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及其练习题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知识归纳和习题巩固复习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初二物(9)【基础整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科学家研究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但是分到一定程度后,物质的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我们定义:称作为分子。
2.分子很小,他的直径(数量级)一般为m,18g水含有的分子数达6×1023个,这又说明一般物体的分子数量很多。
3.大量实验事实证明:物质的分子一直处于中;组织物质的分子和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4.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
5.质子带电,中子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的,即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6.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1897年发现了电子,1919年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后来人们又先后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7.地球所处的星系叫做太阳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星,星绕着太阳运动,卫星绕着星运动。
8.古代的人们主要是通过肉眼来观察星空的,绘制了星图,命名了许多星座,并以托勒密为代表,建立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哥白尼等发动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创立了“日心说”——即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自牛顿创立了理论后,人们对天体的运动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9.我们把定义为一个天文单位,记作AU ;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作为一,记作。
10.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
可以说,宇宙是由无数个星球组成的天体系统,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
【课堂导练】1.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银,说明,水银很难被压缩,说明;鸭蛋放入盐水中变咸,说明。
2.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 m。
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只有0.1mm,就合nm。
3.打足气的篮球,放在家里几个星期后,再拿出来时会发现篮球的气已经不那么“足”了,请从物理的角度说明其中的原因。
4.原子核带电,电子带电,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力吸引作用下,在核外绕核运动,原子的这种结构称为结构。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练习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物质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分子间有;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分子间不仅存在,而且还存在。
1.保持物质化学的性质的微粒叫做,一般分子的直径大小为 _____ 。
2.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C.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很热闹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飞舞4.下面不能说明关分子运动的事例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B.酒瓶盖打开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C.用盐水腌鸭鸭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可分的,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B.有人认为物质是可以无限制细分的,不管如何细分,其化学性质均不会发生变化C.用人的肉眼和高倍的超级显微镜都能观察到分子的结构D.分子间有时只存在着吸引力,有时只存在着斥力6.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阳光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C.扫地时地面扬起的灰尘D.防治“SARS”时,喷洒的消毒水味道刺鼻7.如图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A.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物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8.打碎的玻璃靠在一起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C.玻璃表面太光滑D.碎片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二、静电现象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两类:和。
中考物理复习--从粒子到宇宙

5.我们知道,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 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6.如图7-6所示,“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两块透 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 长长的“液桥”,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B ) A. 水分子间有空隙 B. 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 水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 水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B.图乙:抽去玻璃隔板,两瓶气体逐渐混合均匀,是因为 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图丙:摩擦过的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异名磁极相互 吸引
D.图丁:红墨水在冷水中颜色变化得慢些,说明扩散快慢 与温度有关
考点三 宇宙的结构系统 【典型例题】 当我们乘座在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中时,往往会发 现鸣着汽笛迎面驶过的另一辆车的汽笛声听起来是 由____变____,这种现象叫声音的_____ 效应。 光同高样也会低产生这种效应,当一个星多系普离勒我们远去 时,它的谱线波长也会变 ,这种现象叫谱线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中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对物质分子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3)知道物质分子是不断在运动的; (4)知道物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知识梳理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 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m.分子间有空隙. (2)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 规则运动越剧烈.
。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长离我们而去。
【 明红你思移的维观点点拨?】你知道宇宙是从何而来的吗。?哪些现象能证
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
【拓展变式】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 来的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C.汤姆生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太阳是恒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
初二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详细知识点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注:人眼分辨、看清物体的大小大于等于0.1mm一、走进分子世界1、认识微观结构的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这种猜想,再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2、分子:科学家提出物质由分子组成,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叫做分子。
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圆球形,则它的直径为10-10m的数量级3、物质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要点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证据一: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解释:混合后水分子进入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了,酒精分子进入水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体积变小了证据二:用力在固态物体上打一下,在物体的表面上会出现一个凹坑②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证据一:抽调玻璃板后几分钟,上面的空瓶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碳,下面瓶中的二氧化碳变淡,说明二氧化碳的分子运动到上面,空气分子运动到下面。
解释:气体分子在不停无规则运动。
(二氧化碳呈棕红色)证据二:放置几天后,水和硫酸铜的分界面变模糊,一个月后,分界面消失,整个量筒里全部变为蓝色,说明硫酸铜分子跑到分子空隙中去,水分子运动到硫酸铜分子空隙中去。
解释:液体分子在不停无规则运动。
(硫酸铜呈蓝色)证据三:五年后打开一看,黄金中有灰色的铅,铅中有黄色的金,说明金分子运动到铅中,铅分子运动到金中Ps:扩散现象定义: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分子间有空隙性质一: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证据:可以看到热水先红性质二:在同样条件下,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扩散较慢,固体扩散最慢,间接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大,液体其次,固体最小注:灰尘等小颗粒物质的运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Ps:布朗运动指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小颗粒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出现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如何加快布朗运动?①增加水温②使微粒体积更小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证据一:物质有分子组成,分子又在不停运动中,为何物体不是散沙?而有一定体积?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把分子吸住了,使它不能到处乱跑。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填空题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 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说明_____ ____________。
2.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分子是由组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比如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
3. 用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
带电物体能够轻小物体。
4.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的。
5、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选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和。
