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给药方法教案

常用给药方法教案
常用给药方法教案

《设计的一般原则》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逆向思维和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生活经历中见识过的产品设计引发讨论和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交流和教师的指导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求知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认识创新意识的提高。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师生“讨论”为课堂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简到深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1个课时完成。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阐述了设计应当遵从的一般准则,这些准则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为后期深化理解和学习设计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起到引导作用。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会感受到按照设计原则开展设计和评价更有助于设计活动的有效开展,养成在设计实践全过程中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的良好的设计习惯和全面的技术素养。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1)通过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例和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原则,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2)以学生熟悉和常见的产品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少有的产品设计实践经历决定了其对设计过程、设计评价的依据认识不全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上对设计过程和设计评价经历一次从观察已有产品设计特点到贯穿设计全程的交流和评价实践的全过程,进而对设计原则有一个全面而较深的认识和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具备了前面第二章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设计事例出发,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使学生不但走进了生活,拓展了心理空间,而且还延伸了观察、想象、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协作解决问题和表达的能力,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和责任感。

畜禽几种常用注射给药方法介绍

畜禽几种常用注射给药方法介绍 1007-273X(20 11) 12-0033-01 注射给药是将无菌药液用注射器直接注入畜禽机体组 织或管腔中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优点是给药少、 见效快、剂量准确,同时可避免消化液的破坏,是临床治疗 最常用的方法。现将畜禽几种常用的注射给药方法介绍如 ,供参考。 1 注射原则 1.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注射前术者须消毒,所用注射器必 须是经过清洗消毒 的。注射部位皮肤用棉签蘸 2%碘酊,以注射点为中心,由 内向外呈螺旋式涂擦, 待碘酊干后用 75% 酒精以同样方法脱 碘,酒精干后方可注射。 1.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仔细检查药品有无变质、混浊、沉淀、 变色,药物是否 已过有效期以及药品包装有无破损等现象。如果混合注射两 种以上药液,应注意查对有无配伍禁忌。注射前应排出注射 器内的空气,以防空气进入血液形成空气栓子。 1.3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 根据注射动物、药物类型及 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注 射部位,应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不能在炎症部位、硬结、 瘢痕及皮肤病处进针 1.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中图分类 t=r. 号 S85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次性注射器及针头应做到一畜一套。可重复利用的注 射器及针头,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注射结束后所有物品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一次性物品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2 注射方法 2.1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的方 法。凡是 易溶解、无强烈刺激性的药品及疫苗等均可进行皮下注射。 注射时,左手捏起皮肤呈皱褶,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于皮 肤皱褶处的三角形凹窝刺入皮下约2?3cm,回抽活塞不见回 血,针头可自由活动时,即可推动活塞注入药液。注射后用酒精棉球压迫针孔,拔出针头,再用碘酒涂布针孔。注射药量大时,可采取分点注射法。 2.2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入肌肉内的方法。肌肉内 血管丰 富,注射后药液吸收较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适用于刺激性较强和较难吸收的药液,疫苗的接种大多采用肌肉注射法。凡肌肉丰满的部位均可进行肌肉注射。猪、羊多在颈侧部,大家畜在臀部和颈侧部,犬、猫多在脊柱两侧的腰

高中通用技术课《设计的基本原则(1)(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第二节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本节主要运用了多个案例逐一分析了八条设计的基本原则,并用问题思考的形式,帮助理解这些基本原则。并体会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基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学生都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对设计的过程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能对生活中的设计,不自觉运用了某些设计的原则。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人们长期设计实践的总结,是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设计基本原则及相互间的关系,能用此原则来评价某一产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 (2)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设计的基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主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 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 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正确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 2、难点:对设计原则之间主次、制约、相互联系关系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1、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 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自主发现——能力展现——总结提升”。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图中的这三盏台灯,做为买家,你选哪一款?并说明理由。 [教师评析] 同学们对这三种台灯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同学们的选择不一样,理由也不一样,那么作为设计者,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要怎么样为消费者考虑呢?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设计时又应遵循哪些原则呢?这也是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设计的基本原则。 新课讲授 (壱)科学性原则: 要设计这些产品,得有科学的知识,还得遵循相应的科学原理。比如说第二盏台灯,它和我们以往用的台灯不一样,它是可根据手的距离控制亮度的灯具。它是一盏电子感应灯。 [PPT 展示]在设计电子感应台灯时要遵循电子感应的科学原理。

