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二十二(第二课时)案例

合集下载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二十二(第二课时)案例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二十二(第二课时)案例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二十二(第二课时)案例导读: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二十二(第二课时)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学目标: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和“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个句子。

2.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美的情操。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概括全文的第四段那句话,懂得“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理解第二段的四句话,体会葡萄的“多、美、甜|”。

教学准备:CAI 教学软件及相关音像设备。

一.引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课文说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板:真是个好地方)3.谈话导入:到葡萄沟去。

二.讲读课文(一)学习一节1.引读一节。

2.你从哪儿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板:水果多)(二)学习二节1.自读二自然段,数一数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想想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葡萄沟什么好。

2.第二自然段有几个句子?3.指名读句。

思考这四句话告诉我们葡萄沟什么好?4.回答。

(板:葡萄老乡)5.葡萄沟的葡萄好在哪儿呢?(分组读二自然段)6.回答。

(板:多美甜)7.从第二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葡萄多,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美,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甜呢?1)自读第二自然段,并分别用符号勾画。

2)分学习小组讨论,说说你们勾画了哪些地方,为什么勾这些地方。

3)交流讨论情况:①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多?②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美的呢?③从哪儿看出葡萄甜呢?8.葡萄沟的老乡好在哪儿呢?(板:热情好客)9.这里的葡萄和老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引读二节。

(三)学习三节1.CAI葡萄沟还有什么好呢?(板:葡萄干)2.这里生产的葡萄干好在哪儿呢?(板:鲜甜)三.练习葡萄沟的水果(),这里的葡萄(),维吾尔族老乡(),这里生产的葡萄干()。

我多想()!1.自由填空。

2.指名填空。

3.集体填空。

4.让我们齐声赞美葡萄沟吧!(读四节)板书设计: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葡萄沟》教学设计二十二第二课时,葡萄沟,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葡萄沟》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葡萄沟》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11 葡萄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重点词语并检查,强调易错笔画。

2.复习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填空,学生回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葡萄沟在,那里出产。

那里的葡萄,葡萄干。

葡萄沟个好地方。

3.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过渡:是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这节课,老师继续带领同学们去葡萄沟玩儿,好不好?下面就让我们坐车去葡萄沟看一看。

二、精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写葡萄沟的水果品种繁多的?(五月—桑葚,六月—杏子、无花果,七月—葡萄。

)(2)结合图片,认识相关水果。

(学生可能不认识无花果,可做简单介绍)(3)学生自由读,教师再指导朗读。

指导朗读:读清楚地点、月份及水果名称,语速适中,列举清晰,“最喜爱的葡萄”可以重读,“成熟了”语调上扬,充满喜悦之情。

2.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过渡:时间过得真快,葡萄园到了。

请同学们自读第2自然段,看看葡萄种在什么地方。

(1)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知道梯田和山坡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学生先结合字面来理解,教师再出示梯田和山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2)学生分组交流描写葡萄枝叶的样子的语句。

过渡:我们快登上山坡看看葡萄的枝叶长什么样儿吧!请同学们再读第2自然段,说说茂密的葡萄枝叶是怎样的。

预设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①教师画葡萄藤,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的枝叶才算茂密。

(叶子和叶子紧挨在一起,密密麻麻的。

)然后再画一画茂密的枝叶。

②引导学生读一读,展开想象:这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像什么?(绿色的凉棚。

)这凉棚有多大?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演。

(3)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交流葡萄的特点。

预设2: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采用多种教学法,让学生感悟并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阴房”等词的意思。

4、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中国地图图片)2、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新疆尔自治区吗?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去游览一番,好吗?3、这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葡萄沟图片)想去的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用热情的声音来呼唤这个让我们向往的地方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1、初读课文,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想知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请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2、检查生字词:教师借助互联网搜索,制成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己指读生字,并说出怎样记住的这个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课件出示词语:分组读;男女生接读。

3、读了课文,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葡萄沟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板书: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葡萄干有名。

三、书写生字:1、观字议字请同学们看着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左右结构:“份、坡、枝、收、城、利”半包围结构:“起”……2、按分类书写。

四、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熟练。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词语:(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的句子。

3、练习概括主要段落的意思。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知道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

2、我们还背诵了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诵。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葡萄园,去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吧!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看看葡萄种在哪儿?那儿的葡萄长得怎样?理解“茂密”(出示课件)。

3、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表演)老师只搭一个凉棚,难道只有一个凉棚吗?大家试想一下,炎热的夏天,钻进凉棚是什么感觉?(凉快)4、将“茂密……凉棚。

”这句话里有两个“xiang”意思一样吗?比较“向、像”的用法,这还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5、齐读这句话。

6、绿叶底下,你发现什么?7、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颜色的葡萄。

8、这么多种颜色的葡萄,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叫“五光十色”,它的近义词是“五颜六色”,比较一下。

9、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

10、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颗颗珍珠,晶莹剔透的,真是美丽极了!板书:葡萄:五光十色11、让我们来美美地读读这一句。

12、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xxx老乡,你们是一群来葡萄沟游览的游客。

师: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游玩,汉族的小朋友们长得真可爱。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标题: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沟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学习葡萄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葡萄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

2. 葡萄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学生练习册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引起学生对葡萄沟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幅葡萄沟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知识讲解:2. 通过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葡萄沟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包括土壤要求、气候要求、光照要求等。

