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的研究
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研究

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研究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且产量丰富。
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研究是玉米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研究,可以探索出更高效的育种方法和遗传改良技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是指通过特定的生物技术手段,将玉米幼胚转变为可再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幼胚是玉米胚芽在初期生长阶段的胚胎组织,其具有高度的再生和分化潜能,是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的重要材料。
愈伤组织是由植物细胞再生和分化而成的一种特殊组织,具有再生植物的能力。
通过对玉米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可以获得大量的再生植株,为玉米的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在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外源激素的添加是至关重要的。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可以促进幼胚的再生和愈伤组织的形成,而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则会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植株的数量产生重要影响。
外界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和培养基的配方也对玉米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优化外源激素的添加和培养条件的调节,可以提高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率,为后续的遗传改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获得后,继代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可以获得更多的再生植株,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性状分析和遗传改良。
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过程中,继代频率、植株再生率和遗传稳定性是评价指标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调查和分析,可以评估出最佳的继代培养条件,提高再生植株的质量和数量。
除了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研究,还可以开展对再生植株的性状和遗传改良的工作。
通过对再生植株的性状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筛选出具有优良表现型的植株,为玉米的选育工作提供可靠的遗传资源。
也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再生植株进行遗传改良,引入抗病虫害基因或提高产量和品质相关基因,从而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经济效益。
农杆菌介导玉米愈伤遗传转化研究

( .ntueo pca C r ,h n a gA r ut a U iesy S e yn 8 6 C ia 1 Is tt f ei on S ey n gi l rl nvri ,h na g10 6 , hn ; i S l c u t 1 2 Is t eo r c n e C ieeA r utrl c ne , e ig10 8 , hn ) .ntu f o Si c , hn s g c l a Si cs B in 0 C ia it C p e i u e j 0 1
研究报告
・
王宏伟 等 : 农杆菌介 导玉米愈伤遗传转化研究
研 究报 告 ・
农 杆 菌 介 导 玉 米 愈 伤 遗 传 转 化 研 究
王 宏伟 梁业 红 史 振声 张世 煌 葛 云侠 , , , ,
( . 阳农业 大学 特 种玉 米研 究所 , 沈 阳 10 6 ; 2 中国农 业科 学 院作 物科学 研究 所 , 北 京 1 0 8 ) 1沈 186 . 0 0 1
本 试 验 以 国 内 高 再 生 频 率 的 优 良 玉 米 自交 系 R 1 -9 和齐 3 9的胚 性 愈伤 组 织 为受 体 , 农 杆 菌 85 9 1 对 介 导 玉米 胚性 愈伤 组织 遗传 转 化 的部分 影 响因素 进行
受体 , 立不 受基 因型 限制快 速 、 建 高效 的遗传 转化 体 系
材料 为 自交系 R 1 —9 85 9和 齐 3 9 由本 实 验 室 提 1,
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

玉米自交系成熟胚再生体系的建立王延鹏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E-mail:wypfff@摘要:试验选取优良玉米自交系K12、昌7-2、137、87-1、478、郑58、综3、178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培养基中2,4-D浓度和BAP浓度,观察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对影响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若干因素进行研究,以建立较好的再生体系,为下一步的遗传工程操作奠定基础。
实验结果表明,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因基因型的不同有明显的差异,K12诱导率最高达95%,而郑58、综3、178、137诱导率均为0。