《药物抽吸法》教案

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 Ping Luo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护理学基础》 上课系别:护理系 授课班级:14级7、8、9班 主讲教师:桂彬如

上课时间: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 授课教师XXX课程名称I护理学基础课时序号12-13授课时间年月曰周次第17周 授课对象13 级5、6、13 班实训类型示教练习口 实训章节第十六章给药护理第一节注射给药法 学时数2 实训目的1. 掌握自安瓿、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法,吸取结晶、粉剂或油剂药物法。 2. 在抽吸药物的过程中,树立无菌观念,防止浪费药液。 3. 操作过程中,严格二查七对。 实训重点及难点重点:1.自小安瓿内抽吸药液法难点:1.自密封瓶内抽吸药物法 实训物品1. 无菌物品:按药物剂量准备无菌注射器和针头、2%碘酊1瓶、70%酒 精1瓶、药物(大、不安瓿、密封瓶)、棉签1包。 2. 其他物品:治疗车1辆、治疗盘1只、注射卡1张、弯盘1只或污物盒1只、启瓶器(需要时用)1个、砂轮1只 实训内容及时间分配提出训练要求,说明训练方法3mi n 一、演示实验内容 (一)自大、小安瓿内抽吸药液法20mi n (一)自密封瓶内抽吸药物法15mi n 二、学生练习40mi n 小结2mi n 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2.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习题。 实训过程 【新课导入】 1.看图辩物,图片里有药物抽吸的用物,让学生通过看图识物,来明确用物的使用目的,使得能够正确找出此次操作的用物。 【新课教学】 【理论精讲】 一、目的:应用无菌技术,选择适宜的注射器、针头,自安瓿或密封瓶内抽吸剂量准确的药液。 二、素质要求: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动作轻柔、按照无菌技术,正确抽吸药液。 三、操作流程 《护理学基础》教案首页

本科药液抽吸口服给药教案

实验课教案首页

药液抽吸 一、目的 为各种注射准备药液 二、评估 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一般于治疗室内进行。(因治疗室空气每日经过紫外线消毒,相对干净) 三、计划 1.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基础治疗盘:治疗盘、无菌持物镊及无菌缸,2%碘酊,70%乙醇,无菌 棉签,无菌纱布缸及纱布,砂轮,启瓶器,弯盘。 其它:2.5ml,5ml注射器各一只,0.5mg vitB12一支,80万单位青霉素一支,10ml 10%生理盐水一支,无菌治疗巾包。 3.环境准备:操作前30min停止清扫,减少走动,避免尘土飞扬。 四、实施 1.擦治疗桌,擦治疗车,准备相应用物。 2.核对医嘱及注射卡片。 3.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铺无菌治疗盘。 4.取一支0.5mg 的vitB12一支,按照三查七对的原则,根据医嘱核对药盒及小安瓿上 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有无沉淀,浑浊变色。 5.将小安瓿垂直持于手中,轻弹安瓿顶端,使药液流至体部。 6.用70%乙醇环形消毒安瓿颈部。 7.有易折痕迹的,可直接折断安瓿,没有易折痕迹的,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环形锯 痕,再次消毒锯痕处。 8.用无菌持物镊取一块无菌纱布。 9.左手持小安瓿体部,右手垫无菌纱布持安瓿顶端,折断安瓿。 10.取一支2.5ml的注射器,检查密封性,有效期,固定针头后从包装中取出。 11.取下枕头保护帽,检查注射器针头,是否针头无钩,无锈,无弯曲,针尖锋利,注 射器刻度清晰,确定无误后扭转针栓使针尖斜面向下与刻度相背。 12.右手持注射器,左手持小安瓿再次核对。确定无误后将注射器针头置入安瓿内液面 以下,左手食指与中指夹紧安瓿,无名指固定针栓,拇指与小指固定针筒,针头斜 面向下右手拉动活塞,抽吸药液。 13.药液抽尽后,右手食指固定针栓,取出注射器,回拉活塞,然后向上缓慢推动活塞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14.再次核对,将空安瓿套在针头上,连同注射卡一起放入铺好的无菌盘内备用。 15.如前法,取80万单位青霉素一支,10ml 10%生理盐水一支,按照三查七对的原则, 根据医嘱核对药盒及大安瓿,密封瓶上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对光检查安 瓿内药液有无沉淀,浑浊变色,密封瓶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 16.如前法折断大安瓿待用。 17.用启瓶器去掉青霉素瓶铝盖的中心部分,2%碘酊消毒一次,70%乙醇脱碘两次。 18.如上取出一支5ml注射器,核对后,左手拇指与食指持大安瓿,大鱼际肌和其余三 指固定针筒,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置于药液中,针头斜面向下,右手拉动活塞,抽 吸药液。 19.抽3ml 10%生理盐水,右手固定针栓取出注射器。

