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申报书

合集下载

新干县沂江村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申报材料

新干县沂江村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申报材料

新干县沂江村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申报材料一、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新干县沂江村“一村一品”(韭菜)项目2、项目实施单位:新干县沂江村法人代表:刘新平3、项目实施地点:新干县沂江村4、项目建设内容: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传统产品等比较优势,在原有种植的基础上,扩建标准化生产基地580亩,用于发展韭菜生产。

与市、县农业科技部门联合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扩大韭菜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良韭菜品质,提升韭菜档次,逐步形成以韭菜为特色产品的规模产业。

5、项目总投资:项目计划投资233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63万元。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自然和人文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涌现出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休闲观光旅游的专业村,形成了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一村一品”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坚持“全面铺开,重点推进;科学指导,有序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内容,强化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一村一品”工程,扎实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也要特色。

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促进“三农”问题的机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

在环鄱阳湖区域广大农村中形成特色农业,再反过来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工作,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效手段。

本项目的建成实施,将为环鄱阳湖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三农”问题解决提供样板,促进环鄱阳湖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2、是保证消费安全、创建放心工程的需要农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农副产品质量的安全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将分散、独立的农户组织起来,联合生产、统一管理,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的标准要求狠抓生产质量。

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

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

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书XXXXX村种植养殖一村一品示范村一、基本情况XXXXX村位于XXXXX乡西部,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共136户373人,主要有汉、哈、回等民族构成,其中汉族82户248人,哈族20户112人,回族7户13人,2013年人均纯收入9888元,收入来源农业、养殖,全村总耕地面积7200亩草地面积无,林地面积800亩,牲畜最高饲养量1302头只;种植结构以玉米、油葵、打瓜为主,养殖结构以牛、羊为主,属于农业村;有党支部1个,党员有22名,大学生村官1名,团员8人,“四老”人员2名;低保户12户,低保人数23人,五保户无,残疾人数15人、种植大户42户,养殖大户12户;领取报酬的村干部3人,集体经济收入46160元,主要来源承包集体土地;二、运行现状1、全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种植高经济农作物如“玉米、葫芦瓜”,养殖主要以阿勒泰大尾养,新疆褐牛为主,现在肉类市场价格经济效益显着,在增加效益的同时,缓解肉类紧缺等现象,对本地市场经济有很大意义;目前XXXXX村已整合7000亩土地,并进行了集约化管理,通过引进灌溉自动化设备,及县级部门培训和灌溉自动化公司技术指导,培养本地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目前全村已种植高产玉米4500亩地,种植高经济农作物菜葫芦2500亩地;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引导剩余劳动力参与合作社建设,既是合作社成员,又是合作社工人,形成多方面收入;从事种植与养殖专业人员已达200名;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9888元;2、全村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现有社员100户,占全村农户的88%,占全村的总收入的80%;合作社规章制度健全,应用先进管理模式,及上级部门引导,带领合作社成员及本村农民群众;合作社根据农民群众自身优势与县级部门技术培训,最后选择组建种植与养殖两支专业队伍,提高种植养殖业的技术水平;今年将新建厚度为0.15米的混凝土晒场,面积5000㎡;新建彩钢顶1000㎡棚式粮食存贮点,为农作物反季节销售提供了平台;3、XXXXX县XXXXX乡玉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县级政府及扶持,结合本地烘干产优势;大力发展高经济农作物,通过科学化管理种植,解放生产力,紧根据现代农业步伐;XXXXX县XXXXX乡XXXXX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养殖新疆文明已久的褐牛,不用担心销路;该牛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在草场放牧可耐受严寒和酷暑环境;肉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钙、铁等,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易消化,已成为一种理想绿色保健食品;4、发展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委会主任为组长,其他干部为成员的XXXXX村发展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协调;2、广泛宣传,制定方案;利用本地各方面优势,广泛开展一村一品发展模式;要在本村醒目位置树立1-2块宣传一村一品的永久性标语墙,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激发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3、三轮驱动,科技支撑;要侧重工业园区、龙头企业、市场服务体系三轮驱动;要有意识的培育和引导产业向区域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促进主导产业突破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新格局,不断提升产业水平,最终形成特色产品和产业集群;要建立产业信息服务站点,通过配备电脑和信息员,真正建成连通全国、功能完善的产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4、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发挥整体合力,为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5、三、申报理由1、我村种植、养殖产业发展严格上级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建设生态种植区,大力提倡有机施肥;同时按照国家规定的绿色食品生产农药使用范围进行病虫害防治;2、我村种植、养殖产业已进入了产、贮、销一条龙良性发展态势;种植与养殖产业已初步成规模,高经济农作物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是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发挥农民自主创新积极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培育新农村建设优势产业,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镇一镇一品示范镇申报书】 示范单位申报书模板

