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储罐风险评估报告
液化天然气储存站风险评估分析郑

液化天然气储存站风险评估分析郑液化天然气储存站风险评估分析1. 引言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等领域。
液化天然气储存站是LNG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然而其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对液化天然气储存站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以提供应对措施和风险管理建议。
2. 风险评估方法本次风险评估采用以下步骤:1. 确定评估范围:液化天然气储存站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
2. 确定评估对象:液化天然气储存站各环节及相关设备设施。
3. 识别风险因素: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式,确定液化天然气储存站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因素。
4.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5. 制定风险管理措施:依据风险等级和可行性,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制定实施方案。
3.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液化天然气储存站可能面临以下几类主要风险:1. 安全事故风险:包括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
2. 设备故障风险:液化天然气储存站中的设备可能存在故障,导致停产或生产能力下降。
3. 运输风险:液化天然气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如交通事故或磕碰等,导致产品损失和环境污染。
4. 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对储存站产生破坏,导致设备故障和泄露。
根据风险等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进行设备故障检测、排查和维护,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安全培训和演练等,以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3. 控制液化天然气的运输风险,采取严格的运输标准和措施,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结合液化天然气储存站的地理环境特征,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确保储存站在自然灾害中的稳定运行。
4. 结论液化天然气储存站的风险评估分析是对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事故带来的影响。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书(完整版)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书(完整版) 深圳市XXX)石化有限公司XX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液化气储配充装站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书(完整版)深圳市XXX石化有限公司XX夜化气储配充装站(以下简称X)储配站)始建于2005年11月,2007年10月28日建成投产使用。
地址位于龙岗区XX六约深坑村北面山坡,法定代表人为李保山,主要负责人为姜建鹏,注册资本356.37 万元人民币。
在册员工36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3人,配备了持证安全管理人员4人,安全主任1人,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13人。
X)储配站的储存液化石油气的设备主要有150用液化石油气贮罐2台,10m3残液罐1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深圳市燃气企业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方案》等规定,该公司重大危险源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
我公司受深圳市XXXX石化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评估人员经过详细的现场勘察,收集整理了该公司储存经营中相关的安全资料,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该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公司储存经营活动中危险因素和固有的危险程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定量模拟计算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然后对储存经营活动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从而提高装置本质化安全程度,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同时也为深圳市各级城镇燃气管理部门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提供依据。
深圳市XXXX石化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资料、文件、证照等作为此次评估的重要依据,委托单位应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委托单位如在生产流程、物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我公司对所提交的安全评估报告的结果负责液化气储配充装站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书(完整版)我公司在本次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过程中,得到了深圳市各级城镇燃气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及被评估单位的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对于本安全评价报告存在的不足和疏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目录1评估目的、依据及程序 (1)1.1评估目的. (1)1.2评估依据. (1)1.3评估程序. (3)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5)2.1企业简介. (5)2.2XX储配站基本情况 (5)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9)3.1主要危险和有害物质的危险性分析 (9)3.2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11)3.3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情况 (14)3.4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14)4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19)4.1储配站周边情况 (19)4.2储配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9)4.3周边环境对储配站的影响 (20)5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21)5.1重大危险源辨识 (21)5.2重大危险源分级 (22)6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及档案内容评估 (25)6.1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现状评估 (25)6.2 重大危险源档案内容评估277 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7.1 安全管理措施. 