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测瑞金医院检验科顾志冬

合集下载

免疫抑制剂细胞内浓度测定的研究进展

免疫抑制剂细胞内浓度测定的研究进展

【Abstract】 Currently, ex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is the major approach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of clinical immunosuppressant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efficacy of immunosuppressant remains elusive. With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in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 of immunosuppressant is gradually mature. Theoretically, it may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the efficacy of immunosuppressant due to that the level of drug exposure in target cells can be directly measured. In this article,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 of immunosuppressant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in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 of immunosuppressant and drug efficacy was emphatically analyzed. Detection of in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 of immunosuppressant possesses better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al settings.

2021肿瘤血液标志物在肺癌早筛早诊中作用(全文)

2021肿瘤血液标志物在肺癌早筛早诊中作用(全文)

2021肿瘤血液标志物在肺癌早筛早诊中作用(全文)据2020 年WHO 发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肺癌发病率占全部癌症的11.4%,虽然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乳腺癌跃居一位,但死亡率仍为肺癌居首。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第一位,WHO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82 万人,死亡71 万人;预计到2025 年,我国肺癌人数将达到100 万。

防控肺癌是我国癌症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研究发现亚洲非吸烟女性肺腺癌患病率较高,女性肺腺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肿瘤相关标志物不断被发现,血液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血液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可用于诊断、治疗、评估疗效和随访等。

如何在诊治过程中正确应用血液肿瘤标志物是临床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部长、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委、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李永哲教授在2021 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肺腑支言》第4 期访谈上,就血液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筛早诊中的价值进行了解读。

本文就解读内容作一整理。

01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肺癌筛查?关于肺癌筛查,ACCP、NCCN 指南建议55 岁至74 岁,吸烟>30 包年或戒烟小于15 年的人群每年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 筛查。

2018 年之后的NCCN 指南又增加了建议年龄≥50 岁,吸烟量≥20 包年,并具有另一项危险因素(包括:职业暴露史、恶性肿瘤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阻肺或肺纤维化病史,被动吸烟史)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 的肺癌筛查。

目前我国肺癌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对高危人群的定义:02肺癌血清抗体七项如何实现肺癌筛查获益?肿瘤自身抗体与肿瘤免疫反应有关;产生机理主要由于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而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被称为肿瘤自身抗体。

理论上讲正常细胞并不产生肿瘤自身抗体,只有肿瘤细胞才能激发肿瘤免疫应答,其中肺癌七种自身抗体血液检测技术的特异性>90%,敏感性为60% 左右。

肿瘤免疫 及其免疫检测 瑞金医院检验科 顾志冬【精品-】

肿瘤免疫 及其免疫检测 瑞金医院检验科 顾志冬【精品-】
肿瘤免疫 及其免疫检测
瑞金医院检验科 顾志冬
第一节 概述
什么是肿瘤?为什么会发生肿瘤?
肿瘤是正常组织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赘生物。按 其所引起的后果不同可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种。
实践表明,内在的遗传因素、免疫状态和外部的 诱变因子,是构成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其中,机体的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的 强弱,已被视为是否发生肿瘤的重要内在因素。

核医学

术前:穿刺、刮片、拉网

病理
辅助
术后:组织切片
免疫:肿瘤抗原和代谢物测定
分子生物:肿瘤相关基因分析
正常
间变
恶性
可见前期
影像诊断
不可见前期
物质分析
肿瘤的发展及诊断期
第一节 概述
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
1. 肿瘤细胞缺乏有效的抗原性表位,难以触发足够的抗肿瘤 免疫效应。
2. 肿瘤细胞的MHC分子表达发生改变,异常表达的MHC分 子,有碍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影响抗原递呈 作用。
新发现的NKT细胞在胸腺外发育,其发育依赖于TCR 与类MHC I类分子CD1的相互作用,经TCR触发,主 要介导NK类细胞毒活性。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效应
3. 巨噬细胞
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结合可触发细胞 毒活性,细胞毒性介质有细胞溶解蛋白酶、 TNF-α及其相关的因子、IFN- α和IFN-γ、IL-1, 氧化反应的中介物如过氧化氢,氮化反应的中 介物如NO、精氨酸酶等也可能属于此列。
分子形成复合物,被CD4阳性的T细胞的TCR识别并使自身 活化。 效应:通过释放细胞因子(TNF,IFN-γ)发挥抗肿瘤作用。
Th表面的CD154分子和APC表面的CD40分子结合,释放 IL-12。促进CTL分化和增殖。

E-钙粘蛋白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其意义

E-钙粘蛋白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其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E-钙粘蛋白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姓名:顾金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内科学 指导教师:郑长青
20030401
中文摘要
衙飞.∥一
r1、l———————/
,∞决
/上皮型钙粘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是维持上皮细 胞及上皮组织形态结构的完整性及极性的重要分子。实验证明, 肿瘤细胞间的粘附下降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
The expression of E——cad was examined in 40 eolorectal earcino.
mas,30 eolorectal adenomas and 20 normal colorectal epithelium mu.

