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第二节课)
ppt初中作文指导课 PPT课件(共44张)

二忌画虎不成反类犬。 就是本来想画猛虎,由于水平 不高,结果画成了狗的样子。 因 此,我们应该在写作中,写什么像 什么,不可把“林黛玉”写的像个 “野蛮女友”。
三忌“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 悦”。 就是画西施的脸,虽然很美, 但是缺乏动人的神情。所以在创作 艺术形象时,仅仅形似而不能神似 是不行的。
说说他们的性格
•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 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 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 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害羞但天真、活泼)
• 2、她叫小花,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 塌鼻梁,穿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 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文静) • 3、我的同学强强,他胖乎乎的圆脸上, 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珠忽闪忽闪的, 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只要他一眨 巴眼儿,准出鬼点子。 (滑稽、逗人)
1头发在脸颊旁飘着2头发在脸颊旁飘着着凌乱而花白的苍老的扬扬记叙加入突出特点的词语描写1又老又瘦的手2手手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记叙加入突出特点的词语和修辞描写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人 物 外 貌 描 写
小结:
一、人物外貌描写的概念:
二、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
三、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1、抓住特征 3、突显性格 2、要有顺序 4、巧用修辞
补充: 怎样才能成功的进行外貌描 写呢? 一、画龙点睛法
二、千人千面法
三、穿衣戴帽法
但常常综合运用
一、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法是指通过描写人物 的眼睛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 心活动的一种肖像描写方法。 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可以从中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 人 的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而复杂的思 想感情总是在眼光、眼神中表现出 来的。因此很多作家都很重视描写 人物的眼睛。
习作2 教案

习作2 教案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古文诗《水调歌头》的背诵及理解,了解古人诗歌创作的意境和技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赏析和创作。
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1.引入
首先,我将通过放映介绍古文诗《水调歌头》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同时,我会简单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诗歌背诵
接着,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水调歌头》,并分段进行背诵。
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会逐句解释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深层含义,并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3.诗歌赏析
在学生熟悉《水调歌头》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赏析活动。
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审美特点,并进行交流讨论。
通过赏析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感受古人诗歌的魅力。
4.创作实践
最后,我将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水调歌头》的体裁和特点,自行创作一首古文诗。
我会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范例,引导学生运用古体诗的写作技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在班级内相互交流作品,互相学习和提高。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在本节课中不仅可以掌握《水调歌头》的内容和技法,还可以培养出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鉴赏力,从而提升综合文学素养。
希望学生在学习古文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歌之美,启发灵感,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
愿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四、五单元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4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四、五单元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4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四、五单元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4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介绍一种物品》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4篇)教学目标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习作重点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明书也可以带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在生活中、电视中,你有没有看到过推销员?你知道推销员是怎样推销产品吗?2、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象片,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游戏激趣“猜物品名称”。
(1)宣布游戏规则(2)生生互动,猜一猜物品名称。
(3)小结:猜中或猜不中的原因。
教师点拨:猜不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说出事务的主要特点4、在推荐物品中体验生活,建构文源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二、指导观察①熟悉“商品”。
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
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②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1、明确推荐要求(1)对你的“商品”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哪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2.小组推销①在小组中推销商品,针对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讲好作文课】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之写作指导第四单元续写故事(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同步作文详解第四单元续写故事课题趣味引入作文小剧场在开启本单元习作之旅前,我们先来玩一个脑筋急转弯吧!让自己的大脑疯狂旋转起来。
有一只小羊被狼追赶,小羊不小心掉到山崖,幸运的是有一根树枝支撑着它。
可是狼有一支点燃了的蜡烛可以把树枝烧断,小羊说了什么一句什么话?使狼吹灭蜡烛拯救了自己。
你能猜得到吗?答案跟我们的本单元作文内容有关哦!想知道吗?接着往下看☟作文小诊室本期的作文题目为“续写故事”那么同学们对于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有什么疑惑和存在的问题吗?问:(同学)你在本单元写作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吗?答:观察不够细致,内容记录不够准确。
问:(老师)您作文批改中发现这次习作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答:续编故事不能跟之前的内容很好地衔接上。
所学的修改符号,没有掌握熟练。
通过对学生、老师的随机采访,我们知道了,学生在续写作文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在下边的讲义中我们将逐一讲解,帮助学生找到续写作文的好方法。
让写作文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究竟怎样才能写出一遍高分作文呢?我认为,这需要四个步骤完成:①看懂插图和提示。
看清图片六要素②大胆想象,预测故事。
续写故事内容。
丰富故事情节。
③确定主题。
续写在结尾处要说清结果,阐明道理和感悟。
如:老师和同学们为李晓明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李晓明白了自己并非孤单一个人,老师的关心,同学之间的温暖情谊永远陪伴着自己。
④分享作文,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明确写作内容第一步:写作内容是什么?本次习作是看图续写故事,书中插图所表达的大致内容是:同学们都在讨论过生日的事情,李晓明生日也要到了,可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不能陪他过生日,同学们看到李晓明失落的表情后,偷偷地商量要一起为他庆祝生日。
续写的故事就是有关同学如何为李晓明庆祝生日,这个故事表现的是同学间的相互关爱。
写的时候注意写清楚事情发生的环境,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表达出人物的真实感受。
开启习作思路1.写清之前发生的事。
小学生记事作文指导(PPT课件)

