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设计说明书实例

合集下载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淮南农场基本农田整理毛集实验区夏集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项目业主:淮南市土地整理中心。

建设地点:淮南市。

项目建设内容: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道路等工程。

计划工期:300日历天。

质量要求:合格。

建设规模:项目区域建设规模804.64公顷。

第二节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一)招标人提供的淮南农场基本农田整理毛集实验区夏集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二)国家颁发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材料规范、质量标准化、法规文件及强制性条文,地方主管部门有关文件: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3、《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4、《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5、《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型蓄排引水工程技术规范》(GB/T16453.4-1996);7、《安徽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DB51/T379-2003);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7);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10、《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三)公司有关质量、安全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等企业标准。

(四)现场实际踏勘情况,包括气象、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

(五)ISO9001:2000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管理标准。

二、编制原则(一)优化施工组织,全面规划,合理布置,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科学组织,确保工程如若按质按量完工。

(二)采用现行有效的施工方法,合理选择施工方案,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水平,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强化管理,精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三)严格控制安全施工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事故经生率务必控制在3%以下。

(四)现场材料堆码整齐,作到文明施工。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土地整理施工方案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土地整理施工方案1. 简介土地整理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旨在对农田进行平整、水利设施进行改善、道路进行修建等,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农田生产能力。

本方案将重点介绍土地平整、农田水利以及道路建设的施工方案。

2. 土地平整施工方案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土地平整是一项基础且关键的工作。

土地平整的施工方案如下:2.1 土地测量和设计,需要进行土地测量和设计,确定土地的边界、地形地貌、坡度等信息,为土地平整的施工提供依据。

2.2 土地清理在施工前,需要清理土地上的杂草、石块等障碍物,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3 土地平整和平地处理根据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土地平整措施,如填土、挖土、平整等手段,使得土地表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平坦度和坡度。

3. 农田水利施工方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是为了改善灌溉以及排水系统,提高农田的水利条件。

农田水利施工方案如下:3.1 水利设施设计根据土地测量结果和实际需求,进行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包括渠道、水管、水泵等设施,确保水利设施的高效运行。

3.2 水利设施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水利设施的建设,包括渠道的开挖、水管的敷设、水泵的安装等,确保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求得以满足。

4. 道路建设施工方案道路建设是为了方便农田的交通和物流运输,提高农田的通达性和连通性。

道路建设施工方案如下:4.1 道路规划和设计根据农田布局和需求,进行道路的规划和设计,包括道路的宽度、长度、路基等。

4.2 道路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道路的建设,包括路基的开挖、填土、路面的铺设等,确保农田道路的顺利通行。

5. 施工进度安排为确保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建设工程的按时完成,需要进行施工进度安排和管理,包括施工计划、工期控制、工作安排等。

6. 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方案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7.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说明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说明

水利工程行业:证书编号:XXXXXX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承担单位:XXXXXX编制单位:XXXXXXXXXXXX编制日期:2016年9月16日XXXXXX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项目承担单位:XXXXXX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XXXXXXXXXXXX(签章)项目负责人:(签章)编制人:(签章)编制日期:2016年9月16日项目特性表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1)1.1项目概述 (1)1.2项目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 (1)1.3项目建设容和投资 (5)第二章项目概况 (8)2.1自然条件 (8)2.2社会经济条件 (11)2.3土地利用现状 (12)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6)3.1基础设施条件 (16)3.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17)3.4公众参与 (18)第四章新增水田来源分析 (19)4.1项目区新增水田来源 (19)4.2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 (19)第五章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0)5.1可供水量分析 (20)5.2需水量分析 (21)5.3平衡分析 (21)第六章工程总体布置 (23)6.1总平面布置 (23)6.2土地利用布局 (24)6.3工程平面布置 (28)第七章工程设计 (30)7.1工程建设标准 (30)7.2土地平整工程 (30)7.3灌溉与排水工程 (31)7.4田间道路工程 (34)第八章土地权属调整 (35)8.1土地权属现状 (35)8.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5)第九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8)9.1施工条件 (38)9.2施工总布置 (38)9.3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39)9.4工程总进度计划 (43)第十章实施管理与后期管护 (45)10.1实施管理 (45)10.2实施管理 (45)10.3后期管护 (46)第十一章水土保持及环境评价 (47)11.1设计依据 (47)11.2项目区概况及水土流失现状 (47)1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及分区 (48)11.4水土流失预测 (49)11.5水土流失防治 (50)11.6水土保持监测 (53)1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54)11.8环境状况 (55)11.9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56)11.10环评总结论 (57)第十二章投资预算 (58)12.1编制说明 (58)12.2预算成果 (68)12.3资金筹措 (68)第十三章效益分析 (69)13.1社会效益分析 (69)13.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70)13.3经济效益分析 (71)13.4水田质量分析 (72)第十三章附件 (74)第一章综合说明1.1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XXXXXXXXX,项目区总面积为10.8271公顷,折合162.41亩。