关键词:E一钙粘蛋白;结直肠肿瘤;免疫组织化筝
·3·
Expression of E—cad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rcinoma or Colorectal Ade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Postgraduate:Gu.hnge
水、封片。显微镜下观察E—cad在组织切片中的表达。结果判定 标准:肿瘤细胞染色与正常粘膜细胞相同者为阳性(+);称之为 保留表达,全部肿瘤细胞染色普遍降低,灶性降低者为异质性 (±);肿瘤细胞染色完全消失者为阴性(一);异质性和阴性为表 达降低。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显 著差异。
E—cad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上皮细胞,是维护上皮细胞形 态和结构的完整性和极性的重要分子,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已充分
.2.
证明E—cad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能力。大量临床研究 资料也证明多种肿瘤E—cad表达减弱,且与肿瘤的转移性显著相 关。

用于国产一步法HBsAg ELISA试剂及确认试验试剂的改进方法

用于国产一步法HBsAg ELISA试剂及确认试验试剂的改进方法
HBs e ai e s mp e rma i tse b M u e HBs e tas s o d e aie r s t. Th r l n ain f te Ag n g tv a l s p i rl e td y y rx Ag ts lo h we n g t e ul v s e p o o g t o h o
Ab t c : e t e T p o et e s i t a d pe i o f o — a eo es p h p ti B S l t ni n s a t Oh ci oi rv es ni v y n rc i o h mem d n t e a t U a ea t e r i v m h ti sn e is f g ( B A )e zm — n e u oob n asy( L S H s g n y el k di n sre t sa E IA)ra e t y po n igte e zmerat n t .M e o s i mm e gn rl gn ny e c o i b o h i me t d h
适 用 于相 关 的确 认 试 验 。
延 长国产 一步法 H s gE IA试剂 的酶反应 时间可 以提高检测 的敏感性 并 B A LS
关键 词 : 型 肝 炎 表 面抗 原 ; 联 免 疫 吸 附 试 验 ; 认 试 验 ; 乙 酶 确 国产 试 剂 ; 反 应 时 间 ; 感 性 ; 异性 酶 敏 特
c n r tr e t o f ma o t s. i y
K e wor s: He tts y d paii B s ra e n ie u fc a tg n;Enz me—i e i mu s r n a s y;Co fr t r t s ;Ho — a y lnk d m no obe t s a n ma o i y et me m de r a e t Enz me r a to i egn; y e cin tme; e stvt S e iiiy S n ii i y; p c fct

国产抗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试剂盒灰区范围的设置

国产抗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试剂盒灰区范围的设置

国产抗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试剂盒灰区范围的设置陆银华;朱宇清;徐翀;赵晓君;曹丹如;朱岭峰;顾志冬【摘要】目的:设置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常用的4种国产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简称抗 HCV)检测试剂的灰区范围。

方法收集抗 HCV 临床初检阳性样本656例,分别用荣盛、新波、科华和科美4家国产抗HCV 检测试剂进行复检,分别计算初检不同 S/CO 值范围的复检率;选择抗 HCV 初、复检结果不一致的弱阳性样本338例,采用确认试验[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进行确认,对 RIBA 结果为不确定的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HCV RNA。

以RIBA 和 HCV RNA 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其最佳临界 S/CO 值。

以95%真阳性和95%真阴性 S/CO 值确定4种国产抗 HCV 检测试剂阴、阳性灰区范围。

结果4种国产抗 HCV 检测试剂的阴性复检符合率均>90%,S/CO 值均>12.01;阳性复检符合率均>95%。

荣盛、新波、科华及科美4种国产试剂检测抗 HCV 的最佳临界 S/CO 值分别为1.31、2.48、3.22和4.32。

分别以95%真阳性率和95%真阴性率确定4种国产抗 HCV 检测试剂的阳性和阴性临界值,得出荣盛、新波、科华及科美4种国产抗 HCV 检测试剂 S/CO 值的灰区范围分别为0.6~1.3、0.7~2.5、0.7~4.0和0.7~4.3。

