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专业:考试科目: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
一、设计与分析题(共3题,共60 分)
1、请就“幼儿教师的游戏观”为研究题目,分别设计一份针对幼儿教师和
幼儿园园长的访谈提纲。
2、请围绕幼儿在某活动区(如娃娃家)的游戏行为设计一份观察提纲。
3、有一个关于三套语文教材对小学4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研究人员在同一学校四年级选择了3个班作为样本,每个班各选用一套教材,分别由3名教师来执教。
实验前,先对这三个班的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测试,经过五周的教学,对学生再次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请问:
(1)该实验的名称是什么?
(2)该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3)该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实验分组设计?
(4)该实验中可能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试列举两个。
二、论述题(共2题,共40 分)
1、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
2、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什么意义?。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

【题库】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本)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1607、1807[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答案:D2.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
这里采用的操作定义方法是()。
1607、1901、2101[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答案:A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
1607、1701、1706、1901、2001[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
[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
[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
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
[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
答案:D4.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1607、1907、2007、2101[A].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答案:A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607、1706、1907、2101[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1.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没有主题的,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的记录法是:(A )A.轶事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C.连续记录法D.间接记录法2.一项研究能够稳定反映实际水平的程度称为(B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3.了解不同性别4岁独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抽样方法是(A )A.随机抽样B.多级抽样C.分层抽样D.整体抽样4.我国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方法是(A )A.中图法B.科图法C.人大法D.国会法5.某研究者计划从1000人中抽取200人作为样本,他按抽样比率为K=1000/200=5,随机选出一个少于5的数,每隔5人选一个,直到选够200人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B )A.类型取样B.分层随机取样C.简单随机取样D.系统随机取样6.一般把性别、学校规模、家庭教养方式等变量规划为(B )A.连续变量B.自变量C.间断变量D.定量变量7.由右图测量的结果,可知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A )A.信度高,但效度不高B.信度高,效度也高C.信度不高,效度高D.信度、效度都不高8.属于三次文献的是(D )A.论文B.档案材料C.书目D.动态综述9.某研究者欲研究有“口吃”现象的幼儿的个性特征,他应该选择的抽样方法是:(B )A.分层随机取样B.定额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多级抽样10.德国学者(C )1903年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A.杜威B.梅伊曼C.拉伊D.普莱尔11.定性观察最基本的记录方式是(A )A.田野笔记B.日记描述C.轶事记录D.样本描述12.下列哪类文献是信息最主要的载体(D)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声像文献D.印刷型文献13.符号G1 X1 O1 X2 O2;G2 X2 O3 X1 O4表示的实验设计模式是(C )A.等组前后测设计B.单组时间系列设计C.等组后测设计D.轮组实验设计14.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核心环节是(C )A.计划B.协同合作C.行动D.报告15.教室外的突发事件,教室外嘈杂的声音,请问,该问题属于哪一类(B )A.多选式B.多项式C.顺序式D.等级式16.控制无关变量最彻底的方式是(A )A.消除B.恒定C.均衡D.抵消17.定性观察最基本的记录方式是(A )A.田野笔记B.日记描述C.轶事描述D.样本描述18.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是(A )A.方法论B.一般方法C.具体研究方法D.实验方法19.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核心环节是(B )A.计划B.协同合作C.行动D.报告20.概率抽样中运用最广泛、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21.学前教育领域研究者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包括(DE )A.探究性研究B.检验理论或研究假设C.追踪研究D.契约研究E.无框架研究22.下列属于定量观察记录样式的是(ACE )A.叙述体系B.事件取样记录表C.项目清单D.等级量表E.图式记录23.幼儿园教师人职初期适宜的研究方法是(ACE )A.田野观察B.客观观察C.轶事记录D.追踪实验研究法E.单一被试实验24.学前教育实验按实验目的不同可分为(ADE )A.真实验B.自然实验C.探索性实验D.验证性实验E.多因素实验25.下列属于学前教育实验的构成要素的是(CD )A.自变量B.实验条件C.因变量D.实验过程E.无关变量26.估计测验信度的主要类型有(ACE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结构信度D.分半信度E.评分者信度27.下列属于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的是(ABCD )A.确立研究的目的B.考虑具体的访谈方式和访谈对象C.访谈问题的设计D.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E.进行预谈并修订访谈计划28.问卷调查的局限主要表现为(CE )A.调查工具的统一性B.调查内容的固定性C.调查过程的匿名性D.调查设计的复杂性E.调查结果的客观性29.根据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访谈可分为(BD )A.个别访谈B.一般访谈C.间接访谈D.集体访谈E.一次性访谈30.以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为划分依据,研究问题可分为(BCD )A.因果性研究问题B.纵向研究问题C.自选研究问题D.预测性研究问题E.应用性研究问题。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研究是探讨未知的过程,这是科学研究的 B 特点。
A 客观性B 创造性C 继承性D 控制性2、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是 CA纵向研究 B横向研究 C 个案研究 D成组研究3、核查资料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属于 BA 计量审核B 逻辑审核C 资料审核D 资料评定4、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观察的行为出现,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是 BA 时间取样观察 B事件取样观察 C 轶事记录法 D 系列记录法5、不能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 DA 真实验B 前实验C 确认性实验D 准实验6、在问卷中 A 是对研究课题的高度、简洁概括的反映。
A 标题B 前言C 指导语D 结束语7、从一个或若干个概念入手,找出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明确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表现是问卷理论建构的 BA 因素分析方式B 理论推导方式C 实证标准方式D 逻辑分析方式8、下列哪种问卷回答方式适合于问卷的定性分析 BA 量表式B 填空式C 选择式D 排序式9、把阅读文献所得的信息资料抄下来是积累文献中的A方法。
A 抄录式B 提要式C 札记式D 标记式10、A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A 外审B 内审C 互证D 核查11、在行动研究中,研究的动力来自实际工作者,他们自己提出并选择研究的问题,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属于B A 合作模式 B 支持模式C 独立模式D 内隐模式12、三角分析属于行动研究中的D方法。