29 7.2 安全技术措施. 317.3 监控措施. 338 事故应急措施358.1 现有的事故应急措施. 358.2 建议补充采取的其他应急措施409 评估结论与建议419.1 评估结论. 41 9.2 建议. 41 附件部分421评估目的、依据及程序1.1评估目的为了切实加强深圳市城镇燃气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止重大城镇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危害,控制事故发展,保障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安全与健康;提出消除、降低或预防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为企业重大危险源日常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为深圳市XXXX石化有限公司的安全投入提供参考,并为政府城镇燃气安全主管部门实行安全分级监察提供依据。
液化气公司(燃气站)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评估汇报材料

XXX液化气站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风险点辨识1.1储存、充装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电气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低温冻伤以与噪声振动伤害等。
1.1.1火灾、爆炸公司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区域有:储罐区、压缩机间、计量灌瓶间。
上述区域一旦因为设备腐蚀、操作不当、工作超压等情况时,液化石油气均有可能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在接卸、充装过程中,如果操作条件变化引起压力波动,或者误操作,均可能因设备自身缺陷或焊缝缺陷而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
可能发生泄漏的地点很多,管道焊缝、阀门、法兰盘、压缩机等都有可能发生泄漏。
泄漏气体一旦遇引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
能够引发火灾、爆炸的原因主要有:(1)泄漏引发事故①接卸液化石油气时,液位计监测不准确,容易造成跑冒,引发火灾、爆炸。
②接卸液化石油气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原因引起泄漏,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
③在放散时液化石油气急剧气化容易在放散口形成蒸气云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④低温液体泵发生故障与损坏导致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⑤运行过程中管道发生结冰现象,导致设备破裂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⑥在对设备进行化冰作业过程中,如果使用高温蒸汽或者热水、电加热器进行加热,极易因液化石油气快速气化引起压力升高过快,导致设备、管道破裂引发泄漏,从而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⑦输送管线如接触高温热源、受明火烘烤或夏季高温等原因而导致管道压增大、管线开裂,发生泄漏。
⑧液化石油气储罐超量储存、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附属安全设施失效导致大量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⑨夏季高温,储罐未采取良好的降温喷淋措施,导致储罐压增大,储罐发生物理爆炸,泄漏的石油气气化后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高热引发火灾事故。
(2)存在着多种引|火源①站明火使用不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明火包括火柴、打火机、烟火、普通灯具照明、机动车的排气管、电焊等。
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风险评估报告设计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05 -
全面 的考虑 , 并要根 据可 能 出现 的失 效模式 , 采取
险, 并将其 限制 到最 低 限 , 成为所 有压 力容器 研究 及应 用领 域普 遍关 注 的重 点 问题 . 由于压力 容器 出现事 故 的主要原 因是 受压元
件 的失效 , 要保 证 容 器 的本 质 安 全 就必 须 结 合安
全 法规 和技术 标准 的要求 、 设计 者 的工程经 验 、 对 损 伤模式 和 失效 模 式 ¨ 的 了解 以及 设 备 的 重要 程 度等 进行 失效模 式 的设 计 , 保 证 设计 的可靠性 . 在2 0 0 9版新 容规 《 固定 式压 力容器安 全技 术监 察
计 进 行 了探 讨 .
2 风 险评 估 报 告 的作 用 1 液 化石 油气 储 罐 工 艺设 计
一
种全新 的有 效 的设 计理 念应该 是在 压力容
根据 表 1已给 出 的相 关 参 数 , 以及 《 固定 式
器 的设 计过 程 中必 须对压 力容 器 的风 险控制 进行
压 力容器 安 全技 术 监 察 规 程 》中 的规 定 , 固定 式
式 最复 杂 , 因此 设 计 者 为用 户 提 供 容 器 失 效 模 式 的相关 信息 极 为重 要 , 因此 在 设 计 阶段 进 行 风 险
急预案 ; 最 后可 以提 供足 够 的相关信 息 , 以保证 容
器 的使 用安 全 .
评估 是 非 常必要 的 , 其 主要 目的在 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首 先可 以在 全 面 分 析压 力 容 器 制 造 和 应 用 过
液化石油气储罐风险评估报告(改)

液化石油气储罐风险评估报告
本报告并不免除制造单位、使用单位的任何责任。
一.设备设计参数(√)
注1:对于标准中规定的失效模式,说明采用的标准条款;对于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失效模式和计算方法,说明设计中关于载荷和相应的安全系数的考虑。
八、运输、安装过程中注意事项
1、制定详细的运输、安装方案,及时消除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
2、根据不同的运输方案,分别确定运输支撑、固定方式.
