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3.2名词解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质中由膜围成的分支小管、小囊或扁平囊状结构连通而成的管道系统,其周缘常分离出一种小泡状结构。电镜下观察,内质网膜厚度约为5μm~6μm,按形态结构的不同分为两个区域:一是粗面内质网,多为扁平囊状结构,膜上含有两种核糖体亲和蛋白,因而在膜的细胞质面上附着有核糖体;一是滑面内质网,多呈网状分布的小管,膜的细胞质面上不附着核糖体。滑面内质网不仅在一定部位与粗面内质网相通,而且有的与质膜或核外膜相连。内质网扩大了细胞质内的膜面积,在内质网膜上附有的多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有利条件。粗面内质网不仅是核糖体的支架,而且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的运输通道。此外,它还能够对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进行一定的改造,或用于自身的装配和生成。滑面内质网具有解毒、合成脂类和分解糖元的功能,还参与分泌性蛋白的运输蛋白。
【粗面内质网】
又叫颗粒型内质网,常见于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多为扁平囊状结构,在膜的细胞质面上附着有核糖体。粗面内质网既是新合成的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又是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质体】
是真核细胞的细胞器。质体一般包括原质体、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白色体】
是无色的质体,存在于分生组织和阳光照射不到部分的细胞中。可分为制造淀粉的造粉体和制造蛋白质的蛋白体和制造脂质的造油体等。
【有色体】
是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但不含叶绿素的质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往往呈橘红色和橘黄色。它的形状有球形、椭圆形、线状、环状等。常见于花瓣、果实和肉质根的细胞中,使它们具有鲜艳的颜色。
【线粒体】
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的一种由双层单位膜围成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最早发现线粒体的是R.A.科里凯尔(1857年),C.贝尔于1897年命名为线粒体。线粒体被活体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即可看到。线粒体一般呈圆形、近圆形、棒状或线状,大小约0.3μm~0.8μm×0.4μm~3μm。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和分布与供能活动有关,消耗能量较多的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多,细胞内需能部位线粒体比较集中。植物细胞内线粒体数目比动物细胞少,因线粒体的某些功能已被叶绿体取代。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由两层单位膜围成。外膜厚约6nm,蛋白质与脂质含量比为1:1,膜的通透性很高。内膜厚约6nm~8nm,蛋白质与脂质含量比约为4:1,膜的通透性很低。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内膜和嵴的内表面上有许多有柄基粒。外膜上含有NADH一细胞色素C一还原酶系统,而内膜含有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酶系。内外膜之间有宽约8.5nm的膜间腔,与嵴内腔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其中充满液体,含有腺苷酸激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内膜包围的线粒体内腔中充满基质,内有小的核糖体、磷酸钙沉淀颗粒,少量的环状DNA和RNA,以及三羧酸循环和脂肪磷酸化酶系等。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通过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在内膜上完成。在线粒体中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以高能磷酸键形式储存在ATP中,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大约有95%来自线粒体中形成的ATP,故线粒体被称为化能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此外,线粒体还有储存Ca2+的作用。线粒体DNA能够复制,并有相应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但线粒体蛋白质大部分是由核控制。线粒体的增殖和生长是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线粒体以分裂或出芽方式进行增殖。线粒体基因与细胞质遗传有一定关系。细胞中线粒体通过运动改变在细胞中的位置,不仅能够随着原生质流动而运动,而且能够向细胞需能更多的部位移动。线粒体基因指导合成蛋白质所用的遗传密码与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一般为椭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为4μm~6μm。一个细胞中可能有10个~100个叶绿体,多在核周围或近壁处集中,并能随光线的强弱而移位。电镜下观察,叶绿体为封闭的双层膜结构,内外膜之间平均约为20nm的膜间隙。由叶绿体膜所围成的叶绿体腔中,充满液体基质和类囊体膜。每个类囊体膜是由周围闭合的双层膜组成的扁囊。基粒类囊体的直径约为0.25μm~0.8μm,厚约0.01μm,由5个~30个基粒类囊体叠置成一个基粒,每个叶绿体腔中约有60个~80个基粒。基质类囊体横贯基质,延伸出的分枝网管贯穿于两个以上的基粒之间。类囊体与基质接触的外表面有两种颗粒:一是含有RuBP羧化酶的方形颗粒;一是具有ATP酶活性的呈多角形的偶联因子I颗粒。类囊体膜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各种光合色素,这些色素与专一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颗粒:一是具有光系统I活性的小颗粒;一是具有光系统Ⅱ活性的大颗粒。类囊体膜中还有光反应的各种酶系。类囊体腔中充满水溶液。叶绿体腔内基质中,含有少量的环状DNA、RNA和小核糖体,以及大量的RuBP羧化酶颗粒和其他代谢活跃的物质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在类囊体部分进行,类囊体膜中的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和传递光能,在反应中心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同时使水分解放氧;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应形成的ATP和NADPH,同化CO2形成储能有机物。叶绿体DNA能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并有自己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叶绿体中重要的蛋白质,分别由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编码形成。此外,叶绿体基因与细胞质遗传有一定关系。在个体发育中,叶绿体是由前质体分化来的。发育中的幼龄叶绿体分裂能使叶绿体增殖。在光照条件下,白色体可变成具有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叶绿体。
高中生物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是由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等结构组成的,细胞器是学习的重点之一,不仅要学习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还要学习这些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以及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学问点1、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质体。
2、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3、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4、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5、生理活动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线粒体(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6、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7、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
8、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
9、合成物质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10、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平衡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11、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12、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质量大小挨次为: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13、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
14、膜结构之间的联系;直接联系;内质网向内与外层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代谢旺盛时,内质网膜与线粒体外膜相连。
间接联系:内质网以“出芽” 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以同样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细胞膜融合。