小学生记事作文指导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 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 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 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 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颖、独特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 、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 、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 ”、“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 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 觉呢?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 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 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 ,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 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 本一致的。
小学生记事作文指导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 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 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 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 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 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 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 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 、发展、高潮、小学结生记事局作文指)导 。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 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 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 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 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作文指导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学会记事生活是一场精彩的戏剧,生活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片断都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用心灵记录世界,用情感品读人生,用理性思考生活。
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心里话,抒发真实感受和认识,用动人的文章,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感动、或难忘、或快乐、或忧伤的事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真情也很重要,文中有情才能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A.基础篇【回扣课文】散步(节选)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精彩点评:这个片断写“我”疼爱幼子,更尊重母亲;母亲听从儿子,更疼爱孙子。
先概括写了母亲、儿子、妻子几个人的观点态度,接着通过心理描写表现我的矛盾,然后通过母亲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疼爱,最后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体现了“小路有意思”,表现出母亲充分理解孙子和愿望。
秋天的怀念(节选)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精彩点评:这段文字主要写“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坚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
作文高分四步法——《推窗风来》作文指导

角落的书堆里掉下一本诗集,走过去,进入了苏轼的世界。 “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伎不用为离愁而哀怨, 歌舞升平,宦海升沉,苏轼携着旷达与乐观,于殿前送别,于诗中静默。人生如寄,每个人都不过是 人世间的过客,走完一生,如逆水行舟般艰难,用旷达的态度来对待坎坷,“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 淡月微云”,离别与豁达相交,似是没那么多愁绪了。(心情有了微妙的变化。)
审题过程:
审题结果: 本题给出了导语和题目,理解难度不大。关注题目中的两个动词“推”和“来”, 考虑两个动词的因果关系或顺承关系。“推”是因,要写出“推”前后的情感变化或 认知变化,以及“推”的顺畅与波折——顺畅即层层递进,波折即欲扬先抑;“来”是果, 要描绘出“来”时的画面细节和触情瞬间。
第二步:角度新奇,胜在立意关。 题目理解不难,但要写出深度,写出新意,写出亮点并不容易。 为更好地把握题目内涵,使作文的立意有深度,既要把“推窗”背后的原因和动 机描写出来,又要挖掘“风来”的具体内涵,既要有形象的生动刻画描写,又要有深 刻透彻的议论抒情。
望向窗外,天色并未如此黑凉了。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无尽藏的清风皓月,无际的苔茵,高张 的云幕,阔大无穷,心量也由此放大。以解脱抒怀,与其“忧愁风雨”不如“千钟美酒, 一曲《满庭芳》”,忘记烦恼,无意驰求满足,愿与造化同乐,飘逸旷达,清风舒展,明 月皓白千里,以超乎世俗的圣洁理想去追寻,无畏挫折,才是真谛。 窗外,天色渐亮,云逐渐展露笑颜。(运用拟人的修辞,借景抒情,表现出内心的 变化。)
(4)可以穿越时空,走近某个历史人物,从他的生平到成就,以及关于他的故事,读懂他 的希望、他的豁达、他的奋斗。
改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1)

