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17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第三单元——神女峰doc

2017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第三单元——神女峰doc

神女峰【学习目标】1、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2、学习本文表现主题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本诗的主题。

2 、这首诗中的象征和隐喻各有什么作用?【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生,原名龚佩瑜、龚婷婷,福建厦门人。

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的诗》,其中《双桅船》获1981年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

2、背景链接:“神女峰”的神话传说: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当然,也是因为在三峡有一片巨石,因其形状像女子的身姿,又因为常年有云霞遮绕,所以,巨石所在的山峰就被称作是“神女峰”。

据说这个“神女峰”衍生出许多的神话传说。

其中有一个最为著名,把神女峰叫做“望夫石”,据说一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目远眺,思念丈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

多么美丽又忧伤的故事,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这首诗取材于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神话传说,这是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吟咏过多次的题材。

舒婷这首诗却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神女峰》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舒婷的诗在“对权威和传统的神圣性挑战”这一共同的思想艺术追求下,侧重于对自我个性价值的尊重和女性特有的“通过内心来映照外部世界的音影,捕捉生活现象所激起的感情反应”的方式(洪子诚)。

《神女峰》通过对神女传说的重新解读,指出了那个“美丽的梦”的虚妄,在呼唤女性个体生活价值的同时,表现了对神圣性的怀疑和反叛姿态。

3、朦胧诗派: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初中课外现代诗歌鉴赏教案

初中课外现代诗歌鉴赏教案

初中课外现代诗歌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 欣赏并分析一首现代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现代诗歌的特点。

2. 欣赏和分析现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首现代诗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现代诗歌的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诗歌欣赏(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首现代诗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 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三、诗歌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和形象,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四、诗歌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首简短的现代诗歌。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现代诗歌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反思自己在欣赏和分析诗歌方面的进步。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培养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一首现代诗歌,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现代诗歌的特点。

学生在朗读、分析和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培养了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散文部分)第三单元——都江堰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散文部分)第三单元——都江堰

都江堰【学习目标】1.品味余秋雨散文独特的艺术特色2.体会想象在课文中的作用3.体会余秋雨散文中的文化反思精神【学习重点】分析课文的对比手法【学习难点】作者对人文景观的独特思考【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

当代散文家、艺术理论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且担任过多所大学教授。

12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学,学业成绩优秀(该校90周年校庆时,他与丁关根、翁史烈等一起列入该校英才榜)。

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因成绩优秀留校执教。

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早年写有《戏剧理论史稿》65万字,后又撰写《文化史述》和《艺术创造工程》,从戏剧理论研究转入人类文学的研究。

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

《文化苦旅》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质。

评论家说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2写作背景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岷江干流上,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率领当地百姓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直到现在它还造福人民,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余秋雨在四川青城山时不期然与都江堰相遇,被深深地震撼了,于是写下了这篇名文。

【课堂学习】自主预习1.字音识记颓壁残垣.()惊悸.()庇.护()修缮.()卑处一隅.()强悍.()铁戟.()遴.选()怦.然心动()韬.略()诘.问()傩.戏()衮衮..诸公()2.辨形组词堰()拙()逛()掬()揠()绌()诳()鞠()偃()咄()3.词语解释冰清玉洁:修缮:膜拜:焕然:众目睽睽:4.近义辨析(1)浸润·滋润浸润:①固体与液体接触时,液体能附着在固体上的现象;②(液体)渐渐渗入。

滋润:①饱含水分,不干枯;②增加水分,不使干枯。

例句:①都江堰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________、节节延伸。

②附近的湖水________着牧场的青草。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诗歌部分)第五单元——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诗歌部分)第五单元——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的土地上【学习目标】1.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雪、风等意象。

2.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3.感受艾青的诗风:沉雄、忧郁而感伤。

【学习重点】通过对意象的赏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29年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

1937年爆发后到武汉,|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

胜利后,历任华北大学第三部副主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

建国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作协副主席。

1957年被错划右派,1959年到新疆石河子垦区劳动。

1979年平反。

主要作品有《大堰河》《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阳》《艾青诗选》等。

2.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37年12月的武汉。

1937年,这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永远牢记的年份!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华的魔爪正伸向内地;反动派不想着全力,而是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宗旨围剿着的正义人士。

诗人怀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来到当时有“中心”之称的武汉,却发现报国无门!权贵们依旧作威作福,而自己的同胞却苟延残喘!他深切地感悟到我们这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中所承受的极其深重的灾难,而神州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经历极为艰辛的日子。

