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简答题生物与环境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期末考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生态工程:模拟自然生态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原理,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去分析、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疏通物质、能量、信息流通渠道,开拓未被有效利用的生态位,使人与自然双双受益的系统工程技术。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中问题域内的事物的描述,不是对软件设计的描述。
概念的描述包括:记号、内涵、外延,其中记号和内涵(视图)是其最具实际意义的。
十分之一定律:生物量从绿色植物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按食物链的顺序在不同营养级上转移时,有稳定的数量级比例关系,通常后一级生物量只等于或者小于前一级生物量的1/10。
而其余9/10由于呼吸,排泄,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等被消耗掉。
林德曼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叫做“十分之一定律”。
种植业生态工程: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技术体系,它既是当代全球经济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也是解决我国农村人口、资源、环境需求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一种带有方向性的途径。
系统:指由一群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根据预先编排好的规则工作,能完成个别元件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的群体。
系统分为自然系统与人为系统两大类。
二、简答题1、简述生态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的区别答:第一,从理论原理来说,生态工程的理论原理是生态学,环境工程是环境学,生物工程是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
第二,从组织水平来说,生态工程是生态系统水平,环境工程是环境系统水平,生物工程是细胞水平。
第三,从控制内容来说,生态工程是力学功能(水气、太阳能、生物),环境工程是对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控制,而生物工程的控制内容主要包括:遗传结构和密码。
生态专题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生态专题面试题及答案大全一、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程度以及这些生物种类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它通常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请列举几个例子。
答: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一系列利益和服务,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
例如,供给服务中的粮食和药材生产;调节服务中的气候调节和水净化;文化服务中的休闲旅游和教育功能;支持服务中的土壤肥力维持和授粉。
3. 请解释什么是生态足迹?答: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地球生态系统提供这些资源的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通过计算人类活动(如食物消费、交通、住房等)所占用的生物生产面积来衡量,通常以全球公顷为单位。
二、论述题1. 论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为生态系统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能够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生态系统服务,从而支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
2. 请谈谈你对生态修复的理解及其重要性。
答: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和技术手段,恢复或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1)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2)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物种生存;(3)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人类居住条件;(4)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因过度开发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请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
答:后果可能包括: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洪水调蓄能力减弱、水质恶化等。
生态修复措施可能包括:(1)实施退耕还湿政策,恢复湿地面积;(2)建立湿地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3)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如人工湿地构建,提高湿地净化能力;(4)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学基础考试总结知识讲解

生态学基础考试总结生态学基础考试总结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生态位包括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
3.生活型:不同生物适应相同环境产生了相同的适应叫趋同适应,趋同适应产生的相同生态习性的不同生物类群叫生活型。
4.生态型:同种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适应叫趋异适应,趋异适应产生的同种生物的不同基因型类群叫生态型。
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籼稻与粳稻)、土壤生态型(水稻与陆稻)、生物生态型(红花碗豆与白花碗豆)。
5.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
6.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存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
生物地理群落=生态系统7.生态文化: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其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
8.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9.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10.群落:一定的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即群落。
一定地段上多种生物组成的集合群。
11.建种群:把优势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其决定着群落的外貌,而且也控制着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群落中的其他组成成分。
12.关键种:是它们的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
关键种的个体数量可能稀少,但也可能多,其功能或是专一的也可能是多样的。
13.优势种:在群落中能有效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的生物种。
特征: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
高三生态工程知识点

高三生态工程知识点一、生态工程的概念和目的生态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自然的原理和方法来改善、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
其目的在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生态工程的分类生态工程可以分为修复类生态工程和建设类生态工程两大类。
1. 修复类生态工程修复类生态工程主要是针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
常见的修复工程包括湿地修复、水土保持、水污染治理等。
通过植被的恢复、土壤改良和水质净化等手段,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
2. 建设类生态工程建设类生态工程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常见的建设类工程包括城市园林绿化、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建设符合生态原则的城市和建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三、生态工程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工程依靠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其目标。
其中包括:1. 植被修复技术植被修复技术是修复类生态工程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和经营管理,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
植被不仅能够稳定土壤,净化水质,还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资源,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和增加。
2. 湿地恢复技术湿地恢复技术是修复类生态工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改造和修建湿地,恢复湿地的自然功能,如净化水质、固定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湿地恢复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水环境,还可以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如防洪、调蓄水源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和灾害风险,以及生态工程的实施效果。
通过采集和分析环境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保障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工程的意义和挑战生态工程的意义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生态学答案