【--市--镇一镇一品示范镇申报书】 示范单位申报书模板

【**市**镇一镇一品示范镇申报书】示范单位申报书模板**市**镇一镇一品示范镇申报书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半岛中部,位于**、**、**三个自贸片区的中心地带,距**市区仅3公里,全镇总面积161平方公里,有24行政区行政村和1个社区。

全镇有1390户住户人口共4.1万人,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镇。

xxx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25亿元,比xxx年的22.7亿元增长10.1%,全镇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900元,比xxx年的17150元增长10.3%。

全镇南果梨生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11个行政村,全镇拥有各种果树310万株,其中有南果梨树270万株,xxx、xxx、xxx连续三年全镇南果梨生产总量稳定在1.5亿斤左右,占当年鞍山地区南果梨生产总量的五分之一,占辽南地区南果梨生产总量的七分之一,xxx年,全镇南果梨及相关产业收入达5亿元,比xxx年4.5亿元增长11.1%。

**镇是辽宁特色农产品南果梨的发祥地,是鞍山南果梨生产的核心区域,是全国南果梨生产第一大镇,从2009年起,**镇连续三次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南果梨之乡”。

**南果梨生产园区总面积有120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全镇南果梨生产企业4家,专业生产合作社68家,全镇南果梨从业人员约3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南果梨产业,已经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占果区农民收入的80%以上。

xxx初**镇申报辽宁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目前已经批准建设。

二、运行现状 1、培育主导产业,突出“一镇一品”。

**镇是一个典型的以生产南果梨为主的农业乡镇,南果梨生产园区总面积有120平方公里,拥有各种果树310万株,其中南果梨树270万株,占全镇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全镇南果梨生产企业4家,专业生产合作社68家,全镇南果梨从业人员约3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南果梨产业,已经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占果区农民收入的80%以上。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申报书【模板】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申报书【模板】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一品”名称)实施地点:县镇村项目主管部门(盖章):项目实施单位(盖章):实施单位负责人(签名):项目联系人:XXX联系电话:办公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填制日期:XX市农业农村局制2019年7月1一、项目概况2二、项目所涉镇村产业发展现状备注:以上填报内容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3三、实施主体基本情况4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五、建设内容及资金使用678六、项目建设进度安排9七、镇村 2019年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绩效目标表10备注:1.贫困户以省扶贫办认定标准为准。

2.村级公益事业包含:村内户外道路、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环卫设施、植树造林、文化体育设施等。

八、保障措施九、附件(一)经营主体资质相关证明,含营业执照复印件,最近两个年度《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员权益变动表》等。

(二)项目涉及的农业设施用地或建设用地资质证明。

(三)产品的有关证书,如名牌、“三品一标”等。

(四)其他证明文件。

附件2“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实施单位(盖章):联系人/电话:填制日期:XX市农业农村局制2019年8月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实施地点、投资金额2.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建设目的)二、项目建设内容三、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估算依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四、项目实施方式1.项目组织方式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组织管理保障措施五、项目效果评价和绩效目标六、相关附件。

松果镇“一村一品”项目申报

松果镇“一村一品”项目申报

松果镇“一村一品”项目申报一、基本情况松果镇位于XX县西北部,驻地距县城15公里,以驻地松果命名。

206国道穿境而过,境内有新修建的鹰瑞高速公路XX北出口。

东邻木兰、丰两乡,南接琴江镇,西毗XX县田埠乡,北界XX县驿前镇。

总面积167.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7万亩,地16.33万亩,水域5018亩。

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67个村民小组519个自然村,有总户数8325户,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01户33067人,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1601.9万元。

松果镇先后被中央文明委、中国环保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绿色名镇。

松果镇着力打造工业强镇、商贸重镇、产业大镇、生态绿镇、文化名镇,2015年启动了五千亩高标准农田整理、万吨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XX爱绿信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当年进资4500万元;建成千亩蔬菜基地、2万亩油茶基地、3000亩脐橙基地;一大批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展开,统筹城乡建设深入推进,完成旧城改造5万多平方米,古井示范点被评为全省百佳优美新村,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松果镇是XX县的农业大镇,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经济作物有白、烟叶、油茶、大棚蔬菜等。

