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系统流程记录表

合集下载

核酸检测八步法流程图

核酸检测八步法流程图

核酸检测八步法流程图一、概述。

核酸检测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样本中的核酸序列来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病原体。

核酸检测的流程通常包括样本采集、提取核酸、反转录、扩增、检测、结果分析等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酸检测的八步法流程图,并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核酸检测的流程。

二、样本采集。

样本采集是核酸检测的第一步,样本可以是血液、唾液、鼻咽拭子等。

在采集样本时,需要注意采集器具的清洁和采集方法的正确性,以避免样本受到外界污染或者损坏。

三、核酸提取。

核酸提取是将样本中的核酸分离出来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酚氯仿法、磁珠法等。

在提取核酸时,需要注意提取试剂的使用方法和离心等步骤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提取到高质量的核酸。

四、反转录。

反转录是将RNA转换成cDNA的过程,通常使用反转录酶进行反应。

在反转录过程中,需要注意反转录试剂的配置和反应条件的控制,以确保反转录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核酸扩增。

核酸扩增是将核酸序列扩增成足够浓度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PCR、RT-PCR等。

在核酸扩增过程中,需要注意扩增试剂的配置和扩增条件的控制,以确保扩增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六、检测。

检测是对扩增后的核酸进行检测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检测试剂的使用方法和检测条件的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验设计和标准曲线等进行结果的判读和分析,以得出最终的检测结果和结论。

八、报告。

报告是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报告的过程,需要将检测结果和分析结论整理成报告格式,并进行审核和签发,以便后续的结果追踪和管理。

总结。

核酸检测的八步法流程图包括样本采集、核酸提取、反转录、核酸扩增、检测、结果分析、报告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核酸检测的流程有所帮助,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验提供参考。

核酸检测实验室记录的管理程序

核酸检测实验室记录的管理程序

核酸检测实验室记录的管理程序1目的检测资料是实验室质量证明资料及质量体系运作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资料的记录、保存状态在控,特制订本文件。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文本资料的记录和保存,主要有:病人和标本信息、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检测结果、原始检测申请单和检测报告单、仪器使用记录等,实验记录包括电子记录和文本记录。

3负责人皮绍波4程序4.1电脑上记录文件的管理规章a)扩增过程中由荧光扩增仪产生的数据文件保存在非系统分区的专门文件夹中。

b)文件夹目录结构层次分明:一整年的实验结果均保存在一个年度文件夹里,如“2020年”文件夹;每个年度文件夹又包含12个月文件夹,如“9月”、“10月”,每天的实验结果就保存在当月文件夹里。

c)DT文件保存时以当天日期加批次或样本编号等命名d)一天分多个班次如A、B、C班,每个班次进行了多次实验,须保存多个DT文件或叫交接班后继续以当天日期加批次或样本编号等命名。

e)为了防止储存实验结果的电脑发生系统崩溃、硬件故障等问题导致实验结果丢失、无法查询等情况,每个月的实验结果记录文件都要用移动存储设备(如软盘、USB硬盘等)拷贝到另一部PC机上做备份;一年的数据尽量用刻录机刻制一张CD光盘备份储存,贴上标签,如“2021年实验结果备份”。

放入档案柜妥善存放。

4.2书面记录文件的管理:a).检测过程中的实验记录:在专用实验记录簿上记载,不同实验区的记录簿不得混用。

试剂贮存区记录检测所用的试剂盒情况(名称、批号、数量、有效期)和自配试剂记录;标本制备区记录检测标本数及在本区内进行的操作过程;在扩增及产物分析区记录质控结果和分析。

b).标本原始检测申请单最后保存于扩增及产物分析区,至少2年以上;c).其它实验记录保存于各自实验操作区内,至少保存5年以上。

d).实验记录要真实,需使用黑色墨水或圆珠笔,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如确需更改,应在原更改内容上划双线,填上新内容,并签名。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流程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流程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流程
简介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的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流程概述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本采集:采集呼吸道样本,常见的方法包括咽拭子和鼻拭子采集。

2. 样本保存:将采集的样本置于合适的中,并妥善保存,避免受到污染。

3. 样本运输:样本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运输,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坏或温度变化的影响。

