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运作实战(港用版)2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介绍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介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Customs Special Supervision Zones, CSSZ)是指由海关批准设立、依法实行特殊监管措施的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而设立的,允许在区域内实施一系列特殊监管政策和措施,以有针对性地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安全管理。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设立旨在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海关监管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便利。
这些区域通常位于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沿海港口、边境沿线地区等,依托其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海外投资和促进贸易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介绍:1.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 FTZ):自由贸易区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一种,是实行最宽松的特殊监管政策的区域。
自贸区允许实行零关税或较低关税、放宽货物流转限制、简化行政审批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贸易流通。
2. 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 EPZ):出口加工区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加工出口商品。
出口加工区通常实行一站式服务,集中提供原材料加工、生产制造、质量检验、报关报检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贸易平台。
4. 保税区(Bonded Zone):保税区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一种,通常位于港口、机场等地,是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和创造贸易便利的环境而设立的区域。
保税区内的货物可以免税或缓税进入区域,经过加工、加工、分拣等环节后再出口。
保税区还可以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如融资租赁、仓储物流等,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便利。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设立对于促进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行特殊监管政策和措施,这些区域可以吸引外资、促进贸易增长、提高产业升级水平,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特殊监管区域也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贸易平台,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竞争力。
总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过实行特殊监管政策和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便利,促进贸易流通和经济发展。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关问题答疑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关问题答疑“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唯一认证的官方公众号,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最权威、最全面、最及时的上海自贸区各类信息,添加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QA企业是一家保税区内企业,该企业从境外B企业进口产品后运至保税区,之后又将进口产品卖给境外企业C,并将货物运往境外,这两次资金流的转移应如何申报?A按照该笔交易的货物流来看,A企业从境外B企业进口产品运至保税区,再转卖至境外企业C,货物均是存放在保税区。
从资金流来看,A企业支付给B企业的货款和从C企业收到的货款的两次资金流转移均应按照该货物进入中国一线关境时的交易性质进行申报,即申报在“121030-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物流货物”项下。
Q境内企业从境内保税仓库进口非居民的货物,采用一般贸易方式报关,国际收支申报时,是申报在121010项下还是121030项下?A按照《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进出口的申报要求,居民买入非居民拥有的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内的货物,并将货物运至区外,虽然该居民在货物从区内至区外报关时申报的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但该笔向非居民支付的货款仍应申报在“121030-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物流货物”项下。
因此,境内企业从境内保税仓库转口非居民货物,同样也应申报在121030项下。
Q《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3〕15号,下称“15号文”)所指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体包括哪些?目前国内的自贸区是否适用上述文件?A根据国务院及海关总署相关文件规定,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在我国关境内实施税收等优惠政策,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多元化业务,由海关实施监管的特定区域。
目前,包括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6类。
根据“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的指导思想,海关会逐步将现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及符合条件的保税区整合为综合保税区,新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统一命名为综合保税区。
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及政策对比

◆实行封闭管理,港区和陆地区域参照加工区标准,建设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海关监管所需的其他设施。
◆经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按照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标准联合验收。
(2.2)
序号
类型
出口加工区
保税区
◆货物存储时间无期限。
◆集中、分类申报,突出重点。
◆企业可以选择申报地。
◆区内货物监管实行以查代核。
◆货物存储时间无期限。
9
功能及业务范围
◆出口加工区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从事加工生产,不具有口岸功能。
◆区内企业进口原材料生产加工成成品后复出口,适应大型IT企业加工贸易“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业务需求。
◆企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取得海关注册编码开展相关业务。
◆保税港区内货物可以自由流转,对保税港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
(2.4)
序号
类型
出口加工区
保税区
保税物流园区
综合保税区
保税港区
14
税收优惠政策
