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芦花荡阅读题及答案
芦花荡课后习题答案

芦花荡课后习题答案《芦花荡》这是一篇初中课文。
以下是的关于芦花荡课后习题答案,欢送阅读。
1、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黄昏,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2、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此题要求通过解读、复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第一小题抓住一句话,展开想像和联想,领会句子的含义。
第二小题抓住老头子思想性格核心,作详细分析。
此题有阅读训练,有口语训练,有内容研讨,有想像、联想训练。
1、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的方方面面。
详细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
黄昏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
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快乐也使别人快乐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的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
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
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
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的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说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芦花荡》阅读及答案

《芦花荡》阅读及答案《芦花荡》阅读及答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芦花荡》阅读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读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和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二.理解目标:理解环境描写、情节的安排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试卷内容:一.整体把握1.《芦花荡》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
其中前两者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本文描写的芦花荡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文中许多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是与表现人物的等性格相一致的。
2.本文概括介绍老头子的文字是第段至第段,分别介绍了老头子的及,具有传奇色彩。
3.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和,其中者更具有传奇色彩。
4.本文表现老头子的性格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二.片段阅读(一)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芦花荡阅读附带答案

芦花荡阅读附带答案芦花荡阅读附带答案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了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芦花荡》阅读练习及答案

《芦花荡》阅读练习及答案《芦花荡》阅读练习及答案(15分)①“她挂花了!”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不怕。
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②“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历害地仄歪了一下。
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⑧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
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
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④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我不要紧。
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⑧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⑥“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
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
她像央告那老头子:“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⑦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
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⑧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
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
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小题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白洋淀纪事”的另一篇小说是《》(2分)小题2:“她挂花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挂花”是什么意思。
(2分)小题3:第②段,老头子的身体为什么会往上“蹿一蹿”?(2分)小题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小题5: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3分)小题6:文中的老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吗?(4分)参考答案:小题1:孙犁,《荷花淀》(2分)小题1:负伤,受伤(2分)小题1:因为听到大菱受伤的话感到意外和懊恨自己的大意和过于自信。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理解《芦花荡》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理解《芦花荡》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荡孙犁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
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
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
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
大些的轻声吆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
《芦花荡》阅读练习附答案

《芦花荡》同步练习文段(一)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qiú( )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
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dèng( )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芦花荡》阅读阅读答案-最新范文

《芦花荡》阅读阅读答案篇一:《芦花荡》阅读练习附答案《芦花荡》同步练习文段(一)第二天,中午的时候,………………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qiú() dèng( )剥()藏()2.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题思想。
4.“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5.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6.“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7.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8.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
文段(二)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 .....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9.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0.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躲避炮火去了”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当时的芦花荡是处于怎样的社会环境中?11.“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2.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13.文中划浪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14.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15.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6.加横线的段落对; 写出老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17.加点词语“过于”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是否含有贬义?“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8.选文最后一段,“敌人发了愁”的原因是什么?篇二:《芦花荡》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2课芦花荡(一)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
芦花荡阅读训练及答案

芦花荡阅读训练及答案芦花荡阅读训练及答案《芦花荡》是孙犁写的文章,出自《孙犁文集》。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芦花荡阅读训练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①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②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
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③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
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
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④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
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
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⑤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
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
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
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
她们长大成人了。
⑥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
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
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
大些的轻声吆喝她:⑦“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⑧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⑨“洗一洗就精神了!”⑩老头子说:⑾“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⑿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
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
小题1:.选文第①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小题2:.选文第⑤段属于哪一种记叙方式?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小题3:.从选文内容看,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6分)参考答案:小题1:属于环境描写(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犁名篇《芦花荡》被收录义务教育五四制山东鲁教版七年级下语文书第3课。
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老英雄,还让我们看到英雄少年的风貌,还让我们想到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
从苇塘的歌声可以想见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
读这篇小说,可以感受到,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男女老少都发动起来了。
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抗日战争必胜。
以下是《芦花荡》节选,并附阅读题及答案,同学们可以练习一下。
《芦花荡》节选内容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
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芦花荡》节选阅读题目:
1.选文第2自然段中用“张皇失措”来描写老头子,恰当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体味选文画线句中“找”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交代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复品读后,请画出表现老头子驾船技术高超的句子。
5.选文中斜体字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芦花荡》阅读参考答案:
1.可以。
写出了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从而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2.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井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3.为下文写水中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4.“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
5.描写,为后文写敌人中计上当埋下伏笔。
6.老头子诱敌、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