医院常用给药方法(材料相关)

医院常用给药方法·外文缩写速查表 外文缩写中文译意外文缩写中文译意 qh每1小时一次st立即 q2h每2小时一次prn需要时(长期)q3h每3小时一次sos必要时 q4h每4小时一次Dc停止 q6h每6小时一次Aa各 qd每日一次Ad加至 bid每日两次Rp,R处方 tid每日三次Inj注射 qid每日四次Po口服 qod隔日一次OD右眼 biw每周两次OS左眼 qm每晨一次OU双眼 qn每晚一次AD右耳 am上午AS左耳 pm下午AU双耳 12n中午12点ID皮内注射 12mn午夜12点H皮下注射 hs睡前IM/im肌内注射 ac饭前IV/iv静脉注射

pc饭后ivgtt静脉滴注 外文缩写中文译意外文缩写中文译意qh st q2h prn q3h sos q4h Dc q6h Aa qd Ad bid Rp,R tid Inj qid Po qod OD biw OS qm OU qn AD am AS pm AU 12n ID 12mn H hs IM/im

ac IV/iv pc ivgtt 外文缩写中文译意拉丁语全拼qh每1小时一次 q2h每2小时一次 q3h每3小时一次 q4h每4小时一次 q6h每6小时一次 qd每日一次quaque die bid每日两次bis in die tid每日三次ter in die qid每日四次quater in die qod隔日一次 biw每周两次 qm每晨一次 qn每晚一次 am上午 pm下午 12n中午12点

12mn午夜12点 hs睡前 ac饭前 pc饭后 外文缩写中文译意 st立即 prn需要时(长期)sos必要时 Dc停止 Aa各 Ad加至 Rp,R处方 Inj注射 Po口服 OD右眼 OS左眼 OU双眼 AD右耳 AS左耳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授课班级: 2010级临床本科2班 授课时间:第12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 授课章节:第四章注射法 第五章药物过敏试验法 重点: 1、常用注射法的注意事项 2、各种药物皮试浓度及皮试结果判断 3、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 难点: 1、各种药物皮试浓度及皮试结果判断 2、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 学时分配: 第四章注射法............................................. 第一节注射原则.................................... 5min 第二节药液抽吸法................................. 5min 第三节常用注射法................................ 35min 第五章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一节青霉素过敏试验............................... 7min 第二节链霉素过敏实验法............................. 8min 第三节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 8min 第四节普鲁卡因与碘过敏实验法 (8) 教学内容: 第四章注射法 第一节注射原则 注射原则是注射给药的总则,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工作人员自身准备符合无菌操作要求,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齐,注射后洗手。 2.注射部位常规皮肤消毒,保持无菌。 3.注射器空筒的内壁、活塞、乳头和针头的针梗、针尖、针栓内壁必须保持无菌。(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六)注射药物要现配现用 (七)排空气注射前必须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以防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防止药液浪费。 (八)检查回血 (九)掌握无痛注射技术 1.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 2.取合适的体位,使肌肉放松,易于进针 3.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和拔针快而推药慢而且均匀 4.同时注射物的配伍禁多种药物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后注射刺激性 较强的药物,同时注意药忌 5.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针头宜粗长且进针要深

