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供冷结合除湿新风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辐射空调末端+独立新风的医院空调系统设计示例

辐射空调末端+独立新风的医院空调系统设计示例

辐射空调末端+独立新风的医院空调系统设计示例摘要利用焓湿图绘制全年室外空气状态参数的散点分布图,分析了昌吉地区的气候特征。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分别介绍了冬夏季两个工况空调系统的末端形式及新风处理情况,通过计算得出:医院病房楼选择辐射空调末端+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形式,热舒适性满足要求。

关键词辐射空调新风系统气候特征焓湿图医院0 引言我国西北地区夏季室外干球温度高,湿球温度较低,气候干燥;属于寒冷或严寒地区,冬季需要供暖,地板辐射空调末端具有舒适、节能、无噪音、无吹风感等优点,给人以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冬夏可以利用一套末端系统,减少初投资,设计方案初期这种空调末端也是得到示例医院极力建议使用的一种空调末端。

辐射空调系统夏季可以利用高温水供给辐射末端,就能达到舒适性要求,提高冷源设备COP,也可以利用“天然冷源”比如冷却塔供冷、深井水、蒸发冷却等作为冷源,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节能效果明显。

自从2019年新冠病毒的出现,大家对空调系统的质疑,辐射空调末端+独立新风是一种完全避免了室内回风的空调系统设计,辐射空调末端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具有良好的热舒适性已在民用建筑中获得应用[1-3],本文对昌吉州人民医院利用这种空调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 工程概况及当地气候特征1.1 建筑工程概况昌吉州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建设项目(见图1),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疆昌吉市,建设用地面积219830.8㎡,本项目总建筑面积340000㎡,总床位数2000床,分为一、二期建设。

其中一期建筑面积258000㎡,拟建1500床,二期建筑面积82000㎡,拟建500床。

本工程为一期工程的医疗综合楼项目,为一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面积224270㎡,地上162170 ㎡,地下62100㎡,地下2层,地上13层,建筑物总高59.95m。

图1 昌吉州人民医院效果图1.2 昌吉地区室外气候特征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室外气象参数是确定冷热源方案、空调系统形式的主要依据,昌吉所处气候分区为严寒C区,昌吉市属中温带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降水量较少的特点。

浅谈毛细管网空调系统_1

浅谈毛细管网空调系统_1

浅谈毛细管网空调系统论文导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逐步提高,相应的室内空调系统必须得到改进,尽量减少室内送风量,避免强风感和噪声,特别是在休息时间保持室内宁静。

毛细管网就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的一部分。

1、高效节能:毛细管网有极大的散热表面积,以辐射方式供暖制冷。

因此,毛细管网承担的热、湿负荷有限,无法满足多数冷热负荷较大建筑的需要,特别是无法保证在高温环境下的空调效果,必须配以新风处理体统并将新风的含湿量处理到室内设计的绝对含湿量以下,是新风担负房间的部分湿负荷,弥补辐射供冷系统对热湿处理能力的不足。

关键词:毛细管网,辐射供冷,节能,舒适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逐步提高,相应的室内空调系统必须得到改进,尽量减少室内送风量,避免强风感和噪声,特别是在休息时间保持室内宁静;同时考虑到能源短缺的影响,还应尽量采用低品位能源,有冷热蓄能措施等,目前普遍认为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毛细管网就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的一部分。

一、毛细管网平面辐射空调简介毛细管网模拟叶脉和人体毛细血管机制,利用毛细管网表面或辐射体表面与室内空气较小的温差,通过毛细管内流动的液体来调节自身温度,从而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毛细管网是集分水式结构,由外径3.5-5.0mm(壁厚0.4-0.9mm左右)的毛细管和外径20mm(壁厚2mm或2.3mm)的供回水主干管构成管网。