因此,基因型是影响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2,4-D和BAP 浓度分别为6mg/L和0.001mg/L时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5%,由此可见,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受2,4-D和BAP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玉米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制药﹑淀粉﹑糖精和酒精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全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畜牧业和工业的发展,发展玉米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栽培条件的改善,种植密度的增加,大斑病、丝黑穗病等玉米病害成为我国春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而小斑病等成为夏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高产、优质、多抗性是玉米育种工作的基本要求。
采用常规育种周期长,耗时费力,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少数自交系长时间﹑大面积的使用导致了玉米抗性资源的极度匮乏,极大的限制了传统方法在玉米抗病育种中的成效。
近年来,遗传转化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取得一定的成果,为玉米育种工作创造了一条新的途径。
然而,建立良好的受体系统是玉米遗传转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关系到提供适宜转化的受体材料以及转化后的细胞能否再生为正常植株等问题。
离体培养条件对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的影响

离体培养条件对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的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人工控制植物的细胞分化和再生的技术,已广泛用于植物育种、生产、研究等多个领域。
其中,离体培养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培养技术,通过从一定的母体组织中分离出生长点,并在无菌培养基上进行条件培养,培养出大量的高品质组织,如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等。
胚性愈伤组织是植物胚的一部分,在发育过程中失去了生长点的方向性而形成的,它具有成熟胚的潜在能力,可以再生出完整的植物。
因此,研究离体培养条件对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以玉米为研究对象,论述离体培养条件对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的影响。
一、培养基对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培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培养基的组成是影响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1.1 溶质浓度和基本盐类成分NaHCO3是培养基中常见的溶质,可以调节培养基的pH值,但过高的NaHCO3浓度会抑制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
同时,研究发现,添加KH2PO4和MgSO4可以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增殖效率,但过高的浓度则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发生。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调节剂是影响离体培养细胞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有激素类和抑制素类两种。
激素类包括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赤霉素(GA3)等,抑制素包括脱落酸(ABA)、橙色素(CCC)等。
一般而言,低浓度的IAA和cytokinins可以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而高浓度则会抑制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
赤霉素对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极小,不过添加一定浓度的CCl可以促进其形成。
这表明,在离体培养中不同激素和抑制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二、培养时间对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离体培养的过程一般包括预处理、分化、增殖和再生四个过程,其中分化过程是愈伤组织向正常生长点分化发育的过程。
玉米胚叶再生植株研究

玉米 ( e y . 组 织 培 养早 在 7 Z ama sI ) 0年代 就 已 开 始 .已有 从 花药 、幼穗 、幼 胚 等 不 同外植 体 获 得 再生植株的报道一 然 而 用 玉 米 胚 叶 诱 导 愈 伤 组 织 并 再 生 出完 整植 株 , 未 见 报道 。 玉 米 胚 叶作 却 外 植体 诱 导 产 生 再 生 植 株 ,避 免 了 幼 穗 、幼 胚 等 作 外植 体 进 行 玉 米组 织 培 养 及 转 基 因研 究 时 ,取 材 受 生 长 季节 限 制 的 困难 、极 大 地 方 便 了取 材 ,对 玉 米 转基 因研 究 具 有 重要 意 义 本 研 究 玉米 自交 系 海 92 、自 3 0的胚 叶作 为外 植 体诱 导 产 生 愈 伤 组 l 3
通讯作者 R ̄evdO ( 稿 日期 ) 0 0 0 O Acetdo 接 受 日期 ) g 0 —3。 i 1 收 e 1 :2 0 -53 , cpe n( ; 0 10 一3
维普资讯
】 期
王 景 雪 等 : 米 胚 叶 再 生 植 株 研 究 玉
完 整 的再 生植 株
2 结 果
2 1 愈伤 组 织 的诱 导 及 影响 因素 . 接 种后 的 玉米 胚 叶 切 段 ,经培 养 7 1 ~ 0天 时 在
诱 导产 生 愈伤 组 织 的培 养基 :以 MS为 基 本 培 养基 .附加 不 同激 素 等共 设 计 了 1 6种培 养 基 . 养 培
.
