性物质,均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减退等情况。

还可能会造成大脑损伤,出现耳鸣等后遗症。

如果孕期出现药物滥用情况,还可能会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胎儿出现发育迟缓等情况。

此外,药物滥用应该与抗生素滥用区别开。

抗生素滥用虽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产生耐药性、造成过敏反应等,但是抗生素基本不会产生成瘾性。

药物治疗药物滥用与依赖

药物治疗药物滥用与依赖

药物治疗药物滥用与依赖药物滥用与依赖是当下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药物的广泛滥用与依赖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药物治疗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本文将探讨药物治疗药物滥用与依赖的原理、方法和效果。

一、药物治疗的原理药物治疗药物滥用与依赖的原理基于药物的作用机制。

许多滥用药物如海洛因、可卡因等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进而产生快感和奖赏效应。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合适的药物干预这些神经递质系统,达到减少滥用药物的渴求和戒断症状的目的。

二、药物治疗的方法1. 替代疗法替代疗法是最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之一。

以尼古丁替代治疗为例,尼古丁鼻喷剂或口香胶等烟草替代品可以帮助吸烟者逐渐戒除尼古丁依赖,降低戒烟不适症状的出现。

此外,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滥用者可通过慢性给药中的替代治疗,如使用长效慢释剂型的替代药物,逐渐减少对冰毒的渴求。

2. 拮抗疗法拮抗疗法通过使用拮抗剂来阻断滥用药物的作用,减少其奖赏效应。

如纳罗酮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可以用于戒断阶段的阿片类药物滥用者。

纳罗酮结合阿片类受体,阻断阿片类药物的作用,减轻戒断症状,帮助患者逐渐摆脱对药物的依赖。

3. 其他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法还包括部分激动剂的使用,如莫达非尼等可以改善阿片类药物滥用者的认知和情绪问题。

此外,一些辅助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药物滥用与依赖。

三、药物治疗的效果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药物滥用者的戒断症状,降低对药物的渴求,并提供一种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戒除药物依赖。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药物滥用与依赖患者,因为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均有差异。

此外,药物治疗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综合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结论:药物治疗药物滥用与依赖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戒除对药物的依赖和滥用行为。

要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个体特点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滥用的危害

药物滥用的危害

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需要无关,属于非医疗目的用药,那么药物滥用的危害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药物滥用的危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性。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药物滥用及其与之有关的疾病将会很快在全球泛滥成灾,任何国家都处于这种危险之中。

70年代初期尚无毒品威胁的亚洲大陆,目前已成为吸毒和生产毒品的集中地区之一。

80年代全世界由于吸毒直接造成10万人死亡。

1.对吸毒者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近年来艾滋病疫情蔓延,死亡率增高,被人们视为当今人类的重大灾难。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同性恋或性乱,静脉滥用药物,以及输血或血液制品这三个大的方面。

我国卫生部于1990年10月18日公布的资料表明,从1985年到1990年9月底对30万重点人群进行HIV监测,发现HIV阳性者416例。

其中378例为大陆公民,而378例中368例为吸毒者。

吸毒人群之所以容易播散艾滋病,在于他们互相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因而使HIV迅速传播。

2.吸毒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吸毒使众多女性走向卖淫的歧途。

生理上,常出现闭经、不排卵或不能生育。

近来在吸毒的孕妇中发现,她们娩出的新生儿体重甚低,胎儿发育较一般为迟缓。

临床上,这些受母体毒害的胎儿,一出生就表现出类似成人冷火鸡一般的戒断症状。

主要表现为震颤、不安、多动、肌张力增高、哭号、呼吸增快、吮奶不佳、抽搐。

此外,还有的新生儿发烧、打哈欠、吐、泻,流鼻涕。

新陈代谢也发生障碍,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大量钠丢失,血浆血清素含量改变等等。

3.长期滥用麻醉品或酗酒对家庭和子女的影响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间情感易失和,并常因吸毒者生活衰退和道德沦丧及家庭的钱财耗尽造成妻离子散和家破人亡。

