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专家库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文件

1.组织和带动本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相关活动;
2.遵守本会的有关规定;执行本会决议;完成本会交办的各项工作;
3.积极向本会提供所从事学科的国内外前沿技术、最新进展、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涉密除外);
4.宣传本会的工作和作用,提高协会的知名度;
5.维护本会的声誉和权威性。
7.组织行业相关技术、经济活动,促进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8.负责本会相关业务领域人才库、专家库的组建管理及人才培育、推介工作,并在国家和行业重大工作中充分发挥专家和特殊人才的作用;
9.根据授权开展统计,组织行业调研、质量检查等工作;
10.按有关规定编辑出版专业刊物与书籍;
11.接受会员、政府及相关组织和个人委托的与本会宗旨相符的其它工作。
(4)承担行业企业信用评估、产品认证等工作;
(5)制订或参与制订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和法规等,并推进贯彻实施;
4.制订本会标准,订立行规行约,促进会员发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5.制定行业规划或发展指南,提出推进行业技术进步的意见和建议;
6.组织开展技术、管理、市场、人才、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咨询和服务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 010-64270616, 64281750 传真:010-64270215
E-mail:office@ 联系人:劣娅娟,陈明海
网址: HYPERLINK ""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2017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

(以评审编号为序)
技术发明特等奖
序 号 1 评审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常州大学,常州天合光能有 限公司,江苏大学 主要完成人 1.丁建宁,2.袁宁一,3. 张学玲,4.高纪凡,5.邓 伟伟,6.程广贵
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17F001 表界面调控关键技术 与应用
3
疏松砂岩复杂油气藏 17F042 防砂完井关键技术与 装备及工业化应用
4
非均相复合驱大幅度 17F064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理 论与实践 基于工业特性的高选 17F068 择性生物催化剂高效 创制与应用 半芳香尼龙 PA10T 聚 17F085 合新技术-固相悬浮聚 合技术
5
6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发明二等奖
1.高金森,2.郝天臻,3. 赵亮,4.栾波,5.牛同 建,6.李增刚,7.陈家 岭,8.田爽
2
1.张志炳,2.周政,3.张 锋,4.李磊,5.孟为民,6. 胡兴邦,7.陈懿,8.朱益 民,9.杨毅融,10.杨占平 1.董长银,2.刘永红,3. 李怀文,4.刘刚芝,5.李 志广,6.蒋卫东,7.李效 波,8.崔明月,9.董社 霞,10.王强 1.孙焕泉,2.曹绪龙,3. 李振泉,4.祝仰文,5.侯 健,6.马波,7.王红艳,8. 潘斌林,9.元福卿,10.魏 翠华 1.徐岩,2.喻晓蔚,3.聂 尧,4.穆晓清,5.史百 鸣,6.张建立,7.王栋 1.黄险波,2.曹民,3.曾 祥斌,4.蔡彤旻,5.姜苏 俊,6.张传辉,7.龙杰 明,8.史振国,9.陈 健,10.王道波
序 号 评审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17F009
2
17F016
3
项目名称高纯度高端化有机化工品精馏核心技术及应用

提名奖种:国家科技进步奖
提名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化学工程领域化工分离提纯范畴。 高纯度有机化工品生产是实现产品高端化的重要途径,可提升中国制造质量和发展 水平,符合《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化工、电子、航天等行业升级急需高纯度有 机化工品。高纯有机物精馏存在分离物系复杂、杂质与产品沸点相近、所需理论板数和 能耗随纯度提高呈指数增长等世界性难题,一直是制约产品高端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也 是国内外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实现精馏核心技术的突破,发展高端有机化工品产业,对 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需求,提升我国化工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均具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等的支持下,针对高纯度高端化有机化工品 生产中精馏提纯关键难题,在高效填料、新型塔板及全流程优化等方面历经十五年攻关, 提出了精馏塔内流体流动的“液膜扰动”理论,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发明成果并实现了产 业化,掌握了核心技术及主导权,为我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主 要创新点: (1)首次提出了“液膜扰动”理论,创建了填料内部流体流动多参数模型,准确表 述了气液两相在填料内的流动和分布规律,创新引入波纹折线倾角、比表面积等参数, 为新型填料的开发、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2)基于“液膜扰动”理论,突破了传统直线填料的局限,发明了多折线 BH 型填 料,开发了与之配套的工艺软件包,创建了 BH 型填料塔成套技术,分离效率比 Sulzer 填料高出 50%~67%。成功应用于多种高纯化工品生产,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杂质含 量比国际指标低 50%以上。制备出了电子化学品领域急需的高纯二氯二氢硅,杂质含量 硼≤5ppt、磷≤20ppt、砷≤15ppt,推动了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3)原创了“最优加权”模型,发明了导向孔、浮阀和筛孔最优配置的 FGVT 塔 板。分离效率比同类技术提高约 30%,操作弹性提高约 40%。成功应用于多个行业高 端化工品生产,在信息基础材料领域制备出纯度高达 99.99999999%的硅料,解决了硅 料纯度要求极高的难题,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生产出的高端聚氯乙
201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终审结果