保温层、散热层和毛细管网结合使用,复合成毛细管网换热器。

毛细管网顶板辐射空调一般由热交换器、带循环泵的分配站、温控调节系统、毛细管网以及配套除湿系统等组成。

毛细管网主要承担室内去除显热的影响。

由于除湿的任务有处理潜热的新风系统承担,因而显热系统的冷水供水温度不再是常规冷凝除湿空调系统中的7℃,而是提高到18℃左右。

毛细管网平面空调系统夏季供水温度为16/18℃,辐射面表面温度约为20℃;冬季供水温度为28/32℃;辐射面表面温度约为30℃。

贵阳地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方案探究

贵阳地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方案探究

山 西建筑SHANXT ARCHITECTURE第47卷第2期2 0 2 1年7月Vol, 27 Nv. 12Jul. 2221・ 07 ・•水•暖•电・DOI :10. 13917/j. uki. 1029-6025.2021.13.032贵阳地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方案探究★张航铭 毛瑞勇* 何波 莫金凤 刘雄(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 要:结合贵阳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溶液除湿+干式风机盘管、溶液除湿+辐射板、双冷源除湿+干式风机盘管、双冷源除湿+辐射板四种不同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方案进行应用分析,再从能耗、初投资、运行费用及舒适度4个角度进行综合比较,得出双冷源除湿+辐射板是适用于贵阳地区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空调系统,双冷源除湿,溶液除湿中图分类号:TU032 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47-6025 (2223) 13-2007-240引言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采用与传统空调系统不同的热湿独立处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空调系统能 耗偏高,温湿度控制失调、室内空气品质欠佳等问题,可在改善室内人员舒适度的同时大大降低对能源的消耗,非常 顺应现阶段国家节能政策的号召以及人们对舒适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将传统的空调系统分为温度 控制与湿度控制两个部分,温度控制部分由冷热源,水输配系统,室内干式末端(干式风机盘管、毛细管辐射板等)组 成,湿度控制部分由新风处理机组,新风管路及送风末端装置组成(个性化送风、置换通风等)1]。

对新风湿度处理的方式分为冷冻除湿、转轮除湿与溶液除湿,冷冻除湿又包括 双冷源除湿与普通的冷冻除湿。

转轮除湿中加热再生环节需蒸汽源或电力,耗能较大,不符合节能的目的,此处不予 考虑。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双冷源除湿加干式风机盘管、双冷源除湿加辐射板、溶液除湿加干式风机盘管、溶液除湿加辐射板四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通 过系统能耗、初投资、运行费用及舒适度等方面的综合比 较,确定适用于贵阳地区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方案。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江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江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江亿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热湿联合处理空调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去除室内的余热。

并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工程。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高温冷源1引言从热舒适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全面控制。

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ºC,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ºC。

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ºC环境中向外界抽取热量,在16.6ºC 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界抽取水分。

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是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

现有的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热湿联合处理的能源浪费。

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ºC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ºC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ºC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ºC的原因。

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ºC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

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了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

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096辐射供冷系统简介和设计初探

096辐射供冷系统简介和设计初探

辐射供冷系统简介和设计初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硕田喆摘要:辐射吊顶系统供冷是一项新技术,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极高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节能潜力。

本文介绍了辐射吊顶系统的原理、分类和结构形式,与一般传统空调做了对比,着重指出了这种新技术的优势。

文章的最后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辐射吊顶的设计方法和选型方法。

关键词:辐射供冷冷梁冷天花设计方法0.引言辐射技术供冷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

到目前为止,辐射供冷已经在欧洲的各大商场、银行、超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德国和瑞士。

辐射供冷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空调传递热量的介质主要是空气,但是空气比热容只有水的1/4200,在传递同样热量的条件下所需的水量远小于空气,辐射供冷在输配传热介质上的耗能要比传统空调小得多。

(2)传统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噪音大,冷凝存在易造成细菌滋生,但辐射供冷无噪音、无冷凝水。

(3)传统的空调如果要想实现温、湿度的同步控制,一般需要对送风再热,导致能耗增加。

通常做法是牺牲温湿度中的一项,从而影响室内的热舒适性。

辐射供冷可以实现温湿度分离控制,且辐射供冷在室内形成的温度梯度很小,风速极小,达到良好的室内舒适性。

(5)随着现代办公室中电子设备的增加,房间的冷负荷也逐渐增大,由于传统空调送风温差的限制,不得不增大送风量,但这样又会引起室内风速有超标的危险。

辐射供冷能将显热和潜热分开处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辐射供冷有着传统空调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是辐射供冷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还未有实际场所大面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论证阶段。