据研究,吸毒成瘾者的家庭有极高的离婚率。

吸毒者的妻子易产生焦虑、抑郁绝望,有的因丈夫恶习不改而自杀身亡。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二、 药物滥用对社会的危害 1.破坏家庭正常生活; 2.促发犯罪行为; 3.耗竭社会经济、阻碍社会发展。
我国吸毒情况的特点 1.吸毒人员逐年增多;
2.吸毒人员年轻化
3.社会危害加大。 4.贩毒案件逐年上升 5.以海洛因的使用为主: 两大毒品产地邻近我国。
第五节 药物依赖性的防治
目标:使滥用者彻底戒除毒品—戒毒。 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这种现代戒毒模式包括了脱毒(detoxification)、康复、后续照管三个阶段。 原则:首先实行个体化脱毒方案,再进行有 效康复治疗,培养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药物依赖性的定义: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行为 状态,同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需 要继续或定期使用该种药物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 的是为了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 药造成的不舒适感。
2.药物依赖性分类 1)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
又称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是机
戒断症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精神状态及行为活动异常:忧虑、不安、好 争吵,开始为困倦后转为失眠; (2)躯体症状:呼吸困难、关节与肌肉疼痛、 肌强直、肌无力、意向震颤、斜视、脱水、体 重减轻、发冷、体温升高; (3)自主神经系统症状:频频哈欠、大汗淋漓、 汗毛竖立、瞳孔散大、流泪、流涕、流涎、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胃肠绞痛、 皮肤苍白、心动过速、高血糖等。
4.成瘾性(addiction)与习惯性(habituation)
5.依赖性药物并非都是毒品,实际上都有其正 当的适应症; 6.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的关系
二者密切相关,药物所致的精神依赖性和生理

药物滥用PPT课件

药物滥用PPT课件

加强对药物滥用问题的研究和监测, 及时掌握药物滥用情况的变化,为制 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药物滥用问题 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药物滥用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药物滥用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药物滥用 预防和治疗工作的投入,提高药 物滥用预防和治疗工作的质量和
效果。
建立健全的药物滥用预防和治疗 体系,包括戒毒所、康复中心和 心理咨询机构等,为药物滥用者
提供全面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上成功 的药物滥用预防和治疗经验,提 高我国药物滥用预防和治疗水平。
提高公众对药物滥用的认识和意识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 传,提高公众对药物滥用的认识和意识。
使用。
非处方药滥用
指未按照说明书或不当使用非 处方药,如超量、不按需使用

街头毒品滥用
指吸食如海洛因、可卡因等街 头毒品,这类药物滥用危害极
大。
新型毒品滥用
指滥用新型合成毒品,如冰毒 、摇头丸等,这类毒品具有迷
惑性和隐蔽性。
药物滥用的原因
心理因素
如逃避现实、缓解压力、寻求 刺激等心理需求。
社会因素
药物滥用通常涉及具有成瘾性的 物质,如麻醉药品、精神药物等。
药物滥用的背景和现状
药物滥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滥用的形式和种类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药物滥用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负担。
药物滥用的危害
01
药物滥用会对身体健康 造成严重损害,如肝脏、 肾脏功能损伤、心血管 疾病等。
针对不同药物滥用类型,采用相 应的药物治疗方法,如替代疗法、

青骄第二课堂药物滥用答案 (3)

青骄第二课堂药物滥用答案 (3)

青骄第二课堂药物滥用答案1. 引言在当今社会中,药物滥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在青少年中更加普遍。

药物滥用不仅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还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药物滥用及其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干预药物滥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青骄第二课堂关于药物滥用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2. 什么是药物滥用药物滥用指的是个体在非医疗目的下或过量使用药物,以追求身体或精神上的快感。

盲目滥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甚至致命。

3. 药物滥用的影响药物滥用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还对个人的心理和社交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3.1 身体健康问题药物滥用可能导致以下身体健康问题:•心脏病和高血压•肾脏和肝脏疾病•呼吸系统问题•免疫系统问题•中风和癫痫等3.2 心理健康问题药物滥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焦虑和抑郁•精神病和妄想•记忆和注意力问题•内分泌紊乱3.3 社交和学业问题药物滥用还会对个体的社交和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滥用药物会导致人际关系破裂,影响学习和工作能力,甚至引发犯罪行为。

4. 如何预防药物滥用4.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药物滥用的重要一环。

家长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关心和引导,提供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价值观念。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认知和抵制药物滥用的意识。

4.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开展有关药物滥用和健康教育的课程,学校可以提高学生对药物滥用的认识,并提供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药物滥用。

4.3 社区参与社区参与对于预防药物滥用同样至关重要。

社区组织应该积极开展药物滥用宣传和教育活动,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到药物滥用的危害。

5. 如何干预药物滥用除了预防,有效的药物滥用干预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滥用干预方法:5.1 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咨询和治疗是药物滥用干预的重要手段。

