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呢,吧,啊,吗”的研究201404...
对外汉语语气词的教案

对外汉语语气词的教案一、课题对外汉语语气词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并准确说出常见的对外汉语语气词,如“啊”“呀”“呢”“吧”等。
- 理解不同语气词在表达情感、语气方面的差异,并能在简单的语境中正确使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气词用法的感知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常见语气词的基本用法和语义区别。
例如“啊”可以表示感叹、舒缓语气;“呢”用于表示疑问、强调等。
- 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和使用语气词。
2. 教学难点- 一些语气词在不同语境下语义的微妙变化,如“吧”在祈使句和疑问句中的不同含义。
- 帮助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克服母语习惯的干扰,准确运用语气词。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五、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的编排由浅入深,先让学生认识语气词,再逐步引导他们理解用法并进行运用。
但是对于语气词在复杂语境下的用法讲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补充。
2. 教材地位- 这部分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属于基础且重要的部分。
语气词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自然度,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要素之一。
3. 教材作用- 教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素材,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语气词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引导。
通过教材中的例句和练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语气词的用法,教师则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汉语对话的视频片段,对话内容如下:- A:今天天气真好啊!- B:是我们出去走走吧。
- A:去哪儿呢?- B:公园怎么样?那里的花很漂亮呢。
2.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在这个对话中,你们听到了哪些比较特别的词?这些词在你们的母语里有类似的吗?”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的语气词“啊”“呀”“呢”“吧”。
对外汉语教案语气助词

Modal Particle 语气助词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这些分类: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肯定语气和停顿语气。
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吗,么,吧,呢”或文言中的“也,者,乎,哉,与,欤,邪,耶,为”等等。
某些情况下,当“啊”读升调时,也表疑问语气。
不同的疑问语气词,表示的疑问程度也不尽相同,“呢”和“吧”疑问程序较“吗”来的要小,通常表示(推测出答案)征求意见。
祈使语气祈使语气:“吧、罢、呀、啊、啦”或文言中的“矣、焉、哉”等等,表示命令、请求、劝告、督促等语气,例如:“不要在这里吸烟好吧”。
感叹语气感叹语气:“啊、呀、哇、哪”或文言中的“也、矣、乎、焉、哉、与、欤、已”,表示输出主观的感情色彩。
注意,感叹语气词和叹词不同,叹词通常用于句首,而感叹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且不能独立使用。
肯定语气肯定语气:“的、了、嘛、呢、啦、罢了、而已”或文言中的“也、矣、乎、然、焉、耳、而已、云、尔”。
有些肯定语气词,如“罢了”、“而已”,有时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
注意,肯定语气词与结构助词不同,结构助词若去掉便会影响句子的结构,而语气词去掉则无伤大雅。
停顿语气停顿语气:“啊、吧、呢、么”或文言中的“也、矣、乎、焉、兮”,一般用于句中,有停顿、强调突出前方词语的功能。
9.N noun 名词10.NP noun phrase 名词词组11.Nu Numeral 数词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词叫数词,数词分为基数词cardinal numeral和序数词ordinal numeral。
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叫基数词;表示顺序的数词叫序数词。
数词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九、二十、百、千、万、百万、千万、亿、兆等。
12.S subject 主语 P predicate 谓语 O object 宾语(定attribute状adverbial modifier补 complement)13.PN proper noun 专有名词用法专有名词是表示人、地方、事物等特有的名词,它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作用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作用1. 诶,说到语气助词,那可太有意思啦!就是我们说话时经常用的"啊、呢、吧、啦、嘛"这些小尾巴,虽然小小的,但作用可大着呢!2. "啊"这个小家伙最活跃啦!又能表示惊讶:"哇,下雪啊!"又能表示感叹:"真美啊!"还能提醒别人:"小心啊!"简直就是万能选手!3. "呢"这个小东西特别爱问问题,像个好奇宝宝:"你在干什么呢?"还能表示正在进行:"他在睡觉呢。
"用它说话特别温柔委婉。
4. "吧"就像个不太确定的小可爱,说话总是留有余地:"应该是这样吧?"还能用来商量:"我们去吃饭吧!"特别给人商量的余地。
5. "啦"就是个欢快的小精灵,常常表示事情完成:"我做完作业啦!"或者表示高兴:"放假啦!"听起来特别轻快活泼。
6. "嘛"像个小调解员,常常用来缓和语气:"这不是很简单嘛!"或者表示理所当然:"大家都这样嘛!"让说话显得特别随和。
7. "了"这个小机灵鬼儿,最爱说变化:"天黑了!"或者完成:"吃完了!"没它还真不好表达这些意思呢!8. 有时候这些小尾巴还能叠在一起用,比如:"快来看啊呢!""别闹了吧!"叠起来更能表达说话人的心情和语气。
9. 这些语气助词就像调味料,没有它们,我们的对话就像白水煮面,太单调啦!加上它们,立马就变得有滋有味,生动活泼起来!10. 不过要注意,这些小尾巴主要用在口语中,写正式文章的时候可不能随便用哦,不然就显得不够严肃啦!。
汉语口语语气词英译策略研究——以“啊、吗、吧、呢”为例

那是 谁 ,又藏 在何 处 呢? Wh o c o u l d i t b e ?Wh e r e c o u l d
h e h i d e t h e n ?