201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终审结果(以评审编号为序)技术发明特等奖序号 评审编号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1 14F065 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技术-CILA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山东德阳化工有限公司1.徐春明,2.刘植昌,3.张睿,4.孟祥海,5.胡玉峰,6.卢春喜,7.刘耀芳,8.刘志杰,9.张强,10.高玉涛技术发明一等奖序号 评审编号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1 14F008 创制高效农用杀菌剂唑菌酯及其产业化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1.刘长令,2.李淼,3.吴鸿飞,4.陈亮,5.张国生,6.张晓波,7.张弘,8.杨浩,9.王丽颖,10.茹李军2 14F013 复杂结构井邻井距离随钻探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高德利,2.刁斌斌,3.吴志永,4.梁华庆,5.张辉,6.孙东奎,7.耿敏,8.李翠,9.朱昱,10.周劲辉3 14F043 化工场地高风险有机物复合污染识别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李辉,2.林匡飞,3.刘勇弟,4.王晓丽,5.李晓亮,6.展益彬,7.陆强,8.殷伟4 14F057 喜树碱类原料药的不对称化学全合成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复旦大学,河南东泰制药有限公司,湖北省荆门市帅邦化学科技有限公司1.陈芬儿,2.陈文学,3.何秋琴,4.吴妍,5.熊方均,6.詹平平,7.苗青,8.刘康,9.李建华,10.廖劲松5 14F095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与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李根生,2.史怀忠,3.黄中伟,4.嶒田守,5.牛继磊,6.宋先知,7.王海柱,8.盛茂,9.刘书杰,10.陈安明6 14F100 RFID轮胎电子标签设计、封装与植入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软控股份有限公司1.袁仲雪,2.陈海军,3.董兰飞,4.郑江家,5.焦清国,6.孙培峰,7.佟强,8.王淑波,9.邬立春,10.姚永7 14F101 恶劣工况用高参数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道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浙江大学,煌盛集团有限公司1.郑津洋,2.施建峰,3.邵泰清,4.李广忠,5.罗昊进,6.郭伟灿,7.邱伟军,8.李翔,9.师俊序号 评审编号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1 14F001 油田复杂采出液处理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1.付亚荣,2.吴泽美,3.付茜,4.王树义,5.付国庆,6.于志铭,7.付丽霞,8.胡占国2 14F020 煤炭铁路运输扬尘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北京化工大学1.朱红,2.王芳辉,3.韩克飞,4.汪中明,5.申闫春,6.何大伟3 14F025 高性能中子屏蔽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北京化工大学,〇中核四四有限公司1.刘力,2.胡水,3.胡晓丹,4.温世鹏,5.张立群,6.卢咏来4 14F031 石油天然气钻探开采用钻杆油套管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与自动化装备上海交通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胡德金,2.赵鹏,3.裴景玉,4.张建伟,5.许黎明,6.周月明,7.时轮,8.于杰5 14F040 泵控泵压流可调自动注水技术及其应用西安石油大学,陕西天程石化设备有限公司1.吴九辅,2.程为彬,3.阮岩,4.李岳武6 14F045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抛喷丸关键技术与应用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大学1.王守仁,2.张来斌,3.张天军,4.徐金成,5.朱志恒,6.隋志强,7.李建亮,8.李计良7 14F052 石油化工用废水处理泵站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江苏大学,宁波巨神制泵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正元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1.朱荣生,2.付强,3.王秀礼,4.卢展雄,5.袁寿其,6.欧鸣雄,7.王洪亮,8.张帆8 14F061 新型环境友好磷系阻燃剂的制备与应用技术北京工商大学,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捷尔思阻燃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钱立军,2.周侃,3.朱峰,4.孟烨,5.金译平,6.王秀芬,7.李章武,8.刘君锭9 14F078 基于新型催化剂技术的高性能聚丙烯系列产品开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1.义建军,2.胡徐腾,3.张云,4.张培华,5.鞠万庆,6.李振昊,7.李荣波,8.谭魁龙序号 评审编号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1 14F005 高效绿色除草剂双草醚关键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常州大学,南京慧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润泽农化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1.徐德锋,2.纪叶俊,3.李绍顺,4.周舒文,5.朱小平,6.柳丽2 14F010 带过渡层的整芯阻燃输送带安徽中意胶带有限责任公司1.宋长江,2.李昌志,3.魏雪梅,4.吕继明,5.袁陆海,6.王从开3 14F014 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Survivin抑制剂--新型三萜类类似物沈阳化工大学1.孟艳秋,2.刘丹,3.汪海峰,4.李磊,5.宋艳玲,6.渠柏艳4 14F023 方位声波固井质量评价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乔文孝,2.鞠晓东,3.车小花,4.卢俊强,5.赵宏林,6.门百永5 14F026 耐高温挡边输送带 青岛橡六输送带有限公司 1.张墩,2.范军,3.刘海青6 14F035 纳米催化发光检验航空煤油、柴油和石脑油的传感器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1.刘名扬,2.赵景红,3.张华一,4.邹明强,5.王宏伟,6.李秀勇7 14F038 低渗透油田分层采油关键工具研制与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1.