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通向胜利的道路是泥泞的、寒冷的、曲折的。

这一切都强烈地震撼了诗人本已经十分动荡的内心。

【课堂学习】自主预习1.字音识记巢穴..()泥泞.()..()絮聒.()后裔.()憔悴暴戾.()蜷.缩()啮.啃()蓬.头垢.面()2.辨形组词篷()垢()域()馑()蓬()诟()蜮()谨()瑾()3.词语解释:絮聒:暴戾:饥馑:4.近义辨析(1)绝望·失望二者都有丧失了希望和信心的意思。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诗歌部分)第二单元——贺新郎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诗歌部分)第二单元——贺新郎

贺新郎【学习目标】1.学习赏析诗歌时,从景物描写入手,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妙处。

2.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古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

3.感受伟人的宽广胸怀,体味爱情的美好,认识人生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1.通过此作语言和情景分析品味 这首词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2.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1893-1976),字润之。

的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题材开拓方面,他打破了历代诗词创作多以反映个人生活和思想情绪为主的艺术倾向,第一次以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斗争场面为创作题材,以革命家和艺术家的独特感受,史诗般地再现了 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使诗词创作进入了一个前人没有触及的新领域。

在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方面, 诗词在继承了建安文学苍凉刚劲和宋代“苏辛”豪放派风格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伟人胸襟和植根于民间的丰富语言,开创了历代作家所没有达到的“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幽默、洒脱的艺术风格,把 豪放派诗词创作推向新的高峰。

2.背景链接: 1923年年底, 接到中央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年才三十岁,上有高堂老母,下有两个幼子,岸英仅一岁多,岸青尚不满月;因革命需要又远行,更何况当年那种环境,此时一别,生死难料,于是诗人离开长沙不久写了一首词给理解丈夫、深明大义的杨开慧。

【课堂学习】自主预习1.字音识记苦情重.诉( ) 寰.宇( ) 云翥.( ) 2.辨形组词⎩⎪⎨⎪⎧ 凄()萋()⎩⎪⎨⎪⎧ 梢()鞘()⎩⎪⎨⎪⎧ 翥()褶()3. 近义辨析(1)倾听·聆听都有“听取”的意思。

倾听:多指上对下;聆听:多指下对上。

例句:① 经常教导, 员干部要多方面________群众的意见。

②看着父亲干裂的嘴唇微微抖动,________那熟悉的呼唤,我紧紧地抱着父亲,悲痛地忍着眼泪。

语文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导学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导学案

第19课时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经历和时代背景,感受诗歌意境。

2.通过比较阅读,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3.反复诵读诗歌,能读出有感情,熟读成诵。

【课前预习】1.上网收集朱湘、何其芳的资料,知人论世,更好了解诗歌内容。

2.放声朗读诗歌,要读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学习过程】活动一诵读《少年歌》,感受其意境,说出自己的认知。

〖合作探究〗1.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让学生仿读,整体感知全诗所洋溢的欢快的情调。

2.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再次感知全诗的情调,并能以一个少年的身份去分享。

边读边思考:①诗中把少年比喻成什么?少年和山羊、山泉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两个比喻表现了少年什么特点?②“泾浊渭清”在文中什么意思?③第三节表现了少年什么特点?④第四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说明什么?“我们要翻一阕新声”怎么理解?活动二诵读《生活是多么广阔》,感受其意境,说出自己的认知。

〖自主先学〗1.学生轻声诵读,划分节奏,体会奔放热情的格调。

边读边思考:①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②第一节写什么?诗人为什么把生活比做“海洋”?③第二节诗人用了十五个排比句,前11个排比句与后四个排比句有什么不同?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启发?④第三节和第一节有什么异同?“芬芳”一词怎么理解?〖展示交流〗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明确答案,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1.借具体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情感; 2.注重节奏和韵律; 3.形式自由灵活。

【检测反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2.这首诗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3.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巩固提升]我的小学五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里不收,我就抱住报名室的桌子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

现代诗歌赏析教案设计

现代诗歌赏析教案设计

现代诗歌赏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分析并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和意象;3.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1.学习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2.分析现代诗歌的诗意和意象;3.进行现代诗歌的赏析。

三、教学难点1.理解现代诗歌中的抽象意象;2.运用修辞手法解读诗歌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15分钟)1.引入现代诗歌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理解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区别。

2.通过对一首现代诗歌的朗读,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 (20分钟)1.介绍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诗人,如鲁迅、余光中等。

2.解释现代诗歌的特点,如形式自由、意象丰富等。

第三步:赏析与分析 (40分钟)1.选择一首现代诗歌,共同进行赏析与分析。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语言运用和意象塑造,例如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

3.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步:归纳总结 (15分钟)1.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和意义,强调其对现代文学和文化的贡献。

2.梳理赏析现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第五步:拓展延伸 (20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进行赏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介绍一些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和诗集,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阅读。

