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

合集下载

7.4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课件青岛版

7.4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课件青岛版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为450千米,一列 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千米, 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 千米,若两车同时出发,快车、慢车 到达甲、乙站后立即返回,几小时第 二次相遇?


小结
则到相遇为止,两车所用的时间相 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相遇问题的等 量关系一般为: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出 发前的距离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为450千米,
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 驶65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 每小时行驶85千米,若两车同时 出发,几小时相两车相距150千 米
分析
65x
150 85x
变式3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为450千米, 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 驶65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 每小时行驶85千米,若两车同时 出发,快车、慢车到达甲、乙站 后立即返回,几小时第二次相遇?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陶道宏
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 时间= 速度
路程 速度= 时间
问题情境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为450千米,
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 驶65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 每小时行驶85千米,若两车同时 出发,几小时相遇?
分析

65x
85x

解:设 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
根据题意得
65x+85x=450
变式一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为450千米,一 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 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 时行驶85千米,若快车先开出30分 钟,慢车才出发,两车相向而行, 求慢车出发几小时与快车相遇?

65x
分析

青岛版(新)数学七年级上册 7.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青岛版(新)数学七年级上册 7.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青岛版(新)数学七年级上册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引言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方程类型,它是由一次项和常数项组成的一元多项式方程。

在实际生活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介绍在青岛版(新)数学七年级上册第7.4章节中涉及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回顾在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c,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通过逆运算把未知数x的系数变为1,然后将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左边,得到形如x=的方程,即解方程。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例如:3.1 问题一小明买了一些饮料,每瓶饮料的价格是5元,他一共花了25元,问他买了多少瓶饮料?解法:设小明买了x瓶饮料,则花费的总金额可以表示为5x元。

根据题意,花费的总金额为25元,所以可以得到方程5x=25。

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x=5。

所以小明一共买了5瓶饮料。

3.2 问题二甲、乙两人在一次长跑比赛中,甲跑得快,用时t分钟,乙跑得慢,用时t+3分钟。

如果甲比乙跑得快10分钟,求甲跑该段长跑的时间。

解法:设甲跑该段长跑的时间为x分钟,则乙跑该段长跑的时间为x+10分钟。

根据题意,甲的用时比乙快10分钟,所以可以得到方程x+10=t。

另外,已知乙的用时比甲慢3分钟,所以可以得到方程x=t+3。

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x= 13,即甲跑该段长跑的时间为13分钟。

3.3 问题三某电话卡的资费标准如下:月租10元,国内长途市话每分钟0.2元。

某人使用该电话卡在一个月内共计通话210分钟,问他的费用是多少?解法:设该人通话的分钟数为x分钟,则通话费用可以表示为0.2x元。

另外,每个月还需支付10元的月租费用。

根据题意,通话费用加上月租费用等于总费用,所以可以得到方程0.2x+10=c。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
那年,我自己建了幢小二层楼房。按照当地风俗,接娘先来住几天。她楼上楼下,每个家跑了好几遍,看看各式各样的灯具,摸摸油光漆亮,可分辨人脸的各种家具,按按床上厚敦敦像海绵一样柔 软的铺盖,念叨着:楼上楼下几道门,电灯多的数不清。电话上下都能打,地下光的能打滚。做饭不用捣煤炭,洗衣不再劳背心。手指一按电视开,有唱有跳有新闻。炕上铺的尺把厚,年轻人跌在了福 圪洞。又问我:这是共产主义,还是你们变成修正主义了?明仕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娘的晚年思想解放,不再吝啬了。那年,程控电话到村上了,村干部问她安不安。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安!”。电话安好了,每天铃声不断,孩子们这个打了那个打,谁要占上线,聊起来没个完。 她高兴地说:六百八十八,电话安到家,虽然不见面,天天能拉话。
娘的腿脚还很不错,除做饭、吃饭,其他时间基本上外出串门不在家。孩子们只怕她有个闪失,就给她买了个手机,无论走的哪也能联系。这倒好,整天手机挂着脖子上优哉游哉。在众人面前摆显 说:“脖子上挂上牛铃子了墙上用壁纸贴裱,图案十分好看,又显得富丽堂皇。娘问道:那是什么东西,你们家贴上好看,给我的“家”也得装饰装饰。三闺女大惑不解:“你家也要重新装修?” 娘嗤地大笑一声:“我死后的那个‘家’。醒悟后的三闺女,感到娘说的有道理,忙带娘到商店但不是买壁纸,而挑的是最好的绸缎。知道娘的心意,大家索性将准备下多年的杨木寿材换成半松半柏的。 又第三次重换寿衣、铺盖。什么织锦缎、什么百子图啊等等,流行时尚,中、西结合。娘开怀大笑:“行了,我好吃的吃了,好喝的喝了,想的、盼的都实现了,儿孙们孝心也享受到了,看到你们一家 比一家过得好,我没甚遗憾的和放心不下的。但咱家人谁也不能忘记那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共产党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好!”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工具。

本文将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 商品打折问题假设某商场正在进行打折促销活动,现有一款商品原价为x元,经过折扣后降价到原价的80%。