浅谈土地整理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

浅谈土地整理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
资源与环境
2 o 1 4 年 第9 期l 科技创新与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浅谈土地整理项 目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
程 鹏
( 陕 西诚业土地勘 测规 划设计有 限责任公 司,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1 )
摘 要: 文章以 2 0 1 0年陕西省土地 开发整理重点项 目~ 陕西省丹凤县庾岭镇等 3 镇土地整理 项 目为例 , 浅谈针对陕南地形务件 及限制农业水利发展的因素 , 在 实地 工程 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 对土地整理项 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 键词 : 土地 整 理项 目; 限制 因素 ; 措 施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 我国人增 、 地减、 缺水的矛盾 E t 益突显 , 农 2项 日建设目标 业 的发展 受制 于人地 矛盾和水 资源 的利用现 状 ,进 行土地整 理项 目显 项 目实施后 , 新增加耕地 3 . 6 8 公顷。坡改梯面积 5 . 9 0 公顷, 排水沟 得尤为重要, 农 田水利工程建设是重中之重。 1 . 9 2 k m, 大 口井 4 眼, 跨 渡槽 3 座, 田间生 产路 2 . 3 5 k m , 生 产桥 1 座, 临 1 项 目概况 河护 田坎 0 . 7 4 k m, 修建护角 0 . 3 2 k m 。 通过项 目的实施, 将现 目 前建设成 陕西省丹凤县庾岭镇等 3 镇土地整理项 目为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有 为田平整, 水利设施配套, 路相通的高效农业区。 3土地 平整工程设 计 偿使用费投资土地整理重点项 目, 项 目位于丹凤县北边 4 0 k n处 , i 分布 有两岔河、 北卢道河沿岸, 涉及庾岭镇两岔河村、 花椒沟村和 ̄ . J I I 镇蔡 设 计原则 : 合 理分 配土方 , 就 近挖 、 填 平衡 , 平 整工程 量最 小 , 劳动 土 地平整 以台 田或格 田作为平整 单元 , 计算 田面 十 高程 川村、太子庙村 ,两个镇四个行政村的土地整理。项 目区建设规模为 生产 率最高 。 1 1 0 . 3 O hm2 。 和各点的挖、 填方量 , 确定土方分配方案和运输线路, 有组织地进行施 1 . 1自 然 条件 工, 达到 省劳力 、 速 度 陕、 效果好 的 目的 。 项 目区属河谷川 I 道地貌,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 东南季风暖温流带过 以项 目区实测 1 : 2 0 0 0 地形图作底图。根据群众要求, 采用当地经 因地制宜, 实施坡改梯。对坡度 5 。 一 l O 妓地 , 改为田 渡性气候 , 四季分明, 气候温暖。区内多年平均气温 1 0 . 5 ' : C , 极端最低气 验并结合规范标准, 温一 1 3 4 ℃’ 年均无霜期 2 0 3 天。年平均 日 照时数 1 9 8 9 . 6 小时。年均降雨 面净宽 1 0 m的梯 田, 整理面积 5 . 9 0 公顷。通过实施坡改梯 , 提高了耕作 量为 6 8 7 . 4 m m , 土壤质地主要残积、 坡积 、 洪积和冲积土壤, 山地石渣土 条件 , 耕地保水保肥效果好 , 有利于作物生长。 工程量计算: 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 , 计算软件 壤夹杂有石块以沙砾 、 淤沙土为主, 保水肥能力低 , 抵抗 自然灾害能力 差, 有机质含 量低 。 