作文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改写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2.巩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完成这次作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作文指导】一、什么是改写?根据要求,改动原文,使之与原文既相关又不同的一种写作形式。
二、改写的几种类型:1、改变体裁:如把小说改为剧本,把诗歌改为记叙文等。
2、改变人称:如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等。
3、改变语言:如改变语体、语气语调等。
4、改变结构:如把顺叙改为插叙,把倒叙改为顺序等。
5、改变重点:如把主要人物改为次要人物,把次要人物改为主要人物等。
三、改写的要求:1、符合原作:要认真研读原作,掌握基本内容、中心思想和基本情节。
2、想象发挥:由于诗歌的精练性和感情跳跃很大,需要发挥想象、生动描述。
3、补充细节:注意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将人物具体化。
4、语言生动:注意描写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比原作的描写更细腻、形象。
四、改写原则:1、把握原文精神,体现原著精髓。
无论改写什么样的作品,必须理解原文,体现原文思想情感。
2、明确文章中心,拟订合适标题。
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中心要相应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拟定标题。
3、理解具体要求,确保依据章法。
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对改写的要求。
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再按要求写,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另起炉灶。
4、融入个人风格,展示独特魅力。
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应融入自己的风格,避免千人一面,要展示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风格。
五、改写的方法改写,先要认真领悟原文思想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主要故事情节,这样改写起来才胸有成竹。
然后确定怎样取舍材料和组织材料,不妨先拟出提纲,以便心中有数。
人称和语言的运用,也要恰当处理。
六、练习:1.西山公园有一则通告:“公园内严禁捕鸟,严禁攀折树木,违者罚款10元,情节严重者扭送公安部门处理”请你用委婉得体的语言改写这则通告。
参考答案:草木有情,小鸟有意,请爱护我们的共同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再看看契诃夫是怎样写的 • “她的脸胖得发亮,皮肤已经不够用了。睁眼
的时候必须把嘴闭上;张嘴的时候必须把眼闭 上。”
将抽象的心理介绍变为具 体的心理描写。
请看语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
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 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 很是伤心。
环境描写式:
• 木然地看着窗外淅沥不断的雨丝,仿佛 每一根带着倾角的斜线都穿过了我的心。 潮湿了,凌乱了。浅浅的意识里,竟飘 出了这样两个字——冷落。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具体生动,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 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幻觉描写式:
•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 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 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 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 嘲笑声。
• 上段文字非常刻板!特别是第一句,就像一张 统计表。第(2)句稍做修改,就将原先呆板 的叙述变得风趣、幽默、鲜活多了)
文章语言幽默,人人都爱读。
• 我们读马克吐温的作品,就常常有这种 感觉。比如说戒烟很不容易,一般人会 说“戒烟很不容易,我几次想戒都没有 戒掉。”而马克吐温用完全相反的说法 来表示同样的意思:“戒烟其实很容易, 我每年都戒好几回。”这样就有了强烈 的幽默感。
提升初中 作文语言的探究
——文采思维及表达技巧训练
二、要学会变笼统为具体
• 具体是一种美,运用语言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能不能写具体。而
在学生作文中,却经常出现一些笼统的 、表达平平的语言。
• 1、比如写“静”,我们说“这里很静” ,
•
语言就是笼统的、抽象的。
• 改为“这里很静,只听见笔和纸的磨擦 沙沙作响”,这样写就具体些了,但给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是如何 来捕捉静的:
• “四周是那么的宁静,你能听见一百米 外松鼠在枯枝上跳来跳去,断枝掉下来, 先微微地勾住另外的树枝,然后落到松 软的草面上——永远地掉在那儿,静静 地等着腐烂。”
具体,就是要将事物写得可闻可睹可 摸可感,而且要尽量给人以新的感觉,
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了。
• 写“胖”,如果写成“这个女人长得很胖。” 就很笼统。
反常使用产生幽默效果
• 这是一篇散发着灵气、诙谐、幽默的考场佳 作,选材巧妙,语言有文采。
•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 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 鬼们”心向往之”,
• 本来“ 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等词 语是用来写自然、气候的;“避而远之、心向 往之”是文言语句,这样反常使用增加了幽默 感。
三、要善于巧妙地组合语言
• 有时把一些看似简单、直白的句子巧妙地 组合在一起,也能达到一种“常字见奇, 陈字见新”的语言效果。
• 如:一同学描写班上的三个女生“一个秀 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秀气的满是灵 气,洋气的全是娇气,土气的露出几分傻 气。”
• 巧妙的语言组合同样也别具情韵。
四、幽默语言的妙用
这里写的是“我”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 理活动。虽然,作者用“我紧张得要命”“我 很是伤心”等词,但读者却感觉不到“我”有 多紧张,有多伤心。
如何进行具体形象的心理描写呢?
动作语言式:
•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 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5”字映入 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 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 分数——54,唉——可怜的“54”,我 瘫在了桌上。
•
作文中的幽默的语言,会给人一种新鲜
感,令读者忍俊不禁。考场作文让阅卷老师在
理解内容的时候,感到轻松愉悦,从而获得高
分。
•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 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
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 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善于大词小用;文言语句,
• 掌握一些诸如错位反差、错误搭 配、褒词贬用、正话反说、谐音
双关等幽默语言的“制造”方法,
慢慢地就会使自己文章的语言幽 默起来。
•具体的做法有:化用词语或成语,使语言 言简意赅,准确生动;旧词翻新,使语言 产生诙谐感;引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口语、 方言,增强语言的活力;学用一些有时代 特色的新词,增强语言的时代感等。
让语言幽默风趣出独特个性之美
• 请你鉴赏下面两段话,看看哪一句更好? • 1)我们班共54人,37个男生,17个女
生。男女生之间总有一段距离。要是哪 个男生敢和女生说几句话,准会被其他 男生取笑,甚至给你编上一段故事,说 你和女生关系如何复杂。
• (2)我们班谦谦君子37人,娇娇淑女17人。 在这"37"与"17"之间有一条无形的"三八线"。 要是哪位男生擅闯"禁区",准会被"37分之 36"的男同胞挤眉弄眼,甚至眨眼间就会炒出 一则"爆炸性新闻",给你侃出一段比函数还复 杂的关系。
• 如:“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 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 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 久必分’。这里的旧词翻出了新意,不仅给人新鲜之感, 读罢还微微一笑。
• 再如:“小明正在游戏机上‘冲浪 ’......告诉大家一 个秘密:某某居然也‘克隆’家长签字了!‘小广播’ 大声宣布着”。例句中“冲浪”“克隆”等新词的恰当 运用,可谓“庄谐之间,个性尽显”,洋溢着现代校园 生活的青春气息,打破了死板乏味的语言套路,使语言 变的新鲜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