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萘乙酸对植物根、茎生长的作用
萘乙酸在果树上的应用

萘乙酸在果树上的应用: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疏果:疏果是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对于某些品种的苹果和梨,可以在盛花期或花瓣脱落后的2-8天内,喷洒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以疏除过多的花果,改变大小年的现象。
2.防止落果:对于一些容易落果的苹果品种,如津轻、元帅系及其短枝型品种、红玉等,可以在落果期前5-10天喷洒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以防止落果。
同时,萘乙酸还可以促进果实着色。
3.促进扦插生根:萘乙酸可以促进植物生根,因此可以用它来处理葡萄插条,提高扦插成活率。
具体方法是将插条基部用水浸湿后,蘸取适量的萘乙酸粉剂,然后插入苗床。
对于石榴等难生根的苗木,可以将滑石粉1000克与0.5-2.0克萘乙酸粉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插条基部用水浸湿后蘸取适量的药粉,插入苗床。
4.防止剪锯口萌蘖:在修剪苹果树时,较大的剪锯口处容易抽生萌蘖,消耗养分并且影响内膛通风透光。
可以使用萘乙酸溶液涂抹剪锯口,防止萌蘖发生。
5.促进定植苗木生根成活:在幼树定植时,可以将根部放入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提高定植成活率。
6.防止葡萄落粒:巨蜂葡萄在果实豌豆粒大小时可以用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渍果穗,以防止落粒。
7.促进种子萌发:山楂种子的壳厚而坚硬,发芽困难。
可以用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种,以促进种子萌发。
8.促进单性结实:在草莓的花期,可以用适宜浓度的萘乙酸羊毛脂软膏处理花朵,以诱导草莓单性结实。
9.促进病斑愈合:在处理腐烂病疤时,可以在药物中加入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以加速病疤的愈合速度并降低腐烂病的复发率。
10.促进嫁接口愈合:用萘乙酸溶液浸泡过的激素纸包扎果树嫁接部位,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可提早成活3-5天。
萘乙酸生根原理

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于促进植物生根。
其生根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激活细胞分裂:萘乙酸可以刺激植物茎段或叶片中的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新根的形成。
它可以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原始细胞的增殖。
2.促进细胞伸长:萘乙酸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使茎段或叶片产生更多的细胞,从而增加生根的机会。
它可以影响细胞壁的松弛和伸长,促进细胞的生长。
3.促进根毛形成:萘乙酸可以促进根毛的形成,增加根系的吸收表面积。
根毛是植物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4.调节植物激素平衡:萘乙酸可以影响植物内部激素的平衡,特别是促进生长的激素如生长素的合成和积累。
这些激素的调节作用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总的来说,萘乙酸通过激活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根毛形成和调节植物激素平衡等机制,促进植物的生根过程。
它可以增加根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
因此,萘乙酸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繁殖、苗木生产和园艺等领域。
关于_探究萘乙酸溶液促进杨树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_的创新预实验_李春霞