随着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政策愈来愈受到重视和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日益增高,辐射供冷技术在我国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辐射供冷系统设备分类辐射供冷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有辐射和对流两种形式,根据各自所占总换热量比例不同,通常将辐射供冷的设备分为辐射式和对流式两种。

此外,对流式供冷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主动式冷梁和被动式冷梁两种特殊形式。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10-12T14:58:57.8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作者:石方坤[导读] 贵阳中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除温度外,空气的相对湿度对人的舒适感也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从人体的舒适感和健康出发,空调系统不但要对室内空气降温或升温,还要对空气进行加湿或除湿处理。

贵阳中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石方坤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的形式及其在节能环保和卫生品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空调方式——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应用策略,即通过控制独立新风的含湿量,由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湿负荷及控制室内的空气品质,而由高温冷水机组提供的高温冷水承担室内的显热负荷。

分析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节能环保、空气品质方面的优势与实现方式以及对空调末端和制冷机组的要求和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用中的见解与问题,介绍了实践应用工程。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溶液调湿;高温冷源;干式风机盘管一、前言今天,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空调,但我们生活中大部分人并不真正了解空调,他们认为空调就是向人们活动的房间提供冷风或热风,只是单纯的改变室内温度,使人体感到舒适。

其实,除温度外,空气的相对湿度对人的舒适感也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从人体的舒适感和健康出发,空调系统不但要对室内空气降温或升温,还要对空气进行加湿或除湿处理。

夏季,人体舒适区的温度为25℃左右,相对湿度一般在45%~65%范围内,此时露点温度约为16℃左右,传统空调采用热湿联合处理的方式,同时进行降温与除湿,若仅是降温,则冷源温度只需要15~18℃即可,但若还要再除湿,则冷源温度需要5~7℃,而温度过低,有时对冷却后的空气还需要再热才能满足送风温湿度的要求。

在创造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传统空调的许多弊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传统空调系统中的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1、浪费能源,不节能。

室内湿负荷由空调冷源承担,冷源温度需要需要降至较低,一般采用7℃,若冷源只承担室内显热负荷,湿负荷单独控制,则冷源温度可提高到15~18℃,这将大大提高制冷机的效率,COP可提高30%以上,而传统空调制冷主机COP值一般在5.0左右,使得节能效果低下,而且由于送风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进行再热处理,这就使得冷热抵消,浪费能源。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
1℃ 、 8 回水 温度 2  ̄时 , 位 面积 冷 辐 射 顶 板 表 面 换 0C 单
热量 可达 到 6 W/ 8 m。
O.5 O 0. 01 0. O1 O. 01 0. 01
3 0 0 10 0 20 o l 5 2
设 计 时应 从供 货商 了解 单 位 面积 端 。 3毛 毛 细 管 网 模 拟 叶 脉 和
能参数 ,根据辐射供冷需承担的负荷量和辐射板单位
面积 供冷 能力 计算 辐射 面积 , 定 管径 、 间距 。由于 确 管 灯 具 等设备 , 辐射板 占顶板 面积 一般 不 大于 7 % 。 0

- - - - . _ _ _ _ . . _ - - . - - _ - - - - ‘ _ ‘ . . _ _ _ _ - . - - - - ● ● ● - - - - ● ● - ‘ - - _ _ _ . _ - _ _ _ _ _ _ _ - - - _ ● - - ●


中 图分 类 号 : U 3 T 8
2 r 处 埋 设 盘 管 或 5m a
C IA 毛 细 管 在 室 内设 计 参 数 ( 内空 气 温 度 LN 室
热 阻, ・ , m K w