( 四) 反陈法 :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把本来 已确定 的思想
表现得 更加鲜 明 、 强烈 。如果我们 将其 直接 翻译 成疑问句 , 虽然
( 三) 特殊疑 问词法 : 汉 语疑 问句 中的特指疑 问句 指的是句
子 中有 疑问代词 ( 如“ 谁、 什么 、 怎样” 等) 的疑问句 。在英语 中针
呢” 为倒进行调查研究 , 语料 总结见 下表 。
汉 语 口语语 气 词 “ 啊、 吗、 吧、 呢” 的使 用
一
对 这样 的 疑 问代词 有一 系列 的特 殊疑 问词 与 之对 应 ,例如 :
功能一致 , 但是英语 中没有可与汉语感叹词 相对应的语气词 , 所 以汉译 英 时不 能达 到一致 。对 于感 叹语气 的英译 ,主要 借助
Wh a t+ a / a n+形 容词 +名词 ( + 主语 + 谓语1 , 另 外一种是
H o w +形容词 / 副词 ( +主 语 + 谓 语 ) 。 对 于 这 一 翻译 技 巧 我们 称之为特殊结构法。
o f t h e s e a .
存在一致性 。针对这种情况 , 本文采用 直转法 , 即在英译 的过程 中不改变句式 , 直接 进行 转化 。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 , 可以借 助 标点符号等手段 。 啊, 原来 是他, 怪不 得看着 挺 面熟 。O h , i t i s h i m, n o w o n d e r
为什 么人 们 要 这 样 呢? Wh y d i d t h e y b e h a v e t h i s w a y ?
泰国大学生对汉语语气词“啊”“吧”“呢”“吗”的“误代”偏误分析

泰国大学生对汉语语气词“啊”“吧”“呢”“吗”的“误代”偏误分析汉语语气词在日常用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是汉语的一个重要语法点,同时也是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为了考察泰国大学生对汉语语气词“啊”“吧”“吗”“呢”的混用情况,笔者以泰国商会大学中文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泰国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为“吗-呢”的误用和“吧-啊”的误用,这两种偏误类型占了所收集到得偏误的46.66%,而最不容易犯的错误为“啊-吗”的误用,仅占6.67%。
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对国内外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引起更多学者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的习得特点进行研究,促进对泰汉语教学的发展。
标签:偏误分析语气词泰国学生一、引言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它们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神态的一种重要手段,数量虽少但使用频率较高。
对泰国学生而言,如果想要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语气词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笔者的自身学习过程中,发现汉语语气词的学习和使用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很容易出现各种偏误,因此,对泰国学生的汉语语气词的偏误进行系统分析,探究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的规律,是推进泰国汉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理论上,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对汉语语气词的习得规律,把握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它能指导我们改进教学思路,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气词。
本文主要是对泰国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四个汉语基本语气词“啊”“吧”“吗”“呢”的情况进行偏误分析。
根据鲁健骥(1984)的《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他把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代和错序”四大类。
由于语气词常用在句尾,因此,在语气词的偏误中,较少出现错序的偏误类型。
此外,由于一些语句中既可以使用语气词,也可以不会用语气词,如“你别当真”与“你别当真吧”,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使用了语气词“吧”可以使句子带有一种商量的语气,使语气变得委婉。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_吧_的教学策略_赵卫

2006年11月N o v.2006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O FT I A N J I N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第8卷第6期V o l.8 N o.6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吧”的教学策略赵 卫,白晓红(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072)摘 要:语气词的教学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应占有重要地位。
在对留学生使用语气词“吧”的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中介语和偏误分析理论,对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出现的偏误句子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据此提出教学策略,力图为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语气词;吧;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06)S0-0438-05* 一、语气教学与语气词 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说话人针对句子命题所要表达的一种主观意识[1]。
人们说出的每句话都带有一定的语气。
对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理解和运用语气能力的高低,是其语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然而,运用语气却是一大难题。
