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勇敢、独立的品质,克服害怕心理。
3.提高幼儿面对突发情况的自救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勇敢、独立的品质,克服害怕心理。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小兔子的故事2.安全标识图片3.视频素材:独自在家时遇到危险的情况及应对方法4.情景模拟道具:手机、门锁、钥匙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讲述故事《小兔子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小兔子为什么害怕独自在家?它后来是怎么克服害怕的?2.讲解安全知识教师结合故事内容,讲解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不随意开门、不接触电器、不玩火等。
教师出示安全标识图片,让幼儿认识各种安全标识,了解其含义。
3.观看视频素材教师播放视频素材,展示独自在家时遇到危险的情况及应对方法,如:遇到陌生人敲门、家里着火等。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应对?4.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独自在家时遇到危险的情况,如:家里着火、有人敲门等。
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如:拨打119报警、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教师鼓励幼儿勇敢面对独自在家的情况,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教师询问幼儿本次课程的学习收获,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共同讨论如何提高独自在家的安全意识。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关于独自在家安全的绘画作品,下周带来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视频、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培养独立、勇敢的品质。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表现出害怕、紧张的情绪,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和引导。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的那些事儿》嘿,各位幼教同仁或者关心幼儿教育的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独自在家不害怕》这个有趣的话题。
咱先来说说为啥会有这么个教案。
现在好多家庭啊,有时候父母会因为一些事儿得暂时离开家,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
这对于小朋友来说,那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他们好奇心强,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很可能父母一不在,就开始慌神啦,吓得坐立不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个教案出现得就特别及时,像是给小朋友们吃了颗“定心丸”。
在设计这个教案的时候,咱得想办法让孩子们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知识。
比如说,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主角就是跟他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独自在家的时候遇到了各种状况,看他是怎么勇敢应对的。
像有一次我就编了个故事,里面的小朋友一开始也很害怕,结果他发现原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儿,像画画、搭积木什么的,时间过得可快啦,等他沉浸在里面的时候,就没那么害怕啦。
小朋友们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还不停地笑,听完后还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像“那我也可以看绘本”“我要搭个超级大城堡”。
还有角色扮演这个环节,那可是必不可少的。
让孩子们模拟独自在家的情景,有的小朋友扮演家长,出门前叮嘱各种注意事项,那小模样还挺有模有样的;有的小朋友扮演独自在家的孩子,一开始还会紧张得不知道干啥好,演着演着就找到感觉了,知道给自己找点事儿做,还知道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这个过程中啊,那笑声是此起彼伏的,有的小朋友忘词了,现场胡编乱造,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通过这样的教案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独自在家时该怎么做,也锻炼了他们的应对能力和胆量。
以后就算真的独自在家,他们也能稳住心态,不那么害怕啦。
咱当老师的,也能放心一些。
这教案啊,就像是给小朋友们装了个“安全小盾牌”,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多了一份保护。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独自在家不害怕——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1.2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3 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减轻独自在家时的恐惧感。
1.4 提高幼儿的沟通技巧,学会与家长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学材料:安全知识卡片、故事书《小勇士独自在家》、画纸、彩笔等。
2.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设有模拟家居环境的角落。
2.3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独自在家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安全问题的关注。
3.2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探讨独自在家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3 互动游戏:模拟家居环境,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进行互动游戏,增强幼儿对家居安全的认识。
3.4 情景剧: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独自在家时的突发事件。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规则。
4.2 亲子活动: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进行亲子游戏,巩固独自在家时的安全知识。
4.3 主题展览:让幼儿绘画出自己独自在家时的场景,进行主题展览,分享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独自在家安全的认识。
5.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独自在家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进。
5.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活动延伸中亲子活动的参与情况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5.4 期末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学期末对独自在家安全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活动内容6.1 认识家庭安全设施:教育幼儿认识家中的安全设施,如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并学会正确使用。
6.2 学习紧急联系电话:教育幼儿记住家庭成员的电话号码以及紧急联系电话,如警察、消防员等。
6.3 互联网安全:教育幼儿认识互联网的危险性,教导他们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与陌生人交流。
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