3、安装方案应考虑安装全过程中设备吊耳、吊具的最大载荷。
4、安装方案应考虑临时吊耳的核算包括对设备本体的核算。
5、去除临时吊耳时应采用尽量降低对本体损伤的方案。
九、其他注意的安全措施
1、紧急停车方案的落实。
2、消防应急预案的落实。
3、救援预案的落实。
4、次生灾害的预防。
固定式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报告(液化石油气储罐)

固定式压力容器
风险评估报告
容器名称:液氨储罐
图号:
容器类别:Ⅲ
编制/日期:
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潍坊宏伟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潍坊宏伟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固定式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报告
何种,但应统一。
固定式压力容器
风险评估报告
容器名称:液化石油气储罐图号:
容器类别:Ⅲ
编制/日期:
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潍坊宏伟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潍坊宏伟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固定式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报告
第二页
第三页
■。
无论采用何种,但应统一。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一、前言液化气储配充装站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其安全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全面评估其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性,将有利于提高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对某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期提高单位的安全性和安全管理水平。
二、单位情况液化气储配充装站是一家液化气专业充装站,主要从事液化气的贮存、充装、装卸和销售等业务。
液化气为压缩液态气体,易燃易爆,一旦泄漏,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该单位在建设阶段注重安全设施的建设,并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了充分的安全培训和考核。
三、安全评估内容(一)危险源识别该单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包括液化气罐体、输送管线、灌装站、仓储库房等。
对每一个危险源都进行了详细的识别和分类,并对其可能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二)危险源评估1. 液化气罐体该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罐存容量较大,为10吨至60吨不等,共计15个。
每个储罐都建立了统一的管理档案,对罐体的保养、维修记录、维保检查等都有详细的记录,运用许可证制度对储罐进行管理。
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安全评估指南,本危险源评估等级为“C级”。
2. 输送管线液化气输送管线是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输送过程中,如发生泄漏,对人员和环境带来的危害极大。
为此,该单位选用了高性能材料制成的输送管线,并且在线路安装、使用和维修保养过程中执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结合安全评估指南,本危险源评估等级为“B级”。
3. 灌装站灌装站是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操作部位,是液化气从罐体内装入瓶体内的关键环节,容易发生危险情况。
为了减少灌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该站选用了成熟的灌装技术和设备,并且在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操作人员的要求和操作细节。
结合安全评估指南,本危险源评估等级为“C级”。
4. 仓储库房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仓储库房是存储液化气的重要场所,如存储不当,会引发安全事故。
储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储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对储罐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以下是储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 储罐材质评估:对于储罐的材质,需要进行评估其抗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如果材质强度不足或容易受到介质腐蚀,存在储罐破裂的风险。
2. 储罐设计评估:储罐设计需要满足重力、温度、压力和火灾等方面的要求。
如果设计不合理或未考虑到相关因素,可能导致储罐的爆炸、泄漏等事故。
3. 储罐运行评估:储罐的运行管理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程,包括储罐的容量控制、介质的输送和储存、排放控制等。
如果运行不规范,可能引发泄漏、火灾等风险。
4. 设备维护评估:储罐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至关重要。
如果设备老化、损坏或未经定期检修,可能引发泄漏、腐蚀等风险。
5. 环境风险评估:储罐周围的环境因素也需要进行评估,包括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情况。
如果环境风险较高,可能增加储罐的安全风险。
6. 人员管理评估:储罐的安全性也与人员管理密切相关。
