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吉他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吉他的起源及发展简史

吉他的起源及发展简史有关吉他的起源及发展简史,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有根据的吉他的远祖应该是公元前1400年前生活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北部的古赫梯人城门遗址上的“赫梯吉他”。
这是考古学家找到的最古老的类似现代吉他(一样具有内弯的琴体)的乐器,是。
8字型内弯的琴体决定了吉他属乐器特有的声音共鸣和乐器特点,这也成为吉他与其它弹拨乐器所不同(如琴体是半梨形的鲁特属乐器)的最显著特点。
2、吉他一词最早出现为西班牙文吉他(Guitarra)一词,最早出现在十三世纪的西班牙。
当时,已经出现“摩尔吉他”和“拉丁吉他”。
西班牙语吉他(Guitarra)是由波斯语逐渐演化成的,其中摩尔吉他琴体为椭圆形背部鼓起,使用金属弦,演奏风格比较粗犷;拉丁吉他琴体为与现代吉他类似的8字型平底结构,使用羊肠弦,风格典雅。
3、吉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
四对复弦的吉他演奏高峰的出现是吉他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的标志。
(1)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进而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2)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一词就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意为再生或复兴),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鼎盛。
1550年,瓦萨里在其《艺苑名人传》中,正式使用它作为新文化的名称。
此词经法语转写为Renaissance,17世纪后为欧洲各国通用。
19世纪,西方史学界进一步把它作为14至16世纪西欧文化的总称。
西方史学界曾认为它是古希腊、罗马帝国文化艺术的复兴。
3、十六世纪(1500年-1600年)四对复弦的吉他和它的近亲──用手指弹奏的比维拉琴,在演奏与创作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吉他和比维拉琴不仅深受广大欧洲民众喜爱,而且还常常成为宫廷乐器。
当时的吉他、比维拉大师有米兰(Luis milan)、纳乐瓦埃斯(Luys de Narvaez)、穆达拉(Alonso mudarra),以及十七世纪时五组复弦的巴洛克吉他时代大师桑斯(Gaspar Sanz)、科尔贝塔(Cor betta)、维赛(Vi see)等。
谈吉他的起源与发展

文史艺术
2 0 1 3年 4期 ( 上)
谈吉他的起源与发展
陶殿 君
( 黑龙江省萝北县文化馆 黑龙 江 鹤 岗 1 5 4 2 0 0 )
吉他是一件非常优 秀的弹拨乐器 , 它在 国外 的发展一直处于非常繁荣 的状态 , 但是 在 中国,吉他还处在非 常缓慢的发展阶段。 吉他又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 ,它的历史远 远超过钢琴与小提琴。吉他经过历史的沉淀 和辩证 的改 良, 几 经沉浮 ,大浪淘沙 ,于近 代 发展 到巅峰 。 但是吉他 自 传人 我国后发展 还 比较缓慢 ,吉他的全民时代还远未到来。 纵观古典吉他艺术发展史, 在 吉他艺术发展 的每一个巅峰 ,都有其原 因所在 , 这是我 国 吉他演 奏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借鉴 的地方 , 也 是研究吉他艺术发展史的现实意义所在。 中 国有许多人在学习吉他 , 他们渴望有正规 的学习途径 ,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与重视 。 作为最 能表现现代音乐 、 先锋音乐 、 极端音 乐的乐器 , 作为整个乐队的灵魂支柱 ,吉他 应该受到人们 的重视 。 吉他 的起源和历史 吉他的起源 ,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起源 与希腊 的吉他拉琴 , 是 由罗马人流传下来 的 拨玄琴 , 后来演变成维卫拉琴 。维卫拉琴是 种平背弹拨乐器 ,用手指演奏 , 风格典雅 优美 . 与古典吉他类似 ; 另一种说法起 源于