为南 方 c a s s 7 . 0 软件 , 采用 三角 网法 , 此方 法是将 目 标 地块分为若 干个小 1 - 2基 础设 施现状 三角形, 建立 D T M模型。通过生产三角网来计算每个三棱锥的挖填方 目 前区内交通状况良好 , 但 田间道路及生产道路条件差。 农 田水利 量 ,并 绘制 出挖填 方 界 限 ,进 行 田块 内平 衡 。本项 目共平 整 土 方量 1 0 6 8 . 5 1 立方 米。 设施不能投入使用 , 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设施不配套 ; 二是水利设施年 1 久失修 , 失去作用 ; 三是水利设施覆盖面小。耕地土层薄 , 地块零碎且不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规整 , 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作物种植以小麦、 玉米、 大豆为主, 一年两熟。 项目区水资源采用地下水, 通过水资源平衡分析, 在保证灌溉率在 7 5 %的情况下, 完全满足项 目区的灌溉需要。项 目区灌溉面积 2 2 . 2 3 h m  ̄ , 1 . 3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 P E管道 2 . 4 4 k m, 排水沟 1 . 9 2 k m。 项 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主要包括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 设计大口井 4眼, 面 内容 。 根据项 目区的是的情况 , 及建设单位意见 ,进过多种方案 比较分 析, 采用大 口井配合暗管灌溉, 实用性强 , 水利用系数高 , 避免了占用耕 1 . 3 . 1自然 因素 气候因素。 由于区内气候原因, 降水年际变化大和季节性分配不均 地 , 运行时间长 , 灌溉输水有保障。 是制约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 易形成旱灾, 当地总结为十年九旱 , 4 . 1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项目区单井控制面积按下式计算: F T t 主要在 春夏两 季发生 , 严重 影响农业产量 和 品质 。本项 目将部 分利用地 表水 、 部分开采地下水灌溉 , 同时配套完善 田间灌溉设施, 实现川道农 其中: 单井控 制灌 溉 面积 ( 亩) ; Q - 设计 出水 量 5 0 m 3 / h ; T - 轮灌天 数, l O d ; t 一 日开机 时间 ,采用 2 0 h ; ' q 一 灌 溉水利 用 系数 , n 8 7 3 ; m — 灌水定 田水利化, 遇旱能灌, 遇涝能排 , 确保耕地高产稳产。 土壤因素。 项 目区内土壤质地主要残积、 坡积、 洪积和冲积土壤 , 山 额 , 4 0 m 3 庙 地石渣土壤夹杂有石块以沙砾 、 淤沙土为主 , 其土壤结构松散 , 保水肥 经计算 , 结合实地隋况规划大 口 井4 眼。 4 . 2 管道设 计 能力低, 土层薄, 有效土层厚度一般在 1 5 ~ 3 5 c m, 保水保肥差, 抵抗 自 然 灾害 能力差 。 考虑 目前农村的管理水平 , 干管采用轮灌方式, 每次灌溉开启 2 _ 4 个出水口, 这种方式运行管理方便, 安全可靠。 初选管径计算: 参考《 节水 1 . 3 . 2社会经济限制因素 影响项 目区土地有效利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土地利用集约度 、 灌溉工程技术》 秧 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 0 0 1 年 4月版) , 管径采用以下公 现有耕地利用程度、 土地经营规模、 土地区位条件、 资金筹措等。