1.生态学: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
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3.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
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是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相似的。
陆生植物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4.生态入侵:某种外来生物进入新分布且成功定居,并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的现象。
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人类生活环境5.边缘效应:在生态过度带中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有增多的趋势,在群落边缘的生物个体因得到更多的光照等资源而生长特别旺盛或因生境异质性的提高而十五中数量增加加的现象。
6.生态平衡: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负反馈的自我调节机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会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
7.绿色国民账户: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摄入哪个台或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环境,挽回资源了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8.生物富集: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大的现象。
9.水体富营养化:未被作物利用的氮肥可因地表径流或随着农田退水而流入池塘,河流,湖泊,海洋并与水体中的磷一起使蓝,绿藻类爆发性增长形成水体富营养化10.基质:在景观中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的景观中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11.斑块: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环境单元的块状区域。
12.廊道: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呈狭长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一.填空题。
1.生态圈包括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生命支持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2.环境问题包括两大类型: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3.根据植物对水分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4.生物群落是种族有机联系的集合体,是生态环境中有生命的部分。
环境生态工程考研题目及答案

环境生态工程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请简述环境生态工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给出一个具体案例分析。
答案:环境生态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生态学、环境科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环境生态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环境生态工程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水体保护和污染治理,可以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其次,环境生态工程促进了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
例如,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废水处理和再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城市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者,环境生态工程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噪音控制和绿色空间的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具体案例分析:新加坡的“花园城市”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环境生态工程案例。
新加坡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城市绿化、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成功地将一个热带岛国转变为一个绿色、清洁、宜居的城市。
在城市绿化方面,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广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创新的绿化形式,增加了城市的绿色覆盖率。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新加坡实施了“新水”计划,通过废水回收和海水淡化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供应能力。
此外,新加坡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体系,确保了城市环境的持续改善。
综上所述,环境生态工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程与设计试题答案

