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_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电灯++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_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电灯++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我们设计调光灯就要考虑它的基本功能: 能能连续调光,当然要尽可能美观实用。
(2)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思考:这样的电路安全 吗? 不安全 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到最左端,灯泡两端的 电压多大? 等于电源电压 会超过额定电压吗? 超过额定电压
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会烧坏灯泡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保护电阻。
7、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各有什么特 点?
8、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各有什么特点?
本章一开始小明提出了要设计一个调光灯 现在请你来帮他设计。
这一节课我们来讨论如何设计一个调光灯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
活动一:设计简易调光灯
1、要求: (1)调光灯的亮度可以连续调节; (2)注意安全,在调节过程中要避免烧坏 灯泡; (3)牢固、美观。
有保护电阻的电路图如下:
(3)你的安全保护措施有哪些?为什 么这些措施能起保护作用?
请讨论后回答 参考解答
①用一个适当的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 防止灯泡两端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而烧 坏灯泡;
②电路的接线头处用绝缘胶布包起来 (防止漏电);等。
(4)你是怎样调节电流大小的? 用变阻器调节电流大小
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材料作变阻器?为什 么? 说说你的打算
参考解答: 利用铅笔芯制作变阻器,因为它的电
阻变化较大,缺点是容易折断(也可用 家中的旧电位器)。
(5)你怎样确定电路中一些器件的规 格?应用了什么原理?
如确定保护(限流)电阻的规格的方
法: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电 压特点进行计算。如:直流电源(最低 电压约9V)、电灯(2. 5V 0.3A)可先 求出灯的电阻RL=UL/IL=2. 5V/ 0.3A=8.3Ω,为了防止烧坏电灯,R0上的 电压 U0=9V-2.5V=6.5V,它的电阻 R0= U0/I0=6.5V/ 0.3A≈22Ω。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课题: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2.5v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一、引入(5分钟)教师主导: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作一个调光灯呢?出示几张以往学生制作的调光灯照片(或模型)大家看出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制作调光灯,有什么创意,大家谈谈。

初中物理自制台灯教案

初中物理自制台灯教案

初中物理自制台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台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 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连接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台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 电路的连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电路的连接和调试;2. 创新设计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具:台灯、灯泡、电线、开关、灯座等;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以上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各种款式的台灯,引导学生观察台灯的特点和结构;2. 提问:台灯是如何发光的?台灯的基本结构有哪些?二、探究台灯的工作原理(10分钟)1.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台灯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2. 讲解:教师讲解台灯的工作原理,电路的连接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三、制作台灯(15分钟)1. 学生分组制作台灯,教师巡回指导;2.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3. 鼓励学生创新设计,解决问题。

四、展示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制的台灯,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2.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交流制作经验和创新思路。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2. 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探究其他用电器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科技制作比赛,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台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学习了电路的连接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实践能力,同时发挥了创新思维,设计了独特的台灯作品。

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交流制作经验,互相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制作水平。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电路连接不熟悉,导致制作进度缓慢。

物理学科制作调节亮度的小台灯实践活动案例

物理学科制作调节亮度的小台灯实践活动案例

案例活动课题:制作调节亮度的小台灯1.设计意图(1)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学习电功率积累了直接经验。

(2)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需作重点辅导。

(3)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2.活动目标(体现三维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目标要明确,同时给学生明确的目标提示。

(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3.设计重点和难点教师首先要充分把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预设好学生可能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作为难点和重点关注,加以引导。

(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4.课前准备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师要将材料罗列清晰。

在开展活动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实验室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活动器材。

教师:实物投影仪学生:小灯泡(2.5V 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板、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初中生科技制作综合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活动设计

初中生科技制作综合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活动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教学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教学设计]设计和制作模拟调光灯是在学生学习了电阻、变阻器及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一次综合知识的应用。

教材以综合实践活动来完成本章一开始提出的目标任务,这既是对本章内容的回顾总结,又是对本章知识的具体应用,与此同时,更是对学生的操作技能的提高训练。

通过具体的实物制作,使得学生感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和在操作中取得直接经验并获得成功的愉悦。

b5E2RGbCAP[教学目标]通过设计和制作模拟的调光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plEanqFDPw[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设计出电路。

2.怎样控制调光灯的亮度。

[教学难点]1 .实验器材规格的选取。

2•确保电路安全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教学器材]直流电源(最低电压约9V)、电灯(2.5V 0.3A )、灯座、开关、各种铅笔、导线、金属回形针、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可通过电流不低于0.3A )、电流表(量程为0-3V和0-15V )、各种工艺材料和工具,其他自选材料。