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个体可以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缓解对药物的依赖并恢复正常生活。

药物滥用的社会学分析讲义

药物滥用的社会学分析讲义

药物滥用的社会学分析一、药物滥用1 . 药物滥用的定义: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人们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

2 . 药物滥用的后果:一旦产生依赖性,俗称成瘾,药物滥用者就会采用自行用药方式,不断加大用药剂量,感受药物产生的精神效应。

长此以往,会产生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一旦骤停药物,个体就会出现戒断综合症,表现为抽搐、抑郁、焦虑、烦躁、攻击,乃至自残等心理和行为异常,以及强烈的难以忍受的渴求用药感。

3 . 滥用药物的分类:①麻醉药物,如阿片类、可卡因、大麻类等;②精神药物,包括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中枢兴奋药,如苯丙胺、冰毒、摇头丸、致幻剂、麦司卡林、氯胺酮等;③挥发性有机溶剂,如汽油、打火机燃料和涂料溶剂等,有抑制和致幻剂作用,具有耐受性甚至精神依赖性;④烟、烟草,长期酗酒也会产生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烟草中尼古丁成分长期使用也可成瘾。

药物滥用的案例:小杨是一名跨国公司的白领,平时工作很忙,身体有一些不适也顾不上去医院。

最近气温变化,他受凉后出现了头痛、鼻塞症状,咳嗽不止。

听同事说,某止咳露效果很好,他就自己到药店买了白加黑感冒片和止咳露。

按照说明书,止咳露口服每日3次、每次15毫升。

第二天,症状并未缓解,咳嗽依旧。

他想多喝些药会好得快,于是一口气喝掉1瓶,几个小时后又喝掉1瓶,终于感觉咳嗽减轻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同样每天超量服用,先前昏沉的头脑逐渐变清醒了,同时,有一种特别舒服的快乐感觉。

一段时间后,鼻塞和咳嗽症状全都消失,他却忍不住还想喝药,甚至到了无法摆脱的地步,总是不由自主地去药店买止咳药水。

不喝药的日子里,他变得无精打采、浑身无力,伴有失眠和头痛,严重影响工作,不得不求医治疗。

止咳药水是百姓生活中较常用的药品。

而止咳药水所含有的磷酸可待因,是毒品“摇头丸”的主要成分之一,不仅有很强的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也具有欣快作用和成瘾性。

虽然止咳药水的这些作用远远小于吗啡、海洛因之类的强力麻醉剂,但无节制服用还是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8月12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上的一个镜头深深震撼了观众一名止咳水成瘾少年药瘾发作,在病床上扭曲翻转成一团,发出恐怖的号叫声……这位名叫强仔的男孩儿,从十二岁开始滥用止咳水,每天少则七八瓶,多则二十多瓶,每瓶120毫升,以平均每天1000毫升计算,强仔至少喝掉3吨止咳水。

吃药的钱,够买一辆几十万元的宝马车了。

药物滥用带来严重的危害,促使人们必须探索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之道。

药瘾快感“毒”一份
记者请问李教授,怎么判断某种用药行为属于药物滥用?
李国锋药物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双刃剑”,合理用之则防病治疗,用之不当则给人们带来不利甚至严重后果。

药物滥用是指人们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

这种用药的目的是体验使用该类物质产生的特殊精神效应,具有无节制反复使用的特征,其结果必然导致药物依赖性,并造成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的损害,进而严重危害社会。

可从一些服药后的症状来判定用药行为是否属于药物滥用,包括生理上的异常,如体重减轻和食欲减弱,流鼻水或鼻孔发痒,手臂、手背及身体其他部位有
针痕,身上常有特殊的味道等;行为的异常,如心神不定,人际关系变差,喜怒无常,违反校规、纪律,且有攻击性倾向、旷课、逃学、离家出走、出入不当场所和做事读书不专注等。

记者为什么有人会迷上止咳水之类的药物?
李国锋止咳水成瘾的原因在于其含有的有效成分磷酸可待因,它为阿片类致依赖性药物。

可待因,又称甲基吗啡,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但作用较吗啡弱,欣快感及成瘾性也低于吗啡。