了解古典吉他的历史

了解古典吉他的历史古典吉他,作为西方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魅力。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具有高度技巧和艺术性的乐器。
本文将向您介绍古典吉他的历史背景,并探讨其在音乐领域的重要性。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古典吉他起源的时代。
在那个时候,人们使用类似吉他的乐器来伴奏歌唱,这些乐器通常有3或4根弦。
然而,与现代吉他相比,古代的吉他乐器并不够成熟,并且在音色和演奏技巧上存在许多限制。
在中世纪,吉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乐器,出现了更多的弦和更为复杂的演奏技巧。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吉他已经成为贵族和王室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
这个时期的吉他通常有4到5根弦,音箱的形状也更加接近现代吉他的样式。
然而,真正标志着古典吉他诞生的时期是17世纪。
在这一时期,吉他的设计和制作开始走向成熟,并且有了专门的制造者和演奏家。
那时候的吉他音箱材质多样,包括了玫瑰木、柚木等。
在18世纪,维也纳等地的吉他制造者进一步改进了吉他的结构,增加了更多的弦,并发明了吉他指板。
19世纪初,古典吉他的演奏技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著名的吉他演奏家费尔南多·索尔(Fernando Sor)和迪亚贝利(Mauro Giuliani)等人,为古典吉他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外,古典吉他也开始在音乐学院中成为正式的课程,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吉他演奏家。
20世纪是古典吉他的全盛时期。
众多的作曲家开始创作专门为古典吉他而写的音乐作品,如阿斯图里亚斯(Isaac Albéniz)的《托雷阿多拉(Asturias)》,费利普·罗兰(Philippe Gaubert)的《弦乐夜曲(Sérénade)》等。
在20世纪后期,吉他演奏家安德烈斯·塞戈维亚(Andrés Segovia)的出现,更是为古典吉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推广了古典吉他的音乐作品并将其带入了主流音乐界。
吉他历史:浅析钢琴和吉他

⼀、发展历史:世界上的第⼀台钢琴诞⽣在1709年,由意⼤利梅迪奇宫廷的乐器⼤师克利斯托弗利,将现管键琴改制⽽成。
距今还不到三百年。
吉他:最早的雏形出现在公元前出则年波斯王朝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
所以陈志导师曾说过:“古典吉他的历史可以说⽐钢琴、⼩提琴(最早出现在⼗五世纪末。
作者注)还要悠久”。
这⼀定论是有历史依据的。
⼆、发展状况:钢琴属带有机械性质的键盘击弦乐器它涉及到声学、⼒学、美学、机械学、以及铸造、⽊材做⼯等⼗⼏个学科门类,需要三百余种原材料,经五百多道⼯序,由⼋千⾄⼀万个不等零部件组装⽽成。
因⽽使世界上⼏度出现发达国家不愿做,落后国家不会做的迟缓状态。
它那华贵⾼雅的琴体和庞⼤的重量以及⽆法随⾝携带等多种因素,因此对它的普及和发展带来⼀定的局限性。
据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的城市家庭拥有率只占百分之⼆左右,在全国现有两亿五千万个家庭中,其拥有率还达不到万分之⼀(由于乡村普及率⼏乎是零),如按⼈⼝平均率更是微不⾜道了(注:分布在⼤专院校、⽂艺团体以及凡属国有和集体所有的钢琴不在其内)。
吉他,属⾼难度⾼技巧的和弦弹拨乐器。
它具有低档琴、中档琴和⾼档琴的档次之别,并分为练习琴、教学琴、参赛琴和⾳乐会⽤琴等不同的琴型。
低档琴价值⼀般⼈们均能承受,最有⼒于普及;⾼档琴其选材、⽤材和做⼯严格⽽考究,特宝俟世界⾼档名琴,是由国际统⼀规定的⽊村所制,价值⼏万元、⼗⼏万元,⾜可以买⼏台国产钢琴,此类名琴其⾳⾊、⾳量可与钢琴相媲美。
在国际上古典吉他具有与钢琴、⼩提琴相提并论的地位。
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是惊⼈的,仅前⼏年的不精确统计(保守数字) 就已达⼀千万以上拥有者。
