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原理及资料..

合集下载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煤气发生炉是一种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装置,它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煤气发生炉通过热解固体燃料,生成可燃气体,这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供给燃气发动机、工业锅炉等设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首先,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基于固体燃料的热解反应。

在煤气发生炉内,固体燃料(如煤、木材等)经过加热后,发生热解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和残留的固体炭。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干馏和气化两个阶段。

在干馏阶段,固体燃料受热分解,生成挥发分和固体炭;在气化阶段,挥发分在高温下与空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气体。

其次,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涉及热传导和热解反应。

煤气发生炉内部通过供给燃料和氧气、控制温度和压力等方式,实现固体燃料的热解反应。

炉内的高温环境有利于固体燃料的热解,同时热传导也起着重要作用。

炉壁和炉料之间的热传导有助于维持炉内高温,促进热解反应的进行。

再次,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涉及气体的净化和利用。

在煤气发生炉产生的可燃气体中,可能含有一定的杂质和灰尘,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常见的净化方法包括除尘、脱硫、脱氮等。

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可燃气体可以作为燃料供给燃气发动机、工业锅炉等设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最后,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还涉及炉内温度、压力、气流等参数的控制。

在煤气发生炉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燃料供给、氧气供给、炉内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实现煤气的稳定产生和净化处理,确保炉内反应的顺利进行。

总之,煤气发生炉是一种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固体燃料的热解反应。

通过热解固体燃料,煤气发生炉可以产生可燃气体,经过净化处理后可以作为燃料供给各种设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煤气发生炉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炉内温度、压力、气流等参数,确保煤气的稳定产生和净化处理。

这就是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原理及资料

煤气发生炉原理及资料

煤气发生炉原理及环保情况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及环保情况郑州中远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一、煤气发生炉的发展概况煤气化技术应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传统的煤炭气化炉设备庞大、结构复杂。

主要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把煤气化后,经过洗涤、降温、脱硫、加压存储,然后并网使用。

由于这些中间环节,使得煤炭气化的成本大大增加,其价格与天然气价格相当。

因此,尽管有已有百余年的应用,但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煤炭气化技术在工业上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应用。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的加重及世界各国强制性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大力推行,使得人们特别是能耗大户急于寻求更为廉价且较为干净的能源来取代石油、天然气及电能。

于是煤炭的干净化使用特别是煤炭气化的研究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了满足现在工业用户的要求,近年来,煤气化炉向小型化、简单化、生产低成本方向发展,取消了除尘、降温、脱硫、洗涤、加压储存等中间环节,煤炭气化向现场生产现场使用方向发展,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及其操作环节。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广大工业用户的使用要求,也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

小型煤气炉在工业加热方面得到了全面的使用,其节能环保效果及加热性能得到了广大工业用户的肯定。

二、煤气发生炉的造气原理煤的气化是一个在高温条件下借气化剂的化学作用将固体碳转化为可燃气体的热化学过程。

根据煤气发生炉内所进行的气化过程特点,可将煤层自上而下地分为干燥带、干馏带、还原带、氧化带和灰层。

在干燥和干馏带中,煤受到高温炉气的加热而放出水分和挥发分,剩下的焦碳在还原带和氧化带中进行气化反应。

(1)氧化层:碳被气化剂中的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煤气的热化学反应所需的热量靠此来维持。

氧化层温度一般维持在1100~1250℃,这决定于原料煤灰熔点的高低。

(1)C+O2 = CO2+408861 KJ(2)2C+O2 = 2CO2+246447 KJ(3)2CO+O2 = 2CO2+571275 KJ(2)还原层:还原层是生成主要可燃气体的区域,二氧化碳与灼热碳起作用,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产可燃的一氧化碳;水蒸气与灼热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成可燃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

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

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煤气发生炉是一种用于生产合成气的设备,其主要原理是将燃料(通常是煤、木材或其他有机物)在缺氧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热解,产生一种含有可燃气体和一些有害气体的混合气体。

这种气体可以被进一步处理成合成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和能源供应。

在使用煤气发生炉进行合成气生产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在本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炉体结构、操作要点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1. 工作原理煤气发生炉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缺氧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将燃料在高温下分解成气体。