具体分 艄 。 … 8 析如下 : 土地利用 集约度 。 项 目区旱地 主要 以农 为主 , 由于长期形 成重用 轻 养掠夺式经营的生产方式 , 造成土地退化, 有机质含量低 , 土壤综合肥 式中: d _ 管道内径( m m ) ; Q _ 灌溉系统设计流量( m ; V 一 管内流速( m, 力差, 有效防范各种 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 土地得不到有效的集约利用 , s ) 固定管道采用 ‘ p 1 1 0 mm, 完全满足灌溉要求。 土地的经营规模受到一定的制约。项 目实施后, 耕地质量大大提高 , 为 高效 利用土地 奠定 了基 础 。 5田间i g  ̄5 1 2 程 十 道路 十 原则主要 是解决断 头路 , 路面窄 等现象 。 区内 田间道路 路 耕 地 利 用程 度 。项 目区现有 旱 耕 地 8 7 . 0 4 公 顷 , 占项 目区面 积 6 9 . 2 6 % , 其中有 9 7 %的耕地耕种。由于缺乏 田间配套和资金投入, 现有 面按双层设计, 结构设计上层为 2 0 e m的泥结石 , 下层为 3 0 e a厚的素土 r 整修的生产路路宽为 4 m, 路面高出田面 0 . 2 m, 素土碾压。跨排水 耕地多为低产旱田, 广种薄收。 本项 目 实施后, 土地增产潜力巨大 , 耕地 夯实。 利用 程度 、 土地 收益率都 将提高 。 沟布置生产桥生产路 十 宽度为 2 m。素土路面压实度应大于 1 . 6 g / c m 。 6结 束语 土地经营规模。项 目区土地以前没有进行过上规模、 高起点、 有意 土地整理项 目已经成为目前捍卫 1 8 亿亩耕地红线的主要力量 , 针 义的土地整理, 目 前土地经营方式还是为小规模 、 分散经营, 市场化程 自然因素 、 社会因素等 的影响 , 通过进 度低。本次土地开发整理后, 将有望吸引投资 , 变小规模经营为适度规 对陕南山地丘陵类型区的现状 , 行坡改梯 , 增加耕作层 ,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健全 田间道路工程 , 合理规 模经营, 增规模增效益。 同时在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优势 , 激发土地资源潜力。从 区位条 件和资金筹 措 。 项 目区劳动力资 源丰富 , 随 着经济 的发展 和 划林网工程 , 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 当地政府也在土地开发整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 而增加群 众收入 , 推进 当地农业 发展 。 参 考文献 效果很好, 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但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 规 小, 1 1 陕西省 土地 整理项 目建设标 准( 试行 ) 标准低 , 满足不了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地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土地整理施工方案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土地整理施工方案1. 背景和目标为了优化农田水利系统和道路网络,增加农田灌溉和交通的效率,我们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等工程的土地整理施工。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施工措施的合理安排和工程的高效实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田水利系统的效能,促进农田生产的发展。