做好标记),放回原粉笔盒,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彩 色粉笔头占盒中总粉笔头的比例(M/N),摇匀后再随 机抓取一把粉笔头(n),其中彩色粉笔头(含标记)为 m。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把粉笔头中彩色粉笔头所 占的比例(m/n)。由于是摇匀后再随机抓取的,所以应 该存在 M/N=m/n。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理解“标志重 捕法”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3 巧用易得材料,建构物理模型的启示与建议 3.1 建构物理模型要做到“意真”
(2) 溶液的配制:配制 NAA 溶液 9 份,浓度为
10-7~10-14 mol·L-1。
(3) 培养生根:将柳枝插入烧杯装的 NAA 溶液
中 15 h,更换清水,清水中浸泡直至生出根来。
(4) 测量不定根的长度并作记录,结果如表 2 所
示。
表 2 不定根的数量和长度记录表
溶液浓 度 Mol/L
根的 数量 /根
生根数 /条
6 9 5 7 6 7
平均长度 最大长度
/cm
/cm
2.48
3.00
2.89
6.00
8.14
11.50
3.36
10.50
7.08
8.50
6.36
10.00
清水
10
3.55
5.50
总长度 /cm
14.88 26.01 40.70 23.52 42.48 44.52 35.50
(1) 选材:13 cm 的新生柳枝 9 份。
预实验的设计与操作,需要对生物实验特别感兴 趣,且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小组去完成,在操作过程 要有照片记录,以加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也会因人而异,初级阶段的 统计方法和发展阶段的统计方法有差异,但都能很好 地描述实验结果,所以,教师要注意数据统计方法的 科学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摘要:本实验采用一年生的且带有一两片嫩叶的扶桑枝条为实验,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两类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观察其生根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的是:用200ppm的萘乙酸(NAA)溶液和400ppm的吲哚乙酸(IAA)的作用效果比其他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更显著的,生长更快。
关键词: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扶桑插条、生根数扶桑是中国名花,又名朱槿,原产我国南部。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霜.不耐阴,宜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场所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最好,。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类似,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根状况。
本实验是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两类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扶桑枝条,现做实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扶桑扦插枝条(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7个大小大致相同的小矿泉水瓶1.2实验方法:1.剪取扶桑嫩枝:剪取8~15cm长度大致相同的扶桑嫩枝,共剪取28枝备用。
2.处理扶桑嫩枝:处理已剪取好的扶桑枝条:留下枝条顶部的1-2片嫩叶;基部切口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斜面。
3.配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和吲哚乙酸溶液:根据需要配制浓度分别为:200ppm400ppm,600ppm的萘乙酸溶液各50ml和浓度分别为200ppm,400ppm,600ppm的吲哚乙酸溶液各50ml。
4.将处理后的枝条用70%的工业酒精擦拭其基部后,每4根枝条为一组,分别浸泡在各50ml的200ppm、400ppm、600ppm的萘乙酸溶液, 200ppm、400ppm、600ppm的吲哚乙酸溶液,以及空白组(蒸馏水)中各24小时。
5.将7个小矿泉水瓶装适量的自来水作为培养液,水瓶外用黑色塑料袋包起来,贴上标签并把枝条移至对应的矿泉水瓶中。
6.将植物置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每隔2天换一次水.7.观察枝条的现象并记录数据2实验结果(1)本实验是从2011年11月10日做的,扶桑枝条培养到17号开始有白点现象,到11月21日出现根,实验记录如下:(2)12月18日图片200萘乙酸(NAA) 400萘乙酸(NAA) 600萘乙酸(NAA)200吲哚乙酸 400吲哚乙酸 600吲哚乙酸蒸馏水3.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实验讨论⑴实验结果分析:从扶桑嫩枝的长势来看, NAA的最适浓度为200ppm,此浓度培养的枝条生根较多较长。
萘乙酸对黄瓜根、芽生长的影响

萘乙酸对黄瓜根、芽生长的影响唐为萍;陈树思;陈丹生;姚詹武【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黄瓜根、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萘乙酸对黄瓜根、芽的生长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萘乙酸在0.000 1~0.01mg/L浓度范围内促进黄瓜根、芽生长,最佳浓度为0.000 1 mg/L.当浓度超过1 mg/L时,萘乙酸则明显抑制黄瓜根、芽生长,当浓度为10 mg/L时,黄瓜幼苗出现烂根现象.【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08(000)021【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萘乙酸;黄瓜;根;芽【作者】唐为萍;陈树思;陈丹生;姚詹武【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521041;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萘乙酸(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是一种用途较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具有两重性,既有促进发芽、生根、加速生长、提早成熟、增加产量等作用[1],又能抑制生长。
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不同植物对其反应不相同,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其反应也不相同。
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黄瓜(Cucumis sativusL.)根、芽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1 试验处理黄瓜种子于2007年购于潮州市太平合兴菜种子行。
用0.1%HgCl2消毒10 min,擦干后用清水浸种5 h,然后捞出置于25℃智能光照培养箱催芽24 h,这时黄瓜种子刚刚萌动,备用。
取7套洁净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7。
向1号皿中加入15 mL蒸馏水作为对照(CK),向2~7号皿中分别加入浓度为 10 mg/L,1 mg/L,0.1 mg/L,0.01 mg/L,0.001 mg/L,0.000 1 mg/L的 NAA溶液15 mL;每皿放入1张洁净滤纸,挑选140粒饱满、大小一致、刚刚萌动(露白)的黄瓜种子,每皿放20粒,加盖。
α__萘乙酸对西葫芦枝条生根的影响

