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指南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国家对于发展农业产业强镇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重视。
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对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是怎样的呢?1. 申报流程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首先需要进行村级申报。
村级申报主要包括组织申报材料、审核备案、公示和报送上级主管部门等步骤。
村级申报材料包括村情况介绍、产业发展情况、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村民生产生活状况等内容。
审核备案由乡镇主管部门负责,经审核合格后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后报送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将申报材料报送上级部门进行评审,最终确定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2. 认定标准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基础、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
产业发展规模是指农业产业总产值、主导产业产值占比、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等。
产业发展水平主要包括农业科技、生产方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
产业发展基础考察当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交通设施等情况。
农民收入水平是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
综合考察以上各项指标,最终确定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认定名单。
个人观点与理解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申报流程和认定标准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关注,也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制和保障。
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可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进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
各地应充分认识到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申报工作,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当地农民谋福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总结回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是一个相对严格且闭环的程序。
需要从村级申报开始,逐级审核备案,并最终经过国家主管部门评审认定。
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基础、农民收入水平等多个方面。
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认定申报材料

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认定申报材料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是指在农业发展中具有较高竞争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农村集聚地和农业特色优势地区,是国家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各地需要进行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的认定和申报工作。
下面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材料的主要内容,供参考:一、基本情况介绍1.农业产业强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在地区、面积、人口等。
2.农业产业强镇的资源与优势,包括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特色产业等。
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1.农业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包括过去几年的发展概况和重要成就。
2.农业产业的规模和结构,包括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养殖场数量等。
3.农业产业的市场状况,包括主要产品的销售渠道、市场份额等。
4.农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情况,包括科研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
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1.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包括未来几年的产值、收益等规划目标。
2.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包括重点支持的农产品、农业加工业等。
3.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包括各类扶持政策、财政支持等。
四、支持条件和能力1.农业产业强镇的支持条件,包括政府支持力度、金融支持等。
2.农业产业强镇的发展能力,包括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能力等。
五、农业产业强镇的管理与服务1.农业产业强镇的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部门、农业合作社等。
2.农业产业强镇的服务保障,包括农业机械、农业标准化等。
六、农业产业强镇的发展潜力和威胁1.农业产业强镇的发展潜力,包括未来发展的动力和前景。
2.农业产业强镇的威胁,包括市场竞争、自然灾害等。
以上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认定申报材料的主要内容,申报材料需要真实、完整地反映农业产业强镇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
同时,各地在实际申报过程中可能会有所不同的要求,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工作的内容,标准及程序

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工作的内容,标准及程序一,认定内容与标准1,主导产业地位突出项目建设镇(乡)以优化品种强基地,以前延后展建链条,培育体系完整、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产业链,实现整镇(乡)推进。
原料基地水平提高,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改造,建成一批优质高效、集中连片的原料生产基地,优质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增强。
加工物流配套完善,建成加工车间、仓储设施、集配中心、产地市场等,主导产业实现“生产+加工+营销+体验”一体化发展,产业链条有效延长、产业功能积极拓展。
主导产业产值占比提升,东、中、西部地区2019年镇域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到6亿元、4亿元、1亿元以上,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占镇域农业产值的50%,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业链条深度融合。
项目建设镇(乡)打造融合载体,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和城乡融合。
融合业态类型丰富,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交叉重组,催生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联农带农机制完善,通过折股量化、利益分红、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积极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户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农民收入增加明显,主导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就业的主要途径,2019年镇域农民收入较2017年增长20%以上。
城乡要素渗透融合,镇(乡)聚集城乡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改造提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休闲观光、电商物流的设施装备,构建连接工农、打通城乡的产业体系。
3,产业融合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项目建设镇(乡)通过“扶”,提升家庭农场、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主体经营水平。
通过“引”,对接产业主体、采购商和电商平台。
通过“留”,发挥主体和在乡能人优势,形成乡村产业队伍梯队。
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聚焦主导产业,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成为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对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主要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负责,同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落实。
一般来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认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发展情况: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情况等。
2. 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农村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农民生活水平等。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4. 农村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5. 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乡村特色产业等。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申报流程一般分为申报、评审、公示和认定等步骤。
具体而言,申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申报阶段:申报材料准备和提交。
2. 评审阶段: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评定。
3. 公示阶段:公示申报材料,接受社会监督。
4. 认定阶段:国家相关部委根据评审结果进行认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标准和流程建议申报者结合当地相关部门的文件进行了解。
了解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对于相关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相关政策和要求,申报者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申报流程与认定标准有着自己的一些个人理解和观点。
我认为,在推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各地区相关部门和农业产业主体的共同努力。
产业强镇认定申请书