6.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7. 气体分子容易压缩,表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气体分子可在空间里到处移动,充满整个容器,气体是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的。
8.在长度单位中,光年的单位最大,0.5光年大约= m;一些电子芯片的直径大约为0.2nm,相当于km。
9.什么是分子,有人提出以下三点看法,请将其中任意一处错误的地方改正:①分子就是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粒子;②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小粉末;③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核组成。
改正:10.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请任选两位,在横线上写出他们名字及主要贡献。
如下图:查德威克卢瑟福盖尔曼汤姆逊;二、选择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铜的密度是8.9×10 3 kg / m3 ,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10 3 kg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12.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时,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D、用量筒“量”出0.2 Kg的酒精13.下列关于“海陆风”形成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B、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C、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D、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缘故1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泡在水里的一块冰糖,过几天后不见了B.酒瓶盖打开后,周围能闻到酒精的气味C.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菌在活动D.墙角放煤的地方,时间长了,墙壁里面会变黑了15. 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图所示装置是说明气体与液体间能够相互进入对方B. b图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 c图说明压缩气体能增大分子间吸引力D. d图中试管内的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更激烈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原子核B.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C.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D.1961年盖尔曼提出了层子的设想17. 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B.宇宙是方形的C.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18..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20.下列属于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 )A.微米B.千米C.光年D.千克三、实验与探究21.如图3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b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完整版)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及其练习题

恩施教育初中粒子到宇宙专题训练讲解指导老师:谭力上课时间:2015.3.22 学员姓名:施禹轩知识内容知识点:10.1 认识分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力和斥力力。
2、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合0.1 nm。
(一般的显微镜看不到,可以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知识点: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证据: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固体分子:樟脑变小证据:分子运动液体分子:水蒸发气体分子:闻到香味3、分子间不仅存在引力,而且还存在斥力证据:引力:铅块挤压吸引;拉断铁丝比棉线难;两滴水银靠近会自动结合成一滴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4、解释固、液、气的性质物质状态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特征固小大有体积,有形状液大小有体积,无形状气很大很小无体积,无形状分子动理论: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由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知识点:10.3 “解剖”原子1、大多数分子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比分子小)。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2、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3、质子和中子是由原子核构成的。
4、汤姆孙发现电子,提出“枣糕模型”(原子像一个实心球体,均与分布着带正电的粒子,电子镶嵌其中,犹如糕中的枣儿);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中间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它只占有极小的体积,却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在核外较大空间绕核高速旋转)。
5、(夸克、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分子、物质、物体间的联系1知识点:10.4 飞出地球1、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__太阳_ 系中的普通一员,而太阳又是___银河__ _系中数以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精选训练(解析版)

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精选训练(解析版)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选择题。
1.(2023•临川区校级一模)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答案】B。
【解答】解: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是由于气体分子间隔随着压力的变大而减小,证明了分子间有间隔,故A正确;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是因为破碎后的玻璃碎片间的分子间隔已经远远超过了10倍的分子间隔,所以引力无法发挥作用,故B错误;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故D正确。
故选:B。
2.(2022•天宁区校级二模)原本不显电性的玻璃棒和丝绸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
由此可知,两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A.玻璃棒比丝绸的大B.丝绸的比玻璃的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答案】B。
【解答】解:原本不显电性的玻璃棒和丝绸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所以玻璃棒失去电子,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小,丝绸束缚电子的本领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思明区校级模拟)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答案】D。
【解答】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绕核作高速旋转,与太阳系结构有相似性。
故选:D。
4.(2022•江阴市校级一模)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大的是质子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D.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答案】D。
【解答】解:A.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转,而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太阳也只是银河系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因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从原子结构上可知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大的是原子,故B错误;C.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C错误;D.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另一些物质组成的,说明原子是可分的,故D正确。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练习题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来解释的是A.早上小华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课间小英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下午小吴扫地时灰尘在课室飞舞D.中午小迪闻到华英饭堂传出的饭香2 .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盛有质量完全相等的水。
其中甲容器内的水温为80℃ 以上,乙容器内的水温在10℃ 左右。
现将两只盛水容器同时放入温度略低于0℃的恒温箱内。
关于两只容器内的水完全结成冰所需时间的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比甲先完成结冰B.甲比乙先完成结冰C.甲、乙同时完成结冰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 . 关于分子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是物质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C.分子是组成物质,并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分子是人们为了描述物质结构而想象出来的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4 . 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A.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C.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D.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5 . 如图所示,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用力把两铅块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B.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C.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D.注射器中含有乙醚蒸汽,用力推压活塞,注射器中出现液态乙醚6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下列各句诗词中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暗香来”不同的是A.移时风扬沙,人马俱失路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D.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7 .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B.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C.温度为0℃,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D.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得到了质子的物体带正电8 .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9 . 我们说步行上学的同学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路旁的房屋B.身边骑过的自行车C.并肩前行的同学D.迎面走来的行人1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B.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通过做功创造了电C.运汽油的汽车都有一条铁链子拖地,是为防止汽油因振动摩擦起电后引起爆炸.通过与地相连的铁链使油罐带的电荷导入地下,从而避免造成危害D.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里有大量的电荷11 . (2017•眉山卷)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摩擦后丝绸带正电荷C.金属箔带电是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D.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时,瞬间的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12 . 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C.b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D.a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1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的C.当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来获取核能的D.原子核是由质子与电子组成的14 . 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二、填空题15 . 在教室里用如图所示的喷壶喷洒药液时,先要用设置在喷壶上的打气筒向内打气,然后打开阀门,药液就会喷出.向壶内打气,目的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_____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喷洒药液后,在教室周围也能闻到药液的气味,这是由于_____所致.16 .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教育初中粒子到宇宙专题训练讲解指导老师:谭力上课时间:2015.3.22 学员姓名:施禹轩知识点:10.1 认识分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力和斥力力。
