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保护原理
输电线路保护讲义

输电线路保护讲义一、引言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它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变压器传送到各个消费者。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保护线路设备的安全性,输电线路保护显得极为重要。
本讲义将介绍输电线路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二、输电线路保护的目的输电线路保护的主要目的是迅速、准确地检测出故障,切断受故障影响的部分,保护其他正常运行的设备。
同时,还需要保证线路的可靠运行,减少因故障而造成的停电时间和损失。
三、输电线路保护的原理1. 故障检测: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过对线路电流、电压进行测量和比较,检测故障的发生。
常见的故障包括短路故障、接地故障等。
2. 故障判断:一旦检测到故障,保护装置需要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常见的故障类型有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两相短路故障等。
保护装置需要根据故障的特征进行准确判断。
3. 故障切除:保护装置在判断故障后,需要通过断路器等开关设备,切断故障电路,以防止故障继续影响线路的其他部分。
四、输电线路保护的常见方法1. 过电流保护:通过对线路电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保护装置会迅速切断故障部分。
采用不同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可以实现不同的保护策略,例如差动保护、相邻线路保护等。
2. 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一种常见的保护方法,它通过测量线路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来判断故障的位置。
距离保护装置可以根据设置的保护范围,迅速切除故障部分。
3.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一种针对线路电流的保护方法,它通过比较线路各处电流的差异来检测故障。
差动保护主要用于检测短路故障。
4. 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一种用于检测接地故障的保护方法。
它通过测量线路接地电流或接地电压来判断故障的发生,并迅速采取切除措施。
五、总结输电线路保护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讲义简要介绍了输电线路保护的目的、原理和常见方法。
线路各保护的原理及保护范围介绍

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场
谢 谢!
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场
4、电流限时限速断保护(II段) • 切除本线路速断范围以外的故障,保护 本线路的全长 • 作为速断的后备 动作原理: • 保护范围延伸到下一条线路 •为保证选择性,必须使保护的动作带有 一定的时限 •为了使动作时限尽量缩短,考虑使它的 保护范围不超出下一条线路速断保护的 范围
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场
1.2、为什么要配置纵联保护 仅反映线路一侧的电气量的保护, 如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不可能区 分本线末端和对侧母线(或相邻线始 端)的故障。 为了保证选择性,距离保护I段只 能保线路全长的70%~80%,这是距离 保护的局限性。为了满足电网稳定运 行的。
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场
电力电缆是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一种特 殊电线;主要有电缆线芯、绝缘层和保护 层三部分组成。 1)、电缆线芯:由铜或铝绞线组成,其截 面形状有圆形、弓形和扇形等几种;
2)、绝缘层:作为相间及对地的绝缘, 材料有油浸纸、塑料、橡皮等;
3)、保护层:其作用是避免电缆受到机 械损伤,防止绝缘受潮和绝缘油流出;
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场
要求,有选择性地快速切除全线故障, 于是220kV级以上线路一般要求要配置 纵联保护。 1.3电流差动保护 电流差动保护动作逻辑简单、可靠、 动作速度快,在故障电流超过额定电 流时,确保跳闸时间小于25ms。 电流差动保护可以借助光纤通道传 输两路远传及一路远跳信号。利用两 侧电气量进行双端测距等。
t1 t3 t5
t6 t4 t2
线路保护原理和范围

线路保护原理和范围线路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免受各种故障的损害。
线路保护的原理和范围涉及到多个方面,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线路保护的原理线路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判断线路是否发生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隔离故障区域,保护线路的正常运行。
线路保护系统通常由保护装置、互感器、测量装置和信号传输装置等组成。
1. 保护装置:负责监测电流和电压等信号,并根据预设的保护逻辑进行判断和操作。
保护装置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技术,具有高速响应和精确判断的能力。
2. 互感器:用于将高电压和大电流变换成适合保护装置处理的低电压和小电流。
互感器主要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两种。
3. 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传输给保护装置进行判断。
测量装置通常具有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4. 信号传输装置:用于将保护装置判断的结果传输给断路器等执行机构,实现线路的隔离和保护。