不少已经达到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在运用汉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仍然常常犯大量的语气方面的毛病。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语气和语气词本身都属高难语法点和其难教难学外,语气教学尚未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足够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对外汉语教学界,语气和语气词的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相对薄弱。
正如赵春利所指出的那样,目前汉语教材对语气训练内容的编排没有整体的系统性、阶段性和连贯性,而是主要附着在语法问题上提到一点儿语气问题,缺乏明晰的目的性和注释说明[2]。
这就更给留学生的习得增加了难度。
语气教学在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汉语语气的表达可以借助于语调、语气词、语气副词、能愿动词以及叹词等。
“如果从所表功用的专用性和所表语气的多样性这一角度来看,使用语气词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3]。
对外汉语教学中“吧”字的解释、翻译及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吧”字的解释、翻译及应用摘要: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难免要用到语气词。
“吧”字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我们用到“吧”这个语气词,一方面是教学语言中对它的应用,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吧”字的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那么,在进行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怎样解释比较合理?“吧”字在教学语言中的运用和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本文试阐明之。
关键词:语气词“吧”、词义、解释、翻译、教学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一、引言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时常要用到语气词。
这包括教学语言中对语气词的应用,如“……今天呢,我们讲解词汇部分的内容”、“如果没有别的问题,那我们就下课吧”、“今天天气真好啊”,等等,这些语气词在大班上课时可能用的频率稍低,但在一对一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过程中,它们的使用频率就会很高。
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涉及的语气词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进行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的过程中怎样解释比较合理,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今天我们重点讨论语气词“吧”的一些有关问题,包括它的语法意义、情态意义、解释方法、翻译方法以及翻译、解释和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分别探讨。
二、“吧”的词义当我们谈到一个词的词义时,一般会从它的本义谈起,然后谈它的基本义或常用义,再分述它的引申义和比喻义,还有它的语用义、语法义、色彩义以及它所包含的情态意义(即我们在描写客体事件、传达客观命题内容时表达出的个人的主观看法、情感和态度)等。
然而“吧”字作为一个语气词有它的特殊性:《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吧”字作为语气词的用法,只有它作为动词和拟声词的用法;中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以及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都查不到这个字。
这说明这个字出现是比较晚的。
语气词研究

一.选题理由语气范畴是语法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气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语气范畴的研究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要研究语气范畴,语气词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语气词是语气范畴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标志。
再说,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语气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上术的理由,我就决定选择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该题。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对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等各种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作出合理的解释。
这些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对语气词本身的认识也有利于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
本论文注意研究一些典型的语气词,如"了、呢、吧、的、吗"本文也把汉语语气词和越语语气词进行对比并分析越南学生在使用语气词的常见错误及提出纠正法。
四.研究任务第一:对语气词与语气系统进行比较全面考察第二:研究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第三:研究语气词"了、吧、呢、的"第四:介绍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中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法。
六.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许多,但因为本论文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使用并结合这几个方法:收集、分析、综合、调查统计等研究方法。
七.论文结构: 本论文包括三章: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第二章: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的研究第三章:语气词"了、吧、呢`、的"的研究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1. 语气词的基本性质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