2. 施工内容和措施2.1 土地平整清理土地表面的杂草、树枝和垃圾等,确保施工场地的清洁。

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包括填埋和挖掘,使土地表面平整并符合设计要求。

2.2 农田水利检测和修复灌溉系统,包括检查管道、水泵和喷灌设备等的状况,并进行维修和更换。

清理农田排水系统,包括清理沟渠和小型水坝,确保排水通畅。

2.3 道路施工道路勘测和设计,确定道路的位置、宽度和坡度等参数。

清理道路施工区域,包括清理杂草、树枝和垃圾等,确保施工场地的清洁。

进行道路建设,包括路基填筑、路面铺设和边坡处理等工作。

安装道路标志和交通设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3. 施工计划3.1 时间安排土地平整施工:预计耗时1个月,包括土地清理、填埋和挖掘等工作。

农田水利施工:预计耗时2个月,包括灌溉系统检测和修复、农田排水系统清理等工作。

道路施工:预计耗时3个月,包括勘测和设计、道路建设和交通设施安装等工作。

3.2 人力和资源安排人力资源:根据施工计划,组织足够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施工设备:配备所需的土地平整设备、农田水利维修设备和道路施工设备。

4. 风险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天气因素:不可预测的恶劣天气可能会延迟施工进度,需要严密监控天气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并做好备用设备的准备。

资金不足: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需要提前做好资金预算和调配,及时解决资金问题。

5. 施工验收和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检查工程质量和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

土地整理标书5

土地整理标书5

土地整理标书5目录1、编制依据2、施工总平面布置2.1布置原则2.2总体布置方案3、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3.1施工测量3.2土地整理工程3.3农田水利工程3.4道路工程3.5防护林工程4、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4.1施工总进度计划4.2工期保证措施5、项目班子组成情况6、主要机具装备及劳动力安排计划6.1编制说明6.2机具、劳动力等安排计划7、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7.1质量目标7.2质量创优措施7.3确保工程质量措施8、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及环保措施8.1文明施工措施8.2安全保证措施8.3环境保护措施9、冬、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9.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9.2冬季施工技术措施10、降低成本措施1.编制依据1.1 顺平县国土资源局的河口乡等(3)个乡马各庄村等23个村土地整治项目招标文件及相关设计图册。

1.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1.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1.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98);1.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1995):1.8《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1.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1.10《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

该工程项目区四至:东至下庄、上庄村耕地、西至下北头村耕地、南至香沟村裸岩用地、北至西龙虎村耕地。

坐标为:北纬39゜16’ 05”至39゜18' 26”:东经114゜40' 34“至114゜42' 59”。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多风冰雹,春季多西北风,秋季天高气爽,具有典型的高山气候。

项目主要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

土地工程施工说明

土地工程施工说明

土地工程施工说明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我国政府提出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田土地整治工程应运而生,通过对农村废弃地、低效地、劣质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化程度,增加耕地面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程目标本工程旨在对农田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新农村有序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对农村废弃地、低效地、劣质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 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土地整治,增加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工程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4. 推动新农村有序发展:土地整治工程将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平整:对整治区域内的废弃地、低效地、劣质地进行平整,使之成为具有适宜农业生产条件的耕地。

2. 田间道路建设:新建和改善田间道路,便于农业机械进出和农产品运输。

3. 排水沟建设:新建和改善排水沟,降低农田内涝风险,提高农田抗旱能力。

4. 防护林建设:植树造林,提高农田防护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5. 桥涵建设:新建和改善桥涵设施,便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四、施工技术要点1. 土地平整:根据地形地貌、土壤质地等因素,合理规划土地平整方案,确保整治后土地符合农业生产要求。

2. 田间道路建设:道路建设要考虑交通便利、排水良好等因素,路面宽度、纵坡等参数要满足农业机械行驶需求。

3. 排水沟建设:排水沟设计要考虑排水能力、抗灾能力等因素,沟渠断面、沟底坡度等参数要满足排水要求。

4. 防护林建设: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合理配置林带,提高农田防护能力。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设计说明书实例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设计说明书实例

某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设计说明第一部分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包括但不限于: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2.《** 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3.《*** 省中部丘陵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技术工作要点》(试行)(2005.5 )。

4.** 县**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5.土地整理相关政策、文件及规范。

6.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相关规范二、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土层厚度达到60厘米以上,土壤耕作层20 厘米以上,整理成水平梯地。

2.土方平整为局部平整原则,根据地形采用部分田块间区域平整。

3.坡地改梯地坡度不超过25°,土埂埂高根据坡度和梯田宽度确定,原则上不超过1.5m。

三、基本资料1.《** 省** 县** 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报国土资源部立项材料。