宁德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α-萘乙酸对西葫芦枝条生根的影响α萘乙酸对西葫芦枝条生根的影响摘要: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生长植株为基础试材,切取其带茎尖的约3cm的茎段进行不同浓度的α-NAA诱导生根实验. α-NAA浓度为0(ck)、0.5、5.0、15、30、50(ppm),在西葫芦长出4~5片叶子时,剪切植株的带一叶片具顶端生长点长约3cm的茎段,分别浸入上述不同浓度的NAA溶液进行处理, 三个重复.相同环境下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α-NAA诱导生根的适宜浓度为15 ppm, α-NAA诱导西葫芦生根的适宜浓度为15 ppm,生根时间为13d,生根数6条,侧根根数7条,本试验范围内, α-NAA浓度为15 ppm时诱导生根较早,生根数量及侧根发生量均最好.关键词:西葫芦;萘乙酸;生根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又称白瓜、番瓜、美洲南瓜。
原产北美洲南部,是在从西洋传入我国。
西葫芦生长势较强,生长快,成熟早,营养价值高,是果菜类中比较早熟的蔬菜,且由于其适应性较强,栽培技术简单,单位面积产量高,在我国许多地区成为重要的蔬菜品种[1]。
西葫芦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葫芦科、南瓜属的西葫芦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之一[2]。
西葫芦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较高,每100g可食部分中就有22~29mg。
中医认为西葫芦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
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渴、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且相关研究还发现西葫芦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生剂,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力,发挥抗病毒和肿瘤的功能。
而且西葫芦富含水分,可以润泽皮肤[3]。
α-萘乙酸(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为白色或黄色粉末,易溶于热水及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性质稳定,耐贮存。
对人、畜低毒,但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4]。
萘乙酸在农林花果菜药菇上的应用

萘乙酸在农林花果菜药菇上的应用杨碧富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萘乙酸的作用是能够促进插条、圈枝生根,提高成活率,加速植株生长发育,促进分蘖,增强抗性。
同时还能够诱导开花以及改变雌雄花比率。
还有减少蕾铃脱落,防止落果,増加座果率,促进果实增大,提早成熟,增加产量等效果。
萘乙酸使用时,要先用小量酒精溶解,然后加水稀释至需要浓度进行使用。
具体做法:萘乙酸在粮油作物上的应用杨碧富一、粮食作物1、水稻水稻使用萘乙酸的效果, 能明显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岀苗数, 还能够促进根生长,使根系发达, 从而育岀来的秧苗健壮。
做法是:(1)操作方式:浸种。
(2)使用时期:播种前。
(3)具体步骤:萘乙酸应用于水稻,在播种前,用1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浸种12小时,取岀,取岀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后播种。
2、荞麦荞麦使用萘乙酸的效应,能够促发根,壮苗,提高抗旱力,促进分蘖,增加有效株数,以达到提高产量。
做是:(1)操作方式:浸种。
(2)使用时期:播种前。
(3)具体步骤:荞麦使用萘乙酸,在播种前,用浓度为2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浸种6小时,然后捞岀并用清水冲洗一、二遍,晾干后播种,播种采用宽行条播,播后盖土即可。
3、甜玉米萘乙酸应用于甜玉米的效果,能够使苗发得齐而壮,加速生长发育,使植株健壮,利于增加产量。
做法是:(1)操作方式:浸种。
(2)使用时期: 播种前。
(3)具体步骤:甜玉米使用萘乙酸,在播种前,用浓度为1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浸种12 小时,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后播种。
4、谷子谷子使用萘乙酸的效果,可以増强抗旱能力,从而起到促发根,促壮苗,使植株生长快、壮健,从而增加产量。
做法是:(1)操作方式:浸种。
(2)使用时期:播种前。
(3)具体步骤:萘乙酸处理谷子的方法,是在谷子播种前,用浓度为20毫克/升的萘乙酸浸种10小时捞起,捞起后用清水冲一、二遍,晾干后播种。
5、甘薯萘乙酸用于甘薯的效果, 能够促进发根,多发根,使根发达,从而提高成活率,以及使株体健壮,结薯快,早又多,有效地提高甘薯含粉量和增加产量。
萘乙酸生根原理