若按钢琴的数值⽐例,吉他是钢琴的四百倍。
它的普及率及覆盖⾯遍及城市与乡村,当今中国,不论你⾛到哪⾥。
都可以听到吉他声。
这充分体现了吉他的强⼤优势! 三、艺术表现(有关部分):钢琴的发⾳过程是靠⼿指触按琴键,由琴健连接的⾳棰利⽤⼒学原理敲击琴弦⽽发声,⽆论左⼿还是右⼿共发⾳原理是⼀样的其⾳⾊表现只能靠⼿指的⼒度和踏板来改变⾳量和有限度的⾳⾊变化,难以奏出同⾼度的⾳响。
对比探讨中外古典吉他艺术发展现状

对比探讨中外古典吉他艺术发展现状古典吉他是一种源远流长、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乐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中外古典吉他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各有特色,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教育体系、演奏技术等方面对中外古典吉他艺术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探讨。
一、历史渊源古典吉他在西方音乐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古典吉他曾经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自文艺复兴时期至今,古典吉他一直在欧洲各国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古典吉他艺术体系。
而在中国,古典吉他的发展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中国逐渐兴起。
当前国内的古典吉他教育和演出还处于发展初期,中国的古典吉他作品和演奏家数量相对较少。
二、教育体系在西方国家,古典吉他专业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各国音乐学院以及专业音乐学校都拥有完善的古典吉他专业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
学生们可以通过系统的教学课程、丰富的演奏机会以及专业的演出指导,锻炼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在中国,尽管古典吉他专业教育开始得到重视,但是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体系仍然比较薄弱。
中国的古典吉他教育还需要更多的国际交流和交流机会,通过与国外音乐学院和音乐团体合作,提高中国古典吉他教育水平。
三、演奏技术在西方国家,古典吉他演奏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各种演奏技法和表现技巧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古典吉他演奏家在西方国家有着丰富的演奏经验和丰富的演出机会,他们的演奏水平和表演能力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与此相比,中国的古典吉他演奏技术相对较落后,演奏家们的演出机会和经验相对较少,这也使得中国的古典吉他演奏水平相对较低。
中国的古典吉他演奏家需要通过更多的国际交流和演出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吉他的历史、现状以及在中国的发展

吉他的历史、现状以及在中国的发展作为世界三大乐器之一的吉他,以其美妙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完美的表现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当今世界流传国家最广,弹奏人数最多的乐器。
纵观国际乐坛,吉他大师们频繁的巡回演出;竞争激烈的吉他国际赛事;大量丰富的优秀作品的涌现,吉他学习者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无不说明吉他在当今世界的繁荣发展。
面对如此音乐界盛况,中国却静寂了许多。
虽然近年来有人在国际上获奖,也有国外大师来华演出,音乐院校也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并有作曲家开始为吉他作曲,但这一切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种发展水平与我国13亿人口大国应有的发展水平相距甚远。
