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精编版
中医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之后,在遭受外力的作用下,或因慢性劳损,或闪挫跌仆扭伤,或风寒湿外邪侵袭,引起脊椎内外平衡失调,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血管或脊椎等组织,导致腰痛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越来越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占90%以上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患过腰痛,在这些腰痛病人中有半数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我国成年人逾十亿,可想而知,每天有多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受病痛的折磨。
从临床资料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日趋年轻化,长期坐办公室、伏案工作、电脑桌前久不离位者是该病发生最多的人群。
随着现代化办公设施的快速发展和运用,那些脑力劳动者、白领一族把上班工作时间几乎完全固定在办公桌、电脑前的座椅上,按动键盘、滑动鼠标、拨打手机成为每天主要的活动内容。
他们再也不像以前楼上楼下传达指示,骑车或步行东奔西走联系工作。
这样看似轻松了自己,其实,由于长期坐着不动,给腰椎、腰部肌肉、韧带、软组织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使腰部长期负重,日积月累形成慢性损伤,如再遇外伤或遭受风寒湿邪的外袭,内外合因致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了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腰腿痛也就伴随着发生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分为急慢性两种。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常有明显诱发因素,如局部受寒凉侵袭、搬重物扭伤、腰部活动时用力不当等。
发生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后,腰背强直,痉急痛剧,不能站立,呈端坐位,稍动痛即加重,直立时腰椎挺直,或有侧弯,腰肌触痛,腰椎不能仰俯及左右旋转,按之其痛向下肢放射,腰痛轻者牵扯下肢隐隐作痛,腰痛重者每于活动或咳嗽、喷嚏、大声说笑、大小便时均可使疼痛瞬间加剧。
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大部分病人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根据急性腰突其疼痛部位集中在腰骶处的特点,腰骶部又属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故治疗常用助阳散寒、祛风逐湿、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法。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临床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范畴,由它所引起的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常经久不愈。
笔者自2003年起采用针灸治疗本症56例,并以常规牵引治疗37例作对照,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93例患者均据国家卫生部1996年制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诊断,均经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
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2个月。
对照组37例,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24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4个月。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急性期治疗:取腰夹脊穴(椎间盘突出旁)、腰阳关、十七椎、环跳、阳陵泉。
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手法,中等强度刺激,使针感向患侧下肢放散,呈触电样感觉。
再配以G6805-1治疗仪刺激20分钟。
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并在腰腿部太阳膀胱经所行经络上拔罐。
隔天1次,5次为1疗程。
恢复期治疗:取肾俞、腰阳关、秩边、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会阳。
均以轻刺激为主,得气即可;又在肾俞、环跳、委中上拔罐,再行雀啄灸。
并嘱咐回家后热敷。
隔天1次,10天为1疗程。
2.2对照组:病人俯卧在牵引床上,固定躯体上部,做后伸拉位骨盆牵引20~30分钟,牵引后,在床上休息10~20分钟后再行走。
每天2次,10天为1个疗程。
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①临床治愈:患肢直腿试验超过80°,自觉症状消失。
②显效:患肢小腿轻微麻木酸痛胀,直腿抬举试验在70°~80°之间,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③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小腿及足趾仍有轻度麻木酸胀,患肢直腿抬举试验在60°~70°之间。
④无效:症状未明显改善,未达上述标准。
3.2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时间最长5个月,最短20天,治愈29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

取穴原则
近端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选取腧穴 病位
远端取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 穴位为主(循经五输穴、四总穴等)
辨证取穴 辨病取穴 各个原则不是孤立的,是可以互相结合运用的
针灸治疗
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 5腰椎,棘突下旁开 0.5寸,腰椎间盘突出 节段及上、下一节段 两侧华佗夹脊穴为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多以正气亏虚,尤其肾虚骨弱为其内因,外 感风、寒、湿邪气侵袭,跌扑外伤及劳损为其诱因,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闭阻则是该病的主要病机。《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亦曰 : “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 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
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相交会的八个特定腧穴即 称为八脉交会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摘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中针灸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与途径,虽然无回纳髓核之功,但有调肝补肾、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效,也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了条件,针刺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促进肌肉的松弛,缓解肌肉的痉挛,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的状态,消除炎症与水肿,改善腰部功能活动与消除症状,达到临床治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温针灸;拔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破裂,后突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所出现的综合征,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20~50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1诊断要点(1)多见于青壮年、有外伤受寒史。