小 段 .分别 接 种 于 诱 导 产 生 愈 伤 组 织 的 培 养 基 上 接 种 后 外植 体 置 于 2 ~3 ℃暗 培 养 。 5 0 待诱 导 出 愈伤 组 织 后 , 取 分散 性 较 好 的胚 性 挑 愈 伤组 织 接 种 于幼 苗 分 化培 养 基 或 成 苗 培 养基 上 . 在 2 ~3 ℃ ,每 天 1 5 0 h光 照 的 条 件 下 培 养 ,产 生 6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L Gert p 5. lie, H 8o
照 1 条件下培养 , 6h 统计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率。
24D浓 度 为 0 5 10 15 2 0 2 5 3mgL的诱 ,- . 、. 、. 、 . 、 . 、 / 导培 养基 上 ,5—2 l 0d后 观察 愈 伤 组 织 的形 态 、 色 泽 , 查 胚. 调 I 生愈伤 率 。 将胚 性愈伤 组织继 代 3— 4次后 , 别转 移 到供 分 试 的 4种分化 培养基 上 ,8℃ 、00l 2 20 x光强 、 天光 每
moe ma z al s d f r n a in,a d t e WS o sg i c td f r n e t ie c u ie t t l e i o n hr e S n in f a i e e c . in Ke r s: iz n rd l s I y wo d Ma e i b e i ;mma r m y o;E r o e i a l s ne u te e b r mb y g n e c u ;Re e e t n l gnr i a o
速应用而言 , 用 自交 系较杂 交种具 有 明显 的优 利 势 。所以, 】 进一 步了解玉米幼胚 培养遗传规律 ,
寻 找不 同基 因型 间胚 培养 难 易 差 别 的 原 因 , 而 选 进
育胚性愈伤诱导率高、 综合性状 优 良的基 因型是成 功建 立转 基 因受体 系 统 的 核心 J 。为 此 , 研究 通 本
21 0 2年 2 5卷 2期
影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1 . 供试材 料 .1 1 1 . 试 剂 与仪 器 .2 1
供 试材 料 为 玉米 自交 系 55 齐 l、 抗生素 、 生长 素 、 口膜 等购 封
3 9 鲁 原 3 15 2 海南 种植 。 1、 4 、0 ,
lc lp a tn r ee td t o du tt e e p rm e to al n uc me fe p a t o a l n ig we es l ce o c n c h x e i n fc l i d e nto x l n .A u t es se fre b y ge i us c lur y tm m r o nc o c luswa sa ls d t o d c e t rm ae il o mieg nei rnsom ain. a l se t b ihe o prvie a e p o t rasf rn z e t ta f r to c
c l sef in l . n t i su y t e i a l f ce t I h s t d , h mmau e e r o f n r d l e maz h th v o d r ssa c sa d a e s i b e f r u i y t r mb y so b e i ie ta a e g o e i n e n r u t l o i n t a
基因过程 【外源摹困的直接受体. f l 】 利用 米幼胚进行组织培养是高效获得胚性愈伤组织 的主要途径 选用抗性好 、 适宜本地种植
的玉米 交系幼 进行 r 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 讧 厂 建 具有胚性 的愈伤 组织 培养体 系, 为玉米遗传转化提供 了受体材
玉米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进展

率 高 , 宜 作 为 受 体 材 料 进 行 遗 传 转 化 。 于 玉米 的体 细 适 由 胞 再 生 能 力 受 基 因 型 和 培 养 条 化 诱 导 率 高 的 受 体 多 年 来 只 限 于 A1 8 B 3 8 ,7 ,
B MS z等少 数 几 个 品 系 。 C
一
选 择 和建 立 良好 的 植 物 受 体 系 统 是 进 行基 因 转 化 成
功 的 关 键 , 伤 组 织 是 植 物 基 因 转 化 常 用 的 受 体 系统 之 愈
。
系幼 胚 愈 伤组 织 的培 养 特 性 , 出 Red 旅 大 红 骨 和 其 他 得 i、
建 立 玉米 愈 伤 组 织 的 受 体 系 统 的 关 键 是 选 择 合 适 的
受 外 植 体 本 身 、 养 基 和 培 养 环 境 等 三 大 类 因 素 的 调 培
控 。
2 1 材 料 本 身 .
2 1 1 遗 传 型 . .
表 明 , 然 玉米 可诱 导 出愈 伤 组 织 的外 植 体 较 多 , 幼 胚 虽 但
和 幼穗 是 使 用 最 多 的 、 是 诱 导 率 最 高 和 再 生 能 力 最 强 也 的 。郭新 梅 等 在 2 0 0 7年 为 研 究 不 同 基 因 型 玉 米 自交
1 玉米 组 织培 养 研 究简 要 回顾
L r e在 1 4 au 9 9年 用 甜 玉 米 的 胚 乳 作 外 植 体 , 次 诱 首 导 出玉 米 愈 伤 组 织 , 未 获 得 再 生 植 株 。 1 7 但 5年 , e n 9 Gr e 和 P iis首 次 用 A1 8的 幼 胚 作 外 植 体 , 导 出 二 倍 体 hl p l 8 诱 愈 伤组 织 , 再 生得 到第 一 株 无 性 系 植 株 “ 从 此 玉米 组 并 ] 织 培 养 技 术 不 断 发 展 完 善 , 在 已经 能 从 多 种 外 植 体 中 现 诱 导 出 愈 伤组 织 , 再 生 出植 株 。例 如 : 胚 、 熟 胚 、 并 幼 成 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到了优良的水稻品系、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 系和抗眼斑病的甘蔗品系等[, 1 在玉米上 也得 I
到了抗除草剂的变异体,而且证明这些特性是
量各系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能力大小。
胚性愈伤组织需每两周转移一次,当胚性 愈伤组织上产生了胚状体并发芽,继而胚芽鞘
稳 遗传 [ 定 的9 1 O
体的胚芽鞘伸长, 达到肉眼明显可见的程度。 图
3是从胚性愈伤组织上取下的单个体细胞 胚状
体,从图4 可以清楚看到从胚性愈伤组织里的 胚状体长出的胚芽鞘,通常是 1 个盾片具有 1 个胚芽鞘,但也有 1 个盾片上含有几个胚芽鞘 的情况 ( 5。大多数自交系的胚状体产生幼 图 )
苗的时 间是在接种 后 的 3-4 天。 7 -5 - 0 5 4 289
[ ] 谢友菊等:180 3 9 遗传学报, 32: 1 1 6 1 ) ]3 9 ( -1 0
[ ] A m t n, L ad . G e : 8. l t 4 r s og C . C E r n 1 4 Pa a r . n . e 9 n,
1 4: 20 - 2 4 6 7 1.