排 管 ;) 钢板 网粉刷 2在
层 内埋设 盘 管 或排 管 ; 3 )在 钢板 网 的下 部埋 设 小 口径塑 料盘 管 。
2 ℃, 8 平均辐射温度 2  ̄ 热舒适操作温度 2  ̄ ; 6C, 7( 相对 2 湿度 5 %,对 应室 内露 点 温度 1 .o 0 66C)下 ,供 水 温度
末端装置
1 温 度 控 制 系统
空调设备
护结构和家具表面温度的变化 ,它们和空气间的对流

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应用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应用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应用中一些问题的探讨本文针对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应用中一些问题,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此种空调的特点,并探讨了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析结果表明,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是一种全新的空调系统,对设计应用有严格要求,为保证应用效果,需要结合工程特性,从温湿度独立控制、窗台新风处理机、冷热源使用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可有效提升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应用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对提升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应用效果有一定参考和借鉴。

标签: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温湿独立控制;冷热源1、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运行原理和组成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和传统空调有本质的区别,不再选用氟利昂制冷,而是用水作为冷媒和热媒,置换通风系统则承担着独立通风换气的功能,可大幅度提升室内空气质量,解决室内全部的潜热负荷和湿负荷,同时也承担部分显热负荷。

其余的显热负荷则全部由毛细管辐射顶板来承担。

换热方式也和传统空调有本质区别,以辐射换热为主,通过辐射和对流来完成换热。

2、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特点2.1结构特点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集分水式结构,换热面积非常大,毛细管直径小,管壁薄导热性能显著,换热均匀,是目前空调领域比较高效的换热器【1】。

2.2 材料特點在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制造中,常用PPR和EPRT等可热塑性塑料作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热熔的方式就能成型,在加工制作不会形成污染物。

而且具有耐热、耐压、耐腐蚀的特点,在很多恶劣的环境中也可以良好应用。

2.3使用特点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和传统空调相同相比,最为显著的使用特点是薄、柔、轻,安装起来非常方便,覆盖层也比较薄,铺装面积非常大。