(2)有一侧或双侧腰腿痛,常因劳累、受寒、抬过重物品、咳嗽、喷嚏而疼痛加重。
腰椎旁有固定痛点,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3)腰椎侧弯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生活失去自利。
(4)下腰棘旁有压痛伴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颏胸试验阳性。
(5)X线片显示腰椎侧弯、椎间隙不等或狭窄。
(6)腰椎CT或核磁共振诊断阳性率在80%。
2分型由于患者的发病年龄、身体素质、致病与诱发因素病程长短等不同。
临床表现亦有差异,按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临床可分为三型。
2.1瘀滞型因跌仆闪挫,弯腰或久坐、劳作过甚致经络受损表现腰部刺痛,伴下肢掣痛,腰不能转侧触之僵硬。
2.2风寒湿型多因感受风寒湿邪,腰部冷痛重着,拘急不可俯仰,痛连臀腿,每遇气候变化发作加重。
2.3肾虚型久病肾亏操劳过度,强力负重久坐久立或房劳伤肾,至肾气疲惫,患者腰酸乏力,喜揉喜按。
如兼神倦肢冷,滑精舌淡,脉细者为肾阳虚。
伴有虚烦溲黄舌红,脉数者属肾阴虚。
针灸、水针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

1 .河南大学校医院 ,河南 开封 4 5 0 ;2 河南大学药学院 ,河南 701 . 开封 4 50 7 04
【 摘
要】 :目的 :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对 3 8例腰椎间盘 突出症患者进行 临床观察 ,并进行针灸 、水
针等综合治疗 。结果 :痊愈 2 6例 ,占6 . % ;显效 7例 ,占 1 .% ;好转 4例 ,占 1. % ;无效 l例 ,占26 ,总有效率达 9 . %。结 84 84 05 .% 74 论 针 灸 、水 针 综 合 疗 法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对 于需 要 保 守 治 疗 的 患者 来 说 是 值 得 优先 选 择 的治 疗 方 法 。
定 的负 担 。
祖 国 医学 认 为 ,成 年 人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长 ,肝 肾 逐 渐 亏
作者简介 :薛愧玲 (9 5一) 16 ,女 ( 族) 汉 ,河南开 封人 ,现为河南 大学 校医院针灸 理疗科 主治大夫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 针灸理疗
研究 。
一 一
痊愈 :疼痛 、麻木 、酸 、重完全消失 ,一年内无 复发 ; 显效 :症状消失 ,一年内复发 ; 好 转 :疼 痛 症 状 明 显 减 轻 ,有 复发 ; 无 效 :治 疗 1 后 疼 痛 无 明 显 变化 。 0天 23 治 疗 结 果 . 痊愈 2 6例 ,占 6. % ;显效 7例 ,占 1. % ;好转 4 84 84 例 ,占 1. % ;无效 1 ,占 26 ,总有效率 为 9 . %。 05 例 .% 74
【 关键词 】 :腰椎 间盘突 出码 】 A
【 文章编号】10 — 57 (00 9 09 — 1 07 81 21 )0 — 12 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针灸的综合治疗 ppt课件

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体征
6)特殊检查
①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 病人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 者抬高患侧下肢,至出现坐骨 神经痛为止。正常情况下,下 肢可抬高70~90°,在腰间盘 突出时,多明显低于此度数即 出现较重的坐骨神经痛,为直 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 方法同直腿抬高试验,待出现 坐骨神经痛后,略降低患肢被 抬高的角度至疼痛基本消失时 ,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出 现坐骨神经痛,则为阳性。
推拿治病,疗效好否与手法的熟练程度 密切相关。推拿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是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手法成功&神经根减压标志
☺ 脊柱保护性畸形消失或明显改善 ☺ 棘旁压痛或下肢放射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 直腿抬高幅度提高10°或达到75°以上 ☺ 下肢腱反射重现或增强 ☺ 下肢坐骨神经痛显著缓解
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体征
1)腰椎生理前凸减小、平直或反向: 2)腰椎侧弯: 3)压痛点:压痛点多位于病变间隙棘突旁。
如突出发生在腰4,5间隙,则在腰4,5棘 突间隙旁有深压痛。典型者,压痛向同侧 臀部及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散。
4)腰部活动受限:
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体征
5)神经系统检查:指坐骨神经支配区的感觉、运 动、反射的检查。
3、腰部活动受限 4、跛行 5、肌无力和肌萎缩 6、患肢感觉改变 7、大小便改变
症状
1、腰痛或放射性腿痛
这是本病的突出症状,发生率高达 95%以上。多数病人先有腰痛后有腿痛 ,部分病人腰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少数 病人只有腿痛。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 腿痛具有下列特点。
(1)腿痛沿神经根分布区放射:又称根性 放射痛。
常站立售货员等。 6、从生活和工作环境,若环境经常潮湿或寒冷,易发。 7、从女性的不同时期,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精编版63页PPT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31、只有永远躺在泥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精 编版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针灸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为4 5 . 5 岁 ,男l 5 例 ,女2 5 例 ,病程在 5 个 月 ̄ 2 4 年 。所有患者均经C T 或 MR I 予 以确诊 ,两组 患者在年龄 、性别 、病程等一般 情况均无 明显 差 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具有可 比性 。 1 . 2诊 断标准 :根据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发布 的 《 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 标 准 拟定 ] :腰骶部疼 痛 ,腹压增 加时疼 痛加剧 ,休 息后减轻 ;坐骨 神经分布 区域皮 肤感 觉异常及疼痛 ,直腿抬高试 验阳性 ,C T 或MR I 确 诊为腰间盘突 出症 。 1 . 3治疗 方法 :对照组 给予布洛芬 缓释胶囊 ( 吉林市 吴太感康药 业有
腰部疼 痛症状缓解 ,腰 部活动有所 改善 ;无效 :腰部症状 及体征均为
改善 。
效观察[ J ]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 0 1 1 , 1 2 ( 4 ) : 3 3 — 3 4 .