DXDiTa9E3d[课前准备]1. 一个2.5V 0.3A 的小电灯能否直接接到6V的电源两端?为什么?2. 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3.你认为灯泡的亮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要改变灯泡的亮度你有什么办法?教学过程对同学们画的电路图给于适 当的评价,接着请各组同学按照 自己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教师 巡视指导。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说明 交流与 评价4分钟完成制作后,各小组之间交流,请 1-2组同学上讲台展示制作成果,并演 示。

对有制作创意的小组给于表杨。

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展示自 己的成果,激 发学习兴趣。

电路设计5分钟⑵电路中的器件应选用 怎样的规格?为什么?弓I 导学生从电源电压最低有 9V 这个因素出发,再加上各实验 器材都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待 方面去合理的选用器材。

初中自制调光台灯教案

初中自制调光台灯教案

初中自制调光台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灯泡的发光原理。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可调光的台灯。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灯泡的发光原理。

2. 台灯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材、工具箱、材料包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台灯太亮或太暗的情况?有没有想过自己动手做一个可调光的台灯呢?二、电路原理和灯泡发光原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2. 教师讲解灯泡的发光原理,包括电流通过灯丝时产生的热量和光。

三、制作台灯(15分钟)1. 教师展示制作台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个材料包,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指导,开始制作台灯。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调光实验(5分钟)1. 学生完成台灯制作后,进行调光实验。

2. 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五、总结和展示(5分钟)1. 学生总结制作台灯的过程和调光实验的结果。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拓展活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改进台灯的设计,使其更加美观、实用。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改进方案,并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灯泡的发光原理,学会了制作可调光的台灯。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观察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展示,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和灯泡发光原理,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正确地制作台灯。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路元件的作用,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教学内容1.电路元件的认识:灯泡、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源、导线等。

2.电路连接方法:串并联电路。

3.实验操作: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电路元件的认识,电路连接方法,实验操作。

2.难点:电路连接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展示一盏普通台灯,提问:这盏台灯的亮度能否调节?如何调节?(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盏可调节亮度的台灯?2.电路元件的认识(1)展示电路元件,介绍各元件的作用及特点。

(2)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电路元件的认识。

3.电路连接方法(1)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示范如何连接电路,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电路图。

4.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完成实验后,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5.问题与讨论(1)为什么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2)如何提高小台灯的亮度?(3)如何降低小台灯的能耗?(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电路元件的认识程度。

2.学生电路连接的准确性。

3.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4.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电路元件的认识较为深入,电路连接方法掌握得也比较熟练。

2.实验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3.学生在问题与讨论环节,表现出较高的思维活跃度,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掌握不够,导致电路连接错误。

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 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  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教学目标】1.通过自选器材,设计调光灯的制作方案,综合应用欧姆定律的知识,促进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对电路安全、美观等问题的探讨,促进对实验方案的不断改进.通过对自制调光灯其他功能的开发,锻炼发散思维.3.通过制作调光灯,锻炼实验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强化物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制作器材; 设计制作模拟调光灯.2.教学难点: 设计模拟调光灯电路【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现有一只小灯泡标有“3.8V,0.3A”字样,想将其接入6V的电路中,为了使灯泡能正常发光,则需在电路中联一个Ω的保护电阻。

2.怎么才能使灯的亮度可变?3.怎么能安全的调节灯泡亮度【播放视频】展示各种可调节的家用电器:调速风扇,音量调节。

【学生互动】出示新型无极调光台灯,学生观察体验调光过程,明确本节课目的: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调光灯。

二、新课【活动一】设计模拟调光灯电路要求:⒈调光灯的亮度可以连续调节;⒉注意安全,在调节过程中要避免烧坏灯泡;⒊牢固、美观。

(一)介绍器材,学生观察,挑选合适的器材器材:直流电源(最低电压约9V)、电灯(2. 5V 0.3A)、灯座、开关、各种铅笔芯、导线、金属回形针、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可通过的电流不低于0.3A)、电流表(量程为0—0.6A和0—3A)、电压表(量程为0—3V和0—15V)、各种工艺材料和工具、也可以自选你认为合适的器材。