具体来说,当燃料进入炉膛时,先经过预热的反应器内,接着燃料在干燥炉中进行脱水处理,随后由焙烧段进入热解器进行高温分解,产生一种含有可燃气体和一些有害气体的混合气体。

最后,由于燃料与空气的燃烧反应,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质被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

2. 炉体结构煤气发生炉的炉体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预热器、干燥炉、焙烧段和热解器。

在使用许多煤气发生炉时,还会增加煤气净化装置和煤气储存罐等辅助设备。

预热器是炉体结构中的第一个部分,用于预热和热解固体燃料。

在预热器中,燃料被逐渐升温,并在炉体内的高温下分解成气体。

燃料在预热过程中会先与发生炉内的燃烧气体进行热交换,因此能够充分利用燃料中的热能。

干燥炉是炉体结构中的第二个部分,用于将燃料中的水分蒸发。

燃料在干燥炉中暴露于高温、低氧的环境中,使其逐渐脱水并分解成气体。

焙烧段是炉体结构中的第三个部分,其作用是将经过干燥处理的燃料进一步热解,产生含有可燃气体和一些有害气体的混合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在干燥炉中蒸发的水分被逐渐分解,燃料中的碳和其他元素会形成含有炭黑的灰渣,减小了灰份的含量。

热解器是炉体结构中的第四个部分,用于进一步分解焙烧段中产生的混合气体。

在热解器中,混合气体通过难燃性材料的各种感应和热交换表面,让大部分可燃气体完全热分解成燃烧气体。

3. 操作要点在操作煤气发生炉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点:(1)炉体内部的温度和气流状态应该保持充足的供氧,并逐步增加进风速度和更换进风量。

煤气发生炉原理

煤气发生炉原理

煤气发生炉主要工艺煤炭气化是水蒸气和空气混合形成的气化剂流经高温固定燃烧床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

气化剂中所含的氧和蒸汽与燃料中的碳反应,生成了含有CO, CO2, H2, CH4, C2H4, N2等多成分的发生炉煤气。

其中CO, H2, CH4, CmHn为可燃气体。

冷净发生炉煤气固体原料煤从煤气发生炉顶部加入,随煤气炉的运行向下移动,在与从炉底进入的气化剂(空气、蒸汽)逆流相遇的同时,受炉底燃料层高温气体加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粗煤气(即热煤气),温度约450-550℃,经双竖管降温洗涤后煤气温度降至80℃左右,由电捕焦油器捕焦油。

然后再经过洗涤塔二次洗涤降温煤气温度达到35-40℃,清洗净化的混合发生炉煤气称为冷发生炉煤气。

湿法脱硫工艺经除尘、降温、脱焦油后的煤气从脱硫塔下部进入脱硫塔,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溶液逆流接触,脱除煤气中的H2S。

出脱硫塔的发生炉煤气经捕滴器分离后送出脱硫工段。

吸收H2S后的脱硫富液,从脱硫塔底部排出后,进入富液槽。

由再生泵升压,经喷射器喷入再生槽,在槽内进行再生。

再生后的贫液经贫液槽和贫液泵送至脱硫塔。

从喷射再生槽中浮出来的硫泡沫自流至硫泡沫槽。

由硫泡沫泵送到高位硫泡沫槽,经加热后流入熔硫釜中进行熔硫。

硫磺膏从熔硫釜中流出,入模后铸成固体硫磺。

湿法脱硫工艺有ADA法、栲胶脱硫法等。

一般采用栲胶法,其主要是利用天然栲胶中的多羟基芳烃化合物所存在的酚式及醌式结构互变,再利用偏矾酸钠进行氧化还原来实现的。

热发生炉煤气固体原料煤从煤气发生炉顶部加入,随煤气炉的运行向下移动,在与从炉底进入的气化剂(空气、蒸汽)逆流相遇的同时,受炉底燃料层高温气体加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粗煤气(即热煤气),温度约450-550℃,经除尘后直接供燃烧设备使用。

