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重力和力的合成

合集下载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上《重力 力的合成》课件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上《重力 力的合成》课件

四、重力的大小
同一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重力的 大小是不同的,由于物体的质量保持不 变,根据g=G/m,所以在不同星球上g值 的大小是不同的。
月球上的 比例系数g大约 只有地球上的 六分之一。
小结
一、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二、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其中g=9.8N/kg
解: I.G=mg=100kg×9.8N∕kg=980N<1000N Ⅱ.m=G∕g=1000N∕(9.8N∕kg)=102kg>100kg
能 能
4.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受到重力的示 意图。
G
G
1、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BC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
一、重力 G
1.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
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
问题1
重力的单位、施力物体是什么?
3.重力的单位是牛(N)。 4.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活动:
将捏在手中的橡皮擦由静止释放,视 察橡皮擦下落方向。
二、重力的方向
物体自由落下和静止时的受力方向 一致,总是竖直向下 。
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三、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四、重力的作用点为重心。
1.画出斜面上质量为10kg的小球受到的重力的图示. 2.画出图中小球在各处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G G
49N G=98N
G=mg=10kg×9.8N/kg=98N
3.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000N,能否用它拉起质量为 100kg的物体?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上册《重力力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上册《重力力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3.知识讲解,循序渐进: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教材内容,逐步讲解重力概念、力的图示法、力的合成原理,使学生易于接受。
-例如:用简单的图示和生活中的实例,解释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合成过程。
4.互动交流,激发思维: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团队合作,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初二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但同时也面临着认知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挑战。《重力力的合成》这一章节对学生来说,既是对先前所学力的概念的巩固,也是对力的合成这一新知识的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有:对重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力的图示法掌握不够熟练,以及力的合成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较弱。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引导和辅导,以促进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合成原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力概念的理解: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体现,学生需要理解这一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009重力 力的合成

009重力 力的合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 重力 力的合成 第4页
回忆栏(精简) 力的合成
笔记栏(记要)
5. 力的合成 (1)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只有同一个物体所受的力才可以合 成; (2)不同性质的力也可以合成。
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探究目的:研究如何求得一个等效力来替代几个力共同起到的作用效 果。
探究过程: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也叫重量或物 重,用字母“ ”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质量越大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受到 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感性认识: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1 ;一个初三学生的体重约为 500 。
实验探究:研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质量为 50 的钩码若干。
思考栏:
○1 如图所示,把橡皮筋的 端用图钉固定在铺有白纸的一水平木板上; ○2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 端,使 到达 点(作上
记号),记下此时拉力 、 的大小和方向; ○3 在 端分别用两根细线和测力计相连,沿相反方向拉橡皮筋的 端,
仍使 到达 点,记下此时拉力 、 的大小和方向; ○4 用一个测力计拉橡皮筋 端,也使 到达 点,记下此时的拉力 的大
○1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

○2 物体跟质量的关系式为:
,式中各物理量都必须用国际单位,
的单位是牛( ); 的单位是千克( ); ,通常取

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 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
注: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产生的。由于地球并不是一个球 体,地面上各点到球心距离并不相等,再加上地球还在自转等原因, 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随地理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随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不过这种差异很小,一般在地面附近不太 大的范围内,可认为其重力大小恒定不变。

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4重力 力的合成--重力_2

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4重力 力的合成--重力_2

思考
3、关于上升的气球下列说法正
B 确的是……(

A、因为气球太轻,所以没受重力 B、尽管气球上升,但仍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C、上升的气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 D、因为气球有时飘忽,所以重力方向不确定
思考
5. 已知斜面上物体的重力20牛, 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体的重力。
课堂小结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
重 力
观察与思考
熟了的苹果为什么向 地面下落?
抛出去的篮球为什么落到地面上?
这是因为地球 上的一切物体都受 到地球的吸引力。
1.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 的力叫重力。
2.符号: G
国际单位:牛顿(N)
3.生活中常把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简称为重量。
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应用 重垂线
君子看人背后,小人背后看人。远离那些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请记住,他(她)能说别人坏话,就能在暗地说你坏话!这就是俗话说的,不 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No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对于每一个不利条件,都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有利条件。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1.5


1


0.5


0.05
0.1
0.15
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 g m
或 G=m g
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N,
思考
小明的质量为50kg,他受到的重力多大?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4重力 力的合成精品课件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4重力 力的合成精品课件
2、几个分力必须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合力和分力在数值上的大小关系.(两力反向 且等大的特殊情况分析)
四、巩固运用:
(一) 典型例题1: 课本69页例题3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汽车发动机产生 的动力是2000N,它所受的阻力是1200N。 (1)试画出汽车的受力示意图。 (2)求出此时汽车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这个合力。
两力反向:
力 大小/N 方向
F1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F2 //
F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实验结论: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 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两力之和 ,合力的方向跟
两个力的方向 相同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 两力之差 ,合力的方向
跟 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分析:
1、合力不是物体受到的另外一个力.
3.4.2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知识回顾
1.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施力物体: 2.重力的三要素: 3.力的作用效果:
在这两个事例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等效替代法。
“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曹冲采用的方法是 他先把大象装在船上,记下浸入水中的深度,再把 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 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
2.关于合力,我们采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C .类比法
B.建立理想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3.两个大小分别为10N、6N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
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它们合力
的大小为 (

