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海豚救人_教案

合集下载

海豚救人五年级语文教案解析

海豚救人五年级语文教案解析

海豚救人五年级语文教案解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海豚救人》,了解海豚救人的真实事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讲述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讲述海豚救人的故事。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海豚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海豚的特点。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感情。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享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解释。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分析课文写作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5.讲述海豚救人的故事(1)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海豚救人的故事情节。

(2)每组选代表讲述故事,其他学生补充。

6.口语表达训练(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回答。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指导。

7.环保意识培养(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2)布置作业: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写一篇关于海豚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播放海豚救人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海豚的神奇。

2.在分析课文写作手法时,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如:让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在口语表达训练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如:让学生相互提问,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在环保意识培养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海豚救人》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对海豚的赞美之情。

语文教案-海豚救人

语文教案-海豚救人

语文教案-海豚救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勇敢、善良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海豚救人》。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播放海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海豚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阐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studentsdiscuss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 and share their thoughts on animal protection and bravery.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主题思想。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海豚救人》,学生掌握了课文大意,学会了生字词的运用,并在讨论中培养了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得到提升,勇敢、善良的品质得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 故事背景探究:(1)引导学生了解海豚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讨论海豚为何能够救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海豚的特点和习性。

2. 学会通过故事来传递情感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海豚的特点和习性。

2. 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情感传递。

3. 创作自己的故事。

教学准备:1. 海豚的图片或视频。

2. 故事情节的图片或道具。

3. 作文纸或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展示海豚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海豚的特点和习性。

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讲述《海豚救人》的故事情节。

2. 强调故事中海豚的勇敢和善良品质。

三、情感传递(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创作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创作自己的故事。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或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故事。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讲述《海豚救人》的故事情节。

2. 强调故事中海豚的勇敢和善良品质。

三、情感传递(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创作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创作自己的故事。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或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故事。

第三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讲述《海豚救人》的故事情节。

2. 强调故事中海豚的勇敢和善良品质。

三、情感传递(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创作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创作自己的故事。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或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故事。

第四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海豚救人语文教案

海豚救人语文教案

海豚救人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引入教师通过展示海豚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豚,激发学生对海豚的兴趣。

1.2 话题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海豚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海豚的知识和看法。

1.3 课文简介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海豚救人》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课文阅读2.1 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海豚救人》,学生跟随朗读。

2.2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引导学生回答并简单总结课文内容。

2.3 词汇学习教师挑选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海豚、救人者、旁观者等),讨论角色的特点和行为。

3.2 角色扮演每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创造力。

3.3 分享与讨论各组学生分享角色扮演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角色的感受和行为。

第四章:写作练习4.1 写作任务教师给出写作任务:“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海豚,你会怎么救人?”,引导学生从海豚的角度思考和表达。

4.2 写作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结构、逻辑顺序和语言表达。

4.3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写作任务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的帮助和反馈。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学生总结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阅读、角色扮演和写作方面的收获。

5.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3 家庭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阅读其他有关海豚的故事,或写作关于海豚的短文。

第六章:课文深入分析6.1 细节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如海豚救人的具体方式、救人者的感受等。

6.2 课文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解析,讲解海豚的生态习性和救人行为背后的科学原理。

6.3 讨论与思考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思考海豚救人行为的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海豚救人课文教案

海豚救人课文教案

海豚救人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海豚、救援、感激”等词语;(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海豚救人的故事,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海豚救人的原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海豚救人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感受到海豚的聪明和善良,培养对动物的喜爱和尊重;(2)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3)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2. 课文的朗读和感悟;3.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爱护动物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2. 理解海豚救人的原因,发挥想象力创作故事。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海豚救人的相关图片或视频;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海豚救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内容;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意思,教师答疑。

3.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海豚救人的美好品质;(2)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角色情感。

4. 品词析句:(1)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精彩的语句;(2)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海豚救人的故事。

5. 拓展延伸:(1)学生讨论:为什么海豚会救人?;6. 小结作业:(2)学生回家后,家长监督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把握海豚救人的故事主题。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海豚救人 获奖优秀教学设计

海豚救人 获奖优秀教学设计

8*.海豚救人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用时:15分钟)1.引导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2.启发思考: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3.组织全班交流。

1.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全班汇报。

(1)要注意“雌”字读“cí”,不要读成“cī”。

(2)新词理解。

狰狞:面目凶恶。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3)课文第1~4自然段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第5~8自然段讲海豚救人的原因。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圈 quān()juàn()乐 lè()yuè()3.给下列生字注音。

狞()雌()韩()4.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可思()见义()为筋疲力()喜出()外三、细读课文,解决疑问。

(用时:15分钟)1.引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课文讲了哪三个海豚救人的实例?(2)海豚为什么会救人?2.组织全班交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全班汇报。

(1)实例一:1966年,海豚救了十名在太平洋沉船的韩国船员;实例二:1972年9月,在离南非海岸四十公里的海面上,救了一位二十三岁的姑娘伊瓦诺;实例三:1992年,在大西洋救了两名掉入海中的印尼船员。