◆国内区外采购物料视同出口,享受退(免)税政策。
◆区内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的机器、设备和建设生产厂房、仓储设施所需基建物资,予以免税。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政策对比(2)
(2.1)
序号
类型
出口加工区
保税区
保税物流园区
综合保税区
保税港区
1
依据
◆国务院令(第38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决定》,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海关总署令第65号(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自1997年8月1日起施行。
关于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一)先进区、后报关"先进区、后报关'是指在海关特别监管区域(以下简称特别监管区域)境外入区环节,允许经海关注册登记的区内企业凭进境货物的舱单等信息先向海关简要申报,并办理口岸提货和货物进区手续,再在规定时限内向海关办理进境货物正式申报手续,海关依托"海关特别监管区域信息化帮助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帮助系统),通过风险分析进行有效监管的一种作业模式。
(二)自行运输"区内自行运输'是指经海关注册登记的区内企业,可以使用非海关监管车辆,在不同特别监管区域、保税物流中心之间自行运输货物的作业模式。
(三)工单式核销"工单式核销'是指海关与实行ERP系统(企业资源方案系统)管理的生产制造企业进行联网,通过实时采集企业每次实际投料的作业工单数据和企业进出库的申报数据,对企业生产进行定量、动态监管,实现海关库存数据与企业实际库存数据自动比对的一种核销方式。
(四)保税展现交易"保税展现交易'是指经海关注册登记的特别监管区域内企业在区内或者区外开展保税展现、交易的经营活动。
(五)境内外修理"境内外修理'是指区内企业对来自境外、境内需进行修理处理的货物进行修理并复运出境、出区的经营活动。
(六)期货保税交割"期货保税交割'是指以特别监管区域内处于保税监管状态的货物作为期货交割标的物的一种销售方式。
(七)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区外承租企业对融资租赁货物根据海关审查确定的每期租金分期缴纳关税和增值税。
(八)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是指允许特别监管区域内企业与境内区外企业分批次进出货物的,可以先凭核放单办理货物的实际进出区手续,再在规定期限内以备案清单或者报关单集中办理报关手续,海关依托帮助系统进行监管的一种通关模式。
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之间关系分析报告

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之间关系分析报告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是指由海关设立、具有特殊监管措施和制度的区域,用于实施对特定商品的税收、监管和管理。
在全球贸易中,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与保障。
本报告将分析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的关系,以期提供有关该领域的参考与洞察。
一、地理关系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的地理关系对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至关重要。
通常,位于相近地缘位置的区域往往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便于货物的运输和互通。
例如,位于东南亚的深圳、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的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由于距离近且交通便利,形成了相对紧密的合作与交流,方便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
而位于全球各地的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因此合作关系相对较弱。
二、贸易合作关系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是贸易往来的核心。
这种合作关系是基于区域之间的互利互惠原则建立的。
各个区域之间通过建立合作协议、产业链合作、贸易往来和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贸易便利和资源优化配置。
例如,中国的深圳与香港之间建立了深港贸易合作区,通过在深圳和香港之间共享资源、共同开展各种经贸活动,促进贸易和物流的便利,并提高了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三、政策合作关系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的政策合作关系对于推动贸易便利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各个区域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会相互学习、借鉴和协作,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贸易便利度。
例如,中国的浦东新区和新加坡的圣淘沙特区等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分别借鉴了对方的相关政策和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政策体系,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
四、信息共享与技术合作关系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化和科技化已成为推动各个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
各个区域之间通过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和技术合作等方式,实现贸易、物流和监管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例如,中国的上海自贸区和荷兰的鹿特丹港等海关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域,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和共享数据,实现信息的互通,提高贸易的便利性和监管的精确度。
海关特殊监管区案例

海关特殊监管区案例海关特殊监管区案例参考内容:1.介绍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背景和概念:海关特殊监管区是指由国家海关统一监管的一类特殊区域,设立在境内的海港、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地。
在这些区域内,具备海关特殊监管区资格的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的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促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
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设立有助于提升境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外资和推动贸易便利化。
2.案例介绍:以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保税区为例。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龙岗保税区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之一。
该保税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设有货物集散中心、保税仓库、物流区等。