线路保护的原理主要是根据故障发生时的电流和电压波形的异常变化来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
根据故障类型的不同,线路保护通常可以分为短路保护、接地保护和过流保护等。
二、线路保护的范围线路保护的范围主要包括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两个方面。
1. 输电线路保护:输电线路通常是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较高的线路,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各个电网供应用户使用。
输电线路的保护范围一般包括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线路上的变电站、支线等。
输电线路的保护主要是为了保护线路本身和线路上的设备,确保电能的安全传输。
2. 配电线路保护:配电线路是将输电线路传输过来的电能供应到用户用电点的线路。
配电线路的保护范围一般包括变电站、配电线路的支线和用户用电点等。
配电线路的保护主要是为了保护线路本身和线路上的设备,确保电能的稳定供应。
线路保护的范围还包括对线路上的各种故障类型的保护。
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短路、接地故障和过流等。
第1讲线路保护原理PPT课件

A2
B1
C
D
d1 d2
14
❖整定计算
➢动作电流
整定原则: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的最大短路
电流。
可靠性系数,
一般取1.2~1.3
I' K' I(3)
d .z1
K d.c.max
最大运行方式下 的三相短路电流
➢动作时限
t' 0s
没有人为延时,只考虑继电 保护固有动作时间
15
❖保护范围校验
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大,最小运行 方式下两相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小。
K I I 1.2 lm(远)
d.mi.n下一末 "' dz
26
❖评价
➢优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不仅能作为本 线路的近后备(有时作为主保护),而且能 作为下一条线路的远后备。
➢缺点:越靠近电源端其动作时限越大,对靠 近电源端的故障不能快速切除。
5A4
B3
C2
D1
MM
t
t5
t t4
t t3 t t2 t t 1
1、全阻抗继电器
(1)幅值比较 动作与边界条件:
Z set Z K 或
jXZ K I K Z set I K
35
(2)相位比较
动作与边界条件:
270
arg
ZK ZK
Z set -Z set
90
或
270 arg U k I k Zset 90
U k - I k Z set
因此,电压、电流保护作为主保护一般只适应于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 级的复杂电网,线路保护常采用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反应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阻抗 大小)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装置(阻抗保 护)。
线路保护文档

线路保护线路保护(Line protection)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针对输电线路的过载、短路等故障情况进行保护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措施。
线路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及时检测和判断输电线路上的故障,迅速切除故障部分并保护正常运行的线路,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线路保护的原理线路保护的原理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判据和故障切除。
故障检测是通过对线路上的电压、电流等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识别出故障发生的位置;故障判据是依据预设的故障判据准则,将监测到的信号与准则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故障;故障切除是在判断发生故障后,通过控制器发出切除信号,将故障部分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以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线路保护通常采用集中式保护和分散式保护两种方式。
集中式保护是将多个保护装置安装在一个集中控制设备中进行管理和控制,适合于较大规模的电力系统;而分散式保护是将保护装置分散安装在接近被保护设备的位置,适合于中小型电力系统。
2. 线路保护的类型线路保护的类型主要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保护。
2.1 过载保护过载保护是指在线路发生过载时及时切除故障部分,防止设备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行而损坏。
过载保护通常基于电流测量原理,监测线路上的电流,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保护装置将发出切除信号。
过载保护还可以根据运行时间进行分时段保护,以适应负荷变化的需求。
2.2 短路保护短路保护是指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迅速切除故障部分,阻止电流过大造成进一步损坏。
短路保护的原理是通过检测电流和电压异常变化来识别短路故障,当检测到短路时,保护装置会发出切除信号,将短路部分从电力系统中切除。
2.3 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指在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切除故障部分,避免电流通过人体等接地路径造成危害。
接地保护通常基于电阻测量原理,监测线路的接地电阻,当接地电阻超过预设值时,保护装置将发出切除信号。
接地保护还可以根据接地故障的类型进行差别保护,包括单相接地、双相接地和三相接地。
线路保护的配置和基本原理

线路保护的配置和基本原理