2、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合0.1 nm。
(一般的显微镜看不到,可以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知识点: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证据: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固体分子:樟脑变小证据:分子运动液体分子:水蒸发气体分子:闻到香味3、分子间不仅存在引力,而且还存在斥力证据:引力:铅块挤压吸引;拉断铁丝比棉线难;两滴水银靠近会自动结合成一滴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4、解释固、液、气的性质物质状态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特征固小大有体积,有形状液大小有体积,无形状气很大很小无体积,无形状分子动理论: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由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知识点:10.3 “解剖”原子1、大多数分子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比分子小)。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2、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3、质子和中子是由原子核构成的。
4、汤姆孙发现电子,提出“枣糕模型”(原子像一个实心球体,均与分布着带正电的粒子,电子镶嵌其中,犹如糕中的枣儿);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中间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它只占有极小的体积,却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在核外较大空间绕核高速旋转)。
5、(夸克、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分子、物质、物体间的联系知识点:10.4 飞出地球1、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__太阳_ 系中的普通一员,而太阳又是___银河__ _系中数以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
2、光年是指光一年所经历的路程,它是长度单位3、托勒玫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4、第一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大小为7.9km/s (圆形轨道)第二宇宙速度:也叫脱离速度速度大于7.9km/s 而小于11.2km/s (椭圆轨道)脱离地球束缚第三宇宙速度:也叫逃逸速度速度大于或等于16.7km/s 逃离太阳系知识点:10.5 宇宙深处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银河系的尺度:1.0×105l.y.(光年) 银河系由3000多颗恒星形成巨大星系。
现在的观测能达到 3.0×1010l.y.的范围。
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太阳),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着的,每个恒星都有它的诞生、成长和衰亡的过程。
【典型例题讲练】【例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C)A.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例2】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变式练习】一般固体压缩很困难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固体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例3】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带负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旋转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变式练习】下列氢原子的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A )【例4】(无锡)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D)【例5】(镇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C)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很小【例6】(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B)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C.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例7】(苏州)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C)A.烟雾弥漫B.雪花飞舞C.香气扑鼻D.尘土飞扬课堂练习: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引力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斥力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变小___,说明__分子间存在间隙___。
2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情”,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情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
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出的芳香油___分子运动_____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上升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隔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如图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5. 最近学校门口增添许多小吃摊点,还有几家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扩散 ___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加快__ __。
6.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物理解释正确的是(C)A.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B.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凝华现象C.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D.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7.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引力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斥力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变小_____,说明_分子存在间隙_____。
【链接中考】1、(11·泰州)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在所有公共场所完全禁烟.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吸烟,室内的人就很容易闻到烟味,这表明( A)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有斥力2、(11·株洲)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B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间隙3、(11·牡丹江)端午浓情,粽叶飘香。
煮粽子时,小琼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扩散_____现象。
吃粽子时,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__分子间存在引力______。
4(11·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C)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课后巩固:1、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了,它说明了( D)A、分子有一定大小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C、分子有一定质量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世纪末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
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模型。
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D)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3、下面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事例是(A)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B、酒瓶盖打开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C、用盐水腌鸭鸭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不会发生运动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保持静止C、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分子间总存在斥力和引力,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5、下列各种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B)A、气体容易压缩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C、铁棒被折断后很难再合在一起D、气体会无限扩散开6、打碎的玻璃靠在一起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D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C、玻璃表面太光滑D、碎片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7、下列属于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 C )A、微米B、千米C、光年D、千克8、(盐城)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 A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9、(扬州)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C )A.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10、(淮安)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引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