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导学案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1.2.3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 一、学 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各成分包含什么。
3.结合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图分析食物链食物网的组成。
【学习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组成。
【学习活动】任务一:分析总结生态系统的含义及组成阅读教材P25---26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指在 内, 和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 ,它们能够通过 制造有机物;动物是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细菌和真菌是 ,能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成简单的物质。
3.仔细分析右图判断:图中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虫、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部分外,还有 部分,如 、 和 等。
任务二: 结合实例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阅读教材P26---27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在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
生态系统中的和 就是沿着 和 流动的。
2.兔吃草,狐狸吃兔。
请写出该信息中体现的食物链 ,该食物链的起点是 ,其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学习诊断】1.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大兴安岭中的蘑菇B .达赉湖中所有的鱼和水草C .二卡农业基地中所有的农作物D .呼伦贝尔草原2.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下列能够完整的表示食物链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B.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庄稼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蛇吃田鼠,猫头鹰也吃田鼠3.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形成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图中已有的成分外,还应包括 。
植物 鸟 虫 细菌真菌 虫⑵在此生态系统中,腐生细菌被称为。
⑶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中考生物2轮复习专题突破生物与环境 精品导学案

专题十生物与环境一、中考导航:中考考纲要求:能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生态系统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它本身之外,周围其他的一切构成了。
非生物因素:阳光、、、等环境同种生物:和:捕食不同种生物:例如水稻和杂草:例如菟丝子和大豆:例如大肠杆菌和人(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如森林净化环境,增加湿度;蚯蚓使土壤肥沃1、生物环境:例如牛的粪便污染草原2、生物环境是的,表现在等各个方面,特例有、和拟态。
3、生物适应环境也是的,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就不适应。
拓展:骆驼适应环境:(1)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出汗(2)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是因为皮下脂肪很厚(3)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4)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生态系统1、在一定的地域内,和构成的统一整体,最重要的部分。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等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3、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水域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4、和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着和流动的。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
拓展:1、食物链例子树汁蝉螳螂黄雀(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第一营养级)(第营养级)(第营养级)(第营养级)()(初级消费者)()()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
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能力(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自动调节能力)三、题型、技巧归纳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对比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改变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考点2 生态系统例2 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作用,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淡水生态系统四、随堂检测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A. 竞争B. 合作C. 共生D. 捕食2.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兔子B. 蘑菇C. 蝗虫D. 水稻3.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沙漠生态系统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 针叶林生态系统4.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 大树底下好乘凉B. 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C.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参考答案三、题型、技巧归纳例1 C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技巧归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2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重点: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_____________。
2.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____________。
3.生物_____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环境。
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____。
6.7.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捕食关系、互惠互利关系、竞争关系等,最普遍的是_______________关系。
8.在__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___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①形态上:保护色(北极熊)、警戒色(毒箭蛙)、拟态(竹节虫)②结构上:有翅(昆虫)、鳍(鱼)、足(多数动物)等③习性上:冬眠(青蛙,蛇)、休眠(落叶乔木)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____________,反过来也会____________环境。
2.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对环境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绿色植物调节气候的作用与其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果都是使其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适应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与____________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5.作为生物圈中有特殊地位的人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_____________!6.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休止地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自身走向________!达标检测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水B.土壤C.空气D.温度2.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C.蚯蚓改良土壤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C.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的寄生关系D.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4.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B.温度和水C.植物D.土壤和空气5.鼠妇俗称潮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导学案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了解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分析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4、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5、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课前预习】1.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水分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的C.“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一节肢动物2.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的是()A.工蜂与蜂王B.水稻与稗草C.跳蚤与狗 D.狐狸与野兔4.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6.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韭菜,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栽培在遮光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
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生态因素是()A.水分 B.无机盐C.光照 D.空气7.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
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基本条件依次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A.⑤⑥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⑥⑤ C.⑥①②③④⑤ D.④③②①⑥⑤8.北极熊体色为白色,这是它对环境的( )A.影响 B.适应 C.改变 D.影响和适应9.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10.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解析版)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4. 爱护实验动物,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的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学习重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学习难点】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课堂导学】第1课时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实例分析,观察教材P13图1-12思考讨论:(1)影响小麦生长的生态因素有哪些?七星瓢虫、蝗虫、老鼠、蚯蚓、蛇、杂草、阳光、土壤、水等(2)你能对这些生态因素进行分类吗?七星瓢虫、蝗虫、老鼠、蚯蚓、蛇、杂草分为一类,阳光、土壤、水分为一类分类:生态因素根据是否具有生命,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针叶林和阔叶林主要是由于温度的影响、水对草原的影响等2.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沙漠狐和北极狐形态的区别主要是由于温度影响、光影响鼠妇的分布等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等。
实例分析棕熊捕鱼、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捕食秃鹫的斗争、狮子和大象竞争水源竞争蚂蚁合作搬运食物合作菟丝子寄生在植物上寄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真菌和藻类共生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资料分析:阅读P17,尝试说出下面生物如何适应或影响环境?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骆驼:尿量少,40.7℃才会出汗;骆驼刺:根系发达;海豹:皮下脂肪厚(2)请举例说出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生物与环境的复习导学案

《生物与环境》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生物、生物圈、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基础知识。
2、能利用所复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考点1 认知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2.生物能进行________;3.生物能排出___________;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________;5.生物能__________;6.除_______外,生物都由_______构成。