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储罐操作规程,并掌握相应的紧急救援方法。
如果人员管理不到位,可能引发操作错误和紧急情况处理不当的风险。
综上所述,储罐的安全风险涉及诸多因素,包括储罐本身的材质和设计、运行和维护管理、环境和人员管理等。
针对这些风险,建议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和相关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储罐的安全性并预防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先锋煤业有限公司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报告产品名称:20m3低温液体贮罐产品编号:19-061产品图号:CWL2008D.000设备代码:215010L94201900061 容器类别:Ⅱ类编制张晓伟单位机电科日期2019.8河南先锋煤业有限公司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风险评估报告1.液化石油气的来源、组成、特点及用途1.1液化石油气的来源:液化石油气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取得到的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只有在加压或降温的条件下,才变成液体,故称为液化石油气。
中文又称:压凝汽油工程设计中称这种压缩、降温后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为:LPG。
1.2液化石油气的组成:主要是由丙烷(C3H8)、丁烷(C4H10)组成的,有些LPG还含有丙烯(C3H6)和丁烯(C4H8)1.3液化石油气的特点:LPG无色(或黄棕色液体),有特殊臭味,有毒。
具有易燃易爆性、气化性、受热膨胀性、滞留性、带电性、腐蚀性及窒息性等特点。
1.4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用途:a. 民用燃气:烹调、烧水、取暖等。
b. 工业用:干燥、定型、发泡、熔化金属、烘烤等。
c. 农业生产:烘烤、采暖、催熟等2液化石油气危害特性2.1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2.2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2.3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爆,具有麻醉性。
2.4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液化石油气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物质遇热源和明火会燃烧爆炸,爆炸极限是1.7%~9.7%,爆炸威力是等量TNT炸药的4~10倍。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3.风险评估报告适应范围和目的3.1风险评估报告适应范围;本风险评估报告仅适应产品名称: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产品编号:19-061,产品图号:CWL2008D.000,设备代码:215010L94201900061,由“南阳杜尔气体装备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制造的产品。
3.2风险评估的目的:液化石油气是易燃易爆性、气化性、受热膨胀性、滞留性、腐蚀性及窒息性等特点的介质,并具有毒性。
液化石油气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物质遇热源和明火会燃烧爆炸,爆炸极限是1.7%~9.7%,爆炸威力是等量TNT炸药的4~10倍。
所以本设备本身具有爆炸危险和爆炸能量,以及所含液化石油气介质可能的外泄,所导致的次生危害,都会危害到容器附近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因此;a. 全面分析本设备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提出防止这些失效的方法和措施,保证本设备在预计使用条件下的本质安全;b.依据风险工程的理论,系统评价风险的水平,采取必要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c.告诉本设备的使用用户,说明本设备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以及当发生破坏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便于制定合适的应急预案;d.提供足够的信息,保证本设备的安全使用。
这些就是本风险评估报告的目的。
4风险评估报告的依据4.1 风险评估法规和标准: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包括:1、2、3号修改通知)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4.2 设计依据法规和标准: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JB/T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4.3 “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参数;4.3.1 压力:设计压力:0.84MPa, 安全阀起跳压力:0.82MPa。
4.3.2 温度:设计温度:-196/50℃,工作温度:常温4.3.3 设备工作介质:a. 介质名称:液化石油气(介质H2S≤100mmg/l)。
b. 介质性质:○1毒性程度:中度危害○2介质的物理性质:无色(或黄棕色液体),有特殊臭味,有毒。
介质的密度:585㎏/m3。
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和异丁烷。
常温下为气态,比空气重1.5~2倍。
液态时沸点为:—47℃~0.57℃,由液态挥发成气体,体积扩大250倍,1公斤液化气全部汽化体积可达500升,可形成25立方米的爆炸性气体。
爆炸极限1.7%~9.7%,爆炸威力是等量TNT炸药的4~10倍。
闪点为:—104℃~—67℃。
着火温度445℃~497℃,点火能量0.175~0.38mj。