萘乙酸生根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萘乙酸是一种常用的生根剂,它能够促进植物生根发芽,加快植物生长速度。
那么,萘乙酸是如何促进植物生根的呢?其生根原理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萘乙酸在植物生根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萘乙酸可以刺激植物幼苗茎尖和表皮组织的分裂,促进细胞分化,从而促使叶芽和根芽生长并分裂,加快幼苗生长速度。
2. 促进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萘乙酸能够促进植物内生植物生长素如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合成和运输,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
3. 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萘乙酸可以增强植物根系的吸水吸养能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提高植物对干旱、病虫害等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促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萘乙酸还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达和伸展,促进植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增强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
萘乙酸还可以促进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植物的养分合成功效,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第二篇示例:萘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根促进剂,能够促进植物生根并增强植物的生长。
萘乙酸生根原理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和传输来实现。
植物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其中一种关键的生长素是吲哚-3-醋酸(IAA)。
IAA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传输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外界环境条件、内源生长素浓度等。
萘乙酸是一种结构和功能与IAA相似的物质,能够模拟和调节植物体内的IAA含量和信号传导,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萘乙酸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生根促进作用:1. 促进IAA的合成:萘乙酸可以刺激植物体内IAA的合成,增加植物体内IAA的浓度。
高浓度的IAA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根部的生长和发育。
3. 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萘乙酸在植物生长素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并且对胚胎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也有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萘乙酸对植物根、茎生长的作用
一、目的
了解萘乙酸对根、茎的最适浓度范围
二、原理
生长素及人工合成的类似物如萘乙酸等对植物生长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在不同浓度下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也不同。
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则一直生长。
不同的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也不同,通常根比芽、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本实验据此观察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
三、材料与设备
1. 植物材料:绿豆种子
2. 实验器具:温箱、培养皿、移液管、镊子、滤纸、尺子、线
3. 试剂:10mg/L 萘乙酸
四、操作步骤
1. 取9cm的洁净培养皿7套,编号。
在1号培养皿中加入10mg/L萘乙酸10mL, 然后从其中吸取1mL放入2号培养皿中,加9mL蒸馏水混匀后即成为1mg/L萘乙酸溶液。
如此依次稀释到6号培养皿(最后从第六号培养皿中取出1mL弃去),则1号至6号培养皿中的萘乙酸浓度依次为10mg/L、1mg/L、0.1mg/L、0.01mg/L、0.001mg/L、0.0001mg/L。
第7号培养皿中则加入9mL蒸馏水作为对照。
2. 选取已萌动的绿豆种子,用镊子将其整齐的排列在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7粒,使牙尖朝上并使其胚的部位朝向同一侧,盖上盖子后,放在22℃的温箱中暗培养3天。
3. 测量培养皿中绿豆种子根以及下胚轴长度以及侧根的数目。
五、实验结果
以蒸馏时中的材料做对照,计算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中绿豆根及下胚轴长度的增加或减少值,并填入表中进行比较分析。
器官蒸馏水
(对照)
萘乙酸浓度(mg/L)
10 1 0.1 0.01 0.001 0.0001
根长
(cm)
3.37 2.3 2.3 2.13 3.67
4.06 3.54
下胚轴长
(cm)
4.77 1.33 3.06 3.73 4.74
5.3 4.8 侧根数 3 0 0 1 1 2 0 由以上的原始数据分析可得下表:
器官萘乙酸浓度(mg/L)
有此表可知0.001mg/L 浓度的萘乙酸最适宜根和茎的生长。
低浓度的NAA 促进根和茎的生长,高浓度的则抑制,且可知在低浓度时,根对NAA 更敏感,而在高浓度时茎对其敏感度更高。
与对照组相比 10 1 0.1 0.01 0.001 0.0001 相对根长(cm ) -1.07 -1.07 -1.24 0.3 0.69 0.17 相对下胚轴长(cm ) -3.44
-1.71
-1.04
-0.03
0.53
0.03
相对侧根
数
-3 -3 -2 -2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