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级领导下井带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2024年矿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矿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范文一、领导带班下井期间,必须严格遵循井下交接班制度。
接班人应准时按规定时间入井接班,而交班人则需在井下车场人员候车室内等候,直至接班人到达。
在交接过程中,交班人需详细阐述各工作面的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需特别关注的事项、隐患情况及整改建议,之后方可离岗。
二、交接班双方必须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确保交接内容的准确无误。
具体而言,若工作面情况未得到清晰阐述、安全隐患未得到妥善处理、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或工作安排未得到明确,均不得进行交接。
三、针对井下交接班过程,安监科与调度室将实施严格的监督与检查。
一旦发现有人违反交接班规定,将依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处以____元罚款。
若因未执行交接班而导致问题发生,则将根据相关规定从严惩处。
四、在存在严重问题的情况下,经调度室安排,交接班地点可调整至问题现场进行。
此时,接班人员有权要求交班人协助解决问题,并在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后再进行交接。
五、为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落实,交接班过程应切实遵循“交接班手拉手,你不来我不走”的原则,并详细记录交接班情况。
六、为增强透明度与责任感,带班领导的姓名将在井口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此规定适用于大田县建设煤矿东井田矿区。
2024年矿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范文(二)领导干部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为深入贯彻《弥勒脚落沼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切实落实带班人员的管理责任,维护矿井正常的生产秩序,确保各项生产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依据《____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____》(国发〔____〕____号)及《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____第33____号)的相关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带班下井的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井下交接班制度。
接班人员需在班前会上明确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及班前危险预知后,及时下井进行接班。
交班人员须在井下等待接班人员到达,并详细交接各工作面的安全状况、存在问题及原因、注意事项、隐患情况及整改意见,待接班人确认无误后方可离井。
西段煤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和交接班记录簿

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簿
2016年月日
带班下井履行职责:1、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全面掌握当班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 2、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3、遇到险情时,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
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记录簿
2016年月日
古蔺煤矿(西段)有限责任公司矿领导带班下井记录簿
2016年月日—2016年月日
古蔺煤矿(西段)有限责任公司
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记录簿2016年月日—2016年月日。
矿级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范文(二篇)

矿级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范文一、交接班的目的和意义矿级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矿山井下工作连续、顺利进行,保证人员安全和工作质量。
交接班是一种组织化管理措施,通过矿级领导与班组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实现工作的无缝接替。
二、交接班的基本要求1. 准时准确:矿级领导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交接班,准确地传递工作情况和重要信息。
2. 详细全面:交接班内容必须详细、全面,包括井下工作情况、安全隐患、生产指标、设备运行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3. 口头书面结合:交接班既可以通过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书面报告形式进行。
口头传达时要清晰准确,书面报告要简明扼要。
4. 交互沟通:矿级领导在交接班时应注重与班组人员的互动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班组的发展和进步。
5. 高效迅速:交接班应高效迅速完成,不得拖延时间,确保班组工作的连续性和效率。
三、交接班的具体内容1. 工作情况:矿级领导要向接班人详细介绍井下工作情况,包括生产进度、设备运行情况、安全隐患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要向接班人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和要求。
2. 安全问题:矿级领导要向接班人明确提出一些井下的安全隐患,并告知相应的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
接班人要对这些安全隐患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3. 人员情况:矿级领导要向接班人介绍班组成员的情况,包括班组人数、工龄、技能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要对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4. 生产指标:矿级领导要向接班人详细说明生产指标的达成情况,包括产量、效益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要向接班人解释达成指标的原因和难点。
5. 设备运行:矿级领导要向接班人介绍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的故障情况、维修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要向接班人传达设备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和计划安排。
四、交接班的操作流程1. 矿级领导准时到达交接班地点,与接班人进行问候和互动。
2. 矿级领导首先简要介绍井下的工作情况,包括生产指标、设备运行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5篇)

