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典型行业落地案例
解析几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实际案例,剖析其中的关键技术

解析几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实际案例,剖析其中的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格局未定。
物联网头条从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入手,整理了一些落地案例,用成效数据说话,期望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相应的应用场景,能够引发行业的共同思考。
孔子曾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同样,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过去几年,工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快速兴起和发展,引发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创新,并驱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
在即将“爆炸”的前夕,众多企业都期望自己是最后的“幸存者”。
为此,众多的商业模式被提了出来。
那么,哪些商业模式最为有效,最后能有多少成功落地,匹配到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中?本文通过解析几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实际案例,剖析其中的关键技术。
期望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与之匹配的应用场景,能够引发行业思考。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商业模式创新在谈商业模式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是什么?行业内的人会说,生产设备互联、物品识别定位、能耗自动检测、设备状态检测、现场重要信息远程告知、配件和产品防盗、生产考核环保检测等。
这些只是表象,商业模式是蕴藏在背后的底层逻辑,数据是验证底层逻辑是否可以畅通无阻的密码。
因此,我们只看真实案例和切实数据。
本文调研的对象是树根互联,他们率先验证了一批落地的商业模式,也跑出了部分实际数据。
就此,物联网头条与树根互联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黄路川进行了直接交流。
有句俗话说:数据是上帝的语言,而优秀的老板通常是数据控,因此本次调研中实际数据是我们沟通中重点的重点。
说起树根互联,业内不会陌生,她的前身是三一重工物联网部门,在服务三一重工若干年后,成立独立公司进一步发展。
树根互联为了更好的赋能制造业,结合自己的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推出了4种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1:生产即服务模式商业模式2:全维保模式商业模式3:耗材管理模式商业模式4:能耗管理模式以下是对每种商业模式给出的例证和数据。
跨界创新之路——企业创新成功案例研究

跨界创新之路——企业创新成功案例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产业融合的深入发展,跨界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举措。
在跨界创新的实践中,许多企业通过整合创新资源,打破原有思维框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实现了创新和发展的双赢。
本文将以几个企业的成功案例为例,探讨跨界创新之路上的经验和启示。
一、中国电信与互联网+中国电信是中国领先的通讯服务提供商之一,在面临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时候,其选择了互联网+模式。
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中国电信成功打造了智慧城市和物联网两大战略新领域。
中国电信的互联网+战略,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了成功落地。
通过与城市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国电信走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前列。
同时,中国电信也更加注重推动物联网应用的发展,与设备厂商、智能硬件企业等合作,开展物联网应用拓展,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等服务。
二、格力电器与智能制造格力电器是中国知名的空调品牌,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其通过进行跨界创新,在新的领域创造了新的阵地。
格力电器通过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将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应用到生产制造过程中,实现了企业转型和技术升级。
智能制造是一种与传统制造方式相比,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模式。
格力电器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持续不断,搭建了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仓库、智能化调度系统等智能化制造平台。
这些平台为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完善售后服务等提供了多重保障。
三、华为与5G技术华为是中国著名通讯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在跨界创新领域也走在了行业前列。
华为把5G技术作为企业的战略方向,开发5G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并与全球合作伙伴一起推进5G的发展。
5G技术将是未来的趋势,它不仅仅是国际通信联盟确定的下一代通信技术标准,更是未来物联网、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
华为在5G技术上的探索和发展,为包括欧洲、日韩等多个地区的5G领域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AI技术的商业应用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AI技术的商业应用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一、引言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蓬勃发展,不仅在科研领域迅速取得突破,同时也在商业应用领域大放异彩。
无论是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还是机器学习,AI技术正在改变着各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AI技术商业应用案例,并分享相关经验。
二、AI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1. 智能客服助力金融服务在金融行业中,智能客服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客服。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AI技术,智能客服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响应用户问题,并提供个性化推荐。
例如,在银行领域,智能客服可以为用户提供账户余额查询、理财产品咨询等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2. 风险控制和预测金融行业对风险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
AI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帮助银行和保险公司准确预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控策略。
例如,在信用评估领域,利用AI技术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评估借贷申请人的信用风险,并提供给金融机构参考。
三、AI技术在零售行业中的应用1. 营销推荐AI技术在零售行业中广泛应用于个性化营销和推荐系统。
通过分析用户的购买历史和偏好,AI技术可以为用户量身定制产品推荐,提高销售转化率。
例如,电商平台利用AI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购买行为进行智能推荐,增强用户粘性。
2. 智能导购助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等AI技术,零售企业可以开发智能导购助手。
这些智能导购助手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并辅助顾客进行选购决策。
例如,在服装店中,智能导购助手可以通过识别顾客穿上试衣服的姿态和面部表情等特征来判断其对某一款式的喜好程度,并向顾客推荐适合他们的款式。
四、AI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1. 智能设备运维AI技术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利用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前进行维修,避免生产线停机时间过长,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工厂数字化成熟度评估——以中电杉帝为例

