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常见《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附例句详讲)

合集下载

【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05修辞手法 (含答案与解析)

【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05修辞手法  (含答案与解析)

期末专项复习部编三年级上册05 修辞手法1.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C.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D.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了甩。

2.与句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风儿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A.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颗星,像一只只亮晶晶的小眼睛。

B.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C.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

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D.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3.“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B.夸张C.排比D.想象4.下列句子中,与“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写法相同的一句是()A.小燕子把春姑娘唤来了。

B.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C.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D.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5.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B.这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C.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D.这条狗不会像狗一样叫,也不会像猫一样叫。

6.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排比C.拟人7.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拟人)B.有的鱼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

(比喻)C.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比喻)D.海底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掉光了叶子的树枝。

(排比比喻)8.下列句子中与“顽皮的雨滴在跳舞”表达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你难道不知道不能闯红灯吗?B.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1. 读句子,完成练习。

(1)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2)这只不会叫的狗说:“也许是这样,可我……”从中可以看出小狗非常______。

(3)加标点符号。

______哎呀______狐狸说道______原来是这样______你这是给我没了一个圈套啊______2. 照样子写句子。

(1)例: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仿写拟人句)①小鸟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②小狗摇着尾巴向我走来。

(2)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仿写比喻句)①穿过树梢的阳光像______。

②______像______。

3. 句子训练营。

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仿写拟人句)4.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A .排比B .比喻C .比较D .举例子5. 对下列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例句:它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A .比喻B .比喻、拟人C .拟人D .夸张6.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河水在流淌。

(改成拟人句)②这是一种巧合。

(改为反问句)③橡树挺立着。

(扩句,至少扩写一处)④母亲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

(改为被字句)7. 按要求写句子。

(1)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缩句)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改成陈述句)8. 我会发现词和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出来。

(1)源源不断津津有味(2)无忧无虑无边无际(3)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马,凑成了那样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9. 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完整。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24分)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 3.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 4.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 5.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6.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20分) 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2.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

() 5.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 三、写句子,注意与例句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10分)1.例: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吃多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已经被它酸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从诗句中的“红”来看,给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打“√”。

(12分)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附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附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附练习答案)一、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冲刺提升卷——句子与修辞【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冲刺提升卷——句子与修辞【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提升卷——句子与修辞(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

B.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C.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2.与“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这句话修辞手法一致的是()A.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B.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C.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3.“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小朋友们太贪玩了,不想离开。

B.果树把小朋友的脚绊住了。

C.小朋友被秋天的水果香甜的味道吸引着,不想离开。

D.小朋友们太喜欢吃水果了。

二、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 )3.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 )4.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 )5.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6.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

列宁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只灰雀在枝头唱歌。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照样子,补充句子。

爱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带给英子鼓励和自信。

(1)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一选,填在括号里。

(填字母,20分)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3.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4.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5.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20分) 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

()5.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三、根据各句中的“红”字来判断,下列各句是否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的打“√”。

(12分)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照样子,写有新鲜感的句子。

(注意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8分)1.槐树开花了,一串串雪白的小花好像一只只美丽的长耳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1. 造句。

①不假思索:______。

②指手画脚:______。

2. 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①爸爸去书店。

爸爸给我买课外书。

②我们在教室里。

我们安静地学习。

③我们来到操场上。

我们做广播体操。

④我们来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

我们种下了一棵棵小树。

3.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我的家乡再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2)姐姐的容貌和声音都很好看。

(3)黄老师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和崭新的帽子。

(4)多读有益的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4. 句子练习。

(1)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用划线词语写句子)(2)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①“它”是指______。

②“又”说明了______。

“它”变成木地板后的感觉是______。

5. 按要求写句子。

(1)一群偌大的蝶娥闯进孩子们狭小的房间。

(缩写句子)(2)六年的小学时光转眼间飞快地过去。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改成陈述句)(4)假如生命是一朵花,就要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仿写句子)假如生命是______,就要______。

6. 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词语分别用线连接起来组成通顺的句子。

小喜鹊挖个树枝睡大觉小松鼠衔来松果造房子小青蛙找来地洞当粮食7.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缩句)(2)天安门广场站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修改病句)(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仿写句子)(4)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仿写句子)8. 用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海豚表演开始了,它一会儿腾空飞起,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在水面上漂浮。

9. 仿照例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1)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①飞舞的白雪像______,______。

②______的小草像______,______。

(2)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2020学年度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2020学年度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2020学年度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1.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

(缩句)②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

(缩句)③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改成拟人句)④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改成拟人句)2. 句子练习。

①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缩句)②星星在天空中闪耀。

(改为拟人句)③黑白相闻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豆荚。

(改为比喻句)3. 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回答问题。

(扩写句子,不少于两处)(2)蟋蟀在洞前鸣叫。

(改成拟人句)(3)绿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学校北边的院墙。

(缩写句子)4. 看图学写比喻句。

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1)西红柿像______。

(2)漂亮的小蘑菇像______。

5.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______②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______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④这草地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______6. 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其修辞手法。

①牛群吃草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______②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奶牛。

______7. 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①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

(缩写句子)②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改为被字句)③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改为反问句)④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仿写设问句)8. 读一读,比一比。

A.秋天到了,纺织娘会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唱起歌来。

B.秋天到了,纺织娘会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叫起来。

我喜欢______句,我知道这是_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9. 按要求写句子。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划线词仿写句子)(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 )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 )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 )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
13、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 )
16、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
附:
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
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
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
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
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
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