可综合利用很多低品位能源,使用起来节能又舒适。

此外,还可提供较高的水温实现制冷效果,较低的水温实现供暖效果;末端无需损耗电能;室内温度场均匀并且无吹风感。

3、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应用中的一些问题3.1温湿度独立控制问题在应用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时,为防止发生毛细管辐射表明结露问题,必须严格控制冷冻水的水温,最低不应低于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风预冷及新风除湿过程的相关工作参数见表一:
表一新风预冷及新风除湿表冷器的设计工作参数
根据表一,单台机组在1500m3/h风量下,高温冷水的负荷为7.19kw、低温冷水的负荷为10.34kw,在新风处理过程中低品位能源的贡献率为41%。
2.2.4新风再热
新风经过深度除湿后的干球温度为10.7度,为了避免风口结露和低温冷风的不适感,我们在空气处理的最后环节设置了新风再热段,新风再热使用的热水来自低温冷水热泵的源侧。
经过再热后送入室内的空气参数为:干球温度170C、绝对含湿量8.06g/kg。
新风处理过程中的焓湿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六新风处理的焓湿变化曲线
3、绿色建筑的运行控制
为了节约能源就需要在绿色建筑中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该绿色建筑中智能系统与其他先进的节能技术有着完美的配合,相辅相成。
在秋季初期不需要制冷的季节,偶尔也会出现温度较高但比较干燥的天气,此时只需将室外空气流经夹心墙后直接送入室内就可以获得很高的舒适度,而不需要开启辐射制冷和除湿热泵。
2.2.2全热交换
被夹心墙预冷后的室外空气通过全热交换器与室内排风进行热湿交换,可以大幅度降低新风的显热温度和绝对含湿量,是新风节能的重要步骤。本项目采用的全热交换器夏季工况参数为:温度回收率65%,焓回收率60%。经全热交换后空气参数为:干球温度tc=27.1℃,相对湿度¢=69.3%,焓值hc=67.36kJ/kg,含湿量dc=15.83g/kg。
1.2多冷源系统运行原理
1.2.1土壤源埋管
在本项目中,土壤源埋管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夏季直接换取土壤中的冷量供辐射制冷系统使用、冬季作为地源热泵主机的源侧为辐射采暖系统提供能量、春季晴好天气时储存部分太阳能制冷机组制取的冷量、秋季储存部分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到的热量。
本项目的土壤源热泵采用单U垂直埋管的方式,实际井深102米,有效井深100米,钻井直径为140mm,设计垂直钻井共40口,分两组。其中一组7口井,夏季作为低温冷水热泵主机的源侧,为新风处理机组的除湿段提供能量。剩余的33口为一组,在夏季前期水温在低于220C时可直接提取供辐射制冷末端使用、在夏季中后期水温低于260C时在夜间和节假日用于延缓室内温度的上升。
关键词:绿色建筑、辐射制冷、温湿度独立控制、可再生能源、楼宇自控系统
环境与能源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共同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降低建筑能耗、提倡和推广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缓解能源问题的有效手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2.3新风预冷及新风除湿
新风预冷表冷器使用冷水来自辐射制冷系统的能源中心,获取过程中的能效要比低温冷水热泵高很多。本项目新风处理过程设置预冷段是为了通过在处理过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贡献率来降低对高品位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综合节能的目的。
新风除湿表冷器使用低温冷水热泵提供的冷水,为了达到一定的除湿深度,出水温度设定为50C。
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季制冷时顶棚辐射面的制冷能力要远远大于地板辐射面的制冷能力,顶面辐射部位比地面部位需要更多的冷水流量;而在冬季采暖时,地面辐射的供暖能力要大于顶面辐射的供暖能力,此时地面辐射区域需要更多的热水流量。因此,在这种把地面和顶面同时作为制冷采暖的末端系统中,在季节转换时要重新进行流量调整。另外,在具体回路流量分配时,夏季窗口附近能够受到阳光照射的地面部分所对应的回路流量也要相应增加,以保证能够有效地消除通过窗体进入室内空间的辐射热。
供水温度的调整:楼控系统根据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参数,计算出相应的室内露点温度,并以此作为供水温度的下限。控制系统只会在露点温度的上方选择刚好能够满足制冷需要的供水温度。
相对湿度的调整:在室内温度的相同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下降,露点温度也随之下降,辐射制冷供水温度可选择的工作范围就可以变大。自控系统通过调节除湿新风机组的冷冻水阀门开度和变频风机的转速来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必要时还可以调节新风机组内的风阀使之暂时进入内循环除湿的工作模式,加快降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考虑到太阳能制冷是一种新型的冷水源,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本项目中地源热泵主机和地埋管设计为具备全负荷运行的能力。
1.2.4能源管理中心的运行原理
能源管理中心是本项目充分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尽量减少电能这一高品位能源的核心部分,由一系列的传感器、执行器、调节阀、换向阀及相关的管路、泵体和控制系统组成,如图二所示。
该项目建筑是一座小型办公楼,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易能大厦),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上5层的建筑结构。为了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办公楼宇,该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将节能、环保的理念渗透到大楼的每个细节中。通过外墙内保温、外遮阳、屋顶休闲露台等措施改善了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以被动的方式降低了暖通系统的显热负荷,为辐射制冷系统的使用创造了条件。本项目的暖通系统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方式,辐射制冷系统主要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自己的冷源,负责消除绝大部分的显热负荷,除湿新风系统负责消除全部的湿负荷和部分显热负荷,同时负责控制室内的含氧量,打造出恒温、恒湿、恒氧的办公空间。除了暖通系统节能以外,该建筑的照明系统也采用了节能措施:根据季节、时间、阳光强度的不同,系统自动调节外遮阳系统角度、根据室外光线强度自动调节办公室内的LED灯的亮度等。整个大楼的运行控制由BMS楼宇自控系统统一管理,对建筑内的多冷热源、辐射制冷暖末端系统、新风系统、灯光系统、外遮阳系统进行分区域控制、管理、数据记录,从而为创造舒适办公环境以及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介绍暖通系统的辐射制冷系统和新风除湿系统的构成、节能措施、控制逻辑以及相关的设计参数。