教案名称: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手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电话等方面的应对方法。
3. 教育幼儿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寻求帮助。
教学内容:一、活动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独自在家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独自在家时如何保证安全的思考。
二、基本技能学习:1. 认识门锁:教师向幼儿介绍门锁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教育幼儿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
2. 电话使用:教师教授幼儿如何使用电话,告诉他们在紧急情况下拨打哪些电话寻求帮助。
3. 陌生人应对: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敲门和搭讪,告诉他们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走。
三、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模拟中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安全常识讲解:1. 不要触碰电器:教师教育幼儿不要随意触碰家中的电器,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2. 厨房安全:教师告诉幼儿不要进入厨房,避免烫伤或割伤。
3. 防止跌落:教师教育幼儿不要在阳台、窗台等地方玩耍,以防跌落。
五、活动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所学内容,让他们明白独自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也让幼儿反思自己在活动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六、家庭访问安全教育教学内容:1. 教师向幼儿讲解家庭访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家庭地址。
2. 教育幼儿在家庭访问时,不要随意离开家长,避免走失。
七、网络安全教育教学内容:2. 教育幼儿在家长指导下使用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
八、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教学内容:1. 教师向幼儿讲解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如躲到桌子下、尽量靠近墙角等。
2. 教育幼儿在地震后不要随便外出,等待家长或老师的到来。
九、火灾逃生安全教育教学内容:1. 教师向幼儿讲解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等。
2. 教育幼儿在火灾发生后不要慌张,按照老师的指导有序逃生。
大班健康独自在家教案

大班健康独自在家教案大班健康独自在家教案【篇一:大班教案】大班上学期各领域活动教育总目标一、健康领域教育总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科学领域教育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数学领域教育的总目标1、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感兴趣。
2、在操作和探索中体验数学的重要、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
4、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14星期一上午第一、接待幼儿,晨检第二、第一节课:数学:多和少第三、课间休息第四、第二节课:健康:温馨提示第五、幼儿自由活动第六、整理、准备离园附教案:温馨提示目标: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
难点:1. 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准备: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过程:引出→看一看→听一听→小小气象员→延伸一、引出课题 1. 老师播放[cctv-天气预报]“小朋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她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呢?”幼儿回答,老师点击[图片]。
2. 老师:“气象员能根据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
可是农民伯伯不用气象仪5【篇二:6月安全教案】中班安全教案:快乐的暑假朱行幼儿园中(3)班二〇一五年六月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暑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大班安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反思

大班安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反思大班安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反思大班安全教案独自在家教案反思1活动目标:1、懂得遇到突发事件时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走,更节省时间。
2、增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7、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一些因拥挤踩踏而发生人员伤亡的影像资料、自制教具:瓶子里放几个带线小球,瓶口大小只能一个小球通过。
活动过程:1、通过试验引出话题活动前我先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想看看孩子们到底表现如何。
我对班里的男孩子们说:操场上有一些新玩具,请男孩子们去玩,谁先拿到谁就先玩。
男孩子们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都争先恐后地向外跑,由于门比较窄,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通过,几个人一起挤在门口,有两个人当时就被挤到了,其他的人也出不去啦。
2、讨论:拥挤的后果是什么?我赶紧把男孩们招呼回来,组织全班小朋友一起讨论:男孩子们是怎样出去的?这样出去的后果是什么?3、看视频资料,引起心灵的震撼讨论完后,我请小朋友们观看视频资料,一些因拥挤踩踏而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画面。
看完视频资料,小朋友们都很震惊,真是太可怕了,纷纷表示不能拥挤,不到人多的地方去等等。
4、通过试验,明白"有序比拥挤更节省时间"接着我又给小朋友们作了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瓶子里,放进几个带线的小球,瓶口的大小只够一个小球通过,然后请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拉线,看谁能把小球拉出来,小朋友们用了很长时间也没能把小球拉出来,然后我又请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拉,很快小球一个一个都被拉出来了,然后提问:师:要把小球从瓶子中都拉出来,是大家一起拉快呢,还是一个一个拉快呢?幼:一个一个拉更快。
师:为什么一个一个拉要比一齐拉更快呢?幼:瓶口太小了,大家一起拉,小球挤在一起谁也出不来。
幼:一个一个拉,瓶子里的小球越来越少,就能很快拉出来。
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2篇)