结 果 和 讨 论
一些系的幼胚在接种后 1 天左右即长 出 0
白色 、 不透明、 结构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最初
Xe uu a : de o Id co o E rn i Y j e l Su i n ut n f yi o t t s n i . mb c i M ie d gnrt n i Pat t n az a R ee i o t l l n e a o f s n e 本文于 18 年 1 2 96 月 4日收到。
图 3 -5- 的休细 7 289 4 饱胚状体 ( 1 X 4 ) (r jf鞘 c 胚芽精 s 盾片) c E t l : : c :
自交系特殊,在接种后的3 个月还有胚状体出 现,仍可进行植株再生。大部分系的愈伤组织 在接种两个多月后,由于分化出大最的根而无 法长期保存。图‘是移栽成活的再生植株。
7 () 1 8 11 11: - 6. 5
" 3 . 1
遗传 H RDT S ei ) () 1-1 18 EE IA ( i g 9 : 3 7 Bj n 3 1 9
玉 米胚性愈伤组织的 及其植 诱导 株再生的 研究
谢 菊 戴 瑞 郝 混 友 景
( 京 农 业 大 学) 北
近年来,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进行作物
改良,已引起各国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所谓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就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获 得的再生植株具有与其亲本植株不同特征特性 的现象。这种未经过特殊选择压力的筛选而形 成的遗传变异可能是一种随机突变,其机理仍
鉴于上述原因,用玉米不同器官作外植体 进行组织培养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建立有效 的组织培养系统,从中获得大量再生植株是上 述工作的首要前提。
17 95年 Gre 和 P iis首次报道从 玉 en hlp l 米未成熟胚培养出愈伤组织,并成功地获得了
伸长到 1 c 时,将单个胚状体转移到含有 -2 m
角度出发, 显然这一组培系统仅适用于7-5- 428
9齐 3, 6 、 12 等系。 , 1 综 3 莱 09 因为他们具有较
高或一定程度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植株
[3 V s, 1K Vs ad L : 8. e J Bt 1] ai V, . i n C u 1 4 A r . , l . . a l . 9 m . o
[ ] L, 1 K Vs a P Oi-k s 1 2 Te . 7 u C . al . aA i : . o . , . i n d zs n 9 8 hr
Ap l Gee. 6 : 19 12 p. nt 2 0- 1. ,
些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成体细 胞胚状体并再生植株, 也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而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细胞胚状体的产生和
株再生频率, 但是其中只有7-5-, 3 两 4289 齐 1
系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 率; V9、白金 0 等虽然植株再生频率高, a4 3 但胚性 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很低; a6 却相反, P72 胚性愈
伤组织的诱导频率高, 然而未能再生出植株。 这
[ ] D na, R, E Wii sB E Zh ad M 5 ucn D .M. la , . r J . . . l m . e n .
植株再生是分别具有特殊要求的不同过程。特
【 ] L , V V s ad K V s : 8. er A p. 8 u C, ai n 1 . i 1 3 T o pl . . l . a l 9 h .