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一、领导带班下井必须严格执行井下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在班前会上布置完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及班前危险预知后及时入井接班,交班人必须留在井下等待接班人接班,交待好各工作面的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需要注意的事项、隐患情况以及整改意见后方准离开。
二、交接班人必须认真对待交接班,必须做到工作面情况交待不清不交接、安全隐患处理不清不交接、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交接、工作安排不到位不交接。
三、对于井下交接班,安监站要严格检查督促执行,发现有人不按规定交接班的,按制度严肃处理;对未进行交接班而出现问题,从严加倍处罚。
四、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接班人员可以拒绝接班。
五、交接班要真正做到“交接班手拉手,你不来我不走”,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实处,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六、带班领导的姓名要在井口明显位置公示。
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2)是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和工作连续性而设立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的安排:1. 交接班时间:矿领导在班次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交接班,确保班次的连续性。
2. 交接班内容:交接班时,矿领导应向接班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令,包括矿井的运行情况、关键设备的情况、安全隐患的记录以及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等。
3. 巡查矿井:矿领导下井后,应进行矿井的巡查,检查各个工作区域的安全状态和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
4. 监督工作:矿领导应随时监督矿工的工作,确保工作按照规定进行,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安全检查:矿领导下井后,应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检查通风系统、瓦斯浓度、矿井支护、防火安全设施等,确保矿井的安全。
6. 交接班记录:在交接班时,矿领导和接班人员应共同填写交接班记录,记录交接班的时间、内容和注意事项等。
7. 交接班会议:定期组织交接班会议,矿领导和接班人员一起讨论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通过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能够确保矿井的连续安全运营,提高工作效率,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矿井的安全和生产。
矿级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

矿级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
是指在矿井工作中,矿级领导负责带领一组工人值班工作,并在交接班时进行必要的交接。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管理井下工作,并在交接班时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信息的传递。
具体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交接班时间确定:矿级领导和上班员工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交接班的时间。
2. 巡查和检查:矿级领导在交接班前进行井下巡查,并核实井下设备、安全措施和工作条件是否正常。
3. 交接资料准备:矿级领导准备相关交接资料,包括班次工作情况记录、井下工作指令、问题和隐患记录等。
4. 会议和讨论:上班员工和下班员工在交接班前进行会议和讨论,共同交流班次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5. 交接班记录:矿级领导在交接班时记录交接内容,包括工作情况、工作要点、问题和隐患等。
6. 安全交底:矿级领导向下班员工进行安全交底,包括工作注意事项、应急预案、设备操作规程等。
7. 工作交接:矿级领导向下班员工详细介绍上班期间的工作内容、工作计划和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8. 班组交接:下班员工和上班员工进行班组交接,包括安全设备的检查、工具的交接、工作区域的清理和整理等。
通过矿级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的执行,可以确保矿井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及时传递工作信息和安全要求,确保井下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矿级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模版

矿级领导带班井下交接班制度模版井下交接班制度模板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为确保井下矿级领导带班交接班工作的规范性和执行力,保障安全高效地进行井下生产工作。
1.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井下矿级领导带班交接班的工作。
二、参与人员及职责2.1 参与人员井下矿级领导(接班人和交班人)。
2.2 职责(1)接班人职责:- 确认交班人所称醒目位置的井下设备、设施和工作面情况;- 了解交班人井下作业的进行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开始带班工作后,应按照规程要求,进行上级布置的工作。
(2)交班人职责:- 将井下工作面情况、设备设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向接班人准确传达;- 清点井下工作相关物品和工具,确保不遗漏;- 交接工作面设备和设施时,要进行详细检查和确认。
三、交接班流程3.1 规定时间和地点交接班时间为各井下班次刚开始的时刻,交接班地点为矿井下交接班室或现场。
3.2 执行步骤(1)接班人到达交接班地点后,与交班人进行问候和确认身份;(2)交班人向接班人提供有效的通讯装备,并就相关工作面情况进行简要介绍;(3)接班人认真倾听交班人的交接内容,并进行记录;(4)接班人再次核对交接内容,并与交班人进行确认;(5)双方确认无误后,交班人离开,接班人正式开始工作。
四、交接班内容4.1 基本信息(1)接班人和交班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2)井下矿级领导带班责任的工作面区域、设备设施等基本情况。
4.2 设备和设施(1)交接各设备设施时的操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设备、排水设备、安全设备等;(2)存在的问题,如设备故障、维护需求等。
4.3 作业情况(1)交班人应向接班人准确传达井下工作面的进展情况,包括已完成工作、未完成工作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2)接班人应向交班人了解上级布置的工作内容,并进行确认。
五、异常情况处理5.1 如果接班人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现设备和设施出现异常状况,应立即向交班人进行报告,并同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煤矿井下现场交接班制度(3篇)