给药法标准规范

给药法标准规范 (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 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给药原则: 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 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生(2)助理护士(3)进修生 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 (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 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 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 c. 窦腔、管腔、瘘腔 (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 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 给药程序: 医生开出医嘱、处方 护士接受医嘱 药剂人员接受处方、医嘱并调剂 护士执行三查五读原则 护士遵医嘱给药 进行用药后的评估 给药时间: (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 (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 1.给药前准备: 1)洗手 2)准备物品:做好三查: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3)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信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对床头卡)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即: 确认药物的剂量正确, 核对处方确认药物名称正确, 给药时正确执行患者身份的辩识 确认正确的给药途径、 确认正确的用药时间 5)做好解释:协作患者取恰当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2.给药步骤: (1)给药护士需熟悉药物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给药措施,并准确及时告知病人;询问过敏史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给药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 (2)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3)信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询问患者姓名并进行核对无误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c.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d.确保用药“五对”原则。 (4)做好解释:协作患者舒适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5)按照操作规范要求给药 用药指导: 1、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用药的必要性,提高积极主动配合用药的能力。

五大类常用降压药使用方法大全

五大类常用降压药使用方 法大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五大类常用降压药使用方法大全 高血压分为三级,140/90≤高血压一级<160/100,160/100≤高血压二级<180/110,高 血压三级≧180/110。根据危险因素的多寡高血压还应进行危险分层,分为地位组,中危 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高血压虽然是常见的病症,但是需要生活中慢慢来改善。 高血压的现代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在使用。 1、利尿药 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毫克/次每日1~2次。 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25~50毫克/次每日1次。 螺内酯(噻嗪类利尿药)20~40毫克/次每日1~2次。 氨苯喋啶(潴钾利尿剂)50毫克/次每日1~2次 阿米洛利(潴钾利尿剂)5~10毫克/次每日1次 呋塞米(速尿)(袢利尿剂)20~40毫克/次每日1~2次 吲达帕胺(类似噻嗪利尿药)~毫克/次每日1次 特点:降压起效较快,作用平稳,持续时间较长,且价格低廉。所以,尽管这些年有新的降压药物不断问世,但利尿剂仍然是高血压患者选用最多的的药物。服药2~3天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效果。因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而常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长期使用应注意其对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不良反应。.痛风者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药 普萘洛尔(β阻滞药)10~20毫克/次每日2~3次 美托洛尔(β阻滞药)25~50毫克/次每日2次

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设计意义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目的在于:使教师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计划,作为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通常包括:班级、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教具、学具准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作业题设计、板书设计和自我分析等项目。 二、教学设计的要求:1、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地规定出传授的基础知识、培养的基本技能和发展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2、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 3、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 4、根据教学目的的进行学习评价,以便及时地控制、激励和调节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必须先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通过钻研教学大纲,了解教学目的,掌握教材体系,熟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出教学地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重新组织选择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论证充足;易难适度,详略得当。选择教学方法主要根据具体地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来考虑。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情况及接受能力,以及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既要了解全班的一情况,又要了解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圆满地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策略"一词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思考、策划和谋略。有效的教学策略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因此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的选择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组合运用的流程总是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的体现。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试讨论课堂教学设计的三种基本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生成性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