G nt 6 : 5 2 9 ee. 6 2 - 8. , 8
[ ] Mca m n K ne R : 95 A eo a te 9 Cm o, nt . 18. R pr t e h t h
不十分清楚。尽管如此,目前已利用这种方法
将授粉后十多天的 1 m 幼胚取出, -2 m 接种在 含有 1 g1 4D 的 1多高糖 MS培养基 mZ2 - , 2 上, 每系测定 6-8 个幼胚, 0 0 暗培养在 2℃ 恒 7 温条件下。约两周后, 按特定的标准( 见结果部 分) 观察和统计胚性愈伤组织发生情况, 用产生 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数和接种胚数计算诱导频率
1 . 1
材 料 和 方 法
按一定要求选择 2 个国内外玉米自交系, 9 18 年春播种在北京郊区。 所用的授粉方式 95 为控制授粉, 即自交与姐妹交。在无菌条件下,
出现在盾片胚根鞘一端的边缘, 形如摺皱, 以后
逐渐扩大( 1图 2 0这种胚性愈伤组织生长 图 , )
缓慢。在接种后的 3-4 天内, 0 5 一些系的胚性 愈伤组织逐渐分化成胚状体并发芽,继而胚状
Ma e nt s oprt n w Lte, : 8 i Geei C o eai Ne s tr 5 z c o e 6 1 - 4
149 .
[1 T m s D T, d . S i : 8. er A p 1] o e . a O S mt 1 5 T o. l , . n . h 9 h p.
交种开放授粉的幼胚进行了培养,在所用的材
L 法的区别是, u 采用 2 多蔗糖的 12 培养基 /MS 直接再生植株, 省去他的最后一种培养基, 从而
简化了再生植株的步骤。 植株长到1-2c 当 4 4 m
高时, 移到土和虾石为 1 1 : 的花盆中, 注意掌握
合适的湿度, 成活后移到田里, 生长直至成熟。
图 月 从胚性愈伤组 织里的胚状体长出 的胚芽精 口4289 -5-)
面一 7 : 一的 性愈 组 ( I 1 一 8 胚 伤 织 %勺 45,
圈, 一 个盾片上含有几个胚芽精的电谈扫描图 象 (: c 胫芽箱 ‘ 1 :盾片)
图 2 胚性 愈伤组织的 电搜扫描 图象
供试的 2 个自交系,除其中 1 个系未产 9 3
生任何胚性愈伤组织外 , 6个产生胚性愈伤组 1
织的自交系,依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高低 为序列于表 1 。从表 2 看出,B4和 P 72 8 a 具 6
有最高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 其他 1 4个系
田 ‘ 移栽成活的再生植 株
的诱导频率逐渐递减, 直到自30 3,仅有 1 畴 . 4
的诱导频率, 2 等 1 个系未产生任何胚性愈 c3 3 o
. 1 . 2
伤组织,表明自交系的基因型对胚性愈伤组织 的诱导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 的 高塘 MS U 培养基,并不能克服自交系基因型差别所带来
的影响。
襄 1 个玉 2 9 米自女 系的 皿性愈伤组织
诱导级率 和植株再生绷率
系
B8 4
Q
再生频率, 容易获得大量再生植株, 以供筛选和
鉴定。 从本文的结果看出, u的“ L 高糖法” 仅能使
W i h l : 9 5 P a t, 6 d om 1 8 . ln a 1 5: 2 - 3 2 32 3.
[ ] G e , E ad L P iis 17. o Si - 6 r n C . R . lp: 5 C p e e . n . h l 9 r cn
c, c 1 5: 7 4 41- 21
1 0
]
…
50
。 0
q
K6 4
0
1/
黄 24 0
乙
}心 0 口
‘
0
户 n
A1 8 8
Z
0
白金 0 3 中白 0 5 自 30 3
, 二 n 引 r乙
J
…
3. 33
, J d 口
步探讨适于这种目的的培养系统,如一种培养 基适合多种自交系或一种培养基适合某一 特 定自交系仍然是值得注意的研究课 题。最近, D na uc n等报道,用他们的特殊培养系统, 可使 9 以上的玉米自交系产生有再生能力的愈 0
2 外蔗糖的12 S培养基上, 2-30 1 /M 置 7 0 6 C
小时光照 ( 约为 20 勒克司) 小时黑暗的条 00 8
件下培养,最终形成绿色而又根系发达的小植 株。以小植株数和具有胚性愈伤组织的幼胚数 计算各系的植株再生频率(o。我们的方法与 0 >
再生植株〔 此后, 6 1 。 用玉米其他部位作外植体也 取得了同样的成功[,2;在另外的一些报道 11, 01] ,3 中, 已获得可以长期保存的胚性愈伤组织[,1 [41 1, 31 18 年 L 93 u等用高糖的 ms培养基对若干 杂
名
胚性愈伤组织 诱导频率( %)
0 了 U 』
.
植株再生频率 ( %)
8. 7
『, , 月 气 , }
.
少数自交系产生一定频率的胚性愈伤组织和再
生植株, 看来, 他们的方法更实用于杂交种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