A 观察陈述法B 自我报告技术C 情境分析法D 批判反省法1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很难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一般都是进行现场实验。
这是因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具有B特点。
A 多因素B 实践性 C持久性 D 控制性14、将同一研究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共同规律,这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D 趋势。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三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实验室观察法2.解释性假设3.追踪法4.文献5.应用性研究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
2.什么是经验总结法?一个好的经验总结的标准是什么?3.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独特的特征。
5.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实验室观察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行为的发生,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2.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更高一级的形式,是更复杂、更重要的一种假设。
3.追踪法追踪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4.文献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5.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即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是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其主要目的。
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研究情景的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揭示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
秋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 创造性原则是课题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2. 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我国特有的地方百科全书、墓志、碑刻等; 对3. 通过抽样,可以减少研究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对4. 无结构观察法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较充分了解的情况下; 错5. 实施调查最基本的一条是按调查计划的要求进行,调查人员不能违反设计时的意图任意变动调查内容和操作程序; 对6. 理论因素是选择和确定自变量的最根本的方面; 对7.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人、个别的事件、个别的团体等,不能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 错8. 针对凯米斯未能将“一般概念”明晰化这一问题提出批评的是英国教育学者麦克南; 错9.教育教学经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 对10.在运用统计图表示统计资料时,常常附以统计表作为参照; 对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答: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2观察环境的自然性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3.课题选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迫切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4.搜集文献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尽量使用逆查法;2以影响大、质量高的文献为主;3尽量多搜集第一手资料,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4注意搜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结论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文献;5不仅搜集教育科学领域的资料,还应该搜集相关领域、学科、专业的有关资料;5.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答: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4整群抽样5有意抽样法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要求:问卷内容必须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正文部分的问题应包含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总共不得少于10个问题;答:家庭教养环境与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关系的研究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家庭教养环境,它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环境,这个环境由家庭物质条件、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要素构成,它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家庭教养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给幼儿人格的建立打下深深的烙印;本研究旨在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以此来了解幼儿人格特点的现状,分析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为早期家庭教育中培养健全的幼儿人格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公众调查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词条,组成试测项目;采用因素分析法筛选项目,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幼儿人格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用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及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对405名幼儿进行调查分析,讨论幼儿的人格特点以及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 研究结果: 1通过文献总结和公众调查,抽取词条,编制幼儿人格初测问卷,共有项目68条; 家庭教养环境,它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环境,这个环境由家庭物质条件、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要素构成,它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家庭教养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给幼儿人格的建立打下深深的烙印;本研究旨在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以此来了解幼儿人格特点的现状,分析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为早期家庭教育中培养健全的幼儿人格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公众调查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词条,组成试测项目;采用因素分析法筛选项目,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幼儿人格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用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及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对405名幼儿进行调查分析,讨论幼儿的人格特点以及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 研究结果: 1通过文献总结和公众调查,抽取词条,编制幼儿人格初测问卷,共有项目68条;2.如何评价一份教育研究报告答:1教育研究报告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评价方法大概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也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评价主要是按评定标准对成果做出评语式的鉴定;评定者需要阅读、分析研究报告,了解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还要研究该研究报告的原始资料;对应用性的研究进行评定时,评定者还需要深入课题研究所在地进行实地考证,然后将考察结果与研究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定量评价是通过数量化的评价方法去判定科研成果的质量和价值;定量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2教育研究报告主要成分评价指标这里的是指在评价研究报告的各主要成分时,可以提出的各项问题;读者可以在评价一份研究报告的时候,将问题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回答问题,来评价研究报告的质量;几乎所有的研究或研究报告,都不会是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任何的研究报告若能在较多问题上得到满意答案,则可判定该报告是较好的;为了较为细致、精确地评价研究报告的质量,评价者还可以从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评价,采用等级记分的方式,对研究报告的内容逐项判定,最后综合判断研究报告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另外,在运用研究报告质量标准评价指标时,也可以采用撰写评语的方式;可以从研究报告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疑难性这几个来阐述;3.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答: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与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便获得真实的资料;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总数为N一500,样本容量是n- 50,求出间隔500÷50 -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