这种状况强烈要求国内吉他演奏家、教师、学习者、音乐工作者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发展中国的吉他事业。
吉他简史吉他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它的历史远远超过钢琴与小提琴。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就出现了里拉琴—吉他的雏形。
由于吉他的演变不是单线发展又缺乏早期文字记载,从里拉琴到现代吉他的发展已是众说纷纭,有两种比较权威的说法:1吉他起源于亚细亚的鲁特琴,通过埃及、波斯、阿拉伯半岛,在公元8世纪左右传到西班牙。
2美索布达米亚发现的长颈鲁特琴逐步发展演变成现代吉他。
12世纪的西班牙主要流行两种吉他:拉丁吉他和摩尔吉他(四弦吉他)。
16世纪又出现比维拉琴,演奏方法有用拨片、手指和弓子三种。
在这一时期出现许多伟大的比维拉琴演奏家如:米兰、穆达拉等。
当西班牙的比维拉琴处于顶峰时,欧洲其他地方的鲁特琴发展活跃并出现了许多作曲家与演奏家,著名的有:加利略(意大利天文学家加利略的父亲)、高第埃尔、约翰多兰等。
随着17世纪末羽管键琴的出现,鲁特琴销声匿迹了。
在此期间西班牙的比耐尔给拉丁吉他加上了第五根弦。
1586年阿拉特发表了一部吉他教程,使五弦吉他迅速发展到欧洲其他地区。
18世纪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键盘乐与弓弦乐的发展达到高峰,而吉他却处于停滞阶段。
18世纪末19世纪初,吉他开始复兴。
吉他发展史

吉他发展史摘要:一、吉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1.古赫梯吉他:最古老的类似现代吉他的乐器2.吉他一词的由来:西班牙文吉他(guitarra)3.吉他的起源:十五世纪时的琉特琴(lute)与比维拉琴(vi-huela)演变而来4.吉他的发展:琴体加宽加大,音量提高,定弦更趋于合理二、古典吉他的历史和发展1.古典吉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演化和发展3.巴洛克时期的巅峰:17 世纪末至18 世纪初4.古典吉他的特点:拨弦乐器,指弹、指板演奏等技术要求正文:吉他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乐器,其起源和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最古老的类似现代吉他的乐器是由公元前1400 年前生活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北部的古赫梯人创造的赫梯吉他。
这种乐器具有8 字型内弯的琴体,决定了吉他属乐器特有的声音共鸣和乐器特点,成为吉他与其他弹拨乐器最显著的区别。
吉他一词最早出现在十三世纪的西班牙,当时的摩尔吉他和拉丁吉他已经开始流行。
关于吉他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但一般认为是十五世纪时的琉特琴(lute)与比维拉琴(vi-huela)演变而来。
在这个过程中,吉他的弦制很不统一,曾出现过四对复弦、五对复弦等多种形式。
一直到十八世纪,在西班牙才出现六弦的吉他,其琴体加宽加大,音量得到了提高,定弦也更趋于合理,从而使吉他的音色更加优美。
古典吉他的历史和发展相对较为独特。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甚至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和发展。
在17 世纪末至18 世纪初的巴洛克时期,古典吉他达到了巅峰。
这一历史使得古典吉他成为了一种拥有丰富传统和独特风格的乐器。
古典吉他是一种拨弦乐器,与其他吉他类型(如电吉他)的演奏技巧和音色有所不同。
古典吉他的几个技术要求包括指弹、指板演奏和弹奏不同音区域的技巧等。
总之,吉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起源和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赫梯人、西班牙摩尔人和拉丁人,以及琉特琴和比维拉琴的演变。
关于谈吉他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关于谈吉他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关于他的起源,普遍的说法有两种。