2. 《** 省**县** 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3. 《**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测量资料》。

四、主要建筑物设计1旱地坡改梯工程:为满足土地整理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等的要求,将整理区域内部分旱地进行改梯设计。

设计原则采用坡改梯区域内部平整方案,在坡改梯区域内进行土方挖填平衡。

丘陵区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设计,主要以耕作方便、埂坎稳定为原则。

采用部颁标准、TD/1012—2000标准所推荐的梯田设计公式,采用横断面法计算工程量:A划分横断面采用横断面法计算坡改梯,横断面垂直等高线,各断面间的间距20m。

B计算土方量设各断面面积分别为F1、F2、…、Fn,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依次为11、12、…、In,则所求土方量为—5 F^|n式中:V――相邻两横断面间的土方量m3;F1、F2、…、Fn――相邻两断面的挖(或填)方断面面积m2I1、I2、…、In --------- 相邻两横断面的间距m项目区共有旱地332.58公顷,田坎面积165.55公顷,旱地坡改梯主要是改善耕地质量,改善耕作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设计说明第一部分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包括但不限于: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2.《**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3.《***省中部丘陵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技术工作要点》(试行)(2005.5)。

4.**县**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5.土地整理相关政策、文件及规范。

6.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相关规范二、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土层厚度达到60厘米以上,土壤耕作层20厘米以上,整理成水平梯地。

2.土方平整为局部平整原则,根据地形采用部分田块间区域平整。

3.坡地改梯地坡度不超过25°,土埂埂高根据坡度和梯田宽度确定,原则上不超过1.5m。

三、基本资料1.《**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报国土资源部立项材料。

2.《**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3.《**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测量资料》。

四、主要建筑物设计1.旱地坡改梯工程:为满足土地整理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等的要求,将整理区域内部分旱地进行改梯设计。

设计原则采用坡改梯区域内部平整方案,在坡改梯区域内进行土方挖填平衡。

丘陵区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设计,主要以耕作方便、埂坎稳定为原则。

采用部颁标准、TD/1012—2000标准所推荐的梯田设计公式,采用横断面法计算工程量:A 划分横断面采用横断面法计算坡改梯,横断面垂直等高线,各断面间的间距20m 。

B 计算土方量设各断面面积分别为F1、F2、…、Fn ,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n ,则所求土方量为n n n l F F l F F l F F V 2221232121++++++=-式中:V ——相邻两横断面间的土方量m3;F1、F2、…、Fn ——相邻两断面的挖(或填)方断面面积m2; l1、l2、…、ln ——相邻两横断面的间距m 。

项目区共有旱地332.58公顷,田坎面积165.55公顷,旱地坡改梯主要是改善耕地质量,改善耕作条件。

经现场踏勘,结合地形地貌、当地村民意见以及项目投资资金,本次规划选择旱地相对成片以及整理条件较优的区域进行坡改梯。

项目区典型地块面积共计150公顷(含田坎),田坎采用土质田埂,选择田坎高H为0.99-1.5m,上游坡1:0.4,下游坡1:0.6-0.8,田埂顶宽0.3m,埂顶比田面高0.2m。

2.薄改厚项目区为丘陵地貌,丘坡顶部坡耕地含有紫色砂页岩,土层较薄,需要进行爆破,经过风化后形成耕作土层,才能改造为耕地。

据调查,旱地坡改梯区域约有6.10公顷(含田坎)耕地由于土层厚度太薄,需要进行爆破增厚土层。

爆破部位主要在山丘中上部,需采用松动爆破。

使土层厚度达到60cm的要求。

施工时,爆破漏斗深约1m,每炮炸药0.413kg、导火索长1m、火雷管1发。

显然,经风化后的表层和底层土较贫瘠,所以这部分土地应增施有机肥,有机与无机相结合,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尽快培育地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种植用养作物(如豆科、油菜、十字花科等),绿肥作物(如紫云英、紫粒笕等)。