线路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配置和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配置:
a. 选择保护器:根据线路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护器,常见的有过流保护器、距离保护器、差动保护器等。
b. 选择保护区域:确定需要保护的线路区域范围,一般是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区域。
c. 设定保护参数:配置保护器的动作参数,如过流保护器的额定电流、距离保护器的整定值等。
2. 基本原理:
a. 过电流保护:通过检测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线路是否存在过电流故障,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保护器会发出动作信号,切断故障部分。
b. 距离保护:通过测量线路的电气距离来判断故障的位置,当故障发生时,保护器会根据故障距离和设定值的比较结果决定是否动作。
c. 差动保护:通过比较线路两端的电流差异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当差流超过设定值时,保护器会动作切断故障。
线路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和判断线路的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异常情况来实现保护动作,及时切断故障,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不同类型的线路保护器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线路故障,通过合理配置和设置保护参数,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线路保护原理与配置

4.220kV及以上保护双重化配置原则的要 求
①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型 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保护退出 时不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②两套保护的电流回路应分别取自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 组,并合理分配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避免可能出现的保护死 区。
③两套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断路器的两个跳圈分别一一对应。
110kVLFP-941线路保护装置压板
交流电压断线时发“DX”信号的同时,将距离保护退出运行,同时将 零序方向过流保护的方向元件退出,即将零序四段方向过流保护改为无方向 性跳闸方式。同时投入经延时的相电流过流保护(受投距离压板影响 ),若 将“投距离”压板解除,则此PT断线下的相电流保护不起作用。
三 、不同电压等级线路保护的配置
110kV线路保护装置
装置的正面面板布置如下:
(2)指示灯定义如下: “运行”灯为绿色,装置正常运行时点亮。 “TV断线”灯为 黄色,当发生电压回路断线时点亮。“充电”灯为黄色,当重 合闸充电完成时点亮。 “跳闸”、 “重合闸”灯为红色,当保护动作出口点亮,在 “信号复归”后熄灭。 “跳位”灯为红色,“合位”灯为绿色,指示当前开关位置。
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要求
1、对继电保护性能的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选择性、可靠性、灵敏性和
速动性的要求。 2、继电保护“四统一”原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原 理接线;统一符号;统一端子排布置。 3、继电保护“六统一”原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原 理接线;统一符号;统一端子排布置;统一定值单格 式;统一故障报告格式。
RCS900系列保护装置上电后,正常运行时液晶屏幕显示主 画面,格式如下:
保护动作时液晶显示说明:本装置能存储128次动作报告,24次故障录 波报告,当保护动作时,液晶屏幕自动显示最新一次保护动作报告,当一次 动作报告中有多个动作元件时,所有动作元件及测距结果将滚屏显示。
线路保护原理PPT课件

线路故障可能导致设备过载或短路, 线路保护能够及时切除故障线路,防 止设备损坏。
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及时切除故障线路,线路保护能 够降低非故障区域的停电风险,提高 供电可靠性。
线路保护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电流保护
基于电流的变化进行保护,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保 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线 路。
电压保护
大地,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触电。接地的原因包括设备老化、外力破坏、
潮湿环境等。
线路保护装置的组成及原理
线路保护装置的组成
线路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逻辑元件和执行元件组成,分别 负责检测故障特征、判断故障类型和执行保护动作。
线路保护装置的原理
线路保护装置通过比较线路正常运行时的电流、电压等电气 量与发生故障时的电气量差异,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并根 据故障类型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如跳闸、报警等。
是否发生故障并进行保护。
高频保护的优点
传输速度快,不受线路分布电容 和电阻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动作
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频保护的局限性
需要建设专用通信通道,成本较 高,且易受通信干扰和故障的影
响。
04
配电线路保护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
短路保护的基本原理
01
通过检测线路中的电流,当电流超过预定值时,判断为短路,