可以使用图表和图像来辅助讲解。

案例分析:3. 给学生提供一些葡萄沟的案例,让他们分析葡萄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可以讨论如何选择适合的品种、如何进行浇水和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等。

小组合作:4.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制定一份葡萄沟的种植计划和管理方案。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葡萄沟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展示和总结:5.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种植计划和管理方案。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提供建议。

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葡萄沟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作业布置:6. 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葡萄沟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7. 鼓励学生到实际的葡萄沟进行实地考察,或者邀请相关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葡萄沟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评估:8.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质量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葡萄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9. 教师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反应,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本文是关于《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色鲜味甜的原因。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设计意图:《葡萄沟》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

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葡萄沟不仅葡萄好,其他水果也非常好,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朗读,找句子体会“葡萄沟盛产水果。

”这样,让琅琅的读书声代替烦琐的讲解,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对,我和同学们有一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哪儿生产的葡萄又多又好吗?(设计意图:谈话式的导入使学生对葡萄产生了兴趣。

)2、揭题、读题葡萄沟3、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课件显示:看,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在她的西北部有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新疆,葡萄沟就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今天,我们就到葡萄沟去走一走,看一看。

让我们响亮地再把课题读一遍好吗?二、初读感知1、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设计意图: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在我们的课本上,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了,你找到了吗?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用曲线划出来。

3、指读、齐读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各抒己见在你们刚才所说的中间,你觉得什么最好,最诱人?引出葡萄三、精读感悟1、我也觉得葡萄沟的葡萄最吸引人,文中哪一句话直接为我们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呢?迅速浏览课文,把这句话用横线划出来好吗?(设计意图:直奔中心,了解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葡萄沟》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葡萄沟》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老,第三笔长横从横中线起笔,稍向上倾,第四笔长撇从右上格起笔斜穿田字格中心,“匕”的竖弯钩从长撇起笔。
城:左窄右宽,第一笔的短横在横中线,第三笔为提,右半部分的斜钩写舒展,最后一笔是点。
3.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进行一个描红,一个临写,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4.书写展示,集中点评,及时改正。5.提出要求:Fra bibliotek同学们再临写一遍。
预设2:葡萄沟的葡萄品种非常多。
预设3:葡萄沟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
预设4:葡萄沟的葡萄颜色鲜、味道甜。
三、生字教学,指导书写
1.分享交流:请大家观察“客、老、收、城、市”这几个字,想想怎么才能把这几个字写规范,写美观?
2.重点指导“客、老、城”:
客,上半部分扁、窄,下半部分高、宽,宝盖头首点在竖中线上端,“各”种的“夂”罩住“口”,“口”居竖中线偏左部位。
6.提出要求:抄写词语表中本课“老乡、城市、利用、空气、水分”5个词语。
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叫做葡萄沟的地方,那里的葡萄五光十色,葡萄干味道甜美,可见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课堂演练。
3.课后作业:复述一下葡萄干的制作方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是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语言生动优美,词语丰富。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葡萄干的特点,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时,领略了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祖国的辽阔、美丽,激发学生认识、赞美家乡的感情。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1.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变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2.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葡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葡萄沟吗?”2.学习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

2.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的美景。

3.理解课文3.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的哪些内容?”3.3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进行分享。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4.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5.小组合作5.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5.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6.1教师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对葡萄沟有什么了解?”7.作业布置7.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葡萄沟的美景。

7.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四、板书设计1.葡萄沟美丽景色风土人情葡萄种植2.生字词沟、葡萄、丰收、梯田、晾房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感情表达不够充分。

2.个别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记忆不够扎实。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如“梯田层层叠叠,仿佛是一座绿色的城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二十二(第二课时)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二十二(第二课时)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和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个句子。

2.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美的情操。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概括全文的第四段那句话,懂得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理解第二段的四句话,体会葡萄的多、美、甜| 。

教学准备:
CAI教学软件及相关音像设备。

一.引入课题
1. 齐读课题。

2. 课文说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板:真是个好地方)3.谈话导入:到葡萄沟去。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一节
1.引读一节。

2.你从哪儿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板:水果多)(二)学习二节
1.自读二自然段,数一数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想想第二自然
段告诉我们葡萄沟什么好。

2.第二自然段有几个句子?
3.指名读句。

思考这四句话告诉我们葡萄沟什么好?
4.回答。

(板:葡萄老乡)
5.葡萄沟的葡萄好在哪儿呢?(分组读二自然段)
6.回答。

(板:多美甜)
7.从第二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葡萄多,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美,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甜呢?
1)自读第二自然段,并分别用符号勾画。

2)分学习小组讨论,说说你们勾画了哪些地方,为什么勾这些地方。

3)交流讨论情况:
①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多?
②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美的呢?
③从哪儿看出葡萄甜呢?
8.葡萄沟的老乡好在哪儿呢?(板:热情好客)
9.这里的葡萄和老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引读二节。

(三)学习三节
1.CAI葡萄沟还有什么好呢?(板:葡萄干)
2.这里生产的葡萄干好在哪儿呢?(板:鲜甜)
三.练习
葡萄沟的水果(),这里的葡萄(),维吾尔族老乡(),这里生产的葡萄干()。

我多想()!
1.自由填空。

2.指名填空。

3.集体填空。

4.让我们齐声赞美葡萄沟吧!(读四节)
板书设计: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葡萄沟》教学设计二十二第二课时,葡萄沟,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