煤矿井下现场交接班制度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搞好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特制定煤矿井下交接班制度。
一、凡属当班矿级井下值班领导都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责任。
二、接班人员必须提前____分钟上班,必须在井下现场交接并在指定地点交接做好交接记录。
三、接班的人员到达岗位后,根据交接班的主要内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再看上一班的记录,然后双方再进行交接签字。
四、交接的人员必须交清下一班的注意事项(除填写值班记录外的还要口头详细交接)。
1、安全情况。
采、掘、机、通、运等五大项,特别是“一通三防”上的____,水、火、瓦斯、顶板、支护、粉尘、电器设备等安全情况。
2、本班主要经验教训及下一班的应注意事项。
3、生产或检修以及整治情况。
4、电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5、文明生产情况。
五、接班人认为上一班交待的情况已经清楚,并与自己检查的情况一致方可进行签字,完清交接手续。
六、接班人员如发现本班人员未完成应尽职责或交接不清,应当面提出,经双方签字为准。
七、井下现场接班人员接了班就必须对当班的安全生产负全责。
煤矿领导下井带班档案制度为了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进一步落实领导下井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煤矿领导下井带班档案制度。
一、煤矿领导下井必须掌握全矿井的安全生产情况,了解矿井的动向。
二、在现场检查出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留与下一班。
三、领导下井必须在井下交接班并有记录(井下记录)。
四、领导下井必须根据上级文件执行。
五、领导下井下班后必须向矿长、层间管理人和调度室汇报井下安全生产情况,矿长掌握布置,层间管理人和调度室必须安排下一班的工作。
六、领导下井下班后如发现重大隐患必须矿长、总工程师汇报,矿长、总工程师立即召开矿级管理人员会议研究,做出方案进行处理。
七、领导下井下班后必须在地面做好交接班记录,交清交班内容。
八、领导下井带班记录必须每月交办公室主任负责存档。
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

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概述随着井下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矿井对矿工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保障矿工的安全,增强矿工对工作和安全的重视程度,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应运而生。
矿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是指在矿工下井前,由矿领导亲自带领矿工到井下工作区域,并进行工作交接班,以确保矿工了解工作重点和安全要求。
这种机制能够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质量,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实施步骤一、矿领导值班制度为了保障矿山正常生产秩序,矿山应设立统一领导带班情况登记本,以记录各部门负责人乃至整个矿山领导带班情况。
同时,制定矿领导值班制度,坚持每天值班一次,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全矿职工,并让职工知道哪位领导将陪伴他们一起下井。
二、工作须知报告和检查在矿工下井之前,矿领导应向矿工详细讲解工作要点和安全要求,并颁发《矿井工作须知报告》和安全工作说明书。
同时,矿领导要认真检查矿工装备,包括矿灯、通讯工具、防护装备等,确保无异常。
三、带领矿工进入井下在矿领导和矿工达成共识后,领导带领矿工进入井下,形成领导带班的工作格局。
由于矿井地势复杂,领导要提前规划下井路线,并对矿工进行示范和指导。
在下井过程中,矿工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参加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四、井下交班和安全检查领导带领矿工到达井下工作岗位后,要进行交班,并检查矿工作业环境和装备是否齐全、安全。
同时,领导还要询问矿工工作的具体情况,督促矿工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并对矿工提出合理建议。
五、关注矿工安全在矿工下井的过程中,矿领导应始终关注矿工的安全情况,在井下工作期间要与矿工保持相互配合和沟通,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解决矿工的问题和维护矿工的安全。
六、矿工下井任务在井下时,矿工应认真遵守安全规定,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领导要对矿工的下井任务有清晰明确地了解,发现并及时解决矿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出矿工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意见。
七、领导带领矿工上井在工作结束后,矿领导要带领矿工安全返回地面,确保无人员失踪和掉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