我们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出折后价格。

设折后价格为y元,则有方程:y = 0.8x。

通过解这个方程,便可以得出折后价格。

这个例子展示了一元一次方程在计算打折后价格问题中的应用。

2. 速度问题在旅行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行驶距离、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假设某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v km/h,行驶t小时后,行驶的总距离s km。

我们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

设总距离s为y km,则有方程:s = vt。

通过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的总距离。

这个例子展示了一元一次方程在速度问题中的应用。

3. 家庭预算问题家庭预算是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假设某家庭每月的总收入是x元,总支出是y元。

我们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每月结余或者透支的情况。

设结余为z元,则有方程:z = x - y。

通过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每月的结余或者透支情况。

这个例子展示了一元一次方程在家庭预算问题中的应用。

4. 距离、时间、速度问题某辆汽车行驶了一段距离d,行驶的时间是t小时,我们需要计算汽车的平均速度v km/h。

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找出速度与距离、时间之间的关系。

设平均速度v为y km/h,则有方程:v = d/t。

通过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计算汽车的平均速度。

这个例子展示了一元一次方程在距离、时间和速度问题中的应用。

以上是几个七年级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例子,从商品打折、速度问题、家庭预算问题到距离、时间、速度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

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还能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7,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7,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小亮用20元钱买了5千克苹 果和2千克香蕉,找回2元,已 知每千克香蕉的售价是每千克 苹果售价的2倍。每千克苹果 的售价是多少元?
有一个班级的学生要 去看电影,买了价格为2 元和3元的两种座票共40 张,总共付出了104元, 问2元票和3元票各几张?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巍巍宝塔高七层,
点点红灯倍加增。
灯共三百八十一,
请问顶层几盏灯?
一座雄伟壮观的七层宝塔,层层飞檐上闪烁 着红灯,下层红灯的数目是相邻上层红灯数 目的2倍,全塔上下共有381盏灯,请问顶层 有几盏灯?
一座雄伟壮观的七层宝塔,层层飞檐上闪烁 着红灯,下层红灯的数目是相邻上层红灯数目的 2倍,全塔上下共有381盏灯,请问顶层有几盏 灯 ? 根据题意,需思考下列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题目中的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
(2)如果设宝塔顶层有x盏灯,那么由上而下, 其余各层分别有几盏灯?你能用含X的代数式表 示出来吗? (3)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4)根据相等关系,即“七层宝塔红灯总数为 381”,可以列出怎样的一个方程?
时代中学在“迎春杯”科普知识竞赛中, 规定答题时先按抢答器,答对一次得20分,答 错,答不出或提前按抢答器均扣掉10分,七年 级一班代表队按响抢答器12次,最后得分是 120分,这个代表队答对的次数是多少?
20x-10(12-x)=120 解这个方程,得x=8 所以,这个代表队答对8次。 如果设扣分次数为x,你能列出一个 怎样的方程?与同学交流。
挑战自我
小亮求出50个数据的平均数后, 粗心的把这个平均数和原来的50个 数据混写在一起,成为51个数据, 忘记哪个是平均数了,如果这51个 数据的平均数恰为51,,那么原来 的5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x + b = 0。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出未知数的值。

在日常生活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购物时遇到打折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折扣后的价格。

假设原价为x元,打折后的价格为80%的x,那么我们可以设置方程0.8x = x-100,求解x的值即可得到原价。

除此之外,一元一次方程还可以用于解决运动问题。

比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t小时后,它与目的地的距离可以表示为60t公里。

如果我们知道目的地的距离为d,可以设置方程60t = d,求解t的值,就可以知道汽车需要行驶的时间。

在自然科学中,一元一次方程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根据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假设物体的速度为v,时间为t,可以设置方程v = 10t,求解v的值,即可得到物体的速度。

此外,一元一次方程还可以应用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领域。

比如,根据供求关系,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市场价格。

当供求平衡时,供求方程可以表示为p = 50 - 2q,其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

通过解方程找到价格p,就可以得到市场均衡价格。

总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日常生活、自然科学、经济学等。

通过学习和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原理和应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对我们的学业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7.4.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7.4.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1 a ; 一件工作需要时a完成,那么它的工作效率为_____
m m时的工作量=工作效率×m=_____ a ;
1 全部工作量=工作效率×a=_____.
解 设两泵同时抽水x时能把这池水抽完,根据题意,得
5 解这个方程,得 x 3
所以,两泵同时抽水1时40分可把这池水抽完.
1 1 x x 1 5 2 .5
“抽完一池水”没有 具体的工作量,通常 把这种工作量看做整 体“1”.
(2)设乙泵再开x时才能抽完,根据题意,得 1 1 2 x 1 5 2. 5 解这个方程,得=1. 5 所以,甲泵抽2时,乙泵再抽1.5时才能抽完这池水.
师徒两人维修一段管道,师傅单独维修 需4小时,徒弟单独维修需6小时.如果徒 弟先修30分钟,再与师傅一块维修,还 需多少时间完成?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
例题精讲
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一 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速度为9千米/时;40 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速度为45千米/ 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目的地.目的地距学校 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 之间有什么关系?
若设目的地距学校x千米,填表 路程/千米 x 速度/(千米/时) 9 时间/时 x/9
骑自行车
乘汽车
x
45
x/45
40 60 骑自行车所用时间-乘汽车所用时间=________________

x x 所用时间为 ,乘汽车所用时间为 . 45 9
根据题意,得
目的地距学校多少x千米,那么骑自行车
x x 40 9 45 60
解这个方程,得x=7.54千米每 小时的速度步行前进.学生出发1.5小时 后,一位老师骑摩托车用0.25小时从原 路赶上学生,求摩托车的速度.