解析工厂数字化成熟度评估——以中电杉帝为例1.背景随着国家推动智能制造进一步发展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
在这种大趋势下,制造业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升级。
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工厂苦于不了解自身的数字化成熟度,从而对于智能改造无从下手。
在这种情况下,工厂数字化成熟度评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工厂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概述2.1评估依据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简称:电子标准院)联合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对工厂数字化成熟度进行评估。
2.2具体内容按照《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智能制造能力分为5个等级,评估内容覆盖了从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资源要素、互联互通、系统集成、信息融合到新兴业态等10个方面。
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时,应按照逐级递进的原则,从低级向高级循序演进,应当注重投资回报率。
在进行过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后,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现状、市场定位、客户需求和资金投入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等级,确定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3.典型案例——中电杉帝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商中电杉帝推出了最新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方案中包含了工厂数字化成熟度评估,这是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的一个典型案例。
中电杉帝拥有工信部电子标准院认证的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师团队,能够为制造业企业评估智能制造发展现状、找到差距,并为下一步实施改进提供路径和方法。
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评估工作,中电杉帝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还会通过数字孪生对工厂实时模拟,由此时时刻刻监控工厂状况。
通过数字孪生,企业就可以十分方便高效地提前得知未来改造的结果。
4.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重要意义通过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企业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数字化成熟度水平,鉴别自身的智能制造能力短板及优势,了解下一步的改进途径以及方法,明白怎样的解决方案才是最适合自身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既能避免被市场上的众多假借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之名的骗子公司欺骗的风险,又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从而搭建起自身的智能制造能力,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北京人工智能行业赋能典型案例

北京人工智能行业赋能典型案例北京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枢纽城市,一直以来都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北京人工智能行业赋能的典型案例,并就此发表我的观点和理解。
1. 医疗健康领域北京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拓智能医疗影像诊断系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对医学影像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某医院还引进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用于辅助手术和患者护理,极大地解决了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2. 交通运输领域在北京,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某地铁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列车智能调度和车辆故障预警,提升了地铁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
无人驾驶技术也在北京逐渐落地,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3. 金融领域在北京的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某银行利用人工智能风控系统,实现对客户信用的智能评估和个性化推荐,提升了风险管控和服务质量。
另外,人工智能还被用于金融市场预测和高频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总结回顾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人工智能行业赋能的典型案例在不同领域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和金融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为各行业带来了更高效的运营模式和更便利的服务体验。
这些案例也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北京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充分展现了技术赋能产业的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提升产业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智慧。
未来,我期待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更多积极的变革。
以上是我为您撰写的关于北京人工智能行业赋能典型案例的文章,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如果您对人工智能领域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欢迎随时与我交流讨论。
北京人工智能行业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赋能案例:除了华拓智能医疗影像诊断系统,北京还有许多其他医疗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赋能案例。
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典型案例

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典型案例经济技术开发区(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简称ETDZ)是中国大力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模式,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EOD项目则是ETDZ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打造创新型企业和技术领先的产业集群。
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介绍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的建设是政府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EOD项目通常涉及高新技术领域,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旨在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
下面我们以某省某市的EOD项目为例,来介绍其发展情况。
该EOD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000亩,计划引进10家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
项目前期由政府出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厂房、道路、绿化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项目陆续引进企业,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良好氛围。
其中一家入驻的新材料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研发高性能复合材料,并取得了多项技术专利。
通过与当地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推进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展会和交流活动,拓展市场渠道,实现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
另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则致力于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和应用。
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采用人机协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公司还联合当地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培养人才,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发展。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服务创新,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以上案例展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EOD项目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5G工业互联网落地实施方案与典型案例》