考点2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1.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水、适宜的______、一定的__________。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因素和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温度、_______、空气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________。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_______生物,生物_______环境,生物_______环境。
考点3 生物圈1.生物圈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系统多种多样,_______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被称为‘绿色水库’的是______生态系统,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______生态系统,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考点4 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______与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_________:植物________部分_________:动物生态_________:细菌真菌系统_________部分___________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是沿_______________积累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初一生物复习学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鲁科版初一生物复习课导学案 05 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班级 姓名 备课人 备课时间 9、21 上课时间 教研组长【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和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 熟记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自主学习一、影响生物生活得环境因素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包括( 、 、 、 等,另一类是 。
(1、生物因素是指 。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关系,还有_______关系、______关系等) 自主学习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从________、________开始,再根据自己________和________ 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________。
然后设计________,包括选择________、设计________等。
按照________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结论后,还需要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反思。
2、实验方案的设计:什么叫对照实验? 在研究________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________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下玻璃板,在盘内形成_______和______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导学案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导学案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细胞组成:生物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自我繁殖:生物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能够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产生后代。
3.遗传物质:生物具有遗传物质,一般为核酸,包括DNA和RNA,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4.多样性: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包括不同的物种、个体等。
5.代谢活动:生物通过代谢活动获取能量和物质,并进行生长、发育、运动等生命活动。
6.适应环境: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进化和适应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1.光照条件:光是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不同生物对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有不同的适应要求。
2.温度条件:不同生物对温度要求不同,有些生物对温度较高或较低的环境更适应,而对温度变化较敏感。
3.水分条件:水分是生物体体内重要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生物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有些生物对水分要求较高,而有些则适应于干旱环境。
4.氧气条件:氧气是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物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
但有些生物可以适应较低氧含量的环境,如高海拔、高纬度地区。
5.适宜的pH值:pH值是生物体内外液体的酸碱度,不同生物对pH值有不同的适应范围,生物体内部的平衡也受到pH值的影响。
6.适宜的盐度:盐度是指水中溶解的盐类的含量,不同生物对盐度有不同的适应要求,对盐水和淡水环境都存在。
7.其他因素:除了上述的基本环境要素外,还有其他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例如食物的供应、植物和动物的互相作用、物种间的竞争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进化:生物通过进化,逐渐适应到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不同的物种和种群。
适应性更强的个体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繁衍能力,进而使整个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2.生理适应:生物通过生理调节的方式适应环境变化,例如缩小身体表面积以减少散热、改变新陈代谢速率、改变呼吸方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导学案
一、考点扫描
1.认识生物的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理解生物圈的范围以及它对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等。
3.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与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的关系。
4.理解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及其自动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5.认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核心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三、考点透析
考点一:生物的特征(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学习,你还记得生物的特征吗?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排出产生的废物、对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
)
例1.“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考点迁移: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
B.地层中挖掘出来各种生物化石
C.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
D.H7N9禽流感病毒
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离不开环境,环境影响着生物,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如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例2.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例3.右图中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是()
A.兔和青蛙
B.兔和蛇
C.鹰和蛇
D.鹰和青蛙
考点迁移:水葫芦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引入后,很
快在部分水域蔓延,并威胁水中的其他生物。
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C.生物决定环境
D.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考点三: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会形成统一的整体,这便是生态系统。
请你历数有关生态系统的核心概念: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网和食物链)
例4.右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构成了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不会被破坏
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
D.最短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青蛙
考点迁移: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
考点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你知道吗?生态系统依靠太阳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随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例 5.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的
甲、乙、丙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消费者,乙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
C.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D.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考点迁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
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
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考点五:生物圈(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千差万别的生物和各种环境相适应,形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请你说出生物圈的范围以及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例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三个圈层
C.生物圈为生物提供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基本条件
D.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考点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
请你正确理解生物入侵的概念和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例7.2013年1月份北京等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可吸入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的形成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B.火电及北方冬季供暖烧煤所产生的废气是形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
C.植树造林会加重雾霾的形成
D.城市由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比农村形成雾霾的可能性大
四、拓展提升
(2011临沂)地球的“肾脏”──湿地,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于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图是某城市为净化生活污水而建立的大型人工湿地公园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示还不能被称之为生态
系统,因为还缺少构成生态系统
的。
(2)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被
湿地中的利用,达到污
水净化的目的;此类生物在湿地
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3)一段时间后,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以限制藻类及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4)目前,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五、归纳整合
六、真题再现
某兴趣小组对沂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其结果见下表:
(1)根据表中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
(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 。
而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
这些死亡的生物在 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甲基汞。
它能沿着食物链传递并不断 ,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4)日常使用的电池不少种类含有汞,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七、达标检测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狐狸→兔子→草
B.草→兔子→狐狸
C.草→兔子→狐狸→真菌
D.蘑菇→兔子→狐狸
3.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
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生态系统
进行着 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 的特点。
(3)我市的一些瓜农,利用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内种植甜瓜,使甜瓜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不但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它主要是利用了 等分解者,将秸秆中的 分解成供甜瓜利用的简单物质,并释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