[ 2 】 蒋 同伯, 余 崇华, 杨道 海 . 活络 效灵 丹加减 配合 针刺治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3 2 例[ J 】 . 河 南 中医, 2 0 1 2 , 3 2 ( 5 ) : 6 1 1 - 6 1 2 . [ 3 】 张 长春 , 万学 文, 赵 丽红. 三 联疗 法治疗 腰 椎 问盘突 出症疗 效 观 察
一
1 . 4疗效判定标准 】 。治愈 :腰部疼痛症状完全 消失 ,腰部活动 自如 ,
未复 发 ;显效 :腰部 疼痛症状基本 消失 ,腰部活动功 能改善 ;有效 :
种有效保守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 广应用。
参考 文献
[ 1 ] 高 拴英 . 牵引、 针 灸、 按摩配 合 中药 治疗腰 椎 间盘 突出症 2 1 3 例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7、腘窝压迫试验
8、健肢抬高试验:健侧直腿抬高时,出现患肢 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中央型腰突症
9、股神经牵拉试验:俯卧位,髋关节处于 过伸位,出现大腿前侧痛,即为阳性—L2、3 或L3、4椎间盘突出症
五、辅助检查
➢ X线平片可提示脊柱侧凸,椎体边缘增生及椎间隙变 窄等退行性变
(二)体征
1、脊柱畸形 ➢腰椎生理前凸改变:平直 ➢姿态性脊柱侧弯:占64.4%,常发生于L4、5
椎间盘突出症 2、腰部的活动受限 3、腰肌痉挛和压痛点:棘突旁的放射性压痛
点,臀上皮神经压痛(腰1-3神经)
4、拉塞克(Lasegne)征:患者仰卧、屈髋、屈 膝,当屈髋拉伸膝时引起患肢疼痛或肌肉痉挛为 阳性
3、肝俞亏虚证:补益肝肾,濡养经脉 针灸取穴:加肾俞、太溪。手法采用补法为主。 中药方剂:肾阳虚:右归丸;肾阴虚:虎潜丸 4、气滞血瘀兼肝肾亏虚证:行气活血兼补益肝肾 针灸取穴:加膈俞、肾俞、三阴交。手法采用平补
平泻法。
中药方剂:通督活络汤加减(桂枝、茯苓、白芍、 狗脊、怀牛膝、杜仲、当归、寄生、鸡血藤等)
针灸治疗方案
1、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针灸取穴:大肠俞、气海俞、委中、环跳,加血海、
气海。采用泻法,留针30分钟。 中药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鸡血藤、桃仁、红花、
熟地、当归、川芎、赤芍等) 2、寒湿痹阻证:温经散寒,疏经通络 针灸取穴:温针腰阳关,平补平泻的手法。 中药方剂:独活寄生汤或蠲痹汤加减
➢占5.4%-10.6% ➢发病前多有诱因,如:不当按摩、扭伤史,
多见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或大块纤维环髓 核组织脱入椎管内 ➢双侧严重的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灼热 感、排便、排尿无力,随着坐骨神经痛减弱 或消失,双下肢出现不全瘫痪(足趾不能背 伸或足下垂),二便功能障碍。
3、间歇性跛行:腰椎椎管狭窄的特征之一
2、是临床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以L4-5、 L5-S1最常见。
3、特点
(1)约占腰腿痛门诊的15-20% (2)好发 20-60岁多见,男>女 重体力劳动者 长期伏案工作者(电脑、麻将等) 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 孕妇 穿高跟鞋、睡软垫床
4、病因
外因:
暴力损伤 积累劳损 受寒 不良体位:直立位时第3腰椎间盘内压力负荷量约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
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 李军
目录
脊柱及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 脊柱周围的肌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针灸治疗 生活中怎样预防腰痛
一、脊柱及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
脊柱由33块椎骨组
椎间盘的解剖
由上下软骨板、中心的髓核及四周的纤维环组成。
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 2、大水针疗法(药物注射“激痛点”) 3、拔罐疗法 4、腹针疗法 5、针刀疗法
生活中如何保健、预防
➢ L3、4椎间盘突出:疼痛沿大腿前方、小腿前方至足 背内前方。
➢ 受压神经根L4 ➢ 感觉障碍区:大腿前外侧、小腿内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 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L4、5椎间盘突出:腰部、骶髂部、髋部疼痛 ➢受压神经根L5 ➢感觉障碍区:小腿外侧、足背内侧 ➢肌力减退:胫前肌、拇伸肌、趾伸肌,出现