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杉、松等用材,森林覆盖率达74.03%。

二、运行现状松果镇地理位置优越,206国道穿境而过,境内有新修建的鹰瑞高速公路XX北出口。

东邻木兰、丰两乡,南接琴江镇,西毗XX县田埠乡,北界XX县驿前镇,交通四通八达。

松果镇结合自身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及传统文化等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白种植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白种植中的科技含量,提高白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村白种植园区内建有县级白科技示范基地一个,白标准化基地3个,全镇白种植总面积达10759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45.2%,基地基础设施完善,道路平整、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十分适宜白的种植生长。

全镇从事白种植农户2982户,占总农户数的40.3%,从事白种植产业人数6539人,占全村劳动力总人数的41.1%。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请书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请书

尊敬的农业农村部领导:您好!我村(镇)位于(填写具体位置),总面积为(填写面积),总人口为(填写人数),耕地面积为(填写面积)。

近年来,我村(镇)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意见》的要求,特向贵部申请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一、基本情况1. 自然资源丰富。

我村(镇)地处(填写地理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气候适宜,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产业基础扎实。

我村(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确定了(填写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规模较大、产业链完整的产业格局。

3. 组织管理完善。

我村(镇)成立了(填写组织名称),负责统筹协调、规划引导和监督落实“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发展成效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村(镇)以(填写主导产业)为主导,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2. 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我村(镇)依托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我村(镇)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4.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村(镇)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生产、循环农业等措施,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产品竞争力。

2. 加强品牌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宽市场渠道。

3. 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服务、市场信息、金融支持等服务体系,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推进融合发展。

发挥产业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书(模板)

2.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书(模板)

附件2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书(模板)
村或镇(乡)名称:
省市县
一、基本情况
申报村或镇(乡)名称、区位、人口、耕地、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

二、主导产业
(一)产业现状。

包括名称、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产值等情况。

(二)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包括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情况,以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等。

(三)经营主体情况。

包括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总体情况,同时列举3—5家主要经营主体信息(包含经营产品、注册商标、产能、产值、联系方式、电商销售平台链接地址或二维码等,方便后期宣传推介)。

(四)品牌培育情况。

包括注册商标,认定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情况(附证明材料)。

(注:有关数据是截止到2020年底的数据,以当地统计年报为准。


三、联农带农
(一)申报村及所在镇、申报镇(乡)及所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增加农民收入等情况。

(二)组织化程度。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情况,发展订单农业、保底收益、入股分红等情况。

四、所在县农业农村部门推荐意见
(要有经过核实,数据真实可靠,同意推荐等表述)
负责同志(签字)盖章
年月日
五、地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意见
负责同志(签字)盖章
年月日。

一村一品申报材料[村务公民主管理示范村申报材料]

一村一品申报材料[村务公民主管理示范村申报材料]

一村一品申报材料[村务公民主管理示范村申报材料] **村位于**区**街道西部,西接**街道,地处北环西路西端,**大道和**公路贯穿全村。

全村由**个自然村组成,区域面积约**公顷,现有在册农户数**户**人、居民**户**人、外来人口**余人。

2022年全村拥有大小企业**家,村集体净资产近**万元,村级年可用资金达到**余万元,人均收入**元。

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强化村民自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们村根据省市区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主要工作开展如下。

一、村级组织健全,工作有力。

依法选举,班子有力。

强有力的村班子能促进一方平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

因此我们加强村党组织,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去年村两委会进行换届选举,村党支部、村委会均采用无候选人直接选举,经过公开、公平、合理的程序产生了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

这一班子成员均以较高得票当选,群众中威信高,道德修养好,战斗力强。

建立民主管理工作小组,协调运作。

去年换届选举后,我们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了8个组织,即村务财务和工程建设二个监督小组及经济发展改革、人民调解信访、治安保卫(外来人口管理)、文教卫计生、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工程招投标等六个工作小组。

并明确各小组职责、权利,特别是财务监督小组和工程招投标小组的成员还要求具有专业知识,对各小组成员分批进行了培训。

由于各工作小组成员均由村民代表表决通过,群众基础扎实,运作协调,在村务管理中形成了合力。

二、村务公开全面真实。

在村务财务公开方面,我们村在50户以上的自然村设置了固定的村务公开栏,按规定将年度工作计划、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及执行情况、计划生育、土地征用、村民建房、财务报表等等一系列村务财务情况及时进行公开,特别是村财务收支每月公布一次,村集体财务收支则逐项逐笔公布明细帐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申报书
扶风县天度镇永平村苹果一村一品示范村
一、基本情况
永平村地处乔山脚下,距天度镇政府正北1公里。