15、与细胞渗透吸水力量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
17、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8、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19、参加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细胞分裂供应能量)。
高中生物易考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易考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执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元。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高中生物易考知识点。
一、细胞的组成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胞浆,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泡体和溶酶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细胞核则位于细胞的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细胞的结构1.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组成,具有疏水性。
其内外表面分别具有不同的蛋白质,参与物质的传递和细胞信号的传导。
2. 细胞质:由胞浆和细胞器组成。
胞浆主要由水、溶解物质和细胞骨架构成,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支持。
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3.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核膜具有两层膜结构,保护细胞核。
染色质包含遗传信息,控制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传递。
核仁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三、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如维持稳态、营养摄取、合成物质、分解物质、能量转换、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重要的细胞功能。
1. 营养摄取:通过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细胞可以摄取和排除不同的物质。
其中营养物质的摄取通过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完成。
2. 合成物质:细胞参与合成各种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
其中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内质网和核糖体。
3. 分解物质:细胞通过溶酶体等细胞器,将废物或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并排出细胞外。
4. 能量转换: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细胞能够利用的ATP能量。
5. 细胞增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进行增殖。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的染色体分裂和胞质分裂,无丝分裂则是指细胞直接分裂形成两个细胞。
6. 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高中生物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实验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1.高倍镜使用时要注意: (1)低倍镜使用过程中,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侧视镜筒,防 止镜头撞到玻片。 (2)低倍镜找到物像后,换上高倍镜时,观察过程中只能使 用细准焦螺旋。 2.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1)实验原理: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细胞质基质中, 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型或球型,可用高倍镜观察。 (2)实验材料:普通显微镜能够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的、 近乎透明的。常选用藓类叶片是因为藓类叶片仅由单层细胞构 成,不需要加工可直接进行观察。 (3)实验方法与步骤: 取材:常用藓类叶片,也可用菠菜叶(带有叶肉)等; 制作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材料放于清水中 ,盖上盖玻片;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1.细胞膜
动
2.细胞质
物 细
3.高尔基体
胞
4.核液
亚
5.染色质 6.核仁
显 微 结
7.核膜
构
8.内质网
模
9.线粒体
式 图
10.核孔
11.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12.游离的核糖体
13.中心体
动、植物细胞器比较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中心体 (低等植物)
线粒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叶绿体 液泡
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B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4、结合表中数据,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及图示整理(王进传原创)

液泡:成熟植物细胞
溶酶体
“消化车间”
结构: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
功能:1、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分布:真核细胞
特点:溶酶体水解的产物中对细胞有用的的可被细胞利用,废物被排出去
核糖体
结构:双层膜,基质(由类囊体构成,增大膜面积)
类囊体是扁平的小囊状结构,有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分布:绿色植物的绿色部分(主要是在叶肉细胞中,根尖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没有)
特点:1、含有少量DNA、RNA、核糖体,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
2、含量越多,光合作用越旺盛
内质网
结构:单层膜,网状结构,增大了细胞内膜面积,膜上附着了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内连核膜外链细胞膜
功能:粗面内质网:合成、加工蛋白质(附有核糖体)
滑面内质网:合成糖类、脂质
分布:真核细胞
高尔基体
结构:单层膜,扁平小囊小泡构成
功能:1、对蛋白质有加工、分类和包装
2、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与纤维素、果胶合成有关)
3、与溶酶体形成有关
分布:真核细胞中
液泡
结构:单层膜,内含的液体叫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非光合色素、氨基酸等成熟植物细胞中,可占细胞体积的90%
细胞器
知识点
线粒体
“动力车间”
结构: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面积有利于酶附着)
功能: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
分布:真核细胞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蛔虫细胞等)
特点:1、含有少量DNA、RNA、核糖体。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细胞器的概念、种类和基本功能。
o掌握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o认识细胞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细胞器结构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o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器功能及其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器研究的兴趣。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认识到细胞器研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
三、教学准备•细胞器结构图、细胞器功能表等多媒体课件。
•细胞器模型或实物,如线粒体、叶绿体等。
•细胞器功能案例分析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通过展示细胞器结构图,引出细胞器的概念及其在细胞中的作用。
o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细胞中有哪些细胞器吗?它们各自有什么功能?2.新课讲解o介绍细胞器的概念、种类和基本结构,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o讲解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如能量转换、物质合成与分解、物质转运等。
o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细胞器功能及其与细胞代谢的关系,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
3.观察与讨论o学生观察细胞器模型或实物,加深对细胞器结构的理解。
o分组讨论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如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的物质交换等。