结论确认了上海地区4种常用国产抗 HCV 检测试剂的最佳临界 S/CO 值,为临床提供了4种抗HCV 检测试剂的灰区范围。

%Objective To set the gray zones of 4 commonly-used domestic anti-hepatitis C virus(HCV)antibody detection kit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of Shanghai. Methods A total of 656 cases diagnosed as anti-HCV antibody positive initially were collected,and 4 domestic anti-HCV antibody detection kits,Rongsheng,Xinbo,Kehua and Kemei,were used for review. The review rates of different initial detectionsignal-to-cut off(S/CO)ratio were calculated,respectively. A total of 338 weakly-positive samples with inconsistent initial and review results were chosen. 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RIBA)was used for validation test,and for samples showing uncertain,fluorescence quantit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HCV RNA. The results of RIBA and HCV RNA were as gold standard,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was used to discuss optimal S/CO ratio. With 95% true positive and 95% true negative S/CO ratios,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gray zones for 4 domestic anti-HCV antibody detection kits were identified. Results The 4 domestic anti-HCV antibody detection kits′negative review rates were > 90%,S/CO ratios were >12.01,and their positive review rates were > 95%. The optimal S/CO ratios for Rongsheng,Xinbo,Kehua and Kemei were 1.31,2.48,3.22 and4.32,respectively. With 95% true positive rates and 95% true negative rates for determining 4 domestic anti-HCV antibody detection kits′positive and negative cut-off values,the gray zones for optimal S/CO ratios were 0.6-1.3,0.7-2.5,0.7-4.0 and 0.7-4.3,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4 commonly-used domestic anti-HCV antibody detection kits′optimal S/CO ratios are confirmed. It provides 4 kinds of gray zones for anti-HCV antibody detection kits in clinic.【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6页(P247-252)【关键词】抗丙型肝炎抗体;临界值;灰区范围【作者】陆银华;朱宇清;徐翀;赵晓君;曹丹如;朱岭峰;顾志冬【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 200126;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 200126;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 200126;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 200126;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20012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provides 4 kinds of gray zones for anti-HCV antibody detection kits in clinic. Key words:anti-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Cut-off value;Gray zone目前,临床实验室用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方法已较多,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试验(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 r F I 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验(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等。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质量管理和疗效评价_张斌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质量管理和疗效评价_张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http ://www.biother.orgChin J Cancer Biother ,Feb.2015,Vol.22,No.1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5.01.002·专家论坛·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质量管理和疗效评价张斌,陈虎(解放军第307医院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造血干细胞移植科暨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北京100071)[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No.2013AA020103);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No.2011ZX09102-001)。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noal High Technology Resea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863program )of China ,and the Key New Drug Greation and Manufactur-ing Program of China (No.2011ZX09102-001)[优先出版]http ://www.cnki.net /kcms /detail /31.1725.R.20150205.1441.002.html张斌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解放军第307医院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副所长、造血干细胞移植科副主任、细胞与基因治疗中心暨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主任,307医院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军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内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特聘教授,多个SCI 杂志审稿人和国内外期刊编委。

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长期从事肿瘤分子诊断新技术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研究、NK 细胞及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 细胞抗肿瘤研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研究,成功开展了千余例肿瘤患者的免疫细胞治疗。

淋巴瘤免疫疗法的探索者——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闫子勋医生

淋巴瘤免疫疗法的探索者——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闫子勋医生

闫子勋已经知道瑞金医院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成就,并且把考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作为目标。

这个目标一直激励着这位意志坚定的女孩,即使她在做了三年眼科临床医生后仍未放弃这个念想,并在2010年得以圆梦。

那年她考取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赵维莅教授的硕博连读研究生,由此与这家医院杰出的血液病临床科研团队结缘并在日后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

到我们访问闫医生时,她已在瑞金医院血液科做了4年的临床医生,目前她主要承担了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的CAR-T免疫治疗。

利用这种有别于传统放化疗的新型免疫治疗方法,瑞金医院血液科实施这种疗法的23位病患绝大部分都得到缓解,其中大部分患者已完全缓解,回归正常工作,开始和动手能力都是较大的考验。

像这样一天一天做实验成了闫子勋的工作常态,在外人看来是枯燥的,但每一次实验的进展就会让她开心得忘乎所以,迎着清晨的露水、伴着夜晚的月光做实验的每一天,闫子勋都会觉得充实而快乐。

医学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需要较强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外,与生命相关的任何科学探索研究都需要慎之又慎。

闫子勋在导师赵维莅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也养成了缜密的科研思维方式。

在攻博前期,闫子勋的研究主要围绕外周T 细胞淋巴瘤展开,这是一种侵袭性淋巴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一般只有30%左右,国际上对这种淋巴瘤分子机制的研究也较少。

闫子勋在研究中,通过miRNA 芯片和代谢组学技术,发现这种淋巴肿瘤细胞表达的小分子核糖核酸(RNA)与患者化疗耐药和不良预后有很强的相关性,而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克服小分子RNA 引起的化疗耐药性,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这项研究成果闫子勋在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发表在了影响因子为10.4分的《白血病》(Lleukemia )杂志上。

探索之路,初见曙光小有成绩后的闫子勋并没有停下脚步,又开始了对NK/T 细胞淋巴瘤基因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

NK/T 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侵袭性强、生存期短、化疗耐药性高、预后差、死亡率高(高危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30%)的恶性肿瘤,且具有亚洲高发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