《5G工业互联网落地实施方案与典型案例》5G与工业互联网是当前热门的技术领域,二者的结合被认为将引发工业领域的巨大变革。
为了推动5G+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并借鉴典型案例。
本文将以《5G+工业互联网落地实施方案与典型案例》为主题,探讨5G+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实施方案,并介绍一些典型案例。
一、5G+工业互联网落地实施方案1.建设5G网络基础设施:首先,需要在工业园区、工厂和生产线等场景中建设5G网络基础设施,包括5G基站等设备。
这样可以为工业互联网提供高速、低时延的网络支持,保证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2.提供5G网络覆盖:建设完5G网络基础设施后,需要确保工业园区、工厂和生产线等场景内的全面5G网络覆盖,以满足工业设备、工业机器人、物联网设备等的连接需求。
3.开发定制化的工业应用:根据不同的工业应用需求,开发定制化的工业应用软件,实现工业设备、工业机器人和物联网设备等设备的智能化和互联化管理,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推广应用5G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倡使用5G技术,如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来实现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远程操作、远程维护等功能,提高工业生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5.加强安全防护:在5G+工业互联网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取多层次、多方面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
二、典型案例1.汽车制造行业:汽车制造企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汽车生产线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互联,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物流行业:物流企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物流运输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与物流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互联,实现了货物追踪、仓储管理等功能,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3.电力行业:电力公司利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与电力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互联,实现了设备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功能,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国内三大典型“互联网+”的案例