线路保护原理PPT课件
• 线路保护原理概述 • 线路保护原理基础知识 • 输电线路保护 • 配电线路保护 • 特殊线路保护 • 线路保护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线路保护原理概述
线路保护的重要性
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防止设备损坏
线路保护能够快速定位并隔离故障线 路,防止故障扩大,保障整个电力系 统的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阻抗及其与故障距离之间的关系
测量阻抗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与测量 电流之比:
Zm
U m Im
Zm Zm m Rm jXm
测量阻抗及其与故障距离之间的关系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Um 近似为额定电 压, Im 为负荷电流,Zm 为负荷阻抗。负荷 阻抗的量值较大,其阻抗角为数值较小的功 率因数角(一般功率因数为不低于0.9,对 应的阻抗角不大于25.80),阻抗性质以阻 性为主,如下图2中的ZL 所示。
相电压电流算出的测量阻抗都会比较大,算出的距离
一般都大于整定距离,由它们构成的距离保护一般都
不会动作,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保护安装处
零序电流很大时),也有可能动作。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同理可以分析B相和C相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情 况,分析表明,只有故障相电压与带零序电流 补偿的故障相电流之间满足(5)式,能够正 确测量故障距离,非故障相测出的阻抗接近负 荷阻抗,一般不会动作。
❖不能正确测量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把测量阻抗测大, 反映出故障距离变远,即不动作;另一方面是把测量阻抗测 小,反映出故障距离变近,可能导致在区外故障情况下误动 作。此处,非故障环上的电压、电流算出的阻抗一般是第一 种情况,通常不会动作
故障环的概念
❖微机保护中,距离保护的硬件接线只有一套,故障环的选 取是由软件实现的,分两种情况:
测量阻抗及其与故障距离之间的关系
❖电力系统发生金属性短路时,U m 降低,Im 增大,Zm 变为短路点与保护安装处之间短路 阻抗 Zk ,对于具有均﹥匀分布参数的输电线 路来说, Zk与短路距离 Lk 成线性正比关系, 即:
Zk z1Lk
测量阻抗及其与故障距离之间的关系
❖短路阻抗的阻抗角就等于输电线路的阻抗 角,数值较大(对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 线路,阻抗角一般不低于750),阻抗性质以 感性为主。当短路点分别位于图1 中的k1 、 k2和k3点时,对应的短路阻抗分别如图2中 的 Zk1 、Zk2 和 Zk3 所示。
❖ 故障的形式包括:三相故障、两相故障、两相 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共有不同相别的十种 故障类型,同时要考虑非全相运行的问题、同 杆并架双回线的跨线故障问题等;
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 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继电保护有较高 的要求,微机保护后,线路保护一般均设计为 成套保护,即一套保护完成所有的主保护和原 理上的后备保护功能,为了实现设备上的后备, 通常采用双重化配置或多重化配置。
配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这样的保护配置带来的危害: (1)设备烧毁的程度严重; (2)引发电压稳定性问题; (3)电压跌落持续时间长。
配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解决问题的思路:
(1)微机保护采用后,简单、经济、可靠不再是电 流电压保护的独特优点;
(2)配电系统全面推广应用距离保护;(技术上没 有困难,不增加复杂程度,除应该考虑TV断线闭 锁外,基本没有负面影响)
故障环的概念
故障电流可能流通的通路称为故障环。 在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故障相与大地之间的 故障环(相—地故障环); 两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两个故障相与大地之间的 相—地故障环和一个两故障相之间的故障环(相—相故障 环); 两相不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一个两故障相之间的相— 相故障环; 三相故障的情况下,存在三个相—地故障环和三个相—相 故障环。
❖该式是距离保护能够用测量阻抗来正确表示 故障距离的前提和基础,即只有测量电压、测 量电流之间满足该式时,测量阻抗才能正确地 反应故障的距离。 ❖在实际三相系统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多种不 同的短路类型,而在各种不对称短路时,各相 的电压电流都不再简单地满足式(5),所以 无法直接用各相的电压、电流构成距离保护的 测量电压和电流。
U A U kA IA1z1Lk IA2 z2 Lk IA0 z0 Lk
UkA [(IA1
U kA (IA
IA2 IA0 ) 3IA0
K 3I0 ) z1Lk
z0 z1 3z1
] z1Lk
(6a)
U B U kB (IB K 3I0 ) z1Lk
(6b)
UC UkC (IC K 3I0 ) z1Lk
k3 M KZ Im
G~
Lk3
QF
U m
k1 Lset k2
Lk1
Lk2
图1 线路系统图
N
G~ QF
jX Zk2
Zset
Zk1
ZL
R Zk3
图2 负荷阻抗与短路阻抗
测量阻抗及其与故障距离之间的关系
❖依据测量阻抗 Zm 在上述不同情况下的 “差异”,保护就能够“区分”出系统是否 出现故障,在发现有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进 一步地“区分”出是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 ❖继电保护:依据“差异”,实现“区分”
ImB 或 U mC 、 ImC 之间都不满足式(5),所以 两非故障相的测量电压、电流不能准确地反应 故障的距离。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IC
❖在另一方面,由于U kB 、U kC 均接近正常电压,而IB 、
均接近正常负荷电流,B、C两相的工作状态与正常