(二)小组讨论与设计电路1.你的安全保护措施有哪些?为什么这些措施能起保护作用?2.你是用哪种方法改变电流的?选择了什么样的器材,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并设计调光灯电路,画出电路图,展示评估改进。

【活动二】分组,分步制作模拟调光灯电路【成果展示】用实时直播技术,展示学生实验桌上的成品,讨论评价,思考可以改进的地方【活动三】用滑动变阻器或电位器改进作品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模拟调光灯变压变流变阻【作业布置】进一步完善调光灯作品,赋予其更多的功能,兼顾美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
课题: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
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
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2.5v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一、引入
(5分钟)
教师主导: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作一个调光灯呢?出示几张以往学生制作的调光灯照片(或模型)大家看出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制作调光灯,有什么创意,大家谈谈。

学生主体:可以将两个亮度可调
节小灯泡当作猫头鹰的眼睛,使它有时暗,有时亮。

可以制作一个小屋,将调光灯当作屋顶的吊灯,使
屋内的景物时明时暗。

可以制作一个小台灯,
放在小桌上。

点评:学生能通过图片和模型受到启发,激起创造欲,无意间将调光灯应用在他们在生活中见到或喜欢的模型上,符合学生的心理及经验。

二、设计与制作(30分钟)
教师主导:刚才同学们在谈的时候已经无意间说明了所制作模型具有的功能了或能够的生的效果。

因此现在请大同学们将模型的名称和具有的功能决定下来。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调节电流大小的?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滑动变阻器?
设计你的电路图。

对照学生设计的电路图,请相关每组学生答辨:
答辩一:如果滑片移到了阻值最小处,造成电流过大,烧坏灯怎么办?你的设计中并没在这方面的安全措施。

这个阻值的大小你如何确定?
此时你的电路经过修改后,其电路图又是如何?
答辩二:在你的设计中,用了两个小灯泡,那么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应接在什么地方?答辩三:在实际制作中,往往滑片不太好滑,与铅笔芯的接触也不是太好,你们组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提供学生一些器材,让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巡视指导。

学生主体:决定产品名称和应具有的功能。

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流大小。

用铅笔芯。

设计电路图。

可以在电路里串联一个阻值适当的定值电阻。

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电压,去掉灯正常工作的电压,剩余的电压就是定值电阻承担的电压,我选择适当长度的电阻丝接在电路里,具体作法是将
电压表接在灯的两端,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压值。

修改电路图并展示。

接在干路上。

展示其电路图。

我们组采用两根相同的铅笔芯并排靠紧,将滑片置于两铅笔芯之间,这样既便于滑片移动,又能使滑片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同级学生分工,一部分负责连接电路,一部分负责产品的外观设计。

点评:使学生明确设计产品时,明确产品的用途是设计的创造的第一步。

小灯最亮时的电压定为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在制作的调节中,可采用前面所学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节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调节方法。

在电路的设计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产品的功能,演变出许多电路,这些电路都是应用原有的电路知识拓展而成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并有所创造的能力。

轨道接触不好是学生在制作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知道除了知识以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交流与评价(10分钟)
教师主导:要求每组将本组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效果并加以解说功能和有所创新的地方。

要求每组课后写出作品功能使用说明。

学生主体:介绍作品:
例1:本组红、黄两色玻璃纸蒙在猫头鹰的眼睛上,使其两眼射出红、黄两色的光。

例2:我们将台灯的灯罩作成凹形,应用了凹面镜会聚光
的特点。

例3:我们将轨道竖直安装,这样滑片上下移动,便于操作,结构合理美观。

点评:培养学生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以往学生在小制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设计的,因此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评析]通过本节课教学实际来看,初步达成了教学的目标。

在此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例如,有的同学将两根铅笔芯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滑道,这样既保证了滑片与铅笔芯的良好接触,又使得滑片在滑动过程中方便,可靠;又例如有的同学就直接利用电位器调节台灯的亮度;有的学生觉得电池所提供的电压不够,消耗得快,就利用废旧电器上的变压器,将家庭电路的电压降到小灯泡能够正常工作的电压,整个装置,只要往插座上一插就可演示,已初步体现出实用性;再例如,不少学生在整个装置的外观上,选择了富有各性背景,有的是一个充满温馨小木屋,有的是一个猫头鹰的双眼等。

但此节课上也反映了一些学生的动手制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给予切实的帮助。

另外本节课前要学生具备使用电烙铁焊接的能力,可能通过劳技课上实现,也可将此节课与劳技课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