《药物抽吸法》教案

《护理学基础》 实 训 教 案 上课系别:护理系 授课班级: 14 级 7 、8、9 班主讲教师:桂彬如

上课时间: 2015 年 3 月至 2015 年 7 月 《护理学基础》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XXX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课时序号12-13授课时间年月日周次第17周 授课对象13 级 5、6、 13 班实训类型示教□√ 练习□ 实训章节 第十六章给药护理 学时数2第一节注射给药法 1.掌握自安瓿、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法,吸取结晶、粉剂或油剂药物法。 实训目的2. 在抽吸药物的过程中,树立无菌观念,防止浪费药液。 3. 操作过程中,严格三查七对。 重点: 1. 自小安瓿内抽吸药液法 实训重点 及难点难点: 1. 自密封瓶内抽吸药物法 1. 无菌物品:按药物剂量准备无菌注射器和针头、2%碘酊 1 瓶、 70%酒 实训物品精 1 瓶、药物(大、不安瓿、密封瓶)、棉签 1 包。 2. 其他物品:治疗车 1 辆、治疗盘 1 只、注射卡 1 张、弯盘 1 只或污物盒 1 只、启瓶器(需要时用)1个、砂轮 1只 提出训练要求,说明训练方法3min 一、演示实验内容 实训内容(一)自大、小安瓿内抽吸药液法20min 及时间分配(二)自密封瓶内抽吸药物法15min 二、学生练习 40min 小结 2min 作业布置 1. 课后习题。 2. 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习题。 【新课导入】 1.看图辩物,图片里有药物抽吸的用物,让学生通过看图识物,来 明确用物的使用目的,使得能够正确找出此次操作的用物。 【新课教学】 【理论精讲】 实训过程 一、目的:应用无菌技术,选择适宜的注射器、针头,自安瓿或密封瓶 内抽吸剂量准确的药液。 二、素质要求: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动作轻柔、按照无菌技术,正确 抽吸药液。 三、操作流程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教案资料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一、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水泥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可归纳如下: (1)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要求进行设计。 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产量往往有一定范围,设计产量在该范围之内或略超出该范围,都应认为是合适的;但如限于设备选型,设计达到的产量略低干该范围,则应提出报告,说明原因,取得上级同意后,按此继续设计。 对于产品品种,如果设计考虑认为计划任务书的规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有不适当之处,也应提出报告,阐明理由,建议调整,并取得上级的同意。例如,某大型水泥厂计划任务书要求生产少量特种水泥,设计单位经过论证,认为大型窑改变生产品种,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不合理,建议将少量特种水泥安排给某中小型水泥厂生产,经上级批准后,改变了要求的品种。 窑、磨等主机的产量,除了参考设备说明和经验公式计算以外,还应根据国内同类型主机的生产数据并参考国内外近似规格的主机产量进行标定。在工厂建成后的较短时期内,主机应能达到标定的产量;同时,标定的主机产量应符合优质、高产、低消耗和设备长期安全运转的要求,既要发挥设备能力,但又不能过分追求强化操作。 (2)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工厂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确定以后,整个工厂设计可谓大局已定。工厂建成后,再想改变其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将是十分困难的。例如,要把湿法厂改为干法厂,固然困难;要把旧干法厂改为新型干法厂,也非易事。例如,为了利用窑尾废气余热来烘干原料,生料磨系统也得迁移,输送设备等也得重新建设,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某些条件下就不一定可行。 在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时,应尽量考虑节省能源,采用国内较成熟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常见的正确服药方法

常用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 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自身健康,保持世代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不仅要研制更多更有效的药物,而且应当合理使用现有的药物。合理用药的四要素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其中的“适当”即包含了适当的药品、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给药时间和适当的给药方式。药师应掌握常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病人用药教育的质量和药学服务水平。在临床工作实践中经常听到有病人问我们药师:该药怎么吃,饭前还是饭后,早上还是晚上,要注意哪些等。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阐述如下。 用药次数 大多数药品是每日服3次,即每间隔6~8小时服用1次,以使血药浓度保持平稳。在体内吸收快的药品,给药次数应略予增加,如某些抗生素以每日服用4次为佳;有些长效药品或缓释制剂每天服用一次或两次;有些药品毒性较大,须限制性给药。 一日一次给药何时服用根据疾病的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可达最佳疗效,并可避免某些药物因持续高浓度而产生耐受性及不良反应。例如:铁剂宜傍晚给药。因为铁剂的吸收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阿司匹林早晨服药的生物利用度较晚间服药者高。异烟肼晚间顿服较早上顿服抗结核效果好。抗抑郁剂一般早晨给药。H2受体拮抗剂雷达尼替丁、西米替丁、法莫替丁等若一日一次给药,宜晚间给药。因为胃液pH和分泌量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有昼夜节律性,在午夜到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故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宜在晚间给药。培哚普利、比索洛尔、非洛地平、赖诺普利、引达帕胺片宜晨服。因为高血压、心绞痛、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作时间多为清晨和上午。奥美拉唑晚间给药的疗效优于早晨给药,且副作用更低。糖皮质激素在8:00 一次给予,对脑下垂体促皮质激素释放的抑制程度最弱。氢氯噻嗪于早晨服药可使排出的Na+/K+值增大,减少副作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22:00服用依那普利较在10:00服用时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服用时间 一、需空腹服用的药物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由于食物能降低胃排空速率,增加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可使溶出较快或对酸不稳定的药物分解破坏增多。食物的存在可吸附水分,增加肠道内容物的粘度,妨碍药物向胃肠道壁的扩散,使药物吸收减慢和减少。须空腹服用的药物: 1,阿替洛尔、对乙酰氨基酚、卡托普利、硝酸异山梨酯、地尔硫卓、胰激肽释放酶、索他洛尔、利福喷丁、利福平、异烟肼、洛美沙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左甲状腺素(至少于早餐前30分钟)机理: 药动学机制;进食显著减少这些药物的吸收.2,瑞格列奈、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枸櫞酸铋钾、胶态次枸櫞酸铋、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胰酶、33%硫酸镁溶液(若出现胃肠道症状则进食时服用)机理:药效学要求. 二、宜餐中或餐后既服的药物因为进食能显著增加有些药物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与食物同服还能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其中胆酸是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能增加难溶性(尤其是脂溶性)药物的溶解。 1,舍曲林、酒石酸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螺内酯、普罗帕酮、美西律、尼群地平、非诺贝特、氨苯蝶啶、酮康唑、氯雷他定、头孢呋辛酯、伊曲康唑、更昔洛韦、阿苯达唑、异维A酸、他克莫司、特比萘芬药动学机制:进食能显著增加这些药物的吸收,提高其