3.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支持:深圳市龙岗保税区享受了一系列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支持,例如:a.加工贸易额度管理:允许企业通过加工贸易模式进行货物加工,并享受免税、光关税、减征关税等政策优惠,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b.延期缴纳关税:企业可以延期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提升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c.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政策:支持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渠道进行进口贸易,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d.仓储监管模式:提供保税仓库等特殊监管区内的现代仓储设施,满足企业对仓储、配送、分拨等需要;e.优惠税收政策:对进口货物实施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收政策优惠。
4.案例成果和经验分享:深圳市龙岗保税区通过有效实施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果:a.吸引外商投资:通过扩大海关特殊监管区范围,提高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质企业的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推动出口贸易: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享受的政策优惠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增长;c.加快物流通关速度: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设立使得进出口货物可以便捷地通过特殊区域,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总结: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案例中,深圳市龙岗保税区通过有效实施政策支持和吸引外商投资等手段,为促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关特殊监管区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问题研究

厉 力 :海 关特 殊监 管 区 利 用 自贸 区优 惠政 策 问题 研 究
性 物 流 中心 。加 工 型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以来 料 加 工 、进 料 加 工 为 主 要 业 态 ,对 进 口料 件 进 行 加 工 、制 造 后 ,制 成 品主 要 返 销 国际 市 场 。海 关 特 殊 监 管 区域 都 采 用 全 封 闭 管理 的措 施 ,置 于 海 关 的严 密监 管 之 下 。尽 管 其 类 型 多 种 多 样 ,但 其 最 显 著 的特 征 是 , 区 内 的 企 业 可 享 受 免 税 、退 税 的优 惠政 策 。
多 区 内企 业 开 始 转 变 “ 两 头 全部 在 外” 的传 统 加 工 模 式 ,通 过 保 税 监 管 转 内销 方 式 开 始 积极 探 求 和 开拓 国 内市场 。在 这过 程 中 ,是 否 能 享 受 到 自贸 区优 惠 关税 待 遇 是
企 业 内销 或 复 出 口时特 别 关 注的 问题 。 目前 鉴 于各 自贸 区协 定 的 不 统 一和 国 内法 配 套 细 则 缺 乏 的现 状 , 区 内企 业 难 以真 正 享 受 自贸 区优 惠政 策 。这 不仅 抑 制 了 区 内 企
保税监 管货 物根据 监管对 象性 质 的不 同可分 为保税 加工货 物 和保 税物 流货 物 。保 税 物流 监管 侧 重 于供应 链监 管 ,保 税加工 监管侧 重 于产 业链监 管 ,两者共 同构成海 关保税 加 工 监 管 的 主要 表 现 形 式 ,在海 关 保 税 监 管 业 务 量 中 占据 了 相 当 大 的 份 额 。2 0 0 9年 之 前 ,海 关 对 保 税 加 工 货 物 的 内销 限 制 较 为 严 格 , 自 2 0 0 8欧 美 金 融 危 机 后 , 为 落 实 中央保 增 长 、保 民生 、保 稳 定 的决 策 部 署 ,海 关 开 始 推 进 加 工 贸 易 货 物 内销 便 利 化 工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封关运作和分线管理——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到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上述三篇论文分别从海关监管模式创新、社会治理内涵创新、女性社会价值提升等方面简述了 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变革方向与实践突破路径,这些都是颇有启迪的探讨。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 建设步伐,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更大的改革决心、创新勇气和求真精神来提供理论总 结、政策设计和专业智慧,以服务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之需要。
2021 年 6 月 第7卷第2期
南海学刊
The Journal of South China Sea Studies
Jun. 2021 Vol. 7 No. 2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研究
主持人语
2020年6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海南自由贸易港 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2021年6月10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为海 南自由贸易港的全面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至此,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获得了由理论、政策到实 践、法律的高度肯定与全面支持。
[关键词]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封关运作;分线管理 [中图分类号]F752. 8;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0166(2021)02 -0045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貿區與海關特殊監管區運作實戰
上海自貿區:政策、機遇與實務
一、政策
1、註冊
2、海關
3、稅務
4、外匯
5、金融
6、商品貿易
7、服務貿易
8、投資貿易
9、離岸金融
10、離岸貿易
11、國際物流
二、機遇:?
三、實務
1、商品貿易
1)進口:(B+D)2 C
2)出口:國際稅務籌畫與國際市場終端支援體系
3)轉口:運營中心與操作平臺的分離
2、服務貿易
1)保稅物流國際化與國際物流平臺
2)其他(未來):電信、零售及其他
3、離岸貿易
1)離岸運營中心
2)離岸對沖中心
3)離岸物流中心
4、跨境投融資
1)跨境投資與境內資產的境外融資
2)跨境融資與境外資產的境內融資
3)離在岸聯動業務的非貿易平臺化操作
4)國際供應鏈資產在離岸融資業務
5)金融衍生品離在岸對沖業務
四、保稅區(外高橋)
1、保稅區的性質和功能
2、有關保稅區的海關政策和相應的優惠措施
3、有關保稅區的其他部門政策和相應的優惠措施
4、企業應如何利用和應對保稅區的相關政策
5、保稅區政策對企業運營的利弊分析
6、保稅區進出區貨物的監管辦法
7、離境退稅的本質
8、保稅區貨物的進出口流程與環節
9、保稅區的政策走向和未來發展方向
五、保稅物流園區(外高橋)
1、物流園區的性質與功能
2、物流園區內企業的特殊管理模式與海關最新園區規範
3、有關物流園區的海關政策和相應的優惠措施
4、有關物流園區的國稅政策和外管政策優勢
5、物流園區的其他相關部門政策和地方政策優勢
6、企業應如何利用和應對物流園區的相關政策
7、物流園區政策對企業運營的利弊分析
8、物流園區貨物監管與園區企業管理
9、物流園區貨物的進出口流程與環節
10、物流園區的政策走向和發展趨勢
11、區港聯動和區港聯動對企業運營操作的影響
12、八港聯動與跨區作業
13、物流園區與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運營業務和利弊比較
14、物流園區與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跨區作業操作流程
15、物流園區與離岸業務操作
16、物流園區與國際避稅操作
六、綜合保稅區與保稅港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與洋山保稅港區)
1、保稅港區
2、保稅港區在政策與優惠措施上與保稅物流園區的比較
3、保稅港區的業務應如何操作
4、企業如何有效利用保稅港區的各項政策
5、一線放開、二線管嚴、區內自由、入區退稅
6、保稅轉口、保稅採購、保稅配送
7、跨境金融業務與離岸金融業務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