3.荒草地坡改梯工程:为满足土地整理项目对新增耕地的要求,改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

项目区整理荒草地4.65公顷,荒草地坡改梯面积2.16公顷,荒草地坡改梯设计与旱地坡改梯设计相同,荒草地坡改梯施工程序除首先应清除杂草外,其余工序与旱地坡改梯施工程序相同。

根据荒草地坡改梯区域不同坡度,荒草地坡改梯工程量如表5-4。

显然,荒草地的表层和底层土较贫瘠,有机质含量、氮、磷、钾肥很低,所以这部分土地应加大地力培肥,增施有机肥,有机与无机相结合,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尽快培育地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种植用养作物(如豆科、油菜、十字花科等),绿肥作物(如紫云英、紫粒笕等)。

4.水田小并大、归并田土坎田块小变大工程量计算方法:待归并的田块面积为S1、S2、……、Sn ,高程(若田面平坦,则为有代表性的一点的高程,若田面有均匀坡度,则为平均高程)分别为H1、H2、……、Hn 。

设平整后的田面高程为Ha ,则各田块的挖填高度为:H1-Ha 、H2-Ha 、……、Hn -Ha 。

根据土方平衡原则,填挖方量总和应等于零,即:S1(H1-Ha )+ S2(H2-Ha )+……+ Sn (Hn -Ha )=0n n n a S S S H S H S H S H ++++++= 212211平整后的田面高程Ha 计算出来后,即可逐个求出各田块的填高或挖深值,并计算出土方量。

根据地面坡度不同,提出不同田面宽度。

水田小并大,归并田田坎基本原则是:筑埂高不超过 1.0m ,制埂间距按不同坡度设置。

田埂设置:一是土埂,埂顶宽30cm ,上游埂高30cm ,田坎设计外侧坡为60˚,内侧坡为70˚,顺埂方向长每100m 制1埂。

工序是剥离表土(厚0.25m ),平整土地,回填表土。

小田并为大田,归并田田坎面积70公顷。

五.施工技术要求。

1、坡改梯流程:(1)梯田定线:1)在准备坡改梯区域,在其正中(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条中轴线;2)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田的特点;3)从各台梯田的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段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施工线;4)如地形复杂处,可据大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有的为保持田面等宽,需适当调整埂线位置。

(2)修筑田埂1)沿埂线位置先对筑埂区进行清理,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

2)旱地坡改梯田埂采用土埂;荒草地坡改梯均用石埂干砌进行修筑,且最下一层石埂应深入田面以下30cm;(3)表土剥离:将田块田面表土取起,厚约20cm,推倒指定地点堆放。

(4)修平田面1)在同一田面进行挖填方平衡,将挖方区域的土运至填方区域,逐台处理,以节省工效;2)田面平整后,检查田面是否达到水平,本项目田面设计纵坡比降为1/300,便于梯田的排水;3)田背面布置背沟,便于排水。

(5)表土(客土)回填将先期剥离的20cm表土均匀铺至已修平的台面。

若不足则还需就近寻找客土进行回填。

如需进行松土爆破,则先剥离表土20cm,将其运至一指定区域,而后进行爆破,厚度取60cm,待爆破完成土层风化完毕,再依次按以上5步进行。

其中爆破松土程序如下:用推土机揭表土,铲草皮,露出底土和石骨基层:选用220V、1000W电钻机(或手风钻)配1~2m长的螺旋式钻杆打炮眼;掏净炮眼洞底的泥沙和积水,因岩司药量,封口堵塞炮眼;放警戒线,起炮,起爆。

2、水田小并大、归并田土坎流程:(1)拆除田埂,将拟进行田块归并的田块内田埂拆除,运到指定地点堆放;(2)表土剥离,将拟进行田块归并的田块田表面取起,推倒指定地点堆放。

(3)修筑田埂1)田埂须用生土填筑,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2)修筑时须分层夯实。