仅经粗除尘而未清洗净化的混合发生炉煤气称为热发生炉煤气。

两段炉热脱焦油煤气化工艺将40~60mm的固体原料煤通过提升设备提升到储煤仓,由程序控制的给煤设备将煤加入到两段炉内。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是一种利用煤炭的热能来生成煤气供用户使用的设备。

它改变了古老的火炉取暖方式,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1.燃烧:将煤炭放入发生炉内部,产生的热量点燃煤炭,燃烧
后产生的热量可以把内部的水蒸发,将湿气蒸发成水蒸气,通过管道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产生蒸汽汽化的碳氢化合物,即煤气。

2.冷凝:煤气中多为碳氢化合物,热量被冷凝器所吸收,当温
度低于一定温度时,煤气中的水蒸气和有机物有机物会被凝结成液体,并向下排出冷凝器外。

3.净化:经过冷凝,煤气中剩余的有毒烧碱及少量的水蒸气、
汽油等碳氢化合物将从净化器中经历净化过程,最后经过滤器过滤,煤气将变成比较干净的煤气。

4.储存:最后,经过净化的煤气会被储存起来,供用户使用。

煤气发生炉是煤炭利用热能产生煤气,为我们提供便利的重要设备。

它具有简单易操作、易维护、经济实惠等特点,很受欢迎。

- 1 -。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是一种能够将固体煤炭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学反应,主要包括炉膛预热、干馏和气体化三个阶段。

首先,在炉膛预热阶段,煤气发生炉需要加热炉膛到一定温度。

通常会使用点火器或者预热器等设备来提供必要的热量,使炉膛内的温度达到煤气化反应需要的范围。

接下来,在干馏阶段,煤炭开始分解,并释放出一些揮发分,如挥发性有机物、水蒸气等。

这些挥发分在高温下分解形成气体状的产物,例如一氧化碳(CO)、氢气(H2)以及一些不
稳定的碳氢化合物。

最后,在气化阶段,这些产物由煤气化剂(通常是蒸汽、氧气或二氧化碳)与剩余煤炭反应,生成更多的一氧化碳和氢气。

同时,部分不稳定的碳氢化合物会进一步裂解,产生更多的可燃气体。

这些可燃气体会通过气体出口离开炉膛,成为可用于能源供应、化学产品合成等用途的煤气。

总结起来,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加热和化学反应来使固体煤炭分解并转化为可燃气体。

这个过程需要合适的温度、煤气化剂以及一系列反应来实现。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是一种用于生产合成气体的设备,它通过煤或其他碳质物质的热解过程,产生一种可燃气体,其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的核心是煤的热解反应,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

首先,煤气发生炉内部的煤气化过程是通过煤与空气或者氧气的反应来实现的。

当煤在高温下遇热分解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个过程称为煤气化。

煤气发生炉内部的煤气化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通常在800°C以上才能够有效进行。

因此,煤气发生炉内部需要提供足够的热量来维持煤的热解反应。

其次,煤气发生炉内部的煤气化反应需要控制氧气的供给和煤料的输送速度,以确保煤料在炉内充分接触空气或氧气,从而实现有效的煤气化。

同时,煤气发生炉还需要排出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和煤渣,以保持炉内的稳定工作状态。

最后,煤气发生炉产生的合成气体需要通过净化和冷却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降低温度,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合成气体。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除尘、脱硫、脱氮等步骤,以确保合成气体的质量
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煤的热解反应产生合成气体,然后经过净化和处理得到可用的合成气体。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炉内的温度、氧气供给和煤料输送速度,同时需要对产生的合成气体进行净化和冷却处理。

煤气发生炉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燃料和原料来源。

煤气发生炉原理

煤气发生炉原理

煤气发生炉原理
煤气发生炉是一种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装置,它是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中的重要设备。

煤气发生炉的原理是通过热解固体燃料,产生可燃气体,然后将其用作燃料进行燃烧。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煤气发生炉的原理。

首先,煤气发生炉的主要原理是热解固体燃料。

在煤气发生炉内部,固体燃料(如煤、木材等)在缺氧或氧气不足的环境下受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干馏和气化两个阶段。

干馏是指在高温下,固体燃料中的挥发性成分被分解出来,产生液体和气体。

气化是指在高温下,固体燃料中的非挥发性成分被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等可燃气体。