4. 样本处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处理,包括提取和纯化病毒核酸。

5. 核酸检测:使用核酸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病毒核酸的检测。

6. 结果分析:对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确认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感染。

注意事项
在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采集样本时,要确保使用无菌的采样物品,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采集。

- 样本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受到外界的污染和温度变化,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核酸检测时,要根据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 结果分析时,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指南进行操作。

参考资料
以上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流程的简要介绍,如有任何疑问,请参考上述参考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202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准操作流程

202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准操作流程

202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准操作流程202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准操作流程在当前肺炎疫情期间,需要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需要科学、规范、有效地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及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为此,各实验室可结合自身条件和流程,制定适宜的生物安全防护和核酸检测方案。

核酸检测流程一)核酸检测前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人员个人三级防护的穿戴)穿戴流程:在基因扩增实验室的清洁区或者普通实验室的洁净区,工作人员按顺序依次穿戴好一次性帽子、医用N95口罩、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鞋套、一次性防水靴套、防护目镜和双层乳胶手套,进入样本处理工作区域或实验室。

要点提示】标准基因扩增布局条件的实验室应在清洁更衣区做好个人三级防护,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可以在一洁净的实验室中按流程穿戴好个人三级防护。

工作人员需佩戴医用N95口罩,若无医用N95口罩,可以考虑用普通N95/KN95口罩外加一次性外科口罩的组合方式,但不要佩戴有呼吸阀的N95口罩。

佩戴N95口罩时需检查密闭性,通过双手按压、深呼吸、左右转头等动作严格检查口罩是否佩戴正确。

一次性防护服已具备核酸检测的防护需求,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加穿一次性反穿隔离衣,穿衣时需由他人协助。

穿戴整齐的工作人员,应按要求尽快进入样本处理的实验区域开展工作,严禁穿戴三级防护后再进入普通实验区域或办公区域。

二)样本的灭活处理操作流程:两名完成三级防护的工作人员,进入样本处理区或样本处理专用实验室,将接收到的样本二级包装在安全柜内打开,检查样本主是否为严格密闭;对密封袋表面进行消毒后,对送检样本进行56℃下30分钟的灭活,灭活后的样本管需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最内层的,将拭子保存液混匀后进行分装和用于核酸提取。

要点提示】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活动,需由两名工作人员完成,其中一人负责主要实验操作,一人提供必要的协助。

主操作者应避免反复多次进出安全柜。

灭活形式可以采用水浴或空气加热形式完成灭活,采用空气加热时可适当延长灭活时间。

新冠病毒实验室检验流程表

新冠病毒实验室检验流程表

检验科PCR 实验室记录表质量管理文件 表号01-3-01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2019-ncov 检验流程记录表进实验室时间 检验项目 新冠核酸 操作人_____ 进实验室:□穿一次性鞋套,打开通风设备和空调 检测各区气压:一区: / 二区: / 三区: / 放置标本:□将新冠核酸标本转运箱放至标本制备区缓冲间或传递窗(外)。

实验前确认□八联管、离心管、带滤芯的吸头已经过质检合格 □扩增仪、加样器和温度计在校准的有效期内 □生物安全柜的滤膜在使用有效期内□消毒液在有效期内,紫外消毒灯强度>70uw/cm 2试剂准备区(一区)一区缓冲间:穿一区专用白色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检查: □温度 ℃( 15℃~32℃) □湿度 % ( 30%~80%) □冰箱1-1上 ℃ 下 ℃;□冰箱1-2上 ℃ 下 ℃。

核酸提取试剂:□艾康NSE-32(提取时间16min):批号: □南京中科拜尔ZK-96配套试剂:批号: 2019-nCOV 核酸检测试剂: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试剂配制:取N 个(N =3个阴性质控品数+待检样本数+1个阳性质控品数)PCR 反应管,每管加2019-nCOV 反应液20μL 。

仪器设备使用:离心机:□正常 □不正常振荡器:□正常 □不正常超净工作台:□正常 □不正常 超净工作台使用按 SOP 。

□含氯消毒液5500mg/L (用于移液器吸嘴、标本溢漏处理),配制时间: □含氯消毒液2000mg/L (用于实验室台面、地面消毒),配制时间:□实验后按SOP 清洁实验室台面、地面、加样器和离心机。