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药物对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的变化,常需将药物注入动物体内。由于实验目的、动物种类、药物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和方法也多种多样。 一经口给药法 (一)灌胃法 此法给药剂量准确,是借灌胃器将药物直接灌到动物胃内的一种常用给药方法。 1、白鼠灌胃法:抓起小鼠,以左手拇指、食指固定头部,小指、无名指和掌心夹注尾巴,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角插入口腔,从舌背沿上腭插入食道。灌胃量0.2~0.5ml/10g。 胃管可用适宜口径的硬质塑料管或磨去针头的8号注射针头弯成适当的弧度制成。 注意,操作时不要用力猛插,以免插破食道或误插入器官造成动物死亡。 2、白鼠灌胃法:左手戴上棉手套,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大鼠头部固定,将大鼠 灌胃器沿腭后壁慢慢插入食道。灌胃针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重新再插。灌胃器由注射器和特殊的灌胃针构成。灌胃量10~20ml/kg 3 兔、犬等: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灌胃管进行。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而进入食道。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是否确实插入食道。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无气泡产生,表明灌胃管被正确插入胃中,未误入气管。此时将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注入药液。 4、猪的胃内灌注法:给猪下鼻饲管较困难,因猪的鼻翼与上唇联合形成吻突,鼻腔内上下鼻夹与鼻中隔通道极窄,只能通过F10-12号的导尿管,F14号以上的导尿管不能插入,故一般均给猪采用经口入胃的灌胃方法。具体方法是,预先做好一矩形小木块,中间有一洞,让小猪咬住,将其固定,然后再由此洞下胃管。此种操作较为简便。 5、鸟类:包括鸽、鸡等,经口灌胃给药,可由助手将其身体用毛巾裹住固定好。实验者用左手将动物向后拉,使其颈部倾斜,用左拇指和食指将动物嘴撬开,其他三只手指固定好动物头部,右手取带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将灌胃针头由动物舌后插入食管。不要象其它动物灌胃时插的太深,如动物不挣扎,插针头又很顺利,即可将药液经口或食管上端罐入胃内。罐入速度要慢。