我镇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向贵部申请认定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以下是我镇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敬请予以审查。
一、基本情况我镇位于XX省XX市XX县,总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万亩,下辖XX个行政村,总人口XX万人。
我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
二、产业发展现状1. 主导产业明确:我镇以XX为主导产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产品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
2. 产业链条完善:我镇已形成了从种植、加工、销售到品牌建设的完整产业链条,产业链条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物流、服务等各个环节。
3. 产业规模壮大:近年来,我镇XX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产值逐年提升,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4. 产业品牌建设:我镇积极打造区域特色品牌,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产业论坛等活动,提高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农民增收显著:我镇通过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贫困人口脱贫率显著提高。
三、未来规划1.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XX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
2.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业装备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加强品牌建设:继续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
4. 推进产城融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5.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产业带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我镇具备发展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的潜力。
恳请贵部予以认定,为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敬请领导审阅,期待回复。
此致敬礼!XX镇人民政府申请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申请表【模板】

推荐意见
(县级财政部门)
推荐意见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意见)
推荐单位
(省级财政部门)
(如有,请附证明材料并扫描附后)
□有 □无
县级相关支持政策情况
(附证明材料)
乡镇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县级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主导产业
基本情况
(300字以内)
产业融合
发展情况
(300字以内)
联农带农机制
(300字以内)
支持内容及
资金测算
申请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推荐意见
龙头企业数量(个)
(附证明材料)
国家级个
省 级个
地市级个
主要农产品获得绿色
食品、有机食品或者
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情况
(附证明材料)
绿色食品认证 □有 □无
(如有:有个,产品名称:)
有机食品认证 □有 □无
(如有:有个,产品名称:)
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 □有 □无
(如有:有个,产品名称:)
有无编制镇域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附件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申请表
(样式)
镇(乡)名称
省(区、市)县(市、区)
镇(乡)
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镇域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情况
(万人)
农业主导产业
1.
2.
2020年农业产值
(亿元)
主导产业产值(亿元)
1.
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
产值(亿元)
2.
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
镇域内农业产业化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项,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依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号),现发布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扶持范围和重点(一)扶持范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的项目范围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一般安排在农业综合开发县。
(二)扶持重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糖料、棉花、蔬菜、畜禽、名优经济林(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水产等。
各省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扶持重点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结合本省实际,确定重点扶持的优势农产品产业。
重点扶持产业之外的中成药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纺织深加工以及深海养殖、捕捞等项目一般不予扶持。
三、扶持对象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扶持方式和相关政策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辽宁、大连、上海、江苏、浙江、宁波、福建、山东、青岛、广东个省、市)中央财政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以上用于贷款贴息项目,%以下用于财政补助项目。
泗阳县2020年农业产业富民项目申报指南(2020)