曾亚勤,2.黄伟,3.吕亿明,4.牛彩云,5.李大建,6.王百8 14F041 特种煤基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梁鹏,2.张华伟,3.田原宇,4.郑经堂,5.武加峰,6.郅立鹏9 14F044 炼油厂功能性防腐蚀涂料技术研究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1.郭晓军,2.杜建伟,3.段绍明,4.张其滨,5.刘杨宇,6.张静10 14F049 生物絮凝剂的高效生产与应用研究厦门大学1.何宁,2.王远鹏,3.李清彪,4.卢英华,5.沈亮,6.彭雅娟11 14F051 冷冻制模微观剩余油分布量化表征系列新方法研究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1.孙先达,2.王成,3.薛文涛,4.高淑玲,5.索丽敏,6.王赫12 14F059 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工具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1.王治国,2.付钢旦,3.桂捷,4.赵粉霞,5.冯长青,6.刘汉斌13 14F073 NO-HNO3化学交换法三塔级联富集稳定同位素15N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联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李良君,2.杜晓宁,3.袁维新,4.徐小钧,5.葛连斌,6.周建跃14 14F074 除草剂氨磺乐灵及其中间体制备工艺连云港乐斯化学有限公司,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温州大学,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1.雷进海,2.陈呈新,3.张捷龙,4.王群方,5.张万昌,6.李纯聪15 14F082 抗高温地面交联酸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1.赵晓,2.张烨,3.张波,4.张保平,5.张旭东,6.周林波16 14F084 水性涂料及环保型建筑工程辅料的研发及工业化应用武汉工程大学1.张良均,2.闫福安,3.郭嘉,4.樊庆春,5.官仕龙,6.刘洋17 14F099 聚烯烃高性能化的长纤维增强技术华东理工大学1.周晓东,2.林群芳,3.范传杰,4.方立,5.郭兵兵,6.邓双辉18 14F104 以强干扰工况下零漏报低误报为目标的管道 泄漏诊断与定位技术北京化工大学,长沙图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方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林伟国,2.舒莉莉,3.吴海燕,4.郭俊霞,5.卢罡,6.田新韬。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作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领域的高级科学奖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一直备受关注。
这一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在石油和化学工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团队,推动行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以展现其深度和广度。
一、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的评定体系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的评定体系是该奖项颁发的核心依据。
该体系包括综合评价和专家评审两个环节。
综合评价主要考察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经济效益,专家评审则针对技术创新和解决行业难题等方面进行评定。
这一评定体系的建立,旨在确保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评台。
二、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与国际水平的比较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与国际水平的比较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的评定标准和国际行业标准的契合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许多科技专家和学者认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在某些方面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但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价值等方面仍有差距。
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三、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的未来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个人认为应该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应该更加重视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应用,同时积极引导行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总结通过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级别的评定体系、国际比较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奖项的含义和意义。
201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科技进步一

君,4.段宏昌,5.旷军 虎,6. 田 爱 珍 ,7. 张 杨 ,8. 李 雪 礼 ,9. 袁 程 远 ,10. 曹 庚 振 ,11. 韩 雪 松 ,12. 潘 志 爽 ,13. 黄 校 亮 ,14. 张 海
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石化有限责 涛,15.孙书红
任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石油 1. 董 绍 华 ,2. 张 来 斌 ,3. 张
应用
玉,9.李玲 ,10. 杨臣 ,11.王
晓达,12.江义平
14
16J260
万吨级轮胎工业 用功能树脂产业 化关键技术
华奇(中国)化工有限公司,常 州常京化学有限公司,彤程化学 (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彤程创 展科技有限公司
1. 张 成 ,2. 石 飞 ,3. 鲁 代 仁,4.赵燕超,5.邵明 月,6. 陈 新 ,7. 莫 逸 萍 ,8. 王 玉 飞,9.董栋 ,10. 袁敏 健 ,11.
