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与温度.PPT
大班冷热PPT课件

化为神经信号。
温度感受器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 ,能够快速地响应外界温度的微
小变化,并向大脑传递信息。
温度感受器在人体不同部位分布 密度不同,例如在手指、嘴唇、 面部等暴露部位分布较为密集。
神经传导
当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时,神经末梢会释放神经递质,将温度信息传递给神经纤维 。
神经纤维会将温度信息传递到脊髓和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经过处理后形成感觉。
01
掌握大班冷热课件的设 计原则和制作技巧。
02
了解如何通过大班冷热 课件进行有效的知识传 递和教学互动。
03
掌握大班冷热课件的演 示技巧和注意事项。
04
了解大班冷热课件在实 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和 效果评估。
02
冷热感觉的生理机制
温度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是分布在人体表面的 热敏和冷敏神经末梢,能够感知 外界温度变化,并将温度信息转
大班冷热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冷热感觉的生理机制 • 冷热对健康的影响 • 冷热环境与人体舒适度 • 如何应对冷热环境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大班冷热课件
主题内容
介绍大班冷热课件的设计、制作和演示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大班冷热课件进行 有效的知识传递和教学互动。
课程目标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上册课件冷热与温度课件

四、实验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总结实验过程:
1. 准备一杯热水。 2.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待液柱不再上升时
读数,并开始计时。 3. 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4. 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四、实验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注意事项:
① 在测量时温度计始终不能从水中取出来。 ② 在测量时小组里面要注意分工合作。 ③ 记录时间、观察度数一定要非常准确。 ④ 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
四、实验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实验过程:
1. 准备一杯热水。 2.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待液柱不再上升时读数,
并开始计时。 3. 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4. 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注意事项:
① 在测量时温度计始终不能从水中取出来。 ② 在测量时小组里面要注意分工合作。 ③ 记录时间、观察度数一定要非常准确。 ④ 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 多动脑、多观察,发 现奥秘,成为生活中 的小小科学家
四、实验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讨论:怎样才能做好实验?
① 需要什么仪器? ② 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③ 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录?
隔多长时间记录? ④ 小组内分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 ⑤ 你要提醒学生注意什么?
四、实验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总结实验器材:
一杯热水、温度计、秒表、 记录单、铁架台
新版小学科学精品教 学课件
走进科学殿堂,感受科技奥 妙!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冷热与温度
第二课时
交流讨论 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1)液泡浸在水中,不碰杯壁; (2)液注变化稳定后观察温度; (3)观察温度要水平观察。
猜一猜: 热水降温的规律可能是什么?
人教版 八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共40张PPT)

0 和100 ℃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 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
请你写在黑板上,并读出来。
份代表1 ℃ 。 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测气温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煤油
水银
酒精
红外线体温计
其他种类温度计
电子温度计 金属?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1.温度 2.温度计
单位:摄氏度 ℃
测量工具:温度计
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
液体、刻度及符号
使用方法:二看、一不、四要
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
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初春),薄雾缥缈D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D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5、某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
1、测量温度前: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温度计所能
测量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一个小格 代表的值
最高温度值?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分度值?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低温度值?
想想议议
温度计里的液 体可能将温度 计胀破
温度 课件(共50张PPT)

答:甲8℃, 乙9℃,丙18℃,丁一4℃
___。
温度计的使用
(1)看 零刻、分度和量程 (2)放 不偏不倚放正中
(3)读
液中稳定视线平
规范使用人人行
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在被 测液体中
放 法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
放 法
读法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 在被测液体中
温度计的读数
读法
标准大气压下 沸腾的水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冷热程度、温度计 2.热胀冷缩 3.乙、丙、甲
4.负十五摄氏度、零下二十五摄氏度、十五摄氏度、15ºC 5.B 6.B 7.B 8. 35-42ºC 、、A 放大镜
9.甲 、 、乙、 12.D 13.D
14.丙,敞口容器中水蒸发吸热,水的温度应该比周围空气 的气温低。
15.略 16.水银 ,沸点高于100ºC ,2.5ºC 25ºC 16.(1)①(2)大于 (3)等
10、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
是 [ ]D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 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 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 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 来再读数。
小结:
一、温度的概念 二、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 三、摄氏温标的规定 四、温度计的使用 五、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
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日光灯启辉器内也有这样的双金属片。
1℃
常见的温度计
负十五摄氏度、零下二十五摄氏度、十五摄氏度、15ºC
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
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8.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共28页)PPT

未来的小科学们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请正确使用温度计: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
2
3
4
√ ( ╳ ) ( ╳ ) ( ╳ ) (
)
请正确使用温度计: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5
(╳ )
6
√ (
)
你认为哪位小朋友的读数方法比较正确呢?
王军 小明
小红
偏大 正确
偏小
温度的读 法和写法:
读作 零下5摄氏度 写作 -5℃ 读作 零下8摄氏度 写作 -8℃
读作 44摄氏度 写作 44℃
读作 20摄氏度 写作 20℃
读作 0摄氏度 写作 0℃
大家了解了温度计的
构造和使用方法,大家 想
不想亲自动手来测量一 下
水的温度 ?
分组活动:测量水的温度
1、温水
2、热水
友情提醒:
1、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先测温水,再测热水。 3、及时做好测量记录。 4、测量时声音要小,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温度》物态变化PPT(完美版)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由于体温计和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测量对象不同,所以体温计比普通温度计的构造 稍微特殊一些,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 略有弯曲。测体温时,玻璃泡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通过细 弯管上升到直管中;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水 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温计 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0甩.1动℃使,实水验银室回用
分中度,实值验是室1 ,
能
用计力示甩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要高,A正确;结构上:体温计有缩
口,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B正确;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
用 温 度 计 不 能 离 开 被 测 物 体 读 数 , C不 正 确 ; 使 用 前 : 体 温 计 要 甩 一 甩 , 实关闭 验C 室 用 温 度 计 不 能 甩 , D正 确 。 故 选 C。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四、体温计 8.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要高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
物体测量
关闭
D体温计的可分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7.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C”),示数为
℃。
(选填“A”“B”或
关闭
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故B读数方法正确;由于温 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 ℃,因此此时读数为48℃。
B 48
《温度》物态变化PPT
关闭
解解解析析析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课件