农药常见的各种使用方法简介

农药常见的16种使用方法 根据目前农药加工不同的剂型种类,施药方法也不尽相同,现常用的方法有以下16种。 (1)喷粉法。喷粉是利用机械所产生的风力将低浓度或用于细土稀释好的农药粉剂吹送到作物和防治对象表面上,它是农药使用中比较简单的方法。但要求喷撒均匀、周到,使农作物和病虫草的体表上覆盖一层极薄的粉药。用手指轻摸叶片能看到有点药粉沾在手指上为宜。喷粉法的优点:①操作方便,工具比较简单;②工作效率高;③不需用水,可不受水源的限制,就可做到及时防治;④对作物一般不易产生药害。但也有一定的缺点:①药粉易被风吹失和易被雨水冲刷,因此,药粉附着在作物表体的量减少,缩短药剂的残效期,降低了防治效果。②单位耗药量要多些,在经济上不如喷雾来得节省。③污染环境和施药人员的本身。(2)喷雾法。将乳油、乳粉、胶悬剂、可溶性粉剂、水剂和可湿性粉剂等农药制剂,对入一定量的水混和调制后,即能成均匀的乳状液、溶液和悬浮液等,利用喷雾器使药液形成微小的雾滴。其雾滴的大小,随喷雾水压的高低、喷头孔径的大小和形状、涡流室大小而定。通常水压愈大、喷头孔径愈小、涡流室愈小,则雾化出来的雾满直径愈小。雾滴覆盖密度愈大且由于乳油、乳粉、胶悬剂和可湿性剂等的展着性、粘着性比粉剂好,不易被雨水淋失,残效期长,与病虫接触的药量的机会增多其防效也会愈好。50年代前,主要采用大容量喷雾每亩每次 喷药液量大于50升,但近10多年来喷雾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后,喷药液量便向低容量趋势发展,每亩每次喷施药液量只有0.1~2升。目前国外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多采用小客量喷雾方法,因其有许多优点:①用药液量少;②用工少;③机械动力消耗少;④工效高;⑤防治效果高;③经济效益高。 (3)毒饵法。毒饵主要是用于防治为害农作物的幼苗并在地面活动的地下害虫。如小地老虎以及家鼠、家蝇等卫生害虫。它是利用害虫、鼠类喜食的饵料和农药拌合而成,诱其取食,以达到毒杀目的。例如,每亩可用90%晶体敌百虫1两,溶于少量水中,拌入切碎的鲜草40干克,在傍晚成堆撒在棉苗或玉米苗根附近,其防效很显著。作毒饵的饵料,麦麸、米糠、玉米屑、豆饼、木屑、青草和树叶等都可以,不管用哪一种作饵料,都要磨细切碎,最好把这些饵料炒至能发出焦香昧,然后再拌和农药制成毒饵(鼠类和家蝇的饵料中最好还要加些香油或糖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诱杀害虫和鼠类、家蝇等。此外毒谷主要也是用来防治蝼蛄、金

《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

《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一学时教学设计 日照市莒县第一中学 付振峰

《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一学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2)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设计的基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3、情感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和技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媒体:电子教室 (四)教学方法:问题求解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可行,是否实用,是否新颖,是否可靠,是否美观,是否经济……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人们在经常考虑这些问题,就逐渐形成了对设计的一些共性要求,也就是评价设计或产品的标准,这也是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呈现本节课标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提出问题:永动机为什么没有被设计出来?(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原因:因为永动机的设计没有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违背了客观自然规律,也就是违背了能量守恒的科学原理。) 继续提出问题:电动机、发电机、舒适的座椅、眼镜、手机、电冰箱、温度表等又为什么能被设计出来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原因:因为它们遵循了客观自然界的科学规律。) 它们具体遵循了哪些科学规律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具体遵循的科学原理)设计电动机、发电机遵循了电磁感应的科学原理; 设计舒适的座椅遵循了人机工程学的科学原理;设计眼镜遵循了光学的科学原理; 设计手机遵循了无线电的科学原理;设计电冰箱遵循了汽化吸热、蒸发制冷的科学原理;设计温度表遵循了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设计要以自然界的科学规律为依据,即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2、实用性原则 提出问题:“大哥大”为什么被淘汰了,带旋钮的黑白电视机为什么也少见了? 是它们设计的不科学吗?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呈现各种手机图片并分析:手机从砖头大小的“大哥大”到现在小巧玲珑的各式手机,在大小和功能上都有了变化,“大哥大”笨重,携带不方便,功能单一,