其次,煤气发生炉的原理还涉及气体净化。

由于煤气发生炉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一定的固体颗粒和有害气体,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作为燃料使用。

气体净化一般包括除尘、脱硫、脱氮等工艺,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将固体颗粒和有害气体去除,从而得到清洁的可燃气体。

最后,煤气发生炉的原理还包括燃烧利用。

经过热解和净化处理后的可燃气体可以用作燃料进行燃烧,产生热能或动力。

燃烧利用是煤气发生炉的最终目的,通过燃烧可燃气体可以产生热能,用于工业生产或供暖,也可以产生动力,用于驱动发电机等设备。

综上所述,煤气发生炉的原理主要包括热解固体燃料、气体净化和燃烧利用三个方面。

通过这些原理,煤气发生炉可以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并将其用作燃料进行燃烧,从而产生热能或动力。

煤气发生炉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原理和工艺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发生炉原理及环保情况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及环保情况郑州中远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一、煤气发生炉的发展概况煤气化技术应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传统的煤炭气化炉设备庞大、结构复杂。

主要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把煤气化后,经过洗涤、降温、脱硫、加压存储,然后并网使用。

由于这些中间环节,使得煤炭气化的成本大大增加,其价格与天然气价格相当。

因此,尽管有已有百余年的应用,但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煤炭气化技术在工业上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应用。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的加重及世界各国强制性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大力推行,使得人们特别是能耗大户急于寻求更为廉价且较为干净的能源来取代石油、天然气及电能。

于是煤炭的干净化使用特别是煤炭气化的研究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了满足现在工业用户的要求,近年来,煤气化炉向小型化、简单化、生产低成本方向发展,取消了除尘、降温、脱硫、洗涤、加压储存等中间环节,煤炭气化向现场生产现场使用方向发展,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及其操作环节。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广大工业用户的使用要求,也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

小型煤气炉在工业加热方面得到了全面的使用,其节能环保效果及加热性能得到了广大工业用户的肯定。

二、煤气发生炉的造气原理煤的气化是一个在高温条件下借气化剂的化学作用将固体碳转化为可燃气体的热化学过程。

根据煤气发生炉内所进行的气化过程特点,可将煤层自上而下地分为干燥带、干馏带、还原带、氧化带和灰层。

在干燥和干馏带中,煤受到高温炉气的加热而放出水分和挥发分,剩下的焦碳在还原带和氧化带中进行气化反应。

(1)氧化层:碳被气化剂中的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煤气的热化学反应所需的热量靠此来维持。

氧化层温度一般维持在1100~1250℃,这决定于原料煤灰熔点的高低。

(1)C+O2 = CO2+408861 KJ(2)2C+O2 = 2CO2+246447 KJ(3)2CO+O2 = 2CO2+571275 KJ(2)还原层:还原层是生成主要可燃气体的区域,二氧化碳与灼热碳起作用,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产可燃的一氧化碳;水蒸气与灼热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成可燃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4)CO2+C = 2CO-162414 KJ(5)C+H2O = CO+H2-118828 KJ(6)C+2H2O = CO2+2H2-75240 KJ(7)CO+H2O = CO2+H2-43587 KJ(3)灰渣层—气化后炉渣所形成的灰层,它能预热和均匀分布自炉底进入的气化剂,并起着保护炉条和灰盘的作用。

燃料层里不同区层的高度,随燃料的种类、性质的差别和采用的气化剂、气化条件不同而异。

而且,各区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往往是互相交错的。

(4)干馏层通过气化层上升的煤气流进入干馏层。

干馏层是带干馏段煤气炉极具特色的反应区段。

进入干馏层内的载热气体,温度约在700℃以下。

在此区段基本上不再产生上述的小分子间的气化反应,而是进行煤的低温干馏,生成热值较高的干馏煤气(气体组成有H2、CH4、C2H6、组分和气态焦油成分)、低温干馏焦油和半焦(半焦中的挥发份约为7~10%),干馏煤气和雾状焦油同气化段产生的贫煤气一起从煤气炉的顶部出口引出。