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设计意图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对孩子从小进行安全教育,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能力,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为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力求通过与幼儿生活密切的相关点,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一个人在家的安全知识,并初步建立孩子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孩子积累一些遇事解决问题的经验,成为生活中的“小鬼当家”。
教学目标1.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懂得在家时的安全常识。
2.知道保护自己,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3.知道在家里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不可以接触和玩耍。
重点难点培养幼儿的安全常识,让孩子知道不仅在外要注意安全,在家也要有安全意识,锻炼他们面对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及动画片片段;和孩子提前演练人物的角色。
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扮演一个陌生人敲门,孩子独自在家看动画片,这时候敲门声响起...幼:谁呀?教:我是你妈妈的同事王阿姨,这是你妈妈让我带的东西,请你开门好么?幼:我怎么不认识你呢?教师和幼儿展开一段生动的表演,孩子在犹豫应不应该开门,这时候表演停止。
教师提问:都发生了什么,吓跑朋友该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接着开始下一段表演。
陌生人:哎呀,我肚子好疼!可能是吃坏了肚子,小朋友你能开门让我进去上个厕所么?幼儿:在门洞里向外看是不是真的。
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又发生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你会开门还是想别的办法呢?一起来说说吧!2.观看图片。
教:小朋友在做什么?幼:在给陌生人开门。
教:这样做对不对?幼:不对!教:再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幼:它在家玩火。
教:他这样做对么?幼:不对,这样很危险。
3.辨别对错。
教师拿出一些小图片,上面是小朋友独自在家时做的一些事情,请小朋友们来看看他们哪些做的是对的,哪些做的是错的。
并将对的图片贴在左边,危险的图片贴在右边。
4.安全讨论。
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1500字

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1500字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们了解独自在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们掌握在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3. 培养学生们自理能力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讲义或课件。
2. 家庭安全小册子。
3. 白板、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们提问:“你们有没有独自在家的经历?”2. 引导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3. 讲解今天的课程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独自在家的安全知识。
”主体:1. 分发家庭安全小册子,让学生们阅读了解。
2. 讲解小册子的内容,包括事故预防、火灾预防、个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 引导学生们讨论独自在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不随便开门、不给陌生人开门、不乱买东西等。
4. 与学生们一起制定“独自在家的安全规则”,并写在黑板上。
例如:- 不随便开门,只开认识的人或家人的门。
- 不给陌生人开门。
- 不乱买东西,不接电话。
- 不着急出门,遇到问题找人帮助等。
5.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分小组模拟独自在家时发生的情况,通过演示正确的应对方式。
6. 教育学生们要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7. 鼓励学生们主动向家长提问,了解更多有关独自在家的知识。
总结:1. 与学生们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
2. 强调独自在家时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3. 提醒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保证自身安全。
拓展活动:1. 学生们可以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知识,并制定更多的家庭安全规则。
2. 可以进行安全知识小测试,巩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
大班健康教案:独自在家
设计意图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对孩子从小进行安全教育,有意
识的培养幼儿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能力,
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
营养和保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为此
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力求通过与幼儿生活密切的相关点,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一个人在家的安全知识,并初步建立
孩子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孩子积累一些遇事
解决问题的经验,成为生活中的“小鬼当家”。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懂得在家时的安全常识。
2.知道保护自己,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3.知道在家里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不可以接触和玩耍。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的安全常识,让孩子知道不仅在外要注意
安全,在家也要有安全意识,锻炼他们面对危险时的自
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及动画片片段;和孩子提前演练人物的
角色。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教师扮演一个陌生人敲门,孩子独自在家看动画片,这时候敲门声响起...
幼:谁呀?
教:我是你妈妈的同事王阿姨,这是你妈妈让我带
的东西,请你开门好么?
幼:我怎么不认识你呢?
教师和幼儿展开一段生动的表演,孩子在犹豫应不
应该开门,这时候表演停止。
教师提问:都发生了什么,吓跑朋友该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接着开始下一段
表演。
陌生人:哎呀,我肚子好疼!可能是吃坏了肚子,
小朋友你能开门让我进去上个厕所么?
幼儿:在门洞里向外看是不是真的。
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又发生了什么,小朋友是怎
么做的,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你会开门还是想别的
办法呢?一起来说说吧!
2.观看图片。
教:小朋友在做什么?
幼:在给陌生人开门。
教:这样做对不对?
幼:不对!
教:再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幼:它在家玩火。
教:他这样做对么?
幼:不对,这样很危险。
3.辨别对错。
教师拿出一些小图片,上面是小朋友独自在家时做
的一些事情,请小朋友们来看看他们哪些做的是对的,
哪些做的是错的。
并将对的图片贴在左边,危险的图片
贴在右边。
4.安全讨论。
教:小朋友你们独自在家的时候肚子饿了怎么办呢?
幼:自己从冰箱里找吃的。
教:可不可以自己到厨房开火想自己做呢?
幼:不可以,我们不会使用炉灶会有危险的、
教师设计一些问题来让小朋友回答,在面对一些危
险的事情时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
意识。
5.结束。
小朋友们,以后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知道什么是该
做的什么又是不该做的了吧!千万记住不能玩火,也不能玩墙面上的开关、线路,也不能玩爸爸的打火机,更不能在阳台上面玩耍,这些都是安全隐患,不注意很可能会给小朋友带来危险,知道了么?
教案设计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