不同的句子表示不同的意思,首先是凭借不同语义内容的词语。
语言还有转情的功能,比如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情态和作用就不一样。
具有语气词使汉语有别于一部分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明显特点。
在语气系统中语气词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结构成分一起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
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词类语气词表现出来的语法性质可以归纳为三点:1.1.语气词后一般有语音停顿。
以前各位学者对语气词语法性质的论述总是强调"语气词一般位于句未"这一点。
近些年来,有学者再次提出了句中语气词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位论文学生姓名:丁乂宇专业:对外汉语学号:导师姓名:陈克禄二〇一四年四月摘要以往关于对外汉语语气词“呢、吧、吗、啊”的分析研究存在过于概括和过于繁杂两种倾向。
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整理了“呢、吧、吗、啊”的意义、用法以及偏误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材编排建议和教学研究建议。
希望对对外汉语语气词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气词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呢,吧,啊,吗”的研究一、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语言是一门学科的同时更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留学生提高使用汉语交际的能力。
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的其他语言,汉语中的虚词特别多,这是因为汉语既缺乏形态标志和曲折变化,同时也没有豁着形式。
因此,虚词便成为现代汉语中十分具有重要性的表达手段。
[1]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越高的虚词,就越是难以讲清楚它的用法和意义,有时甚至因为给学生们讲得不准确而带来误导,从而引发新的错误。
如今,对外汉语的虚词教学己经逐步地从语法教学中单独被列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这体现了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对外汉汉语语气词教学的重大进步。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留学生虽然在讲汉语时字正腔圆,但是我们听起来依然觉得不地道、生硬。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使用语气词。
由此可见,对外汉语语气词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外汉语中语气词的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感,同时还会使他们的口音听起来更地道。
1.2 研究范围和任务1.2.1研究范围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气词有六个,它们分别为:了、的、呢、吗、啊、吧。
在本文中,我们将选择“呢”“吧”“吗”“吗”这四个使用频率最高,用法与意义相对较为广泛和复杂,而且具有一定相似性的语气词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呢”“吧”“吗”“啊”这四个语气词的分析研究,来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2.2本文要解决的任务(1)对语气词“呢”“吧”“吗”“啊”的意义、用法以及偏误分析进行研究。
(2)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教材研究建议和教学研究建议。
二、语气词“呢,吧,啊,吗”2.1意义和用法西汉的毛亨在《诗话训转》一书中认为语气词即“辞”;而东汉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认为语气词是“词”;在西晋的杜预则称语气词为“发语之声”“语助”“辞”等;后来后人们还给语气词给予了“虚字”、“语助”等称谓。
[2] 通过以上对语气词称谓的变化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语气词已经从助词和虚词中独立出来,独成单独的一类,这是对外汉语中关于语气词研究这一领域的重大进步。
虽然称谓对于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作用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也涉及到词类的体系、归属等一系列问题。
在本研究中,更倾向于“语气词”这一说法。
2.2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通常会采取一定的方式把语气词的正确用法和学生们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说明和解释偏误出现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强化学生们的记忆,同时也更加贴切和生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笔者将以“呢,吧,啊,吗”为对象,列举它们的一些偏误的例子:2.2.1语气词“呢”的偏误类型语气词“呢”的缺漏误: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以后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正: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以后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语气词“呢”在“N十呢”形式,和“还……着呢”这两种形式中是不能够省略的,因为在“N+呢”形式是个省略疑问句,“呢”在此处具有非常强的完句功能和强调的作用。
2.2.2 语气词“吧”的偏误类型语气词“吧”的误用误:王小明同学既不在家里,也没去学校,可能出去玩了啊。
正:王小明同学既不在家里,也没去学校,可能出去玩了吧。
在这个例子当中,“可能”表示是猜测,在这样的句式结构中,我们一般都使用语气词“吧”来表示猜测的语气。
经常出现的与其搭配使用的语气副词除了“可能”,还有“也许”“大概”等等,此处使用语气词“啊”是错误的。
2.2.3语气词“啊”的偏误类型“啊”与“吧”混淆误:你出门要记得带雨伞吧。
正:你出门要记得带雨伞啊。
“吧”有时候也能够用于祈使句的句尾,但它主要表示的是一种委婉的商量的语气。
而“啊”用在祈使句的句尾则表示一种舒缓的警告或者提醒语气。
而在这个例子中,表示的是一种提醒而不是商量的语气,因此,我们应该用“啊”而不用“吧”。
2.2.4语气词“吗”的偏误类型语气词“吗”的缺漏误:你能帮我带个口信?正:你能帮我带个口信吗?语气词“吗”一般如果用在是非疑问句的末尾,便会起到加强询问语气的作用。