生成的半焦下移到气化段后进行还原与氧化反应。

三、煤气发生炉环保的原因1、粉尘煤气发生炉是将煤转化为煤气的设备,理论上讲:发生炉煤气的组成CO、H2、CH4 、CmHn 占51%,N2 、CO2等占49%。

燃烧后废气无烟无毒,对大气无任何污染。

但现阶段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没有进行处理而直接燃烧,其中烟气中灰粉为20毫克/立方左右,(国家标准规定窑炉排放不大于100毫克/立方)。

从粉尘上讲,我公司生产的煤气发生炉完全满足国家标准。

2、二氧化硫煤气发生炉与直接燃煤相比,二氧化硫下降50%。

原因是硫是以硫铁矿的形式伴生在煤中,煤气发生炉的炉内温度控制在1300℃以内,而硫铁矿分解温度在1300℃以上,因此,一部分硫没有被分解而被留在煤渣中。

只要选择含硫量低的煤,二氧化硫不会超标。

3、煤焦油煤焦油在无烟煤中较少,烟煤中较多,一般随煤气燃烧。

部分没有燃烧的沉淀成为固体,不会造成污染。

四、我公司开创了煤气发生炉小型化的先河,小型化之后煤气发生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煤气发生炉与各种工业加热炉一对一的应用。

并在国内首家采用计算机对两炉进行控制(见中的介绍)。

煤气发生炉的应用情况。

煤制气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煤制气分为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水煤气)三种。

煤气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硫化氢、酚类和氰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

煤气冷却时产生的废水统称为“酚水”。

酚水的主要污染物为酚和氰化物,浓度较高,有一定的毒性。

制气过程中馏去的煤焦油是一种致癌物质,属危险废物。

硫化氢、酚类和焦油的挥发成分带有强烈的臭味,产生恶臭。

加热炉和热处理炉均采用煤气发生炉水煤气为燃料,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通过碱液水封除尘、脱硫后得到的干净煤气送往各工序使用,此时的煤气属较清洁能源,无需再进行废气治理,具有节约能源、环境污染小、燃烧效率高等优点。

燃烧尾气通过60m高烟囱排放,能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表2和表4中二级标准SO2浓度为850mg/m3,烟尘浓度为200mg/m3的要求。

由于煤焦油成分比较复杂,因此查找了很多资料来确定其燃烧过程产生污染物。

但仅查到下列几种:多环芳烃-包括芴、蒽、萤蒽、苯并蒽、苯并芘、烟雾、炭黑、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偶个人感觉这些好像还不完全建议慎重使用,煤焦油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十毒俱全”,有蒽、萘、酚、苯并芘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

5一、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及产品特点:1.工作原理煤气发生炉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煤气,供燃气设备使用的装置。

固体原料煤从炉顶部加入,随煤气炉的运行向下移动,在与从炉底进入的气化剂(空气、蒸汽)逆流相遇的同时,受炉底燃料层高温气体加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粗煤气。

此粗煤气(即热煤气)经粗除尘后可直接供燃烧设备使用。

2.产品特点1)以劣代优我国是煤炭大国,但优质燃料构成有限,大部分是劣质煤和二类烟煤。

使用廉价褐煤和二类烟煤制气,在适用原料煤品种方面是一重大突破。

我公司研制开发的MQL-Ⅲ型煤气发生炉系列产品,可以大幅度降底煤气成本,使用前景广阔。

2)节约能源各种工业窑炉,锅炉采用本技术、设备后,可提高热效率20-40%,燃料成本降低30-70%,炉渣含碳量在3%以下,与国家标准(≤12%)相比,降低9个百分点,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3)环境指标达到一类标准在不另外设置除尘、脱硫装置的情况下,粉尘排放浓度≤100mg/Nm3,林格曼黑度<1级,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mg/Nm3。

4)安全文明生产采用低温常压水封煤气(出口煤气压力400Pa)安全可靠,改善操作环境,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二、主要技术指标1.煤质应用要求煤炭低位发热量Q≥10mJ(≥2400kcal/kg),褐煤或烟煤;水份≤25%;挥发份≥35-50%;灰分25-35%;灰熔点≥1250℃;煤炭粒度:13-25,25-50,50-70mm;煤粉含量≤10%。