(2)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的体裁__________是,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文中主要介绍了海豚救人美德的原因——海豚对子女的“照料天性”;对海豚和鲸同样是用肺呼吸的属于__________,只作了简单介绍。

四、总结课文。

(用时:5分钟)1.启发思考: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组织全班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6.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后,通过自由读,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海豚救人》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海豚救人》教案

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海豚救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海豚救人》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海豚救人的故事背后的善良和勇敢的品质。

学生能够激发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海豚救人》讲述了一只海豚在海上救助了一个落水的小男孩的故事。

故事中展现了海豚的聪明、善良和勇敢的品质。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如提问:“你们知道海豚吗?它们是怎样的动物?”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海豚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海豚救人》,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海豚是如何救人的?”等,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

3.3 讨论与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讨论海豚的品质,如聪明、善良和勇敢,并分享自己的例子或经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评价:教师评估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4.2 学生讨论评价:教师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时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清晰度和合作能力,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海豚救人的小作文,或者画一幅海豚救人的画。

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2 课堂小游戏: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游戏,如动物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动物的生活和特点。

海豚救人课文教案

海豚救人课文教案

海豚救人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海豚救人的故事,增长关于海豚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海豚的兴趣。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分享、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善良的品质。

(3)引导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海豚救人的故事,增长关于海豚的知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文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豚救人的情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海豚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3. 讨论与分享:(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心得。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一幅关于海豚救人的画,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3)写一篇关于海豚的小作文,可以是介绍海豚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彼此进步。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关爱海豚”主题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海豚的资料,进行分享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海豚救人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8 海豚救人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先举例介绍海豚救人的现象,然后说明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让学生认识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应该对它们充满爱心,与动物和谐相处。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学,独立阅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解决问题。

2.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海豚知识的资料,为自学课文打好基础。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语句表达的情感,继续学习说明方法。

4.设计口语交际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张扬个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使学生知道海豚怎样救人和为什么能救人,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

2.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 指导学生学会本课“豚、韩、鲨、狰、狞、雌”6个会认字。

理解“海豚”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为什么称海豚是海上救生员和海豚救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解开海豚救人之谜的。

课前准备:
1.课件:海洋馆内海豚表演的视频。

2.教师准备有关海豚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来谈谈?
技?(展示课件第三屏)
海豚表演视频的播放能一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设计说明
(一)同学们,你看过海豚的表演吗?谁
(二)想不想再次亲眼目睹一下海豚的绝下子激起学生兴趣,老师的导(三)大家都被海豚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了,都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

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
板书课题:《海豚救人》(四)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每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两部分)
(二)小组交流。

三、自主研读,品味语言
用边读边想的方法,领会课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整体把握全文脉络。

(一)研读海豚救人部分(1—4自然段) 1.生自由读1—4自然段,想想主要写了海豚救人的哪几件事?语言概括出三件事。

习,进行圈点勾画,把自己的感受进行简单批注。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给孩子们足够的读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尝试着读,边读边感悟,读出对文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用简洁的 3.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例自主学
(1)海豚救援10名韩国船员。

(2自然段)本的独特感受。

A.(展示课件第四屏):就在他们求生无望之际,一群海豚匆匆赶来,围在他们周围,好
像是来营救他们的。

么?
的危险处境以及绝望的心情;指导读好“求生无望”。

指导读好“匆匆赶来”。

齐读句子。

子往下沉……把他们安全地甩到了海岸上。

动作的词语。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悟、品味,落实词句训练。

抽生读句子,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引导学生抓住“求生无望”体会当时船员
抓住“匆匆赶来”体会海豚救人迅速及时。

B.(展示课件第五屏):不料,海豚却把身自由读句子,用“△”画出表示海豚救人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海豚救人不仅很有办
法,还能负责到底,直到人安全为止。

齐读句子。

C.小组互相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海豚救助南非姑娘。

(3自然段)
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大胆
实践中,探索新知,获得发展。

这时,一头鲨鱼向她游来……看见鲨鱼狰狞的面目了……呼吸都快停止了。

学生谈感受。

(展示课件第六屏):出示传说中“狰狞”
这种动物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指名读文字资料,了解“狰狞”的字形及
引导学生根据字理、抓住
意义。

形声字的特点识字,激发学生
引导学生抓住“狰狞”体会鲨鱼的可怕及
的识字兴趣。

情况的危急,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二)研读海豚救人原因部分。

(5—8自然段)
1.自由读5—8自然段,思考:海豚为什 2.学生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体会第五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中
的作用。

(三)总结全文。

么能够救人?
四、拓展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准备的文字资料。

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进
2.口语交际。

(就海豚某一方面的特点作一步加深学生对海豚的了解,些介绍,也可以以“海豚的自述”为题进行交在介绍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学过流。


五、作业布置
1.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2.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办一期有关海豚救人的小报。

的一些表达方法,如列举数字,举例描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