生态工程与设计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工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A. 经济增长优先B. 环境破坏最小化C. 资源无限开发D. 技术进步主导答案:B. 环境破坏最小化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工程设计的原则?A. 系统整体性B. 物种多样性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循环再生利用答案:C. 经济效益最大化3. 生态工程的目标是什么?A. 单一物种保护B. 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C. 人类利益最大化D. 土地资源开发答案:B. 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4. 生态工程中常用的生态恢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土壤改良B. 物种重引入C. 水资源调配D. 污染物处理答案:D. 污染物处理5. 生态工程设计中,"绿色基础设施"指的是什么?A. 公共交通系统B. 污水处理设施C. 自然生态系统D. 能源供应网络答案:C. 自然生态系统二、填空题1. 生态工程的核心是模仿________和自然过程,以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答案:自然生态系统2. 在进行生态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的影响,这关系到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答案:人类活动3. 生态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使其更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外来干扰。
答案:恢复力4. 生态工程的目标之一是促进资源的________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循环利用5. 在生态工程设计中,________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在设计和决策过程中考虑未来世代的需求。
答案:代际公平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其与传统工程的区别。
生态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实践,它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来设计和实施工程项目。
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健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传统工程往往侧重于技术解决方案和经济效益,而生态工程则追求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平衡。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是以生物学和生态学为基础,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调节、修复和改善环境的一门交叉学科。
其基本原理包括生态系统的特征、工程手段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首先,在生态工程中,了解和理解生态系统的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有机整体。
它包括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工程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
其次,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工程手段是生态工程的关键。
根据特定的问题和目标,生态工程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工程手段,以达到修复、调节或改善环境的目的。
例如,植物修复是一种常用的生态工程手段,通过利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特性,吸收和稀释有毒物质、固定土壤、保护土壤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湿地、河流修复、海岸保护等工程手段,对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
最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生态工程的目标之一、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动态平衡的特点,生态工程旨在通过调节和修复,使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和调节机制。
例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特征、工程手段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原理,生态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生态工程一、简答题:1.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
请据图回答问题:(1)湖泊中,鲢鱼与河蚌的关系是。
(2)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
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
(3)自2011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湖泊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填字母)。
(5)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则河蚌属于第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来源于第营养级。
(6)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1=D1+D2B.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 (A2+B2+C2)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D.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2.假设A、B、C、D、E、F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六个种群,A与B的关系如图甲;图乙是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单位kJ/m2•a)。
据图回答:(1)图甲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图乙中,属于消费者的有(用字母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 kJ/m2•a。
(3)若E大量死亡,则短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明显增加的种群是。
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4)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
3.回答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2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只/hm2。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右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
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填序号),丁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4.图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农田生态系统生产了10 000 kg玉米,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
最初人的食物比例为1/2来自鸡,1/2直接来自玉米。
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现调整人的食物比例为1/5来自鸡,4/5来自玉米。
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现在养活的人口约是原来的________倍。
(5)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0.003 7 0.003 7 0.035 0.035 0.34 已知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
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5.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某池塘中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轮虫等浮游动物。
请按主要捕食关系,绘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轮虫和水溞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研究池塘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对确定鱼的放养种类和密度有参考价值。
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密封。
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
24 h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
若测得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 mg·L-1,白瓶溶氧量为B mg·L-1,黑瓶溶氧量为C mg·L-1,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______mg·L-1·d-1。
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5 cm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中C3含量________。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近年来各地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畜牧业已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
因此,必须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右图是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1)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和。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3)该人工湿地中的浮游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藻类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
(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
1、(1)竞争;(2)垂直(答“空间”也给分);(3)抵抗力;(4)A D(答全才给分);(5)二和第三(答全才给分);一;(6)D2、(1)竞争(2)CDE 850 (3)D 自我调节(4)4003、(1)次生(2)30 偏大(3)逐级递减 3%(4)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热能(5)生物的种间关系 (6)①②⑤⑥非生物的物质及能量(非生物的物质)4、(1)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腐生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碳转变为无机碳(3)次生演替(4)1.96 (5)【解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的功能: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而本小题所述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图示的过程⑤是将有机碳转变为无机碳的过程,完成此过程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
(3)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4)此题难度较大,可假设一个具体的数值来计算。
假如人增重10 kg,则有5 kg是由玉米直接提供的,有5 kg是通过鸡提供的,按能量传递效率10%来考虑,需消耗玉米总量为5×10×10+5×10=550(kg)。
食物来源比例变化后,人同样增重10 kg,则有8 kg 是由玉米直接提供的,有 2 kg是通过鸡提供的,按能量传递效率10%来考虑,需消耗玉米总量为2×10×10+8×10=280(kg),因此,现在养活的人口是原来的550/280≈1.96倍。
(5)所给出的5个种群构成了食物网,说明这5个种群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
又因为营养级越低,重金属含量越低,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高,再结合能量传递效率加以综合考虑,所以甲和乙属于第一营养级,丙和丁属于第二营养级,戊属于第三营养级。
5、 (1)如图(2)竞争(3)B-C 增加(4)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解析】根据(1)的给定条件,池塘中生物的水草、绿藻为生产者,草鱼、水溞、轮虫为初级消费者,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为次级消费者,形成食物网如答案图所示。
其中轮虫与水溞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3)实验中封闭的黑瓶中绿藻和浮游生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测得黑瓶溶氧量C mg·L-1是黑瓶内24 h后的溶氧剩余量,其耗氧量为(A-C),白瓶中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绿藻和浮游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产氧量为(B-A), 耗氧量也为(A-C),因而该水层24 h的总光合作用产氧量为“净光合作用产氧量+耗氧量”,即(B-A)+(A-C)=(B-C),故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B-C)mg·L-1·d-1。
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5 cm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有光照充足到光照不足,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中C3含量增加。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各种群各自占据各自的生态位,可以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6、(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2)向水体中通入空气(3)含N、P的无机盐等(4)次生演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