“能……吗”是一个表示请求的问句,此处的语气词“吗”是不能够省略的。
否则的话,请求的语气也就消失了。
在其他的语言如英语当里便没有语气词,它们的询问是用一般疑问句来表达的,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出现语气词“吗”遗漏的现象。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母语的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3句法、功能研究2.3.1 关于“呢”的句法、功能分析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呢”分成两种:A.作为疑问语气词来表示疑问,一般用于除了是非问句以外的问句。
比如:(1)这个书包是谁的呢?(2)你为什么那么喜欢他呢?B.陈述语气词,分为三种情况,如下:①略带夸张地指明事实。
(1)我们店里的衣服可非常便宜呢。
(2)昨天可热呢。
②经常与“正在、正”等等搭配放在句尾使用,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如:(1)他干活呢。
(2)我们都在写作业呢。
③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如:(1)如今呢,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你要是累了呢,就先歇会。
2.3.2 关于“吧”的句法、功能分析关于语气词“吧”的句法、功能分析,语言学界的说法各不相同,其中《八百词》将其归纳为五类:A.用在祈使句的句尾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催促等。
如:(1)你好自为之吧。
(2)帮我讲解一下这道题吧。
(3)加快点速度吧。
B.用在句尾表示疑问。
如:(1)这个书包是你的吧?C.用在“行、可以、好”等词的后面,以应答语的形式来表示同意。
如:(1)好吧,就这样吧。
(2)行吧,那就这么办。
D.用在句中停顿处。
E.用在“动词+就+动词”的句尾处,表示“不要紧”“没关系”的意思。
如:(1)没了就没了吧,我再给你买一个。
(2)不想做就不做吧,不勉强你啦。
2.3.3关于“吧”的句法、功能分析吕叔湘先生认为,与其他的语气词比起来,“啊”不是表示某一种特定的语气,它几乎可以用于任何语气。
“啊”常常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绪十分激动,只要是用了“啊”的句子都会更生动些,更含有感情成分。
[3]胡明扬先生认为“啊”是一种表情语气助词,具体的色彩取决于说话人的内容和当时的语言环境。
我们认为“啊”的基本语义是用于表示“提醒”,引起听话人的注意,提醒听话人特别关注说话人的某一句或某一处。
2.3.4关于“吗”的句法、功能分析“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疑问语气词,它在疑问句中的基本功能就是强化疑问语气和突出疑问焦点。
A.“吗”用于是非问句(1)你喜欢张老师吗?(2)你不喜欢我这件新衣服吗?B.“吗”用于反洁问句反问句是用肯定的形式进行发问,实际表示否定的意思,有疑问的形式但没有疑问的信息。
例如:(1)这像话吗?(质问)(2)你难道不觉得不好意思吗?(质问)三、语气词“呢,吧,啊,吗”教学建议3.1语气词教材编排建议以《发展汉语》全套教材为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对外汉语语气词“呢,吧,啊,吗”的教学建议如下:(1)在对话或者例句中使用了语气词,但是缺乏相应的语用和语法解释,即使是作一些解释也相对比较简化。
如在《初级汉语》上册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吗”字的问句,但是却没有任何关于语气词“吗”的用法方面的解释。
[4](2)教材中有关语气词内容的教学的编排都是根据课文的内容需要来编排的,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这样就导致学生们在学习汉语语气词的过程中总是停留在零零碎碎的知识点的层面上,难以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如第三课中出现了语气词“吧”(我们走吧),在课文中的解释为“表示建议”,但却并没有对“吧”的用法和功能进行详细的解释。
(3)在语言的排列和选择上过于集中,缺乏关于语气词使用方面的练习以及句法功能的鉴别。
如教材中的对话中曾经出现“吗、呢、吧’,其中包含“呢、吧”的三种用法:坐火车去,要十几个小时呢。
两个小时左右吧。
坐飞机去,要多久呢?十八九岁吧?长城呢?我们明天一起去跑步吧。
但是阅读教材中并未具体详细安排这些语气词的教学,这样就会使学生们很难系统地真正地学会使用这些汉语语气词。
3.2 语气词教学研究建议通过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对外汉语语气词的教学主要体现为分散式教学的形态,缺乏系统性,即教材中出现了哪个语气词就学什么语气词。
这就导致留学生对语气词难以形成系统的概念。
[5]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如下:3.2.1“吗”的教学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们对语气词“吗”最为熟悉,因为在日常生活的语言的使用中,人们经常会提出一个有是或者否答案的问句,这就需要学会使用是非问句,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对外汉语语气词时,要首先明确地跟学生讲明白“吗”是一个表示疑问的典型的语气词,日常生活中交流,如果要发问,首先要学会“吗”用法,如:(1)你是张经理吗?(2)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这些是否问句是需要明确的答案的,是包含真实的疑问在里面,回答人可以用“好”或“不好”、“是”或“不是”来回答。
3.2.2“呢”的教学“呢”的用法相对比较复杂,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生来说,他们常常会在句末把“呢”省略掉,比如说:你在做什么(呢)?所以在进行语气词“呢”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首先跟学生讲授“呢”字的缩略句,同时让学生把缩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使其完整。
总的来说,因为“呢”的用法比较复杂和有难度,建议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可以分为几个学期进行,反复不断地复习和练习。
3.2.3“吧”的教学在汉语的日常交际中,“吧”用法多样并且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它不像“呢”存在具体的意义,也不像“吗”是个典型的疑问词,所以我们在进行对其的教授时,要考虑怎样解释它的语用。
比如在初级汉语教材中出现过:“我们走吧”,解释为“表示建议”,但“建议”是句子本身就含有的意思,去掉“吧”句子依然含有建议的意思,只不过语气不柔和。
我们在学生开始学习这个语气词时,要明确的告诉他们,“吧”一个语气词,它的存在与否不会改变语义,但是会使话语听起来更礼貌和柔和。
3.2.4“啊”的教学语气词“啊”的用法相对十分灵活。
我们在对其讲授时,首先要告诉学生“啊”的基本语义用于“提醒”,提醒听话人特别注意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