o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总结与提升o总结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强调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o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器研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如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等。
5.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
o准备一个与细胞器相关的实验或案例,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
五、板书设计《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胞器的种类与结构-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溶酶体- ...二、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能量转换- 物质合成与分解- 物质转运三、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 线粒体与内质网- 叶绿体与细胞核- ...四、细胞器研究的应用前景- 疾病治疗- 药物研发-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案例分析来深入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高一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高一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基元。
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本质。
本文将着重介绍细胞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以增进对生命科学的理解。
一、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具体而言,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是最简单的细胞类型,其主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调控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由液态细胞质和细胞器组成,液态细胞质中含有水分、溶解物质以及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区是原核细胞的核心部分,内含原核基因,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2.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是较复杂的细胞类型,相比于原核细胞,它拥有更多的细胞器。
除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之外,真核细胞还包含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液泡等。
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液泡则储存细胞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二、细胞的功能细胞通过其结构和功能实现生命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自我复制和适应环境等。
1.新陈代谢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代谢单位,通过新陈代谢,细胞能够吸收养分转化为能量和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其中,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它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生长发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生长发育。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将自身复制为两个完全一样的细胞,以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组织结构的发育。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对于不同细胞的需求,细胞会选择不同的分裂方式。
3.自我复制细胞的自我复制是细胞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细胞自我复制,可以实现生物体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细胞自我复制主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实现,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传递,确保新生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似的遗传信息。
4.适应环境细胞能够通过适应环境来维持自身稳定和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在高中生物学中,细胞结构与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完成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并探讨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一、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边界,对外界物质的进出起着调节的作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质膜则包裹着细胞内的一些器官和物质,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此外,细胞质是细胞内液态的胞浆部分,其中分布着各种细胞器。
二、细胞的功能1. 新陈代谢:细胞是生物体内的基本代谢单位,通过新陈代谢的过程,细胞能够获取能量和合成生物体所需的物质。
其中,细胞呼吸是一种重要的代谢过程,通过氧气和有机物质进行反应,产生能量和水。
2. 生长与繁殖:细胞通过不断的分裂和增殖,使生物体得以生长。
此外,细胞还能通过有性和无性生殖来繁衍后代,保持物种的传承。
3. 蛋白质合成:细胞通过蛋白质合成过程,合成各种酶、抗体、结构蛋白等重要的生物分子。
蛋白质合成发生在细胞的核糖体内,通过蛋白质合成,细胞能够完成各种功能的实现。
4. 物质运输:细胞内部有丰富的通道和蛋白质运输体系,可以将物质从一个位置运输到另一个位置。
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不仅包括小分子物质的扩散和主动转运,还包括细胞器的位置变化和分子的运动。
5. 感受与传递信息:细胞通过膜蛋白等与环境相互作用,接收外界的刺激并传递信号。
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递过程,细胞能够对外界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各个结构和功能相互协同,共同维持着细胞的正常运行。
在细胞内部,各种细胞器和分子相互合作,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而在细胞外部,细胞与细胞之间也可以相互作用,形成组织和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总结起来,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现象和生命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生命的奥秘,还可以为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单独考查或结合其他知识综合考查都较多。
重点考查细胞器的功能,不同细胞细胞器数量多少的比较,不同生物细胞细胞器的差别,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考查频率非常高,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是由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等结构组成的,细胞器是学习的重点之一,不仅要学习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还要学习这些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以及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小编为大家整理整理了高中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九科知识点,各科知
识点都包含了知识专题、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等内容。
更多2016年高考各科
复习知识点请查看>>,高考知识点频道有你想要的珍贵复习资料。
欢迎访问,高考生的专属网站。
1线粒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量较多.线粒体的数量
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一般在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注意:蛔
虫的体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形态:呈颗粒状或短杆状结构:外膜:使线粒体与
周围的细胞质分开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意义:增大膜面积有利于生化反应地进行)基质:含少量DNA、核糖体和有关酶功能: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
中心
1叶绿体植物和藻类细胞特有(1)分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
(主要是叶肉细胞,植物的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2)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
或球形(比线粒体稍大)(3)结构
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