一说法是起源于古希腊的吉拉,后演变成卫拉琴欧洲流行。
维卫拉琴一种平背的弹拨乐器,它用指端来演奏,表现风格典优美,与今天的古典吉相仿,通称拉丁风格,具有平瞑想的艺术效果。
另种说法是起源于古及的琉特琴,阿拉伯摩尔人传入欧洲。
特琴是一种曲背的拨乐器,用手指甲来扫弹琴,风格粗犷豪放,与现在的弗拉门吉他类似,通称摩尔风格,带有兴、狂热的激动效果。
二、吉他史上的第一次金时期18世纪后期,几项大的改革使吉他从沉寂中苏过来,首先是废除了5组复弦而之以单弦,使其音色更为澈。
继之有人在低声部又加1根E 弦,扩大了吉他的音域,定了现代吉他的原型。
此外,琴体逐渐加大,面板下的柱改为扇形排列,增强了琴体共性能和音量。
记谱也由式的图式记谱改进为科学的五谱记谱。
接着现出一批以索尔为首杰出的吉他演奏家、作曲家,迎了吉他史上的第一黄金时期,或称为吉他的复活与典时期。
三、吉他的第二次退和重新崛起19世纪中叶,钢琴管弦乐、歌剧音乐有了更大的展,由海顿、莫扎为代表的古典派音,以贝多芬为始,向舒曼、舒特、威柏等浪漫音乐转移。
音乐得越来越辉煌,音响越来宏大,在肖邦、李特无与伦比的钢琴艺术和格纳辉煌的管弦乐面前,吉显得黯然失色,它小的琴体,沙龙演式的小音量,典雅室内乐演奏风格,渐渐失去了昔日风采,演奏和创作都一处于低潮,又退回到大众消闲遣暇的娱乐用具置上,进入了被称为“第二衰退期”的沉滞状态但是热爱吉他的艺术家,并有因此放弃对吉他的衷情和探索在吉他王国西班牙,几位伟的先行者通过他们的不懈努,最终使吉他重新发了生命力,并且把吉他直接引向20世纪的全面繁。
杰出的吉他作家托雷斯为吉他的发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近代吉他制作之父。
托雷斯给吉他带来了多改革,如使用调弦方的金属旋钮代替传统木制旋钮,发展和定型了7根扇音梁的经典设计等,但重要的贡献是扩大了他的琴体,使吉他的音量有了明的增加而使吉他的复兴成为可能托雷斯使吉他这件乐器本身获得了的生机,而19世纪后半,近代吉他之父——泰勒加的登场,为处于低潮期的吉他带来了曙光,吉他从技术到音乐都获得全新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吉他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一、吉他起源的两种说法
关于吉他的起源,普遍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希腊的吉他拉(H- IθαPα),后演变成维卫拉琴(Vihuela)在欧洲流行。
维卫拉琴是一种平背的弹拨乐器,它用手指端来演奏,表现风格典雅优美,与今天的古典吉他相仿,通称拉丁风格,具有平静瞑想的艺术效果。
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埃及的琉特琴(L-ute),阿拉伯摩尔人(Moor)传入欧洲。
琉特琴是一种曲背的弹拨乐器,用手指甲来扫弹琴弦,风格粗犷豪放,与现在的弗拉门哥吉他类似,通称摩尔风格,带有兴奋、狂热的激动效果。
二、吉他史上的第一次黄金时期
18世纪后期,几项重大的改革使吉他从沉寂中复苏过来,首先是废除了5组复弦而代之以单弦,使其音色更为清澈。
继之有人在低声部又加上1根E弦,扩大了吉他的音域,奠定了现代吉他的原型。
此外,琴体逐渐加大,面板下的音柱改为扇形排列,增强了琴体共鸣性能和音量。
记谱也由老式的图式记谱改进为科学的五线谱记谱(图式记谱法是15至17世纪用于鲁特琴等乐器的古老记谱法。
它将运指法记录在代表乐器弦线的几条横线上,而将音符节奏的长短标记在横线的上方。
如今流行于港台的六线谱实际上就是图式记谱的翻版)。
接着涌现出一批以索尔为首的杰出的吉他演奏家、作曲家,迎来了吉他史上的第一次黄金时期,或称为吉他的复活与古典时期。
三、吉他的第二次衰退和重新崛起
19世纪中叶,钢琴、管弦乐、歌剧音乐有了更大的发展,由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派音乐,以贝多芬为始,向舒曼、舒伯特、威柏等浪漫音乐转移。
音乐变得越来越辉煌,音响越来越宏大,在肖邦、李斯特无与伦比的钢琴艺术和瓦格纳辉煌的管弦乐面前,吉他显得黯然失色,它较小的琴体,沙龙演奏式的小音量,典雅的室内乐演奏风格,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演奏和创作都一度处于低潮,又退回到供大众消闲遣暇的娱乐用具位置上,进入了被称为“第二次衰退期”的沉滞状态。
但是热爱吉他的艺术家,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吉他的衷情和探索。