五、教学资源1.现代诗歌的选本或诗集;2.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主动思考能力。

2.作业评价:对学生赏析文章的内容和水平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现代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与分析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赏析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2017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第一单元——春.doc

2017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第一单元——春.doc

春【学习目标】:1.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结合课文,领悟中国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习重难点】1.领悟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理解诗人所选意像的内涵。

2.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于情感。

【知识链接】穆旦写作《春》这首诗时,不足24岁,正是他所写的“紧闭的肉体”的年龄。

诗在震荡中完成,在紧张中展开青春的阵痛和生命个体在与自然相遇中的感怀。

那巨大的令人眩晕的内心深处的风暴,感染和撼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诗人的这首青年时期的诗作避开了一般诗人在青春期情感无限泛滥、空前膨胀的滥情易感的危险。

应该说,这是一首节制的、矛盾的、悖论的、知性与直觉相融合的诗。

同是“九叶诗派”的诗人唐祈曾这样评价穆旦的诗:“他不仅纯熟地运用现代派技巧和表现手法,并且把艾略特的玄学思维和奥登的心理探索结合了起来。

”【课堂学习】自主预习1.字音识记淘汲()洗涤()虔诚()摇曳()蛊惑()袒露()漩涡()沥血()爪子()爪牙()戏弄()弄堂()家畜()畜牧()颤抖()战栗()2.辨形组词斐()漪()蜚()崎()3. 近义辨析(1)鉴别辨别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用范围较小,多指具体事物。

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事物。

例句:①百元的容易________,十元二十元的就很少有人注意了。

②这里有特别需要________的几组近义词。

(2)界限界线都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比如“是非”,二者都可用。

但若是具体地区的分界就只用“界线”。

例句:①许多人经历过了解放后的以分清敌我________为目标的思想改造。

②欧亚两洲的________是博斯普鲁斯海峡。

合作探究1、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何理解这首诗里的青春主题?3、此诗在语词运用方面有哪些特点?【拓展训练】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运燮(qiè)穆旦(mù)荻帆(dí)其矫(jiǎo)B.倾听(qīnɡ) 碎裂(suì) 额上(é) 吆喝(hè)C.寂寞(jì) 扰乱(rǎo) 遗弃(yí) 沉默(chén)D.融化(yínɡ) 虔诚(qián) 瞥见(piē) 内蕴(yù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慰藉销毁矫揉造作瞠目结舌B.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颠簸竣工关怀备至顶礼摩拜D.盘绕静谧哄堂大笑迫不及待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由于恶劣天气影响了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北约方面请求美国战机在短期内继续承担在利比亚的空袭行动,美国已接受这一请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 高二语文 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2011年11月10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 1 页 共 2 页
编写人: 审核人: 包科领导: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让仿写和作文像诗歌一样美丽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A 层 同学利用30分钟预习时间完成,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全部内容,并尝试完成能力提升,并且做好展示和互动评准备。

2.B 层 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做好预习案中诗文的朗诵。

3.C 层完成,预习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鉴赏,了解现代诗的创作要求。

2、通过鉴赏,让学生学会现代诗的创作方法。

3、训练学生的文采,仿写和作文像诗歌一样美丽.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领悟现代诗的哲理美和情感美,分析诗歌的内在结构,并在创作中实践。

【预习案】
1、闻一多新诗的三美: 。

2、预习课本10《谈中国诗》和第三单元作文《学习写的有文采》,初步体会所选例文中诗歌的“三美”。

3、第三单元检测语言运用第20题仿写:练习写二到三节。

生活
生活像一首歌
那开在原野上的每一朵小花 那播撒在夜空里的每一缕月光 那绽放在脸上的每一丝笑容 都是这首歌中迷人的音符
4、有感情的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体会诗歌的“三美”。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g āo ),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探究案】
以《死水》归纳“三美”具体表现:
1、 《人生》为例体会诗歌的哲理美: 童年像一个梦, 少年像一幅画, 青年像一首诗, 壮年像一篇散文, 中年像一部小说, 老年像一部哲学。

2、 以《“鱼”和“水”》为例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鱼对水说
你看不见我的眼泪, 因为我在水中。

水对鱼说
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
因为你在我心中。

【训练案】【当堂检测】
1、13课《单元卷》10题
2、仿写练习,最好是3到4节,组成一首诗:
梦想
我梦想,
驱驰于塞外辽阔的大漠,
在夕阳的金黄中,
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
【训练案】【拓展提升】
1、把今天的创作《梦想》汇总结集。

2、为第四单元作文“实战练笔2”,设计诗歌式的开头和结尾。

【训练案】【课外延伸】
自己创作一首诗,下周在全班评比展示。

【相关链接】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