国内三大典型“互联网+”的案例互联网+概念持续火热,传统行业兴奋不已,互联网行业磨刀霍霍,互联网+无疑将成为推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坚力量。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双向渗透已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特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典型互联网+”的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型互联网+”的案例1:华润联手小米、爱空间打造“华润盒子”,提供客户定制2015年4月,在华润北京大区品牌战略发布会上,华润悦景湾正式推出了2.0版的LOFT——“华润盒子”,并公布其精装套餐价格“998元/平米,45天完工”,引起业内关注。
之所以称为2.0版LOFT,“华润盒子”代表LOFT产品的升级,可定制成为产品最大的亮点,亦是其销售的卖点。
相比于众筹方式解决客户定制户型、低成本置业需求,“华润盒子”则解决客户的家装之需。
“华润盒子”品牌形成来自华润、爱空间及小米智能家居三方融合,其中,华润提供房源,爱空间充分吸收“华润盒子”粉丝建议,进行家装设计,小米智能则为项目提供定制的APP,可通过手机控制家里的电子设备。
作为“华润盒子”的首次尝试,华润悦景湾LOFT产品结合年轻客群及项目层高特点,实现复式结构设计,划分8个独立空间,覆盖8种户型,爱空间则针对户型推出8种精装套餐,每个套餐均可进行二次设计。
由于华润悦景湾LOFT产品全部为毛坯交付,此次与爱空间、小米智能家居合作,华润为房源销售打造一步到位解决方案,让需求引导置业。
一方面,“华润盒子”作用于营销环节,与项目匹配客群的需求在设计中得到反馈,客户未置业已认可要的就是这个居住环境;一方面,8种精装套餐可定制,而且客户亦可要求爱空间按照自己的要求调整套餐内的设计方案,如通往LOFT上层的斜坡式楼梯改为旋转式楼梯,同时可利用斜坡式楼梯二楼走廊下方空间做开放式厨房,扩展空间使用功能。
评价:“华润盒子”可以说是未开先火。
据悉,在6月底7月初,华润悦景湾将首推面积在32—68平米的可定制精装套餐的LOFT产品,共200多套房源,而在6月初,已有200多组客户排号,房源行情不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汽车产量全球第一:中国汽车行业从1953年建立已经过5个阶段,当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量市场,产量占据全球30%。
◆ 中国汽车制造业进入换挡期:中国2018年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2781万辆和280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2.8%。
◆ 中国汽车制造业进入技术革新时代:中国汽车行业当前处在产业革新阶段,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近5年CAGR为
世界排名逐年上升,自2009年开始 汽车最大市场,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销量就稳居世界第一
水平当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 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低碳化、
互联网化、智能化新时代
4000 3000 2000 1000
0
236
324
433
506 575
2001-2018年中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销量
1807 1852 1932
1365
718
879
938
2200
2352
2463
2805
2889
2808
2
9
37
52
80
113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汽车销量(万辆)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2015
2016
2017
2018
汽车近5年 CAGR5%
129%,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阶段
1949-1965年 创建阶段
1966-1980年 成长阶段
1981-2001年 全面发展阶段
2002-2014年 开放竞争阶段
2015至今 产业革新阶段
• 1956年国产第一辆解放牌 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
• 60年代形成南京、上海、北 京、济南共4个较有基础的 汽车制配厂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采购
其他汽车相关行业 制造
物流仓储
销售/售后
汽车整车制造业
冲压
焊装
涂装
内饰线
地盘线
最终装配线
检测线
总装
■ 硬件体系:当前国内整车厂商已经100%实现了核心工艺全自动化
汽车制造业 智能制造 改造程度
■ 数控机床:已基本普及数控机床,如发动机车间,金属加工设备数控化率90%以上 ■ 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利用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中,如自动上下料机器人、柔性焊装机器人等 ■ 物流输送:已使用AGV、程控葫芦、自动化输送线、自动化滚床和自动检测装备 ■ 软件体系:当前国内汽车厂商大部分已经有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石油及制品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 建筑及装潢材料 书报杂志类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中西药品 通讯器材类 家具类 体育、娱乐用品类
汽车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食品饮料制造业 纺织服装制造业
智能制造领导者 智能制造探索者 智能制造观望者 智能制造挑战者
数据来源:左图来源于wind
1997-2017年社会零售额构成(单位:亿元)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万亿市场
5000
0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汽车类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日用品类 金银珠宝类 化妆品
并且常用的ERP、MES、SCM等信息化软件也已经普及,整体自动化程度很高。以整车制造生产体系来看,100%实现自动化,大 部
分也已部署信息管理系统。
汽车整车身零 照明仪 动装置 零部件 动装置 子装置 部件 表装置
汽车 轮胎
汽车 玻璃
汽车蓄 电池
设计
机械化
智能化
电气化
■ 工业软件:大部分已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以及底层生产控制系统 ■ 数字仿真:部分汽车企业已经使用数字化工厂系统对制造设备、生产线、工艺和物流进行建模仿真,其中在焊接和涂装工艺使用率最高
新能源近5年 CAGR129%
数据来源:上图为整理,下图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8
中国汽车制造业工业化程度:生产体系标准,自动化程度领先
中国智能制造细分行业落地情况 智能制造领导者:汽车制造业
◆ 中国汽车制造业尤其是整车生产商均有完整、严格、标准的生产体系,广泛应用先进的硬件体系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AGV等,
26
中国智能制造细分行业落地情况 智能制造领导者:汽车制造业
1 智能制造领导者:汽车制造业智能制造落地情况
The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Manufacturing in Automobile Industry
27
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概况:总体增速换挡,进入技术革新时代
中国智能制造细分行业落地情况 智能制造领导者:汽车制造业
• 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 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 汽车17万辆
• 60年代中后期,矿用自卸车成 为其重点装备
• 此阶段地方发展汽车工业,主 要为仿制车制造
• 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 计164万辆,1980年私家车保 有量169万辆
• 1981-1993年改革开放引入外商投 资汽车产业
中国智能制造细分行业落地情况
◆ 从2017年社会零售额构成来看,汽车、石油、食品饮料以及服装纺织为万亿消费市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根据前文智能制造细分领域象限图来看,汽车、纺织服装、石油及食品饮料分布在领导者象限、挑战者象限、探索者象限和观望者
象限。将以这四个制造子行业为四大象限代表行业,分析智能制造在不同象限的落地情况。
中国智能制造典型行业落地案例
目录
CONTENTS
中国智能制造典型行业落地情况
1. 智能制造领导者:汽车制造业智能制造落地情况 2. 智能制造挑战者:纺织服装制造业智能制造落地情况
3. 智能制造探索者:石油加工业智能制造落地情况
4. 智能制造观望者:食品饮料制造业智能制造落地情况
汽车、石油、食品、服装四个万亿消费市场,可代表四大象限 典型制造业
• 1994-1998年产品结构调整,增速 保持在3%-7%
• 1999-2002年汽车工业持续再发展 阶段,兼并重组以及资本多元化改 造开始活跃,年增长率在12%以上
• 2001年加入WTO后,汽车产业开始 • 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已
结构调整、改变经营体制
经突破50%
• 从2001年到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和 • 2017年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