2.煤气热值煤气发热量5.23-5.65MJ/Nm3(1250-1350kcal/Nm3)。

3.MQL-III型煤气发生炉规格指标:二、应用范围煤气作为洁净燃料,可广泛应用于:1、生活供暖;2、商用供热如洗浴等需要蒸汽加热的场合;3、工业窑炉如金属热处理炉、有色金属熔炼炉、锻造加热炉、回转窑、隧道窑以及非金属材料烧结窑、干燥脱水等加热设备。

三、应用实例1、某合资饭店该饭店设有桑拿、餐饮和宾馆部,一年四季需用热水。

原来使用两台油炉(一台备用),日耗柴油2吨,以油价3000元/吨计,每年直接燃油费用支出219万元。

改造使用一台Φ2.26m煤气发生炉,产气量2000m3/h,煤气热值5.86~6.1MJ/Nm3(1400~1450kcal/Nm3),可供两台锅炉同时使用。

煤气发生炉造价为32~34万元,日耗煤量8.25吨,煤价(沈北褐煤,低位热值为2400 ×4.18KJ/㎏)为126元/吨,年耗煤量3011吨,热煤直接费用支出37.9万元,热料直接费用节省了181.1万元。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省外某机械厂该厂为国外厂商配套生产大型齿圈,热处理工序靠委托外厂加工,每吨工件需支出费用600元。

我公司为该厂设计了燃气热处理窑并为其配套一台Φ2.6m煤气发生炉,使用当地出产的褐煤作气化原料煤,使用后热处理成本仅需60元/吨。

年加工量以2000吨计(每窑热处理能力为40吨),可节省费用100多万元,与原来外委加工相比较,相当于年增加利润100多万元。

该厂尝到了甜头,还要求我公司再为其生产三台煤气发生炉。

3、某锻造公司该企业改造前使用燃油加热炉进行生产。

不仅燃料费用高,还因造成环境污染被环保管理部门处罚多次。

改造工程上马,一期先上了一台Φ2.8m煤气发生炉,为两台加热炉提供燃气。

不仅大量节省了燃料费用,还得到了环保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该企业决定后续改造工程至少再上三台煤气发生炉,将所有燃油加热炉都改造为燃气炉,以追求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背景现阶段,各类劳动密集型手烧式工业炉、中小锅炉、茶浴炉在我国众多地域仍普遍存在。

长期以来,基于总体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的客观现实,上述绝大部分炉型的加热方式,一直以粗放性质的直接层状燃煤为主。

由于选用燃料煤的挥发分含量高、受炉膛高温烘烤作用释放速度快、释放量较集中等特点,司炉方法及燃烧方式又决定了燃煤设施本身没有能力将瞬时高浓度挥发分燃烧完全,废气流的下游也基本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常规烟尘治理措施,所以“滚滚黑烟”往往给周边地区造成十分严重的大气污染。

象鳢陵地区的电磁窑、陶瓷窑等,是非常典型的。

众多常规技术的现场实践经验及失败教训表明,工业炉、中小锅炉、茶浴炉等直接燃煤设施的烟尘治理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燃料结构及燃烧方式。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仍然依托煤炭,实现工业炉、中小锅炉、茶浴炉等的炉前制气,进而完成它们燃料结构及燃烧方式的改变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最有效、最经济可行的办法之一。

二、混合煤气发生炉气化原理1.简介混合发生炉热煤气是一种以一氧化碳(CO)、氢气(H2)及甲烷(CH4)等可燃气体为主要成分的工业热燃料气。

它是在特定结构的装置即发生炉内,控制气化条件,块煤(或焦炭)在空气(或氧气)和蒸汽混合组成的气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混合发生炉热煤气热值一般在4.6~7.5MJ/Nm3(或1098~1790Kcal/ Nm3)之间(上限为富氧鼓风),若进入燃烧器的预混空气进行预热,实际燃烧温度最高可达到1500℃左右,因此,混合发生炉热煤气在机械、冶金、建材、陶瓷、化工、食品等部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