在吉他王国西班牙,几位伟大的先行者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最终使吉他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并且把吉他直接引向了20世纪的全面繁荣。
杰出的吉他制作家托雷斯(Torres)为吉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近代吉他制作之父。
托雷斯给吉他带来了多项改革,如使用调弦方便的金属旋钮代替传统的木制旋钮,发展和定型了7根扇型音梁的经典设计等,但最重要的贡献是扩大了吉他的琴体,使吉他的音量有了明显的增加而使吉他的复兴成为可能。
托雷斯使吉他这件乐器本身获得了新的生机,而19世纪后半叶,近代吉他之父———泰勒加(Tarrega又译塔雷加尔)的登场,为处于低潮时期的吉他带来了曙光,使吉他从技术
到音乐都获得了全新的生命。
四、塞戈维亚的杰出贡献
西班牙的塞戈维亚(Andres Segovia 1893~1987)的出现,他承担了吉他向提琴、钢琴挑战的任务。
他神奇的双手和无懈可击的音乐表现力,再加上舞台上令人倾倒的气质,将吉他艺术的价值提升到空前的地位。
塞戈维亚成功的原因,一是他的演奏技巧是在泰勒加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和提高。
二是他将演奏曲目范围大大扩展了。
除了前古典时期米兰、桑斯、魏塞等人的作品之外,他进入了巴赫的世界。
他注释的巴赫音乐得到了世界性的共鸣。
三是他突破了吉他独奏的形式,与室内乐和管弦乐团合奏崭新而特别为他而写的协奏曲,使整个乐坛刮目相看。
四是从1919年起便开始他繁复而辉煌的环球演奏生涯,直至90岁高龄。
使亲眼目睹其演奏的人无不为之折服。
塞戈维亚留给世界的另一重要遗产,是他的大量珍贵录音,包括30多个专辑及他的讲演集《吉他和我》,不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历史价值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古典吉他能有今天的世界性地位,与塞戈维亚毕生的音乐活动是绝然不能分开的。
由于塞戈维亚炉火纯青的技巧与表现力,已使吉他艺术似乎接近了顶峰,使后起的艺术家们几乎没有再攀登的余地了。
五、吉他艺术的发展前景
1987年在广东珠海闭幕的我国首届国际性的吉他艺术节上,可以说是包罗了古典吉他发展史上由古至今几乎全部的流派,有国际驰名的鲁特琴专家、美籍华人黎宗岐;有香港巴罗克音乐院院长司徒志超指挥的以表现巴罗克音乐为主的香港巴罗克吉他乐团等。
更令人注目的是塞戈维亚大师的亲传弟子,美国的大卫·贝格斯特罗姆在艺术节中使用了代表最新的音乐科技成就的GTM-6型吉他合成器,再加上美国指弹吉他的权威约翰·斯特罗普斯(指弹吉他是集古典吉他、匹克吉他、民谣吉他、勒金多吉他、夏威夷吉他于一身的一种流派),日本藤井三雄的20弦踏板电吉他乐队。
这样规模和水平的吉他艺术节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
而在吉他民族化方面,国内一些演奏家和吉他爱好者也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改编并创作了一批富有中国风味的吉他曲,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吉他音乐宝库,推动了吉他民族化的发展步伐。
如今,吉他已经跻身于世界上最重要的乐器之列,与钢琴、小提琴等一起常常在世界各大音乐厅中演奏,吉他专业在很多音乐院校被广泛重视,吉他更是全世界人们最喜爱的通俗乐器。
近年来,吉他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猛,几个主要的音乐学院都设置了吉他专业,中国年轻选手在国内外吉他比赛中获奖的信息也常常见诸报端。
展望吉他艺术今后的发展,仍然要靠乐器制作家、天才的演奏家以及能创作未来听众所喜欢的内容和形式的作品的作曲家们通力合作,吉他艺术才能永远以宠儿的身份和魅力,随着时代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薛兆宸.西班牙吉他演奏法[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
[2]陈志.古典吉他名曲50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3]陈志.吉他进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4]卡尔卡西·卡尔卡西古典吉他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