泗阳县2020年农业产业富民项目申报指南(2020)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 2019 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资金2020年部分省级专项预拨资金的通知》(苏财农〔2019〕9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泗阳县2020年农业产业富民项目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对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培育和引进,大力扶持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经营模式优的农业项目。
现将申报的主要要求公告如下:一、项目申报原则充分发挥产业富民项目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和培育有实力的农业主体。
集中财力支持农业主体产业发展平台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县域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并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共享机制,项目主体在享受财政资金扶持的同时,积极带动强村富民。
二、项目申报条件围绕符合全省“八大千亿级”、全市“六大百亿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且符合泗阳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的工厂化食用菌、设施果蔬、果蔬加工、设施花卉园艺等项目进行选项。
1.各农业主体进行项目申报时,须符合以下条件:(1)达到我县农业重大项目“345”培育工程中任一标准的农业产业项目,即:经营主体一年内已投资或者有能力投资达3000万元以上;或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连栋温室40000平方米以上;或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2)列为2019年、2020年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的项目。
2.项目投资估算合理,建设方案可行,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并高于财政扶持额度。
3.项目建设需符合市级农业重大项目验收标准。
4.申报的项目没有获得过其他财政资金奖补。
5.项目须于2020年10月底前,完成计划总投资的60%,年内全面完成计划总投资。
6.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带动富民作用较强,项目实施前5年,项目主体每年支付项目财政总补助金额的5%给相关乡镇村居。
三、资金支持环节1.支持项目主体厂房、车间、仓储、冷链、温室等生产设施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申报主体
与2019年不同,2020年明确县级政府为申报主体,镇(乡)政府为实施主体。
2、截止期限
受疫情影响,2020年申报工作时间反而少于2019年,时间紧,任务重。
2020年,为3月20日。
(文件出台时间2月12日,共计38天)2019年,为4月26日。
(文件出台时间3月15日,共计42天)
3、申报审查备案部门
由于相关职能下放,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和财政部门是最直接的认定部门。
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申报工作由各省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统筹安排,组织申报遴选工作,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对各省推荐的农业产业强镇及相关材料进行复核,通过复核后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公示后批准启动建设;而2019年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即各省农业农村、财政部门根据名额控制指标,按规范程序遴选确定后,向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荐拟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的名单,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对各省推荐的农业产业强镇组织审查备案。
4、创建数量
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数量为270个,长三角地区共33个,包括上海1个,江苏12个,浙江8个,安徽12个。
需要注意:
1.计划单列市计入省级数量指标,不单独安排;
2.每个县每年推荐数量不超过1个;
3.2018年、2019年批准实施的县不再申报相同主导产业的乡镇(国家级贫困县除外);
4.城关镇、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镇(乡)不列入推荐范围。
5、主要建设内容
两个新增,两个不符合要求一票否决1-2个农业主导产业,产业链齐全,品牌效应好(2020年新增);
吸引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创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2020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主体(一票否决);助力脱贫攻坚(一票否决)。
6、主要建设条件
制定规划:县镇两级人民政府积极主动布局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制定了农业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无规划一票否决)
明确主导产业:东、中、西部地区镇域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亿元、1.5亿元、1亿元以上(国家级贫困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放宽为0.3亿元以上)。
与2019年不同的是,本次培育的主导产业要落实到具体品种类型(如涪城麦冬、秭归脐橙等),不得笼统地将粮食、水果、畜禽、水产等综合性行业作为主导产业,不得将休闲农业作为主导产业。
2018—2019年创建比较集中的茶叶、花卉苗木等产业,原则上暂不列为2020年支持对象。
产业融合发展:东、中、西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分别达到2∶1、1.8∶1、1.6∶1以上(对国家级贫困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及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不作要求)。
产业布局合理:与2019年仅对农业产业布局作出要求不同,2020年明确农业与农村协同发展,要求主导产业与当地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区位等相匹配,发展功能定位准确,镇域公共基础设施完备,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同步推进。
联动带农机制:与2019年不同,不再要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所在县域平均水平10%以上,对申报主体更加温和。
7、申报流程
一是申报指标下达。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按照相关因素测算下达各省申报建设的数量指标。
二是申报材料填写。
各省农业农村、财政部门根据建设条件和申报数量,公开组织申报。
申报建设的县(市)要认真填写《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申报表》,撰写实施方案等材料。
三是组织遴选上报。
各省根据申报情况组织遴选,择优推荐开展建设的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各省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须以农计财文联合提交推荐函,并于3月20日前将推荐函、申报表、实施方案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汇编成册,报送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
四是审查公布名单。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对照建设条件,对各省推荐的农业产业强镇及相关材料进行复核,通过复核后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公示后批准启动建设。
未通过复核的,减少建设数量,不再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