A. 4N
B. 6N
C. 10N

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4重力 力的合成

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4重力 力的合成

拓展应用
2.一个磅秤的最大称量为10千克,用这个磅秤能 否称重为100牛的物体的质量?
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诺贝尔 太阳虽有黑点,却在奋力燃烧中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最容易做到的事是把简单的事变复杂,最难做到的事是把复杂的事变简单。 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巴尔扎克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管你信不信,原本花心的人到最后最痴情,原本专一的人到最后最绝情。 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用狡计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将陷于危险埋伏之中。——伊索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比维持我们生存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应该把它分散给别人,追求是生命之光。 道德修养能达到的最高价段,是认识到我们应该控制我们的思想。--达尔文
m
g=9.8牛/千克
物理意义:表示在地球上质量为1千克的物 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四、重力的大小
阅读书本P68 回答问题
问题:为什么在月球上“破举重纪录”并非难事?
四、重力的大小
不同星球
G不同 = g 不同
m不变
月球上的 比例系数g大约 只有地球上的 六分之一。
四、重力的大小
黄志浩同学在地球上只能举起40kg的 杠铃A,求杠铃A所受到的重力。 若在月球上,他能举起同样重力的另 一个杠铃B,求杠铃B的质量。 (g月=1.6N/kg)
第三章
3.4 重力
Gravity
观察与描述:
演示实验: “抛一抛篮球”
问题: 篮球为什么都会下落?
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 面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表面及周围的 物体有吸引作用。

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4重力 力的合成课件

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3.4重力 力的合成课件
呢?
物体间力的作用不一定 需要物体相互接触
仔细观察足球的运动情况
V

V
静止

足球运动的速度大小改变
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 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方向的变化
两者同时变化
课堂练习
人用力向前推架子:
➢ 施力物体是 人 ,受物体 是 架子 。