2、治疗原则 ➢急性期:舒筋通络,解痉止痛 ➢缓解期:整复减压,松解粘连 3、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急性阶段: ➢睡卧硬板床休息和制动:3周
➢减轻神经根水肿 ➢腰椎牵引(中央型除外) ➢针灸、推拿、理疗 (2)恢复期:功能锻炼
针灸治疗
一、临床分型 1、气滞血瘀证 2、寒湿痹阻证 3、肝肾亏虚证 4、气滞血瘀兼肝肾亏虚证
➢腰部肌筋膜炎:也称为肌纤维织炎或 肌肉风湿病。
➢骶髂关节松弛(关节半脱位):髂后 上嵴下方,骶髂关节下2/3部位有局限 性压痛和深部叩击痛。骨盆挤压和分离 实验阳性。
七、治疗
1、治疗的原理: ➢降低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促使突
出物回纳 ➢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缓
解压迫 ➢加强局部气血循环
4、肌力减弱或肌肉麻痹:
➢L4、5椎间盘突出:出现足下垂,拇趾背伸力 减弱或消失
➢L5、S1椎间盘突出:出现第3、4、5趾肌力减 退或足跖屈无力,拇趾跖屈力减弱或消失
➢L3、4椎间盘突出:股四头肌萎缩,伸膝无力
5、患肢麻木:压迫了本体感觉和触觉 纤维
6、患肢发凉: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经 纤维,引起下肢血管收缩所致。
70kg,如果腰椎向前屈曲,则可达到120kg.
内因
椎间盘本身的退化 椎间盘发育缺陷:厚度不够、弹性较低、软
骨板欠连接等。
5、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
隆起型(膨出型):纤维环部分破裂,外层保持完 整,受压时部分突出,休息或及时治疗,髓核可还 纳,纤维环可修复。
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退变和破碎的髓核从纤 维环的裂口突出,达后纵韧带前方,后纵韧带完整。
➢ CT或MRI可显示椎管形态、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方向 等,MRI还能显示脊髓、髓核、马尾神经、脊神经根 的情况
六、鉴别诊断
➢腰椎结核(椎体有毛玻璃样的改变) ➢马尾神经瘤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直腿抬高试验
(-),咳嗽或打喷嚏时无影响,CT确诊 ➢腰椎转移癌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内旋患侧下肢可诱发)
二、脊柱周围的肌肉
1、浅层肌肉:背阔肌、竖脊肌、腰椎筋膜、斜方肌、 冈上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下肌等
2、深层肌肉:颈长肌、腰方肌、腰髂肋肌、骶棘肌 等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1、定义:由于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 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和刺激腰脊神经根而 引起腰腿痛的临床疾患。
足下垂
➢腱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无变化 ➢直腿抬高试验、拉塞克征、腘窝压迫征阳性
L5-S1椎间盘突出:腰部、骶部和髋部疼痛 ➢受压神经根S1 ➢感觉障碍区:小腿后侧、足背外侧、跟部、
足底
➢肌力减弱:小腿三头肌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鸡爪足(屈拇无力) ➢直腿抬高试验、拉塞克征、腘窝压迫征阳性
2、马尾神经受损症状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 腰部反复疼痛,逐渐向一侧下肢放射,程度轻重不
等,严重者不能久坐久立,翻身转侧困难,咳嗽、 打喷嚏或大便用力时,因腹压增高而疼痛加重。 ➢ L1、2,L2、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下腹部或大腿(腹 股沟)前侧痛,小腿内侧痛,拇趾疼痛(股神经后 股分出隐神经),腰后伸或大腿后伸受限(股神经 受压)(髂腹股沟神经痛)截瘫
脱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退变和破碎的髓核从纤 维环裂口脱出,并穿过后纵韧带抵达硬膜外间隙。
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片游离到椎管 中,可压迫马尾神经导致突出平面以下感觉运动丧 失,需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1、向前突出
2、向椎体内突出,压入椎体的松 质骨 3、向后突出 (1)单侧型(最多见) (2)双侧型(较少见) (3)中央型 (压迫马尾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