2021/8/25
小知识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 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 叫作热胀冷缩。
2021/8/25
你能高,轮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 容易爆胎。
2021/8/25
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变化。 • 把瓶子放入冷水水槽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又有什么变化。
2021/8/25
实验注意点
2021/8/25
玻璃管的粗细是影响实验效 果的重要因素,玻璃管越细, 液柱高度的变化越明显。
在使用热水时注意安全。
要用加入色素的水做这个 实验,便于学生观察。
探究
实验记录
2021/8/25
实验现象 放入热水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放入冷水中,玻璃 管内液面下降。
画出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②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C? ③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2021/8/25
实验交流
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2021/8/25
实验交流 ①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②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C? 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C。 ③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同学们,你认为水在受热和受冷时体 积会有怎样的变化?是变大?还是变 小?或者是不变?请大家对这个问题 做出自己的预测。
2021/8/25
实验材料 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红颜色 的水、水槽、热水、冷水等等。
2021/8/25
实验方法
• 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 • 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 • 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 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
冷热与温度

1.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3)、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4)、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5)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热的传递(1)、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3)、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4)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3.加热和冷却1、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2、糖、蜡烛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4.吸热和散热1、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且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答:浅色吸热差,深色吸热好。
2、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白色吸热差,宽大形成气体对流。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水是大自然的化身?答: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多姿多彩化身。
2、蒸发: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状水蒸气。
3、凝结: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
4、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答:温度、蒸发面积、空气流动。
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声。
2.物体来回传递运动叫振动。
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4.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终止声音、振动也会停止。
2.不同的声音1.声音的强弱叫音量。
2.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3.四大公害:空气污染、水污染、废物污染、噪音污染。
4.紧、短、细的弦发出声音较高。
5.长、粗、松的弦发出声音较低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土地)和(坛子)传人耳朵的。
2.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送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的信号报告给大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 注意事项: ① 在测量时温度计始终不能从水中取出来。 ② 在测量时小组里面要注意分工合作。 ③ 记录时间、观察度数一定要非常准确。 ④ 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
1.实验过程
① 准备一杯热水。 ②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 ③ 每隔2分钟观察水温,并记录下来。
请您多提修改建议!
溧阳市戴埠中心小学高保金
546543461@ 546543461@ 546543461@
3.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段的 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 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 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的 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应用练习
(1)读出下列各温度计的度数:
你还有哪些疑问?
一、有关温度的知识。
1 冷热和温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 2.测量仪器:温度计。 3.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简称:度,符号:℃) 二、 认识和使用温度计: 1.组成:液泡、液柱、刻度 2.使用: (1)轻拿轻放。 (2)液泡浸入液体中。 (3)视线保持水平。 三、 热水降温的规律: 先快后慢
一、 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
(一)猜一猜,试一试。
上面3只杯子分别放的是热水、冷水和 凉水,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 二)照样子,试一试
准备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 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 和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 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
说一说:两个手指前后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4.实验小结:
2.热水降温统计表
时间 (分钟) 温度 (℃ ) 0 62 2 56 4 51 6 47 8 10
43.5 40.5
∨ ∨ ∨ ∨ ∨
6
5 4 3.5 3
相差
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得到热水降温的规律是:
先快后慢
温度 (℃)
80
热水降温统计图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4 6 8
10 12 时间(分钟)
(统计图在实验册第17页)
5.想一想: 杯子中水的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这是因为: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 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 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 小时,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6.猜一猜
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1010源自10100
0
0
0
10
10
10
10
甲
乙
甲图是(
3
) ℃ , 乙图大约是(9.5 )℃ 。
(2)
╳ ╳
╳
√
判 断 对 错 :
╳
√
╳
√
╳
测量温水、热水的温 度,与同学交流
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 样? 在这一过程中温度变化 有什么规律呢?
一、有关温度的知识。
1 冷热和温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 2.测量仪器:温度计。 3.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简称:度,符号:℃) 二、 认识和使用温度计: 1.组成:液泡、液柱、刻度 2.使用: (1)轻拿轻放。 (2)液泡浸入液体中。 (3)视线保持水平。
你们能说出三个杯子中的水有多大的差异吗?
学习新知
1 冷 热 和 温 度
二、有关温度的知识
1.温 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
2.测量物体的温度要用到温度计。 符号是℃
3.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简称度,
常 用 温 度 计
实 验 用 温 度 计
体 温 计
温度计的构造: 刻度
标记
数字
液柱 玻璃泡
2.温度计的使用:
猜一猜:热水降温的可能性是什么? ① 一样快 ② 先快后慢 ③ 先慢后快 ④ 没有规律
2.填写表、图: 2.热水降温统计表
时间 (分钟)
0 2 4 6 8 10
温度 (℃ )
温度 (℃)
80
3.热水降温统计图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4 6 8
10 12 时间(分钟)
(统计图在实验册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