□按SOP 处理实验废弃物。

□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 分钟(要求≥30分钟),累计照射时间为________小时。

□一区固定紫外灯照射________小时(要求≥2小时), 累计照射时间为________小时。

标本制备区(二区)实验前: □ 穿戴个人三级防护(无新冠核酸标本操作时二区专用粉红色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检查: □温度 ℃( 15℃~32℃) □湿度 % ( 30%~75%) □冰箱2-3上 ℃ 下 ℃;□冰箱2-4 ℃ 。

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操作流程

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操作流程

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操作流程英文回答:Six steps for respiratory pathogen nucleic acid testing procedure:Step 1: Sample collection.The first step in the respiratory pathogen nucleic acid testing procedure is to collect the sample. This is usually done by taking a swab from the patient's nose or throat. The swab is then placed in a sterile container and labeled with the patient's information.Step 2: Sample preparation.Once the sample is collected, it needs to be prepared for testing. This involves extracting the nucleic acids from the sample. There are various methods for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such as using a commercial kit or a manualextraction method. The extracted nucleic acids are then purified to remove any impurities that may interfere withthe testing process.Step 3: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After the sample is prepared, the next step is toamplify the nucleic acids of the respiratory pathogens.This is done using a technique call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CR allows for the amplification ofspecific regions of the pathogen's nucleic acid, making it easier to detect and identify the pathogen.Step 4: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Once the nucleic acids are amplified, they can be detected and identified. This is usually done using a technique called real-time PCR, which allows for the 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the nucleic acids. The real-time PCR machine measures the fluorescence emitted during the amplification process, and thi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and quantity of the pathogen.Step 5: Data analysis.After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spiratory pathogens,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real-time PCR machine needs to be analyzed. This involves comparing the results to known sequences of the pathogens to confirm their identity. Additionally, the data can b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viral load or the amount of pathogen present in the sample.Step 6: Reporting the results.The final step in the respiratory pathogen nucleic acid testing procedure is to report the results. This involves interpreting the data and providing a clear and concise report to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The report should include the identified pathogens, their quantities, and an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that may be relevant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中文回答: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操作流程:第一步,样本采集。

医院新冠核酸检测操作流程(2020)

医院新冠核酸检测操作流程(2020)

医院新冠核酸检测操作流程(2020)XXX新冠核酸检测操作流程如下:一、个人防护穿戴在进行核酸检测前,操作人员需穿戴一次性帽子、医用N95口罩、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鞋套、一次性防水靴套、一层乳胶手套、外层一次性隔离衣、防护目镜、第二层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尽快进入专用缓冲间或走廊,进入核酸提取区(专业核酸提取实验室)。

二、样本灭活处理进行核酸检测的样本需进行灭活处理,操作人员需快速进入实验室,配备吸水棉、消毒酒精等物品,对样本溢洒时进行紧急处理。

打开二级,用75%酒精消毒物体表面,检测样本管密闭性后进行灭活处理,灭活条件包括56℃、30min、水浴等多种方式。

取出酒精灭活管用酒精擦拭外表,将样本放入到生物安全柜内。

三、手工核酸提取操作人员进入试剂配置区或单独的洁净实验室。

一)试剂区准备根据说明要求,在AW1中加入无水乙醇130mL,在AW2中加入无水乙醇160mL,计入无水乙醇后及时做好标记,在310μg的CarrierRNA中加入310μL AVE,并颠倒混匀使CarrierRNA充分溶解,完成洗液AW1、洗液AW2和Carrier RNA配置,通过传递窗传送到样本处理区或由专人送到核酸提取实验室。

二)样本的裂解用1.5ml的无菌EP管,移液器移取560μl AVL裂解液,加入5.6μl CarrierRNA,加入140μl的已灭活的待提取核酸的待测样本,涡旋振荡15s,室温静止10min。