1. 白 晓 东 ,2. 汤 林 ,3. 韩 方 勇 ,4. 陈 龙 ,5. 巴 玺 立 ,6. 边 云 燕 ,7. 戚 东 涛 ,8. 黄 晓 丽 ,9. 孙 国 成,10.张雪峰
3
16J038
复杂地质条件下 固井关键技术研 究与工业化应用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 院
1. 刘 硕 琼 ,2. 齐 奉 忠 ,3. 于 永 金 ,4. 袁 进 平 ,5. 靳 建洲,6.张华,7.徐明,8. 李勇,9.曲从锋,10.张弛
华 ,12. 刘 宏 吉 ,13. 李 进
龙,14.王志鹏,15.池亮
1.李保柱,2.王贵海,3.魏晨
中东鲁迈拉油田
吉 ,4. 周 贤 文 ,5. 高 严 ,6. 凌
7
16J153
年产 6500 万吨 关键技术研究及
PPR管材专用料PA14D

PPR管材专用料PA14D*摘 要:为了改变当前我国PPR 管材专用料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填补中石油没有优质工业化生产的PPR 管材专用料的空白,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聚丙烯装置采用丙烯、乙烯为主要单体的无规共聚方法生产出了PPR 管材专用料PA14D 产品。
该产品质量稳定,理化性能和加工性能都比较好,抗拉伸、抗弯曲等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国内市场主流产品的水平。
使用该专用料制备的PPR 管材,能够满足在70℃、1MPa 条件下输送热水5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达到了GB/T 18742要求,被作为生产冷热水管材及其附属配件的原料。
关键词:PPR 管材 专用料 PA14D DOI :10.3969/j.issn.1002-302x.2013.01.015吴金海 董文慧 王桂艳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1年自主创新重要产品。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PPR 管材专用料的开发生产”(编号:0904A07-14)。
获奖情况: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2009—2010年度技术进步一等奖。
第一作者简介:吴金海,1972年生,高级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200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黑龙江省大庆市科技人才专家库及科技项目评审技术专家,主要从事油田化学品、聚丙烯新产品及炼化新技术开发工作。
E-mail :wujinhai@聚丙烯管道在国外使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开发出PP 均聚物PPH 、嵌段共聚聚丙烯PPB 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 管材料。
其中,PPR 管材料是采用无规共聚的方式引入乙烯,改善了普通聚丙烯存在低温脆性和长期高温蠕变性能差等缺点,为聚丙烯管材开拓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聚丙烯生产工艺主要经历了浆液法、液相本体法、液相本体—气相法、气相法的发展过程。
2012 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1.许网保,2.姚东瑞,3.魏明阳,4.虞 国 新 ,5. 王 燕 芹 ,6. 臧 伟 新 ,7. 车 文 军 ,8. 周 国 平 ,9. 王 良 ,10. 梁 建 中,11.高永春,12.王强
1. 喻 晨 ,2. 张 吉 昌 ,3. 陈 勋 ,4. 于 成
1.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 金 ,5. 曹 传 文 ,6. 张 喜 昆 ,7. 张 凤
坤,14.陈伟,15.张书
1.穆龙新,2.陈和平,3.李星民,4.吕
海外大型超重油油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 斌 昌 ,5. 黄 文 松 ,6. 李 方 明 ,7. 黄 继
永,26.江梅,27.王忠东,28.沈益新,29.
柳克庄,30.蔡珍友
科技进步一等奖
序 评审 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12J006
竹红菌素的全细胞 催化合成及纯化技 术
1.江南大学,2.江苏汉邦科 技有限公司
1.蔡宇杰,2.丁彦蕊,3.廖祥儒,4.须 文 波 ,5. 张 大 兵 ,6. 李 枝 玲 ,7. 李 胜 迎,8.罗军侠
分公司,4.中国石油化工股 发,14.林强,15.李贤丰
份有限公司催化剂分公司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
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 1.周福建,2.刘玉章,3.张福祥,4.丁
非均质碳酸盐岩油 坊分院,2.中国石油天然气 云 宏 ,5. 熊 春 明 ,6. 刘 雄 飞 ,7. 杨 贤
18 12J228 气藏转向酸化酸压 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 友 ,8. 卢 拥 军 ,9. 蒋 卫 东 ,10. 石
1.姬忠礼,2.吴小林,3.杨云兰,4.谭 东 杰 ,5. 陈 鸿 海 ,6. 熊 至 宜 ,7. 李 柏 松 ,8. 马 长 欢 ,9. 张 星 ,10. 蔡 永 军 ,11. 许 乔 奇 ,12. 于 艳 秋 ,13. 傅 伟 庆,14.商剑峰,15.王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推荐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党派
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
职务
社会兼职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学位
技术职称
专家类型
毕业学校(单位)
所学专业
熟悉
专业
1
曾经
从事
专业
1
2
2
3
3
4
4
5
5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 机
传真
秘书姓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秘书电话
主要成就(200字以内):
(盖章)
年月日
注:1、专家类型选填:专业技术专家、行业管理专家、知识产权专家;
2、熟悉专业和从事专业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二级或三级学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