7.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课件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

7.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课件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
7.4.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调配问题)
学习目标:
1.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2.找出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探究多种解决方法。
重点:找出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探究多种解决方法.
202X年12月
若某天和它上、下相邻日期的和是42,那么 这天是几号呢?
根据题意, 得 x-11=146-x+11
解这个方程,得 x=84
经检验x=84(吨)符合题意。 146-84=62(人)
答:七三七四两个方队本来各有84、62人。
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4人,在乙处植树 的有18人。现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 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解:设应调往甲处x人,则应调往乙处(20-x)人。
根据题意, 得 24+x=2(20-x+18)
解这个方程,得 x=14
经检验x=14符合题意。 20-14=6(人)
答:应调往甲、乙两处各有14、6人。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审 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未知 量及各量之间 的等量关系; 2.设 设未知数,并用x其表示其他未知量; 3.列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 解方程 5.验 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符合题意; 6.答 写出答案.
数为 a-x 乙队人数为 b+x 。
2、甲队有a人,乙队有b人。另有20人,其中有x人调入甲队,
余下调入乙队,则调入以后甲队人数为 a+x ,乙队人数 为b+(20-x) 。
一车间与二车间总人数为150人,将一车间的15名工人调动到 二车间,两车间人数相等,求二车间本来人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 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找出能够表
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1.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未知 量及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元:设未知数,并用其表示其他未知量;
3.列方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并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符合题意; 5.答:写出答案.
首先把宇宙万物的所有问题都 转化为数学问题;其次,把所有的 数学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最后, 把所有的代数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 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2、学会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能选准 等量关系列方程 3、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思考、探究、交流等活动过程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成人票数+学生票数=128张 ②成人票款 + 学生票款 =912元
10(128-x) + 10×60%x = 912
3.甲队有32人,乙队有28人,如果要使甲队人数 是乙队人数的2倍,应从乙队抽调 多少人到甲队.
原来 人数 甲队 32 乙队 28 调进 人数 x -x 现有 人数 32+x 28-x
信心比金子更宝贵
在原地踏步的人,永远也欣赏不 到远处的美景 知识贵在积累,重在强化
完成限时作业
下课了
另一种解法:
如果设甲仓库变化后库存化肥x吨
甲仓库存化肥质量/吨 原来 现在 乙仓库存化肥质量/吨
X-3 x x
X-5
等量关系是: 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化肥=40吨 列出方程 (x-3)+(x+5)=40
以上两种解法在设未知数和寻找等量 关系时有什么不同?
1大小两台拖拉机共耕了5公顷土地,已知大拖拉机的 效率是小拖拉机的1.5倍,那么两台拖拉机个耕了多少 公顷? 2、水上公园某一天共售出门票128张,收 入912元。 门票价格为成人每张10元,学 生可享受六折优惠。 这一天出售的成票 与学生票各多少张?
把鸡、兔共50只放在同一笼子里,共有 180只腿。等量关系 为:鸡腿数+兔腿数=180 ,如果设鸡有x只, 50—x 那么兔子有 只,从而可以列方 程 2x+4(50-x)=180 。
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化肥40吨。如果甲仓库运进化肥3 吨,乙仓库运出化肥5吨,两仓库所存化肥的质量恰 好相等,那么原先两仓库各存化肥多少吨?
6人围成一圈,每人心中想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告诉左、 右相邻的人。然后每个人把左、右两个相邻的人告诉自己 的数的平均数亮出来(如图)。问亮出11的人原来心中想 的数是几?
4 8 9
14-x
20-x+14-x=8
20 10
11 7
14
x
22 x
我知道了………… 我感到困难是…………
(1)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审 找 设 列 解 答 (2)解应用题要学会借助列表格来分 析数量关系.
如果用x吨表示原来甲仓库库存化肥的质量,填写下表。 甲仓库库存化肥质量/吨 x x+3 乙仓库库存化肥质量/吨
40-x ( 40-x)-5
原来 现在
题中的等量关系是; 甲仓库变化后库存化肥质量=乙仓库变化后库存化肥质 量
解 设原来甲仓库库存化肥x吨,则乙仓库库存化 肥(40-x)吨。 根据题意, 得 x+3=(40-x)-5 解这个方程,得 x=16 40-16=24 所以,甲乙两仓库原来分别库存化肥16吨和24吨。 还有其他解法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