几种常见胃药的合理服用

几种常见胃药的合理服用 胃病主要有胃炎、溃疡,泌酸过多、消化不良、涨气等。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并且作用机制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服药时间对药物的作用效果有较大影响。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服药方法,才能发挥药物的正常作用,反之则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下面列举一些常用药物的正确服药方法。 一、抗酸剂:为治疗胃酸过多、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最常用的药物,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10%氢氧化镁,以及复合制剂如胃舒乎、盖胃平、胃必治、胃得乐(其中主要成份为抗酸剂)。以上药物必须在餐后1—1.5小时服用,这样可维持缓冲作用长达3—4小时,如餐后立即服则药效只能维持1小时左右。另外如效果不明显时可增加服药次数而不必增加每次服药的剂量,睡前加服1次。如氢氧化铝凝胶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如症状减轻不明显可改为每日4次,每次仍为10毫升。注意胃舒平、盖胃平为咀嚼剂,嚼碎后服下效果好。二、抗胆碱能药物:常用的有阿托品、普鲁苯辛、胃长宁、胃欢、胃安,抗胆碱能药物一般仅配合抗酸剂应用,单用效果差。服药时间最好在餐前15—30分钟左右,用量应以刚能引起口干为度,如普鲁苯辛每天3次,每次1片。需要注意的是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胃一食管返流、支气管炎患者,因服此类药能加重病情,应忌用此类药物。 三、西咪替丁(甲氰咪胍):对溃疡病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疗效,起效快,止痛作用强。此药最好与食物同时服用,每日早、中、晚饭时各服1次,每次1片,临睡前再服用2片。年老病人,此药不宜长期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此药才安全而有效。 四、丙谷胺:为较好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口服每天3—4次,每次2片,饭前15分钟服下。连服30—60天左右。停药时间应根据内窥镜或X线检查来决定,应遵医嘱。 五、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多潘立酮(吗丁啉):为治疗腹胀、恶心呕吐较好的药物,每日3次,每次1—2片饭前服用。注意胃复安不要与阿托品或普鲁苯辛同时服用,否则效果会降低。 六、服止宁:本药能减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症状,如胃痛、恶心呕吐及消化不良。每次1—2片每日3次饭后服。

给药的基本原则教案

汇报课教案科目:护理学基础教者:姚立超项目给药的基本原则 教材分析重点了解药物的种类药疗的原则难点掌握药物的保管原则 教学任务任务一:了解药物的种类; 任务二:掌握药物的保管原则; 任务三:熟悉医院常用的外文缩写及中文译意。 教具多媒体授课时间6月12日班级166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复习旧知: 1、简述灌肠的注意事项 2、什么是1、2、3溶液 3、 新课引入: 上午9时,某实习护士为病人王某进行静脉输液准备,为便于与另一位重名的患者进行区分,将含有复方维生素的生理盐水置于阳光直射的窗台,于下午4时携治疗盘为王某进行静脉穿刺,整个过程无任何沟通。 知识回顾 找学生完成习题 导课: 说一说该实习护士的错误操作。

展示教学任务:任务探究:一、药物的种类 1、内服药:片剂、丸剂、胶囊等 2、注射药:溶液、油剂、结晶、粉剂 3、外用药:酊剂、洗剂、软膏、栓剂 4、其他药剂:粘贴敷片、胰岛素泵 二、药物的领取 病区应具备一定基数的常用药物;根据消耗填写领药本;贵重药、剧毒药、麻醉药凭医生处方领取。 三、药物的保管原则 1、药柜放置---光线明亮,不宜阳光直射 2、药物放置---按内服、外用、注射等分类放置、先领先用,并根据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3、药瓶标签---内服药为蓝色标签 外用药为红色标签 剧毒药为黑色标签 4、定期检查---凡没有标签或标签模糊,药物过期、变质、变色、混浊、发霉、沉淀、等现象,均不能使用。 5、分类保存---根据药物性质采用相应的保管方法;患者个人专用的特种药物,应单独存放 (1)容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 (2)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 (3)容易被热破坏的药物 (4)容易燃烧的药物 四、药疗原则 1、根据医嘱给药学生看图片说一说:图中的药物都属于什么种类? 小组讨论: 完成课件的表格 举例分析: 不同性质的药物保存方法。

高一通用技术 设计的基本原则教案 地质版

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节主要阐述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实用、创新、安全、经济、美观、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后续各章节知识的结集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作知识准备。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模仿生活中已有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但大多是一些零碎而非系统的、自发而非自觉的、感性而非理性的模仿技能。在前段时间,学生合作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无意识的运用了某些设计的原则。这些经验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识记并不困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主次的辨证观和初步具备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分析 1.知识目标: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主次的辨证观。 4.教学知识点: (1)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的理解。 (2)初步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5.教学难重点: 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对设计原则之间主次、制约、促进联系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及媒体运用 在本节的教学中,采用学生合作学习与教师教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深入讲解——自主发现——能力展现——总结提升”。 1、利用多媒体课件辅以典型案例作为引导,教师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并补充、拓展和深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的一般原则。 2、通过某一事物(由课件实现)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在生动的体验中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间的联系、制约、主次的关系。 3、让学生扮演设计师的角色,对所接触到的作品进行点评,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 五、教学准备 典型案例及图片的搜集,课件制作。 六、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