(4)修平田面:将平整前集中的表层熟土(或耕作层客土)均匀摊铺于平整后的田块表层,对平整完成后的田地进行翻耕,对局部超高或超低的部位进行松土平整操作。

1)将挖方区域的土运至填方区域,以节省工效;2)回填表土,均匀铺好;田面平整后,检查田面是否达到水平,田面高差应在±3cm以内。

第二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3、《灌溉与排水高差设计规范》GB/50288-99;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5、《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二、设计原则1、设计灌溉保证率为P=80%;2、项目区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3、项目区渠系采用灌排相结合的方式。

三、基础资料1、**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2、**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图四、主要建筑物设计本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共布置有新建斗渠6条,总长为10001m,新建项目外渠道1条,长345m,新建农渠8条,总长度3457m,整治山坪塘20口,新修山坪塘1口,新修4条排水沟,总长2468m,整治泄洪沟4条,长407m,布置斗渠涵管18处;排水沟设置涵管2处;布置分水口28处,田间进水管150处。

1、斗渠项目区内新建斗渠6条,渠道采用预制C30砼U型槽,渠道根据灌溉面积大小,确定灌溉流量,由灌溉流量和地形坡度确定U型槽的尺寸分别为U70、U60、U50,总长为10001m。

新建项目外渠道1条,长345m,确定U型槽的尺寸为U70。

2、农渠本标段共新建农渠8条,渠道采用预制C30砼U型槽,渠道根据灌溉面积大小,确定灌溉流量,由灌溉流量和地形坡度确定U型槽的尺寸为U30,渠道总长为3457m。

3、排水沟本标段共新建排水沟4条,断面为矩形,采用25cm厚M7.5浆砌条石衬砌,总长2468m,底宽60cm,渠深60cm。

4、泄洪沟本标段整治泄洪沟1条,断面为梯形,采用30cm厚M7.5浆砌条石衬砌,总长407m,底宽100cm,渠深150cm,坡比为1:0.75。

5、整治山坪塘根据项目区水田分布和水资源情况分析调查,为满足灌溉需求需对20口山坪塘进行整治,整治内容主要包括塘内清理整形,内外护坡、坝顶整治、清淤等。

先在原坝体高程的基础上把坝高增加到3.5m,然后将上游坝面人工整平,在整平坡面的基础上再进行浆砌块石砌筑,坝坡上游面采用M7.5浆砌块石,厚30cm,坡脚设齿墙,深100cm,宽50cm;在坝体下游坡脚设粗砂反滤体。

6、新建山坪塘根据项目区内水田布置和水资源情况分析调查,需新建山坪塘2口,1#位于观塘村7队,2#位于观塘村徐家坡。

新建山平塘坝坡上游面采用M7.5浆砌块石,厚30cm,坡脚设齿墙,深100cm,宽50cm;在坝体下游坡脚设粗砂反滤体。

坝下设C25砼放水管,管径50cm,在上游边的基础上设台阶式涵卧管,下部与放水管连接。

为加强对排水管放水的控制,在排水管上方加盖砼圆盖,圆盖呈上大下小的锲形,并设钢筋挂钩,放水时启用。

在对应放水管上方一侧的坝面上开设砼矩形槽溢洪道,口宽400cm,深40cm。

放水管和溢洪道出口均与下游灌排沟连接,溢洪道出口设消力池。

7、蓄水池本项目区共布置圆形蓄水池120口,蓄水池采用圆形结构,容积为100m3,直径6.76m,高2.8m。

池壁用M7.5浆砌砖,池底用C15砼现浇。

池内设砼台阶,方便农民取水和维修。

在池顶布置防护栏,在水池侧布置一条引水渠和一口沉沙池,用来聚集坡面汇流和沉沙,引渠长50m,采用C25砼U型断面;沉沙池容积1.5m3,临蓄水池布置,长方形,用M7.5浆砌砖,全区共修建引水渠长6.0km,修建沉沙池120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