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448户1645人,耕地面积2380亩。

通村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海拔高度800米左右,昼夜温差较大,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年均降水量592毫米,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1.87%。

水利条件优越,是渠井双保险灌区。

也是生产优质苹果的最佳区。

全村现有苹果面积2300亩,占耕地面积96%。

2007年被省、市、县确立为“一村一品”苹果示范村。

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965元,苹果人均纯收入50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进入全市百强村,苹果已成为永平村发展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近年来,村“两委”会一班人,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实施“科技兴农,产业强村,优果富农”的发展思路,壮大苹果产业,推动了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2008年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村”,被市委授予‘五个好’基层党组织。

2009年被宝鸡市委、市政府授予“五星级示范村”织和“市级平安村”。

2010年被省委组织部授
予“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一类示范村党组织。

2010年全村挂果园面积2060亩,平均亩产量3420公斤,总产量704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660万元,亩均纯收入14000元以上。

近年来,先后有300亩果园获得了欧盟尤尔盖普认证和TNC认证,被陕西省红果集团确立为“优质苹果出口基地”。

350亩果园被评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示范园。

2300亩果园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和认证,目前正在申请有机果园认证。

是陕西省苹果一村一品示范村
二、运行现状
1、全村现有苹果面积2300亩,其中500亩早红嘎啦苹果,1200亩红富士,300亩玉华早富,300亩粉红女士,已形成早、中、晚熟苹果新格局。

同时,辐射带动周边邻村优化产业5000多亩。

全村从事苹果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全村总农户的100%。

全村42人取得了市级高级果农培训证书,45名妇女获得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毕业证,85%的果农掌握了果树各生产环节的作务技术。

果农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苹果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全村苹果总产量达704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660万元,亩均纯收入14000元以上。

2、全村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现有社员357户,占全村农户的79.6%。

组建苹果病虫害统防统治队伍10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建立果品冷藏库4座,年储存量达
600万斤,为苹果反季节销售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按照有机生产方式,推广“果、畜、沼、草”四配套技术,全面推广果实套袋、果园生草、铺设反光膜、“灯-板-带”综合防治等先进生产技术和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办法,提高了果品商品率。

2008年和2009年在宝鸡苹果节上早红嘎啦、红富士苹果获优质奖。

2009年和2010年粉红女士苹果在“北京•昌平苹果擂台赛”获得优良奖和二等奖。

2009年被宝鸡市政府授予“科技领先园区”。

3、由永盛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注册了“乔山红”果品商标,意为优质苹果产地,“乔山”脚下生产的苹果等水果,“红”代表红红火火,畅销之意。

同时建立专业合作社网站,构建销售信息网,已在四川、湖北、内蒙等国内主销区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进行了宣传推介活动,如今“乔山红”牌果品已走出国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4、近年来,县农业局、县果业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合作,在该村启动了创建国家级优质苹果示范园和有机苹果示范基地建设活动。

主要创建内容有:以陕西省生态果园操作规程为指导,主要推广应用“果、畜、沼、草”四配套技术,实行“全园果实套袋、铺设反光膜、灯-板-带”综合防治等先进生产技术和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办法,以有机肥为主,实施配方施肥。

支持每户建8m3沼气池一座;果园全部实行行间生草栽培;每60亩配置一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
果园每亩悬挂粘虫板35块;树干全部缠诱虫带;实行全套袋栽培,成熟期全部果园铺设反光膜。

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由县果业中心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果园用药,由统防统治专业队统一喷药防治,分户做好喷药施肥等相关记录。

5、2009年该村实施国家财政扶持农业发展果业项目和果-畜-沼-草配套项目,为果农提供优质育果袋2000万只,诱虫板和诱虫袋20.6万块,机动喷雾器60台,杀虫灯7盏,三叶草种子500公斤,改厕357户,建沼气池168座,果园种草1800多亩,修建果园围墙2公里。

进一步加强了果园的科技应用,增强了果农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

三、申报理由
1、我村苹果产业发展严格遵循陕西省生态果园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发挥“果,畜,沼,草”四配套技术作用,建设生态果园,大力提倡使用沼液、沼渣等有机肥。

同时按照国家规定的绿色食品生产农药使用范围进行病虫害防治。

2、我村苹果产业已进入了产、贮、销一条龙良性发展态势。

苹果产业已成规模,苹果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6%,全村85%的果农掌握了果树各生产环节的作务技术,建立果品冷藏库4座,年储存量达600万斤,乔山红品牌苹果已走出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