人对力的认识就是从感觉肌肉的紧张开始的。

作用
物体
肌肉收缩
思考:你能用手对课桌施加一个力,看看可 以产生哪些作用?
物体
作用
物体

思考:如果只有你的手,还能不能产生刚才的那些 作用?这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力?
相互作用着的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 1.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No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Image
➢ 人将向 后 运动。
➢ 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要点:
①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状态。
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人不仅要做好事,更要以准确的方式做好事。 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辉煌肯定有,就看怎么走。 爬上最高的境界,你会陡然发现:那里的景色竟然是你司空见惯的。 多一点思考,少一份遗憾。——杨建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把气愤的心境转化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转化为爱,如此,这个世间将更加完美。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力力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力力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1.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实验,引导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突破难点: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力的合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自信心。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题目涵盖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包括重力方向、力的图示法、力的合成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力的概念、方向、力的图示法、力的合成原理等。
2.知识讲解,突破难点
(1)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方向和作用点。
(2)采用图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表示方法,掌握力的图示法。
(3)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实例,讲解力的合成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力的合成方法。
3.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力的合成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力的合成,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Hale Waihona Puke 理上册《重力力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2.学会使用力的图示法,能够准确地表示重力。
3.掌握力的合成原理,运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
4.能够运用力的合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5.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8
3、重力的作用点 可行性实验: 拿一直尺,想办法用一手指托住直尺,如图所示 看一下手指所在的 0 1 2 3 4 5 6 7 8 9 1 刻度,是不是最大量 0 程的一半呢? 平稳后,手指能左右移 动吗? 此时,手指对尺子的向上的支持力就正好通过 了尺子的重心。直尺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 所以其重心在直尺中间。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就在物体的重心上。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 g 为 9.8N/kg , 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 g 值仍有差异。 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 g 值大小,观察分析 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 ②g值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③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地点
; ; ;
纽约 9.803 40º 40 莫斯科 北极 9.816 9.832 55º 45 90º
例题 4. 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D) 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B.合力为零时,二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 C. 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 变
D.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5.如图:在体育中考时,由于很多同 学的体重不能达标,所以在测体重时, 就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不当的 手段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这其中会 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 A )
A.在上升过程中,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在下降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较大 C.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所受重力为零 D.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 小和方向不变
第二部分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知识点 1.知道合力的概念。 2.通过探究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 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等效”的理解
g值
纬度
赤道 9.780 0º
广州 9.788 23º 06
武汉 9.794 30º 33
上海 9.794 31º 12
北京 9.801 39º 56
看图说话:总 质量为60千克 的宇航员在地 球上的总质量 是多少?受到 的重力是多少? 到达月球后它 的总质量是多 少?由于月球 吸引而受到的 力是多少?
6.同学们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 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 快,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竖直向上 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并讨论了篮球从 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面几种看法中 最高点 正确的是 ( B)
A.刚抛出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小
力的合成法则:⑴同一直线,方向相 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 和,方向不变;⑵同一直线,方向相 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 差,方向与较大的力同向。
例题 1. 假期,小明帮爸爸干农活,他们 沿着小路拉车,爸爸用 400N 的力水平向 南拉车,小明用 200N 的力水平向南推车, 600 这二个力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N ,合力 水平向南 的方向是__________ 。
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且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引体向上
自己动手做——不听话的盖子
1、按照图片所示寻找一个外边光滑的瓶 盖子(可用矿泉水瓶盖),在盖子的内 壁安放一粒玻璃弹子,用透明胶带粘好 (也可用扎一枚大头针替代玻璃珠) 。
2、寻找一块光滑的细条,例如有机玻 璃的,或者玻璃条(直尺)。一头垫一 个火柴盒。把盖子竖直放在细条的低端, 玻璃球在上。松开手后,你就会看到, 盖子会沿着细条一直往上滚。
手提细绳处于静止状态,分析鱼受到哪 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各是谁?所受各 力方向如何?
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任何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 在物体上只有重心受到重力的作用
C. 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一定改变
D . 一辆空载的载重汽车装上货物后,重心会升 高
初中 物理
重力和力的合成
知识点概要及课标要求
1.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4.通过探究,知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并能用G=mg计 算有关的问题。 5.知道合力的概念。 6.通过探究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 力的合成方法。
第一部分
关于重力
知识点解析
问题一: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重力使物体下落
问题二:重力产生的原因
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 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 重力作为一个特殊的力,要掌握它 就需要了解它的三个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下面我们就来依次研究。
1: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实验发现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 成正比。 实验发现2:在同一地点,重力与质量 的比值是一定的,一般取为9.8牛/千克, 读作9.8牛每千克,用g来表示这个定值。
规定:g=9.8牛/千克
公式:
G=mg
因此,一质量为50千克的同学的重 力为多少牛呢? 解:G=mg= 9.8牛/千克×50千克=490牛
2、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 称同一物体,称量的结果是( B ) A 天平、弹簧秤称量都是相同的 B 天平称的相同,弹簧秤称的不同 C 天平称的不同,弹簧秤称的相同 D 天平、弹簧秤称量都不相同
3、如图是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D
4:质量500克的鱼吊在细绳的一端,
50N
5、重力的图示 例:已知一均匀长方体木块受 到的重力为100牛,试在图中画 出该重力的图示。
G=100N
步骤:
1、作用点:一般为几何中心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 G=gm
例:已知一铅球重为4公斤,静止在水 平地面上,试作出其所受重力的图示。 答案:G=gm= 9.8牛/千克×4千克 =39.2牛。如右图:
例题 2. 甲、乙两同学同时推一辆小车, 甲用 40N 的力水平向右推,乙用 50N 的 力水平向左推,两力沿同一直线,则 小 车 受 到 推 力 的 合 力 大 小 为 10 水平向左 __________ N,方向__________
例题 3. 将重为 4N 的足球竖直向上踢 出.足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 N .则 5 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__________N 。
6.手提重物感觉很累,原 因是重物的重力都作用在 手上,这种说法对吗? 解析:不对,重力的作用 点在物体上,手感觉累是 因为手对重物施加拉力的 同时重物对手施加向下的 拉力。
7.下述物体中,所受重力约为600 牛的物体是 (C ) A.一匹大马 C.一个中学生 B.物理课本 D.一枚硬币
8.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则 ( D )
B.落地前瞬间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小 C.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合力先 减小后增大 D.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抛出点 落地点
如图为利用重锤线测桌面是否水 平的装置。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2、重力的大小
0 1 0 1
2
3 4
2
3 4
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如 图让物体自由悬挂静止时,弹簧测力计 示数即表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例1如图,物块重力为( 1.2N )
5
5
问:你的体重是多少呢?
假如你的体重(即质量)为50千克,那么 和你的重力是否有联系呢?
辨析:
1、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错。不能把“竖直”说成“垂直”。 因为垂直指的是与某一个面垂直, 此面可以是一斜面,而竖直向下特 指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 2、重力的方向向下。
G
错。不够完整,向下有可能垂直向下也可能竖直向下, 所以不够贴切。
应用: 如图: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可 悬挂一重锤,以重锤线为标准, 使所砌墙与重锤线平行,保证 墙的竖直方向。
19.6N
例:放在斜面上的方木块受到的重力 是60牛,在图中画出该重力的图示。 答案:
G= 39.2 N
30N
G=60N
习 题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 向上抛出去的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 受到重力的作用
B 汽车在斜坡上行驶,它受到的重力垂直 于坡面 C 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任何位置都保持不变 D 地球附近的物体在没有支持的时候,要 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 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