将上述EP管放入离心机内瞬时离心以去除可能残留在EP管盖上的裂解产物,防止污染。

裂解完成后,加入560μl无水乙醇,振荡混匀15s,将上述EP管放入离心机内瞬时离心以去除可能残留在EP管盖上的裂解产物,防止污染。

向离心柱加入裂解产物630μl,8000转离心1min,若离心机在生物安全柜之外,每次使用都需进行外表面消毒。

更换新废液收集管,要从离心机中小心取出离心柱,将上层离心柱转移到新收集管中,继续将剩余裂解产物630μl加入离心柱中,若样本体积大于140μl时需重复此步骤,直到全部裂解产物都过柱离心,8000转离心1min,小心将离心柱转移到新的收集管中。

核酸检测登记表(含使用说明)

核酸检测登记表(含使用说明)

文档使用说明(本页为说明页,用户使用此文档时可删除本页内容)核酸检测登记表使用说明一、文件概述本文件为《核酸检测登记表》的标准使用说明,旨在规范并指导核酸检测登记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该登记表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收集参与核酸检测人员的关键信息,为疫情监测、防控措施制定及效果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二、表格结构说明基本信息区:包括序号、采样管编号、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社区/街道、详细住址等字段。

这些信息是识别被检测者身份、联系其本人或家属、了解居住区域的重要基础。

序号:用于记录并区分每位被检测者的顺序,便于后续数据整理与分析。

采样管编号:唯一标识每一次采样的试管,确保样本与信息的准确对应。

姓名、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身份识别的关键信息,需准确填写。

联系电话:便于紧急情况下联系被检测者或其家属。

社区/街道:了解被检测者的居住区域,有助于疫情防控措施的精准实施。

详细住址:进一步细化居住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采样信息区:包含采样地点和采样日期两个字段。

采样地点:记录具体的采样地点,便于后续追踪样本来源及检测情况。

采样日期:记录采样的具体日期,对于评估疫情传播速度、预测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结果与备注区:包括核酸结果和备注两个字段。

核酸结果:填写最终的检测结果,包括阴性、阳性等,是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依据。

备注:用于记录特殊情况或额外信息,如复检要求、特殊身体状况等。

登记人:记录完成此次登记工作的工作人员姓名或编号,确保责任到人,便于问题追溯与解决。

三、使用流程准备工作:确保登记表打印清晰,数量充足,同时准备好笔、采样管等必要物资。

信息录入:按照表格要求,逐一录入被检测者的相关信息。

注意核对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采样操作:根据采样流程,对被检测者进行采样,并将采样管编号与被检测者信息对应起来。

结果记录:在检测结果出来后,及时将结果填入对应被检测者的记录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区
空调系统:良好/异常_____;紫外灯照射:是/否;
兹浩空气消毒:是/否;垃圾总袋数( )
备注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结果
处理区
温度()
湿度()
垃圾袋数( )
签名:
网络状态良好/异常_____
清洁与消毒:地面/桌面
检测标本总数( ),批放行总数( ),合格( )不合格( )待查( )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STAR2
开机____;关机____
运行状态:良好/异常_____
日维护/周维护/
倒垃圾/清洁与消毒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阴阳对照数( )
良好/异常_____
质控品()
良好/异常_____
清洁与消毒:地面/桌面
垃圾袋数( )
已做标本总数( ),其他:
无效孔(),架子( ),原因:
STAR1
开机____;关机____
运行状态:良好/异常_____
日维护/周维护/
倒垃圾/清洁与消毒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架子()测试数()阳性标本数()
CAP2-CTM2
开机____;关机____
运行状态:良好/异常_____
日维护/周维护/倒废液/
倒垃圾/清洁与消毒
架子()测试数()标本数()
架子( )测试数()标本数()
罗氏
二区
温度()
湿度()
冰箱温度:
垃圾袋数( )
签名:
清洁与消毒:地面/桌面
传递窗:良好/异常____
无效数()架子( )原因
CAP1-CTM1
开机____;关机____
运行状态:良好/异常_____
日维护/周维护/倒废液/
倒垃圾/清洁与消毒
罗氏核酸检测系统流程记录表
标本
处理区
温度()
湿度()
垃圾袋数( )
签名:
清洁与消毒:地面/桌面
标本质量:良好/异常_____
标本数()
其中机采()体检标本(),需单检/急诊标本()其他:
罗氏
一区
温度()
湿度()
冰箱温度:
签名:
生物安全柜
良好/异常_____
酒精/84/清水
脱盖机
良好/异常_____
酒精/84/清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