”这是采用(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2.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15分钟游泳横渡长江、一年四季从不生病…”的人。
这里采用的操作定义方法是( )。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 )。
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
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或X与Y 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B.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C.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D.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二、判断题(每题4分,合计20分)6.对于计数资料的检验主要用X2检验,可以用来同时检验一个因素两项或多项分类的实际观测数据与某理论次数分布是否相一致的问题,或有无显著差异的问题;还可用于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各有多项分类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否具有独立性的问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答案.doc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答案练习题一一、单选题:1—5 ADBAB6—10ADABC11—15ACBAB16--200 DAAAA21—25BADDC26--30 ABDDD二、多选题:1—5BC ABC ABCD ABC CD6—10ABC CD ABCD ABCD AB11—15AB ABCD ABC ABCD BC16—20ABCD ABCD ACD ABCD AB21—25ABCD ABC ABCD AC ABCD26—30ABC 1 ABC ABCD AB AC三、判断题:I— 5 V X V V V 6—10 X V X V VII—15 V V V X V 16—20 V X X V V21—25 X V V X V 26—30 V V V X V四、简答题:1.观察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观察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制定观察计划、进入观察领域、开始观察记录、幣理分析观察结果等步骤。
2.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1)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2)从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3)从讨论和交往屮发现问题;(4)从他人的研究成果屮发现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寻找问题;(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3.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有哪些?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可归纳为:(1)选题;(2)查阅文献;(3)提出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5)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7)得出结论;(8)撰写研究报告。
4.撰写实验报告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要以陈述事实为主(2)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3)应遵循撰写报告的常规(4)要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5.简述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
行动研究特別适用于中小规模课程的研究与改革以及对具体教育结构的整体性考察。
还可以川于对教学方法和程序、行为管理和控制、教育组织、行政工作效率、教师工作态度与价值观等方而的研究。
6.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最时,在每一个假设屮,只陈述两个变最之间的关系;(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7.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文献
5.应用性研究
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
2.什么是经验总结法一个好的经验总结的标准是什么
3.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独特的特征。
5.研究课题的小题15分,共30分)
2.解释性假设
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更高一级的形式,是更复杂、更重要的一种假设。
3.追踪法
追踪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4.文献
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3.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
(2)观察环境的自然性
(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
(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
(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
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独特的特征。
(1)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判的主观差异性;(4)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和整体性;(5)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较长的周期性;(6)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7)教育科学研究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8)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
1.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验室观察法
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行为的发生,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三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总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核分人
题分
30
40
30
复查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验室观察法
2.解释性假设
(1)观察个案行为;(2)明了当前情况;(3)了解过去历史;(4)设计处理方案;(5)判别处理方案;(6)实施并检验方案。
2.什么是经验总结法一个好的经验总结的标准是什么
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
一个好的经验总结有两个标准:(1)经验本身是好的,即教育实践的经验是成功的;(2)经验总结的结果是好的。
5.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
(1)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2)从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3)从讨论和交往中发现问题;(4)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寻找问题;(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
答案要点:
(1)问卷内容必须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调查者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指导语和问卷的正文;
(2)正文部分的问题应包含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
(3)问题不得少于10个。
5.应用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即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是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其主要目的。
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研究情景的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揭示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