1.3.2辐射制冷采暖的末端形式
天花辐射末端采用外径为10mm的PEX-a阻氧管材,布管间距为100mm。通过专用卡条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用改性喷涂石膏封平,喷涂石膏的厚度为25毫米。
地面辐射末端为常规的湿法地暖,采用外径为17mm的PEX-a阻氧管材,布管间距为150mm,如图三所示。
图三辐射末端的安装
1、辐射制冷系统
1.1系统结构
图一辐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一为辐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在夏季制冷时,共有三个制冷源:高温冷水热泵、太阳能空调、土壤源埋管可供系统选择使用,能源管理中心会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以太阳能和土壤源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或搭配。从能源管理中心输出的冷量经由输配管路大部分供给辐射制冷末端,来消除室内的显热负荷。还提供部分冷量给新风处理机组的预冷段,以减低新风处理过程中对高品位能源的消耗。
1.3.3辐射制冷的防结露控制
末端结露是辐射制冷系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影响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项目没有采用使用露点传感器的“被动保护”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一种“主动预防”的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图四所示:
图四防结露控制系统
所谓“主动预防”的控制方式,就是通过控制系统不间断地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和辐射制冷的供水水温、让系统运行参数不具备形成结露的条件,来避免结露情况的发生。
2.2新风的处理过程及相关参数
2.2
2.2.1夹心墙对室外空气的预处理
本项目建筑建有地下室,地下室层高4.6米,其中两面外墙与地下车库相邻、一面与园区设备间相邻,还有一面与土壤相邻。与土壤相邻的墙体的壁面温度常年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冬季时高于室外温度,夏季时低于室外温度,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免费能源。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我们选取了一段与土壤相邻、面积112平方米的墙面设置了夹层结构,让室外空气流经这一通道与墙面换热后再进入新风处理机组。为了防止霉变或细菌的滋生,夹层内墙面采用了瓷砖贴面、并间隔设置了几组紫外线杀菌灯。在个别季节和时段,室外空气流经夹心墙时,会在瓷砖表面形成冷凝水,为此我们还在夹心墙底部铺设了4根冷凝水排水管。
在实际运行的测试中,在室外温度的340C、相对湿度65%、风量8000m3的典型工况条件下,室外空气经过夹心墙换热后的参数为:干球温度29.30C,相对湿度85.6%。相当于12.8kw的换热能力。
经过实际使用验证,夹心墙结构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还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个别极端炎热或极端潮湿的天气出现时,由于换热温差的增加,夹心墙的换热能力也随之增加,可以起到消除负荷高峰的作用。
1.3辐射冷暖末端
1.3.1辐射制冷采暖的节能机制
辐射制冷及采暖末端通过增加传热介质与室内空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对制冷或采暖水温的要求,辐射面积越大,对供水温度的要求就越低。对于热泵系统而言,制冷工况时系统水温越高,所能达到的能效比也越高;采暖工况时系统水温越低,所能达到的能效比就越高,为辐射末端提供水源的热泵可以在能效比较高的工况下运行,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辐射供冷结合除湿新风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在绿色建筑中的实践
作者:林晨、武春春、罗水松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辐射冷暖与除湿新风相结合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在上海某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辐射制冷系统所需的冷水具有温度较高、制取能耗低、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来获得等特点,本项目辐射制冷所需的高温冷水由直接提取土壤源埋管冷水、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机组提供的冷水和高温冷水热泵制取的冷水共同组成,由楼宇控制系统根据日照情况、室内负荷情况等因素自动调配。与之相比,除湿新风系统所需的冷水温度很低,制取过程的能耗就很高,如何有效降低新风处理过程中的能耗是影响本项目节能指标的关键因素。在该项目中新风处理的过程采用了被动降温减湿、全热交换、新风预冷等技术,大幅度降低了除湿过程所需的能耗,获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在本系统中,夏季日照不足时优先使用的是土壤埋管提供的冷水,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土壤埋管提取冷水的水温会逐步升高,为了延长地埋管冷水这一廉价能源的有效利用时间,采用地面和天花共同作为制冷末端的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地面末端的加入不仅降低了对制冷水温的要求,而且消除了绝大部分通过窗体照入室内的太阳光线的辐射热,可以看作是另一种方式的维护结构节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