长期服用止咳水,其中的可待因作用于体内的阿片受体,使人体产生欣快感。

此时若停止服用止咳水,患者会出现阿片类药物戒断综合征,呈现极为痛苦的感受及明显的生理功能紊乱。

但是重新服用止咳水后,这些症状会消失,类似于吸毒一样。

那些被滥用的药物
记者有哪些药物常常被人们滥用?
李国锋常见的被滥用药物有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精神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中枢兴奋药、致幻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中药、补药等。

这些药物多用于治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由于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不足,常常走入用药误区,滥用现象非常严重。

记者滥用这些药物会对健康产生怎样的危害?
李国锋抗生素滥用现象在当前十分常见且严重,滥用抗生素危害很多,最主要是细菌耐药性问题。

“超级细菌”的产生就是抗生素滥用的严重后果。

眼下,许多本来不难治愈的疾病,可选择使用的药物却少了,有时抢救患者甚至无药可用。

同时,滥用抗生素还会给人体带来毒副反应。

抗生素大多通过肝、肾代谢,滥用抗生素会引发药物性肝炎或导致肾功能不全。

长期使用高档抗生素还会破坏体内菌群平衡,引起二重感染。

此种感染可为较轻的局部(如口腔、胃肠道)感染,也可能发展为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及免疫抑制等作用,故临床应用很广泛,且有滥用的现象。

滥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导致向心性肥胖、血糖血脂升高等;会破坏机体的防御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的能力,导致感染或原有感染加重;会严重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因而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解热镇痛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退热和减轻慢性钝痛的药物,大部分还具有抗风湿及抗炎作用。

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殊性造成滥用现象极其严重,不良反应越来越多。

遇到发热和头痛就用解热镇痛药,不但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更会让患者产生精神依赖性和耐受性。

同时,滥用解热镇痛药会造成对肝、肾的损害,导致解热镇痛药性肾病。

此外,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大,有些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服用解热镇痛药后,疼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有些
甚至诱发溃疡穿孔造成大出血。

镇静催眠药属于精神药品,这类药物的滥用多从医疗用药开始,在对其潜在依赖性失去警惕的情况下,长期应用而形成依赖性,连续反复用药,机体会产生耐受性,由于使用者要获得原有的药理作用,不得不增大药量。

严重滥用者,实质上已呈药物慢性中毒状态,出现思维和记忆力衰退、情绪不稳、语言含糊、躯体活动出现共济失调。

中枢兴奋药如苯丙胺、冰毒、摇头丸等,是目前国际上广泛滥用的毒品。

滥用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表现幻觉、妄想、焦虑、行为呆板等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滥用者精神依赖性严重,且有一定的生理依赖性,停药后可表现全身乏力、精神委靡、忧郁、过量饮食以及持久性睡眠等症状。

致幻剂是使人对现实真实性产生各种奇异虚幻感知的精神活性物质,常在青年人集体聚会时滥用。

滥用后会出现幻觉、梦境、眩晕、运动功能障碍、恶心、呕吐、与环境分离感、濒死感等中毒反应,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潜力。

现今还有一种比较不容易被人注意的滥用,即滥用补药(如人参等中药)的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售的补药种类愈来愈多,诸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服用的人也愈来愈多。

是药三分毒,由于不懂得各类补药的适应证和合理应用方法,滥用补药的现象日趋严重,轻者适得其反,重者危及生命。

不当补而补,反而导致阴阳失调,干扰正常脏腑功能,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引发疾病。


不对症,补之不当,会产生毒副作用。

中医对服用补药的方法很有讲究,千万不可忽视。

滥用药物,医患都要打板子
记者药物滥用有些是患者自己主动的行为,有些是医生的行为。

目前看来,哪种现象更多些,危害更大些?
李国锋患者方面,由于对药物的认识不足,认为抗生素等药物能治百病,用药方法不当,甚至不按医生处方用药,造成药物滥用。

虽然患者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药物滥用主要是医生的行为,其危害也更大些。

部分医生对诊断不明确的疾病搞“药海战术”以侥幸命中,甚至搞预防性用药。

对诊断虽然明确但不常见的疾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案,可以使用的药物又多,医生抱着有益无害的心理,促成杂凑用药的泛滥。

部分医生知识更新不足,继续再教育也只注重临床医学内容,对药物学的知识更新不够重视,缺乏药效学、药动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知识,对所用药物只依厂家说明,心中无数或只根据经验处方。

此外,医生为了迎合患者心理,或者受到药物回扣的利润诱惑,多开些贵重药、特效药、进口药、新药、补药,盲目增加用药品种与剂量,造成浪费,而且增加了患者肝肾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