负荷状态相差不大,所以在A相故障时,由B、C两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上面的讨论是以单相系统为基础的。在这种 单相系统中,测量电压 U m 就是保护安装处 的电压,测量电流 Im 就是线路中的电流, 系统金属性短路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U m Im Zm Im Zk Im z1 Lk (5)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线路继电保护 原理
线路的分类
❖ 从继电保护的角度出发,在电力系统中,线 路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6~66kV的中压配电线路; 2. 110kV的输配电线路; 3.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输电线路。
配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 这三种类型线路的继电保护在原理上和构成 上有很大的差异:
6~66kV的中压配电线路一般为单电源、辐 射状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故障形式只有 三相故障和两相故障两种形式(ABC三相故 障或AB、BC、CA两相故障)。保护一般为 电流电压保护。主要问题是速断保护区短, 线路大部分的故障需要经过延时切除。
(3)纵联保护原理应用于配电线路保护。(主要考 虑用低成本的通信手段传输继电保护的信息,可用 的手段包括:导引线、复用光纤、无线电台、移动 通信、无线宽带技术 等)
110kV输配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 110kV的输配电线路一般为大电流接地系统的单 电源辐射状网络,部分线路末端可能接有小的 分散电源;
❖ 主要包括以下的几项内容: (1)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 (2)输电线路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3)输电线路的综合重合闸。
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1)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 (2)输电线路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3)输电线路的重合闸。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通过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动作 的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应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 电线路,其原理也可以应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 线路; ❖构成距离保护的核心就是测量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 离,并与一个事先整定的距离相比较,测量距离小于整定 距离时保护动作; ❖测量故障距离的方法包括阻抗法、行波法和雷达法,其 中应用最多的是阻抗法,此处重点介绍阻抗法。
故障环的概念
❖在传统的距离保护中,故障环的选取是靠冗余接线来实现的, 即距离保护的每一段都有三个相间阻抗继电器和三个接地阻 抗继电器组成,三段式保护中需要18个独立的阻抗继电器。 对于任何一种类型和相别的故障,每一段的6个继电器中,至 少有一个是在故障环上,它能够正确测量故障距离,其他不 在故障环上的继电器不能正确测量,但一般不动作。
❖ 故障的形式包括:三相故障、两相故障、两相 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共有不同相别的十种 故障类型;
❖ 采用的保护一般为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 式接地距离保护、多段式(方向)零序电流保 护;
~
1
2
3
t2II t1I
t3III t1I
t3III t2II
110kV输配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 末端带有分散电源时,或线路接于较为重 要的母线时,可采用纵联保护。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现以图3所示网络中k点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情况为例, 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按照对称分量法,可以求 出M母线上各相的电压:
M KZ IA
G~
IB IC
U AU BU C
Lk
(Z1 ,Z2, Z0) Lk
k
U kA U kB U kC
N G~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6c)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6)式的成立与故障类型无关,即对任何 类型的故障都成立; ❖对于不同类型和相别的故障,故障点的边界 条件是不同的,即(6)式中 U kA 、U kB 和 U kC的 取值是不同的,下面以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为例 进行讨论。
U m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早期的微机保护普遍采用第一种方式,新型微机保护倾向于 采用第二种。
测量阻抗与整定阻抗的比较
❖ 在理想情况下,在金属性短路的时候,测量阻抗是与整定 阻抗同方向的,在这种情况下,算出测量阻抗后直接与整 定阻抗比较大小,就能够判断出故障的范围。
❖ 实际情况下,由于各种误差因素的存在,以及过渡电阻的 影响,测量阻抗可能与整定阻抗之间有一定的角度,这时 用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就不行了。
以A相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为例进行分析。在A相金
属性接地短路的情况下, U kA 0 ,式3-6a变为:
U A (IA K 3I0 ) z1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