4.3.4 容器类别:Ⅱ类4.3.5 主要受压原件材料;a. 筒体:δ=8mm、材质;Q345R 、材料标准:GB713《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b. 封头:δ=8mm、材质;Q345R 、材料标准:GB713《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c. 接管采用;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d 锻件采用:JB4726《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4.3.6 主体结构:罐体内径=2000 mm 、总长度=7914 mm 总高≈2867 mm。
其余见竣工图。
4.3.7 设备容积:20 m34.3.8 设备腐蚀余量:0.5 mm4.3.9 设备充装系数:0.94.3.10 焊接系数:1.04.3.11 焊缝检验:焊缝100% X检测,执行标准:NB/T47013.2-2015,合格级别/技术等级:RT-Ⅱ.4.3.12 压力试验:a. 气压试验压力:1.04MPa, b. 气密性试验压力:0.84MPa4.3.13 设备载荷:4.3.13.1 设备使用工况下的载荷;a. 设备自重:9087 Kg。
b. 设备储存介质质量:14547 Kg。
4.3.14 使用寿命:20年4.4 “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强度计算书(产品图号:CWL2008D.000、产品编号:19-061、设备代码:215010L94201900061)5 设计主要操作条件工况5.1 “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工作环境;5.1.1 本设计“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应安置在露天场地,良好防护和符合规范的隔离区域,远离明火区,应有良好接地装置和防雷电装置,必要的消防设置。
具体参照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要求和按规划设计要求。
5.1.2最高工作压力:≤0.80MPa。
5.1.3装卸液化石油气介质时的压力为:≤0.80MPa。
5.1.4 安全阀排放压力:≤0.82MPa。
5.2 设备的储存量:设备容积:20 m3,设备充装系数:0.9,最大液化石油气介质储存量为:≤18 m3,设备储存液氨介质质量:≤8100 Kg。
不得超量储存。
5.3 设备连接的安全附件:5.3.1 设备连接安全附件主要包括:○1压力表、○2安全阀、○4液位计、○5阀门。
5.3.2 压力表:量程为:0~1.6MPa,精度等级不得低于1.6级,表盘直径≥100mm,并经校验合格。
具体按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8.4条执行5.3.3 安全阀:具有资格专业厂家生产的产品,调试到规定排放压力,并经反复试验合格。
具体按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8.1条、8.2条、8.3条执行和TSG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相关条款执行。
5.3.4 液位计:显示正确,无误。
具体按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8.5条执行5.3.5阀门:开启正确,无泄漏。
并定期进行检验。
5.4连接管道接口应为:HG/T2059标准高颈对焊法兰、带加强环的金属缠绕垫片和专用高强度螺栓组合。
6 可能发生的危害6.1安装、改造、维修、定期检验、缺陷判断和安全性评价基本规则:6.1.1 安装、改造、维修应遵循: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5条规定要求。
6.1.2 使用管理应遵循: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6条规定要求。
6.1.3 定期检验应遵循: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7条规定和TSG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包括:1、2、3号修改通知)要求6.1.4 在用本期间设备缺陷判断和安全性评价:按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规定执行。
6.2 在满足4.1条后,可能发生危害:6.2.1 泄漏现象:a. 阀门是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易泄露的部位,阀门的法兰(密封垫片)因老化、开裂、螺栓紧固不均匀等现象损坏而泄漏,泄漏的法兰及密封面又分为阀门前的法兰和阀门后法兰,一般来说,阀门后法兰及密封面泄漏较易处置,阀门前法兰及密封面或阀门根部的泄漏较难处置。
b. 环境开裂:本设备主要是硫化氢物质介质应力腐蚀开裂,造成的泄漏现象。
(在长期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检测中发现,介质液化石油气硫和硫化氢含量都很大。
)c. 装卸介质时,压力变化频率过高,产生的循环失效,例如:密封接口螺栓和丝扣接口疲劳,造成的泄漏现象。
d. 不可预见外来能量的破坏,造成设备损害,造成的泄漏现象6.2.2 爆炸现象;a. 由于泄漏造成局部环境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1.7%~9.7%,可能造成爆炸现象。
b. 超压、超量储存、装卸介质,可能造成爆炸现象。
c. 检修时未对储罐内残余介质进行清除和对罐内空间氨气进行置换,罐内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1.7%~9.7%,动用明火和机械撞击产生火花,可能造成爆炸现象。
d. 外来高温(明火)和不可预见外来能量撞击,造成变形和损伤,可能造成爆炸现象。
6.2.3 破损现象;a. 超期服役,且腐蚀缺陷超过按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安全性评定范围。
b. 设备连接的安全附件不能正常工作。
存在安全隐患破损现象。
6.2.4 变形现象:a. 两鞍座基础设计、施工存在的缺陷,使用工况下的载荷下产生的变形现象。
b. 超压、超量储存、装卸介质,产生的变形现象。
c. 外来高温(明火)和不可预见外来能量撞击,造成变形现象。
6.3 次生危害现象:人员接触中毒和环境危害:6.3.1 人员接触中毒:6.3.1.1 人员接触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6.3.1.2 慢性中毒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